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December 2021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发明)富豪穷困,各有因缘。虽其所以致此者,皆由宿生自己之故,然就现在境遇,则苦乐天渊矣!人处富豪之地,宜常存忠厚之心,危惧之想,兢兢自持,每事哀怜穷困,方增自己之福。若因其可欺,从而屈抑之,驱使之,凌虐之,或以巧计笼络之,或以重息盘折之,则此中不可问矣。况资财田产,反覆去来,今日荒烟蔓草,即当年之舞榭歌楼,安在富豪之不转为穷困乎?则何如早存厚道之为愈乎?
(发明)富豪穷困,各有因缘。虽然这种不同现象,是自己前世造成的,但就现时来说,苦乐感受毕竟相差天渊啊!人在富贵的时候,应该常常存有忠厚的心和居安思危的想法,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经常怜悯救济穷困,才会增加自己今后的福报。如果因为贫弱可欺,就趁机压迫他,指挥他,侮辱他,以巧计笼络他,以重息盘剥他,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何况财产都是身外之物,忽得忽失,今天的荒草野地,就是当年的舞榭歌台,富贵怎么不会转为穷困呢?为什么不早存厚道的想法,使自己有一条后路呢?

富豪之人,本欲长据富豪之境,惜乎反种穷困之因。其患只在不知因果,忘却本来耳。《譬喻经》云:“智者思惟财物,不可久保。譬如失火之家,智者明知火势,火未至时,急出财物,舍虽烧尽,财宝全在,更修屋宅,广开利业。智人植福,勤修布施,亦复如是。愚惑之人,但知惜念,匆匆营救,不量火势,荡然灭尽。屋既不救,财复丧失。悭吝之人,亦复如是。”乃知不欺穷困,正所以善保其富豪也。
富贵的人,本来想要永远富贵,可惜反而种了穷困的因。主要问题就是他不明白因果,忘记自己的富贵是怎么来的了。《譬喻经》说:“有智慧的人,他会想到财物不可能长久保存。好像失火的人家,有智慧的人就会估计到火势太大,在火还没有烧开来的时候,就赶紧先把财物抢出去,屋子虽然烧尽了,财宝却保全了,重造新屋,就能再干事业了。有智慧的人培植长远的福业,也是这样。愚蠢的人,因为心里太吝啬,匆匆救火,妄想保全,不能估计火势,使全部家产都烧尽。房屋没有得救,财物也丧失了。那些悭吝的人,也是这样。”从这里就可悟出,不去欺负贫困,正是保持长久富贵的良策。

补充:在世界上,因富贵而种祸因,不是太多了吗?富贵正因为善业而来,忘记了自己的前因,一旦富贵,就悭吝不舍,甚至欺负压榨贫困,原以为这样做,就会财产更多,保持长久的富贵,而事实恰恰相反。这些人实际上因富贵又变成了贫穷的人,是佛陀所说的可怜悯者。要有付出,才有收获。妄想没有一点损失,实际上是大损失。正像那愚蠢的救火人,妄想全部保全,反而全部丧失。我们的福德,就好像银行里的存款,取出来就没有了,如果放出去,就会生出很多的利息,不但本金能保全,而且一翻再翻。那些富贵的人,为什么不这样想一想呢?坐吃山空,应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啊!

下附征事(原文译白二则)

不欺穷困
(据《感应篇注证》)

麻城县一个官员,积累了千金资产,准备赎回二十年前所卖的田产。他的儿子才十二岁,知道后,就问父亲:“得到我家的田产的人共有几家?”父亲说:“大约二十多家。”他又问:“卖出田产后,得了多少钱?”父亲把其他额外的数目加起来告诉了儿子。儿子听后慢慢对父亲说:“这样说来,赎回田产,别人就吃大亏了,真要赎回,一定会损伤阴德。我家有银钱,还用担心没有田吗?一定要去争回那二十多家的养命田吗!小家得到一点家业很艰难,我家要买田却很容易。即使他们用我们赎回的钱去买田,就要减少一半亩数了。何况银钱到手,花费就快啊!”父亲沉默了很久,说:“我儿说的很有道理,但墓旁的一十八亩田,必须赎回,方便祭扫,其他的就没有必要了。”儿子说:“要这样做的话,就应当以现在的价格买回,不要向人家说要赎回。”父亲依从了他的话。因此乡人很感激,常常在猛将小祠中祈祷他们得福。后来儿子长到十八岁,考试连连告捷,以部司提升为严州守。有一天骑马过河,马跳起渡河时,忽然看见猛将用手扶住他坐到桥旁,这才明白自己仕途顺利,是因为乡人祈祷的感应。后来享寿八十多岁。

(按)按照契约赎回田产,道理很正当,似乎也不损伤人,竟没有想到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就会专替别人着想,看出其中深层的道理,这样的孩子当然会让神人敬重,增福增寿了。


动人恻隐
(据《功过格》)

衡湘梅公,曾经作固安令。有一天,一个内监①赠送他一只猪蹄,请求追回欠债。梅公烹煮了猪蹄,喊内监一同饮酒。又把欠债人召来,斥责他为什么不还债,他诉说太贫穷。梅公说:“欠贵人的债,敢用贫穷来推辞吗?今天一定要还,再迟疑的话,就要死在板子下了!”欠债人哭着向外走去,内监见状露出了同情的样子,梅公马上又把欠债人喊回来,皱着眉头说:“我本来知道你很贫穷,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能要你快点卖了妻子儿女,拿钱来。但我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怎么能忍心使你家骨肉马上分离?暂且宽限一天,让你回去与妻子、儿女告别,从此以后就不能再见面了。”欠债人痛哭流涕,梅公也忍不住哭泣,内监也哭了起来,不想再讨债,就当场毁了债券。后来梅公升官做到侍郎,名声显贵。

注:①内监:宦官。

(按)既没有曲从内监的嘱托,又不伤内监的情面,使一片贪暴的心,不知不觉地转变了。梅公的方法只是要引发人的恻隐之心啊!

以上资料来自:
《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白话解》,承印者:和裕出版社,印赠者:华藏净宗学会,2004年10月初版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白话解》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