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July 2018

【遏恶扬善。】

【解释】阻止恶行,赞扬善行。
【分析】大凡人们所作的恶事,并不是天性如此,只是习惯已染得很深,混乱错杂而无法挽救。有的明知故犯,有的不知而误为,当推论行为之形成时,已造成弥天罪业;追究其开始,只因一念之差。然而在寂静的夜晚,静心体会,每个人都具有天理良知,当开始走错路,恶念开始萌生时,应苦口婆心地提醒,竭力来阻止他。只要是人,谁没有良心,只要知道了,谁不想改恶向善?即使不幸已经造了大恶,我如果能够至诚地予以感化、遏制,他的善心未必不会生出来,即时洗除千千万万的罪业。
【故事】虞舜在雷泽湖边,看见捕鱼的人,互相争取深潭鱼群多的地方;而年老体弱的,都在急流浅滩处捕鱼。他心里很难过,也去参加捕鱼。当看到争夺的人,就掩盖他们的过失而不谈论;看见较为谦让的,便到处宣扬并效法他。过了一年,大家都把深潭鱼多的地方相互礼让。舜称赞人家的善行,只是以能让人欢欣鼓舞的心意而已,所以他的善量是无穷的。这是圣人的行为,凡人是无法赶得上的;但下学的人,若能专心一意去做,也可以达到上位。


以上资料来自:
《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莲池净宗学会(No.16, Jalan Temenggung 19/9, Bandar Mahkota Cheras, 43200 Batu 9 Cheras, Selangor),2008年12月恭印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净空老法师讲述

注解说:“凡人之恶,原非性成。习染既深,滔滔莫救。或明知故犯,或不知误为。究其成,造下弥天罪案。原其始,止因一念差迟。”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本来是善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之善,已经是第二义,不是第一义。佛法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同一个心性;而造善、造恶都是习性。孔子说:“性相近”,讲的是本性,一切众生的本性都相同。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性善、性恶,是相对的,都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人的习性,所以是“习相远”。
诸佛菩萨明心见性,不但绝不作恶,连恶的念头都没有。不但没有造恶的念头,连行善的念头也没有。为什么?习气断尽了。行善、造恶都是习性。这种习性,不是一生培养的,而是无始劫来,生生世世养成的习惯。一般人以位这是天性。只有彻底觉悟、明心见性的人才知道,天性中没有这些善、恶习性。习性从哪里来的?“习染既深”,来自无量劫的薰习。凡夫不能作佛、作菩萨,就是被习性障碍了。注解称为“习染”,很好!无量劫的习气,染污了自己的真性,于是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造罪时,或许自己知道,明知故犯;或许自己不知道,无意间造下罪业。无论你知道不知道,追究其根源,都是“一念差迟”,也就是佛家讲的“一念迷惑”。
世出世间的圣贤教我们改过、回头。从哪里回头?从习染回头。回头从哪里下手?遏恶扬善。这四个字的涵义没有止尽。对恶,要用力制止,要把恶克服,要把恶压住。我们不但要控制住恶的行为,不能造作,连恶的念头都不能有。恶念,不是无明,就是妄想。这些害得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中受苦受难。苦难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自作自受,是自己起心动念,与自性不相应。如果与自性相应,自性中没有善、恶,自性是清净的。不但恶念伤害我们,善念也伤害我们。恶念感得三恶道的果报,善念感得三善道的果报。三善道与三恶道,都是六道轮回。
禅宗教人:“莫思善,莫思恶”,把善念、恶念统统断掉时,本来面目就现前了。菩萨示现在六道度化众生,“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善念、恶念都没有,就是不住生死。为度众生,善、恶事都做,就是不住涅槃。生死、涅槃两边都不住,但两边都用。菩萨度化众生的方法,善、恶兼有,要依据众生的根性。根性善良的众生,就用善法度他。根性不善的众生,就用恶法度他。菩萨度众生,所做善事、恶事,只是事相,没有动心。事相是教化众生的手段,不是目的。大圣大贤的心地永远清净、平等、觉。是非善恶的念头,他们早已断尽了。凡夫无始劫以来的习染,一时必定断不掉。古德讲:“理可顿悟,事须渐除。”如果懂了道理,很快就可以觉悟。习气却不是一下子就能断,需要持续努力,逐渐断除。
断习气的方法,首先要把恶的念头、恶的行为控制住,不让它发生,不让它起来。妄念才起,立刻就把“阿弥陀佛”佛号提起来。第一念无论善念,还是恶念,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用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把前面的念头换过来。这就是“遏恶”,这个“恶”就是指念头。这是从根本修。
凡是恶的行为,对人、对社会、对众生有不利影响的行为,我们绝对不能做。人们造恶,无非想自己得一点利益。其实,这一点利益很微薄。古人说,即使枉杀一个人,就可以作皇帝,我们也不能做。
他人犯罪,自有国家法律制裁。我们不是执法人员,没有权力制裁他。执法的人制裁他,没有罪业。我们去惩罚他,我们就有罪业。如果他人造作的罪业很大,受害的是社会,是许多众生,我们可以向执法机关检举他。凡事要用高度的智慧,绝不能感情用事。合情、合理、合法,就是佛法。
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称为修行。修行没有止境。为什么?我们是凡夫,行为总会有错误,有错误就要修正。即使修成等觉菩萨,也还要修行,为什么?因为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就是他的过失。到如来果地,完全没有过失了,修行才功德圆满。等觉菩萨尚且要修行,何况我们凡夫!
我们从哪里修?我们是凡夫,在九法界中,我们的地位很低,我们的业障、习气很重,只能从“断恶修善”下手。
道家说:“遏恶扬善”。佛说:“止恶行善”。儒家说:“隐恶扬善”。三教的圣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说法,几乎完全相同。我们见人之恶,要懂得隐讳,绝口不提。不但口不能言,最好不放在心上,这样心才会清净。心不清净,就不生智慧,而生烦恼。以烦恼的心学佛,无论如何也学不像;以烦恼的心研究经教,无论如何也研究不通。见人之善要赞叹,为什么?勉励大众行善。
钟茂森居士是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广州人,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前几年我在美国时,他听我讲经,很受感动,发了九条大愿,“要孝顺父母”等等,写出来给我看。现在,他回家探亲。昨天晚上,陪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姑妈来看我。他的爷爷八十岁了。昨天他又把写的九条大愿带来,念给我听。我说:“很好!在《佛陀教育杂志》上发表,扬善,劝大家效法。”中国古人讲:“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他现在在德州大学教书。他何以有这么大的成就?从他这份孝心就可以知道。这位年轻人值得我们赞叹、表扬。他是年轻人的模范。
了凡先生常常观察功名富贵人的德行。德行太难得了,相比之下,知识、技术算不了什么。一个人如果有德行,必定得诸佛护念,善神拥护。


以上资料来自:
《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改过修善灾消福来》,新加坡净宗学会印赠,(净空法师于1999年在新加坡净宗学会早餐开示中讲述录音,整理成书),赠书处:新加坡净宗学会(No. 2, Lorong 35, Geylang Singapore 387934),承印者: C.W. Printing, 第页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改过修善灾消福来》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