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August 2018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
【解释】看到他人荣华富贵,就希望他被流放贬官。
【分析】凡是人能得到荣华富贵,都不是偶然的,都是他过去生积有善缘,更是他的祖宗积德,才能够如此。看到的人,应生追随仰慕的心。不是羡慕他的荣华富贵,实在是追慕他过去世所修的德行。若是希望他人流放贬官,这是不从实际的地方省察,而从虚无之处生起阴毒之心,希望他人的下场跟我一样不好,为何小人的嫉妒和愚痴会到这种地步呢?其实一点都不能损害到他人,只是徒然造下恶业,使自己更加穷困卑贱罢了!
【故事】唐朝的柳宗元、刘禹锡两人被贬官流放,实在是武元衡一手主导的;后来武元衡被贼所杀,但柳宗元、刘禹锡两人却安然无恙。白居易被贬官,实在是王涯以谗言诬陷他的;后来王涯被宦官所杀,而白居易还是没有事。

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解释】看见他人富有,就希望他家破财散。
【分析】富有的人,也是因为本身积德、祖父积功所得的果报。如果妒忌他人富有,希望他家破财散,这是什么居心呢?最愚痴的人,也不应该不明理到这种地步。请反思一下,假设我很富有,而别人却希望我破散,我心里感觉如何呢?我心中如果很生气,他人的心也一样会生气;人心都会发怒,天心有不怒的道理吗?对于这件事情,应该做三种看法:第一、他人富有,必定是前生利益他人、修积福德得来的,这是必须效法而不可妒忌的。第二、或者是苦心劳力经营,忍受饥寒,省吃俭用,渐渐累积才富有的;虽然富有和过去行善有关,但今生确实也受了不少苦,这是应该怜悯而不可妒忌的。第三、或许他是无意中获得的,而且为富不仁,但是世间的一切是聚散无常的,诸如水火盗贼、怨家败子、疾病官司,都是耗散的因素;这种行为自然会造成破败,不必去妒忌。能作这种观察的人,心自然就平等。
【故事】虹县的周义夫,富有却不节俭,性情放肆蛮横。孙识之曾经告诫过他,周义夫很生气地说:‘你知道什么。竟敢干预我的事!’孙识之因此忌恨他,并且说:‘我就看着他失败!’等到孙识之考上科第,担任本区的司漕,可以管辖到虹县,刚好有人控告周义夫在市集打人,就把他送到司法机关审理。不料控告的人突然死了,孙识之就定周义夫谋杀罪予以处死。没有几年,孙识之调职河北,全家都死在盗贼的手里,结局和周义夫没两样。


以上资料来自:
《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莲池净宗学会(No.16, Jalan Temenggung 19/9, Bandar Mahkota Cheras, 43200 Batu 9 Cheras, Selangor),2008年12月恭印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净空老法师讲述

由此讲:“阴藏之恶”。
注解说:“凡人荣贵,皆非偶然,皆其昔有善缘,夙植德本。更其祖宗积德,乃能如是。见之者,当起追慕之心。非慕其荣贵,实追慕其前修也。”
这些恶念与恶行从贪、瞋、嫉妒发生,是很重的迷执。这种恶意情执,古今中外皆有,不仅人道众生有,畜生、饿鬼、地狱道众生也有。
世间人哪个不贪财?不贪财的人不是凡人,而是圣人。
贪、瞋、痴、慢的心念,能不能得到富贵荣华?绝对得不到。佛菩萨如是说,其他宗教的上帝、神圣也都如是说。
一个人富贵荣华不是偶然的,都是他过去生中自己培植的。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如果要知道自己前生修了什么样的因?想想自己这一生的享用、际遇,就可以知道,因为这些都是前生造作业因的果报。佛又说:“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如果要知道自己来世际遇如何?想想自己这一生所造作的善恶诸业,就可以知道。如果这一生种善因,来生就一定会得善果;如果这一生的心行不善,来世哪里会有善果!
一个人这一生发财了,无论以什么方式~~经商、做工、从政……乃至收受贿赂,都是命中原有的。如果他命中没有,刚收到一点贿赂,立刻就败露,受到法律的制裁。有的人收更多的贿赂,却终生不败露,因为那些钱财是他命中原有的。他如果不收贿赂,同样会有财富,不过来得晚一点而已,数量会更多。命中原有的,丢都丢不掉;命中没有的,求也求不来。自己细心想一想,自己像不像富贵命?该不该得富贵?了凡先生能反省,是有智慧的人。
佛菩萨教诲我们,所有宗教的圣贤、神明都教导我们:一定不能收取不义之财。“不义”指不应该得到的。如果拿了不义之财,往往有意外的灾祸,古今中外有很多例证。
赌博收入是不义之财。澳大利亚有人搞赌博性的电脑网站。许多人因为赌博而倾家荡产、离婚、自杀,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制定法律,予以禁止。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这是一项保护人民的政策。没有一个宗教不禁止赌博。哪个人发财是靠赌博起家的?哪个人发财是靠偷窃起家的?古今中外找不到这样的人。
佛菩萨、神明都有神通,如果去赌博,一定赢钱。他们为什么不用这种手段,赢钱来布施,做好事?赌博是不正当的手段,罪恶的手段。诸佛菩萨、神明不采用这种手段。佛菩萨教化众生,都用正面的方法,因为负面的作法有流弊,会遗害世人。
诸佛菩萨有神通,但是绝不用神通度众生,而用教学,用示范。为什么?防止流弊。佛菩萨如果用神通度众生,妖魔鬼怪也有神通,众生会受迷惑,邪正不分,魔佛不分,遗患更大。魔拥有的能力,佛都拥有;而佛拥有的某些能力,魔却没有。例如:佛心善、行善,以身作则,魔就做不到。佛以正法教化大众,魔也做不到。
世人希求的财富、智慧、健康长寿,如果遵从佛的教诲,用正当的方法去修,必定可以取得;如果违背佛的教诲,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造作罪业,必定得不偿失。纵然一时得到,也不能保有,不能长享,而且往往会有灾难随之而来。
命运从哪里来的?命运是自己所造善恶业的果报,是自作自受。明瞭事实真相的人,无论享福还是受罪,心中都很平静,不会怨天尤人。他看到别人荣华富贵,不会羡慕,也不会嫉妒,更不会破坏;他看到别人受苦受难,怜悯之心便会油然而生。
佛菩萨教导我们:要安贫乐道,知足常乐。我们在其他宗教典籍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教诲。所谓“神贫”,“神”是精神生活充足,“贫”是物质生活不丰足。孔夫子赞叹颜回。颜回的物质生活非常贫乏,“一箪食,一瓢饮。”可是,颜回之乐,无人能比。他乐什么?乐“道”。安贫乐道,是圣贤之乐。贪、瞋、痴、慢烦恼统统断掉了,他的心境与虚空法界融成一体。凡夫岂能体会到这种境界?这是他学养的功夫,智慧的圆满。读书与学佛,就是要提高这个境界,在其中获得真乐。沉迷于物质享受是假的乐,是不正常的乐,就像世人吸毒、打吗啡一样。正常的乐是觉悟、明理,了达事实真相。圣贤之乐,不在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在心地清净光明,遍照法界。
圣贤对众生的帮助,重在离苦得乐,根本是破迷开悟。因为苦从迷来,乐从觉来。


以上资料来自:
《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改过修善灾消福来》,新加坡净宗学会印赠,(净空法师于1999年在新加坡净宗学会早餐开示中讲述录音,整理成书),赠书处:新加坡净宗学会(No. 2, Lorong 35, Geylang Singapore 387934),承印者: C.W. Printing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改过修善灾消福来》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