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June 2018

【忠孝友悌。】

【解释】对君长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
【分析】臣尽忠、子尽孝,乃是天理的常规,人伦的根本。假使做臣属的人不忠,那么君长又怎能期望于臣属呢?做子女的人不孝,那么父母又怎期望于子女呢?这样连畜生都不如,怎可称之为人呢?虽然人类要登入仙籍,必须经过多年努力,但至忠至孝者,今日死亡,明日就可往生天界。一般人只知道忠孝是臣子所应遵守的大节,哪知更是超升天界的根本呢?所谓忠,就是尽心不欺。凡是人伦所在,就像晚辈奉事长辈,平辈之间交朋友,处事接物,都应当遵循。而这是专属于做臣子或部属的,其原因是父母兄弟之间,都有亲情关系,人人都知道须加爱敬;而君臣间则是义理的结合,人们很容易随便。所以在此说到忠,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会在天地之间消失的。
【故事一】唐朝郭子仪在安史之乱时,收复了东西两京,功劳超过其他将领。代宗时宦官专权,郭子仪被闲置很久,部属也都离散。这时吐蕃突然入侵,京城震惊,皇上直奔陕州避难。大将李光弼等人都因嫉恨宦官专权,而拥兵不愿前往救驾。唯独郭子仪招募二十名骑兵立即前往,并纠合诸将,敲击战鼓,张扬旗帜,在多处点火,使吐蕃产生怀疑,害怕得全都逃跑。后来又伙同回纥数十万军入侵,所有将领大多不能及时赶回,郭子仪单枪匹马前往说服回纥,大破吐蕃。郭子仪身为大将,拥有强大兵力,程元振、鱼朝恩等人百般进谗言毁谤,皇上以诏书征召他,他无不即刻上路,因此所有的谗言和毁谤都行不通。后来官位当到中书令,共有二十四次的考验,被封为汾阳王,下有八子七婿,都非常显赫贵盛,无人能比。
【故事二】太和人杨黼辞别了母亲,前往四川拜访无际大师。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僧问他要到哪里去,杨黼回答说:‘我要去拜访无际大师。’老僧说:‘你不如去见佛。’杨黼问:‘佛在哪里呢?’老僧说:‘你只要回家,看到倒穿木屐、披某色衣的人就是。’杨黼于是回家,深夜敲门。母亲很高兴地披着衣服,倒穿木屐,出户开门,就像僧人所描述的模样。杨黼大惊,因而觉悟,从此竭力孝敬母亲,并亲自注解《孝经》数万字;每当砚台快干时,水忽然又盈满了,大家都说这是孝心所感。


以上资料来自:
《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莲池净宗学会(No.16, Jalan Temenggung 19/9, Bandar Mahkota Cheras, 43200 Batu 9 Cheras, Selangor),2008年12月恭印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净空老法师讲述

此句是全篇的核心。世间人在社会上,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在此句;出家人修行、开悟、证果、作菩萨、作佛,关键也在此句。
“忠孝”是德行的根本。这部分注解最丰富,可见古德的重视。儒家的教学以“忠孝”为中心。
注解说:“为臣尽忠,为子尽孝,乃天理之常,人伦之本。”“为臣尽忠”,指为人民服务要尽忠。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人民,是一切众生。“为子尽孝”,“孝”是诚敬的根本。佛法建立在孝道上。尽忠以尽孝为根本。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尽孝,怎么能尽忠呢?忠孝也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没有忠孝,人伦的根本也就丧失了,即使他还有人的形状,实际上已经不是人了。
注解说:“人虽应登仙品,必须多历岁年。唯至忠至孝,今日谢世,明日便生天界。人知忠孝为臣子大节,岂知尤为超度之本哉。”道教修行目标在升天,进入神仙俱乐部。一个人能往生天道,很不容易。佛法讲:欲界天要修十善、四无量心;色界天还要修四禅八定。然而,如果他能尽忠尽孝,不必修行,死后就自动生天。至忠至孝的人,生天的品位也高。不忠不孝的人,虽修十善、四无量心,也不能生天,念佛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忠、孝不仅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修行的大根大本。
“忠”、“孝”合在一起,就是圆圆满满的佛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教,忠孝而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无尽法藏,也是讲忠孝。听经研教不能开悟,是不认识忠孝。念佛修行功夫不得力,是没有做到忠孝。认识了忠孝,就会开悟。做到了忠孝,就能证果。
天台大师讲《法华经》,将十法界展开为“百界千如”。百界是把每个法界又分为十法界。譬如人法界,忠孝做到圆圆满满,没有丝毫缺陷,就是人中之佛;做到五成以上,是人中的菩萨,人中的缘觉,人中的声闻;做到十分之一、二,是人中之人,才算得上是个人;能做到四成、五成,是人中的天人;如果做不到,是人中的畜生,人中的饿鬼;如果完全相违背,不忠不孝,大逆不道,是人中的地狱。
注解说:“使为臣不忠,则君复何望於臣?为子不孝,则父复何望於子?畜生禽兽之不如,安可言人乎?”
《汇编》讲“忠”字的注解共四十三条,大多数是列举历代各行各业古圣先贤尽忠的事迹。
“忠”字由“中”与“心”组成,表心起用要保持中道。佛家讲中道第一义谛,儒家讲中庸。要懂得用“中”。世出世间圣人都懂得用中。世间圣贤做到“相似即中”。世间的大圣能做到“分证即中”。诸佛菩萨、法身大士达到“究竟即中”。
修行要用中。中,是不偏向任何一边。所以,解行要并重。清凉大师说:“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行无解,增长无明。”解帮助行,行帮助解。古人比喻,鸟有双翼才能飞,车有两轮才能行。“解”是看破,“行”是放下。解行相应,就是中道。世尊的教学是解中有行,行中有解。
世出世间圣人的用心都是纯正的,用心纯正就是忠。《大学》讲“诚意、正心”。诚意是心之体,正心是心之用。“一念不生是谓诚”。忠心是一念不生,如果生一念就是不忠。诚敬到极处,就是忠,人唯有诚意,才会用中。
“忠”是真心。儒、佛讲的心,都是指真心、本性。忠心就是一心,二心就不忠。诸佛菩萨没有二心,永远住在一心上。世间人所讲的吉凶祸福,他们都没有;世间人所受的苦乐忧喜舍,他们也没有,这是会用中。用中到了极处,用得究竟圆满,称为“尽忠”。
北京故宫有三座主要建筑物: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是讲孝,中和是讲忠,保和是讲保持忠孝。这三座大殿的匾额高高悬挂着,就是教忠、教孝。古代帝王以忠孝教化人民,以忠孝治国。太和是自性、真心、本性。中和、保和是性德,真性的德用。
中是因,和是果。我们要效法诸佛菩萨用中,用真心,得的果是和~~“六和敬”。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中,自然就和。首先见解和了,这是和睦相处最基本的因素。想法、看法都一致,还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呢?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就都容易做到。最难“和”的是知见。如果各执己见,后面五种就无法“和”。
用中是因,六和是果。用中,思想就纯正,六和就可以落实。和又是因,平是果。入了六和的境界,大家心都平等,人人平等,法法平等。《金刚经》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和就必定不平等,和睦才会平等。平又是因,安是果。法法平等,法界就安定。要使社会安定,必须平等。安又是因,乐是果。这是真正的乐。佛家的教学目标是离苦得乐。要真正让一切众生得乐,就要中,要和,要平,要安,之后才有真乐。社会上的很多游乐场所,年轻人到那里,不是享乐,而是麻醉,是刺激!真乐是从内心流露出来的。
“公”就是忠,“私”就是偏邪。念念利益众生,利益社会,是忠。言语造作为社会、为人民、为众生,是忠。《楞严经》上,阿难尊者开悟之后说:“将此身心奉尘刹”,意思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尘刹”指法界一切众生,“奉”是奉事、服务。唯有证得法身的人,才有这种思想、行为。这种行为是自动自发的。佛陀教育的成就,就是教人自动自发地舍己为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
注解讲:“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与领导人的关系最大。儒家讲:“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君”是领导他;“亲”是爱护他、培育他;“师”是教导他。每位领导者都要具足君、亲、师三种身份。君是领导者,在家庭是家长,在学校是校长,在公司是董事长。古代的国王称为“天子”。领导人也是天子的身份,要存天心,行天道。“天心”是什么?中国古书讲:“天心无私”。中国人对神的定义:“大公无私、公平正直”。一个人一生聪明正直,死后就能作神。“存天心”就是存无私之心,存忠孝之心。“行天道”就是仁民爱物,以仁慈对待一切人民,以爱心对待一切万物。谁能把“忠孝”落实,就是行天道,这个人就堪称天子。他的心与天神、上帝一样,他的行为也与天神、上帝一样。落实在事相上,他懂得用中,用和,用平等,用安,让大家真正得到乐。社会安和,人民乐利。这是君道,是领导人应行的大道。
“孝”是根本,“忠”是起用。《汇编》讲孝,第一段就引用颜光衷先生《孝弟论》,有子说:“孝弟为仁之本。”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注解先以孔孟的教诲为依据,然后阐述。“这孝弟关涉甚大”,关是关系,涉是涉及,孝涉及的面很大,既深又广,有“横的、纵的”;“往古来今”,是从时间说;“无边无际”,是从空间说;“都是这个物事。然须晓得孝弟的是何物?所以孝弟的是什么根苗?人于天地间一气耳。”
“孝”字属于会意,上面一半是半个“老”字,下面一半是“子”字。“老”代表上一代,“子”代表下一代。如果下一代与上一代结成一体,就是孝;如果下一代与上一代分离,就不孝。西方人讲“代沟”,代沟就是分离。由此引申,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结成一体,就是佛讲的“自性”、“法身”。大乘经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是“孝”字最好的注解。“孝”字圆满包含虚空法界,一法都不漏。
《道德经》讲:“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就是孝的含义。“一切众生”的范围很广,包括有情众生~~人和动物,无情众生~~植物、矿物,乃至于自然现象,凡是众缘和合而生的,都称为“众生”。佛经讲:“虚空法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自己的真心、本性,“识”是心的作用。依佛法、“孝”就是一切法的大总持法门,究竟圆满。圆满做到“孝”,就成佛了。圆教究竟的佛果,孝道才做到圆满。由此可知,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尽孝是学佛的大根大本。
佛法当初向四面八方传道,为什么只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发扬光大,而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在欧洲,在亚洲的西部,都没有扎根呢?因为中国儒家教学原本就特别重视孝道。佛法传到中国来,与中国朝野理念完全相合,而且方法更精细。所以,中国人特别欢迎佛教,特别重视佛教。如果一个社会,一个地区原先没有孝道的理念,佛法在那里就很难扎根。
我们提倡孝道。在达拉斯道场,我们供奉了两尊大的牌位,一尊是“中华民族百姓祖先神位”,一尊是“美国百姓祖先神位”。在澳大利亚道场佛堂和新加坡念佛堂,我们也供奉了两尊这样的大牌位,供奉中国百姓的祖先和当地百姓的祖先。
孝是根,是佛法的根,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都是讲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无量经法,也都是讲孝。《观无量寿佛经》说,韦提希夫人遭遇家庭变故,请教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释迦牟尼佛首先向她讲“净业三福”,告诉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句话就是“孝养父母”,第一个字就是“孝”。
无量无边的法门,都建立在“三福”的基础上。离开“三福”,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修学佛法开始于孝道,也圆满于孝道。佛法自始至终,讲行孝、尽孝而已。
孝的本意,就是圆满的自性。孝的真谛,就是“一心”、“一念”。皈依佛法就是皈依孝道。
行孝、尽孝,要从孝养父母落实,然后扩大到孝养一切众生。《菩萨戒经》中说:“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是把孝养父母扩大到人道,再扩大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才是尽孝。
印光大师一生提倡十六个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敦伦尽分,就是讲忠、孝。
“孝之体”就是一念圆满的自性。“孝之相”包括了虚空法界一切万法。“孝之行”就是儒家讲的“止于至善”,在佛法就是佛行、菩萨行。
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太大了,我们的生命得自于父母,所以孝养父母天经地义。
我们要“养父母之身命。”对父母的物质生活,我们要照顾周到,要细心的关怀。父母年岁大了,照顾父母要像照顾婴儿一样,要谨慎、细心,饮食起居都要留意。《礼记》中,关于养老的教诲很多,尤其是饮食方面。我们一定要选择父母生理所需要的食物,各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需要的养分也不同。总的原则是:要容易消化,容易吸收。现在医学进步,体格检查比较方便,经由检查就可以知道他缺乏什么营养,用饮食来配合。
我们要“养父母之心”。要让父母没有忧虑,没有烦恼,心情愉快,这就要“顺”。如果不顺,父母就会生烦恼。落实“顺”,相当不容易,要用“至善之心”、“纯孝之心”、“纯敬之心”,总之,要用真心。
我们要懂得父母的心愿、期望,不要辜负。父母期望子女生活舒适,事业有成。眼光看得比较远的父母,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父母如果觉悟了,会期望子女做菩萨、作佛。
我们也不要辜负老师。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与父母对儿女的期望完全相同。中国古礼中,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与对父母没有差别。在礼仪方面,只在丧礼上有区别,对父母有孝服,而对老师没有孝服。要孝亲尊师,我们的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师,由于法身慧命,我们才能完成孝道。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不知道孝顺父母的人,必定不可能尊敬师长。一个人如果不守孝道、师道,就只能去三恶道。有些畜生还懂得孝道,还能孝养父母。不孝之人,连畜生都不如。
子女时时刻刻要让父母心情愉快。少年时代在学校念书,父母、老师都希望自己有很好的成绩与表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让父母忧虑,是不孝;自己的品行不好,让父母忧虑,是不孝;与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是不孝;不听从老师的教诲,是不孝。成年之后,有了家室,家室要和睦。自己的家室不和,让父母忧心,是不孝;兄弟不和,妯娌不和,让父母操心,是不孝。踏进社会,一定要有正当的职业,为社会服务,为众生服务。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尽心尽力去做,也是不孝。
我们要“养父母之志”,养父母的真心、本性。这是佛菩萨的尽孝。父母是凡夫,在迷,以善巧方便帮助他们觉悟,才是真正圆满的大孝。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孝顺”,要随顺父母的佛性,不随顺人情;要随顺智慧,不随顺烦恼。假设父母贪心很重,要你赚黑钱,做贪官。你如果顺从,将来你堕地狱,父母也会堕地狱,这不是孝顺。读圣贤书,学佛菩萨,就是要学做一个明白人。
孔夫子推崇大舜,认为他是行孝、尽孝最好的榜样。在别人看起来,父母待他恶劣至极,处处要置他于死地。舜看父母则是大圣大贤、真佛、真菩萨。双方的看法为什么如此不同?舜王是从心性理体上观察: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
舜能通权达变。父母责罚他,如果是能忍受的,他就承受责罚;如果是不能忍受的,他就逃避。如果被父母打死了,是大不孝。舜帮助父母觉悟,尽量找机会,启发父母。后来,父母果然觉悟了,成为大圣大贤。舜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孝顺、顺亲。
将顺亲的理论、方法推而广之,恒顺一切众生,就是普贤行。舜王或许就是诸佛菩萨,到中国来应化。他一生的行谊,就是普贤菩萨行,每一条他都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圆满。
父母亲不在世了,我们要常常思念父母的恩德。自己要好好的修学,自己的生活,要与佛菩萨、圣贤的教诲相应,以此功德回向给父母。真实的功德,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们以纯善的心,纯是爱人的心,纯是帮助别人破迷开悟的心,落实在生活、工作中。以这种功德回向,父母才受用。父母往生了,这种功德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品位。父母不幸在恶道,这种功德可以帮助他们超生。完全靠自己的心行超度,才是真正的超度。这种超度胜过请几位和尚、道士念经。《影尘回忆录》中,倓老记载他的朋友刘居士,“八载寒窗读《楞严》”,超度他的家亲眷属、冤亲债主。他没有任何形式,完全靠自己的德行。自己的起心动念,生活行为,处处如佛所教,学佛所行,修行真正有所成就,才是大孝。
“养志”,就是儒家讲的“立志”,就是佛家讲的“发愿”。我们立志不要为名利,而要立大志~“养其彻地通天、胞民与物之志”;为法界一切众生尽忠尽孝服务之志;此生必定要往生西方、不退成佛之志。自己会养志,也要帮助别人养志。自己能顺亲,也要帮助别人顺亲。能自行化他,才是大乘菩萨道。
不孝有“小不孝”与“大不孝”的分别。注解讲到小不孝有四个原因。第一、娇宠。娇生惯养易形成小孩子悖逆的个性。“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要让他有所体会,绝不能骄纵他。对孩子的要求要分别,满足他的合理要求,限制他的不合理要求。第二、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就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已经染上的坏习惯,要他改,太难了。儒家的小学,佛法初出家五年学戒,都是培养好习惯。第三、纵欲,不知足。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他不能知足、守份。第四、忘恩记怨。这种人怎么能尽孝,行孝呢?
古人说:“知难行易”。行忠、行孝、尽忠、尽孝都不难,而要彻底地通达明瞭“忠孝”这两个字的意义,实在太难了。诸佛如来所说的无量经教,归纳起来,就是讲忠孝。
常言讲:“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什么人能如此幸运?孝子、忠臣。历史上,这类公案太多了。什么原因呢?忠臣、孝子的心是纯善之心,纯是爱护一切众生之心,纯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境随心转,恶劣的环境必然变好。
中国古人常讲:“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孝”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就是“忠”。一个人没有偏心,大公无私,尽心尽力,就是忠。能行中道、守中庸的人,办事最可靠。
儒、佛经典都教导我们,起心动念要遵循道本。“道本”指大道的根本,就是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之体就是“孝”,一念心性的作用就是“忠”。大道之本,“忠孝”而已。
以《华严经》的经题来说,“孝”即“大方广”,“忠”即“佛华严”,含义无尽深广。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典,就是对忠孝两个字的详细阐发。诸佛菩萨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都是行孝、尽忠。真正做到究竟圆满的忠,究竟圆满的孝,只有在如来果地。等觉菩萨尚有一品无明未尽,他的忠孝还没有做到究竟圆满。这是佛法所讲忠孝,与世法的区别。
“孝”字的含义包括虚空法界根本的真理,也包括无量无边的事相。
“友”与“悌”两个字的内容,包括在“孝”中。从哪里做起?从“爱”与“敬”做起。友悌讲对家人的爱与敬。
圣贤教我们“尚同天志”。天神、上帝、佛菩萨之志,全在忠孝友悌。
明心见性的人知道一切众生是“我”,起心动念当然是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念头完全断绝干净了,孝悌忠信、仁民爱物都随顺自然,没有丝毫造作。
中国古代的教学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孔夫子教学包括四个科目:第一、德行,德行摆在第一位;第二、言语,言语是祸福之门,不能不谨慎;第三、政事,类似现代的职业教育,人要有一技之长以谋生;第四、文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
佛家教学也是从伦理开始。佛说:“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无论修学哪个宗派、法门,都以净业三福为基础。净业三福的第一句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基础之基础。所以,佛家教学不外乎“孝亲尊师”而已。古德说:不懂得孝亲尊师,不能尽孝道,是谓“悖逆”。不懂得尊重老师,不尊重三宝,是谓“背师叛道”。古人还讲:悖逆之人纵然一生修积很多善行,也都是虚的,不能成德。为什么?因为孝亲尊师是根本,像树木花草的根、干。如果根本失掉了,就像花瓶中的插花。插花虽然很好看,但几天就会凋谢枯萎,因为它没有根。如果一个人的修学深植根本,栽培根本,当前即使遭遇困境,穷途潦倒,也会有生机。他懂得孝敬,孝敬就是生机。有生机,他就能改过自新,就能成就德行。


以上资料来自:
《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改过修善灾消福来》,新加坡净宗学会印赠,(净空法师于1999年在新加坡净宗学会早餐开示中讲述录音,整理成书),赠书处:新加坡净宗学会(No. 2, Lorong 35, Geylang Singapore 387934),承印者: C.W. Printing, 第页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改过修善灾消福来》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