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印光大师.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印光大师. Show all posts

8 November 2019

临终三大要(印光大师)

(民国十九年)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渡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则为真孝;于兄弟、姐妹,则为真弟;于儿女,则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净因,启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乎哉。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善道即人、天。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修罗,则亦名善道,亦名恶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恶夹杂故也。)。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至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悲慈,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为病人所开导者。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致诚者,亦惟在此,切不可随顺俗情,求神问医。大命将尽,鬼神医药,岂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于此种无益之事,则于念佛一事,便分其诚恳,而莫由感通矣。许多人于父母临终,不惜资财,请许多医生来看,此名卖孝,欲世人称我于父母为能尽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实鉴其心。故凡于父母丧葬等事,过于张罗者,不有天灾,必有人祸。为人子者,宜注重于亲之神识得所;彼世俗所称颂,固不值明眼人一哂,况极意邀求,以实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属,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缓。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缓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惟用引殸,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殸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时,知换班吃,勿断佛声。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随瞋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瞋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至心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而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过,实是无量无边。愿诸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也。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此孝与罗剎女之爱正同。经云:罗剎女食人,曰:我爱汝,故食汝。彼无知之人之行孝也,令亲失乐而得苦,岂不与罗剎女之爱人相同乎?吾作此语,非不近人情,欲人各于实际上讲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贤孙亲爱之一片血诚,不觉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爱亲者,必能谅之!

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惟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则生地狱道。此由人在生时,所造善恶二业,至此感现如是,非可以势力假为也。是时若病人能志诚念佛,再加眷属善友助念之力,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耳。不须专事探试征验,以致误事也。至嘱至祷!

以上资料来自:
《印光大师遗教两要》,著作者:印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出版者: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赠送处:华藏讲堂(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号3楼)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印光大师遗教两要》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一函徧复(印光大师)

(语虽拙朴,义本佛经。若肯依行,其利无穷。)(民国二十一年)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音纳莫)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即教我之师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杀(当吃长素,或吃花素。即未断荤,切勿亲杀。)、修十善业(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之事。口不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话。心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之念。),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每日若念一万佛,即念五千观音,多少照此加减。)。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属,并与亲友,不蒙此益乎?况且现在是一个大患难世道,灾祸之来,无法可设。若能常念佛及观音,决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即无灾难,亦得业消智朗,障尽福隆。况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以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谁,以求开悟而已。若生西方,无有不开悟者。若开悟而惑业净尽,则可了生死。若惑业未尽,则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无有信愿,则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两皆无靠,欲出轮回,其可得乎?须知法身菩萨,未成佛前,皆须仗佛威力;何况业力凡夫,侈谈自力,不仗佛力。其语虽高超,其行实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渊之别?愿同人悉体此义。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的用度。既有愿做鬼的心,便难往生。如其未作,则勿作。如其已作,当禀明于佛,弟子某,惟求往生,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凡寿生、血盆、太阳、太阴、眼光、灶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经,皆是妄人伪造,切不可念。愚人不知念大乘经(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心经、金刚、药师、法华、楞严、华严、普贤行愿品等经。),偏信此种瞎造之伪经。必须要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为说是伪,亦不肯信。须知做佛事,惟念佛功德最大。当以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之钱,请有正念之僧念佛,则利益大矣。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廿四、廿八为十斋。遇月小则尽前一日持之。又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宜持长素,作诸功德。)。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及瞎张罗,并哭泣之利害不可。故欲父母临终得眷属助念之益,不受破坏正念之害者,非平时为说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如是,则不独有益于父母,实有益于现生眷属,后世子孙也。临终助念,无论老少,均当如是。详看饬终津梁,及后列临终三要,自知。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并儿子惊风等患。纵难产之极,人已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同皆出声念观世音。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执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论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视生产为畏途。虽亲女亲媳,亦不敢去看,况敢教彼念观音乎?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无有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药师经,说药师誓愿功德,故令念药师佛。而观音名号,人人皆知,固不必念药师佛,而可念观音也。)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宜少礼,不是绝不作礼也。),念佛诵经,均当照常。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及焚香也。佛法,法法圆通,外道只执崖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者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虐待婢仆;或属填房(按即继室),虐待前房儿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惠婢仆、教养恩抚前房儿女,实为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佛门敦本之法。具此功德,以修净土,决定名誉日隆,福增寿永;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九莲也。须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固宜尽我之职分,以期佛天共鉴也。

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杂物、护惜虫蚁。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切勿以为老僧腐谈,无关紧要也。

光老矣,精神日衰,无力答复来信。但以邮路大通,致远近误闻虚名,屡屡来信,若一概不复,亦觉有负来意。若一一为复,直是无此精神。以故印此长信,凡有关修持,及立身涉世,事亲教子之道,皆为略说。后有信来,以此见寄。纵有一二特别之事,即在来信略批数字,庶彼此情达,而不至过劳也。若欲大通经教,固当请教高竖法幢之大通家法师。须知大通经教者,未必即生能了生死;欲即生了生死,当注重于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

以上资料来自:
《印光大师遗教两要》,著作者:印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出版者: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赠送处:华藏讲堂(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号3楼)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印光大师遗教两要》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5 November 2019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印光法师说
佛教日报邓慧载记录


目录

第一日  说吃素念佛为护国息灾根本
第二日  说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第三日 申述因果原理并以事实证明
第四日    说成佛大因果并略释四料简要义
第五日    略释天台六即义兼说吃素放生
第六日    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及说近时灵感
第七日    论大妄语罪及佛大孝与致知格物老实念佛等
第八日    法会既圆为说三归五戒十善及做人念佛各要义
附印老法师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
一函遍复
临终三大要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序
印光乃西秦百无一能之粥饭庸僧,宿业深重,致遭天谴。生甫六月,遂即病目,经一百八十日,目未一开,除食息外,昼夜常哭,承宿善力,好而犹能见天,亦大幸矣。及成童读书,又陷入程朱韩欧辟佛之漩涡中,从兹日以辟佛为志事,而业相又现,疾病缠绵。深思力究,方知其非。于二十一岁出家为僧,以见僧有不如法者,发愿不住持寺庙,不收徒,不化缘,不与人结社会。五十余年,不改初志,近在吴门作活埋观。九月初,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圆瑛法师,菩提学会领袖屈文六居士等,以光年老,或有心得,而不知其只能吃粥吃饭。请于启建护国息灾法会时,来沪演说,固辞不获,只好将错就错。至期,每日邓慧载,及无锡二三居士,各于收音机听而录之,持来求为鉴定,即欲排印。所录互有出入,而邓之字大,遂依之略为笔削。此稿大通家固不要看,倘愚钝如光,又欲即生了生死大事,及欲治心治身,治家治国,无从下手者,阅之或可不无小补云。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仲冬,释印光书。

第一日  说吃素念佛为护国息灾根本
印光本一无知无识之粥饭僧,只会念几句佛。虽虚度光阴七十余年,而于佛法,绝无彻底之研究。此次既以护国息灾法会诸君之邀请参加,情不可却,且事关国家福利,亦属应尽之责。遂不辞简陋,来预此会。但今天所讲者,并无高深之理论,只述护国息灾之根本方法。至于此次法会之要义,待明日再讲。
此次法会之目的,为护国息灾,但何以方能达此种目的。余以为根本方法,在于念佛。盖杀劫,及一切灾难,皆为众生恶业所感。人人念佛,则此业可转。如只有少数人念佛,亦可减轻。念佛法门,虽为求生净土,了脱生死而设,然其消除业障之力,实亦极其巨大也。而真正念佛之人,必先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尤须明白因果,自行化他。今日之非圣非孝,蔑道废伦,杀父公妻等等邪说,皆是宋儒破斥因果轮回,以致生此恶果。如人人能明白因果道理,则断无人敢倡此谬说也。世间一成不变之好人少,一成不变之坏人亦少,大多皆是可上可下,可好可坏,所以教化最为紧要。孔子曰,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只要加以教化,无不可以使之改恶归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惟在人之信念而力行耳。今日中国社会之所以如是紊乱者,皆无教化之故也。但教化须在幼小时起,所谓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若小时不教,大则难以为力矣。何则,习性已成,无法使之改易也。故念佛之人,须注意教育其子女,使为好人,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果能人人如是,则灾难自消,而国亦常蒙拥护矣。
念佛法门,根本妙谛,在净土三经。而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所示,尤为根本不可缺乏之行愿。盖善财以十信满心,参德云比丘,即教以念佛法门,得入初住,分证法身。从此历参五十余员知识,随闻随证,自二住以至十地,历四十位,最后于普贤菩萨处,蒙其开示加被威神之力,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即是等觉菩萨。然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故知念佛法门,始自凡夫,亦可得入,终至等觉,亦不能超出其外。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也。
凡学佛之人,更有应注意之事,即切戒食荤,因食荤能增杀机。人与一切动物,生于天地之间,心性原是相等,但以恶业因缘,致形体大相殊异耳。若今世汝吃他,来世他吃汝,怨怨相报,则世世杀机无已时矣。若能人人茹素,则可培养其慈悲心,而免杀机。否则纵能念佛,而尚图口腹之乐,大食荤腥,亦未能得学佛之真利益也。
再者,今人好言禅净双修,究则所谓双修者,乃看念佛的是谁。此仍重在参究,与净土宗生信发愿求往生,迥然两事。又禅宗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系指亲见当人即心本具之佛性而言。密宗所谓即身成佛,盖以即身了生死为成佛。若遽认以为成万德具足,福慧圆满之佛,则大错大错。盖禅家之见性成佛,乃是大彻大悟地位,若能断尽三界内之见思二惑,方可了生脱死。密宗之即身成佛,不过初到了生死地位。此在小乘,则阿罗汉亦了生死。而圆教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即已了生死。七信与阿罗汉,了生死虽同,其神通道力,则大相悬殊。八九十信,破尘沙惑,至十信后心,破一品无明,证一品三德秘藏,而入初住,是为法身大士。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方入佛位。其历程尚有如此之远,非一蹙即可骤至也。修净土者,既生西方,即了生死,亦是即身成佛,但净宗不作此僭分说耳。而与禅宗之纯仗自力,较其难易,实为天壤之别。尚望预会诸君,三复斯旨。(第一日   止此)

第二日  说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昨日讲净土法门,今天讲护国息灾法会之意义。所谓护国息灾云者,是国如何护,灾如何息。因是欲达此项目的,有二种办法,一者临时,二者平时。如能平时茹素念佛,以求护国息灾,固有无限之功德。即临时虔敬而求护息,亦有相当之效力,不过仍以平素大家护息为好。盖平素大家茹素念佛,愿力相接,则邪气消而正气长,人人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国家得护而灾殃自消矣。古书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盖已乱之治易晓,未乱之治难明。夫治国亦如治病,有治标者,有治本者。治病者是已乱之治,若求其速效,所谓头痛医头,腿痛医腿,治其标也。其标既愈,然后再治其本,俾气血周流,营卫舒畅。本既痊愈,则精神振起,方能奋发有为。现者国家危难,已至千钧一发之际,余以为今日治国,须标本兼治。兼治之法,最莫善于念佛吃素,戒杀放生,而深明乎三世因果之理。现在世界之劫运,吾人所受种种灾难,皆是过去恶业所招,以致感受现在苦果。故知此恶业者,即过去恶因之所造成也。欲免苦果,须去苦因。过去已种之苦因,念佛忏悔,乃能消去。现在如不再种苦因,将来即能免受苦果。何谓苦因,贪瞋痴三毒是也。何谓善因,济物利人是也。若人人明达因果之理,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灾害自无从起矣。唯今人不明因果之理,私欲填胸,无恶不作,只知自己,不知有人。讵知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故余平素常言,因果者,圣人治天下,如来度众生之大本也。舍因果而谈治国平天下,何异缘木而求鱼,吾未见其能有得也。佛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如今生所作所为皆是恶事,来世定得恶果。如今生所作所为皆是善事,来世定得善果。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其理与吾佛所讲因果正同。所谓余者,乃正报之余,非正报也。本人来生后世所享受者,乃所谓本庆本殃也。余报乃在其子孙,余庆余殃,皆其祖父所积而成者也。
世人不知因果,常谓人死后,则告了脱,无善恶果报,此为最误天下后世之邪见。须知人死之后,神识不灭。如人人能知神识不灭,则乐于为善。若不知神识不灭,则任意纵欲,共产共妻,杀父杀母,种种罪恶,由此而生。此种极恶逆之作为,皆断灭邪见所致之结果。人人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然此尚非究竟法。何为究竟法,是在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脱死。并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则国运可转,灾难可消。盖今日之灾难,皆大家共业所招。如人人念佛行善,则共业可转,而劫运可消。一二八沪战时,念佛之人家,得灵感者甚多,彼自己单修,尚得如此灵感,况人人共修者乎。故知国难亦可由众人虔恳念佛挽回也。又如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入诸国土,寻声救苦。如至诚诵观音圣号,自能得感应。古今得灵感而见诸载记者甚伙,诸君可自翻阅之。除普门品中所述外,凡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救度之。应以山河大地桥梁道路身得度者,即现山河大地桥梁道路身而救度之。现在之人,发信心者太少,不发信心者太多。若人人发信心,则何灾不可消哉。且人之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尤重者必在于胎教,孕妇能茹素念佛,行善去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身不行恶事,口不出恶言。使儿在胎中禀受正气,则天性精纯,生后再加以教化,则无不可成为善人者。昔周太姜,太任,太姒,相夫教子之淑德懿行,故能成周朝八百年之王业。印光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良以家庭之中,主持家政者,多为女人,男人多持外务。其母若贤,子女在家中,耳濡目染,皆受其母之教导,影响所及,其益非鲜。若幼时任性骄惯,俾其自由,绝不以孝弟忠信因果报应是训,长大则便能为杀父杀母,共妻共产之魔王眷属矣。是故子女幼小时,切须养其善心,严加约束。要知今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之辈,皆从彼父母骄生惯养而来。以孟子之贤,尚须其母三迁,严加管束而成,况平庸者乎。现在大家提倡男女平权,谓为抬高女人的人格。不知男女之身体既不同,而责任亦各异。圣人所谓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正位乎内者,即实行烹饪纺织,相夫教子之事也。今令女人任男人之事,则女人正位之事荒废矣。名虽为抬高女人的人格,实则为推倒女人的人格。愿女界英贤,各各认清自己的人格所在,则家庭子女,皆成贤善,天下岂有不太平之理乎。以治国平天下之要道,在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母任多半。以在胎禀其气,生后视其仪,受其教,故成贤善,此不现形迹而致太平之要务,惜各界伟人,多未见及。愿女界英贤,于此语各注意焉。世俗皆称妇人曰太太,须知太太二字之意义甚尊大。查太太二字之渊源,远起周代,以太姜,太任,太姒,皆是女中圣人,皆能相夫教子。太姜生泰伯,仲雍,季历,三圣人。太任生文王。太姒生武王,周公。此祖孙三代女圣人,生祖孙三代数圣人,为千古最盛之治。后世称女人为太太者,盖以其人比三太焉。由此观之,太太为至尊无上之称呼。女子须有三太之德,方不负此尊称。甚愿现在女英贤,实行相夫教子之事,俾所生子女,皆成贤善,庶不负此优美之称号焉。
其次须认真茹素,人与动物,原是同等,何忍杀其性命,以充自己口腹。己身微受刀伤,即感痛苦。言念及此,心胆惨裂,何忍杀生而食。况杀生食肉之人,易起杀机。今世之刀兵灾劫,皆由此而来。古语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世有许多人,虽明佛法道理,而视戒杀茹素为难行。“民国十年,余往南京访一友,其人请魏梅荪见余,以信佛念佛,而不能吃素告。余令其熟读文钞中,南浔极乐寺修放生池疏数十遍,即能吃素矣。以其文先说生佛心性不二,次说历劫互为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互生。互为怨家对头,互杀。次引梵网,楞严,楞伽经文为证。熟读深思,不徒不忍食,且不敢食矣。魏居士未过二月,即绝不食肉矣。又上海黄涵之居士之母,不能食素,且不信食素为学佛要事。黄涵之函询其法,余令其于佛前朝夕代母忏悔业障,以母子天性相关,果能志诚,必有感应。涵之依之而行,月余,其母便吃长素矣。时年八十一,日课佛号二万声,至九十三岁去世。”余望一切大众,从今日起,注意戒杀茹素。并劝自己之父母子女,及亲友,共同茹素。要知此亦护国息灾之根本方法也。今日余所讲者,为护国息灾之意义,而实行方法,乃在念佛茹素。诸君幸勿以为浅近而不介意也。(第二日   止此)

第三日 申述因果原理并以事实证明
前昨两日,余曾将因果道理,及护国息灾的方法,略略叙述,今日本可不必再谈因果。但有不得不申述者,拟进一步,将因果之原理,与事实事互证说明,俾大众知所儆惕。现在世人不晓因果之原理,以为妄谈邪说。处处讨便宜,不肯吃亏。殊不知便宜即是吃亏,吃亏即是便宜。如今之为父母者,多溺爱其子女,不严加约束,致养成其好钱财,好贪便宜,以为可以保守家产,不致损失。岂知适得其反,遗患终身。间接则与国家社会,亦有无限之影响。兹举一事为例。“隋代州赵良相,家资巨万,有二子,长曰孟,次曰盈,盈强孟弱。其父将终,分家资为二,孟得其上。及良相死,盈尽霸取其兄之产,止与孟园屋一区,孟佣力自活。无何,赵盈死,生孟家为儿,名环。后孟亦死,生盈家,与盈之子为儿,名先。洎长,而孟家益贫,盈家益富,赵环即与赵先作仆使为活。谚云,天道弗平,盈者益盈。环一日闻其寡母曰,赵盈霸汝家产,致汝世贫,今至为其奴,可不耻乎。环因怀恨,欲杀赵先。开皇初,环从先朝五台,入峨谷东数十里,深旷无人。环拔刀谓先曰,汝祖、我父,弟兄也,汝祖霸我产业,致我世贫。今为汝仆,汝其忍乎,吾今杀汝也。先即疾走,环逐之入林,见草庵,遂入。有老衲曰,子将何为。环曰,吾逐怨也。老衲大笑曰,子且勿为,令汝自识之。各以药物授之,充茶汤,食已,如梦初醒,忽忆往事,感愧自伤。老衲曰,盈乃环之前身,霸他之业,是自弃其业也。先乃孟之再来,受其先产,父命犹在耳。二人弃家从释修道,后终于弥陀庵。见清凉山志。”因果报应,彰明显著,如响应声,如影随形,丝毫不爽也。又如现在流传五台山人皮鼓一事,亦是因果最显明可畏者,为言其详。“唐北台后黑山寺僧法爱,充监寺二十年,以招提僧物,广置南原之田,遗厥徒明诲。爱死,即生其家为牛。力能独耕,仅三十年。牛老且病,庄头欲以牛从他易油。是夕,明诲梦亡师泣曰,我用僧物,为汝置田,今为牛,既老且羸,愿剥我皮作鼓,书我名字于鼓上,凡礼诵当击之,我苦庶有脱日矣。不然,南原之阜,变为沧瀛,未应脱免耳。言讫,举身自扑。诲觉,方夜半,鸣钟集众,具宣其事。明日,庄头报老牛触树死。诲依其言,剥皮作鼓,书名于上。即卖南原之田,得价若干,五台饭僧。诲复尽倾衣钵,为亡师礼忏。后送其鼓于五台山文殊殿,年久鼓坏,寺主以他鼓易之,讹传以为人皮鼓耳。见清凉山志。”盖因果昭彰,无能或逃。然赵氏二子,夙世种有善根,能邂逅高僧,居然成道。若一般凡庸,焉可自蒙,而且拨无因果,自误误人,自害害人。今人皆唯看目前,不顾后世,好占便宜,不愿吃亏。其子女耳濡目染,相习成风。而社会风俗,亦因之险恶。争夺以起,大乱以兴,杀人盈城盈野,而目不为瞬,心不为颤,无非职是故也。且杀人者,残忍恶毒,不以为可悲可惧,反自矜其功,而他亦交相赞叹。甚有杀父母,杀兄长者,反自命为大义灭亲。噫,祸变至此,天理绝,人道灭,不仅道德丧亡,抑将浩劫相续。故现在欲救护国家,应从根本做起。根本为何,即确信因果是。如洞明因果之理,而又笃信实行,则世道人心,自可挽回。余以为世界之宗教哲学,皆无佛教精奥而易行。今人之不信因果,大多受宋儒之影响。宋代理学,如程明道、伊川、朱晦庵等,由看佛大乘经,略领会全事即理之意致。及亲近宗门知识,又会得法法头头,不出一心之旨。实未备阅诸经论,及遍参各宗知识。遂窃取佛经之义以自雄,用以发挥儒教之奥。又恐后人看佛经,知彼之所得处,遂昧心辟佛。精妙处不好辟,即在事实上辟。谓佛所说之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皆是骗愚夫愚妇奉彼教耳,实无其事。谓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剉斫舂磨,将何所施。又神已散矣,令谁受生。由此之故,大开肆无忌惮之端,善无以劝,恶无以惩。谓天即理也,岂真有冕旒而王者哉。谓鬼神为二气之良能。谓打雷为阴阳之气击搏而成声。将实理实事,认作空谈。专以正心诚意,为治国治民之本。不知正心诚意,必由致知格物而来。彼以致知,为推极吾之知识,以格物,为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而不知物,乃心中私欲,由有私欲,障蔽自心,则本具真知,莫由显现。由格除私欲,则其本具之真知自显,真知显,而意诚心正矣。正心诚意,愚夫愚妇一字不识者,亦做得到。若如彼说,推极吾之知识,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虽圣人亦做不到。故知此处一错,治世之根本已失。又以无因果轮回,令人正心诚意,以无有因果,一死永灭,善恶同归于尽,谁复顾此空名,而正心诚意乎。又理学家谓有所为而为善即是恶,此语直是破坏世间善法。何以故,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过而未能,是有所为耶,无所为耶。孔子以德不修,学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为忧。年已七十,尚欲天假数年,以期学易而免大过,是有所为耶,无所为耶。然自程朱以后,儒者皆不敢说因果。以说则受人攻击,谓非纯儒,谓悖先贤。故凡识见卑劣者,随声倡和以辟佛。识见高明者,无不偷看佛经以期自雄,无不痛辟佛法,以为后来入乡贤祠,入文庙之根据耳。在程朱当日之心,只欲儒教兴隆,不顾佛教存灭。驯至于今,由彼破因果轮回之余毒,至今爆发,废经废伦,废孝免耻,以成杀父杀母,共妻共产之恶剧,可不哀哉。现在绥远战事甚急,灾祸极惨,我忠勇之战士,及亲爱之同胞,或血肉横飞,丧身殒命。或屋毁家破,流离失所。无食无衣,饥寒交迫,言念及此,心胆俱碎。今晨圆瑛法师,向余说此事,令劝大家发心救济。集腋成裘,原不在多寡,有衣助衣,有钱助钱,功德无量,定得善果。要知助人即助己,救人即救己,因果昭彰,丝毫不爽。若己有灾难,无人为助,能称念圣号,佛菩萨于冥冥中,亦必加以佑护焉。余乃一贫僧,绝无积蓄,有在家弟子布施者,皆作印刷经书用。今挪出一千圆,以为援绥倡。能赈人灾,方能息己灾。现在一般士女,务尚奢华,一瓶香水之值,有三四十圆,至二三百圆者。何如将此靡费之资,移作助绥之用。又有一般人,多好敛财,生前既不愿用,死后仍期带于地下,欲其子女以厚葬之,或留为子女用。殊不知现世有掘墓之危险,留之反受其害。如现在陕西有掘墓团之组织,专门做此工作。为人子者,既孝其父母,何忍因孝而使其枯骨暴露于地,莫如将此巨款以救济他人之为善也。又有贫苦之人,虽有志于此,而力未逮。余以为可以念佛为助,既可息人之灾,又可息己之灾,果何乐而不为乎。“当沪战时,苏州曹沧洲居士之孙,奉父命由沪赴苏,迎其三叔祖,及叔父等往沪,彼叔祖叔父通不愿去,其人以其妻之珠宝等,缠之于腰,坐小火轮往沪。忽强盗来,欲跳上岸,适堕水中,所带金珠,可值二三万,均送与为己换衣之一人,而自称贫士,为教蒙学之教师。”倘大强盗知,则又不知要几多万令赎,岂非钱财之祸人耶,今人只贪目前便宜,不能看破,为钱财而吃亏,其例甚多,不胜枚举。昔有某居士,问余以挽回劫运之方。余曰,此易易事,在明因果之理,而笃行之耳。能发信心,必有善果。且作伪之心自消,心中坦荡荡,任何灾难,皆冰雪消融矣。“洪杨之役,江西木商袁恭宏,被匪所获,缚于客厅柱上,门上加锁,俟时而杀之。渠自意必死,乃默念观音圣号。良久入睡,醒而身在野地,仰首见星辰,遂得逃脱。”以是,甚望大家大发信心,秉乾为大父,坤为大母之德,存民吾同胞,物吾同与之仁,凡在天地间者皆爱怜之,护育之,更能以因果报应,念佛求生西方之道劝化之。倘人各实行,则国不期护而自护,灾不期息而自息矣。(第三日  止此)

第四日    说成佛大因果并略释四料简要义
前两天余曾将因果谈过,今天仍谈因果。须知前两天所谈者为小因小果,今天所谈者为大因大果。
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乐,众生之所以堕地狱,永受轮回剧苦者,皆不出因果之外。凡人欲治身心,总不能外于因果。现在人徒好大言,不求实际,辄谓因果为小乘法,实为大谬。讵知大乘小乘,总不外因果二字。小乘是小因果,大乘是大因果。小因,是依生灭四谛,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小果,是证阿罗汉果。大因,是修六度万行。大果,是证究竟佛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其因必有其果,未之或爽也。所以不独世间人皆在因果之中,即菩萨佛,亦不出因果之外。若谓因果为小乘,则菩萨佛,亦是小乘矣。其言之狂悖可知矣。
本会是护国息灾法会,余以为但息刀兵水火之灾,尚非究竟,须并息生死烦恼之灾,乃为彻底办法。吾人昧己法身,断佛慧命,可悲可痛,较之色身被祸,何止重百千万倍。故必能护持法身慧命,断生死烦恼,方算尽息灾之能事。
佛教大纲,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禅、密、净也。律为佛法根本,严持净戒,以期三业清净,一性圆明,五蕴皆空,诸苦皆度耳。教乃依教修观,离指见月,彻悟当人本具佛性,见性成佛耳。然此但指其见自性天真之佛为成佛,非即成证菩提道之佛也。密以三密加持,转识成智,名为即身成佛。此亦但取即身了生死为成佛,非成福慧圆满之佛也。此三宗,均可摄之于禅,以其气分相同也。以故佛法修持之要,不过禅净二门。禅则专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实益。净则兼仗佛力,凡具真信愿行者,皆可带业往生。其间难易,相去天渊。故宋初永明寿禅师,以古佛身,示生世间,彻悟一心,圆修万行,日行一百八件佛事,夜往别峰,行道念佛。深恐后世学者,不明宗要,特作一四料简偈,俾知所趣。其偈曰:“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八十字,乃如来一代时教之纲要,学者即生了脱之玄谟。阅者先须详知何者为禅,何者为净土,何者为有禅,何者为有净土。禅与净土,乃约理约教而言,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而论。理教则二法了无异致。机修则二法大相悬殊。语虽相似,意大不同。极须着眼,方不负永明之婆心矣。何谓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离念灵知者,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实行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之事也。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亲切,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至于虽修净土,心念尘劳,或求人天福报,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佛法,教化众生者,皆不得名为修净土人。以其不肯依佛净土经教,妄以普通教义为准,则来生能不迷而了脱者,万无一二。被福所迷,从迷入迷者,实繁有徒矣。果能深悉此义,方是修净土人。眼中无珠者,每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自误误人,害岂有极。此已说明禅净有无,今再将偈语,逐段剖晰,方知此八十字,犹如天造地设,无一字不恰当,无一字能更移。
其第一偈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盖以其人既彻悟禅宗,明心见性,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于诸法之中,又复唯以信愿念佛一法,以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观经上品上生,读诵大乘,解第一义,即此是也。犹如戴角虎者,以其人禅净双修,有大智慧,有大禅定,有大辩才。邪魔外道,闻名丧胆。如虎之戴角,威猛无俦。有来学者,随机说法,应以禅净双修接者,则以禅净双修接之。应以专修净土接者,则以专修净土接之。无论上中下根,无一不被其泽,岂非人天导师乎。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弹指顷,华开见佛,证无生忍,最下即证圆教初住,亦有顿超诸位,至等觉者。圆教初住,即能现身百界作佛,何况此后位位倍胜,直至四十一等觉位乎。故曰,来生作佛祖也。
其第二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者。以其人虽未明心见性,然却决志求生西方。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即蒙摄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为五逆十恶,临终苦逼,发大惭愧,称念佛名,或至十声,或止一声,直下命终,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万修万人去乎。然此虽念佛无几,以极其猛烈,故能获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校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见佛闻法,虽有迟速不同。然已高预圣流,永不退转,随其根性浅深,或渐或顿,证诸果位。既得证果,则开悟不待言矣。所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
其第三偈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者。以其人虽彻悟禅宗,明心见性,而见思烦恼,不易断除。直须历缘锻炼,令其净尽无余,则分段生死,方可出离。一毫未断者勿论,即断至一毫未能净尽,六道轮回,依旧难逃。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尚未归家,即便命终,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谓担阁也。阴境者,中阴身境,即临命终时,现生,及历劫善恶业力所现之境。此境一现,眨眼之间,随其最猛烈之善恶业力,便去受生于善恶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五祖戒再为东坡,草堂青复作鲁公,此犹其上焉者。故曰,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也。阴、音义与荫同,盖覆也。谓由此业力,盖覆真性,不能显现也。“瞥”,音撇,眨眼也。有以蹉为错,以阴境为五阴魔境者,总因不识禅,及有字,故致有此谬误也。岂有大彻大悟者,十有九人,错走路头,即随五阴魔境而去,着魔发狂耶。夫着魔发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炼之增上慢种耳。何不识好歹,以加于大彻大悟之人乎。所关甚大,不可不辩。
其第四偈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者。有谓无禅无净,即埋头造业,不修善法者,大错大错。夫法门无量,唯禅与净,最为当机。其人既未彻悟,又不求生,悠悠泛泛,修余法门。既不能定慧均等,断惑证真,又无从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毕生修持功德,感来生人天福报。现生既无正智,来生必随福转,耽着五欲,广造恶业。既造恶业,难逃恶报。一气不来,即堕地狱,以洞然之铁床铜柱,久经长劫,寝卧抱持,以偿彼贪声色杀生命等种种恶业。诸佛菩萨,虽垂慈愍,恶业障故,不能得益。清截流禅师谓,修行之人,若无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诸善,名为第三世怨者,此之谓也。盖以今生修行,来生享福,倚福作恶,即获堕落,乐暂得于来生,苦永贻于长劫。纵令地狱业消,又复转生鬼畜,欲复人身,难之难矣。“所以佛以手拈土,问阿难曰,我手土多,大地土多。阿难对佛,大地土多。佛言,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犹局于偈语,而浅近言之也。永明禅师,恐世人未能将禅净之真义,观察清晰,故作此偈以明之,可谓迷津之宝筏,险道之导师,厥功伟矣。良以一切法门,专仗自力,净土法门,兼仗佛力。一切法门,惑业净尽,方了生死。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即预圣流。世人不察,视为弁髦,良堪浩叹。今人每以话头看得恰当,临终去得好,便为了脱,不知此语,乃未开正眼之梦话也。兹引数事为例。“如清乾嘉间,有三禅僧,为同参,死后,一生江苏,为彭文章,一生云南,为何桂清,一生陕西,为张费,三人,唯彭记得前生事。后入京会试,俱见二人,遂说前生为僧事。二人虽不记得,一见如同故人,成莫逆交。殿试,彭中状元,何榜眼,张传胪。彭也放过主考学台,然颇贪色,后终于家。何作南京制台,洪杨反,失南京,被皇上问罪死。张尚教过咸丰皇帝书,回回要反,骗去杀之。”此三人,也不是平常僧,可惜不知求生西方,虽得点洪福,二人不得善终,彭竟贪着女色,下生后世,恐更不如此生矣。“又苏州吴引之先生,清朝探花,学问道德相貌俱好。民十年,朝普陀会余,自言伊前生是云南和尚。以烧香过客,不能多叙,亦未详问其由。十一年,余往扬州刻书,至苏州一弟子家,遂访之,意谓夙因未昧。及见而谈之,则完全忘失了,从此永无来往。
迨十九年,余闭关报国寺,至十一月,彼与李印泉、李协和二先生来。余问,汝何以知前生是云南僧。伊云,我二十六岁做一梦,至一寺,知为云南某县某寺,所见的殿堂房舍,树木形状,皆若常见,亦以己为僧。醒而记得清楚,一一条录。后一友往彼作官(张仲仁先生,尚知此人姓名。)持去一对,丝毫不错。余曰,先生已八十岁,来日无多,当恢复前生和尚的事业,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庶可不负前生修持之苦功矣。伊云,念佛什么希奇。余曰,念佛虽不希奇,世间无几多人念。顶不希奇的事,就是吃饭,全世界莫一个人不吃饭,此种最不希奇的事,汝为什么还要做。伊不能答,然亦不肯念。伊问二位李先生,君等念否。答曰,念,伊仍无下语。至十二月三十夜,将点灯时去世,恰满八十岁。”此君前生也很有修持,故今生感得大功名,大寿命。今生只尽伦常,佛法也不相信了,岂不大可哀哉。然此四人,均尚未有所证,即已有所证,未能断尽烦惑,也难出离生死。如唐朝圆泽禅师,晓得过去未来,尚不能了,况只去得好,就会了乎。“唐李源之父,守东都,安禄山反,杀之,李源遂不愿做官,以自己洛阳住宅,改做慧林寺,请圆泽做和尚,伊亦在寺修行。过几年,李源要朝峨眉,邀圆泽同去。圆泽要走陕西,李源不愿到京,定规要由荆州水道去。圆泽已知自己不能来矣,遂将后事一一开明,夹于经中,尚不发露,遂随李源乘船去。至荆州上游,将进峡,其地水险,未暮即住。忽一妇,着锦裆,在江边打水。圆泽一见,双目落泪。李源问故。圆泽曰,我不肯由此道去者,就是怕见此女人。此女人怀孕已三年,候吾为子,不见则可躲脱,今既见之,非为彼做儿子不可。汝宜念咒,助我速生,至第三日,当来我家看我,我见汝一笑为信。过十二年,八月十五夜,至杭州天竺葛洪井畔来会我。说毕,圆泽坐脱,妇即产子。三日,李源去看,一见,其儿即笑。后李源回慧林,见经中预道后事之字,益信其为非平常人。至十二年,李源预到杭州,至八月十五夜,往所约处候之。忽隔河一放牛孩子,骑牛背,以鞭打牛角唱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李源闻之,遂相问讯,谈叙。叙毕,又唱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乘牛而去。”此种身分,尚了不了,况只话头看得恰当,去得好,就会了乎。仗自力了生死,有如此之难,仗佛力了生死,有如彼之易,而世人每每舍佛力而仗自力,亦莫明其妙。今二语为之说破,只是要显自己是上等人,不肯做平常不希奇的事之知见所误也。愿一切人,详思此五人之往事,如丧考妣,如救头然,自利利他,以修净业,方可不虚此生此遇矣。(第四日    止此)

第五日    略释天台六即义兼说吃素放生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利生唯一无上法门。唯现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谓既云众生即佛,则我即是佛,何必再念佛乎。或者以我既为苦恼凡夫,何能了生脱死,唯求来生不失人身耳。此两种人,皆不明因果所致,故今日仍讲因果。须知众生即佛者,以其具有佛性之真因也,设不修念佛妙行,佛性无由显现,何能得了生死成佛道之实果乎。譬如宝镜蒙尘,光明不现,实未失之也。若肯用力揩磨,自可照天照地矣。若言我是苦恼凡夫,不能生西方了生脱死,以至成佛者,乃业深障重,自甘堕落也。且今世之人,有下棋叉麻雀而累死者,不知有多少。若能以此劳苦,修行念佛,何愁不往生西方,上证佛果乎。盖佛本是众生修持得证佛果之人耳。隋天台智者大师,著观无量寿佛经疏,立六即佛义,以对治自甘堕落,及妄自尊大之病。六即佛者,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证即佛,六究竟即佛也。六明阶级浅深,即明当体就是。譬如初生孩子,与其父母形体无异,而力用则大相悬殊。不得谓初生孩子非人,亦不得以成人之事令孩子担当也。若能知六而常即,则不生退屈。知即而常六,则不生上慢。从兹努力修持,则由凡夫而圆证佛果,由理即佛而成究竟即佛矣。
理即佛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背觉合尘,轮回三途六道,而佛性功德,仍自具足,故名理即佛,以心之理体就是佛也。无机子颂曰,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以一切众生,未闻佛法,不知修持,而一念心体,完全同佛,故曰,动静理全是。由其迷背自心,作诸事业,故曰,行藏事尽非,事完全不与佛性相应也。终日终年,昏昏冥冥,随烦恼妄想之物欲而行,从生至死,不知回光返照,故曰,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也。
名字即佛者,或从善知识,或从经典,闻即心本具寂照圆融不生不灭之佛性,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所谓闻佛性名字,即得了解佛法者是也。颂曰,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以从前只知生死轮回,无有了期,今知佛性真常,不生不灭。既知当体就是成佛真因,则汲汲修持,反恨从前虚度光阴,以致未能实证也。
观行即佛者,依教修观,即圆教五品外凡位。五品者,一随喜品,闻实相之法,而信解随喜者。二读诵品,读诵法华,及诸大乘经典,而助观解者。三讲说品,自说内解,而导利他人者。四兼行六度品,兼修六度,而助观心者。五正行六度品,正行六度,而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行转胜者。颂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既圆悟佛性,依教修观,对治烦恼习气,故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无非佛法,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故曰,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相似即佛者,谓相似解发,即圆教十信内凡位也。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断尘沙惑。颂曰,四住虽先脱,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华红。四住者,一见一切住地,乃三界之见惑也。二欲爱住地,乃欲界之思惑也。三色爱住地,乃色界之思惑也。四有爱住地,乃无色界之思惑也。初信断见,七信断思,故曰,四住虽先脱。然由色声香味触法之习气未尽,故曰,六尘未尽空。此但指七信位说,八九十信,尘沙惑破,习气全空矣。习气者,正惑之余气耳。如盛肉之盘,虽经洗净,犹有腥气。贮酒之瓶,虽经荡过,犹有酒气。眼中犹有翳,空里见华红者,以无明未破,不能见真空法界之本体也。
分证即佛者,于十信后心,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证法身,是为法身大士。从初住至等觉,共四十一位,各各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故名分证即佛也。以无明分四十二品,初住破一分,以至十住则破十分,历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则破四十一分矣。初住,即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又复随类现身,度脱众生,其神通道力,不可思议。何况位位倍胜,以至四十一位之等觉菩萨乎。
颂曰,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常见月朦胧。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者,颂其分破分证之景象也。穷源犹未尽,常见月朦胧者,颂其犹有无明云,未能彻见性天真月之光辉也。
究竟即佛者,从等觉,再破一分无明,则真穷惑尽,福慧圆满,彻证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入妙觉位,成无上菩提道矣。颂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从来真是妄者,未悟以前,只此皆空之五蕴,而妄生执着,色法心法,互相形立,则苦厄随生。既悟之后,亦只此五蕴,而全体是一个真如,了无色心五蕴之相可得。故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也。然此所证之真,并非新得,不过复其本具之真如佛性而已。故曰,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也。又众生在迷,见佛菩萨,及一切众生,皆是众生,故毁谤佛法,杀害众生,不知罪过,反以为乐。佛既彻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心,见一切众生,完全是佛,故于怨于亲,皆为说法,令得度脱。纵令极其恶逆不信之人,亦无一念弃舍之心,以见彼是未成之佛故也。
今晨黄涵之对余曰,圆瑛法师言,道场将近圆满,于圆满日,举行放生,于十六日,说三归五戒,祈为大众宣说放生受归戒之大意,俾大家同发利人利物之心。故不得不为宣说也。本法会原为护国息灾,若推究灾之来因,多由杀生而起。欲止杀业,须从戒杀吃素护惜物命,及买放物命而起。大家各须发心,护惜物命,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此语当奉为箴铭,力加警惕。盖放生之意义,即是使大家发心护生,自己放生,当然不再杀生,即己不放生,看到他人放生,抑又何忍杀生。如人人能护惜生物,不加残害,则杀劫可消,而国运可转矣,但世人,尚有一面出资放生,一面仍照常杀生吃肉,如此,虽有放生之小功德,何能敌杀生之大罪过乎。现本会定于圆满日举行放生,愿诸位发心捐助,自利利物,功德不可思议。至于此次皈依弟子之供养,决定完全作为赈灾之用,印光绝不取用分文。盖余一孤僧,既无庙宇,又无徒弟,除衣食外,留钱何用。一旦命终,用火烧后,骨烬投入大海,不须造塔,及作任何纪念也。且此皈依之事,最初余本不应允,卒以圆瑛法师,及屈文六居士之敦劝,以为诸人求法心殷,为满彼等之愿,情不可却,故乃允许。余素轻视金钱,不似他人每名弟子须出香敬若干,始准皈依,余则即无钱亦可皈依,只要其能有虔心修持耳。盖勿以皈依一事,如做买卖,须出价若干,方能购货几许看,则方是真实皈依佛法之信徒,方可得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大利益矣。(第五日   止此)

第六日    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及说近时灵感
世人执空执有,妄生己见,故迷而不觉。世尊设教,即欲令众生破此二见,特设一念佛法门,俾其从有而至空,得空而不废有,则空有二法,互相资助,得益甚大。况仗弥陀愿力,故其力用,超过一切法门,而为一切法门之所归宿也。世有一种下劣知见人,教以念佛求生西方,则曰,我等业力凡夫,何敢望生西方,但求不失人身即足矣。此种知见,由不知众生心性,与诸佛之心性,一如无二。但以诸佛修德至极,性德圆彰。众生唯具性德,绝无修德,纵有所修,多属悖性而修,反增迷悖耳。又有一种狂妄知见人,教以念佛,则曰,我就是佛,何须念佛,汝等不知自己是佛,不妨常念,我既自知是佛,何得头上安头。此种知见,由于只知即心本具佛性之佛,不知断尽烦惑,圆满福慧之佛。此种人若知性修理事,不可偏执,力修净行,则远胜生下劣知见者。否则自误误人,永堕阿鼻地狱,了无出期矣。故执空执有之谬知,下劣狂妄之谬见,唯念佛最为易治。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不作佛,则不是佛矣。此二句经文,为破下劣狂妄二见之无上妙法也。克论佛法大义,不出真俗二谛,真谛一法不立,即圣智所见之实体也。俗谛万行圆彰,即法门所修之行相也。(俗,即建设之义,不可作世俗,鄙俗讲。)
学佛之人,必须真俗圆融,一道齐行。以其一法不立,始能修万行圆彰之道。万行圆彰,始能显一法不立之体。今为易解,特说一喻。真如法性之本体,如大圆宝镜,空空洞洞,了无一物。而胡人来则胡人现,汉人来则汉人现,胡汉俱来则俱现。正当空空洞洞,了无一物时,不妨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正当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时,仍然空空洞洞,了无一物。禅宗多主真谛,即在万行圆彰处,指其一法不立。净宗多主俗谛,即在一法不立处,指其万行圆彰。明理智士,自无偏执。否则宁可着有,不可着空。以着有,虽不能圆悟佛性,尚有修持之功。着空,则拨无因果,成断灭见,坏乱佛法,疑误众生,其祸之大,不可言宣。吾人念佛,当从有念而起,念至念寂情亡时,则既无能念之我,亦无所念之佛,而复字字句句,历历分明,不错不乱,即所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正念佛时,了无起心念佛之情念。虽无起心念佛之情念,而复历历明明,相续而念。然此工夫,非初心所能即得。若未到无念而念之工夫,即不以有念为事,则如毁屋求空,此空非是安身立命之所。古之禅德,多有礼拜持诵,不惜身命,如救头然者。故永明寿禅师,日课一百零八种佛事,夜往别峰,行道念佛。况后世学者,不重事修,而欲成办道业乎。以大悟一法不立之理体,力行万行圆修之事功,方是空有圆融之中道。空解脱人,以一法不修为不立,诸佛称为可怜悯者。莲池大师云,著事而念能相续,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通,难免落空之祸。以事有挟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故也。吾人学佛,必须即事而成理,即理而成事。理事圆融,空有不二,始可圆成三昧,了脱生死。若自谓我即是佛,执理废事,差之远矣。当用力修持,一心念佛,从事而显理,显理而仍注重于事,方得实益。如等觉菩萨,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今以凡夫而不自量,视念佛为小乘,不足修持,则将来定入阿鼻地狱矣。又念佛人,要各尽己分,不违世间伦理,所谓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不孝父母,不教子女,乃佛法中之罪人,如此而求得佛感应加被,断无是理。故学佛者,必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己立立人,自利利他。各尽己分,以身率物。广修六度万行,以为同仁轨范。须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亦在六度万行之中。世之不信佛者,如戴着色眼镜,以观察事物,红绿彩色,由镜而异,不得事物之本色。故大学有格物致知之说,良有以也。我等学人,切勿妄执己见,如妄执己见,坐井观天,一俟阎罗索命,方悟前非,亦悔之晚矣。斯世浇漓,社会紊乱,天灾人祸,叠环相生。欲谋挽救,须人人敦伦尽分,孝亲慈幼,爱人若己,大公无私方可。以人心和平,世界自安,国难自息矣。现在最大之祸患,在于人存私心,私心之极,则亲子可杀其父母。世人多羡唐虞之治,熙熙皞皞,天下太平。而叹今之世风颓丧,人心浇漓。然一究其何以至此,则公与私耳。公极,则世界大同,私极,则子杀其父母。若彼此破除私见,无相残害,则唐虞三代之世,又何难复见于今日哉。昔普陀一老僧行路,适腿碰其凳,遂将凳踢倒,连踢几脚。此种知见,皆因任己我慢,绝不返省之所致也。此见大发,则必至杀父杀母,尚不以为耻,反以为功矣。现在杀机更盛,杀人之工具亦益见巧妙,大劫当前,谁能逃得,唯有大众虔诚念佛,哀冀佛力之加被。“沪战时,闸北房舍,多成灰烬,独余皈依弟子夏馨培之寓所,未曾波及。盖当战事剧烈时,彼全家同念观世音圣号。且最奇异者,战事起后第七日,渠一家人,始由十九路军救出。及战停归家,室中诸物,一无所失。非菩萨之佑护,何能如是。渠供职新闻报馆已数十年,夫妻均茹素念佛甚虔。是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遇有灾难,一称圣号,定蒙救护也。”或曰,世人千万,灾难频生,观音菩萨仅是一人,何能一时各随其人而救护之耶。即能救护,亦不胜其劳矣。殊不知并非观音处处去救,乃众生心中之观音救之耳。观音本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故能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如皓月当空,所有水中皆现月影,千江有水千江月,此月为多为一耶。不可言一,万水之月各现矣。不可言多,虚空之月常一也。诸佛菩萨之救度有情,亦复如是。其不得感应者,唯以众生之不虔诚,非菩萨之不救护也。如一池污浊之水,欲月现其中,岂可得乎。明乎此,我等大众念佛,犹有不正心诚意,虔恳而为之者,吾不信也。“山西闻喜县,一弟子叶滋初,骑骡行于大山间,一边高峰,一边深涧,雪冻成冰,骡滑而跄,遂跌下涧。半崖有一株大树,恰落到树之中间,得以无虞,否则粉身碎骨矣。此树何由而有,乃观音所示现也。”“又民十七年,宁波蔡仁初,于沪开五金玻璃店,人极淳厚,与聂云台善。云台令常念观音,意防绑票,仁初信之。一日,将出,自己汽车在门外,绑匪以手枪赶开车者去,匪坐其上。仁初一出即上车,随即开去,方知被绑,乃默念观音,冀车坏得免。已而轮胎爆裂,车行蠕蠕。再前行,油缸炸破,车遭火焚。匪下车恨甚,向之开三枪,而蔡以三跳免,遂乘人力车归。其年六月,与其夫人,同至普陀皈依。”“又张少濂,为某洋行经理,素不信佛。一日,坐汽车行于冷静处,二匪以小六门赶开车者去。张云,君上车坐,令彼开往何处即已。二匪人各持手枪向张。张默念观音,行至闹热处,适有二人打架,巡捕吹哨,二匪跳下车逃去。”盖以念观音之故,致匪误会为捉己故也。其舅周渭石,先皈依,一日请余至其家,少濂亦皈依。“又镇海李觐丹之子,为洋行买办。得吐血病二年,有时吐,即不吐时,痰中亦常带血。一日,为匪绑去。觐丹畏惧异常,全家念观音求救,复请法藏寺僧助念。后匪索银五十万圆,李家只允五万,匪魁谓非五十万不可。然每说五十万时,头即作痛,竟以五万圆赎回。且自匪绑去,不但不吐血,连吐痰也不带血了。二年多之痼疾由被绑而全愈矣。”以上所述感应事迹,宜深信之。
现在学佛人颇多,然能深知佛法者甚少,外道之语,人多信之。江浙俗传,谓念佛之人,血房不可入,以产妇血腥一冲,以前所念之功德,都消灭矣,故视作畏途。虽亲女亲媳,皆不敢近,犹有预先避居别处,过月余方敢回家者。此风遍行甚广,亦可怪也。不知此乃外道邪说,蛊惑人心,何可妄信。“民十二年,袁海观之次媳,年已五十多岁,颇有学问,有二子,二女。其长媳将生子,一居士谓曰,汝媳生子,汝家中一个月内供不得佛,也念不得佛。彼闻而疑之,适余至沪,彼问此事。余曰,瞎造谣言,归告汝媳,令念观音,临产仍须出声念,汝与照应人,各大声念,定规不会难产,及无苦痛血崩等事,产后亦无种种危险。彼闻之甚喜,不几日而孙生,其孩身甚大,湖南人,生子必称,有九斤半。且系初胎,了无苦痛,可知观音大慈悲力,不可思议。”平常念佛菩萨,凡睡卧,或洗脚、洗浴时,均须默念。唯临产不可默念,以临产用力,默念必受气病,此极宜注意。须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唯在人之能虔诚与否耳。“明高僧寿昌慧经禅师,生时颇难,其祖立于产室外,为念金刚经,以期易生。开口念出金刚二字,即生,其祖乃取名为慧经。长而皈依,及出家,皆不另取名,其人为万历间出格高僧。”由是观之,可知佛法之有益于世间也大矣。念观音于生产有如是利益,岂可为邪说所惑,而不信奉耶。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当知无论何肉,均有毒,由于杀时,恨心怨气所致。虽不至即时丧命,然积之已久,则必发而为疮为病。年轻女人,若生大气后,喂孩子乳,其子必死,以因生气而乳成毒汁也。人以生气,尚非要命之痛,尚且如此。况猪羊鸡鸭鱼虾要命之痛,其肉何能无毒乎。余十余年前,见一书云,一西洋女人,气性甚大,生气后喂其子乳,其子遂死,不知何故。后又生一子,复以生气后喂乳而死,因将乳令医验之,则有毒,方知二子皆乳药死。近有一老太婆皈依,余令吃素,以肉皆有毒,并引生气西妇药死二子为证。彼云,伊两个孩子,也是这样死的,以其夫横蛮,一不顺意,即行痛打,孩子看见则哭,便为喂乳,遂死,亦不知是乳药死的。其媳亦因喂乳死一子。可知世间被毒乳药死的孩子,不知有多少。因西妇为发起,至此老太婆,方为大明其故。凡喂孩子之女人,切勿生气,倘或生大气,当日切不可即喂孩子。须待次日心平气和,了无怨恨时,乃无碍矣。若当日即喂,或致即死,纵不即死,或迟迟死。是知牛羊等至杀时虽不能言,其怨毒结于身肉者,亦非浅鲜。自爱者固宜永戒,以免现生后世种种灾祸也。此事知者甚少,故表而出之,幸大家留意焉。由此证之,须知人当怒时,不独其乳有毒,即眼泪口水亦有毒。若流于小儿眼中身上,亦为害不浅。一医生来皈依,余问医书中有此说否,彼云不知。世间不在情理之事颇多,不可因非科学而鄙视之。如治疟疾方,用二寸宽一条白纸,写乌梅(两个),红枣(两个),胡豆(按病人岁数多少,写多少颗。如十岁,写十颗,二十岁写二十颗。)折而叠之,于未发一点钟前,男左女右,绑于臂膊上,即不发矣。百发百中,即二三年不愈者,亦可即愈。非符非咒非药,而能愈痼疾,岂可以常理推之乎。世间事体,均难思议,如眼见耳闻,乃极平常事,人人知之。若问眼何以能见,耳何以能闻,则知者绝少矣。佛法有不可思议而可思议者,有可思议而不可思议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岂可以常情测度乎。(第六日  止此)

第七日    论大妄语罪及佛大孝与致知格物老实念佛等
法会今日圆满,七日之期,瞬息过去。但是法会虽圆满,而护国息灾,当尽此一报身而为之,非人人吃素念佛,往生西方,不能谓为究竟之圆满也。
现世学佛之人,多有自谓我已开悟,我是菩萨,我已得神通,以致贻误多人。一旦阎老索命,临命终时,那时求生不得,痛苦而死,定堕阿鼻地狱。此种好高务胜,自欺欺人之恶派,切勿染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戒之戒之。
杀盗淫等,固为重罪,然人皆知其所行不善,不至人各效法,其罪尚轻。若不自量犯大妄语,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引诸无知之辈,各相效尤,坏乱佛法,疑误众生,其罪之重,莫可形容。修行之人,必须韬光隐德,发露罪愆。傥虚张声势,做假场面,纵有修行,亦被此虚伪心丧失矣。故佛特以妄语为各戒之根本戒者,以防护其虚伪之心,庶可真修实证也。修行之人,不可向一切人,夸自己工夫。如因自己不甚明了,求善知识开示印证,据实直陈,不可自矜而过说。亦不可自谦而少说,按己本分而说,方是真佛弟子,方可日见进益矣。
六祖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知世间一切事事物物,均为佛法。吾人举心动念,都要了了明明,不要为妄念所迷。即如世间极恶最坏之人,以及孩提之童,如有言其不善者,则怒,言其善者,则喜。其怒不善而喜善者,岂非其本觉之真心发现乎。所可惜者,不知自返而扩充之,仍复日为不善,致成好名而恶实,入于小人之域矣。使其自返曰,我既喜善,当力行善事,力戒恶事,近之则希贤希圣,远之则了生脱死,成佛觉道矣。其所重在自觉,觉则不肯随迷情去,卒至于永觉不迷。若不自觉,则日欲人称善,日力行诸恶,岂不大可哀哉。即自喜人称己为善之念,足证众生皆有佛性。而顺性逆性之行为。一在自勉自弃,一在善恶知识之开导引诱也。现世之灾难频生,由于人多不务实际,徒事虚名,好名而恶实,违背自己本心之所致也。若能回光反照,发挥原有佛性,不自欺欺人,明礼义,知廉耻,则根本既立,无悖理乱德之行,灾患自息矣。
学佛之人,最要各尽其分,能各尽其分,即是有廉有耻。如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皆当努力行之。大学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上明字,即是克己省察之修德。下明德二字,即是自心本具之性德。欲明自心本具之明德,非从克己省察修持不可。进之,始可言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之亲民,即是各尽其分之意。止于至善,即是居心行事,自行化他,悉皆顺乎天理人情,不偏不倚之中道。能如是,为圣为贤,可得而致矣。且佛法之教人,在于对治人之烦恼习气,故有戒定慧三学,以为根本。盖以戒束身,则悖德悖理之事不敢为,无益有损之语不敢说。因戒生定,而心中纷纷扰扰之杂念渐息,糊糊涂涂之作为自止。因定发慧,则正智开发,烦惑消灭,进行世出世间诸善法,无一不合乎中道矣。戒定慧三,皆是修德。由正智亲见之心体,乃明德也。此之明德,在中庸则名诚。诚,指淳真无妄,明德,指离念灵知,诚与明德,皆属性德。由有克己省察修持之修德,性德方彰,故须注重上一明字,则明德方能彻见而永明矣。佛法世间法,本来不是两样。或有以佛辞亲割爱,谓为不孝者,此局于现世,不知过去未来之浅见也。佛之孝亲,通乎三世。故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佛之于一切众生愍念而度脱之,其为孝也,不亦广且远哉。且世间之孝,亲在则服劳奉养,亲没则只于生没之辰,设食祭奠,以尽人子之心。设或父母罪大,堕于异类,谁能知所杀而食之生物中,决非曾为我之父母乎。昧三世无尽之理,而以数十年之孝责人,其所知见之浅小,为可怜也。故佛教人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者,其慈悲救济也大矣。或又谓,猪羊鱼虾之类,乃天生以资养人者,食又何罪。此以身未历其境而妄说,若亲历其境,则望救之不暇,何容置辩。劝戒类编载,“福建蒲城令赵某,长斋奉佛。其夫人绝无信心,诞辰之先,买许多生物,将欲杀而宴宾。赵曰,汝欲祝寿,令彼等死,可乎。夫人曰,汝之话皆无用,若依佛法,男女不同宿,不杀生命,再过几十年,满世间通是畜生了。赵亦无法可劝。至夜,夫人梦往厨房,见杀猪,则自己变成猪,杀死还晓得痛,拔毛开肚,抽肠割肺,痛不可忍。后杀鸡鸭等,皆见自己成所杀之物。痛极而醒,心跳肉颤,从此发心放所买之生,而吃长素矣。”此人宿世有大善根,故感佛慈加被,令亲受其苦,以止恶业。否则生生世世供人宰食矣。世之杀生食肉者,能设身处地而作己想,则不难立地回头矣。
又有一类人说,我之食牛羊鸡鸭等肉,为欲度脱彼等耳。此说不但显教无之,即密教亦无之。若果有济颠之神通,未为不可。不然,邪说误人,自取罪过,极无廉无耻之辈,乃敢作是说耳。学佛者,须明白自己之身分力量,不可妄自夸大,至嘱至嘱。“梁时,蜀青城山,有僧名道香,具大神力,秘而不露。该山年有例会,届时众皆大吃大喝,杀生无算,道香屡劝不听。是年,乃于山门掘一大坑,谓众曰,汝等既得饱食,幸分我一杯羹,何如。众应之,于是亦大醉饱,令人扶至坑前大吐。所食之飞者飞去,走者走去。鱼虾水族,吐满一坑。众大惊畏服,遂永戒杀。道香旋因闻志公之语,当即化去。(有蜀人,在京谒志公。志公问,何处人。曰,四川。志公曰,四川香贵贱。曰,很贱。志公曰,已为人贱,何不去之。其人回至青城山,对香述志公语。香闻此语,即便化去。)”须知世之安分守己者,一旦显示神通,当即去世示寂,以免又增烦恼耳。否则须如济公之疯颠无状,令人疑信不决,方可。
学佛者,务要去人我之见,须己立立人,自利利他,然后方可言入道。即如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所谓物,即是与天理人情不合之私欲。既有私欲,则知见偏邪,不得其正矣。如爱妻爱子者,其妻子再坏,彼不见其坏,以溺爱之私欲,锢蔽本具之良知,以成偏邪不正之恶知。若将溺爱之念,格除净尽,则妻与子之是是非非,直下彻见矣。是知格物一事,所宜痛讲,切不可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为格物。格除自心私欲之物,乃是明明德之根本。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乃末之又末之事。以末之又末之事为本,宜乎天下之乱无可救药也。佛法之去贪瞋痴,即是格物。修戒定慧,即是致知。贪瞋痴之物,蕴之于心,亦若戴着色眼镜,以视诸物,皆不能见其本色耳,物之祸害,可不畏哉。
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不然,恐为所误,自贻伊戚,盖以其知见多而不一也。反不如一般愚夫愚妇之念佛,正心诚意,而受益甚众。故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俗言,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不惧乎。“如云南保山县,皈依弟子郑伯纯之妻,长斋念佛多年。其长子慧洪,上前年死,其母以爱子故服毒,了无苦相,端坐念佛而逝。且死后面色光润,惊动一方。伯纯以老儒提倡,而信者甚少。由其妻子之死,而信者十居八九矣。端坐念佛而逝,虽无病而死,也甚难得。况服毒而死,能现此相,若非得三昧,毒不能毒,能有此现相乎。”
“宋杨杰,字次公,号无为子,参天衣怀禅师大悟。后丁母忧,阅大藏,深知净土法门之殊胜,而自力行化他焉。临终说偈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杨公大悟后,归心净土,极力提倡。至其临终,谓生死于真性中,犹如空华,以未证真性,不得不以求生西方为事也。将错就错者,若彻证真性,则用不着求生西方,求生仍是一错。未证而必须要求生西方,故曰将错就错,西方极乐。莲池大师往生集,于杨公传后,赞曰,吾愿天下聪明才士,咸就此一错也。此可谓真大聪明,不被聪明所误者。“若宋之苏东坡,虽为五祖戒禅师后身,常携阿弥陀佛像一轴以自随,曰,此吾生西方之公据也。及其临终,径山惟琳长老,劝以勿忘西方,坡曰,西方即不无,但此处着不得力耳。门人钱世雄曰,此先生平生践履,固宜着力。坡曰,着力即差,语绝而逝。”此即以聪明自误之铁证,望诸位各注意焉。
净土法门,契理契机,用力少而成功易,如风帆扬于顺水,以仗佛力故也。其他各宗,用力多而成功难,如蚁子上于高山,全凭自力故也。等觉菩萨,欲圆满佛果,尚须求生西方。何况我等凡夫,业根深重,不致力于此,是舍易而求难,惑之甚矣。且今世杀人之具,日新月异,若飞机大炮,毒气死光等,山河不能阻,坚物不克御,我等血肉之躯,何能当此。而人生朝露,无常一到,万事皆休。是以欲求离苦得乐者,当及时努力念佛,求佛加被,临终往生。一登彼土,永不退转,华开见佛,得证无生,方不孤负得闻此法而信受也。唯愿大众精进行持,是所至祷。(第七日  止此)

第八日    法会既圆为说三归五戒十善及做人念佛各要义
今日为汝等皈依之日,汝等既已皈依,当明皈依之道理,兹为汝等述之。
汝等为何而皈依,余想总不外欲求生西方,了脱生死而已。如何方能达到此等地步,即须皈依三宝,所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能皈依三宝,如实修持,才得了脱生死,往生西方。且所谓三宝,有自性,住持,二种。佛者觉悟义。自性佛者,乃即心本具离念灵知之真如佛性也。法者轨范义。自性法者,乃即心本具道德仁义之懿范也。僧者清净义。自性僧者,乃即心本具清净无染之净行也。住持三宝者,释迦佛在世,则为佛宝。佛灭度后,所有范金合土,木雕彩画之佛像,皆为佛宝。佛所说离欲清净诸法,以及黄卷赤轴诸经典,皆为法宝。出家染衣,修清净行者,皆为僧宝。皈者,皈投,如水皈海,如民皈王。依者,依托,如子依母,如渡依舟。人在生死大海,若不皈依自性三宝,与住持三宝,则便无法可出。若肯发志诚心,归依三宝,则便出生死苦海,了生脱死矣。如人失足,堕于大海,狂涛汹涌,有灭顶忧,当此千钧一发、生死存亡之际,忽有船来,即便趋赴,是归投义。由知自性三宝,则克己省察,战兢惕厉,再求住持三宝,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则可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即生成办道业,永脱生死轮回矣。如遇救登船,安坐到岸,曩时凶险已过,现在得庆更生。无限利益,由此而得,是依托义。世事纷庞,烦恼苦痛,处此生死大海,当以三宝为船,众生得所归依,鼓棹扬帆,不懈不退,自可登于彼岸。既皈依佛,当以佛为师,始自今日,直至命终,虔诚敬礼,一息无容或懈,再不得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皈依法,当以法为师,自今至终,不得皈依外道典籍。既皈依僧,当以僧为师,自今至终,不得皈依外道徒众。若已皈依三宝,仍信仰外道,遵奉邪魔鬼神,虽日日念佛修持,亦难得真实利益。以邪正不分,决无了生死之希望,其各凛诸。(皈归二字通)
三皈之义既明,再述五戒之义。所谓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也。不杀生者,好生恶死,物我同然,我既爱生,物岂愿死,言念及此,何忍杀生。一切众生,原是同等,轮回六道,随善恶业,形体以变,升降超沉,了无底止。我与彼等,于多劫中,互为父母,互为子女,如是思之,何敢杀生。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于未来世,皆可成佛。但以宿世恶业之力,障蔽妙明佛性,不能显现,沦于异类,当具怜悯心,慈悲心,以拯救之,何忍宰割其体,以饱己腹。我辈今生既得为人,乃前生之善果,宜保此善果,使之发扬光大,继续永久,当戒杀生。如其广造杀业,必堕恶道,酬偿宿债,展转互杀,此仆彼起,无有穷期。欲求生西方而免轮回之苦者,又何敢造杀业乎。故须首重戒杀。
不偷盗者,即是见得思义,不与不取也。此事凡知廉耻者,皆能不犯。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盖私欲若起,则易为物迁。若大利现前,能避之若蛇蝎,狂奔急走者,不数数觏也。且所谓盗,并非专指盗人财物而言。即居心行事,有类于盗者,亦名为盗。如以公济私,损人利己,以势取财,用计谋物,忌人富贵,愿人贫贱,皆是。又如阳取为善之名,若遇诸善事,心不认真,事多敷衍。如设义学,不择严师,误人子弟,施医药,不辨真假,误人性命。凡见急难,漠不速救,缓慢浮游,或致误事。但取敷衍塞责,不顾他人利害,如是之类,皆名为盗。心存盗心,事作盗事,社会因之紊乱,天下亦不太平矣。故须并重戒盗。
不邪淫者,阴阳相感,万物以生,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生男育女,教养成人,上关风化,下关宗祧,故所不制。若非己配,苟合交通,是为邪淫。此乃逆乎天理,乱乎人伦,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千万亿劫,不能出离。然人从淫欲而生,故淫心最难制伏。如来令贪欲重者,作不净观,观之久久,则见色生厌矣。又若将所见一切女人,作母女姊妹想,生孝顺心,恭敬心,则淫欲恶念,无由而生矣。此乃断除生死轮回之根本,超凡入圣之阶基,宜常儆惕。至如夫妇相交,原非所禁,然须相敬如宾,为承宗祀,极当撙节,不可徒贪快乐,致丧身命,虽是己偶,贪乐亦犯,不过其罪较轻耳。故须并重戒淫。
不妄语者,言而有信,不虚妄发也。若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以虚为实,以有为无,凡是心口不相应,欲欺哄于人者,皆是。又自未断惑,谓为断惑,自未得道,谓为得道,是为大妄语,此罪极重。以其坏乱佛法,疑误众生,定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故须并重戒妄语。
以上四事,名为性戒,以体性当戒故。不论出家在家,受戒与否,犯者皆有罪过。未受戒,按事论罪。已受戒者,于按事论罪外,又加一重犯戒之罪。故此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四种,一切人皆不可犯,犯皆有罪。已受戒者犯之,则两重罪。
不饮酒者,酒能迷乱人心,坏智慧种,饮之令人颠倒昏狂,妄作无耻之事,凡修行者,绝不许饮。要知一切妄念邪行,皆由饮酒发生。故须并重戒酒。此是遮戒,唯受戒者,得犯戒罪,未受戒者,饮之无罪。然以不饮为是,以其能生种种罪之根本也。
至于十善,亦当遵守。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三业。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是为口四业。不悭贪,不瞋恚,不邪见,是为意三业。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十恶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无疑,莫之或爽。此十善,总该一切善法,若能遵行,无恶不断,无善不修。汝辈既皈依受戒,全须遵守。又须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不可疏忽。若不介意,及至临终,方感为紧要,而业风所飘,不得自主,悔无及矣。学佛之人,于三皈,五戒,十善诸义,既已明瞭,当竭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尤当注意者,任作何事,须凭天理良心。如作医生,有良心者,救人危急,当可大积阴功。无良心者,可使人轻病转重,从中渔利,良心丧尽,定得恶果。“清苏州孝廉曹锦涛,精于岐黄,任何险症,无不着手回春。一日,欲出门,忽有一贫妇跪门外,泣求为其姑医病。谓家道贫寒,难请他医,闻公慈悲为怀,定可枉驾为治,曹公遂为往治。曹公归后,贫妇之姑枕下,白银五两,不知去向,想为曹公偷去。妇登门询之,曹公即如数与之。贫妇归,其姑已将银取出,妇大惭愧,复将银送还谢罪。问,公何以自诬盗银。曹公曰,我欲汝姑病速好耳,我若不认,汝姑必定着急加病,或致难好。故只期汝姑病好,不怕人说我盗银也。其居心之忠厚,可谓至极无加矣。所以公生三子,长为御医,寿八十余,家致大富。次为翰林,官至藩台。三亦翰林,博通经史,专志著述。孙曾林立,多有达者。”彼唯利是图之医,纵不灭门绝户,则已微之微矣。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谓余庆余殃,乃报在子孙者。本庆本殃,乃报在本身者。余庆余殃,人可见之。本庆本殃,乃己于现生,及来生后世所享受者,世人不能见之,天地鬼神佛菩萨,固一一洞知洞见也。须知本庆本殃,较之余庆余殃,大百千万倍。故望世人,努力修持,以期获庆而除殃也。曹公甘受盗名,救人性命,而善报在于子孙。若自己更能替子孙念佛,求三宝加被,令子孙亦各吃素念佛,善报当在西方矣。汝辈既已皈依,当虔受三皈,为翻邪归正之本。谨持五戒,为断恶修善之源。奉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从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业既净,然后可以遵修道品,了生脱死,得预极乐嘉会。善恶因果,如影随形,莫之或爽。实行其事,实得其益。若沽名钓誉,好作狂言,自欺欺人,自谓已得佛道,是大妄语,应受恶报。修行人须心地光明,三业清净,功德无量。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为者亦若是,愿各勉旃。



附印老法师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晚说)
灵岩,乃天造地设之圣道场地,吴王夫差不德,不依乃祖太王、泰伯、仲雍,正心诚意,勤政爱民之道,唯以淫乐是务,遂于此筑馆娃之宫,其获罪于天地祖宗也大矣。宫成数年,国亡身死,可不哀哉。至晋,司空陆玩,筑室其上,后闻佛法,遂舍宅为寺,此灵岩最初开山之缘起也。至梁,而宝志公祈武帝又为重兴。智积菩萨,屡以现身画像,显示道妙,引导迷俗。“至唐,宰相陆象先(苏州人)之弟,病于京师,国医无效。一僧求见云能治,令取净水一盏,向之念咒几句,含水噀之,立即全愈。谢以诸物皆不受,曰,我名智积。汝后回苏,当往灵岩山会我。后其人至山问之,无有名智积者,心甚惆怅。遍观各殿堂,见壁间画像,乃为己治病之僧也,因特建智积殿,而寺复中兴。”自晋至唐,所有住持,皆不可考。至宋,而凡为此山住持者,皆宗门出格大老,灵岩道场,遂为江苏之冠,以地灵故人杰,以人杰故地灵也。明末清初,又复大兴,圣祖高宗两朝,数次南巡,皆驻跸山上行宫。洪杨之乱,焚毁殆尽。后念诚大师,住塔洞中,适彭宫保玉麟公游山相见,因为查出田地六百多亩,盖十余间殿堂房舍。至宣统三年,住持道明,系军人出家,性粗暴,因失衣打来人过甚,山下人起哄,道明逃走,寺中什物均被搬空,成一无人之寺,此即灵岩道场复兴之机。否则,纵能恪守清规,亦决不能成此全国仅有之净业道场。祸福互相倚伏,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嗣由木渎绅士严良灿公,命宝藏僧明煦,请其师真达和尚接管。真师派人往接,并命明煦暂为料理,意欲有合宜人,当作十方专修净土道场。民十五年,戒尘法师来,遂交彼住持。住僧以二十人为额,除租金数百圆外,不足,则真师津贴。不募缘,不做会,不传法,不收徒,不讲经,不传戒,不应酬经忏。专一念佛,每日与普通打七功课同。住持无论台贤济洞均可,只论次数,不论代数。但取戒行精严,教理明白,深信净土者即可。若其他皆优,而不专注净土者,则决不可请。自后住人日多,房屋不足,于二十一年,首先建念佛堂,四五年来,相继建筑。今大雄殿已落成,只欠天王殿未建,然亦不关要紧。光于十九年二月来此,四月即入关,已六年多矣。以老而无能,拟老死关中。因佛教会诸公之请,祈于护国息灾会中,每日说一次开示,发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提倡信愿念佛,即生了脱之法,以挽救世道人心。固辞不获,遂于本月初六日出关往沪,以尽我护国之义务。十五日圆满,十六日为说三归五戒。今晨由沪径来此间,而苏垣季圣一等诸居士皆先来。至山,见其殿宇巍峨,僧众清穆,不禁欢喜之至。兹由监院妙真大师,请来堂中,为诸位演说净土法要。若但说法要,不叙来历,及现在各因缘,则住者来者,均莫知其所以然,或致于此道场与他道场一目视之。在大通家则无所不可。在愚钝如光,又欲即生出此三界,登彼九莲者,则莫知趣向,故先为叙述缘起焉。(此段记者未录,乃老人补记,故全用文言。)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比对症下药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机,和这个法门不相应,修起来,是很难得益的。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断贪瞋痴,必须惑业净尽,方能了生脱死。或者烦恼尚有一毫未断尽的,生死还是不能免,况全未断者乎。这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干到彻底才可。
唯有念佛一法,是如来普应群机而说的,亦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成就的。无论上中下根,皆可修学。即烦恼惑业完全丝毫未断的凡夫,只要具足真信切愿实行念佛求生西方,亦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一得往生,生死就可了脱了,所以说是最超胜的。
佛在世的时候,十个人修行,就有九个可以成道。因为那时的人,天性淳厚,根机是很猛利的,到了后来,众生的业障逐渐增加,根机也就渐渐的陋劣下来,再要和从前一样,是不可得了。然在晋唐时候,还有这种仗自力可以了脱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渐减少,越后越少的。到了现在,已没有这样的人了。如此看来,就晓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断烦恼了生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此时如仍不自量力,要说大话,轻视这个念佛横超法门,而去别修其他法门,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还要更难了。
我并非说其他的法门不好,实在是因为法门有契理不契机的,有契机不契理的。唯有这个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理机双契,不可思议。尤其是在末法世中,更为适合众生的根性。所以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为什么念佛求生西方,叫做横超法门。古人有个譬喻,拿来解释,就把我们具足惑业的凡夫,比做一条虫,生在一根竹里最下的一节,这根竹子,就比做三界。这个虫子,要想出来,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竖出的,一个是横超的,竖出的,是自下至上,一节一节的次第咬破,等到最上的一节咬破了,才能够出来。这是比修别的法门,定要断尽见思烦恼,才能出三界的。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这许多的品数,就比做一根竹子的节数。那虫向上直钻出来,就叫做竖出。例如一个断见惑的初果圣人,要经过七生天上、七生人间的长久时劫修习,才能证阿罗汉,了生死。二果,亦要一生天上,一反人间,才能证四果。三果,欲界思惑已尽,还要在五不还天,渐次修习,才能断尽思惑证四果。这才算是出三界的无学圣人。如果是钝根的三果,还要生到四空天,从空无边处天,以至非非想处天,才能证四果。这竖出的法子,是如此艰难久远的。横超的,就是这条虫子,不向上面一节一节咬,只向旁边咬一孔,便能出来。这样的法子,比那竖出的,是省事得多了。念佛的人,亦复如是。虽没把见思烦恼断除,但能具足信愿行的净土三资粮,临终就能感动阿弥陀佛来接引他生到极乐世界去。到了这个清净国土,见思烦恼,不断而自断了。何以故,以净土境胜缘强,无令人生烦恼的境缘故。如此便得三不退,一直到破尘沙无明,成就无上菩提,何等直捷简易的事。所以古人说,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今且拿一段故事来证明这个竖出艰难的道理,大家且静听听。
“唐朝代宗大历间,有个隐士,叫做李源,舍宅为慧林寺,请圆泽禅师为住持。后李源想要去四川朝峨眉山,因约圆泽同去。圆泽欲由长安经斜谷,陆道去,李源要自荆州入峡,由水道去。两人意见不同,各有所以。李源不知圆泽之事,圆泽了知李源之心,恐到长安,人或疑伊想做官,便由荆州去。一天乘船到了南浦地方,因滩河危险,天未暮即停舟。那时有一妇人,身穿锦背心,负罂而汲。圆泽一见了他,便俛首两眼流泪。李源问道,自荆州以上,像这样的妇人,不知有多少,为什么生此悲感。圆泽道,我不欲从此路来者,就是怕逢此妇人,因为她怀孕三年,还未分娩,就是候我来投胎。现在见了,已是无法可避了。请君少住几日,助我速生,及葬吾山谷,三天之后,请来看我,我就对君一笑,以为凭信。十二年后,中秋月夜,到杭州天竺寺外会我。说完了,就更衣沐浴,坐脱去了。李源后悔无及,只得把圆泽葬了。三天之后,就到那家去看,果然妇生男孩。因把详情告诉她,并要求和小孩见面,果然一笑为信。李源因兹无意往川,便回洛京。及回到慧林寺,才晓得圆泽在未行之先,已经把后事都嘱付好了,因此越晓得他不是平常人。过了十二年,李源就如约去杭州,到中秋月夜,就在天竺寺外等候。果然月光之下,忽闻葛洪井畔,有牧童骑牛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李源就晓得是圆泽的后身,就上前问道,泽公健否。牧童答曰,李公真信士也。便略叙数语。又唱道,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乘牛而去。”如是看来,能晓得过去未来,和有坐脱立亡本领的圆泽,还不能了脱生死,逃避胞胎。何况我们具缚凡夫,一点本事也没有,如果不念佛求生西方,要想了生死,是做梦亦做不到的。
有人说,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道理,不是很好吗。殊不知见性成佛,是见到自性天真的佛,叫做成佛,并非是成福慧圆满的究竟佛。为什么呢,因为宗门下的人,工夫用到开悟的时候,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原来是和佛一样,所以叫做见性成佛。但他的粗细烦恼,丝毫尚未断,不过能常自觉照,伏住烦恼,举动就和圣人相近。假使是失了觉照的工夫,伏不住烦恼,那造起业来,比他人更要厉害。因为他的烦恼里头,有开悟的力量夹杂着,就变做狂慧,所以造业的能力,也异常的猖獗。这样不但没有成佛的希望,而且还要堕落三恶道。所以已经开悟的人,更要加工进修,时时觉照。等到见思烦恼断尽了,方是了生死的时候,并非一悟便了。类如前朝的五祖戒,和草堂青禅师,因为悟后未证,仍不免轮回之苦。覆辙昭然,是不可不知的。若说真成佛,更加差得很远了。
福慧圆满的究竟佛,是怎样成呢。据台宗来说,一个断尽见思惑的圆教七信菩萨,修到十信的时候,才把尘沙破尽。再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四十一个位次,每破一品无明,就升进了一个位次,得一分三德秘藏,这样次第,到了最后的等觉地位,才把四十一品无明断尽。再断一品无明,再进一位,才能成就福慧圆满的究竟佛,像这样子,的确不是轻易的事情。大家晓得这个道理,就不会误解了。
又有人说,我们各人的自性,本来是一尘不染,清净湛然,就是净土。自性本来不生不灭,亘古亘今,不迁不变,就是无量寿。自性本来具有大智慧光明,照天照地,就是无量光。如果离了这个本有的自性,另外要有个净土可生,阿弥陀佛可见,那就是头上安头,无有是处。并且认为这样,就是禅净双修的道理,亦是错的。因为这样的话,完全是偏于禅宗,对净宗是完全不适用的。何以见得,因为禅宗是不教人生信发愿,也不教人念佛,只教人参究话头,求明心见性。就说是离了自性,没有净土可生,弥陀可见。话虽不错,但终是偏于理性的见解,不能和事相融通,亦就和事理无碍的净宗隔别,所以说不是禅净双修。修净土人,专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大家要明白的。
还有密宗即身成佛的话,纵然听起来,是如此动人,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如此快便。即身成佛的意义是说密宗工夫,修到成功的时候,现身就可成道。然而这样成道,不过是了生死而已,勉强说做成佛,或亦可以。如果是真的当做成了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的佛,那就大错特错了。譬如一个小孩子,剃下头发,人人就叫他名和尚。或是受了三坛大戒的比丘,亦叫他为和尚。或是在丛林里头做方丈的,亦是叫做和尚。但如上的和尚,勉强亦可说得,如果是当做真的和尚,亦是不对的。就事实来讲,是要有道德学问,能够有使人生长法身慧命的力量,才算是名符其实的和尚。
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当中,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人是即身成佛。再要到了弥勒佛下生的时候,才可算又是一尊即身成佛的佛。在这个释迦灭后,弥勒未来的中间,要再觅个即身成佛的,无论如何,亦是不可得的。即使释尊重来应世,亦无示现即身成佛的道理。
在前清康熙乾隆年间,西藏的活佛,到临终的时候,能晓得死后要去那家投胎,叫弟子们到时去接他。且在出胎时候,亦能说他是某某地方的活佛。然而虽有这样本事,也还不是即身成佛。何以知道呢,因为如果真是即身成佛的,自然能像释迦佛那样的,能说各种方言,一音说法,亦能令一切众生皆能会得。何以西藏的活佛,中国的语言,他就不懂呢。如此一件小事,就可证明他不是即身成佛了。何况后来的活佛,死时亦无遗言,生时亦无表示,都是由人安排,拈阄而定的,那更是不必说了。
又修密宗的工夫,要成功,也是很不容易。如专求神通速效,不善用心,且还有遭遇魔事的危险,还不如念佛的来得稳当。民国十七年,上海有一皈依弟子,请我到他家吃斋,便说他家有个亲眷,是学佛多年的女居士,学问亦很好,已有五十多岁了,可否叫她来谈谈。我说可以的,于是就叫她来。等到见面的时候,我就对她说,年纪大了,赶快要念佛求生西方。她答道,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我便回答她道,汝的志向太下劣了。她又云,我要即身成佛。我又回答她道,汝的志向太高尚了。何以那个清净世界,不肯往生,偏要生在此浊恶的世界。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亦非汝我可以做得到的事。像这样不明道理的女居士,竟毫不自量的口出大言,实在是自误误人的。
还有两个要求生华藏世界的人,有一天,那个害了毛病,这个就去看他。后来因见他病势不对,就赶紧的叫他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大家亦在旁边助他念。过了一刻,就问他看见什么境界没有。他答道,没有。这样的问过两三次,都说没有。到了最后一次,他就说道娘来了。唉呀,这个问他的,才晓得他们如此靠不住了。因为在他的心里,以为念这样的佛号,和这样的希求,应当要看见华藏世界才对,为什么反见娘来的阴间境界呢。自此以后,他才回头来修净土法门了。要晓得华藏世界,是要分破无明的法身大士,才能见得生得的。其余就是断尽尘沙的菩萨,亦没有分的,何况是具缚凡夫呢。就是华严会上,已证等觉的善财童子,普贤菩萨,还教他和华藏海众,以十大愿王,回向极乐,以期圆满佛果。可知净土法门,是无机不收的。所以我常说,九界众生,舍念佛法门,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念佛法门,下无以普度群萌,就是这个缘故。譬如天下的人,个个都要吃饭,亦个个都要念佛的。
奉劝诸位,不要不自量力,打出格的妄想。总要老老实实的念佛求生西方,才不孤负如来说这个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的总持法门,及不枉费十方聚会,在此灵岩清净道场的殊胜因缘。望大家珍重。


以上资料来自: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印光法师说,承印者:C.W. Printing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29 October 2017

《印光大师遗教两要》

印光大师作
序 李炳南


目录

一涵徧复
临终三大要




佛为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其法超乎群言,其行加乎众圣,固备权实五乘,曲尽善巧;而力不足者,仍憾学有难成。佛知其然,澈露悲悯,故于八四门余,复说净土;如是利钝三根,齐资无遗矣。人见其利,代为宣扬,以致玉轴缃缥,汗牛充栋,反使后之来学,望洋不前。吾师  印公,出弘斯道,几五十年,只述不作,虽有文钞风世,皆是与门弟子问答之书;读其言悃愊无华,人辄乐受,因以被教获度者,徧天下焉。己丑变作以来,闾阎忧怛,有能屏息执书,终一卷而不厌者,似亦无多其人,此实情绪环境迫之也。然风雨昏途,漫漫长夜,张其盖,然其灯,而授之与行人,岂他徒之责哉?智温学长拟撷续文钞中,一函徧覆及临终三要两篇,合印一册,广为印送,用为应病时药,济渴蔗浆;偕老友周子慎居士,就商于予。予抚掌曰:善矣哉!徧覆三要,乃净业始终,执其两端,则得其全用。且徧覆旨在出世净因,而于伦分之敦尽,灾祥之避趋,皆为摄要;是不离世法,以求菩提也。三要旨在往生净果,而于悲心之推施,福田之培植,尤深致意;是不忽度他,以求自度也。既于净业始终、世出世法、自度度他等,俱无间然,谓为佛法澈底全彰,亦无不可也。果使契机适时,有益乎众矣,又奚必强之累累五车,浩浩三藏者哉。

一函徧复(语虽拙朴,义本佛经。若肯依行,其利无穷。)(民国二十一年)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音纳莫)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即教我之师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杀(当吃长素,或吃花素。即未断荤,切勿亲杀。)、修十善业(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之事。口不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话。心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之念。),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每日若念一万佛,即念五千观音,多少照此加减。)。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属,并与亲友,不蒙此益乎?况且现在是一个大患难世道,灾祸之来,无法可设。若能常念佛及观音,决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即无灾难,亦得业消智朗,障尽福隆。况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以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谁,以求开悟而已。若生西方,无有不开悟者。若开悟而惑业净尽,则可了生死。若惑业未尽,则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无有信愿,则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两皆无靠,欲出轮回,其可得乎?须知法身菩萨,未成佛前,皆须仗佛威力;何况业力凡夫,侈谈自力,不仗佛力。其语虽高超,其行实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渊之别?愿同人悉体此义。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的用度。既有愿做鬼的心,便难往生。如其未作,则勿作。如其已作,当禀明于佛,弟子某,惟求往生,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凡寿生、血盆、太阳、太阴、眼光、灶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经,皆是妄人伪造,切不可念。愚人不知念大乘经(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心经、金刚、药师、法华、楞严、华严、普贤行愿品等经。),偏信此种瞎造之伪经。必须要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为说是伪,亦不肯信。须知做佛事,惟念佛功德最大。当以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之钱,请有正念之僧念佛,则利益大矣。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廿四、廿八为十斋。遇月小则尽前一日持之。又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宜持长素,作诸功德。)。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及瞎张罗,并哭泣之利害不可。故欲父母临终得眷属助念之益,不受破坏正念之害者,非平时为说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如是,则不独有益于父母,实有益于现生眷属,后世子孙也。临终助念,无论老少,均当如是。详看饬终津梁,及后列临终三要,自知。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并儿子惊风等患。纵难产之极,人已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同皆出声念观世音。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执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论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视生产为畏途。虽亲女亲媳,亦不敢去看,况敢教彼念观音乎?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无有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药师经,说药师誓愿功德,故令念药师佛。而观音名号,人人皆知,固不必念药师佛,而可念观音也。)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宜少礼,不是绝不作礼也。),念佛诵经,均当照常。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及焚香也。佛法,法法圆通,外道只执崖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者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虐待婢仆;或属填房(按即继室),虐待前房儿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惠婢仆、教养恩抚前房儿女,实为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佛门敦本之法。具此功德,以修净土,决定名誉日隆,福增寿永;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九莲也。须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固宜尽我之职分,以期佛天共鉴也。

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杂物、护惜虫蚁。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切勿以为老僧腐谈,无关紧要也。

光老矣,精神日衰,无力答复来信。但以邮路大通,致远近误闻虚名,屡屡来信,若一概不复,亦觉有负来意。若一一为复,直是无此精神。以故印此长信,凡有关修持,及立身涉世,事亲教子之道,皆为略说。后有信来,以此见寄。纵有一二特别之事,即在来信略批数字,庶彼此情达,而不至过劳也。若欲大通经教,固当请教高竖法幢之大通家法师。须知大通经教者,未必即生能了生死;欲即生了生死,当注重于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

临终三大要(民国十九年)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渡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则为真孝;于兄弟、姐妹,则为真弟;于儿女,则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净因,启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乎哉。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善道即人、天。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修罗,则亦名善道,亦名恶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恶夹杂故也。)。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恶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乃是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至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慈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悲慈,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为病人所开导者。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致诚者,亦惟在此,切不可随顺俗情,求神问医。大命将尽,鬼神医药,岂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于此种无益之事,则于念佛一事,便分其诚恳,而莫由感通矣。许多人于父母临终,不惜资财,请许多医生来看,此名卖孝,欲世人称我于父母为能尽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实鉴其心。故凡于父母丧葬等事,过于张罗者,不有天灾,必有人祸。为人子者,宜注重于亲之神识得所;彼世俗所称颂,固不值明眼人一哂,况极意邀求,以实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属,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缓。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缓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惟用引殸,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殸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时,知换班吃,勿断佛声。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随瞋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瞋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至心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而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过,实是无量无边。愿诸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也。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此孝与罗剎女之爱正同。经云:罗剎女食人,曰:我爱汝,故食汝。彼无知之人之行孝也,令亲失乐而得苦,岂不与罗剎女之爱人相同乎?吾作此语,非不近人情,欲人各于实际上讲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贤孙亲爱之一片血诚,不觉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爱亲者,必能谅之!

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已断,通身冷透,惟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则生地狱道。此由人在生时,所造善恶二业,至此感现如是,非可以势力假为也。是时若病人能志诚念佛,再加眷属善友助念之力,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耳。不须专事探试征验,以致误事也。至嘱至祷!



以上资料来自:
《印光大师遗教两要》,著作者:印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出版者: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赠送处:华藏讲堂(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号3楼)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印光大师遗教两要》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23 October 2017

瘟疫灾难恶疾源自于杀业(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开示

之一    瘟疫灾难恶疾源自于杀业
◉ 现在世界之劫运,吾人所受种种灾难,皆是过去恶业所招,以致感受现在苦果。
◉ 诸恶业中,唯杀最重。
◉ 由其杀业固结,以致发生刀兵之人祸,与夫水或旱潦,饥馑疾疫,风吹地震,海啸河溢等天灾,各各相继而降。
◉ 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
◉ 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
◉ 勿造杀业,以既造杀业,必受杀报。


之二    杀业之结,食肉最为惨烈
◉ 杀业之结,唯食肉最为惨烈。
◉ 食肉之祸,极酷极烈,不但害及现生,而复累及多劫。
◉ 刀兵匪寇,水旱疾疫之惨灾,多多皆由杀生食肉而得。
◉ 由杀生故,大干天和,戾气所感,至有水旱瘟蝗等天灾。杀业所结,发生彼此战斗之人祸。究此灾祸之由,总因宿世现生杀生食肉之所致。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设法救护尚恐不及,何可为悦我口腹,以杀彼身躯乎。
◉ 日日食肉,即日日杀生。以非杀决无有肉故。
◉ 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杀业。以非杀无肉故,以钱雇人代杀故。
◉ 杀种种众生,以悦口腹,彼等岂是木石,不知疼痛,不愿生而愿人杀而食之乎?汝既杀食他,他将来也必定要杀食你。
◉ 人一生不知吃了多少生灵。
◉ 何苦用钱买祸(以食肉欠杀债,故云买祸)。
◉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当知无论何肉均有毒。由于杀时恨心怨气所致,虽不至即时丧命,然积之已久,则必为疮为病,自爱者固宜永戒。


之三    解决之道——念佛、戒杀、吃素、放生
◉ 况且现在是一个大患难世道,灾祸之来,无法可设。若能常念佛及观音,决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即无灾难,亦得业消智朗,障尽福隆。
◉ 欲灭宿现杀业,必须戒杀吃素,又复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种善根。
◉ 现今世道人心,坏至其极,天灾人祸,时时降作,祸患之来,莫能预料,避无可避,防不胜防。若能依文钞、嘉言录所说,至诚念佛,及观世音,必能于冥冥之中,得蒙加被,或转有为无,或转重为轻,决不至与不念佛人同一受殃也。
◉ 凡大圣大贤,无不以戒杀放生,为挽杀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乐天年之基址。
◉ 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知护生,原属护自。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
◉ 食肉吃素一关,实为吾人升沈,天下治乱之本。
◉ 欲令长寿安乐,不罹意外灾祸者,当以戒杀吃素为挽回天灾人祸之第一妙法。
◉ 宜极力提倡戒杀吃素,以为根本解决之法。
◉ 余向提倡戒杀放生,因果报应等事理,以期挽救天灾人祸。
◉ 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
◉ 放生一事,原为启发现未人之善心,以期戒杀茹素,普令含识各得其所,各尽天年。近之则息杀因,远之则灭杀果,小之则全吾心之纯仁,大之则弭世界之杀劫。且勿以为不急之务,而漠然置之也。

以上资料来自:
《净宗入门》,净空法师讲述,高雄市净宗学会出版,赠送处:高雄市盐埕区七贤三路236号,2009年新校对排版,第106-110页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净宗入门》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29 September 2017

《印光大师的启示》~~ 第一篇: 圣者风范

本篇叙述了三十则印光大师的小故事,大师的伟大是在极平凡的生活小事中,显现出极不平凡的圣者风范。从这些小故事中可以窥见大师随机度众、正直敢言、虚怀若谷、清廉俭朴、习劳惜福的身行风范,其一生所作所为不啻为后世佛弟子的模范。


印光大师略传 
印光大师的俗名叫赵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省郃阳县赤城东村人。家里一共有三个兄弟,大师排行老么,生性聪明,领悟力强。从小跟随着大哥学习儒家的治学之道。
二十一岁出家为僧,法名圣量,字印光。出家后因为一心效法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结莲社提倡念佛之志,故取号“继庐行者”。其一生用惭愧庄严自己的道行,又号“常惭”、“常惭愧僧”。
三十三岁后,在浙江普陀山法雨寺隐居潜修。晚年在上海创办佛经流通处弘法社,在苏州吴县灵岩山寺开创十方专修净土道场。民国二十九年十二月二日圆寂于苏州灵岩山寺。后人奉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三七

出家的决心 

光绪七年,大师二十一岁。趁兄长不在家时,自行前往终南山南五台莲华洞寺出家,礼拜道纯长老为师父。长老以为大师出家前一定有积蓄,所以对他说:“你可以出家,但是衣服必须自备。”之后,只送大师一件大衫,一双鞋子,只差住房、吃饭不用钱罢了。莲华洞寺的生活相当清苦,烧饭、挑水等种种苦役,都要自己作。
过了三个月出家修行的生活,大师的哥哥找到了莲华洞寺,告诉他:“母亲病得很严重,你跟随我回家吧!”
大师心理虽然知道这是哥哥骗他回家的谎言,但也不好违背,仍然跟他回去。路途中,大哥拿出一套在家人的衣服,严厉的说:
”脱下僧服换上它!你如果不脱,我就死在这里!”
大师无奈,只好脱下僧服换上了俗衣。回到家里,母亲果然无恙,而且对他出家也没什么意见。不过,哥哥却对他严厉指责、警告:
“谁教你擅自出家?你想出家就可以出家吗?从今以后放下出家的念头,否则一定痛加责罚!”
大师只好暂时住下来,在家里住了八十几天,家人怕大师再次逃家,严厉防范,让他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出去。有一次,亲戚办喜事,大师同兄长去祝贺。酒席中有肉肴,大师故意大口大口的吃,兄长看了很高兴,以为他不再想出家了,对大师的防范之心也就松懈了。
有一天,大哥去远地探亲,二哥在晒谷子,大师知道机会来了,就偷偷拿着僧服及两百文钱离家,先去莲华洞寺找道纯长老,但是怕大哥会再次追来,不敢久住,过了一夜就离开了,临行前,长老送了一圆洋钱给他,大师以此为路费到了湖北竹溪莲华寺挂单,从领最苦的执事开始,展开了一生出家修行的生活。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四二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四九九

领执供众    专修净土

印光大师出家后,发心苦役,供养僧众。在湖北莲华寺领柴头兼水头的执事,每天要烧四十几人的开水及用水,所用之水必须自己一人去河边挑,烧开水的煤渣也要自己一人清出,日夜不断,不能有失误。
大师领这样劳苦的执事,直到库头师生病,和尚看见大师为人老实、忠厚,做事勤劳、谨慎,所以就请他代理库头师的执事。有一次,在晒经的时候,大师看到了《龙舒净土文》的残本,知道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一生要了脱生死的最上妙法,因而对净土法门产生了信心。
大师自幼即擅长文书,在双溪寺受戒时,戒期中所有的文书都请他负责。后因写字过多,大师眼睛旧疾复发,肿痛难忍。因对净土法门有信心,生病期间,仍一心念佛。夜间,大家都睡了,他就静坐念佛;白天写字,也心不离佛。虽然写字时,眼睛仍有些吃力,但勉强可以维持。等到戒期结束,任务完成了,大师眼睛肿痛的毛病也好了。大师因此体验到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从此自行化他,都以净土法门为依归。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四四

缺乏善根的少年

印光大师三十一岁的时候,在北京圆广寺挂单,有一天他跟一位法师到寺院的附近散步,看见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年,在路上行乞。这位少年看见了他们,就走过来向印光大师说:
“师父行行好,布施我一点钱吧!”
“你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就给你一文钱。”大师说。
少年瞪大眼睛看着大师,不念!
大师看到这个情形,又告诉他:“你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我就给你十文钱。”
少年目瞪口呆,用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大师,仍然不念。于是大师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大概有四百多文钱。他再次对少年说:
“你念一句佛号,我就给你一文钱。你尽管一直念下去,直到这袋钱都给了你为止。”
少年听到大师这么说,突然大哭起来,因为他非常想要钱,却仍然不肯念佛。
大师体会到一句佛号要从缺乏善根的孩子口中念出来,竟然是那么地困难,他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唉!这孩子实在太缺乏善根了!”
大师从钱袋中拿出一文钱,给了这位少年,然后就回去了。
  • 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曾经用金钱引导邻里的小孩念佛,使得善导大师所居之城人人念佛,后来很多人念佛成就。但是要引导人人念一句佛号并不是那么容易,有些人听到佛号感到欢喜,有些人听到佛号却很厌恶。《无量寿经》说这种差别全看前世是否曾种善根、福德。所以一句佛号虽然念起来很简单,但并非每个人都有念佛的善根。当事人念不出佛号时,即使是菩萨再来的高僧大德也只能摇头兴叹了!
原文见《永思集·印光大师轶事》

调教调皮僧

有一位年幼出家的小沙弥,非常调皮,不惧怕任何人,他的师父对他无可奈何,将他带到印光大师的住处,请求大师亲自化导。
当这位小沙弥送来时,大师和颜悦色为他说明规矩,并告诫不要违反规矩,否则绝不轻易宽恕。小沙弥虽然有些害怕,终究还没有尝试到大师的严厉。第二天,小沙弥就违犯了规矩,大师严厉责罚,用香板打他,并对他说:
“打香板时不许动,不许哭!”
大师香板尚未落下,小沙弥的手已经缩回了。大师说:
“这是第一次,不加罚你,如果你再避一次,一定加罚。”
再打的时候,沙弥一动也不敢动。从此,半年来不用大师高声说他一句,他就很守规矩,何需再用如此严厉的责罚呢?
  • 遇到难以调伏的众生,平日慈眉善目的菩萨只得现怒目金刚相加以调伏。菩萨虽现金刚怒相,但慈悲心依旧不失。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下册,页一〇二二

舍利子的省思

一位居士向印光大师请教有关于舍利子的灵验事迹,大师说:
“光绪二十一年春天,我到阿育王寺礼拜舍利,在那里居住了将近三个月。那段期间,我常常随着朝拜者观看舍利。当时舍利子的颜色就像菩提子念珠念久了变红一样,数十天都是同样的颜色;但是舍利子的大小变化却是每次看都不一样,有时候像绿豆这么大,有时候则比绿豆小三分之一。
光绪三十一年,我又去了一次阿育王寺,再次观看舍利子,又变得像黑豆一样大,颜色就像黑豆长白霉一样,舍利子紧紧靠着底座不动。我想自己看到的舍利颜色是黑色加上发霉,这是不祥的预兆,以为今年就会死,然而却没有发生什么吉凶的事情。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一般人看到的舍利子也是这样子,并没有什么感应奇特之事。这件事将它特别刊录出来,并没有什么助益。千万不要谎造谣言,以没有感应说有感应,则罪过不小矣!”
  • 很多人喜欢藉由观看舍利卜凶问吉、谈玄说妙。大师平实地道出对舍利子的看法,也劝勉大众勿以无感应说有感应,如果妄言惑众,罪过不小。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下册,页七三六

诲人不倦 

民国十九年,印光大师移居苏州报国寺修行,有位王居士常常到报国寺拜访大师。
王居士每回到报国寺,总是可以看到从各地来请求皈依的男女老少。大师总是不厌其烦对他们开示念佛的方法、三归、五戒、八苦、十善诸法,每次都说得很详尽,唯恐他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并鼓励他们要好好修行。
有一次,王居士跟大师开玩笑:
“大师对人开示的这些道理,我都已经熟得快能背了。”
“你虽然听得很熟了,但是别人很可能都是第一次来,也可能这一生仅此一次听闻佛法,所以我不能不为他们详细的说明啊!”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八六

不戴高帽子

民国九年,住在常州的庄蕴宽居士,到普陀山法雨寺拜见印光大师。因崇仰大师的德行,所以作了一首诗赞叹大师。
一天晚上,大师前往庄居士的寮房谈话,庄居士将这首诗送给大师,大师看了,笑一笑,把诗放回原处。庄居士问大师说:
“这是送给师父的,为什么师父不拿走呢?”
“因为这顶帽子太高了,我万不敢戴!这世间有很多好名之人,他们去求别人为自己做高帽子,我的想法与他们不一样,他们将戴这些高帽子引以为荣,我却引以为辱!这就是我印光的想法,也是我不拿走这首诗的原因。”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七三八

清廉俭朴

有一次印光大师离开普陀山,去跟一位丁居士洽谈印行《安士全书》的事情。洽谈完毕,大师要回普陀山,临走前几天,去向丁居士辞行,并向丁居士借银币二元,以作为回普陀山的船费。丁居士当场拿出五元供养大师,并请大师不必归还。大师却说:
“两元就足够了!我回普陀山之后,两三天之内一定归还!”
丁居士只得顺大师之意,但是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到了大师要搭船回普陀山的那天早上,丁居士突然想到还有一件印书的事情要当面与大师商讨,于是赶往大师所搭乘的轮船去找大师。丁居士先到普通大房舱去找,没有找到大师。再到头等的船舱去找,依然不见大师的踪影。后来在舱炉的附近找到了大师,炉子附近的座位,空间狭小,空气燥热,这样简陋狭小的座位,别人看到了都会引以为苦。而大师却因为这样的船位价格比较便宜,所以怡然自得,毫不介意。丁居士与大师洽谈完毕,就离开了。
过了三五天,丁居士接到了大师的信,并汇还了所借的银币两元。
  • 据丁居士所言:大师为人丝毫不苟取,由于不敢作欺因瞒果的事情,所以信众供养的钱,一经指定用途,大师绝不会自行更改、变动,更不会把这些钱挪作自己的生活所需。其一生清廉俭朴,由以上的事迹,即可窥见。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一一一

虚怀若谷 

民国十一年,印光大师六十一岁,定海县的知事陶在东先生等人,收集印光大师的道行事迹,呈给徐大总统。总统阅后,题赐“悟彻圆明”匾额一方,风风光光地送到普陀山。大家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争先到普陀山法雨寺供养,盛况空前。
大师获得了总统的褒美题匾,令当时所有在家、出家弟子都非常欣羡。有人来问大师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大师说:
“这样的赞誉,就像虚空楼阁一样的不切实际,我没有实德,这件事只让我感到万分惭愧,光荣之心要从何生起呢?”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一一三

以身作则

大师有位弟子名叫做业芴。他原是一位学问广博的知识分子。民国二年,归心学佛,专修净土。
有一次,业芴拜见印光大师,大师问他:“你吃素吗?”
“仅吃花素!”业芴老实回答。
“倒架子!如此大通家,尚不以身作则吃长素,如何能感化他人呢?”
业芴面对大师的厉声大吼,不但毫不介意,反而诚心悦服。
隔天,业芴写了一封信来,表示愿意赞助大师编辑《净土圣贤录》,并对于昨日见面时大师严正的慈训,表示受益良多,万分感激,赞叹大师果然名不虚传。大师看到这样一封信,知道业芴知见纯正,虚怀若谷,且文笔超然、微妙,为末法时代难得的人才,于是请他编辑《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从此两人书信往来密切,业芴执持弟子礼,请求大师为他皈依,大师为他皈依,法名止净。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续编·附录·许止净居士记并颂》下册,页五六〇

自在念佛

有一次,印光大师为了放生的事情,到外地去,张一留居士就近前往皈依。
大师要回寺的时候,张居士前来送大师。因为车子还未到,候车时,两人露地而坐。车站很热闹,人声鼎沸,他却隐约听见大师的念佛声,就跟平常没有两样。虽然夏天的夜里,蚊虫很多,而大师正襟端坐,念念佛号,任由蚊虫干扰而无动于衷。他由此观察到,无论在什么环境之下,大师总能安住身心自在念佛。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一二八

慎行

有一位刘柏荪居士,想请大师跟苏州某位有钱人一起到莫干山避暑。大师一口回绝说:
“我住在普陀山,气候越热,越喜欢做事。天天执笔写信时间都不够用,哪里有时间学人时髦去避暑呢?何况那位某某有钱人,曾经将《金刚经》随手放在座椅上,他把经书看做跟一般诗书一样,那样不尊重经典的人,我是不会跟他一起同行的。”

原文见《印光大师年谱》页一四三

你的志向太高尚了!

有位女居士,已经五十多岁了,学问很好。有一天,经由亲友的引见,她拜见印光大师,见面时大师劝她:
“妳年纪大了,应该赶快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女居士说。
“妳这样的志向太下劣了!”大师回应她。
“我是要即身成佛的。”女居士辩解。
“妳这样的志向又太高尚了!为什么像极乐世界这样清净的世界妳不肯求生,偏偏要选择生在如此浊恶的娑婆世界?你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也不是像妳、我这样的人可以做得到的。”
  • 学佛应观自己的根机。所谓应病与药,方能药到病除。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页一一一九

不夹杂

有次,某位年轻僧众远从四川前来拜见印光大师,随身带着一本他师父的手稿,请求大师代为修改并写序文,以便流通。大师详阅后,对他说:
“令师对佛法倒是有所领悟,但是书中对于修禅或修净土的宗旨并不明确,以修禅就是修净土,以修净土就同修禅,会使得念佛人不坚定自己对净土的信愿,而把重点放在修禅,这样纵使有所领悟,也不能仗佛力往生西方。因为没断惑,又不能凭自己的力量了脱生死,将来难以成就。
你要流通这本书,我也无法阻止,你凭自己的力量去做。我不为你修改,也不写序。书如果印了出来也不要送我,我不愿意为你流通这本书。”
这位僧众听大师如此回应,也不便强求,于是就回去了。
后来,这本书由大中书局出版,书名是《禅净言行录》,书局老板送两本给大师,大师阅读之后说:
“这本书的偈文所说禅净的道理各居一半,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宗旨已经混淆;它是可以让对佛法没有真实了解的人种善根,但也会让已经在念佛的人舍弃对净土的信愿。这种书,我是不会干预、流通的。”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页三〇八

圣量会

民国十九年,大师听说家乡闹旱灾,因此寄了一千六百圆赈灾。隔年正月,大师的亲戚赵永贵与赵福云,专程到苏州报国寺拜望大师。他们向大师提起一件事:
“赤城东西两村的保长赵秀山和韩荣先私自动用赈灾款一百六十圆,在您家的祠堂内立学堂,取名‘印光学校’,赤城东西两村学生都在这里读书;另外又在祠堂新蓋三间房,名‘圣量会’,两村如果要开会,会议都在这里举行。”
大师听了这件事,不禁叹息道: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村庄发生这种规程?我用一千六百元赈灾两村,两村抽出我赈灾款十分之一,在我祠堂盖房,作宴客议事之用,还说是他们自己蓋的房子,又以我的法名为名,取名为‘圣量会’。我竟是以一千六百圆,引发东、西两村占用祠堂,我罪过大了!”
随后,大师提笔给两村保长、乡亲父老、叔伯兄弟写信,信中写道:
“我准备了两百圆给你们另盖房子用,请你们立即取消‘圣量会’这个名目,除两村学生读书可以在祠堂之外,其余的事都不可以占用祠堂……否则,我将不惜殉身以作告诫!”
大师托两人将此信带回村庄,并按大师之意,召集两村的民众,到城隍庙议事。当众宣读印光大师的信函,并将两百圆交给村保长作为另蓋房子的费用。这件事得到两村乡老与民众的肯定与赞扬。
事后,福云写信将此情况告诉大师。大师回信告诉他:
“你来信之前三天,保长及乡老已寄来公函,说已经取消‘圣量会’,两百圆作学校基金,之前所蓋的三间房子归祠堂所有。如果不是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祠堂将成为供众吃酒肉之场所!”
  • 大师生平最不喜假公济私的假善人,也最忌务虚名之人。所以虽是行善事,也要有智慧,所谓悲智双运,方能真正利益别人。
原文见《印光大师年谱》页二一八

教育儿女最重要 

有位居士,经常请经书送给别人。印光大师对他说:
“你有这份心很好,因为请佛书送给别人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件事比请佛书送人还重要。”
这位居士听了,用很疑惑、好奇的眼光看着大师。大师加强语气继续说:
“你要教育儿女!因为把儿女教育好,功德比请经书送人还要殊胜。现在这个世界,世道不好,人心险恶,都是因为大家没有好好教育儿女所产生的结果。有些人的儿女资质本来很好,却被父母教坏了,说起来很令人心痛。所以你要把教育儿女看得很重要,不要学别人那个样子。”
  • 大师一生不断劝导“人之成败关键,全在幼时。”“家庭教育为改造社会,培植新人之根本途径”,这些诲谕,值得现代的学佛弟子省思。很多在家学佛弟子,整天忙着做佛教、慈善事业,却忽略家人儿女的照顾。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教育好儿女是改善世道人心的根本,所以大师说:“把儿女教育好就是最殊胜的功德!”
原文见《纪念文集·追忆十年前的师训》

慈悲无障碍 

大师刚到苏州报国寺的时候,关房中臭虫随处可见。大师的侍者担心大师年纪已大,恐不堪臭虫的干扰,好几次向大师请求,让他进入关房清除打扫,把臭虫彻底清出。但是大师坚决拒绝:
“臭虫之多,只能怪自己无道无德。古代高僧,有耐不住臭虫的侵扰,于是对它们说:
‘畜生!你来打岔,当迁你的单!’
这些虫就相继离去了。我因为修持功夫还不够,无法感应臭虫迁单,又能说什么呢?”
面对臭虫的干扰,大师始终处之泰然,毫不介意,也不起任何伤害它们的心念。
三年过去了,臭虫消失无踪,从此不出现在大师的关房。大师对此现象,也不对他人说起。有一天,德森法师关心地问大师:
“臭虫还来打扰吗?”
“没有了!”大师口气淡淡地。
德森法师不太相信,臭虫怎么可能自然绝迹,也许是老和尚眼花,看不清楚吧!德森要求亲自进入关房察看。
进入关房后,果然一只臭虫也没看到。臭虫已消失无踪了。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附录·印光大师行业记》页一一三九

你的信愿坚定吗?

有位居士叫做赵茂林,他曾经在苏州报国寺皈依印光大师,大师勉励他要坚定自己的信愿,好好念佛。两年后,他偕同家人来拜见印光大师,大师第一句话就问他:
“两年来,你的信愿坚定吗?念佛的功课有订定吗?”
这位居士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许久才结结巴巴地说:
“我……因为要管理饭店及工厂的事,非常繁忙,所以并没有定念佛功课。但是我对净土法门的信愿是深切、坚定不移的。”
大师听了,脸色严正地说:
“要订定念佛功课,这样才是真正地信愿坚定不移;不定念佛功课,表示对念佛的信愿还没有坚定,你还要痛切地用功念佛!”
  • 很多人学佛都患有一种毛病,认为自己对念佛的信心很坚定,也想求生极乐世界,但是因为很忙,所以没有时间念佛。大师告诉我们,如果不能订定念佛功课,真切实行,就表示对念佛的信愿还没有坚定。这是检核自己对念佛是否真有坚定信愿的方法,我们真的信愿坚定不移吗?就看我们有没有把每天念佛的定课落实了。
原文见《永思集续编·追述学佛因缘并以纪念印公恩师》

灵验的大悲水

有位居士,带着他的太太、小孩一起去拜见印光大师。这位小孩名字叫做达观,才七岁。他们坐火车由上海到苏州。达观因为第一次坐火车,非常兴奋。他面对窗外,一路看着风景。那时候正是梅雨季节,风雨不断地从窗口渗进来,达观好像着了凉。还好车程只有两个小时,他们很快就到了报国寺。
当他们一行人见到印光大师,请求大师为他们证明皈依时,达观突然大哭大叫,喊着肚子痛,不但腹泻不止,还开始发烧。达观的父母见状非常担心,因为夏天到了,到处流行霍乱,达观刚刚又受了风寒,接下去不知道会变的多严重!
大师在关房内听到了达观的哭声,向窗外探首。他对达观的父亲说:
“那个小孩有病,把他抱来我这里。”
印光大师透过窗口,摸摸小孩的头,然后从一个罐子中倒出大半碗冷水,叫达观喝下去。达观的父亲心想:“这小孩受了风寒,又腹泻,怎么能再喝冰水呢?”所以他低头偷偷地叫达观少喝一点。谁知道,达观一接到那碗水,两只小手紧紧地捧着,整碗水一饮而尽。达观喝完水,马上挣脱爸爸的怀抱,一下到地面,又开始顽皮地到处奔跑玩耍,就跟平常健康的时候,没有两样。达观的父母,这才松一口气。一直处在大师身旁的明道法师说:
“这是师父加持的大悲水,真灵验啊!不知治好了多少的危难病症呢!”
  • 大师曾说:凡是皆以至诚为根本!持大悲咒水,若是不贪名、不贪利,只为救人病苦,则灵验。若持灵验之后,贪名利或破戒就不灵了!
原文见《永思集续编·追述学佛因缘并以纪念印公恩师》

谢绝来信启事 

当印光大师的圣德,渐渐远播之后,写信向大师请法的居士,如雪花纷飞,不断而来。年纪已经七十五岁的大师无法负荷这么沉重的负担。因而写了一封谢绝来信启事:
印光乃一庸僧,没有什么大学问。十多年来,很多人谬认我是善知识,趁寄邮件很便利,所以信件不断而来。印光不自量力,有来信即回复。
去年冬天夜晚回信的时候,我的眼睛旧伤复发,所以我在回信的末端,提醒他们不要再写信来了,但是未产生效果,来信的人,并没有比以前少。现在不得已,我登报通知大家,以后不要再来信。如果你们还要写信来,我不拆信,也不答复。如果是挂号信,将原封不动退回;平信将置纸篓中。我希望自己能安心静养,让眼睛得到休息,可以保持见到天日之光。
如果还有人,谬认印光是善知识,希望你们直接向上海书局或苏州报国寺弘法社,请阅《印光文钞》、《嘉言录》,你们所获得的利益,相信会比书信往来多出百倍。再进一步可以读《净土五经》以及古大德所著述有关于净土的书籍,这样一定可以成就的。
  • 悲心无限的印光大师,虽然写了此信吁居士们勿再来信,实质上大师直至八十岁往生那一年,依然以信件开示许多大德、居士。虽是一封拒绝来信启事,但大师诲人不倦的弘法精神于此中卓然可见。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页九〇〇

一个将军的故事 

有一位姓续的将军,因为痛恨政府腐败,悲愤报国无门,于是到中山陵剖腹自杀,幸好被人发现的早,救活了过来。
续将军的一位朋友是佛弟子,看他因为忧愁国家大事而去自杀,于是劝他到苏州找印光大师。续将军听从这位朋友的劝告,带着他的妻子、女儿、仆人到苏州找大师开导,预计在苏州住几天。
有一天,他带着女儿及仆人去见大师。续将军的女儿已经十来岁,仆人大概将近三十岁。续将军与大师谈话时,他的女儿与仆人却在一旁大声嬉戏。续将军大声呵斥女儿,女儿却是无动于衷,他见状再次大声呵斥,女儿只安静了一下,便又开始嬉闹,无视于父亲的不悦。
印光大师观察此现象,叹道:“续将军只知道愤世,却没有治世的才能。只是一个小女孩,在印光的地方尚且不能使其服膺,何况要统理一大群士兵呢?一个人不能教导儿女,又如何能训练士兵?”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页一二

不平凡的梦 

民国二十六年,印光大师七十七岁,扬信芳居士偕同友人来拜访印光大师,并请求皈依。她来皈依大师的因缘是她作了一个奇怪的梦。
信芳原本没有学佛,她有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名字叫张孝娟,孝娟的母亲张太太也把信芳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所以信芳放学后,常跟孝娟一起回张家,一起吃饭,并在张家过夜,有一天晚上她在张家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她梦见观世音菩萨在一个小岛上,她自己在一只小船上,小船慢慢地靠近小岛。
观世音菩萨告诉她:“大势至菩萨现在在上海教化众生,妳为什么还在昏迷当中,不去听闻佛法?”
信芳没有说话,观世音菩萨又说:
“印光和尚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来度众生的,四年后他在这个世界化身度众的因缘就要结束了。”
观世音菩萨说完话就不见了。之后,海突然起大风浪。信芳大叫救命,孝娟将她推醒:
“信芳!妳做恶梦了吗?”
信芳将所做的梦告诉孝娟,孝娟只笑了笑。
隔天清早,她把这个梦告诉张太太,问张太太是否听过大势至菩萨?是否有一位叫“印光”的和尚?张太太因为已经学佛,听到这个梦感到很惊奇,她告诉信芳:
“大势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至于印光和尚,我曾经听过孝娟的父亲提过,好像是普陀山的得道高僧。”
“印光和尚现在在上海吗?”信芳问。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张太太说。
信芳心理觉得纳闷。隔日信芳阅读《申报》,看见报纸上登了一项通告说上海将举办护国息灾法会,并敦请印光和尚主持,这才知道自己做的梦不平凡。
后来她们三人去听法,并皈依印光大师,也把这个梦告诉大师,大师驳斥他们,还对他们说不可以把这件事宣扬出去,否则就不是他的弟子。遭到驳斥的信芳,在大师有生之年,未曾公开提过这件事。
这个不平凡的梦一直到大师往生后,信芳写纪念文,才把这件事说出来。从她做这个梦到大师往生刚好四年,应验了观世音菩萨说的话,也证明了印光大师确实是大势至菩萨的应化身。
  • 真正佛菩萨再来人,一定不愿意显露身份,不求名闻利养。现代有些人实是无明凡夫,却狂傲自大,自称是佛菩萨再来人,显异惑众,为求名闻利养。相对于这些人,力求平凡的印光大师显得多么不平凡!
原文见《永思集》

以道伏虎

近代有名的画家张善子不但擅长画老虎,还养了一只活老虎在苏州网狮园。印光大师知道后,告诫张善子:“当心养虎为患,老虎生性猛烈难驯,以后恐怕会伤害到人。”
后来张善子将老虎牵到印光大师的面前,请求印光大师为老虎皈依,大师慈悲为老虎说三皈依,并且赐它法名为“格心”。老虎从此变得十分柔和温驯,过不久就病死了。
这件事情传开之后,许多人认为是大师的德行高深驯服了这只虎,也使这只虎在短期间内就能脱离虎身、畜生道。于是打老远写信给大师,希望大师能将“以道伏虎”这件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说给大家听。大师接到信之后却是轻描淡写、三言两语回复他们:“你说的这只老虎,是张善子从小养大的,哪里是因为我有道行而降伏它的?”大师在信的最后再次提醒:“这件事绝对不值得对别人转述、宣说,你们千万不要无端生事。”

原文《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一二九

正气凛然

一九三七年,日本正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当时苏州已经沦陷。某天,几位青年僧人看见有人带着日本军官到灵岩山寺找印光大师,日本军官拿出当时日本修订出版的《大正藏》赠送给灵岩山寺。印光大师当面拒绝他:
“我们这里的僧众都是念佛、诵经的修行人,不是研究经文的僧人,请你们把这么好的大藏经,转送给其他有心研究佛法的人吧!”就这样不卑不亢地给对方碰了一个软钉子,拒绝了日本军官的赠品。
大师如此不客气地对待日本军官,如果他们恼羞成怒,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大师态度严正,立场鲜明,毫无畏惧保持了民族气节,激发了僧众民族尊严及爱国热忱。当时在旁目睹此情此景的青年僧人感动不已,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教育课。
  • 护国卫教是每一位僧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只有国家安定,人民才能获得利益。大师的爱国主义,始终与他热爱人民的大慈悲胸怀连接在一起。他对那些不顾国家安危,不管人民死活,搜刮民脂民膏,供自己挥霍享受的当局政府权贵们深恶痛绝。因此即使是面对恶势力的胁迫,大师依然正气凛然,心无所惧。
原文见《名僧录·回忆印光法师二三事》、《印光大师年谱》页三三四

学忍辱

有一天,一位居士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前来拜见印光大师。他的小儿子名字叫开本,从小很得父母的宠爱。开本因为一件小事跟别的小孩吵架,因而大发脾气,印光大师知道了,把他叫过来对他说:
“你年纪已经不小了,应该学习做人的道理。‘忍’这个字你曾经听过吗?我回想童年的时候,我们村庄每年秋天农作物收成了以后,村里面的人一定会请人来演布袋戏,这是村子每年例行要做的事。有一年,村里的人请了布袋戏团要来表演布袋戏,当戏要开演的那一天,我提早拿着椅子,到舞台前面的正中央放着,预备待会儿开演时,有个好位置观赏。结果村里面有一个粗壮的少年,用充满怒气的语调问:
“这张椅子是谁放的?”
“是我放的……”我话都还没说完,他就走过来连续掴了我两个耳光,然后把椅子抛到数尺之外。我当时被他打得头昏眼花,几乎快晕了过去。事后我仍然忍痛吞声,不敢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父母。因为我怕父母爱子心切,他们如果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心疼,也会去找对方理论,彼此会为此发生冲突。经过这件事情,我更加勉励注意自己的身行,不敢有一点点的疏忽。我长大成人后,村里的人都相当爱护我。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遇到了以前打我的那个粗汉,他主动对我微笑,并邀请我:
“来我家坐一坐好吗?”
我也微笑着,回答他:
“好啊!”
这件事,我生平还没有对别人说过,今天说出来是希望你能有所警惕。”
虽然那时候我的做法就像一个弱者,但弱者又何妨呢?我希望你学习谦弱,不要跟现代的年轻人一样,喜欢‘竞争’,把自己当作是圣人,任何人都不可以侵犯。知道吗?”

原文见《永思集·印光大师轶事二》

悲心无限

曾经有人来信问大师:“久婚不育怎么办?”寺里有一位僧人知道后,认为这样的问题不必回答,所以向大师建议不要回信,不必理睬这一类的问题。大师郑重地告诉他:
“病由身生,身由业生,众生有病,不论什么病,都是由心而起。若是依法修持,他的病就可治。况且你作为一个修行人,下次不可以再如此对待在家学佛的居士。”
这位僧人听了大师的话,羞愧得一脸通红。大师提笔为这位居士回信,告诫他:
“欲生儿育女,第一要修性,第二要节欲。”
居士收到信后,遵照大师的劝诫生活,几年后果然喜得贵子。

原文见《印光大师传》页二一五

印光精神

在印光大师近八十岁的时候,佛教界以及大师的皈依弟子,计画为大师庆贺八十寿诞。大师听到后,当下坚决反对。他说:
“我一生不与世俗人一样,做一些颠倒的举动,什么八十不八十!如果有人要为我祝寿,我非但不领情,且深恶痛绝,还会以这件事情为耻辱。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对我提起这件事。如果还有人想为我祝寿的话,就是把我看成世俗一般人了。我是宁愿受斩头的酷刑,也不愿意听到有人要来为我祝寿。”
后来,大师召集灵岩山寺的全体僧众以及在家居士,正式对他们说:
“听说各位道友正在为我筹办八十寿辰祝寿活动,感谢大家的一片诚心好意。但请不必办了,因为我个人反对搞这种祝寿活动。社会上有些人为显示权势、扩张势力而办寿;也有些人为了敛财、扬名而办寿。他们都把办寿引为光荣,可是我印光以为可耻!”当大师说到“可耻”两个字时,面红耳赤,声音宏亮,堂内一片肃静。大家都为大师这种精神,深为敬佩,以此激励自己。

《印光法师年谱》页三九〇

惜福习劳 

印光大师虽然身为一代高僧,但是一生作风极其俭朴廉洁,惜福习劳。
他住的房间自己打扫,穿的衣服自己洗,一直到八十岁临终,仍然如此。
他住上海太平寺的时候,一天关絅之居士去拜访他,楼上楼下到处找遍,最后在天井中找到他,他正在洗衣服。当时大师已经七十几岁了。
印光大师在普陀山寺时,关絅之居士到山中某寺打佛七,请他早课来开示,关居士在后半夜请轿子去接他,那时大师已经走了一半的路,坚决不肯做轿子。
在苏州报国寺时,真达和尚请他到灵岩山去看看,已经替他准备了轿子,但他坚决不肯坐轿,从上山到下山,宁愿拿着拐杖一步一步走。
弘一大师曾经在普陀山跟着印光大师生活了七天,他叙述印光大师生活中的细节:
“大师一生最注重惜福一事,无论食、衣、住等都是极为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我到普陀山住了七天,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大师的房内,观察大师的一切行为。大师每天早餐仅吃一大碗白稀饭,没有菜。他告诉我:
‘我刚到普陀山时,早餐有稀饭,也有咸菜。但因为我是北方人不习惯吃咸菜,所以只吃白稀饭。这样的饮食习惯,已经有三十几年了。’
大师每次吃完饭,都以舌舔碗,将饭粒吃得很干净,一点饭渣也不留。然后再把白开水倒入碗中,荡涤干净之后,将水喝下,唯恐轻易浪费掉剩余的饭粒。午斋,大师也跟大众师食用一样的饭菜,白饭一碗、菜一碗,大师依然将饭菜吃完,又将开水倒入碗中,荡涤后将水饮尽,惜福的情况,就跟早斋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大师自己如此惜福,也极力劝勉别人要惜福,如果见到客人饭后碗内还留有饭粒,大师也会严厉呵责:
‘你有多大的福气?竟然如此糟蹋食物!’
如果有人将剩余的冷茶倒掉,大师也会严厉诃责。”
由这些事例,可以想见大师为人作风,清廉俭朴如是,实为后世学佛弟子之模范。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二八、《印光大师传》页一六七

往生佛国 

大师往生佛国,预知时至。民国二十九年,他在回复张净缘居士的书信中即提到:“我今年已经八十岁了,朝不保夕。”又说:“光将死之人……”。
该年冬天十月二十七日,这天是寺里沐浴的日期,清晨七点多,大师拄着拐杖往浴室,没想到因为步伐稍快,跌了一跤。侍者连忙扶大师回关房休息,并请医生来为大师诊治。医生判断大师毫无损伤,可不必担心。
二十八日,大师早起,精神跟平常没有两样,午餐也照常进食。下午一点时,召集全部领执僧众及居士共三十多人,告诉他们:
“灵岩山寺的住持一职,总不能长久无人担任,我想请妙真老和尚担任。”
于是大众选在十一月初九这一天为妙真和尚举行升座大典。大师说:
“太晚了些!”
于是大众再重选日期,改在十一月初四。大师仍说:
“还是晚了些!”
最后选定为十一月初一举行。大师说:
“这个日子可以!”
这件事情说定后,大师照样进食晚餐,随后便休息了。到了后半夜大师一连泻肚六次。隔天,精神有些疲倦的样子。但是过了午后,又恢复了正常。行动也跟平日没有两样。
十一月初一,这一天,大师早上起来精神还很好,与大众详细地讨论妙真和尚升座仪式的事情,后来这天真达和尚回来灵岩山寺,所以就由真达和尚送座。
来山的贵宾、信众来关房问候大师,大师都还能一一与他们详谈。这天大师只吃了一点东西,入晚就睡了。
十一月初二,早晨,大师的精神跟体力都不是很好,几位学医的居士研究了一下,开了一帖药方让大师服用,大师服药后,休息了两、三个小时。晚上大众师为大师助念,大师安卧而睡。
十一月初三,白天精神状况很好,行动自如,佛前礼佛。晚上,吃了一些粥。饭后,对真达老和尚说:
“修净土法门,没什么奇特的方法,只要至诚恳切,一定会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当晚十点后,大师脉搏微弱,体温降低。
十一月初四,上午一点三十分,大师由床上坐起,对大众师说:
“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话说完,随即大声念佛。
二点十五分,大师坐在床上,想洗手,请侍者端水来,大师洗手后,站起来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就坐在椅子上念佛。
三点多,妙真和尚来到关房。大师嘱咐他:
“你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
此话说完后,大师不再开口说话。只有唇动低声念佛而已。五点正,大师如入禅定,笑容宛然,在大众的念佛中安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往生数小时后,依然端身正坐,面貌如生。
  • 大师荼毗后,获舍利子、舍利花无数,三十二颗牙齿完整无缺。其示现生西的种种瑞相,带给后人无比的信心与希望。大师所留下之文钞与遗训,亦为后人的无价至宝。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三九八
另参考《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附录·印光大师行业记》页一一三九


更多关于《印光大师的启示》:
第二篇: 殷殷教化 
第三篇: 字字珠玑

以上资料来自:
《印光大师的启示》,和裕出版社,出版日期(中华民国92年7月),(赠送处:新加坡净宗学会)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印光大师的启示》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印光大师的启示》~~ 第二篇: 殷殷教化

本篇共叙述了大师的开示二十则,都是针对现代人常觉疑惑或困扰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其中包括了学佛用功的各类方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佛法、以及佛法对某些人生现象的诠释等,而从大师的每一则开示中,可窥见大师学识渊博、殷殷教化、诲人不倦的精神。


念佛的方法 

念佛要怎样念才能够摄心呢?印光大师说:
“念佛,如果心难专注,更应当摄心切念,自然就能专心。摄心的方法莫过于至诚恳切,心如果不诚,想要摄心是不可能的。心如果诚恳了,仍没有办法达到专心,就要收摄耳根,注意听佛号。
无论是出声念或默念,每一句佛号都要从心理念起,声音从口中出来,每一句佛号声从耳朵听入,默念时虽然不动口,但是意念之中,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此摄心,妄念自然会熄灭。
如果这样念佛还会有妄念生起,那就要用十念记数法念佛,这个方法会帮助我们全心全力专注在一句佛号上,妄念无从生起,这是摄心念佛的究竟妙法。
以前弘扬净土法门的大德,从未提过这样的用功方法。以前的人根性较利,不需要这样念就能够摄心。印光因为念佛时,常难以制伏妄念,才知道用这个方法。这方法可以帮助摄心,我每次试验都非常灵验,绝对不是我自己随便瞎说出来的方法,我教大家这样的念佛方法,只是希望能够跟天下后世钝根性的念佛人一起分享共勉,希望每一个修净土法门的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所谓十念记数法,就是当念佛的时候,从第一句到第十句,每一句都需要念得分明,记得分明,念完十句后,再从第一句开始念,不可以二十、三十的累计。念一句记一句,随念随记,不可以掐念珠,只可以用心记。如果十句比较难记,也可以分为两次记,第一口气念第一句到第五句,第二口气,念第六句到第十句。如果这样还觉得费力,可以分三次念,第一次念一到三句,第二次念四到六句,第三次念七到十句,分做三口气念。每一句都念得清清楚楚,记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这样妄念完全没有生起的机会,久而久之,自然能念到一心不乱。
这种十念记数法,跟每天早晚念的十念法,一样可以摄心,但是效果差很多。
早晚十念法,是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一口气念了几句佛号,都算一念,念十口气算十念;十念记数法则是以一句佛号为一念。早晚十念法,一次只可以念十口气,继续念下去会伤气生病。这种十念记数法,念一句佛号,心里清楚一句佛号;念十句佛号,心里清楚十句佛号。从一到十,再从一到十,纵然一天念数万声佛号,每一句佛号都是这样记,不但能够去除妄念,还可以养神。念快、念慢,随心所欲,从早到晚,都可以念。用念珠念佛,身劳神动,用十念记数法,则身逸心安。所以用十念记数法念佛,比起用念珠念佛,利益大很多。
也许在做事的时候,会觉得较难记数,这时只要恳切念去,不需记数。等做完事情,再恢复十念记数法。
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的念佛者,也许另当别论,但是像我们这种钝根的人,舍弃十念记数法而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真是非常的困难。
这种摄心念佛的方法,是深也是浅,是小也是大,是不可思议的方法。我们应该深信佛陀所说的话,不要因为自己见不到这样的境界,就产生疑惑,以致多生多劫的善根,从中丧失,因而不能获得真实的利益,这是最悲哀的事情。
掐珠念佛的方法,可以在走动的时候用。如果静坐养神,因为掐珠手动,神不能安,久了会受病。这种十念记数法,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用,躺着的时候要默念,不可以出声,一是不恭敬,二是会伤气,这些话,你们要谨记在心!谨记在心!”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一六〇

读经的方法 

大师对人开示:阅读经典要有正确的方法,首先态度必须至诚恳切,清净我们的身口意。读经之前,先端坐片刻,让心平静下来,然后拜佛,才朗诵经文,或者默默阅读。或者是先拜佛,然后再静坐片刻,才开经阅读。
凡读经,必须端身正坐,就像佛菩萨在面前亲自对我们宣说一样,心中不敢生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头到尾,一直阅去,对于经典的文字或是经中的义理,都不去想,也不去分别。照这样的方法阅读经典,利根的人,可以体悟佛法真理,证实相法,即使是劣根的人,也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一二一

抄经的方法 

写经要至诚恭敬,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又必须仔细校对,避免错误。如果写错,要另外重新再写过,不可以挖掉错误的地方,用修补的方式重写,以免将来修补之处因黏性退化而产生脱落的现象,仍看不清楚正确的字。写一句要校对一句,写一行校对一行,一页写完了,整页再校对二、三次,这样才可以做到完全没有错误。如果写错了,不愿意再重新写过,那就在错字的地方点一笔,在旁边写下正确的字,千万不要用涂改修补的方式。

原文见《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页四八〇

残破经典、佛像的处理方法 

有人问大师,已经残破的经典、佛像该如何处理?大师说:
“经典、佛像已经不能读、不能供养了,应当焚化。但是不能像一般的字纸焚化,必须另备一个焚化器。焚烧的时候,要在一旁顾守,不要让纸灰飞到其他的地方。等烧尽之后,将灰烬装到一个密封的布袋之中,再装入一些干净的沙子或者石头,可以帮助投水之后沈入水中,不会飘至两岸。如果方便到大海,可以将这灰烬投入海中;如果不方便,大河、江水之处也都可以投,但是小河或水沟不可以丢,这样处理,就是如法。如果没有加砂石,灰烬到处乱飘,仍然是亵渎。但是千万记得,脏的沙子或石头,不可以使用。”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精华》页13

什么经典最殊胜? 

有人问印光大师:什么经典最好?大师说:
“你问什么经典最好?一切大乘经典都好,但是你能一一受持吗?既然无法一一遍持,那么专心受持《金刚经》或是《心经》、《弥陀经》、大悲咒等任一种都很好。但原则是必须至诚恭敬,如此才有大功德。否则受持经典变成有时有功德,有时有罪过。因为心不虔诚,变成亵渎佛经,如此受持经典则招罪过。又必须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为终日常修不间断的功课,以如来万德洪名,常熏自己的业识,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心与佛心合而为一,心与佛道合而为一。”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四七四

如何对治妄想? 

起了妄想的时候,不要理会它,这样才不会妄想加上妄想。譬如一个小人来某家撒赖,如果主人不理他,他就无可奈何。如果用强制的方法抵制他,他会比你更强悍。如果好言好语对待他,他以为主人一定很怕他,会得寸进尺,更加猖狂。无论软、硬的方法,都只有损害,没有益处,最好的方式就是随他去,不要理会他,他看无机可乘,自然就会离去了。对治妄想也是如此,妄想来时,不要理会它,它自然会熄灭。

原文见《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页五九二

见到异相的心态 

有一位居士,因为每天精勤诵经,有一次在诵经时看到了一个黑影,因而请示印光大师,这黑影是佛菩萨现身,或是冤亲债主现身?大师开示说:
“你所说的黑影不是佛菩萨的影子,也不是冤亲债主所现的影子。因为如果是佛菩萨所现的相,面目一定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是冤亲债主,就会现可怕之相。这个影子可能是跟你宿世有缘的孤魂,希望能藉助你诵经的功德善力,让他可以超生到善道。你应当在诵经回向后,再专门为这个众生回向。令他能消除从前所造的恶业,增长善根,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这样对他才有利益,不辜负他在你面前现黑影的一番苦衷。
凡修行人要能够主宰自己的心,见到好的境界不生欢喜,见到不好的境界,也不必恐惧。如果能不执着、分别,所见到的任何境界,就都能够变成帮助我们修道的助缘。如果心理产生了执着,任何境界就变成障碍我们修道的恶缘。
凡修行人应该以至诚恭敬为本,以慈悲谦虚为怀。心理所想的,身体所做的,虽然不能完全与佛相应,但仍必须努力勉励自己,希望自己能做到不违背佛的心意及教导,这样才可以称为是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佛弟子。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五二二

乱世中如何免难?

有一位居士请教大师面对当今乱世,如何免难?大师作了以下的开示:
处于现在的乱世,除了念佛、念观音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无论男女老幼、有没有皈依,都要劝他们念佛、念观音。虽然不能够吃全素,也应该要少吃荤腥,这样才可以在灾难中化险为夷。
世界大战如果发生,世间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得到安乐。因为被人残杀很苦;残杀别人更苦,不但现世不好过,来世堕入恶道之中更加苦迫,来生可能连投生为狗、马、牛、羊都还求不得。
可惜世间人大多愚痴,共同以杀人、杀众生为志事,不知道自己已经种下了恶因,不好的果报将随之而来,这样的人,真的是很可怜!处于乱世之中,要用智慧观察,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二一九

月经来时可以礼佛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到四十八、九岁,都有月经。有人说月经来的时候不可以礼拜持诵,这种话是不通情理的。月经期短的人,二、三天就停止了,月经期长的人,六、七天才会停止。修行人必须念念不间断的修持,怎么可以因为这种天生生理上的小病,而荒废、放弃自己的修持呢?
月经来的时候可以少礼拜(应减少礼拜,不是完全不礼拜),但是念佛诵经,一定要照常。应该常常换洗秽布,如果手碰触了秽布,应当要洗干净,不要用碰触过秽布的手去翻经书或焚香。
佛法法法圆融,外道执着歪理。世间人却较多信外道人所说,而不知道佛法正理,导致不能人人同沾法益。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续编》页一

念佛人为什么还会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有一个疑问,想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佛经中说: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随拥护;以前所造的恶业,也会渐渐地消灭,纵使有冤亲债主,也不能危害到我们。我相信这绝不是虚妄之言。
今年三月间,我接到一位亲戚从上海寄来的讣闻,死者张老太太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吃素二十多年,常去道场听经,平日喜欢劝人念佛、吃素,心地非常慈悲,且常作善事。没想到,有一天她送素菜去给某位师兄,在马路上行走,却被汽车撞死。我听到这样的消息,心中非常地惊讶惶恐,到现在还是感到疑惑无法理解,就连平日我们一起念佛的居士,听到这样的消息,也都感到非常地不安。
所以我特别写这封信,恳求老法师开示,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还有,这位老太太临终时受到这样的痛苦,能否往生西方?请求老法师把这样的道理说个明白,可以使大家安心地念佛,不再怀疑,非常感激您!
印光大师阅完来信,提笔回复:
接到你的来信,知道你对于佛法的道理,尚未真正的明瞭。
我们从无始以来所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说:“如果我们所作过的恶业有体积或形状的话,那么即使像十方虚空这么大的空间,都装不下。”我们必须知道,一个人如果以真诚心去修持,便可以转业。他可以把后世严重的果报转为现世轻微的果报。我们凡夫肉眼,只能看见现在发生的吉凶事情,不能知道过去跟未来的因果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老太太多年的精进修行,一旦遭到惨死,也许她这个苦报,可以消灭她以前所造过本来应堕三恶道果报的恶业,而转得生善道。或者如果她在生前,真的相信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她也可在命终之后得生西方。但是因为我们没有神通,不敢乱猜测,说她绝对往生西方,或绝对没有往生西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作善必定得善报,作恶必定得恶报。如果作善之人得到恶报,是她前世所作的恶业所产生的果报,不是现在所作的善业果报。你们见到这位老太太得到这样的果报,心中便有作善事没有善报,不足以行善的想法,这是错误的邪见,所以你们才会觉得惊恐怀疑。这样的知见,其实跟没有学佛的人没有两样。
假如真正相信佛所说的话,绝对不会因为发生这样的事,而对佛法产生惊恐怀疑。因为关于因果的道理,是重叠无尽的。今天种下的因还未产生果报,但以前所作的业成熟了,就马上产生果报了。就好像种稻子一样,先下种的人先收成;又好像欠债一样,有权势、有权利的人可以先讨到钱。明白这些道理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境界,绝对不会怀疑因果有误,或怀疑佛法不实。如果不知道因果的道理复杂,而产生怀疑,那是因为还没有具足正确的知见。如你所说,念佛的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这是一定的道理,不至于有所虚妄怀疑。然而,把后世严重的果报转为现世轻微的果报,这样复杂的道理,我们就不可得知了,所以不免有这种不合理的疑惑产生。
从前印度有一个戒贤法师,德高一世,名振印度各国。但却因为他以前所造的恶业,所以生了很严重的病,他的病让他非常痛苦,几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因此想要自杀。后来感得文殊、普贤、观世音菩萨现身,劝他说:“你从前曾多世作为国王,恼害众生,本来应当长久堕入恶道之中。现在因为你弘扬佛法,所以以人间的小苦,消灭长久堕入地狱的大苦,你应该忍耐。”不明白前世因缘的人,都会说戒贤法师不是得道高僧,才会生如此严重的病!或者有人也会说:“像这么有修行的人,都会得到这么严重的病,佛法还有什么灵感跟利益呢?”没有善根的人,就会因此而退道心。又或者看到造恶业之人,得到善报,同样也对因果起了怀疑。殊不知其实这都是因为前世所造的因,而后来得到的果报。既然作善的人可以把后世严重的果报转为现世轻微的果报,当然也有些造恶的人会把现世轻微的果报转为后世严重的果报。这些因缘果报都是复杂而难以说明的,祈望你能明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二一九

怎样令果树不长虫? 

有位居士,家乡很多人种植橘子,而橘树容易长虫,捕捉扑灭会有杀生问题,因此向大师请教该如何作才如法?大师回信说:
如果能以至诚心持大悲咒水,一百零八遍。然后用大悲水,洒向果树,边洒边持大悲咒,这样即使果树还有虫,也不至于很多。如果能做到十分的至诚恳切,那么可以做到没有虫。
如果不会持大悲咒,可以念准提咒或是往生咒或是心经,如果全都不会,那么就至诚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一万声(预先准备一碗净水,念完以此净水洒向果树),要去果园的途中,一定要边念圣号,到了果园,洒净水的时候,也要边念圣号。如果肯每天常念,或在果园周围念,果树必定长得茂盛,果实一定丰收。
世间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只贪图利益。如果能依照我所说的方法去作,果树一定不长虫,果实一定丰收。别人看到了这样的成果与利益,一定也肯念咒或持观音圣号。果树一旦长了虫,要想大家不扑灭很困难,必须要从如何不长虫做起,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原文见《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页四五六

性情暴戾如何改? 

有位居士写信向印光大师请法:自己性情暴躁,常常发脾气,该怎么调伏?
大师回信告诉他:
性情暴戾是过去世所带来的习气,不容易息灭。但是学佛,应以对治习气为第一步功夫,能克除一分习气,修行才算得到一分功夫。否则只是修因而没有产生结果,等于没有得到修学佛法的利益,没有与佛法相应。
既然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好,容易暴躁,应该常常告诉自己:我事事不如别人;如果是别人亏欠我,也当作是我亏欠别人。觉得自己对所有的人都有一份亏欠感,自己常感到很惭愧、抱歉。暴戾之气就会消失,不再生起。
凡是性情暴戾的人,都是因为心中有傲慢之心,如果能常常对所有人怀着一份抱歉之心,自然能够心平气和,不会再贡高我慢,气势凌人了。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五三一

害虫该杀吗?

有位居士写信给印光大师,他提出猛兽、毒蛇、蝗虫之类都是害虫,杀害这些虫可以说是为民除害。大师针对此言论,作了严厉的驳斥: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都是因为感应到人心凶恶,才伤害人类。如果我们能够对它们念佛,心中生起善念,他们一定会自动离开,不会伤害任何人,哪能说杀它们是为民除害呢?你说这种言论会引发人造杀业,将来永生永世必受被杀的业报。你学佛受持不杀生戒,而说如此可恶的言论,如果不忏悔,必然会遭到天谴。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龙梓修,他在江北的某个地方作知县,有位县民前来呈报,说明农作物深受蝗虫之害,人民苦不堪言,请知县查验并代为除灾。龙梓修亲自到场查看,到了灾区之后,双脚所站的地方,只觉得异常松软。但却不见蝗虫的踪迹,问人民:“蝗虫在哪里?”人民回答说:“我们脚底下所踏的都是!”龙梓修仔细一看,地面上有好几吋厚,好几里宽,十多里长,尽是未长翅膀的蝗虫蛹,他日这些蛹变成蝗虫,恐怕足以遮蔽天日。龙梓修吓得说不出话来,自认为无法处理这样的灾害,因此跪倒在地,至诚祈拜天地,让蝗虫灭亡,人民可以继续生活下去。经过两三个小时,天空下起一场大雷雨,蝗虫蛹随着雷雨而灭亡。这是人没有办法解决的灾害,而求天相助灭虫的一大感应事迹。如果龙梓修命人用火烧或用土埋蝗虫,也不一定会有这么大的力量。
又有一个小女孩,买了一只苍蝇拍,看见苍蝇就拍,越拍苍蝇出现得越多,后来整间屋子都飞满苍蝇。小女孩的祖母是个念佛人,她打开窗户,大声念佛请苍蝇出去,果然苍蝇相继离去。这小女孩颇有善根,看见念佛可以使苍蝇自动飞走,便停止再杀害苍蝇。否则她天天造下杀业,自己的寿命也会渐渐减损。
至于孙叔敖杀两头蛇的事情不可以学,因为并非人人都有他这样的存心与善念,如果不是心存好意,杀蛇就是造杀生罪业,这件事就会教人造杀生罪业。而且双头蛇是罕见的动物,所以孙叔敖杀了它,将它埋起来,不想再让其他人受害,它可能不再出现。但是猛兽、毒蛇、蝗虫之类的生物,不是杀了它们就能永除祸患,希望大家能发慈悲善心,一同念佛,这些动物一定能有所感应,会自动离去,不会伤害任何人。
《普门品》中说:“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可见动物是可以透过善力感化的。你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说这种害人害己的极重恶话,如果再不为你说破,未来你所遇到的众生都会变成是你的冤家。这些话不可再乱说了。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一七三

放生的真意

现代有许多人喜欢放生,原因大多是希望能为自己做“功德”,自己能得到“健康长寿”的福报。然而我们真的了解放生的真意吗?放生应该注意哪些事呢?大师提出了以下的提醒:
“印光一向不主张在佛菩萨圣诞日,或者初一、十五这些特定的日子放生。因为大家都习惯在这些日子放生,在这些日子放生的人特别多,捕生者会因此而捕捉的特别多。在放生之后,这些捕捉者又再去捉。
可惜许多人放生是因为好名,一定要在这一天追随大家放生;也有些人是因为要做人情而因循了事,如果不在特定的日子就不肯放生!
又放生地点要注意选择,例如:害鱼之类不可以放入池塘中,否则其他的鱼会被它吃掉,这就好像把贼放到村落里面,村民将有损失财命的危险。
放生其实很难做到完全如法,所以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提倡戒杀吃素。平时举行放生是希望大家能体会放生的意义,若是放生不能如法,其实也只是功过相抵而已。
放生说是为了救护众生,其实是为了救人类。试想人类如果不杀生,哪里还需要放生呢?然而世上吃众生肉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不提倡放生,久而久之,全世界的人将成为野蛮民族。所以放生是为了让这些爱好杀生吃肉的人可以反省警诫。
放生的人应该是以不忍心杀生为本意,不能认为是因为某类众生杀害多少生物,所以不能放生。如果有这种想法,就会以为鱼类大多吃小鱼、水虫,放一条大鱼,它一天会吃掉无数的小鱼,那么是放一条生命,杀害多数众生,这样就功少过多了,如此想法也是有所偏差。(害鱼或大鱼不是不能放,只是放生地点要注意)。
放生时要至诚念佛持咒,所有放生的仪式只不过是表法而已,如果大家一起放生,则按照放生仪式进行,个人放生至诚念佛就可以了。
放生如果是在夏天举行,速度要快,不可以仪式繁杂,耽搁太久,否则这些生物的寿命会减损,甚至断命。在家居士放生,仪式可以从简,如果是真诚之心,按照仪式而行也可以。若是为了面子而求形式一定要跟出家师父的仪式一样,这是一种我慢的心态。佛法是圆融的,作任何事情应该善用其心分辨是非善恶。”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二二一

求子妙法

有一位居士,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因而请教印光大师,求子的方法,大师作了以下的开示:
我教你三个方法,你夫妇两人,若是能依照我说的方法去实行,必定能得到有福报、健康、聪明又有智慧的儿子。
第一,每天要虔诚礼拜观世音菩萨,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第二,必须要心存仁慈善良,多帮助别人,力行一切善事。第三,要分房而眠,断绝房事,等到你们身体调养好了,在妻子生理期结束之后,选一个天清气朗的晚上,共宿一夜,必定能够受孕。从此以后,依然分房而眠,千万不可以再同房。
因为礼拜、持念观音菩萨的缘故,你们生下的孩子,一定具有善根福德,聪明智慧。因为心存仁慈善良,力行善事,生下的孩子,一定长寿。调养好身体再受孕,因为父母的身体健康,所以生下的孩子,也必定健康。你们受孕之后不再行房,生下的孩子,不会有胎毒,长疮疔等。实行这些方法,你们必定能得到一个健康、有福德的孩子。
如果你与妻子共眠一室,常常行房,可能身体健康会受损,严重的话还会早逝;即使你们真的有了孩子,可能会流产;如果这孩子能长大成人,因为先天不足的关系,可能以后也没什么作为,他的精神、才华、智慧都太少,像这样怎能有成就呢?
世间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常常行房,才能生子,这是最错误的见解。你若能依以上所说的方法行之,约一年的时间,一定可以求得好子女。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一七九

毒乳杀儿女

印光大师开示:
女人如果生气之后,再喂小孩母乳,这个小孩会中毒而死。因为生气之后,母乳会产生毒素,变成毒汁。
十几年前我看过一本书,书上写了一件事情:有一位外国女人,脾气很不好。有一次她生气后喂小孩吃母乳,她的小孩喝奶后就死了,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小孩,同样又在生气之后喂小孩母乳,小孩又死亡了。因此她怀疑是母乳有毒,于是请人检验自己的乳汁,果然在母乳中发现了毒素,这才知道两孩子都是被母乳所毒死。
最近有一个老太太来归依,我劝她吃素,跟她提起肉类都含有毒素,并举了前说的典故作证明。她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说她家两个小孩也都是这样死的。年轻的时候,她的丈夫个性蛮横,稍不顺从他的意思,就会被毒打。一次,丈夫打她,小孩看了就哭,孩子哭了她就喂吃母乳,喝完奶,孩子就死了。她也不知道原来就是因为乳汁有毒,小孩才会死。她的媳妇,也因为生气后喂孩子母乳,孩子就死了。由此可知世间上因为喝了有毒的母乳而丧命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因为这个外国女人的检验,这位老太太才明白了真相。
凡是喂孩子母乳的女人,千万不要生气。如果生气了,当天不可以喂小孩母乳,必须等到隔天心平气和,丝毫没有怨气之后,才可以再喂乳。如果在生气当天就喂乳,孩子或许马上会丧命,如果没有马上丧命,过不久也会死。这种祸害,无论是以前或现在的医学都没有说明,我是因为近来有所阅历才知道。
女人从小就要学习柔和谦虚,结婚后所生的孩子,必定生产顺利、必定善良、必定不会早夭、必定不会生病。凡是孩子婴儿时就丧命,多半是母亲常常生气的缘故。天下古今因为毒乳而杀儿女的人,不知道有几恒河沙数,岂不可怜?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一〇九五、四一

兄弟相处之道

有一位居士,因与兄弟的相处及财产的分配有一些纷争,向印光大师请法,大师作了以下的开示:
“家里的事,只可以用父母兄弟的情分来谈,不可以用我对他错的是非观念来说。兄弟不合,大部分是因为父母偏心所引起的,因为父母偏爱一方,所以对方会事事占便宜。如果吃了亏的兄弟,能够退一步想,譬如说:假想自己生在一个贫穷人的家里,衣服、食物、房子都没有,那么要争什么呢?如果父母留下的财产,多留给某一位兄弟,兄弟毕竟是亲人,总比被盗贼夺去了好。如果盗贼来抢,我们也没有办法保住这份财产啊!所以给了兄弟还是好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不会再起计较分别之心了。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二三一

白发人送黑发人 

世间最伤感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有位居士因为遭遇儿子早逝,伤心不已,因而怨天尤人。印光大师,对他做了以下的开示:
“接到你的来信,知道你的儿子夭折了。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境,容易怨天尤人,生起懈怠之心。你应当知道人生因果复杂,有如是因,产生如是果;今天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定是以前我们造作了这样的因,知道前因后果的道理,就不会生起怨天尤人的心态。明白善德能够感动天地,就不会因为小小的逆境,而退失了想要精进修行的道心。譬如天气变化无常,可能刚刚才转热,又突然来了一阵寒流;或者是刚转凉,却又突然变得很热。这些现象都只是暂时的变动,并非恒久都会这样。所以修行只求尽自己的心力,不必在意当前出现的是逆境或顺境。能够这样想的话,必定能招来福报。
如果因为一点小小的逆境,就认为修行没有用,这跟没学佛的人知见没有两样。纵使我们一生都没有遇到不如意的事,也很难达到完全都是快乐的境界。如果你能继续精进修持,相信必定会获得一个长寿、有德的好孩子来投生当你的孩子。
如果做父母的人只希望孩子长寿,而不论他品德好坏,那么社会上那些为非作歹、杀父杀母的人,他们的父母,不是都要庆幸自己生了一个没有夭折的孩子吗?其实,这种不成器的孩子夭折了,正是因为父母的善德所感。
希望你能专心念佛,消除业障,恒遇吉祥!”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四〇八

对老年人的开示 

一位七十几岁的老人,向印光大师请法,要如何修行才能往生西方?大师作了以下的开示:
妳已经七十几岁了,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都安顿好,心里除了念佛之外,没有一件事值得牵挂,这样临命终时才不会有障碍。
如果现在你还样样都放不下,看不开,到了临命终的时候,所有贪念衣服、首饰、房屋、子孙的心就会现前,如何能往生西方呢?如果不能往生西方,你一生守节、念佛及所做过的善事,完全只变成了人天福报。
你现在还没有智慧,虽然常精进念佛,心中还没有决定要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来生享福的时候,又被世间的福报所迷惑,造种种的恶业,造了恶业就必定要堕畜生、饿鬼、地狱等恶道去受苦,这种大苦都是因为现生念佛,却不知道要决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感召的苦。
我担心你会变成这样,所以先为妳说明,如果你肯依我所说的方法去作,就不会因福得祸。虽然妳现在身体还很强健,但是要当作就要死了想,现在要穿的衣服留着穿,凡是绸缎、皮袄等贵重的衣服,都分给你的孙媳。首饰、金银、翡翠等值钱的东西,都捐给慈善机构作救济的事业,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如果你还不能发大心喜舍,那就把它分给妳的亲人,自己身边绝对不可以留这种令人起贪恋痴心的东西。所有养老的存款,都交给儿孙,田地、房契等都必须交代得干干净净。妳心里除了念佛之外,不要有任何的念头,就连死后这个身体,别人会怎么处理,都不用担心。把孙子、曾孙都当作不认识的人,不要去管他们的是是非非,只管念你的佛,一心盼望佛来接引妳去西方。如果能这样做,一切通通放下,到了临命终,自然感应佛菩萨前来接引往生西方。
如果仍旧贪恋一切好东西、钱财、田地、房屋、衣服、首饰、儿女、孙子等,万万也不能得到佛的接引往生西方。如果不生西方,妳是修福之人,将来是有痴福可享,后因享福而造罪业,享完了福,一口气不来,便堕三恶道。因为恶业蒙蔽,心识不明,纵然有活佛来救妳,也救不了妳,这样岂不是很可怜!愿妳能相信我所说的话,果能相信,即是大幸!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下》页五〇七

回向的意义 

自己所修的一切善事,无论是诵经、念佛等,随自己所做的种种功德,将来一定可以得到种种的人天福报。回向,就是把现在这些功德,将来得福报的善因,回转向西方极乐世界,作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的果报。不再只是人天之福而已。
用这个“回”字,有不随世情的意思,用“向”字,有决定希望脱离、出世的意思。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我们所做的功德本来是人天福报因,现在将它回转向得涅槃之果。本来所做的功德是生灭事,现在将它回转向不生不灭的实相妙理。本来所做的功德属于自行,现在回转向法界一切众生,这是回自向他。
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这是回事向理。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这是回因向果。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这是回自向他。
回向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是回向净土是唯一不二的最佳妙法,因为如果发其他大愿,而不求生净土,则大愿难以成就;如果得生净土,没有不可以成就的愿望。因为如此,凡所做的一切功德,虽然有不同的期望,但是一定要回向净土。


更多关于《印光大师的启示》:
第一篇: 圣者风范
第三篇: 字字珠玑

以上资料来自:
《印光大师的启示》,和裕出版社,出版日期(中华民国92年7月),(赠送处:新加坡净宗学会)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印光大师的启示》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23 June 2017

《歧路指归》

印光大师 鉴定
李德明 参订
战德克 编述
妙音居士 整理



歧路指归重修流通序
歧路指归重排流通引言
前言
附注    重新整理本书缘由
壹、 我们应该信什么教
贰、 关于佛教表面上的几个疑问
叁、 佛教里讲些什么道理、他的目的是什么
肆、 什么人可以学佛
伍、 学佛的方法
陆、 念佛以外的助行
柒、 怎样念佛
捌、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
玖、 结语
附   成复初痛改前愆发露忏悔文

增录黄念祖居士开示
附录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歧路指归重修流通序


三界无非旅邸,六道均是穷人,虽所受之苦乐,暂有不同,而乐尽苦临,终非究竟安身立命之地。于是我释迦世尊,特垂哀愍,示生世间,示成正觉,随众生机,说种种法,普令众生,就路还家,领取家珍,永享安乐。然此诸法,各利一类之机,又且不易修习;即修亦难即生了脱。以全仗自己戒定慧力,断尽烦惑,方出生死;末法众生,颇难冀望。如来以大慈悲,又设一特别法门,所谓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俾彼已断惑者,仗佛慈力,速证菩提;未断惑者,仗佛慈力,即出生死。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圣与下凡同归,初心与久修并进。此之法门,不但具缚凡夫所当专修,即将成佛之等觉菩萨,亦须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始可圆满佛果。法门之大,如空普含;法门之益,如春普育;尽劫赞扬,亦难穷尽。光业障深厚,智慧浅薄,数十年来,专修此法。近有山东莒城战德克、李德明者,谬闻人言,函祈归依。因示以博地凡夫,欲于现生了生脱死,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绝无一法能满愿者。又为寄文钞等,以为修持之据。德克因取其义,述歧路指归,借为问答,以释疑虑而明宗旨。又祈德明之参订,志期利人,不惜心力。已经排印流通,寄书求为印证。光阅之,不胜欣慰。以闲有词意欠圆,恐阅者或难领会;稍为修正,令其一目了然,绝无疑议。另行排版,期广流通;庶可于佛一代教典中,唯依契理契机,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而修。其他高深玄妙,广大精微,契理而不契机之各法,皆作往生以后,自行化他之根据。至于一切外道,私相授受,秘密不传之种种邪执谬见,自命为真得佛祖心传之胡说八道,又何足挂齿也哉。修订已竟,将付手民,适成复初之发露忏悔文至,此又一最普通之大歧路指归也;因附于后,以广流通,普作世人殷鉴焉。

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元月立春日,常惭愧僧释印光撰。


歧路指归重排流通引言


时当末法,去圣时遥,人心陷溺,众生业重,所感天灾人祸,相继频仍;人民困苦,不堪言状。每有欲谋径路,求出离者,仍苦魔外纵横,异说纷纷,莫衷一是;稍不选择,便入歧途,又难免遭不堪设想之危险。有心救济之明眼人观之,真不禁浩叹。奈深经奥论,普通人不能了解,若无浅近通俗投机之文字以导之,殊难为力。德克居士,洞悉其中症结,利人心殷,特编一书,将世间所有会自悮悮人,一切不当信奉之旁门外道,及虽是真正佛法,但不易修习之高深法门,略为各说所以,令人免入邪道,自贻伊戚,及不致徘徊歧路,蹉跎一生;然后再将简直切当,人人可行,最易成功之净土法门,详为指点,俾人蓦直行去,出此苦海,登彼乐邦,毫无疑误。重重驳问,剖晰分明,令人疑团冰释,信受奉行;命名歧路指归,殊与事实相应;诚为普通初机人,信奉佛法,离苦得乐之一大明导。今排印流通,奉  印老人命,而为之引。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元月吉日,苦恼比丘德森,写于苏州报国寺清净室


前言


自从政治离开了轨道,人们的思想失掉了重心,世道人心,一天不如一天;大恐怖的消息,也一天紧似一天。略有善根的人,都想皈依一种宗教,要借此以改革世风,挽回劫运,这本来是一种好的现象;不料有一般妄人,却利用这个机会,创造出许多教门来,卖弄虚玄的把戏。从表面上看去,都是劝人止恶向善;但是考查其内容,往往不是别有作用,就是不合理智。一般人受其愚惑,势必斫丧慧命,白费气力,以至倾家荡产。可怜这般人,找不着光明的大道,在黑暗中胡碰乱撞,真是非常的危险;因此想把教理高深,而且又平实简易,光明正大的佛教,介绍给大家。这是编者写这本小书的第一个目的。
佛教的书籍很多,大概不是太繁,就是太简。有的专重说理,有的专重谈事,并且都很深,非有学问的人,没法看明白;求一本适合普通人口胃的书,似乎还很少。这本书,不管是理论和事相,大凡学佛的人,应该要知道的,都大略的谈一谈;所用的文字,都是白话文。又为使读者省力,用对话的方式写成,使学力浅的人,减少文字上的困难;也增加了学习上的兴趣。这是编辑这本小书的第二个目的。佛教流传至今,已将近三千年,一般信佛的人也很不少。因为佛教的道理很高深,很微妙,修行的人,若不能多看书,又没有明白人的指导,往往不是发生误会,就是徘徊歧路。在这本小书里,凡是容易发生误会的地方,都预先纠正过;有岔路的地方,也都预先将不应该走的偏僻小路堵塞住,标上此路不通的牌子。并且按着俗话所说,送佛送到西天,一句话的道理,从一个人初发心学佛起,到离开这个世界为止,应当注意的事相和理论,都择要的说一说;使不能多看书的人,有了这本书,就能没有迷惑、犹豫,安然地一直走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编辑这本小书的第三个目的。
目的虽然是这样,可是编者的学力实在有限,事实上未必能做到几分,只有尽我的一点力量罢了。最后有几句话,很诚恳地希望诸位朋友仔细听听。
一、 稍微识字的人,只要把这本书多看几遍,如法的行持,自然可以得到真实的好处。
二、 识字的人,把这本小册子上的话,慢慢念给不识字的人听,教他照样去行;这样念的和听的人,都有大好处。
三、 有学问而没研究过佛学的人,如果不嫌文字的浅陋,把这本书大略地看一遍,再进而研究高深的经论,也未必没有好处。
四、 恳祈大德缁素们,对于本书里面谬误的地方,与以匡正,以免误人。

佛陀降世后,二千九百六十二年五月,编者识。


附注    重新整理本书缘由


歧路指归一书系由战大德写于民国廿四年,内容非常殊胜,当时虽系以白话体写成,惟距今已有五十年,有些用词及转语需稍加整理,则更能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故谨遵四依法中依义不依语之原则,重加整理,并制成有声书(国、台语版),欢迎读者参考,并广流通。

民国八十四年八月    整理人    现代妙音    敬启


《歧路指归》

壹、 我们应该信什么教


【问】现在各处的教门多极了,所印的善书也多极了,你又何必编这本小书呢?
【答】我编这本书的意思,正是因为现在的教门太多,平常想信教的人,往往不会选择,不知道究竟信那一种教好,这本小书,就是要帮助,告诉各位,信一种最好的教。

【问】教还有不好的吗?不管那个教门,都是教人行善,没有教人作恶的。愿意信教,随便信一种就好了,何必要说短论长呢?
【答】那可不行。有许多教门,完全是骗人的,大家一时听了他们的花言巧语,信了他们的教,到后来才知道上了大当。与其后悔莫及,不如事先小心一点较好。

【问】信教怎么会上大当,这未免说得有些过分吧?
【答】其中的利害,想来各位未必完全知道,让我大略说明一下。原来那些不正经的教门,都是嘴里说得好听,其实有些是想发财的。比方说:有人没儿子,他就说捐上多少钱可以生儿子。人家的亲人死了,他就说死者正在阴司里受罪,捐上多少钱就可以免罪;再多捐些,还可以买个土地公捐个城隍爷做做。有病的给他钱,病就快好。年老的给他钱,可以延寿。贫穷的只要捐上几块钱,就可以保他到阴间里作个大财主。诸如此类,说不胜说。像这样任意胡说,稍微明理的人,不可能会去相信他的。不过一般没知识的人,却认为是个便宜事,争着去信奉他;等到后来明白他是骗人的,这般传道的穷光棍,早已变成了大富翁。你想,把省吃俭用的钱,拿出来送给这些骗子,他骗了你的钱,反而说你是个傻瓜,你说这算不算是上当呢?
像上面所说的,对有钱人来讲,花几个冤枉钱,也还算是吃亏不大。还有些教门,他们不仅是图钱,并且还想成大事。起初也是拿行善度人作幌子,等到信他的人多了,势力大了,就要找个机会造反,弄个皇帝当当,这样的把戏,历来不知玩过多少次,但总没见到一个成功的。例如说:东汉末年的黄巾贼张角,就是这么一回事。后来皇帝没作成,弄到天下大乱,信奉他的人,不知枉死了多少。再说年代近的,民国十七年,山东周村镇,有一位马士伟,自称是弥勒佛降世。什么三期普度,三会收元,乱说一通。信他的人,各省都有。那年日本占了济南,他以为机会到了,便称起皇帝来;直至第二年日本退兵,革命军接收山东,才把这位皇帝取消了。那时因为马皇帝没有什么武力,所以政府也没难为他,只把他的文武群臣解散了,就算了事。信他的人,幸而没送掉性命,然而却已经有很多人倾家荡产了。你想可怕不可怕?
还有许多教门,他们不图财,也不贪势,只是不明事理。如遇到庙就烧香,逢到神就磕头;今天讲烧铅练汞,明日说架乩扶鸾。可说是乱丝无头,混来一起;虽然没有很大的危险,但是究竟于身心性命上毫无成就,不也算是上了当吗?

【问】那么信什么教,才不会上当呢?
【答】且不必说什么教好,我告诉你一个分别宗教好坏的方法。各教的教义,一时不容易弄明白,但就表面看看,也能知道个大概。先看这个教门的年代多少,大凡年代很久的教,仍有很多人信奉,一定比较可靠。因为他若是骗人,这些年来,早就没人肯学了。再看学这个教的,都是些什么人,只要正派的人和有学问的人肯学,这个教一定是不会错的。有些教门是秘密传授的,这个要小心,因为有两句俗话说,“怕人无好事,好事不怕人。”有些教门是常常捐钱的,你要仔细打听一下,捐的钱作什么用。有些教门专门是说神道鬼,甚至崇拜下等动物,弄些迷信的勾当,这些都一概不可轻信,不可去学。

【问】既然有这些讲究,依你的意思,到底那一种教最值得学呢?
【答】当然还是佛教,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

【问】佛教谁不知道,那还用说吗?所有的教门,不多半是老佛爷留下的吗?你怎么又说不可轻信呢?
【答】因为有许多教门,都说他们信的是佛,所以我才说不可轻信,要知道,那都是说真方卖假药的。因为他们的道理太不值钱,自然没有人肯信,所以他们才拿佛来做招牌。偷几句佛教里常说的话头,好欺骗那些不知道的人,这就叫作把鱼眼混充珍珠。他若是明说他卖的是鱼眼,你想谁肯买呢?因为他说是珍珠。自然有些不识货的人,争着多出钱去买了。

【问】你说他们是冒牌,这事有证据吗?
【答】当然有证据,佛教里所根据的是佛经,有些教门,虽然口里说是信佛,其实他们所讲究的,和佛经上说的一点也不相同,那里能说是信佛呢?

【问】各教门里都有经典,他们的讲究,又何尝没有根据呢?
【答】那是他们自己造的经典罢了,把那些认作是佛经,是万万不可以的。因为佛经是佛亲口说的,流传了几千年,人所共知,大凡新出的经典,没根没苗的经典,都是假的,都是信不得的。

【问】有些教门,说他们的教主是弥勒佛降世,那么弥勒佛说的经,不是也可相信吗?
【答】那都是胡说乱道,照真正佛经上的记载,弥勒佛降生,应该在五十六亿万年以后。说现在已经降生的,都是妖言惑众。其实就算是将来弥勒菩萨降生成佛,他说的经,和现在的真正佛经,也应该一样。因为真理是不变的。

【问】卖瓜的都不说瓜苦。像你这样抬高佛教,想必是因为你信佛教的缘故,别种教门的不好处,你说的诚然很对。但佛教是否真的有好处,我还是很怀疑呢?
【答】你对于佛教的事理,还都不知道,怀疑是当然的。不妨把可疑的地方说出来,让我慢慢地为你解释一番。


贰、关于佛教表面上的几个疑问


【问】有些教门,往往说他的祖师是什么神、什么仙,实在考查起来,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或者他所奉为祖师的,虽然有那么个人,可是那个人和他们的教门,完全没有关系,像这些说法,不用说都是靠不住的,佛教里所说的佛,恐怕也是这种情形吧!
【答】不是那样,佛教里的佛,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并且是历史上顶有名的人物,在各国的历史上,都记载得很明白,一点也用不着疑惑的。

【问】这个创造佛教的人,究竟是谁呢?
【答】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他是印度迦毘罗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释迦牟尼。他幼年的时候,对于世间的一切学问,都已经通达了。而后年纪渐大,他看见世界上的人和物互相残杀,互相吞噉,循环不停。又感到生老病死是免不掉的,就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苦的。非求一个脱离苦恼的法子不可。因此到了十九岁时,他就抛开了富贵荣华,出家修行。在修行的时候,受了许多艰苦,时常忍着饥饿,但是他绝不因此而灰心。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得道,成佛了,成佛以后,就到各处说法劝化世人,世人谁肯照着他说的话去行,就可以脱离苦恼,就可以享受快乐。这样说法说了四十九年,那时释迦牟尼佛,已七十九岁,就入了涅槃,以后佛的徒弟们,把佛在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记载下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念的经。平常所说的佛,就是这位释迦牟尼佛了。

【问】你说的涅槃,是什么意思呢?
【答】这两个字的道理很深,不容易拿俗话来讲。在这个地方,涅槃的意思,勉强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不生不死永久快乐安稳的意思。佛为教化世人,所以才示现着世间人的样子。等到教化的事情办完了,佛就离开肉身,回到原来涅槃的境界去了。不知道的人,看见佛入了涅槃,就说佛死了。其实佛是永远不会死的,佛若是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那还算是佛吗?

【问】释迦牟尼佛,到现在有少年岁了?
【答】自佛降生在周朝的昭王二十六年算起,到今天的民国二十四年,共有二千九百六十二年了,在现有的宗教中,没有比佛教年代再多的了。在这三千年中,经过了多少有才能有大学问名人的研究,都说很好,可见是不错的。

【问】你说的那些名人是谁,可以说几个让我们听听吗?
【答】我就拣几个最出名的说说。例如晋朝的宰相王导。唐朝的宰相裴休、裴度、魏征、杜如晦、房玄龄、褚遂良。宋朝的宰相王旦、李沆、富弼、寇准、韩琦、张栻、吕蒙正、范仲淹、文彦博。清朝的宰相张廷玉、伯鄂尔泰。民国名人康有为、黎元洪、梁启超。再说外国的名人,如德国的杜里舒、美国的阿尔格特、英国的斯宾塞尔、俄国的钢和泰男爵、日本的佐伯木村等,都是深信佛法的人,其余在家出家的名人很多,一时是说不清的。

【问】学佛的,不都是出家的和尚吗?你说的那些人,都不是和尚,为什么也学佛呢?
【答】这就错了,学佛的人,不一定是和尚。士农工商一切人等,都可以学。

【问】佛法既然是那些有大学问的名人才能学,像我们这些平常人,不就不够资格学了吗?
【答】不是这么说的,比方说:大海里的水,不管多么大的动物,不能把海里的水喝尽。不管多么小的虫儿,都能去喝个饱。佛法的深广,也和大海一样,虽然是绝顶聪明的人,不能把他学尽,然而平常人,也一样能学的。

【问】佛教里面的事情,也可以对不学佛的人说吗?
【答】佛教所信的,是正大光明的真理,没有对人不能说的事情。所以一切的经论,完全公开,尽管让人研究。不像别的教门,偏说有什么真言密诀,不传教给外人。

【问】学佛的人,不贪图财宝和势力吗?
【答】都不贪图。你想释迦牟尼佛,抛开一国的太子不做,无数的金钱不要,他可是贪图财宝势力吗?学佛就是学佛的心理,学佛的行为,自然也不该贪财图势了。不过要知道,做一点有益于大众的事情,用自己的精神,或劳力,换几个钱,以养活身家,这不算是贪财。凡是在军政机关做事的人,只要能本着良心为大众谋利益,为弱者施无畏,这不算是贪势力。

【问】和尚是专门学佛的人,怎么有些和尚很胡闹呢?
【答】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譬如:儒家读书,专门讲仁义道德,尚且有君子小人的不一样。和尚是出家的佛弟子,有懂佛法的,有不懂佛法的,也不能责备他们都要一样。你所说的,是不懂佛法的一部分。这等人因为少知识,自然不免有些胡闹。只能怪其不懂佛法,并非佛法不好。你不知自古到今,有多少高僧,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代佛宣传,对人讲说佛法福国利民,化度众生,大有益于世间。现在虽不及古时,到处仍有讲经说法,自行化他的高僧。因为你尚未学佛法,没有见到。你见到不懂佛法的庸僧。便怀疑佛法没好处,这就大错了。

【问】和尚也有懂佛法,不懂佛法,两种的不同,我也知道相信了。但看到有些研究过佛学的人,他们的人品,怎么也不见得都好呢?
【答】这也不可一概而论,董卓、曹操、王莽等,这一流的人物,古今的许多乱臣贼子,都是读过孔子书的,这也不可以归咎于儒教。佛教良莠不齐,也不能归咎佛教。要知道,一大片的田地里面,有几棵稗子,总是不免的。况且这些少数略懂佛法,品性不能全好的人,如果完全不懂佛法,他们的人品应当会更坏。

【问】从表面上看来,佛教比其他的教门,确实高超得多。但内容如何,也要说一说,我才肯相信?
【答】好吧!我们就谈一谈佛教的内容。


参、 佛教里讲些什么道理、他的目的是什么?


【问】比较起来说,佛教固然比别的教门可靠。但现在是破除迷信的时候,佛教在以前虽然很兴盛,将来恐怕难免被打倒吧?
【答】这到用不着挂心。因为佛教不是迷信的。他有他高深的哲理,这种哲理,是无论经过多少年都不会改变的。如果你的工夫来得及,你可以把佛教里的书多读一些,到那时你就知道,现在时兴的一切学说,一切主义,都逃不出佛法的范围。

【问】佛教的书籍太深,我不能多看。你能不能拣一些容易明白的道理说来听听呢?
【答】可以。现在的人,不是常说平等,博爱自由吗?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成佛。所说的众生,并不是专指人类,连一切有性命的东西都包括在内。这样说来,就是苍蝇、蚊子、蝼蛄、蚂蚁一样可以成佛。等到成佛以后,也就和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这才是真平等。既然连苍蝇、蚊子、蝼蛄、蚂蚁,都有佛性,所以我们爱护他们,应该和爱护人类一样,这才叫真博爱。佛教是专门讲究脱离苦恼的方法,等到烦恼断尽了,心里无挂无碍无忧无虑,这才算是真自由。从这里看来。佛教的道理,不但不和现在的学说相反,并且还要更彻底些。如果人人都照着佛的说法去行,你想世间还会有瘟疫刀兵盗贼吗?况且这不过是最浅近的道理,拿一点来作个样子罢了。至于高深的道理,任你说多少年,都说不完,真是无穷无尽啊!

【问】这么说来,想要避劫,最好是学佛了,是不是?
【答】是的,不过学佛的好处,却非仅仅是可以避免劫难。而且学佛的人。将来也要成佛就和释迦牟尼佛一样。

【问】真的吗?请问成了佛,有什么好处?
【答】你要知道佛的好处,先要明白众生的不好处。且就我们人类来说吧!我们一生下来就和苦恼订了合约,一辈子为吃为穿,劳劳碌碌。亲爱的偏偏碰不到头,仇怨的又偏来缠搅。以及天然的灾害,意外的祸患,任你有钱有势,他还是跟在后面。即使那些可以摆脱得了,却没法不病不老,更不能不死。这是因惑造业,因业受苦。佛是觉行圆满,在涅槃界,不受诸苦,这便是成佛的好处。佛看着我们受苦,像在火坑里一般,所以教给我们许多成佛的法子,就是为了救我们脱离这个火坑。

【问】既然这个世界是个火坑,学佛又很费功夫,我们不是最好弄点毒药把自己毒死,不就一了百了,立刻可以跳出火坑了吗?
【答】这却是很大的错误。这个世界虽然是火坑,只要大家肯发心学佛,是可以用我们的力量,把他变好的,这是佛教里头积极的精神。法华经上说:“火坑变成池”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自己寻死,死后真的一切完了,那到也未尝不可。要知道,死后并非是一切完了,还要转生。而自杀是有大罪的,再转生得报会更苦,那岂不是跳到火坑更深的地方去了吗?

【问】人死后有灵魂再去转生,这事是真的吗?
【答】怎么不是真的?自古以来,正统的史书上,记载死后转生,和借尸还魂的事,不知有多少。就是现在,也常有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你以为都是骗人的吗?

【问】自然不全是骗人的,但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答】你听说过六道轮回吗?我们平常所说的灵魂,在佛学上叫作神识。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识是永远不死的。人死以后,他的神识,凭着他生前行为的好坏,或者升天,或者再转生为人,或者作阿修罗,(阿修罗,是一种恶神,常和诸天打仗)。或者变畜生,或者变饿鬼,或者入地狱。这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就叫做六道。等到在这道受报应完了,再转入那一道去。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来回轮转,永远没有停止的日期。

【问】这六道里面那几道是好的?
【答】比较起来说,天道最享福,寿命也最长。人道是也享福也受罪。再往下说,就一道不如一道。饿鬼和地狱两道,所受的罪,那就不堪设想了。

【问】那么我们最好想法子生到天上去享快乐,不知有方法吗?
【答】方法虽有,不过我们却不应该希望生在天上。因为上面说过,无论生在那一道里,等到报应完了,就要转生到其他的道里去,那么生到天上,就算作个玉皇大帝,等到天福享尽了,也非死不可,死后仍然可以到畜生道里去受罪。可见只要在六道里面。没有一处是安身之地。要想享受永久的安乐。就非想法子跳出轮回不可。

【问】怎样可以跳出轮回?
【答】那就只有学佛了。

【问】我们凭着良心。多行善事,不能跳出轮回吗?
【答】那不行。行善的人,将来得着生天道或人道的好报应,上面已经说过。这些好处,是不长久的。要脱离六道轮回,非学佛不可。单靠行善,是不够的。

【问】常听说人的生死,是玉皇大帝和阎罗王管的。既然说学佛就可以脱离轮回,难道佛也管得着这些事吗?
【答】不是这么说。你的生死,不但是玉皇大帝和阎王爷管不着,就是佛也管不着,唯有你自己管得着。

【问】我不愿意死,怎么早晚都要死呢?我愿意上天堂,怎么往往入了地狱呢?你说生死全是自己管得着的话,我真不明白了。
【答】这也没有什么难明白的,这就叫做因果。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因,所得的报应就是果。比方说你今生的作为合乎人的道理,那么你来生就还是个人。你今生的作为和天道相似,那么来生就升天。其他各道,都是如此。这就和种瓜的得瓜,种豆的得豆一样,都是自然而然,毫不足怪的事。你种的豆,神不能教他变一棵瓜。那么你种的是人的因,神自然不能强把你变作畜生,这是很显然的,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作善的得福,作恶的得祸。作善作恶既然你自己可以作主,那么死生祸福,还不是自己管得着吗?

【问】有些好人,往往遭遇不好的事,作恶的人,往往运气很好。你说的因果报应,怎么讲得通呢?
【答】比方种树,种子刚下到土里,立刻就能结果吗?又比方借钱给人家,那有才交他的手,立刻就还钱的吗?佛家讲的因果报应,是综合前生今生来生三世来说的。有的前生造的因,今生才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当生即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隔几生几十生,或几千万生以后才结果。这就和果树的结果,或早或晚一样的道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里会讲不通呢?

【问】阎王,判官,城隍,土地,都是没有的吗?
【答】有到是有的,不过就像世间的法官一样,照着法律办事。你不犯法,他怎么也管不着你。

【问】不用供养他们吗?
【答】他们都属于鬼道,我们要脱离六道轮回,当然不必供养他们。

【问】玉皇天尊呢?
【答】玉皇大帝也是六道的众生之一,也用不着供养他。

【问】神仙呢?
【答】神仙,有天仙、地仙、鬼仙,等等的不同。或属于天道,或属于鬼道,都是六道的众生。我们不学他,崇拜他干什么?

【问】大仙堂一类的东西,都该取消了?
【答】那还用说,狐狸之流,都是畜生,你恭敬他有什么用处?

【问】不恭敬他,他怪你怎么办?
【答】这是你所不知的,学佛的人,天上的神,都要来恭敬的,邪魔鬼祟,又怎敢来作怪呢?但是我们学佛,应当普度众生,虽不要恭敬他,也不要妨碍他。

【问】佛既然也管不着我们的祸福,自然我们也不用恭敬他了?
【答】那又不然,我们既然想脱离轮回,就要照着佛的样子学,那么佛就是我们的老师了。你不肯恭敬老师,那还算是个学生吗?

【问】有一等叫做菩萨的,我们应该恭敬他吗?
【答】要说到菩萨,说得可就多着哩!简单地说,有已经成佛的,像观音等许多菩萨一样。有将来成佛的,像弥勒等许多菩萨一样。这等菩萨,慈悲心很重,专门帮着佛来度脱众生。拿上学来做比方,佛是校长,菩萨是教员。学生恭敬教员,是当然的事。

【问】依我的意思,我们学佛的人,供养佛菩萨以外,也供养天仙神鬼,似乎更好些?
【答】未必有什么好处,因为你要成佛,必须一心一意的学佛才行。假若你也和佛接近,又常和神鬼来往,心里自然不专一。等到临终的时候,或者把佛忘记了,一直跑到饿鬼道里去,也说不定。

【问】现在我明白了,要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恼,必须学佛。学佛的人,除了佛和菩萨以外,一切天仙神鬼,都不可信奉,都不可供养,是不是这样?
【答】非常的正确。


肆、 什么人可以学佛


【问】不识字的人,也能学佛么?
【答】也能!只要有人,把这本小书念给他们听,因为这上面都是些俗言俗语,不识字的人听了也能懂。等到听懂了,照着上面的话去做,也没有不成功的。从前唐朝有一个慧能大师,他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他就是一个不识字的和尚。

【问】不识字的人也能学佛,那一定要非常的聪明才行啰!
【答】那又不然,从前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大徒弟,名叫周利槃陀伽。他的资质最笨,佛就教他专门念苕帚二字,他记着“苕”字,便忘了“帚”字,记着“帚”字,又忘了“苕”字,这应该算是愚笨到极点了。然而他也证了阿罗汉果。

【问】女人也能学佛吗?
【答】也能学,并且学成以后,就不再受女身了。

【问】有人从前做过很多的罪恶,现在想学佛还中用吗?
【答】怎么不中用,你不常听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吗?只要自己忏悔以前的罪恶,立誓以后,永远不再去作不好的事情,一心学佛,以前的罪孽虽然多,也可以消除了。

【问】老年人学佛还来得及吗?
【答】来得及,不过,自己知道光阴不多,应该加倍努力就是了。

【问】那么少年人,可以暂且不必学了吗?
【答】那又不然,因为有两句古话说,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你知道你可以活多大年纪吗?就算能活的很久,也应该趁早学佛。因为功夫越长久,成功就越稳当,这不是一定的道理吗?

【问】理固然是理,不过人在年幼的时候,都有他要作的事业,忙忙碌碌,那还有功夫学佛呢?
【答】那是把学佛看作无关紧要的缘故。假若你把学佛和吃饭看作同样的重要,你就不至于说没工夫了。况且学佛碍不着作事,并不用格外地多费功夫。

【问】有钱的人,固然应该学佛。穷人衣食不足的,还能学吗?
【答】学佛全在心地上用功夫,用不着多费钱财。

【问】已经入了其他教门的人,把从前的教抛开,再来学佛,还可以吗?
【答】那太好哩!弃暗投明,正是有大识见的人作的事,要知道我们活在世界上,不过几年,或几十年的光阴,何苦有正路不走反而去到处瞎撞呢?

【问】如此说来,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学佛是吗?
【答】对哩!假若佛法有些人能学,有些人不能学,那就算不得平等了。

 
伍、 学佛的方法

【问】佛法既然人人该学,并且人人能学,我决心要学学。请您告诉我学佛的方法吧!
【答】学佛的法门很多,佛教通常分为五宗,律、教、禅、密、净。各宗的方法,也不一样。这却要依着个人的根性,拣择地来学。

【问】佛何必说这许多法门呢?
【答】这叫做对症下药,比方说众生是病人,佛是大医王。众生害的病不一样,所以佛开的药方也不一样,有的用凉药,有的用热药,其目的都是在把病治好。再说一个比方,譬如从南京到上海,有人爱坐火车,佛就教给他坐火车的方法。有人爱坐汽船,佛就教给他坐汽船的方法。有人爱坐飞机,佛就教给他乘飞机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目的都是到上海。佛教也是如此,佛说的法门虽多。其目的都是教人成佛的。

【问】这许多法门,都一样费气力吗?
【答】不然,有的很难,有的很容易。

【问】我没有什么才干,您就说给我一个顶容易的方法罢?
【答】你要学顶容易的,最好学净土宗的方法。

【问】怎么叫做净土宗,他的方法是什么?
【答】上面不是说过佛教分为五宗吗?这个净土宗,就是五宗里头的一宗。他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问】怎么算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呢?
【答】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南无两个字。念纳摩的音。)在这个世界的西方,离这个世界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世界,叫作极乐世界,也叫作西方净土。学佛的人,求着死后生到那里,所以说是求生西方净土。

【问】生在那里有什么好处呢?
【答】极乐世界的好处多得很。生在那里的人,都是从莲华里化生出来的,并不是肉骨凡胎。想吃什么饭,就有什么饭,想穿什么衣服,就有什么衣服。住的高楼大厦,都是用金银宝贝建筑而成的。想到什么地方去,不论多么远,立刻就到,不用坐车坐船。那里没有盗贼,没有疾病,没有老少,没有冷热。并且一生到那里,就永远活着,没有死的时候,终日听阿弥陀佛说法。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苦恼,极乐世界里一点也没有。这就是极乐世界大概的情形。至于详细的好处,不管说了多少时节都说不尽,除非你生到那里的时候,就一切明白了。

【问】那就算成佛吗?
【答】那还不算成佛,总是决定可以成佛了。如此不过已经是脱离六道轮回,永远不死了。既然生到那里,无忧无虑,不饥不寒,自然可以安安稳稳修行,并常和阿弥陀佛在一起,听他说法。这样时候长了,还愁不成佛吗?

【问】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吗?
【答】不是,他是另一尊佛。因为他的愿力很大,又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最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才教我们念阿弥陀佛。

【问】南无这两个字怎么讲呢?
【答】这是印度话,就是归投、依托、敬礼等意思。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说我们归投依托阿弥陀佛为老师。处处学着阿弥陀佛的样子,求他救度我们。

【问】极乐世界诚然很好,但用什么法子能去呢?
【答】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去了。

【问】就那么容易么,恐怕还靠不住吧?
【答】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不会有错的。

【问】佛在什么经上说的?
【答】专门说这个方法的,有三部经。一部是阿弥陀经,一部是观无量寿佛经,一部是无量寿经。其余许多大乘经典里头,都附带说过的。

【问】别的宗里,都是些什么法子,再说几个听听行不行?
【答】可以不必,因为有句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况且别的法门,都不是我们这些根机浅的人所能做得到的。有些方法很难,很费功夫,因为我们的寿命很短促,恐怕等不到修成功就早死了,岂不是枉费了一场功夫。还有些方法,非得有明白的老师教导不可,不然往往会弄出毛病来,也是很危险。只有这个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法子,最稳当,最容易,谁学谁就成功,这也尽够我们一生学的了。何必舍了容易的不学,反而去寻难的学呢?

【问】这个法门,既然是专给我们根机浅的人学的,想来那些有学问很聪明的人,自然不要学这法门了?
【答】不然,这个法门虽容易,实在说,佛教各宗的一切法门,都包括在内;所以自古以来,有大学问的人,学这个法门的也不计其数。例如在中国最先提倡念佛的,是晋朝的慧远大师,以及善导、永明、莲池、蕅益、省庵、彻悟,诸位大师,都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人,他们也一生专门念佛。可见念佛不单是愚夫愚妇斋公斋婆的事了。

【问】念佛既然比别的法门容易,将来的成就,恐怕比学其他法门的,也要差一些吧?
【答】岂有此理,不管什么事,难的未必更好,容易的也未必就差。比方说治病吧,不管用什么药,都是为得要把病治好,难道用贵重的药材治好的病,比用不值钱的药治好的病,更要好些吗?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比方一服万病皆治的药。既然什么病都治,又仅仅是单单一味,你想这味药的效力,该有多大呢?

【问】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虽是经上说的,这一定是有个道理,但还是须要请您说明。
【答】这个道理很深,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说明白的,也不是我的能力能说的明白。即使我说明白了,你一时也听不明白。除非你把三藏经论完全研究透彻了,或者你好好念佛等到成佛以后,自然就知道他的道理了。

【问】念佛而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不是迷信吗?
【答】不然,没有道理的事,你偏信他有道理,这才叫作迷信。至于念佛往生,原来确有其理,不过我们暂时不问明白罢了,不能算作是迷信。比方说:有两个人害病,其中一个人,相信医生的话,吃了一服药,病就好了,另一个人,看了医生的药方,就怀疑起来,他想这药方上开的药,不过是些草根树皮,没有值钱的东西,何以竟能会治病呢?不要迷信,且等我研究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再吃也不晚。谁知道他的病却一天重似一天,医理药性还没弄明白,竟然一命归阴去了,你想这两个人,谁的办法好,那个算是迷信呢?

【问】念佛往生的理由,我们一点也没办法明白吗?
【答】且拿因果来说说吧。上面不是说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吗?那么你终日念佛,种的是佛因,自然要得著佛果了。

【问】这到是也有理。但不知道从古至今,念佛往生的人有多少,何以知道他是往生西方呢?
【答】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等书,记载往生的很多,并叙述往生的情形。大凡念佛的人,到了临命终的时候,自己知道死的日期和时候,预先沐浴更衣,和亲友们从容的话别,到死的时候,一点痛苦都没有,依然面向西方坐着,合掌念佛,看见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接他,他便满脸笑容地死去,这时候伺候病人的人,往往会听见音乐的声音,闻到奇异的香气。要知道,人在别的时候可以装模作样,到临死的时候是不能假装的。

【问】这些书上的话可信吗?
【答】这些书,都是历来很有道德,很有名望,不会说谎的人记述的,怎么不可信呢?

【问】您说临死的人,看见佛来迎接他,是怎么一回事?
【答】原来阿弥陀佛,曾经发过很大的誓愿。凡是一切众生诚心念佛,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这人临死的时候,佛一定来接他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念佛的人临终,看见佛来接他,就是这个道理。

【问】上面您既然说凡事都是自作自受,佛管不着。现在又说临终佛来迎接,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答】何尝矛盾。你自己先要肯学佛,肯念佛,所以临死才会感得佛来接引。你自己不肯学佛,不肯念佛,佛虽然有大愿力,也不能强拖你去啊!这还不是自作自受的道理吗?

【问】念佛的人念佛以外是不是还要念经?
【答】经可以念可以不念,随个人的忙闲力量,不必一定。

【问】如果念经,应该念什么经?
【答】佛教里的经论有八千多卷,不比别的道门的经,只有薄薄的三本五本。学净土的人常念的经是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楞严经势至圆通章,普贤行愿品、普门品、金刚经、心经等,其中以阿弥陀经为最重要。如果不能念,也不要紧。但念佛号,也就尽够了。

【问】灶王经,也可以念吗?
【答】绝对不可以念。灶王经、太阳经、太阴经、血盆经、寿生经、眼光经、妙沙经,以及各种宝卷,和五部六册等书,都是后人胡乱编的,毫无道理。学佛的人,切莫误认作是真的经典,千万不要念他。(五部六册,多是窃取佛经的要义。并且杂以己意。拉杂而成。以致多违背了佛意。多堕偏空。)

【问】有些教门,也念金刚经,他们念的那个,和佛教里的金刚经一样吗?
【答】有许多教门,好念佛教的金刚经,那无非是拿佛教来作招牌的意思。其实他们并不是照着佛经上所说的方法去行,有些人更是拿了金刚经胡讲乱讲,去附会他们自己的说法。这些喜欢钻牛角的人们,拿讲佛经和猜迷一般,偏说佛怕泄漏天机。又说经上的话,都只是寓言,只有他们讲的那个,才是佛经的真正意思,试想佛陀,怜念众生,恨不得众生,把经典彻底明白了,立刻成佛才好。岂有说些哑谜,来疑误众生的道理吗?如果说佛怕泄露天机,不敢明说。请问这些乱讲金刚经的是什么人,他又何以敢泄露天机明说呢?

【问】念咒可以吗?
【答】佛经上的咒,名陀罗尼,都可以念,不过也不如念佛要紧。旁门外道的咒很多,都非常的可笑,念了毫无用处。就是佛经上的咒,也要有人传授才好。不然,容易把字音弄错。总之经咒都不要紧,可以不念。最要紧的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不要间断。


陆、 念佛以外的助行


【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没有别的事吗?
【答】念佛叫作正行,是顶要紧的。还有一些事,叫作助行,也是不可少的。

【问】助行是什么?
【答】就是多行好事,不作一切不好的事。

【问】什么事是不好的事?
【答】最重要的,有五样。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饮酒。这五样,在佛教里是严厉禁止的。这就叫作五戒,学佛的人,对于五戒,是不可不守的。又不可吃一切的烟,因为会口气常臭,不清净的缘故。

【问】杀生怎么戒呢?
【答】就是一切生灵都不杀害,也不吃他的肉。因为按着因果报应的道理,现在你杀他,将来他必杀你,现在你吃他的肉,将来他必吃你的肉。你想可以不戒杀吗?

【问】这事有点难办,不知可不可以通融?
【答】能够完全不吃荤,固然很好。如果实在为难,可以暂时吃三净肉,和花斋。花斋有好几种吃法,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及月底的三天吃斋,叫作十斋。而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的两天吃斋,叫作六斋。这是最普通的两种吃斋日期,你可以随意选择一样。

【问】怎么叫三净肉呢?
【答】就是杀生的时候,没有亲眼看见他临死的情形,也没听见他叫喊的声音,并且他不是单为自己吃才杀的,这三种,就叫作三净肉。凡是不能完全吃素的人,可以暂时吃这种。或是街上买现成已死的肉,也可以避免杀生。

【问】吃三净肉和花斋,就和吃长斋一样吗?
【答】当然不一样。不能吃长斋的人,先这么吃着,以后仍然要练习着,慢慢的断荤才好。

【问】这么就不难了,请问戒偷盗是怎么样呢?
【答】就是不贪图不义之财。

【问】那怎么叫戒邪淫呢?
【答】就是除了正式的夫妻以外,不可以和别人通奸。

【问】戒酒自然就是不喝酒了,戒妄语又是什么呢?
【答】就是不说诳语及不做骗人的事。

【问】这些事都还不太难嘛!
【答】不过还要知道这五件事,不但要戒住身体不要去作,也要戒住心,不要动不好的念头。比方说:偷盗,去偷窃,或抢夺别人的东西,固然算是偷盗。就是看见人家的东西,心里想着怎么可以拿来算作自己的,这也是偷盗。其他的四戒,都是如此。你不要以为我不过是这么想想,并没有实际去做,又没有别人知道,还怕什么。须知道心里一起念头,就种下了因,将来早晚一定要结果,怎么可以不小心呢?

【问】这事就很难了,自己约束不住自己的心,怎么办呢?
【答】念佛就是唯一的好办法,当你觉得心不受约束的时候,赶紧一心念佛,恶念自然就消灭了。

【问】不作恶,到还可以勉强着办。说到行善,我没有钱,不是没有法办了吗?
【答】这就错了,行善不一定要用钱。你有身体,遇见对人方便的事,费点气力去作,这便是身善。你有口,遇见有争斗的,帮他调解调解。遇见好人或是好事,极力赞扬赞扬,这便是口善。你有心,看见人家做好事,听见人家说好话,觉得满心欢喜,这便是心善。有钱的,固然应当舍衣施食,修桥补路,以及供佛斋僧,崇奉三宝。没钱的,即使闻见善事,心理和口中随喜,也是一样有功德的。

【问】作什么事情,不用费钱,而又功德最大呢?
【答】劝人学佛,功德最大。因为舍衣施饭,不过救人肉体上一时的痛苦。若能劝人学佛,是救人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你想功德大不大呢?

【问】念佛还有别的讲究吗?
【答】大概就是如此,不过初学,还有最要紧的三件事,是必须知道的。

【问】还有什么样的三件事情,请您说说看。
【答】学佛难得的是真信,你对西方有个极乐世界,念佛的人,临终佛来接他生到那里去的事,要得真信不疑。果然能信,那就成功三分之一了。既然知道这个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好处,必须要发切愿,要向那里往生。心中常存着那是我本来的故乡,其他的地方,不管是好是歹,我都不去。果然能抱定这个念头,那就成功三分之二了。再加上实行去做,那就完全成功了。话虽是这么说,但是这三件事,是联贯的,缺一样便不成功了。

【问】怎么叫作行呢?
【答】就是实行上面所说的念佛,行善,各种的办法。不过实行起来,还有几点应当住意的地方,须要留心。


柒、怎样念佛


【问】念佛不就是用嘴念吗,还要注意什么呢?
【答】又些人,口里虽然不停的念佛,心里却尽是胡思乱想,那样念法,是没有用的。必须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除了一句佛号以外,什么事也不想,什么念头也不起,这就叫作一心不乱,然后才容易成功。

【问】那不是很难吗?
【答】你看,你一会嫌念佛太容易,一会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这个方法,说容易极容易,说难也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住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就不乱了。俗语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便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心里想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每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听到心里去,一个字也不可把他放松。这样时间久了,心自然不至散乱。这是顶要紧的一个方法,千万不要忘记。

【问】念佛应该在什么时候念?
【答】应该在每天早晚两时,订一个课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可以按各人的情形来规定,无论忙闲,非念完此数不可。此外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念。越念的遍数多,越好。越念的时间长,越好。

【问】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念佛吗?
【答】搬柴挑水的时候,可以念佛。刷锅洗碗的时候,可以念佛。耕种割草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论行坐睡眠,以至上厕所的时候,都可以念佛,总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的工作,都是碍不着念佛的。

【问】念佛要大声念,或是小声念呢?
【答】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干净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不恭敬了。但是遇着危急的时候,无论何处,都可以出声念。

【问】学佛要供佛像吗?
【答】可以供一张阿弥陀佛像,或是西方三圣像。(阿弥陀,和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叫作西方三圣。)

【问】佛像供在什么地方合适呢?
【答】有闲屋,收拾一间,最好。如果没有,就供在自己住的屋里也可以。总要收拾得干净些,并且在像的上面遮以黄布,不念佛时,把黄布放下来,这样就不至亵渎了。佛像最好向东,念佛的人向西,对着佛像。如果不能这样。就是随便向那边,也都可以供佛。

【问】实在没有合适的地方,不供佛像也可以吗?
【答】若实在不好办,那只要诚心,不供佛像也可以。或是念佛时,朝西方,也好。

【问】供养佛,要用些什么东西呢?
【答】通常用的,有香、花、灯、清水、瓜、果,等物。如果不现成,缺几样,或全没有,都行。但决不可供养酒及荤菜,更不可在佛像前烧纸钱。

【问】对佛应该行什么礼呢?
【答】随便,可以磕头,可以作揖,可以鞠躬,可以合掌。(把十指伸直,两个手掌并在一起,放在当心的地方,叫作合掌)但以磕头礼拜最为恭敬,最能灭罪求福的。

【问】念佛的时候,应该跪在佛像的面前吗?
【答】也不一定,跪着、站着、走着,都可以念,不过要诚心就是了。能跪更好。

【问】您说早晚二时念佛,要立一个课程吗?
【答】说到课程,原是该个人依着自己的忙闲来规定。你既然找我,只好写一个最简单的仪式给你看。倘若你有工夫,肯加紧的行持,弥陀经、往生咒、赞佛偈、大发愿文,都可以加入。这几件,有禅门日诵一书,记载的很完全,流通佛经的地方,都有。早晨起床以后,晚间就寝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焚香献水。合掌恭敬,或跪着,或站着,用至诚心,照着下面的次序念。(以下小字不要念。)

(一) 南无十方常住三宝。(要念一声拜一拜。
(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要念一声拜一拜。
(三)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要念一声拜一拜。
(四) 南无阿弥陀佛。(要念一百声,一千声,两千声,越多越好,随着各人的忙闲自己定数,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不论念多少声,可不必拜。
(五) 南无观世音菩萨。(要念一声拜一拜。
(六) 南无大势至菩萨。(要念一声拜一拜。
(七)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要念一声拜一拜。
(八)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八句,叫作回向偈,念完以后,拜三拜,就行了。

【问】这课程很好,请问十方三宝怎样讲呢?
【答】八方上下,叫做十方。佛、法、僧,谓之三宝。佛是教主。法,是佛所说修因证果的经典。僧,是照佛说的方法去修行,已证菩萨,缘觉,声闻的圣果者,及道德崇高,弘法利生的高僧。这佛、法、僧,皆名为宝的原因,是因为能发生增长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就像世间的财宝,能养活人的身命一样。体念这一句,是先表明我,全是以佛及佛说的经,并照着佛经修行的菩萨高僧等,为我的老师,我就从此归投依托,为一个佛教的信徒。

【问】请问念释迦牟尼佛作什么呢?
【答】因为这个念佛法门,是他说给我们的。念他拜他,就是不敢忘本了。

【问】念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又有什么意思呢?
【答】因为念佛的人,临死的时候,这两位大菩萨和阿弥陀佛,一同来接引到西方去。所以念完佛以后,这两位大菩萨名号,也要念念拜拜。

【问】清净大海众菩萨,是什么菩萨呢?
【答】清净大海众菩萨,是说极乐世界一切菩萨,都是很清净的。大海众三个字,是说菩萨的多,就和大海一样。我早晚要与这些菩萨作伴侣,所以先都要念念,都要拜拜。

【问】回向偈有什么用处?
【答】回向偈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有归拢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经的功德,归拢到一个地方去。什么地方呢?就是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但念佛念经要回向极乐世界,就是无论做了什么善事,也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这样积得功德多一分,往生的希望也就多一分。若是把作的功德不回向在求生极乐世界上去,恐怕下一世,要得着天道或人道享福的报应,那么依然不能脱离六道轮回。并且福报越大造罪越容易,那么再一世就很可怕了。所以学佛的人,必须把一切功德,都要回到往生西方上去。那么寿终以后,就可以盼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但是念回向偈,也和念佛一样,要一字一句都从心里经过,不是空口念念就算的。

【问】请您把回向偈里面各句的意思,讲解一下。
【答】第一句愿以此功德的意思就是:我情愿拿这个念佛念经的功德。第二句庄严佛净土的意思就是:去帮助阿弥陀佛的净土,使他格外地好。第三句上报四重恩的意思就是:再把这功德,上头报答父亲、母亲、师父,和佛的四层恩德。第四句下济三途苦的意思就是:下边救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众生的苦恼。第五句若有见闻者的意思就是:若是有人看见我念佛念经,或者听见我念佛念经的。第六句悉发菩提心的意思就是:全都发出上求佛果下度众生的心来。第七句尽此一报身的意思就是:等到这个身体受完了报应以后。第八句同生极乐国的意思就是:就大家一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按句解释,就是如此。再统起来说,这八句偈子,有两层很大的意义。第一,是说我们念佛为的是求生西方,绝不是求功名富贵等等,一切世间的好处。第二,是说我们念佛,是为的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不单是为自己打算。明白这两番意义,不管念佛念经,不管作什么善事,都如此存心,如此回向,这就是算个真正发菩提心学佛的人了。

【问】上面你定的那个课程表,固然很简单,但有些人事情很忙,连那些也做不来,怎么办呢?
【答】也有办法,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能在早晨起床的时候念最好),面向西方,拜三拜,即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尽一口气念下去。气长的,一口气念十几声也好。气短的,一口气念几声也好。总共念满十口气,再念回向偈,念完了,向西方拜三拜,就算完事。这叫作十念法,很忙的人,每日诚心照着这个方法念,将来也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因为阿弥陀佛,也曾发过这么一个愿,自然是错不了的。


捌、念佛人临终的准备


【问】照上面所说的念佛方法好好念去,等到寿终以后,一定生到西方去,没有别的问题吗?
【答】修行的人,临死的时候,格外的要紧,应该预先作一个准备才好。

【问】怎么好好的人,忽然预先准备起死时的事来,这不是不吉利吗?
【答】吉利也罢,不吉利也罢,人从来没有不死的。既然早晚都会死,何妨预先谈谈。何况学佛的人,想着死了生西方,就像从火坑里跳出来一样,又和出外的人回家一样,是很快乐的事情,怎么说不吉利呢?

【问】平时念佛,临死,佛自然来接引,还用怎么准备呢?
【答】人到临死的时候,最后的那一个念头,是最要紧的。生西方,在这一个念头,上天堂,入地狱,也在这一个念头。到那个时候,必须要记得念佛,然后才有生西方的希望。若是把念佛忘记了,就靠不住了。

【问】学佛的人,一生念佛,何至临死,又会把佛给忘记呢?
【答】除非有大根机的人,或者平日修持功夫纯熟的人,才可临终不忘念佛。至于平常人,虽然平日也念佛,也行行善,却没有真实的功夫,一到临死的时候,妻号子哭,病苦昏迷,生前经过的事件,死后未了的牵缠,千头万绪,一一涌上心来。于是贪生怕死,手忙脚乱,你想这个时候。心里还有佛的影子吗?

【问】那将怎样呢?
【答】一个人要发心学佛,非把自己家里的老老少少,以及亲戚朋友等,都劝他念佛不可。这不但对别人有益,对自己也大有好处。不然,等到临终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利害,瞎搅和胡乱地闹,往往弄得前功尽弃,实在可惜。

【问】要往生西方,还须别人帮助吗?
【答】对哩!念佛的人,临终有三件很要紧的事,都是要别人帮助才行,我且说给你听听:
第一、 在病人临终的时候,凡是眷属们,切不可在病人跟前说长说短,哀声叹气。应该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不该寿终,念佛可以使病快好。要是病不该好,念佛可以往生西方。佛无虚愿,一定亲来接引;生到极乐世界去,有说不尽的好处,比在这恶浊的世界上受罪好得多,这样开导一番。再在病人能看见的地方,悬上一张佛像。这样病人眼里有佛,心里有佛,自然不至于失去正念,把佛给忘了。
第二、 家里的人,要分班念佛,帮助病人。虽然已经照上面的话开导过,但是病人的心力很弱,非有别人帮助不可。如果附近有学佛的人、组织的助念团,可以请几位来助念。若是没有助念团,可以把自己家中的人,分成几班,在病人跟前轮流念佛。声音要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人字字句句入耳经心。这班念过了,那班要紧接着念,不可间断。病人自己能随着念更好,如果不能,叫他静听别人念也是一样。直至断了气以后,仍然要照常念,念得越久越好。至少病人断气以后,再念八个钟头,才可以结束。因为死者气虽断了,神识还没离开身体,所以死后的几小时内,别人替他助念,效果极大,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 切忌搬动、哭泣、洗澡、换衣服等的事情。病人或坐着,或靠着,或仰卧,或侧卧,都可听其自然,不要胡乱搬动。因为病人将死,或刚死的时候。或生西方,或升天堂,或入地狱,都在这一霎那的工夫。大家只可至诚的帮他念佛,最为有益。俗人无知,往往忙着洗澡换衣等事情。不知这么一弄,病人还没断气,其苦痛自不必说。就算已经断气,他的神识尚未离开,依然还有知觉,一动则身体非常的痛苦,痛苦则生嗔恨心,瞋心一生,多堕在畜生道中,变作毒蛇一类的东西,非常的可怕。这时将死或刚死的人,若听见眷属哭泣,就容易动情爱心。一有此心,也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许多人,于父母临终时,不管病人怎么样,只是随着世俗的习惯,忙着沐浴穿衣,大哭大叫。以致父母一生念佛求生西方的希望,成了泡影,被这般无知的眷属,硬推到恶道里去。及至父母堕了恶道,儿孙们才请些和尚道士大闹排场,好叫人家说他是孝子。这等办法叫作卖孝,罪过是很大很大的。

【问】那么沐浴换衣等的事情,应该在什么时候办呢?
【答】应该在死者通身冷透了以后,才可以洗澡换衣,才可以哭泣。如果身体冷了转硬,可用热毛巾搭在臂肘膝弯等地方,一会儿即可变软。

【问】请和尚道士念经有用吗?
【答】要念经,应该请和尚,不可用道士。其实现再戒行精严的和尚也很少,即就自己眷属在灵前多多念佛,回向死者往生,也是一样。即是请了和尚,也是念佛较好。

【问】死者究竟生了西方没有,别人有法子知道吗?
【答】有!如果病人预知自己死的日期和时辰。到那时,看见佛来迎接,很愉快的念着佛死去。别人听见空中的乐声,闻见奇异的香气,这固然是已经往生西方的证据。即使功夫差一点,没有那些好处,只要人断了气以后,经过半天,别人轻轻试探他的身上。若是通身已经冰冷,只有头脑门还是热的,这也一定是往生西方无疑了。眼最后冷的,生天道。心最后冷的,生人道。肚子最后冷的,生鬼道。膝盖最后冷的,生畜生道。脚底最后冷的,堕地狱道。这都是佛经上说的。不过还应该知道,只要大家至诚助念,自然可以往生西方,切勿屡次去试探冷热。因为这时候死者神识未离,倘或受了刺激,心生烦恼,以致不能往生,那就害事不浅了。

【问】还有其他要住意的事吗?
【答】上面所说的话,都是最要紧的。学佛的人,能这样的准备,到临终时,自然不至于出什么差错。若要知道详细些,有一本书,叫作《饬终津梁》,看看便知。还有《临终三大要》、《人生之最后》、及《人生最大的一件事》等书,都可以参考。


玖、 结语


【问】平常都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莲台。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凡是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都不是肉骨凡胎,皆是从莲华里头生出来的。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念佛人,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生出一朵莲华来。莲华下,又有各种的宝台,所以叫做莲台。念佛的人越多,池里的莲华也越多。念佛的人功夫越大,池里的莲华也格外茂盛(上面回向偈中的庄严佛净土,就是这个意思。)及至念佛的人快要死了,阿弥陀佛,持这朵莲华,与观音势至等菩萨大众,来接此人。此人的神识,托此莲华中。往生西方,等到莲华开了,就可以看见佛菩萨的金面,听见佛菩萨说法,渐渐明白佛的道理,慢慢的就和菩萨一样,最后也和佛一样了。但是往生的人,平日念佛的功夫不同,行善的大小不同,所以莲华开的快慢也不同。按着莲华开放的快慢,分成九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九品莲台了。最好的,叫上品上生,一生到西方,莲华立刻就开,立刻可以见佛。这非得根机很大,功德很好的才能。最下等的,叫下品下生,要经过很多年代,莲华才开。我们念佛越多越好,就是为了往生的时候,品位高,见佛见得快。不过就是下品下生,也已了却生死,脱离轮回,早晚一定见佛,一定成佛。比生在天上人间,要好了不知几千万倍哩!

【问】像我们这些愚笨的凡夫,罪业很重,就是下品下生,恐怕也没有希望。仗着念佛的功德,再世还得为人。即使不能再得人身,在阴司里少受点罪也是好的,是不是呢?
【答】千万不可存有这个念头,存这种念头,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要知道,佛是最慈悲的,他的法力是无边的。他曾说过,不管什么人,就是有极大罪恶的人,只要肯忏悔自己的罪过,肯诚心念佛,佛一定来接他。佛是不说瞎话的,像你这样怀疑,对于往生是很有妨碍的。

【问】向来念佛的很多,成功的很少,都是吃了这个亏吗?
【答】有许多人都吃了这个亏,但也不一样。有些人很随便,今日念,明日不念,闲时念,忙时不念,好时念,病时不念,危急时念,无事时不念,这样念佛法,净念不相接续,是不中用的。再有一般人,念佛是装给别人看的,口里念佛,心里没有佛,这种念佛,和佛也不发生关系。有的人,以为活着的时候念佛,到阴司里可以当钱用,这等人甘心做鬼,是无心想到西方去的。再有等人念佛是为的求儿女,求富贵,求长生,求神仙。这等人的志向是在人天福报,极乐世界他也不愿意去,自然没有他的分,你想真为了生死而念佛的人,既然很少,往生西方的人怎么会多呢?

【问】难道念佛专为死后打算,活着的时候,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答】不是那么说。念佛的人,当然在生前也有许多好处,不过不好用心去求罢了。因为生前的好处,就算求到了,也不过几年几十年的事。而生到极乐世界的好处,却是永永远远无穷无尽的。我们以念佛这样极大的功德,仅仅换了一点天上或人间的福报,那不等于拿着无价的珠宝,去换了一根糖棒来吃吗?

【问】这本书看完了,我想再看几本别的书籍,不知道什么书容易看?
【答】可以看劝世白话文,初机净业指南,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饬终津梁,印光法师文钞等书。这些书流通的很广,可以请几本来看。如果再想多看。可以找真正研究佛学的人,请他指导你应该看什么书。自己胡乱的看,恐怕看得不合适,可能会无益而有害的。在这里还有一句应该嘱咐的话,就是我们没有才干,没有学问的人,最好少看书,多念佛。其实你能够把这本小书看懂了,记住了,照上面所说的切实的去做,管保你一定能往生。

【问】现在到处多有架乩扶鸾的,降坛的,非仙即佛,照着他们的教训学,不是更可靠些吗?
【答】我说自己胡乱看书,无益而有害,就是为的这个。各处的乩坛,多半是一些有灵气的鬼,假托着仙佛的名字来降坛。他们灵气的大小不同,所以有的俗滥不堪,叫人看了要呕。有的能舞文弄墨,作诗作词。他们说的话,虽都是劝人为善,但和佛所说的道理却不一样。相信他们的话,至多不过得一点人天福报。至于要脱离轮回,超生极乐,应该彻底服从佛的教训,一切旁门外道和架乩扶鸾的书籍,都不能看。一般见识浅的人,往往分不清好坏,看见许多善书上,都有佛菩萨的名字,便当作真正的佛学书籍看,那是很有害的,所以我说最好少看书,多念佛。

【问】那么您说的这一些话,就可靠吗?
【答】可靠。因为这不是我凭空造出来的,都是古往今来,对于佛学很有研究的人说过的。不过那些书很多很深,普通人看不懂,我把其中要紧的意思,变成通俗的言语来说,使得无论是谁,都能够明白罢了。

【问】从古到今那些名人的话,就一定没有错吗?
【答】他们的话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思,都是佛经上有的。经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难道讲了半天,你还不信佛的话吗?

【问】我那能不信,佛教诚然可推崇,不过您对于其他教门这么不客气的批评,您难道不相信其他教门的人,也来反对您的话吗?
【答】不怕,因为刚才已经说过,这些话不是我自己的意思,都是直接间接从佛经得来的。他们要反对佛,自然有佛来承当,与我何干。

【问】您的话句句都好,不过我的记性很不好,今天谈的话又太多,我觉得有点模糊了。请您再取简单了当的重说一遍,不知您还耐烦吗?
【答】可以,我且分成几条来说:
一、 要知人的神识不灭,因果报应是真实有的。要脱离六道轮回,必须学佛。
二、 信仰不好的教门害处很大。佛教的教理最高深,宗旨最纯正,历史最久远,信徒最众多,所以我们应该信佛教。
三、 佛教的法,法门很多,大概都很难学。最方便最容易的,莫如净土宗。所以我们学佛,应该学净土宗。
四、 修净土的人该信这个世界真苦,极乐世界是真乐,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只要我们一心念佛,临终佛自然来接引,一定不会错的。
五、 修净土的人,必须愿意脱离这个世界,必须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也必须愿意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
六、 修净土的人,应当时常诚心念佛。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最好能念到一心不乱,就的确可靠了,但不容易到达一心不乱,尤其以信愿最为重要。
七、 念佛的人,应该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照着自己的力量,随时随地多行善事。
八、 学佛的人,应该把念佛行善等一切的功德,完全回向往生净土。不可但求消灾免难,或求天上人间的一切好处。
九、 学佛的人,应该随时随地劝人念佛,自己的眷属亲戚朋友更为要紧。以便临终的时候,好得到他们的帮助。
十、 学佛的人,不可相信外道的书籍。遇有佛学上不明白的地方,应该请真正研究过佛学的人指导,不可听信旁门外道的瞎讲。
以上十条,你只要能记得住,信得真,往生西方是稳稳当当。我可以预先为你祝贺祝贺了。

【问】现在我对于佛教,已经丝毫没有疑问,决定如法实行了。将来我得以脱离苦海,决定往生极乐,全是沾了您的光,我将怎样报答您呢?
【答】我不敢受你的报答,我把学佛的好处和方法,老老实实告诉人,是学佛的本分。但愿你照着我的话多多念佛。同时多劝别人念佛,这样你的莲品可以增高。更希望你生到西方,见佛闻法证得无生法忍以后,早日回到这个世界上来,把一切在苦恼中的众生,完全度脱,那我就很感恩了。

其人已经彻底无疑,欲仗佛力加被,以期了无障碍,同于佛前礼拜回向云: 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又说偈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法界诸有情,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附  成复初痛改前愆发露忏悔文


弟子成复初,陇右顽夫,成纪蠢子。总角受读,道本未知。唯喜宗儒,先入朱注。以明道缵孔孟之统,紫阳集诸儒之成,步步趋趋,无行不服,硁硁兢兢,无言弗从。见其直诋异端,力辟释道,从此依傍口吻,常食唾余。自以为排左道而卫圣学,孰知其遮目睛而詈日昏也。闲有诤友,投以芥针,辩若悬河,证以今古。但以我执甚坚,反增臆见。常谓后世圣人,(明道,称后世小孔子。朱子,尊为后世圣人。)岂能诬乎二氏。历代师范,(退之,历代仰之,如泰山北斗。)决不诖乎片辞。倘其教略有可取,则诸公当为颂扬。今责徒必逮其师,故击鼠常破其器。矧宋元真儒之多谤。明清学士之横诃。是故倚愈重而信愈坚,胆益大而词益厉。加以门户极严,不许窥柱下天竺之书。砚友力助,甚至斥阴阳鬼神之说。由是运五洲之钢铁,铸成大错。涅元神之脑筋,迷尽夙慧。斯时也,谤书充乎箧笥,口业愈乎泰狱。罪将溢乎黑籍,病已入乎膏肓。千苦备经,百方莫愈。或叹其理学被谴,天道无知。不得已闭阁自思,口过犹昧。管子有言,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通之。一朝憬悟,忽觉获疚之因。于是仰天椎心,悔不欲生。吞刀刮腹,恨不立净。甫知群儒谤道,无非是己非人之情。三教同源,举行觉世牖民之道。从此尊崇佛老,不敢讪黩,以孔孟为依归,不以程朱是则效也。但宿业之重,如鳌戴山。消愆之迟,若剑磨砺。遂复持长斋而惩酒,衣道服而旋髽,唯归命乎至真,又遑恤乎非笑。斧镌板,剜眉批,爇稿文,谢朋友。时时修性,冀见原于佛仙。夜夜焚香,转乞怜于上帝。盖抱疴而自怨自艾者,于兹二十有五载矣。念白驹之过隙,不时垂泪。悲憨兽之罗阱,何日归林。总期诋訾焚毁,嘲谑涂扯者,无业不消。顶礼赞叹,信受奉持者,无法不学。然而恫瘝仍切,罪障未除,岂少至诚,未足感格。夫一镫能屏千年之暗,星火能烧万重之山。慝虽比于五逆,忏已越乎十年。血呕竭于心中,颡叩肿于莲下。天意尚不可测,愚顽当复何为。或者隐恶未暴,种识潜藏。用是彻底供呈,发露忏悔。皇天后土,仰祈共知。诸佛菩萨,冀垂加被。放光照我,俾我罪障灭而心目光明。运悲摄我,俾我净业熟而莲品超胜。愿以此发露忏悔功德。令现在同人,已受毒者,同改曲心,未受毒者,各行其道。共禀大通无我之圣训,咸遵一视同仁之嘉谟。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有情,同圆种智。恭干
常住三宝,证明摄受。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季冬,弟子成复初,百拜顶礼。




跋曰,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人若知因果,自可格除人欲,遵循天理。以复其本具之良知,则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皆由此而扩充发现矣。佛法者,世出世间诸法之根本也。自后汉入中国,千八百余年,由圣君贤相,通人达士之护持提倡,得以遍布中外。其间虽有三二暴君拘士,辟驳毁除,然皆仰面唾天,适足自污。宋之程朱,阅佛大乘经典,亲近禅宗知识,以期窃取其义以自雄。由未遍阅诸经,遍参各宗知识,遂窃取佛经全事即理,及宗门法法头头会归自心之义,以释儒经,竟成执理废事之邪见。如曰。天即理也。岂真有冕旒而王者哉。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人死之后,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剉斫舂磨,将何所施。又气已散矣,令谁受生。初由执理废事,继成断灭顽空。于是大张己见,深辟佛法。谓佛所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乃为骗愚夫妇奉教之根据,实无其事。此后凡属理学,皆偷看佛经,皆力辟佛法,不究道之根本,唯以门庭固执。从此治心治身治国治世之法,但存皮毛。了无根本。欧化一至,靡然风从,竟成废经废伦,杀父杀母,实行兽化之现象,为自有生民以来之大乱。究其根原,皆由辟因果轮回之学说以酿成之。自程朱以后,学者凡天姿聪明,无不受此遗毒。举皆自命卫道,而不知其畔道也大矣。致大多数人,毕世无由闻道。亦有始陷覆辙,后痛改悔,自愍愍他,自伤伤他,欲以己之迷执,作一切人之殷鉴,如甘肃秦安成复初者,又复何限。按其子净念书云,家严自十六七岁,即受程朱遗毒,以辟佛老为己任。惜所居偏僻,佛经殊难一见,又无弘法高僧,超格达士可亲近。遂以程朱所说,为千古不易之定论。从兹辄依其说以辟佛老,实绝不知佛老之所以。由其妄辟佛老,并将素所崇奉儒教真正宗旨,亦复迷昧。幸宿植善根,天鉴愚诚,俾其病困多年,以期自反。初则犹谓天道无知,继则大悟己见悖谬。从兹痛改前非,力修净行。效了凡之立命,法净意之革心。虽得心地光明,仍旧目睛昏翳。(民十六年,右目起翳,不能睹物。至二十年,左目亦然。乃与其子,极力忏悔。其子刺血画佛,以硃写经。彼乃作文发露,遂得目能见物。)方知不暴己过,终难消业,倘陈宿愆,尚堪利人。因兹作忏悔文,印送同人,以自己之迷悟,作来哲之法戒。祈光题跋,冀广流通。因略表受病之原委,期有心世道人心者,同挽颓风,同敦儒行。同修净业,同沐佛恩。同格人欲之幻物,同致本具之良知。庶可明明德以止至善,持佛号以生西方。罔念作狂,克念作圣,以身作则,普度群迷者,其在斯乎。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元月立春日,释印光撰


增录黄念祖居士开示


发菩提心就相当于信愿,这个信就是大智慧,不是大智慧不能信哪!这个信很重要,信是道之元功德之母,信为道元功德母。深入佛教,信才是能入,才能进门,你要能拿到宝,信是手;才能在佛法宝藏中拿到宝,能信就是很大的智慧。《阿弥陀经》说,这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唐玄奘大师所译则为“极难信法”。可见得能信这个法门,在一切世间,天人之中也都是很难的。所以常说念佛不难,难于生信。那么现在我补充一句:“生信不难,难生正信。”有很多人他虽然是信,不能称为正信。为什么呢?举些例子:有些人说:“我生前念一句佛,死了之后到阴间就多一个元宝。”这当然不是正信了。还有人就觉得,死是很痛苦,看到修行人死得好一些,于是他念佛,只求死的时候舒服一点儿。这是第二种。第三种,他就求佛保祐一切吉祥,求现生一切如意,只求世福。第四种,就希望我死后也要得到安乐。我活着时候很安乐、很舒适,死后也求这样。第五,为了超荐亡灵。自己有个亲属他已经死了,很思念他,那什么办法呢?于是念佛求对亡者有好处。如上种种千门别类的念佛,都不是正信,这样不能往生。最后一种,他就是认为自己根器不好,学别的自己都不够,既然学别的都不够,那么只好念佛吧!那么就念佛了。这个也很消极,对于这个佛号功德就信得不够,这种最多也只能够生到边地。这都不是正信。正信是什么呢?净土宗的祖师有个截流大师,他有一个劝生正信文,劝大家生正信,他说这个正信跟不是正信区别就太大了。他的正信是什么呢?就是相信自己的本心跟佛的心,本来就没有分别。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证的嘛!都具如来智慧德相嘛!所以自己的本心和佛的妙明真心本来不是两样。但是呢?现在自己还是凡夫,还不是佛。这是头一条。第二条,就相信虽然自己不是佛,但是我们跟佛没有一点儿隔断的地方。一个杯子里头我们倒了水,倒了牛奶,这个杯子里头有水的地方就有牛奶,有牛奶的地方就有水。牛奶全部在水里头,水也全部在牛奶里头。我们跟佛,虽然现在我们是众生,我们算是水,佛算是奶。但是我们跟佛,就像水跟牛奶一样,互融互摄。这个道理是对的,因为起码我们可以相信佛的心是遍一切处,当然我们在佛心里头。再进一步,要信我们的心跟佛的心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心也遍一切处。都遍在一切处,那不就佛在我心里头,我在佛心里头,一切处彼此都有。一杯之中,注入牛奶和水,杯中自然到处是牛奶,到处是水。这是第二条。第三,因此我们这念佛嘛!如来悉知悉见,感应道交。所以念佛必定可以得往生之果,如是的信叫做正信。他底下再说一句话就很深刻了,正信跟不正信将来这个区别就有天渊之别。
不具正信,不能往生。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有信有愿当然会持名,具足资粮当然就可以往生了。反之,你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愿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凭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重要,这是往生的关键。不具正信的话,你虽然念佛,不能往生,来生就会生到富贵人家,生到富贵家里就会造恶,造恶以后,再下一生就要入地狱。这个话很让我们震动。所以你修行不彻底,跟那个十恶不赦的恶人的结果,只是差一步。作恶的人的结果,这一生完了之后马上入地狱。我们没有作恶,我们也念佛,但是没有解决问题,我们来生富贵,富贵之后就要作恶,作恶之后,死了入地狱。作恶的人比我们先到一步,念佛不彻底的人后到一步,晚到一步,入地狱是同样的。结果很悬殊了,所以这个正信非常重要。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圆摄万类。最上的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在《行愿品》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安乐刹就是极乐国)这是普贤菩萨所发求生西方净土的愿。文殊菩萨,大智文殊把这七言偈改成五言:“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大智的文殊,大行的普贤都以往生极乐为志愿。所以对至高无上的上根也不屈才。再下呀!不但五逆十恶都能往生,连动物,连地狱中的众生都能往生。动物往生,我要举夏老师的例子,他在闭关的时候成天绕佛念佛,绕了佛之后坐下来念,念了之后穿上鞋下去绕,后发现有一个老鼠,在老居士绕佛时就跟着绕,等老居士坐到座位上,盘腿一坐,两只鞋就放下去了,是两只很大的鞋,那老鼠就坐在两只鞋当中,它也端坐。等到起立绕佛,这个老鼠又跟着他绕,成为常规,天天如是。可是有一天先师起来了,一看那只老鼠没有动,碰一碰老鼠还不动,再一看,老鼠端坐死去。这个老鼠,它能跟着人绕佛,跟着人坐下来,人起来它又跟,最后就安然在两只鞋中间坐化了。至于它是否会念佛?无从证明,但它能在关房中,紧跟先师同坐同绕,最后安然坐化,决定是深入净土法门。还有经上说的,地狱的众生,只要他肯念阿弥陀佛,在他业障消除的时候,在刚出地狱的一刹那,就成就清凉华菩萨。所以统收万类,这个法门十分殊胜。
有人喜欢以上根自居,认为念佛是愚夫愚妇,斋公斋婆都能用的法,他就有点不甘心。我就举一个比方,这个傻子照相机,傻子都会用,那么这个傻子照相机傻不傻呀?傻子都会用,正证明这个照相机十分高级。所以才这样简便,只要按一下就成功嘛!不能因为傻子也会用,就说设计制造这个机器的,都是傻瓜呀!正因为傻子也会用,说明设计制造的人十分聪明。下根、五逆十恶、动物、地狱中的众生都可以得度哇!正证明这个法门十分殊胜。


附录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书一】二二


以上资料来自:
《歧路指归》,印光大师 鉴定,李德明 参订,战德克 编述,妙音居士 整理,印赠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16-A, First Floor, Jalan Pahang, 53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承印处:福峰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歧路指归》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