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深信因果之道,请问是否为学佛之门?
【答】世出世间法都不离因果的定律。世法里面,古往今来是一个因果的循环,种善因得善果是一定之理。佛法还是讲因果,《法华经》的“一乘因果”,《华严经》的“五周因果”,净土经论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若能明白这些道理,才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这个原理就是佛在《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来源,是一念自性所现的,自性是我们的真心。佛说十法界的现象,是“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句就是解释“唯识所变”。所以,心里常想佛,就是造成佛之因,佛的境界、佛的果报当然会现前,这是定律、真理。天天想贪嗔痴慢、是非人我,是造六道三途的业因,六道三途的境界自然就现前。世间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随顺烦恼造业。我们的烦恼习气很重,周边又有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在诱惑;若根尘接触能不受诱惑,这不是凡人能做到的。
中国古代的修行人、出家人,居住的道场是男女众分开的,最近的距离是三里以外(三里即现在的一公里半)。因为虽然出家了,还是凡夫,男女常接近容易动感情,容易生烦恼,好心出家最后堕落三途,就是大错特错。半个世界以前,社会的风俗比现在淳朴,社会诱惑的层面没有现在这么大,诱惑的程度也没有现在这么深,那时的人心是安定的,现在社会的人心是漂浮的。以前人有乐受,现在人是苦受,身心都不安稳,生活在忧虑、恐惧之中,五欲六尘无非是麻醉而已。所以,现代的五欲六尘之乐,性质就像吸毒、打吗啡。
这种现象如何造成的?经济、科技发达产生的副作用,所以经济与科技不是好事情,不是善因。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节俭、朴实,尤其道家主张“返璞归真”,佛家教导我们要舍弃五欲六尘,放下名闻利养,我们要明白这些道理。在今日社会修行,自己要保持高度警觉,步步都是火坑,步步都是阿鼻地狱,能不堕落太难了。佛劝导我们,不但不可以堕落,还劝导我们要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这才真正得到究竟的果报。我们能否做到?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就在于自己肯不肯做。
如何作法?依照佛陀的教诲。利根、钝根之人容易成就,谚语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利根是上智,钝根是下愚,这两种人好度,没有疑惑、夹杂,也能做到不间断。念佛有成就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这两种人。而中等根性之人难度,半信半疑,一遇到境界的诱惑,自己不能把持,所以很容易堕落。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苦口婆心的教导,就是为了当中这个阶层的人,我们就属于此阶层。我们要想得度,唯一的方法要紧跟着佛菩萨,一步都不能离开。佛菩萨在哪里?经典就是佛菩萨。我们从早到晚,所思所想不离经典的教诲,所说所做不离经典的教训,这样才能在这个时代保住自己。
所以,学佛要深信因果,《观无量寿佛经》的净业三福第三福说:“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发菩提心是发觉悟之心,不再迷惑。诸位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在学佛,为何无量劫的修行,还落得今天这种地步?原因就是不觉,智慧抵不过烦恼,定功压不住习气,遇到恶缘依旧还要造业,甚至于明知故犯。总算我们过去生中善根福德深厚,这一生得人身,又遇到这个殊胜的法门,我们这一生会不会空过,就在于自己能否抓住这个机会,舍弃名闻利养。
有一位同修请我写一个寺院的招牌,我看了笑笑!建寺院、建道场是不是好事?未必是好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们要认真向他学习。世尊一生不建寺庙,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心地清净,什么事都没有。建了一个道场,事就来了,心如何能得清净?如何能离开是非人我?所以,什么人可以建寺院?只有诸佛菩萨这些再来人,确实不受外界诱惑了就可以;我们还会受外界诱惑,这件事情不能做,对我们而言,这不是好事情。
古来祖师大德修行是建茅篷,我也是主张建茅篷,不主张建寺院。茅篷建多大?自己够住就行了,丢掉容易,一点牵挂都没有。没有丝毫贪恋之心,往生才不会有障碍。对于世间法有一丝毫贪恋之心,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又错过了,这多可惜!这一生错过了,下一次再遇到,又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劫,不可能每一生都遇到,我们应该要警惕。“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是决定往生的条件。
以上资料来自:
《答疑解惑(七)》,净空法师解答,出版:社团法人高雄市净宗学会,赠送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92, Jalan Pahang, 53000 Gombak, Kuala Lumpur, Malaysia),2013年2月版本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答疑解惑 (七)》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