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August 2024

菩萨再来投胎,尚有隔阴之迷?

【问】经上常说,菩萨再来投胎,尚有隔阴之迷。可是佛说罗汉已经出了三界,不受后有。那么菩萨境界比罗汉高,请问何以会再来投胎?而且还有隔阴之迷?
【答】菩萨有比阿罗汉高的,也有比阿罗汉低的,为什么?因为菩萨有等级。如我们最近说讲的《华严》,《华严》是圆教最殊胜的法门。以圆教而论,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修行的功夫只等于小乘须陀洹,不如阿罗汉,二信位、三信位一直到六信位都比不上阿罗汉,七信位的菩萨断证的功夫才与阿罗汉平等。所以,端看你是问哪一种菩萨,信位的菩萨比不上阿罗汉,圆教初住以上的就比阿罗汉高太多了。我们常常念菩萨摩诃萨,摩诃萨必定超过阿罗汉,菩萨就不一定了。
菩萨为何还到世间来?菩萨发愿要来世间帮助苦难众生,就是乘愿再来。再来之后,确实有隔阴之迷。何谓隔阴之迷?就是从一个维次空间转到另一个维次空间,而空间维次不同,自然就有差距,所以会把从前的事情忘记了。但是如果真的是菩萨再到世间来投胎,就是有缘来投胎。虽然迷一阵子,这个时间长短不一样,各人缘分也不相同;有人时间很短,几年就恢复了,有人要十几、二十年才豁然觉悟。而这其中也有大菩萨会帮助小菩萨。
《金刚经》上世尊嘱咐大菩萨要护念小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就是大菩萨会帮助小菩萨,佛也会帮助这些隔阴之迷的小菩萨。我们在《高僧传》、《神僧传》中,看到许多这种情形,确实是菩萨再来的,人很聪明,有的也很有福报,但不能接受佛法,那都是隔阴之迷。等到他真的遇善知识,在善知识会下开悟了,能够忏悔改过,舍弃从前的错误,重新来学习佛法,把佛法发扬光大,这种人很多。
像蕅益大师的示现就是隔阴之迷,他从小学儒教,发愿要对佛教严厉的批评,最好能把佛教消灭,将儒兴起来。母亲死后,深受打击,这才有机缘接触到佛法。学佛之后,很快就觉悟了,把从前的想法、作法全部改正过来,最后成为佛门一代祖师。其著作《弥陀经要解》,印光大师在《文钞》中非常赞叹,说是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赞叹还得了!
有一年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师请我吃饭,就问这个问题,他说:“印光法师对《要解》的赞叹是不是太过分了?”我跟演培法师说:“一点都不过分,他的赞叹恰如其分。”我们知道印光法师是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对他如此赞叹,那蕅益大师是何人?蕅益大师的身分虽未暴露,在我们想像中,他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至少也是观世音菩萨再来,不然不可能将《要解》做得这么好,真正如同如来亲口所说。在末法时期,这确实是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很难得!而印光大师的传记中似乎也示现着有隔阴之迷,但其实这都不可能,为什么?等觉菩萨再来的,何来隔阴之迷!
所以,这是故意做样子给我们看得,目的在劝导我们。这其中有密意,要细心去体会。“密意”,修学大乘的人常常会遇到,接触时似乎有很多障难,而实际上有好处、有功德、有利益。就如我们遇到障缘,遇到人家毁谤、侮辱等种种障碍时,要是感情冲动,就容易上当退转,丧失信心。若能运用智慧,冷静处理,勿感情用事,以理性来应付,往往会有非常殊胜的好境界。
所以,人遇到逆境或恶缘,绝不可冲动。《金刚经》上的忍辱仙人,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忍辱仙人遇到侮辱、伤害,他无嗔恚心和报复的念头,他成就了忍辱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布施波罗蜜。他被歌利王当作恩人看待,大恩大德,就把他大幅度的提升了。所以,绝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会造成严重伤害。如果用理智、理性来处理,彼此双方都好。将对方视为善知识,这是逆增上缘的善知识。我没有得到他的帮助,就无法提升;得到他的帮助,自己提升了,福慧增长!
因此,世间是非善恶没有一定。我多年来经历中,是非善恶不在外面,在于自己,端看自己用什么心态来处理。自己用真诚善心来处理,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善的;自己要是用情绪来处理,则没有一件事情是好事。决不可以用情绪,要用智慧来处事。所以,菩萨、罗汉应化到世间来,其中有很多密意的示现,我们要细心体会,不要怀疑!

以上资料来自:
《答疑解惑(六)》,净空法师解答,出版:社团法人高雄市净宗学会,赠送处:高雄市盐埕区七贤三路236号,2013年2月版本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答疑解惑 (六)》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