12 August 2024

《答疑解惑》 第6册(目录)

请问功德与福德有何差别?

学佛是离苦得乐,请问此乐永远存在吗?如何才能得到?

佛教的最高理想是要达到什么目标?是否比儒家“礼运大同篇”讲得更完善?

跑香或般舟行中,身体上升在半空中,倒下于地面不停的转动

经中说修行般舟三昧是得禅定最快捷径的方法,请问是否如是?

为什么愈修行障碍愈多?

修般舟三昧见到十方佛站在前面,请问是否花开见佛之意?

何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何谓“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上班时间,分内工作做完了,做自己的事情,请问是否犯盗戒?

工作是不需动脑思考的,请问一边做事一边听经是否犯盗戒?

供奉佛像的位置在水泥梁下,而且可看到屋内两个门,佛像对面有瓦斯炉台,请问如是供奉是否可以?

弟子一家四口参加“三昧水忏”,之后全家失魂落魄,闹离婚,神不附体

结婚请客,三宝弟子想办素菜,可是年轻人要荤菜,请问如何是好?

孩子崇尚自由、物质,请问要如何教育孩子的人格、道德,以菩萨心利益众人?

弟子经营一个行业,是希望帮助众生健康,并藉此接引众生进入佛门。请问可以继续发展下去吗?

弟子已皈依三宝,家中原供奉的土地公与妈祖,请问应如何处理?

“真如本体”与“佛性”有何不同?

请问华严念佛如何下手?

受鬼神干扰而无法用功

捡到发票中奖,其福报是失去或是存在?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请问与实相念佛是否相类似?

菩萨再来投胎,尚有隔阴之迷?

何以植物、矿物不能说它们也具有佛性,而以法性称之?

成佛之后,山河大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也跟着成佛了,请问此意思为何?

净宗道场除了清明、中元、冬至办理超度祖先外,其余佛七期间没有举行消灾与超度,请问是否如法?

谁主导因果?谁在过程中记录所有的善恶?

《无量寿经》云:“假使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请问应如何理解?

弟子希望出家弘扬佛法,请师父开示

四、五岁的孩子阅读经典及学习文言文,请问其顺序如何?

未证佛果的菩萨们乘愿再来,请问是否有隔阴之迷?

替临终人助念,请问是否要诵《地藏经》?

请问如何知道临终的人往生了?

家人应如何做,才能帮助死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临终人留下舍利是否一定能往生?

现在世界上的灾难这么多,请问是人为的?还是天灾?

妹妹最近呼吸困难,走路都有问题,请问是否因果病?如何消除此病障?

末学认识一位师兄,自称有南海观世音菩萨在其身

依佛教的观点与态度,请问如何才能为宇宙、为世界带来和平?

年轻人到底该如何做,才能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世界战争此起彼落,请问我们所追求的世界和平会有可能来临吗?

女儿生病了,诵经没有好转,这是为何?

开车不小心撞死人,请问要写几次超度的牌位,才能化解冤结?

是否写三千的大牌位,灾能消得多,消得快?

弘法与往生孰为重要?

读经时,请问是否什么事情都不做?

从形态、内容上,请问要如何辨别正法与邪法?

佛经上常讲“三轮体空”,请问我们每做一件善事是否都要回向?

如何才能求得善终?

人过世的时候,请问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比较恰当?

我们要如何修持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门是否有求神、问卜之事?

损坏的经书、佛像,请问应该如何处理?

朝山代表何种意义?

《了凡四训》说到祈天立命,向天神祈求长寿富贵之道,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请问如何理解?

学佛之后,是否可以戴首饰?

遇到父母或家人生病时,请问我该去拜忏、参加念佛共修,帮助他们消业障,还是待在他们身边照顾?

吃素能消业吗?素食的选择是否应该由自己去决定?

想要快速成佛,就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这个看法有没有错误?

与其依赖大法师,不如依赖阿弥陀佛

请问佛教能解释宇宙的由来吗?

何谓舍利?代表何种意义?

何谓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何在?

如何辨别邪教、外道或正教?

三宝加持的意义为何?

请问“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出家学佛与在家学佛,在成就上有无高低的差别

念佛会打瞌睡,精神提不起来,身体支持不下去,请问要如何克服?

在家人如何在混杂的家庭中,脱离烦恼与无明?

受不了环境的诱惑而破戒,请问该如何真正忏悔?

只要时时一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就能往生净土,请问为何要受戒和修十善?

《法照大师略传》中,文殊菩萨为法照大师摩顶授记,请问是否也是为我们念佛人授记?

若每天念一千句地藏名号,供念一千天,就可以得到鬼神拥护。请问修净土法门可以念吗?

我念佛入静时,面前出现红色的“离”与“积”字。请开示

请问弟子该如何做才会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童蒙养正的重要性应该怎样认识?以及其用意之所在?

读了一段时间的经文后,就变得很骄傲,笑话同学,讥讽老师,这是否是教育的失败?

中英文双语儿童教育

鼓励举办读经比赛活动,是好还是不好?有相反的呼声,应该怎样才好?

亲、师、生怎样做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教材、师资比什么都重要

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冲突的发生、落实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以佛教的立场,要如何理解?请老和尚慈悲指导

现代人要如何生存与现代人的心理问题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的意思

居士往生二十四小时后,身体还是热的,请问是否加长助念的时间?

在香港,死在医院或家里,马上要搬动,否则要剖腹验尸,请问若遇此事应如何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