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December 2024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解释】这些过恶大大小小有几百种,想要求长生的人,必须先避免。

【分析】所谓数百事,是从“非义而动”到“死亦及之”都是。前面说的减夺,是在教人知所警惕;现在说要长生,是在教人知所仰慕。先须避者,并非说其他的人就可不避;而是说想求长生的人,更应谨慎戒除,虽然只是一点点的凡尘障碍,也不可有。
学道之人,要以积德为本。在儒家要做到四端百行,在佛家要做到六度万行,在道家要做满三千功八百行,这都是积善避恶的说法。然而想要积善改过,则须先体悟至高的妙道;若想体悟至高妙道,则不如先深明本心。因为心是道的本体,道是心的作用。人们若能观察心性,则圆明的本体,自然现前;无为的作用,自然成就。不须假藉任何功夫,即时就能超越苦海,到达涅槃彼岸。
这若不是修到心镜很明朗,神珠很宽广透彻的人,怎能使世间尘相顿时离去,纤毫不被染着;让心的本源自由自在而达于无生的境界呢?所以已经彻明心性体悟至道的人,是不会因为己身作为而牵累其本性;不会因为外境而乱真心。在随机应物当中,自然就能含藏着“无生”的宗旨,这就是所谓的无上至真妙道。

故事一:有一位名叫杨正见的女仙人,登上仙籍已有一段时日。但上帝却责怪她在年少时,当父母串钱要缴税,正见不应从中挑选二文圆好的钱藏匿,这叫“隐藏官物”,所以更应贬留人间一年。紫虚元君①与茅君②,同在清虚宫审核天下真仙得失,顿时剔除四十七人,后来重新上榜的只有两人。这是因为他们心存淫欲来修持上真的事,不能说没有过失。藏匿钱的过失还算小,而诸仙人所行的功过又可相互抵消,尚且被上帝谴责,何况任意去做而不避开呢?

【再析】如今求长生的人,只仗恃修炼“藏精伏气”功夫,做些“练药烧丹”事情,就以为可以修炼成真仙,不知这都是外道作法,无法修成正道。唯有修好自己真性,一切妄念才生起,就能立刻察觉到;一经觉察,立即灭除。务使本性在十二时辰中,保持如明珠一般清净。心要安详而空寂,真道自然能安住,可以延年益寿,则是理所当然。

【说明】
①紫虚元君:又称南岳夫人、魏夫人,亦称南真。为晋代女道士,姓魏名华存,字贤安,山东任城人;博览百家之书,尤精儒学五经,自幼即好道,喜欢读老庄。死后受封为“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宋元祐年间进封为“高元宸照紫虚元道元君”。
②茅君:为汉朝时,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的句曲山(又称茅山)修道成仙的茅氏兄弟,兄为茅盈,弟为茅衷固。

故事二: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在《改过篇》说:在东周春秋时代,有许多当官的大夫,学问阅历都很丰富,仅凭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可预测他的吉凶祸福,并且无不应验,这在《左传》及《国语》这几种书上都能看到。大概来说,吉凶祸福的征兆,都从内心生发,然后传动到身体四肢,而表现于外在行为。其存心仁厚的,一定时常得福;其过于刻薄的,一定时常近祸。一般人没有见识,就像眼睛得了翳病看不清楚,便说祸福没有一定,而且无法预测。
若人能以至诚行事,其心就与天道相合。一个人福报将要到临,只需看他所做善行,就必能预先得知;而灾祸将要降临,只要看他所做恶行,也必能事先知道。现今想要获得福报远离灾祸,在未谈到行善之前,必先改除过错。
但改过的方法,第一要发羞耻心。想想古时圣贤,和我同是丈夫,为何他们可以流芳百世,成为众人师表榜样;而我却一事无成,甚至身败名裂。这都因为过份沉迷逸乐,染着尘俗欲望,偷偷做些不义之事,以为别人不知道,毫无一点羞愧心,这将使自己日益沉沦于禽兽而不自知。世界上令人可羞可耻的事,没有比这更大了。孟子说:“耻这个字对于一个人的关系实在太重大了。”因为若能知耻,就可成圣成贤;如果不知羞耻,就和禽兽相同,这些话都是改过的重要诀窍。
第二要发敬畏心。天地鬼神都在我们头上监察,丝毫难以隐瞒,我的过失虽很隐密微小,但天地鬼神却时时监视审查。所犯罪过若严重,必降祸殃惩罚;就算过失轻些,也会折损现福。我怎能不害怕呢?不只如此,在私下独处时,鬼神仍然很清楚地监察着我们;我虽掩盖得很严密,文饰得很技巧,然而心意早就外露,终究很难自欺。如果被人看破,实在一文不值,自己能不畏惧吗?
不只如此,只要存有一口气在,天大的罪过都可悔改。古人有一辈子都在作恶,临终时忏悔觉悟,萌发一个善念,因而得到善终的。这就是说,只要能发一个勇猛坚决的善念,就足以洗除百年所造罪恶。譬如千年幽暗的深谷,只要一盏明灯照射,那么千年来的黑暗就可全部去除。所以过失不论久近,唯有改除最可贵。然而尘世无常,肉身很容易损灭,只要一口气不来,身体不再归我所有,就是想要改过,也是没有办法。因此,明的报应,在阳间你要担负千百年的恶名,虽然你有孝子慈孙,也不能替你洗清恶名;暗的报应,在阴间要受千百劫沈沦地狱的大苦,虽然遇到圣贤佛菩萨,也无法救助接引,怎能不畏惧呢?
第三要发勇猛心。人之所以不能改过,多是因循犹豫退堕畏缩所致。所以我必须拿出勇气振作,不可以迟疑,不可再等待。要视小过如芒刺戳在肉里,必须赶紧剔除;大过就像毒蛇咬伤指头,得要赶快斩断,不能有一点停顿犹豫,否则蛇毒散开,人就立即死亡。这就是《易经》上所说“风雷所以为益”的理由。能具备这三种心,则遇有过失就能立刻改掉;就像春天的冰遇到太阳,还怕不融化吗?然而人所犯的过失,有的要从事上去改,有的要从理上去改,有的要从心上去改;所用的工夫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就不同。
譬如前天杀生,今日起戒除不杀;前日发火骂人,今天起戒除不发,这是就事上去改。这种从外表强制改过的方法,它的难度很高,而且病根仍在;就像从东边灭除,它又从西边生出,实在不是彻底扫除干净的办法。善于改过的人,在还未禁止做这件事之前,先要明瞭不可做的道理。譬如过在杀生,就应先想到:上天有好生之德,万物都怜惜生命,杀牠来养活自己,怎么能够心安呢?而且牠被杀时,既被屠宰分割,又放锅中烹煮,种种痛苦深彻骨髓。而为滋养自己身命,珍奇美食陈列满桌,但吃过后就消化一空。吃蔬菜羹汤,也可填饱肚子,又何必戕害生命,来折损自己福报!
又想到凡有血气的动物,都有灵性知觉,既然都有灵知,和我们都是一样,纵使自己无法修到至高的品德,让牠们来尊敬我、亲近我,又怎可天天伤害物命,使牠们与我结仇,恨我到无尽期呢?想到这种道理,每当面对桌上的血肉之食,自然会觉得伤心而不能下咽。譬如像前天喜欢发怒,就应想到:每个人都有短处,按照情理来说,应要多加体谅;若有人违背道理冒犯我,那是错在他,与我有何关联?本来就没什么可怒的。
又想到,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也没有怨恨别人的学问。如果做事不能称心如意,都因自己德行还未修好,感动人的力量不够,这些都该自我反省。如此则毁谤的到来,都成为磨练我成就我的助缘,我应欢喜接受这种赐教,还有什么可发怒的?又听到别人的毁谤而不发怒,虽然谗言气燄高张,好像火光薰天,也不过像举着火把焚烧天空一样,最后终归息灭。若是听到毁谤就生气,虽然用尽心思极力辩驳,结果却像春蚕吐丝作茧自缚一样,自己拿绳子捆绑自己。所以生气不但无益,而且还有百害。至于其他的种种过失罪恶,都应当依据道理来认真思考,道理若能够明白,过失自然就停止。
怎样叫做从心而改?犯过错有数千种,都是从心所造作,只要我心不动,过错就无处可生。学者对于好色、好名、贪财、好怒,这种种的罪过,不必一样样去寻找改过的方法;只要一心向善,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就像太阳当空而照,一切魍魉鬼怪,都会隐藏消失,这就是改过最精诚专一的真正诀窍。过错由心所造,理当从心去改,就像斩除毒树,必须直断其根,何必一枝一枝地去剪,一叶一叶地去摘呢?大抵最高明的改过方法,就是从心治起,当下就能清净。坏念头一动就能立刻察觉,一经察觉就消失无踪,过失自然不会再犯。如果还是不能做到,就必须明白其中的道理,以便将坏念头去掉;若再不能办到,就必须随着每件事个别强制去禁止。如果用修心的上乘功夫,而兼行明理遣除及强制禁止的下乘功夫,也不一定就失算。若只执着于下乘功夫,而疏忽上乘的功夫不用,那就实在太笨了!
但发愿改过,也必须助缘,在明处须有良师益友从旁提醒;在暗的方面,须靠鬼神来证明。还要一心一意虔诚地忏悔,昼夜都不能松懈。经过一个七天,两个七天,直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这样忏悔下去,必然会有效验。到了这个阶段,或者会觉得精神舒适心境开阔;或者感觉到智慧忽然大开。或者处在纷乱烦忙之际,却能一接触就能通达;或者遇到怨家仇人,也能除去瞋恨心生欢喜。或者梦到吐出污秽黑物而顿生清凉;或者梦见古圣先贤来提拔接引。或者梦到飞入虚空中逍遥自在;或者梦见幢幡宝盖聚集的胜象。这种种殊胜的情况,都是过失消除罪业灭去的象征而。但不可因此而执着,自我高傲而画地自限,不再努力求进步。
从前春秋时代,卫国的贤大夫蘧伯玉,在二十岁时,就能时时反省、察觉已往过失,且能全部改掉。到了二十一岁,知道以前的过失尚未完全改掉。到了二十二岁,回顾二十一岁,好像在梦中一般,未能真切改过。如此一年又一年地逐步改过,直到五十岁那年,还觉得过去的四十九年都有过失,古人对于改过的学问就是这么认真严格。
我们都是平凡人,过失罪恶就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聚集了满身;而回想过去往事,却常像是看不到自己有什么过失,这实在都因太过粗心,好像眼睛被翳遮盖而看不到自己在犯过。
但是一个人过失罪恶深重时,也会有征兆可看出来:或者是心思蔽塞精神昏沈,事情转头就忘记;或者是没事时,却常感觉非常烦恼;或者是见到君子,便感觉惭愧而垂头丧气;或者是听到正确的道理,心中却不欢喜;或者是布施恩惠给别人,反遭对方埋怨;或者是夜里作些颠倒错乱的恶梦,甚至胡言乱语失去正常模样。这些都是造孽的表征。如果有这一类的情况发生,就应立刻提起精神,舍弃旧恶而力图开辟崭新的人生大道,希望你不要自己耽误了自己。

【附注】《了凡四训》中,详论改过方法,内容相当精辟;若想进一步了解、效法了凡的人,可参阅净空老法师演述的《了凡四训讲记》(又名《修福积德造命法》)及“改造命运,心想事成”DVD。

延伸阅读: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