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December 2024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解释】凡是人犯了罪过,罪过大的,就被夺除寿命十二年;过失小的,就被减去寿命一百天。

【分析】这一节是总结以上的文意。说明人的一生一身,一心一家,处处都遍佈着鬼神,所以无论大小过失,都没有机会逃脱鉴察,因此夺纪或夺算,确实丝毫不会差错。凡是人投胎受生,寿命的增减,天上都有记录。太上命令诸神考察善恶,三天一小报,十天一大奏,百日作一次结算。若是修善立功,便可延长寿命,万一造了罪业,立刻见到削减。所犯的罪过有大有小,因而夺纪夺算也会有所差别。太上不怕辛劳,苦口婆心地一再说明,意在阐明尚未见到或不显明的道理,无非教人在独处时要谨慎而已。

故事一:明朝天台(在浙江东部)的王璧如大师,名讳叫立毂,在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考取乡试①,被派任为新淦县(今江西省内)县令。他从小就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四条戒,后因当官而废除不持。万历四十六年,他在进京觐见皇上途中,船停泊在芜湖时,他的魂魄被鬼卒引到冥府。见到一位冥王坐在大殿上,旁边则有两位判官坐在冥王两侧。冥王呼叫他名字,并斥责他说:“你的寿命原本只能活到丙辰年八月,之所以能延到今天,都因过去斋戒功德所致,你为何要放弃斋戒呢?”
冥王说完,就命人拿簿册过来给王立毂看。看到在他名下,何年何月的状况都记录得很清楚,但到丙辰年的八月就空白了。他看完之后向冥王叩头说:“我身在官场上,实在不得不如此。”冥王说:“你说得固然有理,奈何你阳寿已尽。”说完就下令手下将他驱入地狱,这时就有面目可憎的狰狞鬼过来,做出揪头发要将他捆绑的样子。此时坐在左侧的判官就向冥王请示说:“不妨先拿他破戒后所做的事情来考核一下。”没多久,狱卒就抬来了两大箱资料,都是他担任新淦县令时的案卷。凡是他写过的一封信、一纸公文,和平日随手写着玩的一小片的纸条都在里面;而且上面有气在腾腾上升,有青的、黑的、赤的、白的,全都不一样。冥王就命令狱卒把它们分类,先挑出黑色和青色的各聚一堆,其次再把白的聚在一处,再把赤的聚在一起。这时候聚成青的这一堆就隐没不见,黑的一堆则缩小成筷子一样,而唯独赤色这一堆,赫然较为明显。
王立毂站在旁边斜眼看见赤色那堆资料,原来是他从前所刻的《金刚经》、《好生编》等书都在那里。都各聚成堆后,冥王的声调稍微缓和,看着左边的判官说:“嗯!他还知道积德,还有活命理由;那就损坏他五官,保全他的身躯和生命就可以了。”说罢就命狱卒挖掉他的双眼,放置在大殿柱上,眼睛还炯炯发光照着四方。此时王立毂想到:“我的眼睛已被挖掉,怎能再看东西呢?”就在这转念的刹那,忽然一片昏暗,宫殿中的官吏和狱卒,全都看不见了。只觉得有人拍他背说:“快出去!快出去!”不久,一不小心他摔了一跤就醒了过来。第二天双眼便瞎了,于是他就离家修道。后来因修禅定而悟道,双眼复明;于是就遍游云栖博山诸佛寺,真实参禅验证,兼行“大悲忏法②”,又再活了十二年。

【再析】看了王璧如的经历,可知除圣贤之外,一般人没有不会犯过的,而能让我们挽回造化,所依靠的就在改过而已。否则前因既已不好,后来所造的恶业又不断增加;纵然是多福多子孙的人,到了一息不来之时,万般都带它不去,惟有业力随身接受果报而已。此时只见到阎王查算的辛苦,要想想家产能带得去吗?儿女能替我们受果报吗?要好好仔细地思考呀!

【说明】
①乡荐:为唐朝所制定,应试进士的人,由州县地方官荐举,所以称为乡荐,后来亦称乡试中式为领乡荐。
②大悲忏法:为宋代天台宗僧四明知礼法师编集,又称出像大悲忏法、大悲心咒忏法、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谓虔信千手观音,不仅可消灾得福,死后可往生西方净土。

故事二:宋朝的符仲信,家中富有又喜欢布施,在三十五岁那年,忽然病得很危急,且有昏乱现象。自己还说出到过阴间,遇到几位老友呼叫他说:“恩公!你怎么到这里来呢?”老友们就陪他去拜问一位冥官,冥官说:“此人本应遭受饥寒,因为喜欢布施救济别人,所以能白手起家;寿命本可活到五十九岁,但因平生不烧香,又睡得晚起,现在寿命已被削尽。”这几个人说:“这两件都是小过,为何会受如此严厉的处罚呢?”冥官说:“不烧香,就没有恭敬天地神明的心;睡晚起,就容易产生淫乱的意念,怎可说是小过失呢?”大家惊吓得回头看着符仲信说:“像符公这样厚德的人,尚且因此而被削减寿命,所以人怎能随便放纵自己呢?”没多久,符仲信就死了。

【结语】人生最难得的就是寿命,而冥府中对造恶者所要削除的也是寿命;所以太上才谆谆教诲这些道理,用来惕励世人须谨慎,不要有一念差错,这样才能享有五福中最前面的一福~长寿。太上对于世人实在太慈悲了。

延伸阅读: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