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丈夫对待妻子儿女不义不慈。
【分析】对待妻子应要和气而敬爱,对待子女应要严格而端正。不以礼来对待妻子,就会失去夫唱妇随的真义;不以正道来教导子女,就会伤害生育的恩情,这种不义不慈的行为,都叫做“无行”。现在的人对待太太,不是刻薄寡恩,就是过于亲暱;对待子女,不是过于姑息,必是过于苛责。自己实在没有德行,怎能责备妻子儿女呢?
故事一:后汉的张湛,为人庄重严谨很有礼貌,待人处世一定非常恭敬;和妻儿在一起,必定讲些有关礼节的训示,以及嘉言美行来教诲他们,有如庄严的君王在领导群臣一样,所以他的妻儿也能互相勉励督促,在乡里中颇有声望。这个案例很可以当做教导妻子及子女的方法。
故事二:从前有位史堂,在他微贱时就已娶有妻室,等到中榜当官后,自恨不能娶得富家女为妻,非常懊悔,于是天天疏远妻子,不再和她同床睡觉。他的妻子心中郁闷成疾,好几年,史堂不曾去探望她,妻子也怀恨在心。在她临终时,隔着一道墙呼叫史堂说:“我现在快死了,你忍心不来看我一眼吗?”史堂最后还是没去看她。等到妻子死后一年,阴府怪罪史堂的恶行薄情,没有良心,于是削减他的寿命和官禄,结果忽然生病而死。
故事三:涿州(今河北涿县)的王瑶,非常溺爱他的两个儿子,结果养成孩子的恶习,在无法管束他们的情况下,只好告到官府,后来两个儿子都死了,于是没有后嗣。等到王瑶死了,到第二年的二月十五日晚上,本地的城隍庙司祝(祭祀中致祷词的人)刘进,看到有一个人手持状纸,请求清明祭祀,城隍非常生气地说:“你有儿子却不好好管教,自己断绝后嗣,叫谁来祭祀你啊?”于是命令鬼卒将他赶出去,那人就大哭离去。城隍庙的主持隔天到他家去访问,才知道王瑶已经死了一年多了。
【再析】古语说:“孔子家儿不识骂,曾子家儿不识斗,习以成性也。」(意即:孔子家的小孩不知道什么是骂,曾子家的小孩不知道什么叫斗;这都是长期薰陶,而养成了这种性情。)
又说:“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之,又积善以润之。」(意即:养育子弟就像培养芝兰一样,既要积习学养来培育他,又要积存善德来滋润他。)
父亲不可过分地溺爱小孩,自小就要严格约束他,以法理来纠正他,那么长大后,就不会因为他的不肖而后悔。又说:“一家如果生有几个小孩,对于他们饮食衣服的照顾,不可不公平;长幼尊卑的辈分,不可不严格;贤愚是非的区别,不可不分辨。小时候教导他公平,那么长大后就不会有争财的忧患;小时候能以礼严格的要求他,那么长大后就不会有悖逆傲慢的忧患;小时候能教他分别善恶,那么长大后就不会有当盗匪的忧患。”综合前面所说,世人也就知道要如何去做了。
延伸阅读: 失礼于舅姑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