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September 2016

《印光大师的启示》 - 全文

序文
数年前,在佛学院求学时,于图书馆内初次接触到《印光大师全集》,当时阅读了几篇文钞及大师的某些事迹,即对大师产生了至高的崇敬心及信心。

去年为了讲解《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常阅读文钞作辅助教材。详读文钞后,深知文钞的宝贵与重要,因而常推荐居士们阅读文钞,却有许多居士反应: “这些文字太困难了!看不懂……” 于是笔者兴起了以通俗文字整理《印光法师文钞》某些开示的念头,让看不懂文钞的人能夸越文字的障碍,同沾殊胜的法义。

今年笔者把阅读文钞当作每天的定课,常在夜里认真埋头苦读,有时候读到眼睛发痛,仍爱不释手;尤其每读到: “不要一切,唯要您们一心念佛……” 、“老矣!目力衰极,用眼手二镜,方可勉强看信、写信……” 这类词句时,总因深深体会到大师度化众生的悲心与劳心,而感动落泪。文钞中,居士所提的问题,层出不穷,大师均能做精辟的回应。尤其对净土法门的释疑、念佛的殊胜,说得更为详细、殷切。另外,大师因应当时的僧伽乱象,对于出家修行,有另一层面的看法,更难得的是大师以身示范一个行者应有的行仪风范,这让笔者感触良多,对于自己的出家生活有所省思与警惕。

然而,当开始撰写时,才发现要将大师的教诲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圣人的教诲,均由清净自性所流露出来,非我凡夫俗辈所能诠释。尤其文钞中,大师的语气句句真诚恳切,其文字义理字字珠玑,欲透过自己的笔墨诠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开始觉得要完成这项工作简直是自不量力。但因于对自己及众生的一份允诺,虽是能力所不及,还是硬着头皮将它完成了。笔者把这本书当作是阅读《印光法师文钞》的心得报告,撰写的目的是希望看不懂文钞的人,能有机会见闻到大师的开示;看得懂文钞而还没有看的人,这本册子能成为他们进入阅读《印光法师文钞》法海的跳板。

本书内容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收集的是印光大师生活中的小故事或是与居士之间引人省思的对谈,定名为“圣者风范”。第二篇则大多出自于印光大师的书信开示,内容都是现代人常遇到问题,篇名定为“殷殷教化”。第三篇是从大师的文钞中,节录出法语,以原文呈现,篇名定为“字字珠玑”。关于本书的撰写内容,尤其是殷殷教化篇,因未能确知居士们的信函原意如何,只能从大师的回信中去揣测居士们所问的问题,或许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望读者见谅。

关于本书的参考依据,《印光大师年谱》是採用沈去疾居士编著,苏州弘法社发行,台中佛教莲社,88年11月印行的版本。《印光法师全集》则採用“社团法人高雄市净宗学会”西元二〇〇〇年一〇月印行之版本。

老法师常说: “现代要找一位真正有修有德的善知识很困难,找不到善知识,以古德为师是最好的方法。古德对我们的教导,就在他们的著述中。只要遵循他们的教导,就是他们的好学生。认真行之,就能成就。” 大师在文钞中也说: “汝能依我所说,即我契友。” 又说: “能详阅文钞,依之而行,即见心,岂不如见面之亲切乎?” 虽然笔者生不逢时,无缘亲炙大师之教诲。但是现在遇到了文钞,又能以此书为桥梁,与众生结法缘,这是多么殊胜的因缘福报!

大师生平不喜别人以文字赞叹他,曾交代德森法师:“无实德,若颂扬,即是敛大粪向头上堆,祈与一切有缘者说之。”这本书的出现,只是对大师的教导及身行风范,作写实的描写,期对后世学人有所启发,决无夸大其辞,应不至于有误导众生及亵渎圣人之处。希望大师能念笔者一片愚诚,不要诃责,望能以助益众生之功抵违逆师教之过,是为大幸!

最后还有个小故事想跟读者分享,在笔者动念整理印光大师的故事时,其实手边只有一本台中佛教莲社所印行的《印光大师年谱》及两本《印光法师文钞》,正苦于资料不全,难以下笔时,一位居士突然送来了一套《印光大师全集》,说是高雄净宗学会的居士主动要以该书与笔者结缘。这应验了上老法师常告诉我们的一句话: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因有了这段因缘笔者更肯定了写这本书,是自己该完成的使命。

愿有缘看到这本书的众生,都能获得真实的利益,同生净土!


第一篇 —— 圣者风范
本篇叙述了三十则印光大师的小故事,大师的伟大是在极平凡的生活小事中,显现出极不平凡的圣者风范。从这些小故事中可以窥见大师随机度众、正直敢言、虚怀若谷、清廉俭朴、习劳惜福的身行风范,其一生所作所为不啻为后世佛弟子的模范。



印光大师略传
印光大师的俗名叫赵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省郃阳县赤城东村人。家里一共有三个兄弟,大师排行老么,生性聪明,领悟力强。从小跟随着大哥学习儒家的治学之道。
二十一岁出家为僧,法名圣量,字印光。出家后因为一心效法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结莲社提倡念佛之志,故取号“继庐行者”。其一生用惭愧庄严自己的道行,又号“常惭”、“常惭愧僧”。
三十三岁后,在浙江普陀山法雨寺隐居潜修。晚年在上海创办佛经流通处弘法社,在苏州吴县灵岩山寺开创十方专修净土道场。民国二十九年十二月二日圆寂于苏州灵岩山寺。后人奉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三七


出家的决心
光绪七年,大师二十一岁。趁兄长不在家时,自行前往终南山南五台莲华洞寺出家,礼拜道纯长老为师父。长老以为大师出家前一定有积蓄,所以对他说:“你可以出家,但是衣服必须自备。”之后,只送大师一件大衫,一双鞋子,只差住房、吃饭不用钱罢了。莲华洞寺的生活相当清苦,烧饭、挑水等种种苦役,都要自己作。
过了三个月出家修行的生活,大师的哥哥找到了莲华洞寺,告诉他:“母亲病得很严重,你跟随我回家吧!”
大师心理虽然知道这是哥哥骗他回家的谎言,但也不好违背,仍然跟他回去。路途中,大哥拿出一套在家人的衣服,严厉的说:
”脱下僧服换上它!你如果不脱,我就死在这里!”
大师无奈,只好脱下僧服换上了俗衣。回到家里,母亲果然无恙,而且对他出家也没什么意见。不过,哥哥却对他严厉指责、警告:
“谁教你擅自出家?你想出家就可以出家吗?从今以后放下出家的念头,否则一定痛加责罚!”
大师只好暂时住下来,在家里住了八十几天,家人怕大师再次逃家,严厉防范,让他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出去。有一次,亲戚办喜事,大师同兄长去祝贺。酒席中有肉肴,大师故意大口大口的吃,兄长看了很高兴,以为他不再想出家了,对大师的防范之心也就松懈了。
有一天,大哥去远地探亲,二哥在晒谷子,大师知道机会来了,就偷偷拿着僧服及两百文钱离家,先去莲华洞寺找道纯长老,但是怕大哥会再次追来,不敢久住,过了一夜就离开了,临行前,长老送了一圆洋钱给他,大师以此为路费到了湖北竹溪莲华寺挂单,从领最苦的执事开始,展开了一生出家修行的生活。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四二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四九九


领执供众    专修净土
印光大师出家后,发心苦役,供养僧众。在湖北莲华寺领柴头兼水头的执事,每天要烧四十几人的开水及用水,所用之水必须自己一人去河边挑,烧开水的煤渣也要自己一人清出,日夜不断,不能有失误。
大师领这样劳苦的执事,直到库头师生病,和尚看见大师为人老实、忠厚,做事勤劳、谨慎,所以就请他代理库头师的执事。有一次,在晒经的时候,大师看到了《龙舒净土文》的残本,知道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一生要了脱生死的最上妙法,因而对净土法门产生了信心。
大师自幼即擅长文书,在双溪寺受戒时,戒期中所有的文书都请他负责。后因写字过多,大师眼睛旧疾复发,肿痛难忍。因对净土法门有信心,生病期间,仍一心念佛。夜间,大家都睡了,他就静坐念佛;白天写字,也心不离佛。虽然写字时,眼睛仍有些吃力,但勉强可以维持。等到戒期结束,任务完成了,大师眼睛肿痛的毛病也好了。大师因此体验到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从此自行化他,都以净土法门为依归。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四四


缺乏善根的少年
印光大师三十一岁的时候,在北京圆广寺挂单,有一天他跟一位法师到寺院的附近散步,看见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年,在路上行乞。这位少年看见了他们,就走过来向印光大师说:
“师父行行好,布施我一点钱吧!”
“你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就给你一文钱。”大师说。
少年瞪大眼睛看着大师,不念!
大师看到这个情形,又告诉他:“你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我就给你十文钱。”
少年目瞪口呆,用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大师,仍然不念。于是大师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大概有四百多文钱。他再次对少年说:
“你念一句佛号,我就给你一文钱。你尽管一直念下去,直到这袋钱都给了你为止。”
少年听到大师这么说,突然大哭起来,因为他非常想要钱,却仍然不肯念佛。
大师体会到一句佛号要从缺乏善根的孩子口中念出来,竟然是那么地困难,他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唉!这孩子实在太缺乏善根了!”
大师从钱袋中拿出一文钱,给了这位少年,然后就回去了。

  • 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曾经用金钱引导邻里的小孩念佛,使得善导大师所居之城人人念佛,后来很多人念佛成就。但是要引导人人念一句佛号并不是那么容易,有些人听到佛号感到欢喜,有些人听到佛号却很厌恶。《无量寿经》说这种差别全看前世是否曾种善根、福德。所以一句佛号虽然念起来很简单,但并非每个人都有念佛的善根。当事人念不出佛号时,即使是菩萨再来的高僧大德也只能摇头兴叹了!
原文见《永思集·印光大师轶事》


调教调皮僧
有一位年幼出家的小沙弥,非常调皮,不惧怕任何人,他的师父对他无可奈何,将他带到印光大师的住处,请求大师亲自化导。
当这位小沙弥送来时,大师和颜悦色为他说明规矩,并告诫不要违反规矩,否则绝不轻易宽恕。小沙弥虽然有些害怕,终究还没有尝试到大师的严厉。第二天,小沙弥就违犯了规矩,大师严厉责罚,用香板打他,并对他说:
“打香板时不许动,不许哭!”
大师香板尚未落下,小沙弥的手已经缩回了。大师说:
“这是第一次,不加罚你,如果你再避一次,一定加罚。”
再打的时候,沙弥一动也不敢动。从此,半年来不用大师高声说他一句,他就很守规矩,何需再用如此严厉的责罚呢?

  • 遇到难以调伏的众生,平日慈眉善目的菩萨只得现怒目金刚相加以调伏。菩萨虽现金刚怒相,但慈悲心依旧不失。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下册,页一〇二二


舍利子的省思
一位居士向印光大师请教有关于舍利子的灵验事迹,大师说:
“光绪二十一年春天,我到阿育王寺礼拜舍利,在那里居住了将近三个月。那段期间,我常常随着朝拜者观看舍利。当时舍利子的颜色就像菩提子念珠念久了变红一样,数十天都是同样的颜色;但是舍利子的大小变化却是每次看都不一样,有时候像绿豆这么大,有时候则比绿豆小三分之一。
光绪三十一年,我又去了一次阿育王寺,再次观看舍利子,又变得像黑豆一样大,颜色就像黑豆长白霉一样,舍利子紧紧靠着底座不动。我想自己看到的舍利颜色是黑色加上发霉,这是不祥的预兆,以为今年就会死,然而却没有发生什么吉凶的事情。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一般人看到的舍利子也是这样子,并没有什么感应奇特之事。这件事将它特别刊录出来,并没有什么助益。千万不要谎造谣言,以没有感应说有感应,则罪过不小矣!”

  • 很多人喜欢藉由观看舍利卜凶问吉、谈玄说妙。大师平实地道出对舍利子的看法,也劝勉大众勿以无感应说有感应,如果妄言惑众,罪过不小。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下册,页七三六


诲人不倦
民国十九年,印光大师移居苏州报国寺修行,有位王居士常常到报国寺拜访大师。
王居士每回到报国寺,总是可以看到从各地来请求皈依的男女老少。大师总是不厌其烦对他们开示念佛的方法、三归、五戒、八苦、十善诸法,每次都说得很详尽,唯恐他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并鼓励他们要好好修行。
有一次,王居士跟大师开玩笑:
“大师对人开示的这些道理,我都已经熟得快能背了。”
“你虽然听得很熟了,但是别人很可能都是第一次来,也可能这一生仅此一次听闻佛法,所以我不能不为他们详细的说明啊!”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八六


不戴高帽子
民国九年,住在常州的庄蕴宽居士,到普陀山法雨寺拜见印光大师。因崇仰大师的德行,所以作了一首诗赞叹大师。
一天晚上,大师前往庄居士的寮房谈话,庄居士将这首诗送给大师,大师看了,笑一笑,把诗放回原处。庄居士问大师说:
“这是送给师父的,为什么师父不拿走呢?”
“因为这顶帽子太高了,我万不敢戴!这世间有很多好名之人,他们去求别人为自己做高帽子,我的想法与他们不一样,他们将戴这些高帽子引以为荣,我却引以为辱!这就是我印光的想法,也是我不拿走这首诗的原因。”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七三八


清廉俭朴
有一次印光大师离开普陀山,去跟一位丁居士洽谈印行《安士全书》的事情。洽谈完毕,大师要回普陀山,临走前几天,去向丁居士辞行,并向丁居士借银币二元,以作为回普陀山的船费。丁居士当场拿出五元供养大师,并请大师不必归还。大师却说:
“两元就足够了!我回普陀山之后,两三天之内一定归还!”
丁居士只得顺大师之意,但是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到了大师要搭船回普陀山的那天早上,丁居士突然想到还有一件印书的事情要当面与大师商讨,于是赶往大师所搭乘的轮船去找大师。丁居士先到普通大房舱去找,没有找到大师。再到头等的船舱去找,依然不见大师的踪影。后来在舱炉的附近找到了大师,炉子附近的座位,空间狭小,空气燥热,这样简陋狭小的座位,别人看到了都会引以为苦。而大师却因为这样的船位价格比较便宜,所以怡然自得,毫不介意。丁居士与大师洽谈完毕,就离开了。
过了三五天,丁居士接到了大师的信,并汇还了所借的银币两元。

  • 据丁居士所言:大师为人丝毫不苟取,由于不敢作欺因瞒果的事情,所以信众供养的钱,一经指定用途,大师绝不会自行更改、变动,更不会把这些钱挪作自己的生活所需。其一生清廉俭朴,由以上的事迹,即可窥见。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一一一


虚怀若谷
民国十一年,印光大师六十一岁,定海县的知事陶在东先生等人,收集印光大师的道行事迹,呈给徐大总统。总统阅后,题赐“悟彻圆明”匾额一方,风风光光地送到普陀山。大家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争先到普陀山法雨寺供养,盛况空前。
大师获得了总统的褒美题匾,令当时所有在家、出家弟子都非常欣羡。有人来问大师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大师说:
“这样的赞誉,就像虚空楼阁一样的不切实际,我没有实德,这件事只让我感到万分惭愧,光荣之心要从何生起呢?”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一一三


以身作则
大师有位弟子名叫做业芴。他原是一位学问广博的知识分子。民国二年,归心学佛,专修净土。
有一次,业芴拜见印光大师,大师问他:“你吃素吗?”
“仅吃花素!”业芴老实回答。
“倒架子!如此大通家,尚不以身作则吃长素,如何能感化他人呢?”
业芴面对大师的厉声大吼,不但毫不介意,反而诚心悦服。
隔天,业芴写了一封信来,表示愿意赞助大师编辑《净土圣贤录》,并对于昨日见面时大师严正的慈训,表示受益良多,万分感激,赞叹大师果然名不虚传。大师看到这样一封信,知道业芴知见纯正,虚怀若谷,且文笔超然、微妙,为末法时代难得的人才,于是请他编辑《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从此两人书信往来密切,业芴执持弟子礼,请求大师为他皈依,大师为他皈依,法名止净。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续编·附录·许止净居士记并颂》下册,页五六〇


自在念佛
有一次,印光大师为了放生的事情,到外地去,张一留居士就近前往皈依。
大师要回寺的时候,张居士前来送大师。因为车子还未到,候车时,两人露地而坐。车站很热闹,人声鼎沸,他却隐约听见大师的念佛声,就跟平常没有两样。虽然夏天的夜里,蚊虫很多,而大师正襟端坐,念念佛号,任由蚊虫干扰而无动于衷。他由此观察到,无论在什么环境之下,大师总能安住身心自在念佛。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一二八


慎行
有一位刘柏荪居士,想请大师跟苏州某位有钱人一起到莫干山避暑。大师一口回绝说:
“我住在普陀山,气候越热,越喜欢做事。天天执笔写信时间都不够用,哪里有时间学人时髦去避暑呢?何况那位某某有钱人,曾经将《金刚经》随手放在座椅上,他把经书看做跟一般诗书一样,那样不尊重经典的人,我是不会跟他一起同行的。”

原文见《印光大师年谱》页一四三


你的志向太高尚了!
有位女居士,已经五十多岁了,学问很好。有一天,经由亲友的引见,她拜见印光大师,见面时大师劝她:
“妳年纪大了,应该赶快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女居士说。
“妳这样的志向太下劣了!”大师回应她。
“我是要即身成佛的。”女居士辩解。
“妳这样的志向又太高尚了!为什么像极乐世界这样清净的世界妳不肯求生,偏偏要选择生在如此浊恶的娑婆世界?你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也不是像妳、我这样的人可以做得到的。”

  • 学佛应观自己的根机。所谓应病与药,方能药到病除。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页一一一九


不夹杂
有次,某位年轻僧众远从四川前来拜见印光大师,随身带着一本他师父的手稿,请求大师代为修改并写序文,以便流通。大师详阅后,对他说:
“令师对佛法倒是有所领悟,但是书中对于修禅或修净土的宗旨并不明确,以修禅就是修净土,以修净土就同修禅,会使得念佛人不坚定自己对净土的信愿,而把重点放在修禅,这样纵使有所领悟,也不能仗佛力往生西方。因为没断惑,又不能凭自己的力量了脱生死,将来难以成就。
你要流通这本书,我也无法阻止,你凭自己的力量去做。我不为你修改,也不写序。书如果印了出来也不要送我,我不愿意为你流通这本书。”
这位僧众听大师如此回应,也不便强求,于是就回去了。
后来,这本书由大中书局出版,书名是《禅净言行录》,书局老板送两本给大师,大师阅读之后说:
“这本书的偈文所说禅净的道理各居一半,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宗旨已经混淆;它是可以让对佛法没有真实了解的人种善根,但也会让已经在念佛的人舍弃对净土的信愿。这种书,我是不会干预、流通的。”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页三〇八


圣量会
民国十九年,大师听说家乡闹旱灾,因此寄了一千六百圆赈灾。隔年正月,大师的亲戚赵永贵与赵福云,专程到苏州报国寺拜望大师。他们向大师提起一件事:
“赤城东西两村的保长赵秀山和韩荣先私自动用赈灾款一百六十圆,在您家的祠堂内立学堂,取名‘印光学校’,赤城东西两村学生都在这里读书;另外又在祠堂新蓋三间房,名‘圣量会’,两村如果要开会,会议都在这里举行。”
大师听了这件事,不禁叹息道: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村庄发生这种规程?我用一千六百元赈灾两村,两村抽出我赈灾款十分之一,在我祠堂盖房,作宴客议事之用,还说是他们自己蓋的房子,又以我的法名为名,取名为‘圣量会’。我竟是以一千六百圆,引发东、西两村占用祠堂,我罪过大了!”
随后,大师提笔给两村保长、乡亲父老、叔伯兄弟写信,信中写道:
“我准备了两百圆给你们另盖房子用,请你们立即取消‘圣量会’这个名目,除两村学生读书可以在祠堂之外,其余的事都不可以占用祠堂……否则,我将不惜殉身以作告诫!”
大师托两人将此信带回村庄,并按大师之意,召集两村的民众,到城隍庙议事。当众宣读印光大师的信函,并将两百圆交给村保长作为另蓋房子的费用。这件事得到两村乡老与民众的肯定与赞扬。
事后,福云写信将此情况告诉大师。大师回信告诉他:
“你来信之前三天,保长及乡老已寄来公函,说已经取消‘圣量会’,两百圆作学校基金,之前所蓋的三间房子归祠堂所有。如果不是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祠堂将成为供众吃酒肉之场所!”

  • 大师生平最不喜假公济私的假善人,也最忌务虚名之人。所以虽是行善事,也要有智慧,所谓悲智双运,方能真正利益别人。
原文见《印光大师年谱》页二一八


教育儿女最重要

有位居士,经常请经书送给别人。印光大师对他说:
“你有这份心很好,因为请佛书送给别人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件事比请佛书送人还重要。”
这位居士听了,用很疑惑、好奇的眼光看着大师。大师加强语气继续说:
“你要教育儿女!因为把儿女教育好,功德比请经书送人还要殊胜。现在这个世界,世道不好,人心险恶,都是因为大家没有好好教育儿女所产生的结果。有些人的儿女资质本来很好,却被父母教坏了,说起来很令人心痛。所以你要把教育儿女看得很重要,不要学别人那个样子。”

  • 大师一生不断劝导“人之成败关键,全在幼时。”“家庭教育为改造社会,培植新人之根本途径”,这些诲谕,值得现代的学佛弟子省思。很多在家学佛弟子,整天忙着做佛教、慈善事业,却忽略家人儿女的照顾。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教育好儿女是改善世道人心的根本,所以大师说:“把儿女教育好就是最殊胜的功德!”
原文见《纪念文集·追忆十年前的师训》


慈悲无障碍
大师刚到苏州报国寺的时候,关房中臭虫随处可见。大师的侍者担心大师年纪已大,恐不堪臭虫的干扰,好几次向大师请求,让他进入关房清除打扫,把臭虫彻底清出。但是大师坚决拒绝:
“臭虫之多,只能怪自己无道无德。古代高僧,有耐不住臭虫的侵扰,于是对它们说:
‘畜生!你来打岔,当迁你的单!’
这些虫就相继离去了。我因为修持功夫还不够,无法感应臭虫迁单,又能说什么呢?”
面对臭虫的干扰,大师始终处之泰然,毫不介意,也不起任何伤害它们的心念。
三年过去了,臭虫消失无踪,从此不出现在大师的关房。大师对此现象,也不对他人说起。有一天,德森法师关心地问大师:
“臭虫还来打扰吗?”
“没有了!”大师口气淡淡地。
德森法师不太相信,臭虫怎么可能自然绝迹,也许是老和尚眼花,看不清楚吧!德森要求亲自进入关房察看。
进入关房后,果然一只臭虫也没看到。臭虫已消失无踪了。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附录·印光大师行业记》页一一三九


你的信愿坚定吗?

有位居士叫做赵茂林,他曾经在苏州报国寺皈依印光大师,大师勉励他要坚定自己的信愿,好好念佛。两年后,他偕同家人来拜见印光大师,大师第一句话就问他:
“两年来,你的信愿坚定吗?念佛的功课有订定吗?”
这位居士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许久才结结巴巴地说:
“我……因为要管理饭店及工厂的事,非常繁忙,所以并没有定念佛功课。但是我对净土法门的信愿是深切、坚定不移的。”
大师听了,脸色严正地说:
“要订定念佛功课,这样才是真正地信愿坚定不移;不定念佛功课,表示对念佛的信愿还没有坚定,你还要痛切地用功念佛!”

  • 很多人学佛都患有一种毛病,认为自己对念佛的信心很坚定,也想求生极乐世界,但是因为很忙,所以没有时间念佛。大师告诉我们,如果不能订定念佛功课,真切实行,就表示对念佛的信愿还没有坚定。这是检核自己对念佛是否真有坚定信愿的方法,我们真的信愿坚定不移吗?就看我们有没有把每天念佛的定课落实了。
原文见《永思集续编·追述学佛因缘并以纪念印公恩师》


灵验的大悲水
有位居士,带着他的太太、小孩一起去拜见印光大师。这位小孩名字叫做达观,才七岁。他们坐火车由上海到苏州。达观因为第一次坐火车,非常兴奋。他面对窗外,一路看着风景。那时候正是梅雨季节,风雨不断地从窗口渗进来,达观好像着了凉。还好车程只有两个小时,他们很快就到了报国寺。
当他们一行人见到印光大师,请求大师为他们证明皈依时,达观突然大哭大叫,喊着肚子痛,不但腹泻不止,还开始发烧。达观的父母见状非常担心,因为夏天到了,到处流行霍乱,达观刚刚又受了风寒,接下去不知道会变的多严重!
大师在关房内听到了达观的哭声,向窗外探首。他对达观的父亲说:
“那个小孩有病,把他抱来我这里。”
印光大师透过窗口,摸摸小孩的头,然后从一个罐子中倒出大半碗冷水,叫达观喝下去。达观的父亲心想:“这小孩受了风寒,又腹泻,怎么能再喝冰水呢?”所以他低头偷偷地叫达观少喝一点。谁知道,达观一接到那碗水,两只小手紧紧地捧着,整碗水一饮而尽。达观喝完水,马上挣脱爸爸的怀抱,一下到地面,又开始顽皮地到处奔跑玩耍,就跟平常健康的时候,没有两样。达观的父母,这才松一口气。一直处在大师身旁的明道法师说:
“这是师父加持的大悲水,真灵验啊!不知治好了多少的危难病症呢!”

  • 大师曾说:凡是皆以至诚为根本!持大悲咒水,若是不贪名、不贪利,只为救人病苦,则灵验。若持灵验之后,贪名利或破戒就不灵了!
原文见《永思集续编·追述学佛因缘并以纪念印公恩师》


谢绝来信启事
当印光大师的圣德,渐渐远播之后,写信向大师请法的居士,如雪花纷飞,不断而来。年纪已经七十五岁的大师无法负荷这么沉重的负担。因而写了一封谢绝来信启事:
印光乃一庸僧,没有什么大学问。十多年来,很多人谬认我是善知识,趁寄邮件很便利,所以信件不断而来。印光不自量力,有来信即回复。
去年冬天夜晚回信的时候,我的眼睛旧伤复发,所以我在回信的末端,提醒他们不要再写信来了,但是未产生效果,来信的人,并没有比以前少。现在不得已,我登报通知大家,以后不要再来信。如果你们还要写信来,我不拆信,也不答复。如果是挂号信,将原封不动退回;平信将置纸篓中。我希望自己能安心静养,让眼睛得到休息,可以保持见到天日之光。
如果还有人,谬认印光是善知识,希望你们直接向上海书局或苏州报国寺弘法社,请阅《印光文钞》、《嘉言录》,你们所获得的利益,相信会比书信往来多出百倍。再进一步可以读《净土五经》以及古大德所著述有关于净土的书籍,这样一定可以成就的。

  • 悲心无限的印光大师,虽然写了此信吁居士们勿再来信,实质上大师直至八十岁往生那一年,依然以信件开示许多大德、居士。虽是一封拒绝来信启事,但大师诲人不倦的弘法精神于此中卓然可见。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页九〇〇


一个将军的故事
有一位姓续的将军,因为痛恨政府腐败,悲愤报国无门,于是到中山陵剖腹自杀,幸好被人发现的早,救活了过来。
续将军的一位朋友是佛弟子,看他因为忧愁国家大事而去自杀,于是劝他到苏州找印光大师。续将军听从这位朋友的劝告,带着他的妻子、女儿、仆人到苏州找大师开导,预计在苏州住几天。
有一天,他带着女儿及仆人去见大师。续将军的女儿已经十来岁,仆人大概将近三十岁。续将军与大师谈话时,他的女儿与仆人却在一旁大声嬉戏。续将军大声呵斥女儿,女儿却是无动于衷,他见状再次大声呵斥,女儿只安静了一下,便又开始嬉闹,无视于父亲的不悦。
印光大师观察此现象,叹道:“续将军只知道愤世,却没有治世的才能。只是一个小女孩,在印光的地方尚且不能使其服膺,何况要统理一大群士兵呢?一个人不能教导儿女,又如何能训练士兵?”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页一二


不平凡的梦
民国二十六年,印光大师七十七岁,扬信芳居士偕同友人来拜访印光大师,并请求皈依。她来皈依大师的因缘是她作了一个奇怪的梦。
信芳原本没有学佛,她有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名字叫张孝娟,孝娟的母亲张太太也把信芳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所以信芳放学后,常跟孝娟一起回张家,一起吃饭,并在张家过夜,有一天晚上她在张家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她梦见观世音菩萨在一个小岛上,她自己在一只小船上,小船慢慢地靠近小岛。
观世音菩萨告诉她:“大势至菩萨现在在上海教化众生,妳为什么还在昏迷当中,不去听闻佛法?”
信芳没有说话,观世音菩萨又说:
“印光和尚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来度众生的,四年后他在这个世界化身度众的因缘就要结束了。”
观世音菩萨说完话就不见了。之后,海突然起大风浪。信芳大叫救命,孝娟将她推醒:
“信芳!妳做恶梦了吗?”
信芳将所做的梦告诉孝娟,孝娟只笑了笑。
隔天清早,她把这个梦告诉张太太,问张太太是否听过大势至菩萨?是否有一位叫“印光”的和尚?张太太因为已经学佛,听到这个梦感到很惊奇,她告诉信芳:
“大势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至于印光和尚,我曾经听过孝娟的父亲提过,好像是普陀山的得道高僧。”
“印光和尚现在在上海吗?”信芳问。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张太太说。
信芳心理觉得纳闷。隔日信芳阅读《申报》,看见报纸上登了一项通告说上海将举办护国息灾法会,并敦请印光和尚主持,这才知道自己做的梦不平凡。
后来她们三人去听法,并皈依印光大师,也把这个梦告诉大师,大师驳斥他们,还对他们说不可以把这件事宣扬出去,否则就不是他的弟子。遭到驳斥的信芳,在大师有生之年,未曾公开提过这件事。
这个不平凡的梦一直到大师往生后,信芳写纪念文,才把这件事说出来。从她做这个梦到大师往生刚好四年,应验了观世音菩萨说的话,也证明了印光大师确实是大势至菩萨的应化身。

  • 真正佛菩萨再来人,一定不愿意显露身份,不求名闻利养。现代有些人实是无明凡夫,却狂傲自大,自称是佛菩萨再来人,显异惑众,为求名闻利养。相对于这些人,力求平凡的印光大师显得多么不平凡!
原文见《永思集》


以道伏虎
近代有名的画家张善子不但擅长画老虎,还养了一只活老虎在苏州网狮园。印光大师知道后,告诫张善子:“当心养虎为患,老虎生性猛烈难驯,以后恐怕会伤害到人。”
后来张善子将老虎牵到印光大师的面前,请求印光大师为老虎皈依,大师慈悲为老虎说三皈依,并且赐它法名为“格心”。老虎从此变得十分柔和温驯,过不久就病死了。
这件事情传开之后,许多人认为是大师的德行高深驯服了这只虎,也使这只虎在短期间内就能脱离虎身、畜生道。于是打老远写信给大师,希望大师能将“以道伏虎”这件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说给大家听。大师接到信之后却是轻描淡写、三言两语回复他们:“你说的这只老虎,是张善子从小养大的,哪里是因为我有道行而降伏它的?”大师在信的最后再次提醒:“这件事绝对不值得对别人转述、宣说,你们千万不要无端生事。”

原文《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一二九


正气凛然
一九三七年,日本正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当时苏州已经沦陷。某天,几位青年僧人看见有人带着日本军官到灵岩山寺找印光大师,日本军官拿出当时日本修订出版的《大正藏》赠送给灵岩山寺。印光大师当面拒绝他:
“我们这里的僧众都是念佛、诵经的修行人,不是研究经文的僧人,请你们把这么好的大藏经,转送给其他有心研究佛法的人吧!”就这样不卑不亢地给对方碰了一个软钉子,拒绝了日本军官的赠品。
大师如此不客气地对待日本军官,如果他们恼羞成怒,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大师态度严正,立场鲜明,毫无畏惧保持了民族气节,激发了僧众民族尊严及爱国热忱。当时在旁目睹此情此景的青年僧人感动不已,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教育课。

  • 护国卫教是每一位僧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只有国家安定,人民才能获得利益。大师的爱国主义,始终与他热爱人民的大慈悲胸怀连接在一起。他对那些不顾国家安危,不管人民死活,搜刮民脂民膏,供自己挥霍享受的当局政府权贵们深恶痛绝。因此即使是面对恶势力的胁迫,大师依然正气凛然,心无所惧。
原文见《名僧录·回忆印光法师二三事》、《印光大师年谱》页三三四


学忍辱
有一天,一位居士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前来拜见印光大师。他的小儿子名字叫开本,从小很得父母的宠爱。开本因为一件小事跟别的小孩吵架,因而大发脾气,印光大师知道了,把他叫过来对他说:
“你年纪已经不小了,应该学习做人的道理。‘忍’这个字你曾经听过吗?我回想童年的时候,我们村庄每年秋天农作物收成了以后,村里面的人一定会请人来演布袋戏,这是村子每年例行要做的事。有一年,村里的人请了布袋戏团要来表演布袋戏,当戏要开演的那一天,我提早拿着椅子,到舞台前面的正中央放着,预备待会儿开演时,有个好位置观赏。结果村里面有一个粗壮的少年,用充满怒气的语调问:
“这张椅子是谁放的?”
“是我放的……”我话都还没说完,他就走过来连续掴了我两个耳光,然后把椅子抛到数尺之外。我当时被他打得头昏眼花,几乎快晕了过去。事后我仍然忍痛吞声,不敢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父母。因为我怕父母爱子心切,他们如果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心疼,也会去找对方理论,彼此会为此发生冲突。经过这件事情,我更加勉励注意自己的身行,不敢有一点点的疏忽。我长大成人后,村里的人都相当爱护我。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遇到了以前打我的那个粗汉,他主动对我微笑,并邀请我:
“来我家坐一坐好吗?”
我也微笑着,回答他:
“好啊!”
这件事,我生平还没有对别人说过,今天说出来是希望你能有所警惕。”
虽然那时候我的做法就像一个弱者,但弱者又何妨呢?我希望你学习谦弱,不要跟现代的年轻人一样,喜欢‘竞争’,把自己当作是圣人,任何人都不可以侵犯。知道吗?”

原文见《永思集·印光大师轶事二》


悲心无限
曾经有人来信问大师:“久婚不育怎么办?”寺里有一位僧人知道后,认为这样的问题不必回答,所以向大师建议不要回信,不必理睬这一类的问题。大师郑重地告诉他:
“病由身生,身由业生,众生有病,不论什么病,都是由心而起。若是依法修持,他的病就可治。况且你作为一个修行人,下次不可以再如此对待在家学佛的居士。”
这位僧人听了大师的话,羞愧得一脸通红。大师提笔为这位居士回信,告诫他:
“欲生儿育女,第一要修性,第二要节欲。”
居士收到信后,遵照大师的劝诫生活,几年后果然喜得贵子。

原文见《印光大师传》页二一五


印光精神
在印光大师近八十岁的时候,佛教界以及大师的皈依弟子,计画为大师庆贺八十寿诞。大师听到后,当下坚决反对。他说:
“我一生不与世俗人一样,做一些颠倒的举动,什么八十不八十!如果有人要为我祝寿,我非但不领情,且深恶痛绝,还会以这件事情为耻辱。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对我提起这件事。如果还有人想为我祝寿的话,就是把我看成世俗一般人了。我是宁愿受斩头的酷刑,也不愿意听到有人要来为我祝寿。”
后来,大师召集灵岩山寺的全体僧众以及在家居士,正式对他们说:
“听说各位道友正在为我筹办八十寿辰祝寿活动,感谢大家的一片诚心好意。但请不必办了,因为我个人反对搞这种祝寿活动。社会上有些人为显示权势、扩张势力而办寿;也有些人为了敛财、扬名而办寿。他们都把办寿引为光荣,可是我印光以为可耻!”当大师说到“可耻”两个字时,面红耳赤,声音宏亮,堂内一片肃静。大家都为大师这种精神,深为敬佩,以此激励自己。

《印光法师年谱》页三九〇


惜福习劳
印光大师虽然身为一代高僧,但是一生作风极其俭朴廉洁,惜福习劳。
他住的房间自己打扫,穿的衣服自己洗,一直到八十岁临终,仍然如此。
他住上海太平寺的时候,一天关絅之居士去拜访他,楼上楼下到处找遍,最后在天井中找到他,他正在洗衣服。当时大师已经七十几岁了。
印光大师在普陀山寺时,关絅之居士到山中某寺打佛七,请他早课来开示,关居士在后半夜请轿子去接他,那时大师已经走了一半的路,坚决不肯做轿子。
在苏州报国寺时,真达和尚请他到灵岩山去看看,已经替他准备了轿子,但他坚决不肯坐轿,从上山到下山,宁愿拿着拐杖一步一步走。
弘一大师曾经在普陀山跟着印光大师生活了七天,他叙述印光大师生活中的细节:
“大师一生最注重惜福一事,无论食、衣、住等都是极为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我到普陀山住了七天,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大师的房内,观察大师的一切行为。大师每天早餐仅吃一大碗白稀饭,没有菜。他告诉我:
‘我刚到普陀山时,早餐有稀饭,也有咸菜。但因为我是北方人不习惯吃咸菜,所以只吃白稀饭。这样的饮食习惯,已经有三十几年了。’
大师每次吃完饭,都以舌舔碗,将饭粒吃得很干净,一点饭渣也不留。然后再把白开水倒入碗中,荡涤干净之后,将水喝下,唯恐轻易浪费掉剩余的饭粒。午斋,大师也跟大众师食用一样的饭菜,白饭一碗、菜一碗,大师依然将饭菜吃完,又将开水倒入碗中,荡涤后将水饮尽,惜福的情况,就跟早斋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大师自己如此惜福,也极力劝勉别人要惜福,如果见到客人饭后碗内还留有饭粒,大师也会严厉呵责:
‘你有多大的福气?竟然如此糟蹋食物!’
如果有人将剩余的冷茶倒掉,大师也会严厉诃责。”
由这些事例,可以想见大师为人作风,清廉俭朴如是,实为后世学佛弟子之模范。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二八、《印光大师传》页一六七


往生佛国
大师往生佛国,预知时至。民国二十九年,他在回复张净缘居士的书信中即提到:“我今年已经八十岁了,朝不保夕。”又说:“光将死之人……”。
该年冬天十月二十七日,这天是寺里沐浴的日期,清晨七点多,大师拄着拐杖往浴室,没想到因为步伐稍快,跌了一跤。侍者连忙扶大师回关房休息,并请医生来为大师诊治。医生判断大师毫无损伤,可不必担心。
二十八日,大师早起,精神跟平常没有两样,午餐也照常进食。下午一点时,召集全部领执僧众及居士共三十多人,告诉他们:
“灵岩山寺的住持一职,总不能长久无人担任,我想请妙真老和尚担任。”
于是大众选在十一月初九这一天为妙真和尚举行升座大典。大师说:
“太晚了些!”
于是大众再重选日期,改在十一月初四。大师仍说:
“还是晚了些!”
最后选定为十一月初一举行。大师说:
“这个日子可以!”
这件事情说定后,大师照样进食晚餐,随后便休息了。到了后半夜大师一连泻肚六次。隔天,精神有些疲倦的样子。但是过了午后,又恢复了正常。行动也跟平日没有两样。
十一月初一,这一天,大师早上起来精神还很好,与大众详细地讨论妙真和尚升座仪式的事情,后来这天真达和尚回来灵岩山寺,所以就由真达和尚送座。
来山的贵宾、信众来关房问候大师,大师都还能一一与他们详谈。这天大师只吃了一点东西,入晚就睡了。
十一月初二,早晨,大师的精神跟体力都不是很好,几位学医的居士研究了一下,开了一帖药方让大师服用,大师服药后,休息了两、三个小时。晚上大众师为大师助念,大师安卧而睡。
十一月初三,白天精神状况很好,行动自如,佛前礼佛。晚上,吃了一些粥。饭后,对真达老和尚说:
“修净土法门,没什么奇特的方法,只要至诚恳切,一定会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当晚十点后,大师脉搏微弱,体温降低。
十一月初四,上午一点三十分,大师由床上坐起,对大众师说:
“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话说完,随即大声念佛。
二点十五分,大师坐在床上,想洗手,请侍者端水来,大师洗手后,站起来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就坐在椅子上念佛。
三点多,妙真和尚来到关房。大师嘱咐他:
“你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
此话说完后,大师不再开口说话。只有唇动低声念佛而已。五点正,大师如入禅定,笑容宛然,在大众的念佛中安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往生数小时后,依然端身正坐,面貌如生。

  • 大师荼毗后,获舍利子、舍利花无数,三十二颗牙齿完整无缺。其示现生西的种种瑞相,带给后人无比的信心与希望。大师所留下之文钞与遗训,亦为后人的无价至宝。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三九八
另参考《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附录·印光大师行业记》页一一三九


第二篇 —— 殷殷教化
本篇共叙述了大师的开示二十则,都是针对现代人常觉疑惑或困扰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其中包括了学佛用功的各类方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佛法、以及佛法对某些人生现象的诠释等,而从大师的每一则开示中,可窥见大师学识渊博、殷殷教化、诲人不倦的精神。


念佛的方法
念佛要怎样念才能够摄心呢?印光大师说:
“念佛,如果心难专注,更应当摄心切念,自然就能专心。摄心的方法莫过于至诚恳切,心如果不诚,想要摄心是不可能的。心如果诚恳了,仍没有办法达到专心,就要收摄耳根,注意听佛号。
无论是出声念或默念,每一句佛号都要从心理念起,声音从口中出来,每一句佛号声从耳朵听入,默念时虽然不动口,但是意念之中,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此摄心,妄念自然会熄灭。
如果这样念佛还会有妄念生起,那就要用十念记数法念佛,这个方法会帮助我们全心全力专注在一句佛号上,妄念无从生起,这是摄心念佛的究竟妙法。
以前弘扬净土法门的大德,从未提过这样的用功方法。以前的人根性较利,不需要这样念就能够摄心。印光因为念佛时,常难以制伏妄念,才知道用这个方法。这方法可以帮助摄心,我每次试验都非常灵验,绝对不是我自己随便瞎说出来的方法,我教大家这样的念佛方法,只是希望能够跟天下后世钝根性的念佛人一起分享共勉,希望每一个修净土法门的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所谓十念记数法,就是当念佛的时候,从第一句到第十句,每一句都需要念得分明,记得分明,念完十句后,再从第一句开始念,不可以二十、三十的累计。念一句记一句,随念随记,不可以掐念珠,只可以用心记。如果十句比较难记,也可以分为两次记,第一口气念第一句到第五句,第二口气,念第六句到第十句。如果这样还觉得费力,可以分三次念,第一次念一到三句,第二次念四到六句,第三次念七到十句,分做三口气念。每一句都念得清清楚楚,记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这样妄念完全没有生起的机会,久而久之,自然能念到一心不乱。
这种十念记数法,跟每天早晚念的十念法,一样可以摄心,但是效果差很多。
早晚十念法,是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一口气念了几句佛号,都算一念,念十口气算十念;十念记数法则是以一句佛号为一念。早晚十念法,一次只可以念十口气,继续念下去会伤气生病。这种十念记数法,念一句佛号,心里清楚一句佛号;念十句佛号,心里清楚十句佛号。从一到十,再从一到十,纵然一天念数万声佛号,每一句佛号都是这样记,不但能够去除妄念,还可以养神。念快、念慢,随心所欲,从早到晚,都可以念。用念珠念佛,身劳神动,用十念记数法,则身逸心安。所以用十念记数法念佛,比起用念珠念佛,利益大很多。
也许在做事的时候,会觉得较难记数,这时只要恳切念去,不需记数。等做完事情,再恢复十念记数法。
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的念佛者,也许另当别论,但是像我们这种钝根的人,舍弃十念记数法而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真是非常的困难。
这种摄心念佛的方法,是深也是浅,是小也是大,是不可思议的方法。我们应该深信佛陀所说的话,不要因为自己见不到这样的境界,就产生疑惑,以致多生多劫的善根,从中丧失,因而不能获得真实的利益,这是最悲哀的事情。
掐珠念佛的方法,可以在走动的时候用。如果静坐养神,因为掐珠手动,神不能安,久了会受病。这种十念记数法,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用,躺着的时候要默念,不可以出声,一是不恭敬,二是会伤气,这些话,你们要谨记在心!谨记在心!”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一六〇


读经的方法
大师对人开示:阅读经典要有正确的方法,首先态度必须至诚恳切,清净我们的身口意。读经之前,先端坐片刻,让心平静下来,然后拜佛,才朗诵经文,或者默默阅读。或者是先拜佛,然后再静坐片刻,才开经阅读。
凡读经,必须端身正坐,就像佛菩萨在面前亲自对我们宣说一样,心中不敢生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头到尾,一直阅去,对于经典的文字或是经中的义理,都不去想,也不去分别。照这样的方法阅读经典,利根的人,可以体悟佛法真理,证实相法,即使是劣根的人,也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原文见《印光法师年谱》页一二一


抄经的方法
写经要至诚恭敬,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又必须仔细校对,避免错误。如果写错,要另外重新再写过,不可以挖掉错误的地方,用修补的方式重写,以免将来修补之处因黏性退化而产生脱落的现象,仍看不清楚正确的字。写一句要校对一句,写一行校对一行,一页写完了,整页再校对二、三次,这样才可以做到完全没有错误。如果写错了,不愿意再重新写过,那就在错字的地方点一笔,在旁边写下正确的字,千万不要用涂改修补的方式。

原文见《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页四八〇


残破经典、佛像的处理方法
有人问大师,已经残破的经典、佛像该如何处理?大师说:
“经典、佛像已经不能读、不能供养了,应当焚化。但是不能像一般的字纸焚化,必须另备一个焚化器。焚烧的时候,要在一旁顾守,不要让纸灰飞到其他的地方。等烧尽之后,将灰烬装到一个密封的布袋之中,再装入一些干净的沙子或者石头,可以帮助投水之后沈入水中,不会飘至两岸。如果方便到大海,可以将这灰烬投入海中;如果不方便,大河、江水之处也都可以投,但是小河或水沟不可以丢,这样处理,就是如法。如果没有加砂石,灰烬到处乱飘,仍然是亵渎。但是千万记得,脏的沙子或石头,不可以使用。”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精华》页13


什么经典最殊胜?

有人问印光大师:什么经典最好?大师说:
“你问什么经典最好?一切大乘经典都好,但是你能一一受持吗?既然无法一一遍持,那么专心受持《金刚经》或是《心经》、《弥陀经》、大悲咒等任一种都很好。但原则是必须至诚恭敬,如此才有大功德。否则受持经典变成有时有功德,有时有罪过。因为心不虔诚,变成亵渎佛经,如此受持经典则招罪过。又必须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为终日常修不间断的功课,以如来万德洪名,常熏自己的业识,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心与佛心合而为一,心与佛道合而为一。”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四七四


如何对治妄想?

起了妄想的时候,不要理会它,这样才不会妄想加上妄想。譬如一个小人来某家撒赖,如果主人不理他,他就无可奈何。如果用强制的方法抵制他,他会比你更强悍。如果好言好语对待他,他以为主人一定很怕他,会得寸进尺,更加猖狂。无论软、硬的方法,都只有损害,没有益处,最好的方式就是随他去,不要理会他,他看无机可乘,自然就会离去了。对治妄想也是如此,妄想来时,不要理会它,它自然会熄灭。

原文见《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页五九二


见到异相的心态
有一位居士,因为每天精勤诵经,有一次在诵经时看到了一个黑影,因而请示印光大师,这黑影是佛菩萨现身,或是冤亲债主现身?大师开示说:
“你所说的黑影不是佛菩萨的影子,也不是冤亲债主所现的影子。因为如果是佛菩萨所现的相,面目一定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是冤亲债主,就会现可怕之相。这个影子可能是跟你宿世有缘的孤魂,希望能藉助你诵经的功德善力,让他可以超生到善道。你应当在诵经回向后,再专门为这个众生回向。令他能消除从前所造的恶业,增长善根,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这样对他才有利益,不辜负他在你面前现黑影的一番苦衷。
凡修行人要能够主宰自己的心,见到好的境界不生欢喜,见到不好的境界,也不必恐惧。如果能不执着、分别,所见到的任何境界,就都能够变成帮助我们修道的助缘。如果心理产生了执着,任何境界就变成障碍我们修道的恶缘。
凡修行人应该以至诚恭敬为本,以慈悲谦虚为怀。心理所想的,身体所做的,虽然不能完全与佛相应,但仍必须努力勉励自己,希望自己能做到不违背佛的心意及教导,这样才可以称为是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佛弟子。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五二二


乱世中如何免难?

有一位居士请教大师面对当今乱世,如何免难?大师作了以下的开示:
处于现在的乱世,除了念佛、念观音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无论男女老幼、有没有皈依,都要劝他们念佛、念观音。虽然不能够吃全素,也应该要少吃荤腥,这样才可以在灾难中化险为夷。
世界大战如果发生,世间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得到安乐。因为被人残杀很苦;残杀别人更苦,不但现世不好过,来世堕入恶道之中更加苦迫,来生可能连投生为狗、马、牛、羊都还求不得。
可惜世间人大多愚痴,共同以杀人、杀众生为志事,不知道自己已经种下了恶因,不好的果报将随之而来,这样的人,真的是很可怜!处于乱世之中,要用智慧观察,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二一九


月经来时可以礼佛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到四十八、九岁,都有月经。有人说月经来的时候不可以礼拜持诵,这种话是不通情理的。月经期短的人,二、三天就停止了,月经期长的人,六、七天才会停止。修行人必须念念不间断的修持,怎么可以因为这种天生生理上的小病,而荒废、放弃自己的修持呢?
月经来的时候可以少礼拜(应减少礼拜,不是完全不礼拜),但是念佛诵经,一定要照常。应该常常换洗秽布,如果手碰触了秽布,应当要洗干净,不要用碰触过秽布的手去翻经书或焚香。
佛法法法圆融,外道执着歪理。世间人却较多信外道人所说,而不知道佛法正理,导致不能人人同沾法益。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续编》页一


念佛人为什么还会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有一个疑问,想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佛经中说: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随拥护;以前所造的恶业,也会渐渐地消灭,纵使有冤亲债主,也不能危害到我们。我相信这绝不是虚妄之言。
今年三月间,我接到一位亲戚从上海寄来的讣闻,死者张老太太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吃素二十多年,常去道场听经,平日喜欢劝人念佛、吃素,心地非常慈悲,且常作善事。没想到,有一天她送素菜去给某位师兄,在马路上行走,却被汽车撞死。我听到这样的消息,心中非常地惊讶惶恐,到现在还是感到疑惑无法理解,就连平日我们一起念佛的居士,听到这样的消息,也都感到非常地不安。
所以我特别写这封信,恳求老法师开示,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还有,这位老太太临终时受到这样的痛苦,能否往生西方?请求老法师把这样的道理说个明白,可以使大家安心地念佛,不再怀疑,非常感激您!
印光大师阅完来信,提笔回复:
接到你的来信,知道你对于佛法的道理,尚未真正的明瞭。
我们从无始以来所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说:“如果我们所作过的恶业有体积或形状的话,那么即使像十方虚空这么大的空间,都装不下。”我们必须知道,一个人如果以真诚心去修持,便可以转业。他可以把后世严重的果报转为现世轻微的果报。我们凡夫肉眼,只能看见现在发生的吉凶事情,不能知道过去跟未来的因果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老太太多年的精进修行,一旦遭到惨死,也许她这个苦报,可以消灭她以前所造过本来应堕三恶道果报的恶业,而转得生善道。或者如果她在生前,真的相信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她也可在命终之后得生西方。但是因为我们没有神通,不敢乱猜测,说她绝对往生西方,或绝对没有往生西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作善必定得善报,作恶必定得恶报。如果作善之人得到恶报,是她前世所作的恶业所产生的果报,不是现在所作的善业果报。你们见到这位老太太得到这样的果报,心中便有作善事没有善报,不足以行善的想法,这是错误的邪见,所以你们才会觉得惊恐怀疑。这样的知见,其实跟没有学佛的人没有两样。
假如真正相信佛所说的话,绝对不会因为发生这样的事,而对佛法产生惊恐怀疑。因为关于因果的道理,是重叠无尽的。今天种下的因还未产生果报,但以前所作的业成熟了,就马上产生果报了。就好像种稻子一样,先下种的人先收成;又好像欠债一样,有权势、有权利的人可以先讨到钱。明白这些道理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境界,绝对不会怀疑因果有误,或怀疑佛法不实。如果不知道因果的道理复杂,而产生怀疑,那是因为还没有具足正确的知见。如你所说,念佛的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这是一定的道理,不至于有所虚妄怀疑。然而,把后世严重的果报转为现世轻微的果报,这样复杂的道理,我们就不可得知了,所以不免有这种不合理的疑惑产生。
从前印度有一个戒贤法师,德高一世,名振印度各国。但却因为他以前所造的恶业,所以生了很严重的病,他的病让他非常痛苦,几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因此想要自杀。后来感得文殊、普贤、观世音菩萨现身,劝他说:“你从前曾多世作为国王,恼害众生,本来应当长久堕入恶道之中。现在因为你弘扬佛法,所以以人间的小苦,消灭长久堕入地狱的大苦,你应该忍耐。”不明白前世因缘的人,都会说戒贤法师不是得道高僧,才会生如此严重的病!或者有人也会说:“像这么有修行的人,都会得到这么严重的病,佛法还有什么灵感跟利益呢?”没有善根的人,就会因此而退道心。又或者看到造恶业之人,得到善报,同样也对因果起了怀疑。殊不知其实这都是因为前世所造的因,而后来得到的果报。既然作善的人可以把后世严重的果报转为现世轻微的果报,当然也有些造恶的人会把现世轻微的果报转为后世严重的果报。这些因缘果报都是复杂而难以说明的,祈望你能明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二一九


怎样令果树不长虫?
有位居士,家乡很多人种植橘子,而橘树容易长虫,捕捉扑灭会有杀生问题,因此向大师请教该如何作才如法?大师回信说:
如果能以至诚心持大悲咒水,一百零八遍。然后用大悲水,洒向果树,边洒边持大悲咒,这样即使果树还有虫,也不至于很多。如果能做到十分的至诚恳切,那么可以做到没有虫。
如果不会持大悲咒,可以念准提咒或是往生咒或是心经,如果全都不会,那么就至诚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一万声(预先准备一碗净水,念完以此净水洒向果树),要去果园的途中,一定要边念圣号,到了果园,洒净水的时候,也要边念圣号。如果肯每天常念,或在果园周围念,果树必定长得茂盛,果实一定丰收。
世间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只贪图利益。如果能依照我所说的方法去作,果树一定不长虫,果实一定丰收。别人看到了这样的成果与利益,一定也肯念咒或持观音圣号。果树一旦长了虫,要想大家不扑灭很困难,必须要从如何不长虫做起,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原文见《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页四五六


性情暴戾如何改?

有位居士写信向印光大师请法:自己性情暴躁,常常发脾气,该怎么调伏?
大师回信告诉他:
性情暴戾是过去世所带来的习气,不容易息灭。但是学佛,应以对治习气为第一步功夫,能克除一分习气,修行才算得到一分功夫。否则只是修因而没有产生结果,等于没有得到修学佛法的利益,没有与佛法相应。
既然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好,容易暴躁,应该常常告诉自己:我事事不如别人;如果是别人亏欠我,也当作是我亏欠别人。觉得自己对所有的人都有一份亏欠感,自己常感到很惭愧、抱歉。暴戾之气就会消失,不再生起。
凡是性情暴戾的人,都是因为心中有傲慢之心,如果能常常对所有人怀着一份抱歉之心,自然能够心平气和,不会再贡高我慢,气势凌人了。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五三一


害虫该杀吗?
有位居士写信给印光大师,他提出猛兽、毒蛇、蝗虫之类都是害虫,杀害这些虫可以说是为民除害。大师针对此言论,作了严厉的驳斥: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都是因为感应到人心凶恶,才伤害人类。如果我们能够对它们念佛,心中生起善念,他们一定会自动离开,不会伤害任何人,哪能说杀它们是为民除害呢?你说这种言论会引发人造杀业,将来永生永世必受被杀的业报。你学佛受持不杀生戒,而说如此可恶的言论,如果不忏悔,必然会遭到天谴。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龙梓修,他在江北的某个地方作知县,有位县民前来呈报,说明农作物深受蝗虫之害,人民苦不堪言,请知县查验并代为除灾。龙梓修亲自到场查看,到了灾区之后,双脚所站的地方,只觉得异常松软。但却不见蝗虫的踪迹,问人民:“蝗虫在哪里?”人民回答说:“我们脚底下所踏的都是!”龙梓修仔细一看,地面上有好几吋厚,好几里宽,十多里长,尽是未长翅膀的蝗虫蛹,他日这些蛹变成蝗虫,恐怕足以遮蔽天日。龙梓修吓得说不出话来,自认为无法处理这样的灾害,因此跪倒在地,至诚祈拜天地,让蝗虫灭亡,人民可以继续生活下去。经过两三个小时,天空下起一场大雷雨,蝗虫蛹随着雷雨而灭亡。这是人没有办法解决的灾害,而求天相助灭虫的一大感应事迹。如果龙梓修命人用火烧或用土埋蝗虫,也不一定会有这么大的力量。
又有一个小女孩,买了一只苍蝇拍,看见苍蝇就拍,越拍苍蝇出现得越多,后来整间屋子都飞满苍蝇。小女孩的祖母是个念佛人,她打开窗户,大声念佛请苍蝇出去,果然苍蝇相继离去。这小女孩颇有善根,看见念佛可以使苍蝇自动飞走,便停止再杀害苍蝇。否则她天天造下杀业,自己的寿命也会渐渐减损。
至于孙叔敖杀两头蛇的事情不可以学,因为并非人人都有他这样的存心与善念,如果不是心存好意,杀蛇就是造杀生罪业,这件事就会教人造杀生罪业。而且双头蛇是罕见的动物,所以孙叔敖杀了它,将它埋起来,不想再让其他人受害,它可能不再出现。但是猛兽、毒蛇、蝗虫之类的生物,不是杀了它们就能永除祸患,希望大家能发慈悲善心,一同念佛,这些动物一定能有所感应,会自动离去,不会伤害任何人。
《普门品》中说:“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可见动物是可以透过善力感化的。你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说这种害人害己的极重恶话,如果再不为你说破,未来你所遇到的众生都会变成是你的冤家。这些话不可再乱说了。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一七三


放生的真意
现代有许多人喜欢放生,原因大多是希望能为自己做“功德”,自己能得到“健康长寿”的福报。然而我们真的了解放生的真意吗?放生应该注意哪些事呢?大师提出了以下的提醒:
“印光一向不主张在佛菩萨圣诞日,或者初一、十五这些特定的日子放生。因为大家都习惯在这些日子放生,在这些日子放生的人特别多,捕生者会因此而捕捉的特别多。在放生之后,这些捕捉者又再去捉。
可惜许多人放生是因为好名,一定要在这一天追随大家放生;也有些人是因为要做人情而因循了事,如果不在特定的日子就不肯放生!
又放生地点要注意选择,例如:害鱼之类不可以放入池塘中,否则其他的鱼会被它吃掉,这就好像把贼放到村落里面,村民将有损失财命的危险。
放生其实很难做到完全如法,所以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提倡戒杀吃素。平时举行放生是希望大家能体会放生的意义,若是放生不能如法,其实也只是功过相抵而已。
放生说是为了救护众生,其实是为了救人类。试想人类如果不杀生,哪里还需要放生呢?然而世上吃众生肉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不提倡放生,久而久之,全世界的人将成为野蛮民族。所以放生是为了让这些爱好杀生吃肉的人可以反省警诫。
放生的人应该是以不忍心杀生为本意,不能认为是因为某类众生杀害多少生物,所以不能放生。如果有这种想法,就会以为鱼类大多吃小鱼、水虫,放一条大鱼,它一天会吃掉无数的小鱼,那么是放一条生命,杀害多数众生,这样就功少过多了,如此想法也是有所偏差。(害鱼或大鱼不是不能放,只是放生地点要注意)。
放生时要至诚念佛持咒,所有放生的仪式只不过是表法而已,如果大家一起放生,则按照放生仪式进行,个人放生至诚念佛就可以了。
放生如果是在夏天举行,速度要快,不可以仪式繁杂,耽搁太久,否则这些生物的寿命会减损,甚至断命。在家居士放生,仪式可以从简,如果是真诚之心,按照仪式而行也可以。若是为了面子而求形式一定要跟出家师父的仪式一样,这是一种我慢的心态。佛法是圆融的,作任何事情应该善用其心分辨是非善恶。”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二二一


求子妙法
有一位居士,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因而请教印光大师,求子的方法,大师作了以下的开示:
我教你三个方法,你夫妇两人,若是能依照我说的方法去实行,必定能得到有福报、健康、聪明又有智慧的儿子。
第一,每天要虔诚礼拜观世音菩萨,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第二,必须要心存仁慈善良,多帮助别人,力行一切善事。第三,要分房而眠,断绝房事,等到你们身体调养好了,在妻子生理期结束之后,选一个天清气朗的晚上,共宿一夜,必定能够受孕。从此以后,依然分房而眠,千万不可以再同房。
因为礼拜、持念观音菩萨的缘故,你们生下的孩子,一定具有善根福德,聪明智慧。因为心存仁慈善良,力行善事,生下的孩子,一定长寿。调养好身体再受孕,因为父母的身体健康,所以生下的孩子,也必定健康。你们受孕之后不再行房,生下的孩子,不会有胎毒,长疮疔等。实行这些方法,你们必定能得到一个健康、有福德的孩子。
如果你与妻子共眠一室,常常行房,可能身体健康会受损,严重的话还会早逝;即使你们真的有了孩子,可能会流产;如果这孩子能长大成人,因为先天不足的关系,可能以后也没什么作为,他的精神、才华、智慧都太少,像这样怎能有成就呢?
世间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常常行房,才能生子,这是最错误的见解。你若能依以上所说的方法行之,约一年的时间,一定可以求得好子女。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一七九


毒乳杀儿女
印光大师开示:
女人如果生气之后,再喂小孩母乳,这个小孩会中毒而死。因为生气之后,母乳会产生毒素,变成毒汁。
十几年前我看过一本书,书上写了一件事情:有一位外国女人,脾气很不好。有一次她生气后喂小孩吃母乳,她的小孩喝奶后就死了,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小孩,同样又在生气之后喂小孩母乳,小孩又死亡了。因此她怀疑是母乳有毒,于是请人检验自己的乳汁,果然在母乳中发现了毒素,这才知道两孩子都是被母乳所毒死。
最近有一个老太太来归依,我劝她吃素,跟她提起肉类都含有毒素,并举了前说的典故作证明。她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说她家两个小孩也都是这样死的。年轻的时候,她的丈夫个性蛮横,稍不顺从他的意思,就会被毒打。一次,丈夫打她,小孩看了就哭,孩子哭了她就喂吃母乳,喝完奶,孩子就死了。她也不知道原来就是因为乳汁有毒,小孩才会死。她的媳妇,也因为生气后喂孩子母乳,孩子就死了。由此可知世间上因为喝了有毒的母乳而丧命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因为这个外国女人的检验,这位老太太才明白了真相。
凡是喂孩子母乳的女人,千万不要生气。如果生气了,当天不可以喂小孩母乳,必须等到隔天心平气和,丝毫没有怨气之后,才可以再喂乳。如果在生气当天就喂乳,孩子或许马上会丧命,如果没有马上丧命,过不久也会死。这种祸害,无论是以前或现在的医学都没有说明,我是因为近来有所阅历才知道。
女人从小就要学习柔和谦虚,结婚后所生的孩子,必定生产顺利、必定善良、必定不会早夭、必定不会生病。凡是孩子婴儿时就丧命,多半是母亲常常生气的缘故。天下古今因为毒乳而杀儿女的人,不知道有几恒河沙数,岂不可怜?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一〇九五、四一


兄弟相处之道
有一位居士,因与兄弟的相处及财产的分配有一些纷争,向印光大师请法,大师作了以下的开示:
“家里的事,只可以用父母兄弟的情分来谈,不可以用我对他错的是非观念来说。兄弟不合,大部分是因为父母偏心所引起的,因为父母偏爱一方,所以对方会事事占便宜。如果吃了亏的兄弟,能够退一步想,譬如说:假想自己生在一个贫穷人的家里,衣服、食物、房子都没有,那么要争什么呢?如果父母留下的财产,多留给某一位兄弟,兄弟毕竟是亲人,总比被盗贼夺去了好。如果盗贼来抢,我们也没有办法保住这份财产啊!所以给了兄弟还是好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就不会再起计较分别之心了。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上册,页二三一


白发人送黑发人
世间最伤感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有位居士因为遭遇儿子早逝,伤心不已,因而怨天尤人。印光大师,对他做了以下的开示:
“接到你的来信,知道你的儿子夭折了。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境,容易怨天尤人,生起懈怠之心。你应当知道人生因果复杂,有如是因,产生如是果;今天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定是以前我们造作了这样的因,知道前因后果的道理,就不会生起怨天尤人的心态。明白善德能够感动天地,就不会因为小小的逆境,而退失了想要精进修行的道心。譬如天气变化无常,可能刚刚才转热,又突然来了一阵寒流;或者是刚转凉,却又突然变得很热。这些现象都只是暂时的变动,并非恒久都会这样。所以修行只求尽自己的心力,不必在意当前出现的是逆境或顺境。能够这样想的话,必定能招来福报。
如果因为一点小小的逆境,就认为修行没有用,这跟没学佛的人知见没有两样。纵使我们一生都没有遇到不如意的事,也很难达到完全都是快乐的境界。如果你能继续精进修持,相信必定会获得一个长寿、有德的好孩子来投生当你的孩子。
如果做父母的人只希望孩子长寿,而不论他品德好坏,那么社会上那些为非作歹、杀父杀母的人,他们的父母,不是都要庆幸自己生了一个没有夭折的孩子吗?其实,这种不成器的孩子夭折了,正是因为父母的善德所感。
希望你能专心念佛,消除业障,恒遇吉祥!”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三编》页四〇八


对老年人的开示
一位七十几岁的老人,向印光大师请法,要如何修行才能往生西方?大师作了以下的开示:
妳已经七十几岁了,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都安顿好,心里除了念佛之外,没有一件事值得牵挂,这样临命终时才不会有障碍。
如果现在你还样样都放不下,看不开,到了临命终的时候,所有贪念衣服、首饰、房屋、子孙的心就会现前,如何能往生西方呢?如果不能往生西方,你一生守节、念佛及所做过的善事,完全只变成了人天福报。
你现在还没有智慧,虽然常精进念佛,心中还没有决定要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来生享福的时候,又被世间的福报所迷惑,造种种的恶业,造了恶业就必定要堕畜生、饿鬼、地狱等恶道去受苦,这种大苦都是因为现生念佛,却不知道要决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感召的苦。
我担心你会变成这样,所以先为妳说明,如果你肯依我所说的方法去作,就不会因福得祸。虽然妳现在身体还很强健,但是要当作就要死了想,现在要穿的衣服留着穿,凡是绸缎、皮袄等贵重的衣服,都分给你的孙媳。首饰、金银、翡翠等值钱的东西,都捐给慈善机构作救济的事业,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如果你还不能发大心喜舍,那就把它分给妳的亲人,自己身边绝对不可以留这种令人起贪恋痴心的东西。所有养老的存款,都交给儿孙,田地、房契等都必须交代得干干净净。妳心里除了念佛之外,不要有任何的念头,就连死后这个身体,别人会怎么处理,都不用担心。把孙子、曾孙都当作不认识的人,不要去管他们的是是非非,只管念你的佛,一心盼望佛来接引妳去西方。如果能这样做,一切通通放下,到了临命终,自然感应佛菩萨前来接引往生西方。
如果仍旧贪恋一切好东西、钱财、田地、房屋、衣服、首饰、儿女、孙子等,万万也不能得到佛的接引往生西方。如果不生西方,妳是修福之人,将来是有痴福可享,后因享福而造罪业,享完了福,一口气不来,便堕三恶道。因为恶业蒙蔽,心识不明,纵然有活佛来救妳,也救不了妳,这样岂不是很可怜!愿妳能相信我所说的话,果能相信,即是大幸!

原文见《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下》页五〇七


回向的意义
自己所修的一切善事,无论是诵经、念佛等,随自己所做的种种功德,将来一定可以得到种种的人天福报。回向,就是把现在这些功德,将来得福报的善因,回转向西方极乐世界,作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的果报。不再只是人天之福而已。
用这个“回”字,有不随世情的意思,用“向”字,有决定希望脱离、出世的意思。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我们所做的功德本来是人天福报因,现在将它回转向得涅槃之果。本来所做的功德是生灭事,现在将它回转向不生不灭的实相妙理。本来所做的功德属于自行,现在回转向法界一切众生,这是回自向他。
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这是回事向理。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这是回因向果。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这是回自向他。
回向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是回向净土是唯一不二的最佳妙法,因为如果发其他大愿,而不求生净土,则大愿难以成就;如果得生净土,没有不可以成就的愿望。因为如此,凡所做的一切功德,虽然有不同的期望,但是一定要回向净土。



第三篇 —— 字字珠玑本篇从印光法师文钞中,精选了大师的法语共一百零八则,这些法语句句真切、字字珠玑、值得我们奉为圭臬,时时读诵。

念佛求生西方,以真信切愿为前导,以至诚持念为正修。

念佛真利益,为大智慧人及愚夫愚妇能得。其似有智慧,不愿随愚夫愚妇之班者,皆不能得。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其有老实头持戒念佛,纵信愿未极,瑞相不现,皆是安然命终。其故何哉?良由心水澄清,由分别而昏动;识波奔涌,因佛号以渟凝。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

九界众生离此法(净土法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

信因果,勤念佛。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皆可证道。即今之世,人根陋劣,知识稀少,若舍净土,则莫由解脱。

自量己力,非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生死。从茲唯佛是念,唯净土是求。

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持名(念佛)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也。

末世众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决定专修净土。善根有,固宜努力;无,尤当笃培。

敦伦尽份,闲邪存诚,为入佛之阶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万行之归宿。

(印光)所恨色力衰弱,行难勇猛,而信愿坚固,非但世间禅讲诸师不能稍移其操,即诸佛现身,令修余法,亦不肯舍此取彼,违背初心。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

念佛法门,实为佛大慈悲普度一切无力了生死之众生,而令其即生速了之无上要道也。

今日之国运危岌,民不聊生,皆是一班无智慧修行人之来生福报所捣乱而成者。汝打什么穷妄想,欲不堕恶道。不生西方,则一生不堕,二生不堕者便少也。

念佛必须摄心,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皆须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须摄耳谛听,字字句句纳于心中。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

家庭教育为治安之本,因果报应为制心之法。

家庭教育为改造社会、培植新人之根本途径。

生子非难,教子尤难。许多不洞事之人,无子求菩萨,及其得子,唯知宝贵,从滋养成废器者多多。譬如种田,只知求好种子,及其苗茁以后,则所有除莠、浇灌等手续概不一用,其稻种虽好,尚能望其收获否?

今日之人女,即异日之人母。人欲培植国家,当以教女为急务。

教女一事,重于教子多多矣!而余所谓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及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乃真语、实语也。

天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果能人各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则贤才蔚起,而一切捣乱及土匪强盗,不复再生。

惜有限之精神,办末后之事业(注),其老年人为第一要紧著子也。
(注)“末后之事业”指的是了脱生死之大事。因老年人来日无多,应以有限的生命、时间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此乃一生中最要紧的事。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先作世间好人,乃能进修佛法。

凡见一切女人,均作母、姐妹、女想,及自妻亦作此想,则淫欲魔无如何矣!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必须极力节欲。

倘外现修持之相,而内无真实之心,则是假善人。假善人何能得真利益乎?

若学佛之人不以躬行实践为事,则与世俗之伶人无异。在当场,苦、乐、悲、欢,做得酷肖,实则一毫也与己无干。
(注)学佛的人,若是听闻佛法,而不身体力行、实践佛法,跟演戏的人哪有什么两样。演员们在舞台上,表演着苦、乐、悲、欢,纵然演技精湛演得再好、再像,实际上与真实的自己一点也不相干。

学佛之人当具远见。若只知目前三尺地,则无往而不途穷路尽也。

重重灾病,总由宿业深而现行不谨所致。

今人每务虚名,不修实行,此是学佛之一大障碍。若不做假,则一滴雨一滴湿;做假则如梦中吃饭,无益枵腹。

若夫通方开士,过量大人,世法全是佛法,业道无非佛道。

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

佛法,殆非凡情世智所能测度之法也。

佛法自无权力以胁人服从,必赖圣君贤相护持,方能流通天下耳。倘其法果如韩、欧所言,悖叛圣道,为害中国,岂但古今圣君贤相不能相容于世,而天地鬼神将亦诛灭无疑也久矣!又何待韩、欧等托空言而辟之也耶!

既见本来面目,然后看经修行,方知一大藏教,皆是自己家里话,六度万行,皆是自己家里事。

随顺世相,修出世法。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凡修念佛法门者,务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普劝同人,求生极乐。

为佛弟子,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如此行去,方为真佛弟子。若口虽念佛,心存不善,则与佛气分相反,不能得念佛之实益。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

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正道。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学道之人,以治习气为修行第一步工夫。若能克除一分习气,其工夫方始实得一分。

学道之人,须去习气。傲慢习气,实为入道之障。

吾人出家为佛弟子,固当以佛之平等大慈大悲为志事,不可仍带在家一种骄慢自大、藐视一切、任意作为、不依旧章等派头。

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能放下此心,则当体清凉矣!

古云: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着魔,聪明自矜之人,多多犯此种病,以自心先含一种乖张戾气,故为魔乘之先容。若无浮躁自矜,魔将远避矣!

了生死,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

欲得佛法实益,当向恭敬中求。

事事以诚为本,念念常省自心。

何谓苦因?贪、瞋、痴三毒是。何为善因?济物利人是。

念佛根本道理,是要人生信发愿,求生西方,了脱生死。不可只发求世间富乐,不求西方。

今人每见一法有效,则不加拣择,完全袭行。致有未得实益,先受大损。譬如食瓜果宜去其皮核,非可完全食,以非可完全去,是在学道之人善用其心。

念佛之人,以省事为妙。若过为张罗种种行仪,或致疲劳。然法无定相,不可固执,亦不应泛滥,唯取得益合机为事耳。

凡修行人,只可息心净念,不可起越分之希望。

当极努力做人,必须要孝顺父母,亲近有德之人,远离荒唐之辈。必须闲邪存诚,克己复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现今之世,若欲挽回世道人心,必须以敦伦尽分,知因识果,闲邪存诚,克己复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主。

谈玄说妙,虽似高超,倘不重躬行,则成以身谤。

学佛之人,必须敦笃伦常,克尽己分,闲邪存诚,克己复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屏除酒肉,加以深信发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眼,实难深生正信。

常以至诚念佛,为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之道。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专注一境,毕命为期。

修行以对治烦恼习气为本,省己以不肯放纵自欺为功。

不孝父母,不教子女,乃佛法中之罪人。如此而求得佛感应加被,断无是理。

学佛之人,务在躬行,今人多图口头畅快,是说食嘉美,无益枵腹,可哀也!

死——修行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

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

当力行善事,力戒恶事,近之则希贤希圣,远之则了生脱死,成佛觉道矣!

学佛者,务要去人我之见,须己立立人,自利利他,然后方可言入道。

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俗言: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不惧乎?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馀裕,不学密法(他法),又有何憾?

当主敬存诚,于二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为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业障重、贪瞋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汝信心颇深,但好张罗及好游、好结交,实为修行一大障碍。其沈潜杜默,则其益无量。戒之!

汝是何等根基,而欲法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

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茲行以往生耳。

需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深信佛言,了无疑惑。

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利者提拔令出。

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汝妄想之心偏天偏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回光返照。

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以发烈火,尚犹悠忽度日,不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须自知好歹,修行要各尽其分,潜修默契方可。急急改过,摄心念佛。

人生最苦,是从幼时未遇明师良友,遂至肆意纵情,造诸恶业。

作狂作圣,只在罔念克念而已。

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即便生大惭愧,犹如裸露于稠人广众之中,惭愧欲死。如此久久,则坏念头自然不起矣!

九界众生,舍念佛法门,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念佛法门,下无以普度群萌。

总要老老实实的念佛求生西方,才不孤负如来说这个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的总持法门。

知人生多苦,是以笃修净业,如此之人,方为真佛弟子。

须知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唯在人之能虔诚否耳!

学佛之人,古今亦有,初则知见甚高,极力自利利他,后则知见辟谬,且引一班人学己邪知谬见,为可悲可痛。究其受病之源,皆因好戴高帽子,致无知识之人,各以高帽子为彼戴。戴之已久,正知正见已失,完全成邪知邪见。纵欲救援,反成按剑,只好任他去。凡好心学佛者,皆当令其立志自省,庶不至成此结果也。

事事利人,心心省己。

若肯取法,即文钞一部,已有馀裕。不肯取法,纵以大藏经,也无所益。

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何能清白?

菩萨行道,以利人为先。

修行之人,必须质直无伪真实做去,方为实行。

净土法门,唯信为本,信得极,五逆十恶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断惑者,皆无其分。

汝果能领会得文钞义,纵百千庸僧外道,亦不能动摇汝心。且勿谓此系光诉说恐不足依据,须知光乃取佛菩萨祖师善知识之意而说,非光自出心裁妄说也。

日常随动随静,将一句弥陀,当作本命元辰。其居心行事,须要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宗旨合。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如何耳。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不善用心者,富贵荣华皆是堕落之因。

以上资料来自:
《印光大师的启示》,和裕出版社,出版日期(中华民国92年7月),(赠送处:新加坡净宗学会)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印光大师的启示》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