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October 2018

印光大师文钞节录讲述

净空法师主讲

目录

一、 劝注重因果
一九九七年六月
讲于华藏录音室


我们图书馆的录音室建好之后,今天第一次试验。张居士从印光大师文钞里节录了一段,我们就用这一段作一个开端。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而后已。(与卫锦洲居士书)
我们先看这一段。世法佛法都离不开因果,我们从清凉大师解释《华严经》说出五周因果,天台大师讲解《法华经》指示出一乘因果。这是说明佛法也离不开因果。所以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如果没有因果,不但没有十法界,而且一真法界里的依正庄严也不能存在。由此可知,因果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定律,是世间人所谓的真理。
因与果,它有相互的关系。前面一个因,变成后面一个果;后面的果,又变成底下的因,所以因果永远是循环的。由此可知,因不是定因,果不是定果,因果是循环的。
觉悟的人,这是菩萨,菩萨对于造因非常谨慎,因为他知道因会变成果,所以起心动念很小心很谨慎,惟恐将来变成恶果,那自己当然要承受。可是众生就不然,众生对于这个道理的事实真相并不瞭解,即使懂得一点,也是含糊其事,不能够透彻,于是往往就疏忽了造因,等果报现前的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这种事情太多太多了,不但我们在书本里面可以见到,如果诸位稍稍留意的话,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周边,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你都能够觉察到;觉察不到,是我们粗心大意。
这个文字后面说了,“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这就是佛菩萨及祖师大德,为什么要苦口婆心劝我们断恶修善,道理在此地,千万不要把这些教诲当作儿戏,当作老生常谈,不足以为奇的,那我们就完全错了。
无论修学那个法门,修学念佛求生净土也不例外。净宗法门虽然说带业往生,可是我们要晓得,所谓带业是带旧业,不是带新业。新业就是你现前所造的,这个不行,没有这个道理的。现前你所造的,这是往生净土的障碍,你去不了。带业是带旧业,就是你没有学佛之前,你所造的那些业障,这个业障可以带去。
现在觉悟了,从今而后决定不再造恶业了,你才有救啊!不是说带业,我现在天天还造罪业,没有关系,将来还能往生。这个想法,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这也是过去李炳老常讲的,我们念佛人,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够往生的,只有三、五个,就算是五个人吧,万分之五,还有九千九百九十五个不能往生。原因在那里呢?现前的恶业,他没有停止,他还继续在造作,所以虽念佛也不能往生,还要遭受六道轮回里的果报。前面经上这几句话,要紧哪!
我们要学佛,要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觉悟的心。觉悟就是明白,明白道理,明白事实真相,绝定要断恶修善,这样,罪业才能消灭。这个消灭,是佛的方便语,我们懂得。实在讲呢,就是“伏”的转变,罪它本身是消灭不了的。转变也等于消灭,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它是个转变,功德才能达到圆满,一直到成佛,成佛才叫究竟圆满。
我们要明瞭,宇宙之间,这些人与事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变化的?这是个基本的道理。佛在《华严经》上,为我们讲的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所有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成佛,就是成就大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你的智慧是圆满的,圆满就是没有一丝毫的欠缺。你的德行是圆满的,你的才艺是圆满的,你的福报也是圆满的,没有一样不圆满,这叫成佛。
那我们现在为什么过这种苦难的日子呢?佛讲:“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换句话说,我们本有的大圆满,是被妄想执着障碍住了。这个大圆满并没有失掉,只是有障碍而已。
佛讲这句话,是省略,当中还有,妄想、分别、执着,说了一个前一个后,当中的省略掉了。我们从这句开示,就能体会到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怎么来的,就从这些障碍而来的。
因为有妄想,妄想就是无明,就是不觉,所以才有一真法界里面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些位次从那里来的?是从无明妄想里面变现出来的。
十法界是从那里来的?十法界是从不平等里面变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从分别变出来的。你对宇宙人生,对人、对事、对物起一念分别心,就变成十法界了,就有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些现象了。如果再有执着呢,那就六道出现了。愈是严重的执着,那是三恶道,最下面的了,不是好事情啊!坚固的执着,严重的执着,那是地狱界。
我们怎样把这些幻相假相解除,恢复到本来面目呢?没有别的,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把妄想、分别、执着舍弃,你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你就住如来家了。
佛把这些事实真相,确实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里面就是一个因果的关系,妄想、分别、执着是因,十法界、六道是果报。妄想执着这就是罪障,罪障消灭了,功德才圆满。
“功”是讲修行的功夫。什么叫“功夫”呢?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舍弃,这叫“功夫”。“德”是什么呢?“德”是你得定、得慧、得一真法界。“功”和“德”这二字,我们要认识清楚。
圆满的功德就是圆满成佛,等觉菩萨的功德还不圆满,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也就是最微细的妄想还没放下,所以不能称之为圆满。这一品无明他放下了,他的功德就圆满了,这就是成佛了。
回过头来再看我们众生,众生作恶,对于宇宙人生迷惑颠倒,对人、对事、对物都生自私自利的念头,起贪瞋痴慢,贪瞋痴慢的果报在三途。造作恶业,又想不受恶的果报,诸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要晓得,这是自作自受,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一个力量,上帝也好,鬼神也好,佛菩萨也好,不能加给你一点点,也不能减少你一点点。他们没有这个权利,也没有这个能力,所有一切的果报都是自作自受,这是真理啊!

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奔驰。(续前)
所以作恶还想不受恶报,这经里头说的比喻,“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奔驰。”,这话说的没错,何况是更加的胡作妄为。
下面举例来说,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

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续前)
每见无知愚人,做了一点小善,心里就期求福报。那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你造善确实有福报,福报未必立刻就现前。为什么不能立刻就现前呢?因为你的罪业很重,小善抵不过你生平的重罪,所以它不能现前。

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续前)
稍稍遇到逆境了,对于圣教就产生怀疑。佛所讲的不灵,我做善,为什么会得恶果?人家造恶,为什么会得善果?佛讲的因果道理不足以为凭,他就起疑惑了。正像此地所讲的“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

从茲退悔初心,反谤佛法。(续前)
这就退失初心,再诽谤佛法,造作的罪业就更重了。

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之奥旨乎。(续前)
他不晓得“因果通三世,转变由心”这种深奥的道理。

报通三世者,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谓之现报。(续前)
什么叫做“果报通三世”?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这一生做善,这一生得福报;这一生作恶,这一生得恶报,这叫现世报,现报。

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谓之生报。(续前)
如果我们这一生作善,或者这一生作恶,但这一生没有得到果报,而是来生再获得果报的,这叫生报。生报是指来生。

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劫后,方受福受殃者,谓之后报。(续前)
第三世以后,甚至于一直到无量劫以后,果报才现前的,这一类叫后报。

后报则迟早不定。凡所作业,决无不报者。(续前)
由此可知,不是不报,不是没有果报,果报早迟不定。怎么样它才现前呢?经上讲的也很清楚,你现在造作的善恶是业因,因必须遇到缘,果报才现前。现在这一生当中,缘就成熟了,那么你的果报就现前,这就是现报。来生遇到缘,这个缘在来世,那因遇到缘,果报也现前,这个就叫生报。业因永远不会消灭,永远存在,也许在无量劫以后才遇到这个缘,果报于是就现前了。
譬如世尊在《法华经》上为我们讲个故事,这是佛当年在世的时候,有个人见到佛,要求跟佛出家。出家一定是有善根福德因缘,没有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出家,不像现在。从前人出家,一定证果;你看跟佛出家的人,那一个没证果呢?最低限度也证须陀洹果,至于证斯陀含、证阿罗汉、证菩萨果位的人,那更是不计其数。
这个人要出家了,佛笑一笑,就让他这些弟子,大阿罗汉,这些菩萨们,“你们来看,这个人能不能出家?”,大家看了之后,阿罗汉都有宿命通,能知五百世,这个人五百世当中都没有种善因,那怎么能出家呢?大家看了都摇头。佛收了他,告诉大家,此人在无量劫前;那阿罗汉的能力达不到了;曾经是个樵夫,在山上砍柴遇到一只老虎,老虎要吃他,他害怕就爬到树上,叫了一声“南无佛”。
这一声“南无佛”是因,无量劫后的今天遇到了释迦牟尼佛,缘成熟了,释迦牟尼佛给他剃度出家了,他也证阿罗汉果。这个果报就是后报。
由此可知,我们起心动念都是业,《地藏本愿经》里讲的没错,你一念善,必有善报;一念恶,必有恶报,就看缘何时成熟。所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们能够深明此中的道理,明瞭事实真相,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自然然就知道收敛了,就知道谨慎了。而且晓得,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处事待人接物,自求多福。当我们没有明心见性,性德不能现前的时候,所有一切的受用是靠修德来的。
善与恶的标准,佛法讲的非常清楚,起心动念为佛法为众生,这是善福。起心动念为自己,这是恶业。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清楚。为什么善恶要建立在这个标准上呢?刚才讲过了,十法界的业因是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念念有我,念念为我,这是严重的执着,这个执着教你永远搞生死轮回,你没有办法脱离三界六道。
所以起心动念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家庭,想到自己团体,都是恶业。世间人不懂这个道理,以为这个想法是正常的,以为这个想法天经地义,不是错误的。那里晓得,我们所想的和佛所说的完全不一样。佛看得清楚,我们看不清楚;佛讲的真实,我们往往看错了,也说错了。
起心动念都是业,不只这一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我们造作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大概总是造的恶多善少,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们造作的是善多恶少,我们早就不再轮回了,只要在轮回里面,必定造作的是恶多善少,我们不能不警觉。
但是佛告诉我们,这并不是定业,可以转变的。业是心造的,起心动念造的;转变还在起心动念。所以底下这一段讲:

转变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续前)
我们读到这样的经文,实在说,也是含糊其词念过就算了,不知道佛说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啊,这个就是迷惑颠倒。觉悟的人,我们在经上读到,像阿罗汉、菩萨们,听到佛讲这句话,就汗毛直竖啊!想到过去在阿鼻地狱受的那些苦难,还心有余悸,这个警觉性就比我们高得太多了。
堕落地狱的时间太长太长了,不只八万大劫。一个人造作这么重的罪业,在他还没有堕落之前,换句话说,还有救,堕落地狱之后就难了。虽然地藏菩萨在地狱里面度众生,诸位要知道,凡是到地狱度众生的,都叫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不是一个人,任何一尊佛菩萨,看到地狱众生与他有缘,他到地狱里面现身去教化,都叫地藏王菩萨,这点我们要知道。
一切诸佛菩萨都不是一个人,你将来作菩萨作佛了,看到地狱有情众生和你的缘成熟了,你到那里去帮助他,你也叫地藏王菩萨。所以诸佛菩萨的名号是一个通号,不是一个人专有的。
堕到地狱就难度了,我们在《地藏经》上看到的,菩萨虽然有大智慧、大神通、大能力,也只能将他从地狱度到忉利天,暂时免受苦难而已。可是地狱里的那种习气还是非常深重,虽生到人天,他还是继续去造恶业,所以命终之后,又到地狱去了,菩萨在那里看他出去没几天又回来了。你们看看经上所记载的,这些都是事实。

其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续前)
由此可知,堕到地狱就难救了。在什么时候救他呢?造极重罪业还没堕地狱之前,此时能把他唤醒,让他生大忏悔心,生起大恐怖心,努力断恶修善,把他现前的缘改变,把恶缘改变成善缘。能发大菩提心,那就更好了,再能够念佛求生净土,纵然是阿鼻地狱众生,临终一念十念,真的回头,真的发心,也能够往生。往生一样不退成佛,究竟解脱。
这个地方讲得好啊,说此人后来能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

由是之故,现生或被人轻贱。(续前)
这是讲现报,你做种种善事,人家一样瞧不起你、轻视你,障碍你。

或稍得病苦。(续前)
或者是得病苦。

或略受贫穷,与彼一切不如意事。(续前)
或者是受贫穷下贱之报,以及一切不如意事。

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之业,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续前)
这是什么呢?这是你的罪报现前,就报了。所谓重报转轻,重罪转成现前的轻报。就像

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转变由心之义也。(续前)
这是说明业果的转变是由心,你心里头一念觉悟就转变了。我们把佛法推广,把佛法介绍给一切众生,不为名,不为利,只希望一切众生能闻正法,这个功德利益是无量无边。
由此可知,如果是相反的,我要名,我要利,佛法在我手上,我也求专利,我们现在看到许多佛书,很多录音带录影带都印有“版权所有,不准翻印”,这个虽然在流通佛法,你流通的功德很小,你造作的罪业很重,你的罪业抵不过你的功德。你把正法封闭了,使正法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你为了自己很小的一点利益,把一切众生闻法的机缘遮断了,这个罪业是阿鼻地狱的罪业。
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你能够开放,不求自己这么一点的利益,给诸位说,你得的利益是无量无边,你的功德是不可思议。正如经上所说的,你作这件事情是菩萨事业,你得一切诸佛护念,你得龙天善神保佑。
做这样的功德,好像眼前还是很困苦,那就是此地所讲的,因为过去生中作的恶业太重,这是重业轻报。只要你肯认真努力做下去,咬紧牙关,你把这一段苦难的时候度过,你的大福报就现前了。
诸位同修,你们跟我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我这一生就给你作证明。我求学时,也是很勤苦、很精进、很努力,我的生活比任何人都苦啊,我度过那十五年的难关,以后才遇到韩馆长,她全心全力的护持,我们才得到一个勉强生活的水平,三餐才吃得饱。
我在台中一天吃一餐,人家问我:“哎呀!你修苦行。”,我说不是修苦行,我没有能力,没有人供养。一个初发心初学的人,谁瞧得起你?谁来护持你?没有人哪!这个难关就是过去所造的罪业,在这苦难当中,逐渐逐渐消除了。先建立图书馆,以后有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这是一个转机。现在你们看到的净宗弘扬到全世界,得到全世界人的拥护,这个福报现前了,这不就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吗?
所以遇到折磨,遇到苦难,不能灰心。我能够忍受得了,实在讲是得力于章嘉大师的一句话,所以任何的逆境,我都会想到老师的教诲,他老人家说的:“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萨替你安排的。”,那就没有话说了。再苦的环境,再坏的环境,佛菩萨替我安排的。佛菩萨这样的安排,就是消自己的宿业,成就自己的圆满功德,佛菩萨那里有恶意?
我们才懂得这个道理,瞭解事实真相,欢欢喜喜的来承受,绝不退心,绝不退转,一样勇猛精进。佛在经上讲的这些话,我们完全证实了,所以任何的挫折,无论这个挫折是大是小,我们都明瞭佛菩萨善意的安排,不是恶意的。可是世间有一些不明事理的人,他遭遇到这个环境,他对佛法生起怀疑,认为佛菩萨没保佑他,佛菩萨没有照顾他,于是诽谤三宝,又造作重罪,他怎么会不堕落呢?
这使我们想起佛在《金刚经》上教导我们,对于经教要深解义趣,你理解的不够深不够透彻,境界现前,你就无所举措了。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境界现前都要保持如如不动。逆境现前,帮助我消业障;顺境现前,有没有好处呢?如果你自己智慧没有开,定功不够,顺境一现前,你马上堕落,为什么呢?贪瞋痴慢的念头起来了。
你看看倓老法师开示里面,讲谛闲老和尚早年一个修禅定的徒弟,福报未现前,他修的很好啊。以后作了首座和尚了,收了不少在家的归依弟子了,得到很多人恭敬供养,于是傲慢心起来就堕落了,以后就当土地公去了。这就知道,智慧没有开,定功不够,福报现前,这不得了啊,你堕落。他如果没有当首座和尚,没有人恭敬他,没有人供养他,我相信他一定老老实实,会成就道业。
这样我们才晓得,福报原来不是一件好事情,福报现前,你能够一切不受,把这福报转变成弘法利生,利益众生,让一切大众共享,佛菩萨就会送福报现前。你没有这个定力,没有这个智慧,佛菩萨不会把福报立刻送给你,为什么呢?怕害了你,让你多受一点苦难,苦难能够帮助你。这才知道佛菩萨对我们的照顾,真正是无微不至,我们的感恩之心才能够生的起来,不是世间人的知见。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续前)
总觉得老天对不起他,别人对不起他。

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续前)
他不起这个念头,这就是不觉,这就是迷惑颠倒。我们在这个世间,特别是我们听到许多在商场作生意的人,被人欺骗了,人为什么会骗人?现在骗人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这个世界简直成了骗人的世界了,这是什么一回事情?
如果我们明瞭佛法,明瞭佛法就是明白事实真相,我们过去曾经骗人哪,现在别人骗我,不是一报还一报吗?所以受骗也是心安理得,还债啊!我还掉了。欠债要还债,欠命要还命,一定的道理,绝定不能够幸免。何况《般若经》为我们说的很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大般若经》里,为我们讲了几百遍的“不可得”,世出世间一切法俱不可得,这是真理。重复了几百遍,这《大般若经》看过,什么也记不得,大概只有这三个字的印象很深,你应该能记得。你把这三个字记住了,二十二年的大般若,你就得到了。
我们于一切法都不作得失的念头,所以逆境当中,我们要作偿债想,人家要,我们欢喜给他,自己要常生忏悔的心。

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续前)
这就是因缘果报不变的一个真理。

种稂莠则不能得嘉谷。(续前)
你种植的种子不良,你就绝定不会有好的收成。这个比喻,让我们明瞭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一定得恶报。世出世间一切法,总不外乎因缘果报,《法华经》里讲的“十如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一直到如是本末究竟。天台大师将这十句演绎为百界千如。这十句讲成一千句,说明宇宙人生就是一个循环的道理。
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瞭解透彻,我们才能够避免造作一切业障。彻底明白的人,没有不求生净土的。不能彻底明白的人,还留恋在这个世间,你在这个世间,确确实实可以得大福报。
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看到许多有福的人,拥有百亿财富,千亿财富。从那里来的,过去生中修福得来的,不是偶然的,没有侥幸偶然得来的道理。祸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自己过去世修的因,今生造的缘,因缘所现的报应。
印祖一生当中,我们现在于文钞中看到,他的观察,他的觉悟,明白的开导我们,要想这个社会真正达到安和乐利,除非把因缘果报的道理事实与一切大众讲解明白,否则的话,这世间大的灾难,这是指众生的共业,恐怕不能够幸免。
所以他一生当中,提倡因果报应的教导,以《了凡四训》、《感应篇》、《阴骘文》作为重点的教材,一生不遗余力的宣扬。他老人家用心很苦啊!完全在救世,毕竟觉悟而求生西方的人少,而追求世间福报的人多。所以他老人家的弘化社所流通的这些经本善书,佛经远远不如这三本,这三本的分量很大。
这是慈悲救世的苦心,要说他不是菩萨再来,我们很难相信,这是菩萨来到这世间,挽救众生的浩劫啊!他老人家虽然不在了,我们今天承受他的教诲,应当踏着老人家的足迹,把这桩事情做好,把这个法门藉着现代的高科技,向全世界普遍的宣扬。希望化解二千年这个世界众生的大灾难,那么诸位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
在文钞里面是讲到世间人种种的想法和看法错误了、偏差了,造成严重的后果,与他的期望恰恰相反,他老人家讲:

人生世间,千思万算,种种作为,究到极处,不过为养身口,遗子孙而已。(与卫锦洲居士书)
这就是遗留给儿孙。

然身则粗布亦可遮体,何必绫罗绸缎。口则菜羹尽可过饭,何必鱼肉海味。(续前)
饮食,菜羹也可以养身,何必鱼肉海鲜,造这些杀生之业呢?

子孙则或读书,或耕田,或为商贾,自可养身,何必富有百万。(续前)
儿孙读书也很好,种田也很好,作生意也可好,都可以养家活口,何必要富有百万?
这些话,一定是明理之人,觉悟的人,才能说的出来。他老人家又举例子为我们讲:

且古今为子孙谋万世之富贵者,莫过秦始皇。吞并六国,焚书坑儒,收天下兵器以铸大钟,无非欲愚弱其民,不能起事。
(续前)
自古至今,一心一意想替子孙谋万世富贵者,莫过于秦始皇。秦始皇并吞六国之后,焚书坑儒,把天下的兵器统统收集起来,铸成大钟,以为这样,老百姓就不能造反,不能够起义了。

谁知陈涉一起,群雄并作。一统之后,不上十二三年,便致身死国灭,子孙尽遭屠戮。直同斩草除根,靡有孑遗。是欲令子孙安乐者,反使其速得死亡也。(续前)
谁晓得陈涉一号召,所谓英雄豪杰并作。秦始皇统一之后,不过十二三年就亡国了。身死国亡,他的子孙都遭人杀害了,简直就同斩草除根,这是秦始皇怎么也想不到的。他是想要他的子孙能够世世代代都享富贵,没有想到亡的这么快,灭的这么快。

汉献帝时,曹操为丞相,专其威权。凡所作为,无非弱君势,重己权,欲令自身一死,子便为帝。及至己死,曹丕便篡。而且尸犹未殓,丕即移其嫔妾,纳于己宫。(续前)
汉献帝的时候,曹操为丞相,专权跋扈,所作所为,无非是把朝廷的力量压下去,自己的权势提升,干这个事情啊!心里面盘算着,自己死了之后,儿子就是皇帝。那里晓得,自己刚刚死,儿子就篡位了。而且曹操死了还没有入殓;你就晓得时间很短,才没有几天,曹操的那些侍妾,就是侍候他的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他的儿子统统召去,据为己有。

死后永堕恶道,历千四百余年,至清乾隆间,苏州有人杀猪出其肺肝,上有曹操二字。(续前)
死后永堕恶道。印光大师给我们讲一段故事,经历一千四百多年,在清朝乾隆年间,江苏苏州有人杀猪,杀猪破肚之后,把猪肝、猪肺拿出来的时候,居然在肝肺上有“曹操”二个字。
邻有一人见之,生大恐怖,随即出家,法名佛安。一心念佛,遂得往生西方,事载净土圣贤录。(续前)
旁边有一个人,看到之后吓坏了,知道这只猪是曹操来投胎的。他看到这事情,觉悟了,以后出家,他的法名叫佛安,一心念佛,以后此人往生净土。这事情在《净土圣贤录》里,我们这边有这书,诸位可以查查看。
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人死了有来世,有轮回啊!昨天好像报纸上看到白晓燕也显灵了,报上大篇刊登,怎么能说没有呢?科学再发达,不知道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一般人说我们学佛的人迷信,难道他不迷信科学吗?我们迷信的,还都有事实;他们迷信的,还解决不了问题。

夫曹操费尽心机,为子孙谋。虽作皇帝,止得四十五年,国便灭亡。而且日与西蜀东吴互相争伐,何曾有一日安乐也。(续前)
由此可知,曹操一生费尽心机,想为子孙谋,虽然他的儿孙作了皇帝了,但也只是四十五年就亡国了,时间不长啊!而且每一天都跟西蜀和东吴发动战争,那一天他享过安闲、安乐的日子呢?我们读历史要从这个地方觉悟。

下此若两晋宋齐梁陈隋,及五代之梁唐晋汉周,皆不久长。就中唯东晋最久,仅一百三年。其他或二三年,或八九年,一二十年,四五十年,即便灭亡。(续前)
再看东晋、西晋、南北朝的时代,宋齐梁陈隋,到五代时候,梁唐晋汉周,都非常短暂。其中,东晋算是最长了,一百零三年。其他的,有的只有二、三年,八、九年,一、二十年,四、五十年,就亡国的,太多太多了。

此乃正统。其余窃据伪国,其数更多,其年更促。推其初心,无非欲遗子孙以富贵尊荣。究其实效,反令子孙遭劫受戮,灭门绝户也。(续前)
这些都还算是正统的,而不算正统的,那个数量就更多,时间更短。你想想,他们这些人的用心,无非都是想要自己的儿孙世世代代都能享荣华富贵,可是他想错了,他做错了。这种做法反而令子孙遭劫难,被人屠杀,灭门绝户。这些都是事实。

且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能令子孙世受其福。况区区凡夫,从无量劫来,所作恶业,厚逾大地,深逾大海。可保家道常兴,有福无殃也耶。(续前)
由此可知,一个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且不能保证子孙世世代代享福,何况凡夫?这里面事实真相,我们要明瞭。事实真相唯有诸佛菩萨看得清楚,瞭解透彻。
一个人从无量劫来所造的恶业,不知道有多少,佛在经上讲,如果这个业要是有体积,那个体积再小,纵然只有像微尘那么大,那无量劫来所造的业,尽虚空都容纳不下。
由此可知,那一个人有能力,能够保持家道常兴而不衰?有福而无殃呢?这件事情,世间没人能做得到啊!

须知世间万法,悉皆虚假,了无真实。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热时焰,如乾闼婆城。(续前)
佛在经论上为我们讲的很清楚、很明白,说出事实的真相。告诉我们,世间一切法都是假的,不是真实,《金刚经》上讲“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那有一样是真实的呢?这些都是事实。
而《大般若经》说的更详细、更透彻,归纳宇宙人生的真相,实实在在说,就是一个因果循环的现象,因果相续的现象。所有这些假相,在你眼前过一下而已,你能不能得到呢?得不到,一切法都了不可得。《金刚经》说的好,“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说,你能得的那个意念不可得。
你所得到的这一切法,佛说的很清楚,这一切法是什么?真相是什么呢?万法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换句话说,你所得的也不可得。不但是世间法不可得,佛法也不可得。为什么呢?佛法也是缘生的。
佛说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真的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得啦,假名而已。诸佛如来,菩萨摩诃萨,你能够得到吗?也不可得啊!也是假名而已。佛法既然都是假名,都是了不可得,为什么佛要那么样热心的来讲经说法呢?佛的用意是希望你从假名假相里,真正悟入真实,这就是诸佛菩萨说法的目的。
所以《金刚经》上说得好啊!“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舍”,就是你不能执着,你不能有得的念头,你只要有这个念头,你就决定得不到。这些念头就是妄想、妄念。统统都放下了,统统都舍弃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于是你就明瞭了,你就透彻了。这个,不得已给它取个名字叫“诸佛如来”,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可知,诸佛如来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本来如是,哪里有得?哪里有失?
人、众生迷失了自性,迷,就是迷失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原因在哪里呢?就是起心动念,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在现在社会上,我们所看到的,贪瞋痴慢,忘恩负义,尽干这些事情。这是恶业、恶行、恶念,哪有不感恶果的道理?这就是因果相续,因果在那里循环。

唯自己一念心性,亘古亘今,不变不坏。(续前)
佛告诉我们,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这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呢?真的就是一念心性。诸位在这里特别要留意到,一念,不是二念,二念是假的,一念才是真的。一念就是一心,一心就是没有二念,这个才是真的。二,就是相对的;二,就有生灭;二,就有变异,就有染净。如果是一,这些现象完全没有了。
虽不变坏,而常随缘。随悟净缘,则为声闻,为缘觉,为菩萨,为佛。由功德有浅深,故果位有高下。随迷染缘,则生天上,生人间,堕修罗,堕畜生,堕饿鬼,堕地狱。(续前)
所以佛说,这一切众生在六道也好,在十法界也好,随缘在流转。他要是随净缘,根性劣的,就成声闻,成缘觉了;根性利的,就成菩萨,成佛。他要是随染缘,染的轻的,就是人天三善道;染的严重的,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虽不变坏,而常随缘。随悟净缘,则为声闻,为缘觉,为菩萨,为佛。由功德有浅深,故果位有高下。随迷染缘,则生天上,生人间,堕修罗,堕畜生,堕饿鬼,堕地狱。(续前)
所以佛说,这一切众生在六道也好,在十法界也好,随缘在流转。他要是随净缘,根性劣的,就成声闻,成缘觉了;根性利的,就成菩萨,成佛。他要是随染缘,染的轻的,就是人天三善道;染的严重的,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由罪福有轻重,故苦乐有短长。(续前)
这些都是悟有浅深,染有轻重,个人随着自己的罪福,所以有苦乐长短的差别。
觉悟了,明白了,就决定不会为自己打算。自身都不为了,又怎么可能会为子孙打算?不会有这个念头了。没有这些念头,那要为什么呢?为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就叫行菩萨道,这就叫修菩萨行。
这不为自己打算的人,不为儿孙打算的人,反而福德无量无边,他的子子孙孙一定蒙受福泽。在中国,大家看到孔老夫子,孔老夫子没有为自己打算,孔老夫子也没有为儿孙打算,他为社会为人民。夫子的子子孙孙,一直到今天,在台湾的孔德诚先生,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
由此可知,为自己打算的人,反而失算;为众生打算的人,反而得福。这些事实俱在,证明佛菩萨在经论当中为我们说的没错,句句话都是真实。说明世出世间的真相,无非是一大因果,永恒的、不断的在循环而已。
世间人有听过这些说法,但是他不能够深信,他不能够醒悟,为什么呢?因为看到世间人有很多作恶的,没有得到报应;有很多修善的,没得福。于是不相信修福得福报,作恶得恶报,他不相信啊。
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世间人思虑不周到,眼光很浅短,不晓得因果通三世。刚才说过了,它不断的在循环,永远在相续。循环相续,岂止是一生?所以有今生修福,今生得福报的,这叫现报。今生作恶,今生就得报应的,这也是现报。今生作善造罪,今生没有报应,来生报应的,这叫生报。或者是第三生以后,一直到无量劫才得报的,这叫后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正是所谓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我们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了,肯定这个道理了,你才真正懂得宇宙人生真正的真相,你才算是个明白人。
然后才知道,现在这个世间有很多人作恶,反而享福,这是什么原因呢?过去生中,他修的福培的很深厚,这一生造作恶业,他余福还没享尽,那是前世的福报,不是这一世的啊。如果他要是不作恶,那他的福报就更大了。譬如这一生当中,他有百万的财富,每天吃喝嫖赌,都干坏事,他的日子过得非常好,这就是过去生中的福太好了。假如他不造罪业,他就不止百万哪,可能千万亿万。
这些事和理,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瞭。造一切罪业还在享福,还不致于败亡,那是底子厚啊。但是你要晓得,罪业愈积愈多,愈积愈重,福终有享尽的时候。福享尽了,罪业现前了,那时候后悔莫及了。
有些人作善,作善不但没有得善报,而且还遭遇许许多多的困难,作善得的是不善的果报。这个事情,佛在经论上也讲的很多,这是过去生中恶业造的太多了,罪业太深了。如果他不作善,那他的困难就更多,灾难就更多。幸亏他能够断恶修善,所以他能够免除大的灾难。佛门当中常说的“重罪轻报”,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修善遇到困境,遇到逆境,自己一定要觉悟,一定要明瞭,那个果报不是因修善而得的,更应该努力的断恶修善,能够忍受眼前一切的困境及逆境,假以时日,必然是否尽泰来,罪灭福生。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不能怀疑。
一个人生在世间,最难得的,最可贵的就是具有正知正见,你的思想见解没有错误,你对于事实的真相及前因后果的观察,瞭如指掌。然后你懂得怎样修身,怎样齐家,怎样报国,怎样利益一切众生,你决定是过一个幸福美满自在的人生,不会教你的身受累。
身,怎么样会受累?贪着外面的境缘,你就劳累了。像刚才举的例子,秦始皇、曹操这些人,没有一天休息,没有一天过太平日子,都是为这些妄想受累了。他的一生,说实实在在的话,不如平常百姓。平常百姓不造这么重的罪业,身心没有这么重的负担,所以能够得到悠闲自在,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在古时候,说实在的话,最懂得人生的人,最懂得享受的人,是社会上的出家人与一些隐士。“士”是读书人,有学问有道德,不出来作官,不求闻达,甘心种几亩田,粗衣淡饭,平平安安,自自在在过一生。这是懂得人生的人。
这些人对社会、对大众有什么贡献?我在过去读历史,读到这些人的传记,我就有疑惑。历史上留下名,必定是对国家民族有很大贡献的人才青史留名,想了很久都想不通。后来学佛才慢慢明白这个道理了,他们这些人给社会大众做个典型,做个模范,做个好样子。什么好样子?与人无争,与世无求。他虽然没有天天讲经说法,他做出这个样子给你看。
他不是没有能力争,不是没有本事求。有能力争而不争,有本事求而不求,高人哪!人人都能学他,社会自然太平,自然安定繁荣。他们的榜样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不但对当时有影响,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使读书人看到他们一生的行谊就起觉悟了,何必与人争呢?何必要妄求呢?粗茶淡饭这个生活多惬意、多自在啊。
我们今天在中国大陆,虽然我们去的地方不多,听说九华山上还有很多老修行人,自己种菜,生活非常简单,几十年不下山的,过清净悠闲的生活。他懂得人生,他懂得享受,他懂得过人的生活,一生绝不造业。这种人,一般说,享清福。清福的果报不可思议,念佛决定往生净土,生净土就是作佛作菩萨去了,在虚空法界得大自在。
实在说,他们对于因果循环的道理及因果相续的道理,瞭解的最透彻,知道事实真相,所以能够万缘放下,二六时中,一念不生,这正是所谓大修行人。所以聪明人,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教世俗这些俗缘来劳累自己的身心。
这些道理,我们要细参,这些事实真相,实在讲,就摆在我们眼前,我们要很冷静的去观察,然后选择我们这一生修学的方向及努力的目标。我们到底是随净缘还是随染缘?我们到底是要学佛菩萨?还是要学凡夫?我们将来是想往一真法界,还是继续搞六道轮回?这个决定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真正觉悟,果然觉悟了,万缘放下。我们今天也不必到深山里面去归隐,为什么呢?一切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当中,不分别不执着,就叫做不攀缘。这样自自然然就为众生为佛法了;为佛法的弘传,为众生的破迷开悟。不但我们自己要说,更要紧的还要做个样子给人看。无论是说,无论是做,都出于至诚,没有丝毫虚假,没有丝毫造作,一切顺其自然。
一定要修福,尽心尽力的去修福。什么是福?什么是罪?也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世间人听说过舍财修福,但这个意思浅,意思窄小。读过《华严经》的,对于这个意思就广、就远了。声音也是财,内财。可见得不仅仅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是外财。我们能舍、肯舍、欢喜舍,舍它来造福。
今天对这个世界要造什么样的福,才能利益现前的大众?这也是我平常与几位发心讲经的法师常说的。经上常讲,佛是大医王,法是药,如果用这个比喻来说,那你一定要懂得,现代的社会及现代的众生害的是什么病?那你讲经说法一定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现代的众生是什么病?全世界普遍的都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瞋痴慢,忘恩负义。大家仔细观察观察,你就明瞭了。你想帮助他,因为他所想的,他所见的,他们所说的及所做的都是罪业,未来果报,不堪设想啊。你现在发了菩提心,你想救度他们,帮助他们离苦得乐,那你必须要教他觉悟,要教他回头,帮助他破迷开悟。
他念念为自己,你要表现出来念念为众生。他做的是损人利己,我们今天所做的是损己利人。不但你要说,你真正的做给他看,让他在这里觉悟回头,那他就得度了。
所以佛法无有定法可说,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这一切众生,他们所造的业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语造作不一样,佛菩萨所用的方法决定是对症下药,要给一切众生做一个好榜样。我们学佛的人出家,发心讲经说法了,这是作师。作师,你就要作一切师的好榜样。我们在求学,求学是学生,我们作所有学生的好榜样。这才能纠正社会的错误,才能够挽救这个社会。
现在这世间人普遍的在造罪业,我们想起来太可怕了。为什么普遍的在造罪业呢?我们明瞭,这罪业它也有因缘果。因,是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这个没话说,一切众生,个个都具足。但是虽然有烦恼习气,假如没有外缘的诱惑,它也很难起现行,可是现在这个世间恶缘太多了。
那些是恶缘呢?科技的媒体是恶缘。我们今天打开电视所见的全世界,看看报纸广告、杂志,里面的内容都是讲杀盗淫妄,这是缘哪。里面本来就有烦恼,再看到外头这个缘,这一拍就合了,那个不造罪业?为什么现在造罪业的人这么多?造罪业这么重?比起过去,不要说多了,比起过去五十年前,增长多少倍啊!不只几十倍,至少在百倍以上,这样下去还得了吗。
东西方古老的预言,说世界的末日,全世界的大灾难,这些话,我们今天相信了。众生的思想、见解、行为,这个是预兆。他心地善,行为善,后来就有善果,好的报。言行都不善,后来怎么会有好果报呢?这个事情太可怕了。
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我们也利用这个高科技的传播工具,我们做出恰恰跟它相反的榜样,让他看,让他听,让他冷静去反省,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这叫弘法利生。
他念念为自己,我念念舍自己。他念念求长寿、求富贵,我念念舍生命、舍供养。他念念所求的,他得到些什么?我们一切都放下了,我们得的是什么?这个可以作个比较。不要以为,恐怕这么做,还是没有人觉悟。我们要是起这个念头,起这个疑惑,那就错了。只要我们认真努力去做,必定有觉悟的人。先是少数人觉悟,逐渐逐渐就多数人觉悟,到最后大多数人觉悟,这个世界的劫难就转变过来了,问题是我们自己决定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舍财修福要能舍得尽,痛痛快快的舍,要能舍的快速,为什么呢?众生的劫难就在眼前,怕的是来不及了,人身的寿命很短哪。
我昨天晚上看一篇梅光羲老居士的传记,梅老居士是了不起的人,二十几岁就有不平常的成就了。一生以居士身、宰官身研教、弘经、著述、讲学都没有中止,他是六十九岁往生的。《无量寿经》前面一篇长序是他病中写的,他病中坐不起来,都躺在床上,是这么写出来的,写了二千多字的长序,我们看了非常感动。
古今出家在家,许许多多的大德,真正有成就、有贡献的,走的时候还有这么多痛苦。这个痛苦,要晓得是夙世的罪业,这是果报现前。报完之后,他往生时非常安详,非常的自在。我们听了、看了这情形,要觉悟啊。韩馆长往生就示现了这个相给我们看,她在病中很苦,但走的时候很自在、很安详。走的前一、二天,对我们说:“好舒服哦!”,那些针都拔掉了,不再给她治疗了,她感觉非常自在,非常舒服。
所以我们看了这现象,自己提高很大的警觉,业障一定要消除。怎么消呢?修福,拼命的修福。财,要布施。身体也要布施,精神体力都要布施。我们研究经,讲经说法,是内财布施。用智慧布施,用精神布施,用体力来布施,这事情要认真去做,努力去做,不能投机取巧,不能够懈怠懒惰,这就是我们认真来做布施工作,希望将来走的时候,免除这些病苦。
我们现在做,还来得及,这才是聪明人,这才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大的一桩大事。现在所有的一切享受全是假的,全是空的。临命终时,没有病苦,如入禅定,那是绝大的福报,真实的福报。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与聂云台居士书)
世间人是指过去帝王将相,出世间是讲诸佛菩萨。世出世间的圣贤,目的都是在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阐扬因果的道理,说明因果的事实就非常的重要,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也不外乎此。
我们综合佛在经论中所说的,尤其是大乘佛法,一乘的大经,无不是阐明因果的道理。佛告诉我们,世出世间一切法,体,是永恒不变的;相,是幻妄不实的,所谓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决定不是真实的。所以告诉我们,万法皆空,这“皆空”是讲现象。万法的现象皆空,但是因果不空。因果是什么呢?因果是这一切万法的相续相。因果是相续的,因果是循环的,这种相续循环的现象,永远存在。因此,善因一定感善果,恶因一定感恶报。

当今之世,若不提倡因果报应,虽佛菩萨圣贤俱出于世,亦末如之何矣。(续前)
老法师说,在我们现代这个时代,如果不提倡因果报应,把这些道理真相向大家说清楚、讲明白,让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能有所收敛,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每一个国家地区都极力的在倡导民主、自由、开放。古时候,领导人的权威、家长的权威、师长的权威、长子的权威,在民主自由开放的环境之下,统统消失掉了。
一般人民可以说是无拘无束,要是不懂得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他内有贪瞋痴慢烦恼的习气,外有五欲六尘的勾引,他怎么能不造罪业?怎么能不感恶报?个人造业受报事小,如果社会上普遍都是这样,那就造成不堪设想的共业了。在这个环境之下,纵然佛菩萨统统出现在世间,也无可奈何。这个事实,我想诸位想想都能够体会得到的,眼前的社会就是事实的证明。
老法师在民国初年,这些口号刚刚提倡的时候,他老人家有高度的智慧,就知道往后这个社会的演变,预先给我们开了一服药方,我们如果能认识,能依教奉行,这还有救。如果对这个药方不认识,不以为然,那问题就非常严重了,后来的发展,真会到不堪设想的地步。

二、 谈家庭教育
儿女虽小,万不可任性㤭惯。(复乔智如居士书)
他说儿女虽小,绝定不能够任性,娇生惯养。中国古时候的谚语常说“教子婴孩”,你教儿女是在他婴孩时代就要开始了;婴是婴儿、小孩,这句话的意思很深。“教妇初来”,妇是媳妇,娶妻、教妻是她一进门就教导她,这个时候容易。如果是娇惯了一个时期,她不听了,她不接受你的教育了。
古圣先贤的话没错,可是于现在的社会,还是有很大的阻力。你家里是这个教法,别人家里不是这个教法。你这个小孩在家里听到父母是这样教的,但是跟别的小孩在一起玩,跟同学们在一块相处,他们的父母对他就不是这样教法。所以小孩也会产生疑惑,也会产生反抗,这个麻烦就大了。
因此,因果的理念要向社会广大的群众宣导,必须要让广大的群众都能瞭解,共同向这个方向,向这个目标来努力,以共同的理念教儿女、教学生;领导人以此教他的干部,教他的部属,才能够真正达到社会安定和睦,繁荣兴旺的目标。

又曰,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又曰,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与聂云台居士书)
印光大师又特别着重教女,教女孩子比教男孩子更重要,善教儿女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老人家说的,细细去想,很有道理。他说治国平天下的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这个可以从古今中外历史里面去观察。

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女。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则其夫其子女之不贤者,蓋亦鲜矣。(续前)
这世界为什么少贤人、少圣人?由于世间上少贤女。如果有贤女,将来此人必是贤妻贤母。先生有一个好内助,在他事业上一定是飞黄腾达,一帆风顺。儿女有贤母,小孩自幼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善法的薰陶,将来那有不成圣成贤的道理?这正是所谓女人操治国平天下大权之大部分。

必须对彼常说因果报应,使彼心中常存畏惧,自然不至将来作伤天损德之事。(复乔智如居士书)
所以教导儿女必须从幼小的时候,就要常常跟他讲因果报应的故事。他年龄大一点,有理解力的时候,要跟他分析因果报应的道理,让他明瞭,能够常常存畏惧之心,自然就不会作这些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了。

此提倡因果报应,及善教儿女,乃天下太平之根本法轮,对一切人,皆当以此相劝,非但为女人言也。(续前)
我们学佛四众同修,出家的男众女众,在家的男众女众,你要是真正的佛弟子,你就有责任对一切人,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要以此相劝,以此共勉。天下的治与乱,就在每一个家庭是不是着重道德,着重品德的修养。每一个家庭都健全,这个社会自然是健康的。社会出了问题,那就是家庭出了问题了。
所以在中国,古圣先贤建立国家社会,用什么方法?用五伦。五伦第一个是夫妇,第二是父子,第三是兄弟,第四是朋友,第五是君臣。由内向外,夫妇同一个房间,父子兄弟同一个家庭。由此可知,如果夫妇不和,你的家就乱了;家不和,社会就动乱了。
所以中国古圣先贤他瞭解,他明白,要把一个国家治理好,要想这个社会安定繁荣,从那里起呢?从家庭起。家庭从那里起呢?从夫妇起。这才以五伦十义为教育的大根大本。家庭以此为根本,社会也是以此为根本,国家还是以此为根本。这是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道统。
世界文明古国有几个?早就都灭亡了,唯有中国这个古国到今天还存在,你要是问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就是这个道统在维系着。如果这个道统要是丧失掉了,这个文明古国恐怕也有问题了,因为它的基础动摇了。
老和尚这些教诲,这些议论,都是根本切实的说法,老法师在答复江易园居士,也有一段话说:

又今之提倡佛学,须注重于净土法门,及因果报应。(复江易园居士书)
当时各地方组织莲社,修学净土的这些同修们,可以有一个共修共学的场所,这个很好,很难得。现代我们虽然不用“莲社”这个名称,我们遵循夏莲居老居士的建议,各处组织“净宗学会”。实在讲,这个名词就是古时候“莲社”的现代化,因为我们听到“莲社”及“寺院”,往往就联想到宗教上去了。
实在讲,现在的四众弟子,有责任要把佛教带出宗教。因为佛法本来就不是宗教,它是世尊对一切众生至善美满的教育,我们希望它能脱离宗教,恢复教育的本来面目,才能普遍利益社会广大的群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所以夏老有鉴于此,将此名称订为“学会”,我们现在遵从他这个建议。“学会”实际上和“莲社”是一样的,只是在名称上换了一下。
“净宗学会”怎么个组织法?需要多大的规模?多少人数?实在讲,这个没有一定,一切随缘,不必勉强去做。你们在一个地方念佛弘法,人数逐渐逐渐多了,大家觉得需要一个聚会的场所,这不就是自然形成的吗?
像台中,往年李炳南老居士到台中来之后,他就学他的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就给人家讲经说法,劝人念佛。利用公余之时,在朋友家里,五个人,十个人,他就讲起来了。以后愈讲人愈多,朋友家的客厅太小,容纳不下了,觉得有需要搞一个小讲堂,这才动了念头:“我们搞一个莲社。”,在绿川买了一栋旧房子,重新整修了一下,规模很小。那个讲堂只能容纳一百多个人的样子,大概一百二十个人就挤得很满,大约是五十坪的样子。
所以从前莲社的大殿大概只有五十坪,莲社现在的规模,这是几十年逐渐逐渐的扩展。旁边的邻居有的离开,移民到国外去了,把邻居的房子买来,再扩大。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它是整个拆掉重建的,最初早年的建筑,那要看他们历史的照片,很简陋啊。一切都是随缘而成就的,这成就的多么自在。
后来这地方法缘愈来愈殊胜,于是莲社那个地方容纳不下了,再开辟第二个道场,建立慈光图书馆。慈光图书馆的规模比莲社大多了,但是各位现在去看,二者大小好像差不多,那是因为莲社以后不断的扩充,才有今天的规模。而慈光图书馆一直保持着四十年前的样子,只多了一点点。我这次去,所休息的小楼是后来买的,这是四十年前没有的。
所以道场的扩充一定是顺其自然的发展,顶重要的是自己真实的修学,这个重要。所以从很小的道场,逐渐逐渐的发展,这是在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许多大道场、名山、宝刹都是如此成就的。真正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你能够得自在。
发展事业又不失清净心,这才叫“自立立他”。如果一昧发展事业,每天为这些事情操劳,而自己得不到清净,那么你所修的是人天有漏的福报,甚至于将来往生都会成问题,这就得不偿失了。毕竟念佛往生才是我们一生当中最大的一件事情,其余的,小事啊。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诸位要晓得,永脱轮回。不但永脱六道轮回,永远超越十法界,你回归到一真法界了。华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回归到一真法界,那你生活的空间就扩大了,扩大到不可思议,你就得大自在了。
在那个环境里面,我们依旧不断的在修学,不断的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我们的修学,像经上讲的,“遍供十方诸佛”,供佛修福啊!供佛当然闻佛说法,闻法是开智慧,福慧双修。同时又能在十法界随缘示现,广度众生。我们要达到这么一个境界,佛告诉我们,只有念佛求生净土,你就成就了。如果不念佛求生净土,你想要到此境界,那的确是很难,在经上讲的,至少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这是说明为什么提倡学佛一定要注重净土法门。
净土,最着重的是修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我们往生真正的条件是清净心。所以念佛讲求的是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念都要与清净心相应,这样功夫就得力了,才能够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够念到一心不乱,这样当然就得生了。
心地清净的人,一定生智慧,一定生慈悲,决定不会作恶。这是老法师教我们要特别注重提倡因果的道理。

并令入社之人,各各戒杀护生。(续前)
又劝导大家要戒杀护生。实在说,今天讲到戒杀护生,我们中国人远远不如外国人。我们在许多国家,人家的公园里有很多野生动物,这些动物都不怕人,像树上的松鼠,你一招手,它就到你身边来;甚至于小鸟、鸽子、海鸥这些野生动物,它都不怕人,都可以飞到你的身边,停在你的手臂上。
这是什么道理呢?动物和人相处,它看到人没有害它的念头。可是在中国,这些动物见到人的时候,就惊慌恐怖,赶快逃命。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我们中国人杀气太重,它一接触到就生恐惧之感。所以一定要学着戒杀护生。

各各善教儿女。(续前)
老法师教导我们,我们应当劝一切人善教儿女,做老师的要善教学生。

国之荒乱,由乏贤人,其源由家无善教而始。而家庭之教,母教更为要紧,故教女比教子关系更大也。(续前)
国家社会的动乱,由于缺乏贤人,而它的根源实在就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中,母教是最为重要。所以他老人家的看法是教女比教子关系更大。

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人少有贤母,长有贤妻,欲不为贤人,不可得也,此正本清源图太平之良策也。
(续前)
他说有贤女,这个社会就有贤妻。一个人小时候有贤母,成人之后有贤妻,他想不做贤人也办不到,因为自小受贤母贤妻的薰陶,他在社会上当然是正人君子。由此可知,这个才是真正正本清源的良策。

愿阁下于提倡佛学时,谆谆以此告之,庶佛法世间法皆振兴也。(续前)
所以老法师对于一些在家的大德居士,在当时,居士们很多出来弘扬佛法,很普遍而且很有成就;老和尚开导他们,希望他们在弘扬佛法时,特别注意提倡,目的都是期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但求不饥不寒,何思财发巨万。(复高邵麟居士书)
人一定要守本分,一定要认识清楚,明瞭事实真相。我们一生的生命是很短暂的,身体非常脆弱,怎样利用这脆弱的身体及短暂的生命,真正做到积功累德的效果,这就是一个聪明人,有高度智慧的人。所以对自己只要衣食足,吃得饱、穿得暖,有一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矣!知足常乐。如果有多余的,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累积,真正的累积。所以“累积”不是说我买了有多少田地、多少房屋给我的儿孙,这个想法错了。
说到这个事情,我想到我学佛当初之时,我还在工作,尚未出家。我喜欢读书,在那个时代,台大有位教授颜一平先生开了一间书店,叫“艺文印书馆”,好像在西门町的街上,那条街我忘掉了。生意做得很不错,于是他就把工作辞掉,不教书了,专门做生意,经营的很不错。大概前后有个五、六年吧,我听说他买公寓式的房子,买了五十多间,发了财了。大概又过了不到十年,他过世了,一栋房子也带不去啊。
不知道为社会,不知道为众生,完全都想到个人的利益及一家的利益,不晓得积德给子孙。当时他卖的书都很贵,实在讲,我们的收入都非常微薄。我在他店里买了二部大书,一部是《资治通鉴》,一部《十三经》,一部《二十五史》。以后我这些书捐给慈光图书馆,我是于民国四十七年到慈光图书馆,将这些藏书捐赠给它。所以这些人都是醉生梦死,不认识事实的环境。

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续前)
古人教给我们,“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这话很有道理。你将再多的财宝留给后代,不如教育你的儿女,教他读经。经,是真正的学问;史,是人生的经验。你有学问,有经验,我们常讲“有史实”,你在这个社会上,自然能够立足。这一点很重要,不必留财产给儿女,儿女得到很多财产,懈怠懒惰,财产花光了,他的生活就可怜了。所以不如教给他有德行、有学问,让他在社会上受到大众的尊敬爱戴。这比给财产不知要好多少倍了。

又世人无子,每多广置妾媵,不知培德节欲。如此乃是速死之法,非求子之道。(续前)
底下一条说世间人为了子嗣这个问题操心,没有儿女,没有传宗接代的。不过这个观念,现代人比较淡薄了,过去的人对这桩事情非常重视。儿女少怎么办呢?只好娶姨太太,所谓是“三妻四妾”,这情形在过去很多。印祖说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促成自己早死。印祖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他说这是“速死之道,非求子之方”。
子孙在人生当中是一桩大事情,《安士全书》周安士居士,他也求子,你看看他是怎么个求法?积功累德啊!在佛菩萨面前祈求好儿女,如果过去生中恶业习气太重的,他就求这种人不要生到家里来,他求厚植善根,贤孝之人这样的儿女,他真的求到了。
我们再看看《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命中无儿女,这是孔先生给他算的,而且他五十三岁就寿终。他受了云谷禅师的指导,改造了自己的命运,他求儿女就得儿女,以后他有二个小孩,都非常之好。他没有求寿命,但他的寿命延长了,活了七十多岁,延寿二十多年。可见得断恶修善确实能改造自己的命运,一点不假的。

圣贤之学,未有不在起心动念处。
这个开示,我们要重视。“圣贤”是指世出世间一切圣贤,从那里做起呢?在起心动念上做起。他非常感叹,大多数读古书的人,都在文章、诗词、歌赋上下功夫。文章可以写的很美、很华丽,但是对于正心诚意毫不讲究,完全做一些外表的功夫,虽然说是读圣贤书,却是不知做圣贤事,不知道存圣贤心。这就是口之所言及身之所行与圣贤不相应。
这是大师给我们的警惕。我们今天学佛,学佛最重要的也是从心地上下功夫,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前面三位善知识代表佛法僧三宝,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我们细细从他的开示里去体会,无一不是在心地上下功夫。海云比丘代表法宝,妙住比丘代表僧宝。这三位都是法身大士,为什么用比丘的身分呢?代表初学,初学是比丘身分。
法宝里,传法之前先说菩提心。那段文说得好啊,十一句解释了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传授法门教我们观察大海,用大海来作境界,从这个境界里回归法海、慧海、大悲海,再观察六道众生生死苦海。详细的开示,依旧是发心。
弥勒菩萨教我们发十种心,海云比丘也是教善财发十种心。从心地上下手,要真正觉悟。你看他讲的十种心,第一个就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心,要发这个心。不是利益自己,利益一切众生就是真正利益自己。完全利益自己,到后来却是真正害了自己。
譬如我们就以颜先生这桩事作例子,台大的教授,很清高,受社会人士的尊敬,为了利,把清高的行业舍掉,去作生意。不错,赚了钱了,但是为自己。你说他天天在那里打算盘,那个心多苦啊!从前是作学问,头脑天天想的是学问,现在天天想的是钱,钻到钱堆里去了。你说他的生活怎么会有快乐?在这里面天天有得失,患得患失。死了以后到那里去呢?贪心是饿鬼道,瞋恚是地狱道,愚痴是畜生道,还有那里能去?
人道是要讲仁义道德,他要是不作生意了,每天想学问,想怎样把学生教好,他纵然不相信佛法,将来也是人天二道,有福啊。改变行业了,眼前好像看到利益了,说老实话,给你眼睛看看而已,你还能得到什么?你每天还不是吃三餐饭,还不是穿这一件衣服?吃的好一点,穿的好一点,除此以外,你还能得到什么?可是一口气不来,三恶道里去了,得不偿失。
这个道理,这些事实,几个人懂得?几个人警觉?现在不但是在家人不懂,没这个警觉,连出家人都不懂。打着佛教的招牌,依旧搞名闻利养,依旧搞个人享受。所以谚语常讲“地狱门前僧道多”,不是没有道理。他的贪瞋痴慢,享受五欲六尘,这种烦恼习气没有断掉啊。
甚至于有一些出家人,他为什么出家呢?为了贪图享受出家的。出家人的钱财来得容易,又不要工作,坐在那里接受人供养,可以作威作福,可以来享受。殊不知这些享受,依旧是你过去生中修的福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享受完了之后就到地狱去报到了。
要记住,你所享受的是前生的福报。还有很多出家人,他的生活过得很苦,他为什么不能享受?前世没修福,这是不懂因果报应的人所不晓得的。你这一生所受的,是你前世培植的;你这一生的所作所为是来生的果报。所以佛经上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这一生的所作所为,就是来世的果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三、 谈感应以下是他答复永嘉某居士,信上这么个说法,这是一些人求佛菩萨保佑,求感应的话。这段开示很重要,他说:

岂菩萨唯在普陀,不遍界以应感乎哉。(复永嘉某居士书)
许多人拜观世音菩萨,这在我们中国是最为普遍的,所谓“家家观世音”。于是乎结伴到普陀山去朝山,去拜观音菩萨;一直到现在,这个风俗尚未间断。现代观光旅游开放了,招来了人潮,而实际上,在这里朝山去拜菩萨的人,我看至少也有一半以上,特别是中国人。
老和尚这段话的用意就很深了,难道观音菩萨只在普陀山,不在别的地方?

观音菩萨,常在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处,显大神通,演说妙法。无奈众生迷背错过,辜负慈恩。(续前)
实在说,观音菩萨常在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之处,显大神通,说微妙法。可惜的是众生不知不觉,迷惑颠倒,当面错过,辜负了慈恩。也许有人要问,观世音菩萨既在众生起心动念之处,我为什么没感触到呢?这是对于佛理没瞭解,或者是瞭解不透彻,所以你见不到。
在佛教里面,所有一切诸佛的名号形像,其实诸佛的形像都是一样的,佛佛道同,都是代表当人性德。换句话说,都是代表我们自己的性德、本性、本具的德能,不是在外面。所有一切诸佛菩萨的名号形像是表我们的修德。
观音菩萨是代表大慈大悲,我们起心动念,对一切人,对一切物,对一切事,如果是用清净平等慈悲心,与观世音菩萨就相应了,观音菩萨就在你心中,观音菩萨就在你生活的周边,也可以说,就是你生活的全体。祖师讲:“显大神通,演说妙法”,就是讲这个意思,就是说这桩事情。
我们众生为什么当面错过呢?因为我们起心动念都是错误的,都是一些妄想、分别、执着,与清净慈悲毫不相应,这叫“当面错过”。我们想想,佛在经论里怎样教导我们的?我们有没有看清楚?有没有听明白?有没有真正体会到佛所说的义趣?我们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相不相应?就是有没有做到?如果没有,那就是“辜负慈恩”。

倘能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自于一切时一切处,常蒙覆被矣。(续前)
佛教给我们,要常常念佛,常持菩萨名号,用意在那里呢?念念提醒自己,用意在此地,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念念提醒自己要觉悟。阿弥陀佛四字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无量觉,一切时一切处,无有不觉,觉就是佛,迷就是凡夫。教我们常念观世音菩萨,就是提起自己大慈悲心,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我们的慈悲心就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不在心外,这正是佛法所讲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所以净宗常讲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话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弥陀是自性变现的,观音也是自性变现的,势至还是自性变现的,乃至于十法界依正庄严,无有一法不是自性变现的,这叫“显大神通,演说妙法”。
如果我们体会得,我们岂不是生活在佛法里面吗?我们什么时候离开过佛法呢?觉悟的人,生活在佛法里面;迷惑的人,还是生活在佛法里面。只是觉悟的人,明瞭、明白;迷惑的人,不明白而已;虽然生活在佛法里,不明白啊!这叫“当面错过”。明白人过的生活是诸佛菩萨的生活,是自在、美满、幸福的生活。而迷惑的人过的是苦恼的生活,差别就在此地。
所以要懂得,佛在经论里常常劝我们念佛,念菩萨名号,意义在那里?而祖师更是特别教导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这里面除了一般的意思之外,还有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一切诸佛当中,阿弥陀佛跟我们特别有缘分。
世出世间法,不能不讲缘,可以说,缘决定一切。万法虽然是因果关系,因要是没有缘,也不能结果。因和果,我们都没有办法操纵,但缘的确是操在自己手上。我们这一生要想往生,要想不退成佛,这个缘就是常念阿弥陀佛,正是经上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八字做到了,决定得生净土,我们这一生当中就圆满功德了。这个殊胜,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所以一切诸佛都赞叹。
这个缘,得来不易。彭际清居士曾经说过:“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我们在这一天遇到了。遇到了,只要你真正的认识,你能够把它抓住,我们这一生成办了,这是真正的稀有。
要晓得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是不可得的。而且更要晓得因果相续、因果循环的可怕,一定要有高度的觉悟,在这一生当中办这一桩大事,那就是决定求生净土。唯有求生净土,我们所有的问题,统统得到圆满的解决。
因此,经,不能不读,不能不讲,不能不研究讨论。这件事情天天要干,人数不必多,三、五个志同道合就不可思议了。三、五个人在一起共修,将来三、五个人往生。七、八人在一起共修,七、八个人往生,不得了啊!
特别是在这个乱世,如果我们没有机会跟一切大众介绍佛法,亲朋好友,三、五个人,七、八个,不难。只要自己有恒心,有长远心,锲而不舍,每个星期或者一次、二次。大家工作繁忙就一星期一次;若有时间,二次、三次,这是最好了。就像我们这个小地方,三、五人,七、八人,行啊,共修就很好啊。讲经、研究讨论很好;在一起念佛也很好,不必要大道场。自己关在门里面静修,不妨碍别人。这是在这个社会,真正用功办道能成就的一个好方法,值得极力提倡。
譬如说,我们有五个人,我们五个人成就了,大家在一块学个三年五载,十年八年,自己功夫也有一点了,教理也渐渐通达了,我们五人就分开来,每个人再去带五个人,那就五五二十五个人了。再过个若干年,这二十五个人成就了,一个人再带五个人,那就一百多人了。如果这样继续不断的发展,一定能影响这个社会,可以转移风俗,安定社会,繁荣社会,达到治平的目标。
功夫要深,就要有耐心,要有恒心,相续不断,绝定有成就。这样一来,一切时、一切处,都得到诸佛护念,龙天拥护。我们生活纵然清苦一点,节俭一点,日子会过得很自在,所谓“安贫乐道”。
故乱世当中,我们也能修清净心,我们也能成就无上道,往生净土就是无上道。总希望大家能认识、能明白,认真努力去做,度自己,度别人,也度了这个社会。

四、 略谈戒杀及素食
这个题目就用“种善因得善果”(指本书)。大家从印光大师文钞里节录这几条,很好。我把大意说一说,不必依照文去念,依文去念就显得很呆板。(即四、五两篇)
佛在经中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一切众生、万事万物的关系,它确确实实是一个整体。这个理很深,事也非常广泛。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个说法,世间一般人很难接受。因为这是我们世间人见不到的思想,也没办法所想像得到的,这是佛与大菩萨们现量的境界。
如果我们从佛的教训中,细细的去思维,假如我们能够肯定有六道轮回,则一切众生的寿身一定有父母,尤其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这二类除外。胎、卵生所占的比例很大,绝定有父母。生生世世,无量劫来,我们一直都在六道里流转,那就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了。想到这桩事,那佛讲的,也就有几分可以相信了。
一切众生,不但过去与我们有父母、兄弟、姐妹、儿女这种亲属关系,将来修行证果也必定成佛,所以佛家讲“三世诸佛”。过去佛,我们清楚;现在佛,还有未来佛。未来佛是谁呢?未来佛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未来佛啊。
大师说了,我们要是杀害众生,把众生杀来吃,你要想到一切众生与我们过去是家亲眷属的关系,将来他们是佛菩萨,你还能吃他的肉吗?你还能忍心下咽吗?所以他又说了,如果你要是瞭解了这个事实,你决定不肯吃众生肉。
虽然佛教导众生确实是善巧方便,循循善诱,但众生那里会瞭解这个事实真相?所以就劝大家,纵然不能完全断肉食,也要戒杀,所以吃三净肉。三净肉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这个讲的过去。
故“三净肉”这个说法是佛的善巧方便,换句话说,虽减少众生造这恶业,但并没有断恶。我们要体会佛的大慈大悲,最好是长素,不要说“长斋”。诸位要懂得“斋”和“素”不一样。“斋”的意思是清净心,斋心;日中一食叫“斋”,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持午”,所以持午是斋,与“素食”之意大不相同。
譬如佛当年时,出家人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们的生活是靠托钵。托钵要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换句话说,施主供养什么,就要吃什么。施主也不必为出家人特别去预备,他自己吃肉,他就以肉供养你;他吃鱼,他就以鱼供养你。不必要另外去麻烦别人,另外麻烦别人,那就错了。总而言之,一切顺着众生,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这就对了。佛彻底瞭解这个真相,讲经说法时适时点出来,希望众生自己觉悟,自己发心吃长素,不吃众生肉。
中国佛门里,素食非常普遍,最早提倡素食的是梁武帝。听说梁武帝读《楞伽经》,佛在经里劝导大家不要吃众生肉。梁武帝读了这篇经,深受感动,于是自己发心吃长素。他以帝王之尊,又是佛门的大护法,于是乎带头提倡这个素食运动。最初是在佛教里,对象则是出家人,以后慢慢才延伸到在家学佛的也吃长素了。
这是一桩好事情,是一个好的运动。而素食现在已被科学家证明,对于健康有一定的帮助。我们近来看到欧美许多人吃长素,你问他,他不是学佛,他也不懂得佛法,但为什么吃长素?是为了健康的原因。因此可知,素食之有益于健康,已被现代人所肯定了。
所以无论是在理或事上,我们听听佛的教诲,也听听欧美一般人士的意见,无疑地,选择素食是最好的。
世间人对于饮食,着重在卫生,生是生理。可是我们知道,人身除了生理之外,还有多方面的,譬如性情,就很少人注意到这桩事情。性情的善良,不能说与饮食没有关系。所以佛家在饮食里,你看它虽然不勉强人一定要断肉食,但是佛劝导人要戒五辛(即五荤)。五辛不是肉食,葱、大蒜、小蒜、韭菜、洋葱,洋葱是以后才进入中国的,佛法到中国来时,此地尚没有洋葱,五辛中只有四种,洋葱是以后才进口入中国的。
这五种东西都属于蔬菜类,为什么佛要禁止?佛懂得保护善良的情绪,所以劝学佛的人,不要吃这五样东西。《楞严经》上讲的很清楚,这五样东西,生吃会刺激我们的生理,容易动肝火发脾气,也就是容易动瞋恚心。熟吃则容易增进荷尔蒙而引起性冲动。是因为这两个理由,佛才劝修行人,修行人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若常吃这二样东西,生理受到刺激,你就很难平静。是为了这个原因,虽然这个并不是杀生,所以也严格的禁止。
可是药用除外,作为作料时也是例外。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明理,佛为什么教给我们这个作法。特别是对于初学的人,因为烦恼习气重,你没有定力,你克服不了烦恼,对于外面的助缘,你能够避免的,就应当要避免,这是正确的。
故寺院里为避免讥嫌,免得人家看到而讽刺你,“哦!你们怎么吃这些东西?佛禁止的。”,所以决定不吃。在家居士,这几样东西作为配料用,切点葱花,作一点蒜末,这有无妨碍呢?没有妨碍。为什么呢?因为量少,起不了作用。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你的生活就很自在了。
有很多人谈到吃素,如果素菜里连这些作料都不能配,这个素菜多难吃啊;如果这些东西可以作作料的话,那素菜的味道也不错嘛,要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世尊在《华严经》上讲到究竟圆满了,讲到无障碍的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若吃这五辛就有障碍,那怎么可以叫“无障碍”呢?
诸位要晓得,无障碍的法界是对谁说的呢?是对有智慧、有定功的说的。他们吃了这些东西,决定不起作用,他的功夫能够伏得住烦恼,那就变成无障碍了。但是我们初学凡夫,烦恼习气很重,这些刺激会对我们产生障碍,所以我们就要避免。等到你功夫成就,没有妨碍的时候,那当然可以。
在我们佛教里,有许多同修们知道,密宗的这些上师们,他们对这些毫无忌讳,于是一般人一窝蜂就学密法了。密宗以此来号召,他们不断这些。但是你要晓得,密宗是什么人修的呢?如果我们以大乘经为标准,真正学密宗,密宗班的正科生是八地菩萨,八地是不动地了。如果是预备生,或者我们讲旁听生,那应该是什么人呢?圆教初住以上,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入了这个境界,清凉大师说他们入的是事无障碍的境界。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哪!
这是学密的同修不能不注意的。如果你自己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而想要学无碍,没有不堕落的。我自己学佛,最初接触的指导老师是章嘉大师,他是密宗的大德,真正的善知识,他将这里面的情形,详详细细的告诉了我,然后劝我持戒,他叫我从这里下手,不能躐等,这是真正的善知识。
密法是佛法里最高级的佛法,是无障碍的佛法,但是一定要有基础。就像世间的学校一样,密法是博士班,所以你一定要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硕士班,然后你才能进入博士班。这里面没有天才的,一定要循序渐进。即使是藏密,十年的显教,你有没有认真的修学?可见得密宗不是随便传的。十年的显教,有这个基础了,经过严格的考核,在西藏,考核通过了,才能够接受密法的承传,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接受密法的承传,那种承传是假的,不是真的。
而且密法的修学非常困难,难在那里呢?难在不离开污染而得清净,这个难啊。所以净土宗比它容易,净宗的清净是离开一切污染而得清净,这就方便了。密宗是不离开污染,真正入染净不二的法门,所以它是真清净,比净土宗的清净程度要高出太多太多了。这些佛学常识不可以不知道。
所以我们对于密法实在是非常的尊敬,自己能不能学呢?回头想想自己,自己没能力,没有资格修学。我们对它只是佩服,只是尊敬,将来我们一定要学,到那里学呢?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学。《无量寿经》上讲的很清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纵然我们的烦恼习气未断,但得到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神通道力可与八地菩萨看齐,你就入事事无碍的境界。
你要是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行啊。在这个世间修行,我们常讲,要修满二大阿僧祇劫,才有资格修习密法。这二大阿僧祇劫都是法身大士修的,你若未破无明,未见法身,你所有修学的期间都不算。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一天开始算。第一个阿僧祇劫修满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子;第二个阿僧祇劫修初地至七地,共七个位子。你看,修满二大阿僧祇劫,再往上去,才是八地菩萨,是密宗正科班的学生。
这些常识不能不懂,否则的话,我们一无所知就学密,就好像未念幼稚园而就要念博士班,那博士班的老师也很慈悲,你到我这儿念,我这博士帽子就给你,就戴上了,你自己也以为是个博士了,可是社会上没有一个人承认你。就像现在的托儿所一样,毕业了也戴顶方帽子,博士帽子戴上了,小博士,但社会上不承认你的学位。现在密法的承传,大概就是托儿所戴方帽子,都是这种情形。理和事,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白,都要瞭解。

五、谈积阴德
我们世间人都有个愿望,希望儿女好,子孙好,孝子贤孙,儿女有福有慧。这个愿望是好的愿望,如何能达到?必须从大积阴德中才能求到。积阴德已经不容易了,大师说:“大积阴德”,种善因才有善的果报。
什么叫“阴德”?做了好事而不要让人知道,这个叫“阴德”。你做好事,没错,你所做的好事,社会上给你一表扬,报纸上一登,传播一表扬,你的福德就报掉了。诸位要晓得,名就是福啊!大家对你尊敬赞叹,说你是好人,这就报掉了嘛,你来生就变成无福了。所以懂得修福的人,修福绝定不能让人家知道,这叫“阴德”,你后面的果报就殊胜了。
正因为这么一个道理,所以我们要是有了过失,造作了罪业,是希望愈多的人知道愈好。为什么呢?这个人骂你一句,那个人瞪你一眼,报掉了嘛,你的业障就消掉了。所以诸位要知道,自己的业障偷偷在佛菩萨面前忏悔,没用处啊,消不了。多少人造作罪业,不敢让人知道,在家里是拜梁皇忏,拜水忏,拜大悲忏,拜什么样的忏也忏不了。所以佛教给我们要发露忏悔,“露”是显露在外面而没有隐藏,社会大众都知道。这样,你的业障才消除的快。你一定有看到世间造作罪恶的人,报纸天天登,每一个人看了都骂他,这就报掉了。
如果这种人能够回头,能够有机会闻到佛法,改过自新,他的成就很快,我们不能瞧不起他,往往他的成就超过我们。为什么呢?我们造作的罪业还藏在那里,没人知道,没消掉;而我们修的那点福却早就报光了。他的罪业都报掉了,他也曾有做点好事,而没人知道。所以诸位要细细的去观察,你才瞭解事实真相。这样才不致冤枉人,才不致于高估了自己。
故我们若要家庭美满,子孙贤慧,一定要积功累德,特别着重在阴德,这是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的。
他也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如果我们要转回天心,这意思就是改造命运。改造命运一定要真实改过迁善,就像明朝时代袁了凡先生踏踏实实的去做,人要能真正这样做,没有不得感应的。诸佛菩萨,天地鬼神都保佑他、护念他,这是必然的道理。一个人不怕有过失,改过自新,这个人就是圣贤。
什么人不相信因果呢?印光大师说“愚人”,愚痴到了极处,他不相信因果,他不相信罪福报应,这是愚痴、烦恼、习气深重。能不能教他回头呢?必须要有耐心,要有善巧方便,要有长时间去帮助他。不但要劝导他,而且要做出好样子给他看,使他见了、听了,慢慢的感动,慢慢的回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叫“大慈大悲”。
我们在大经上,如最近所讲的《华严经》,几乎每一位善友对善财的开示,都讲到这些。所以学佛能得受用,学佛能够有好的效果,一定是从因果开始。
佛法到中国,为什么在中国有这么好的发展?诸位要明瞭,在过去二千年前,印度的佛法是向四面八方去弘扬,并不是对中国独厚,没有这个道理,佛法是平等法。四面八方的弘扬,结果都失败了。纵然有短时间的兴盛,但往后都没落了,唯独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开花结果,成就远远的超过了印度,这个原因在那里?
从形式上看,固然是得力于过去帝王及社会的知识分子;我们现在叫“知识分子”,古时候叫“士大夫阶级”;他们的大力护持,与这个有关系。而实实在在讲,中国自古以来,特别是儒家就讲因果报应。在中国的学术上,大家都推崇《易经》是大根大本,《易经》讲的是什么?讲的就是因果报应。所以因果报应之说,在中国是普遍的深植于每一个人观念当中,以此基础来接受佛法,就容易了。
今天宣扬佛法很困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现在的人不相信因果报应,这个事情就麻烦了。所以印光大师出现在民国初年,他是我们净土宗一代的祖师,但是他宣扬净宗远不如宣扬因果用的功夫深,全心全力在宣扬《了凡四训》、《感应篇》、《阴骘文》、《安士全书》,几乎用了全部的力量在做这个工作。
我记得在他老人家的文字里看到的,清朝末年,他那时住在普陀,定海知县对他很尊敬、很仰慕,邀请他到定海讲经说法,他没去而派个人去。他本身没去,在我们想像是有原因的。他是山西人,家乡口音很重,定海是浙江,他讲的话恐怕人家听不懂,那效果就达不到了,所以就派了一个代表。去讲什么呢?讲《文昌帝君阴骘文》,不是讲佛经,而是讲这篇东西。
我读了这篇文字很惊讶,所以以后想想,哦,老法师弘法利生着重在契机。此地的人从未闻佛法,弘法必须先要培养弘法的气氛,先要做好佛法的基础。佛法的基础是什么?这四样东西就是佛法的基础,所以没有弘法之前,先讲这些,很有道理啊。他不是不讲经说法,他有道理在,他先给佛法奠基础,好像盖房子一样。他为什么没盖大楼?因他先做地基。他没错,地基深厚了,这大厦才能盖的出来。
所以我们现代这些人,就没有老和尚这种智慧,没有老和尚这种见地。那里有人请我们讲经,我们就搬一部大经去讲,讲来讲去,讲了几十年了,还是效果不彰,不知道毛病出在那里?反而一句话搪塞过去,“哎呀,这地方的众生没善根哪!”,不晓得过失在自己,还怪别人没善根,你说糟不糟糕?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善巧方便,总是怪别人,这是很大的过失。
我们弘法利生的人,不能不知道,特别是对印祖一生的事修专弘要留意,要细心的去观察,要细心的去体会,这里面有大学问,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自己想把自行化他的工作做好,印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所以对于初学佛法的人,一定要跟他讲因果报应,先在这上面奠基础。告诉他怎样求福,你就能得到福报;求慧,你就能得到智慧;怎样求好儿女,你就能真正得到好儿女。乃至于像了凡居士,那真是有求必应,求长寿得长寿,求什么都能得到,没有得不到的。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句话是真的。我当年学佛,章嘉大师就是这样告诉我,嘱咐我认真努力去做,一生都是佛菩萨安排,自己不要操一点心,你说多自在。世间人苦,苦在样样得自己操心,没人照顾他,比不上学佛。学佛不论是在家出家四众弟子,只要你如法去修学,都得佛菩萨的照顾。
昨晚我讲经时,跟大家介绍了新加坡的傅居士,菩萨商人,得佛菩萨的照顾,真的是诸佛护念,龙天拥护,所以他这么自在。我们这次到大陆访问也发现一位菩萨商人,也是得三宝加持的,东北一位崔居士,这不是假的,事实摆在你面前。
要紧的是“信佛”,归根结底还是这二字。不能相信自己,这是佛在经上说的,你未证得阿罗汉果,你就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阿罗汉已成正觉了,方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没错;未得正觉之前,我们都是愚迷众生,我们的想法看法都错了,你怎能相信自己?
深信佛法,绝定要发愿求生净土,这才叫“究竟了脱”,这才叫“真实圆满”。求人天福报就错了,人天福报确确实实是可以得到,但是你享福就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而且还免不掉轮回。享福很容易造业,造的业而且往往比一般人造的多、造的重,但自己并不能觉察。这些事情,我们无需要细讲,诸位要细心去观察,细心去思惟,你就懂得了。
《安士全书》是一本好书,它是以文言文写的,虽然是很浅显的文言文,但对现代人而言,文字却成了障碍。因此,这些东西还是要好好的将它细讲一遍,再录成文字的讲记,才能帮助现代人。这个讲记可以翻译,原文则不需要翻译,原文要翻译有困难,特别是佛经,翻译讲记则容易。这样就可以帮助外国人,可以将它翻成各种文字,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明瞭因果的道理,都能认清因果报应的事实,每个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晓的收敛,自自然然都能奉行“四好”,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才有救啊。
世界虽然很大,只要我们有心,尽心尽力去做,一定能有影响,一定能有帮助。那我们这一生的事业就很有价值,很有意义,没有空过。积功累德,来生必定得生净土。


资料来自:
《种善因得善果》,净空法师主讲,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印赠及流通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No. 90 & 92, Jalan Pahang, 53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2014年2月印刷,第5-122页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种善因得善果》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