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January 2025

非礼烹宰

【解释】违背礼法烹宰牲畜。

【分析】《礼记》上说:“天子无故(不因祭祀)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孟子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见圣人有好生之德,不肯任意灭绝物命。就算有时为了祭祀,为了宴客,为了养亲,而猎杀禽兽,原本是万不得已,然后才去做;并非教人屈就于早晚的供养,满足自己口腹之欲,每天做出杀生的事情。太上慈悲,在前面已谈到“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现在为了对一般人说法,不得不降一层次来说,所以才以“非礼”二字来表示;这已是很严谨地规范人,不可再超越这个范围的意思,这是圣人不得已的用心。
《楞伽经》说:“若一切人不食肉者,亦无有人杀害众生(意即:若是所有人都不吃肉,也就没人会去杀害众生)。”现在的人若对肉食一时无法断除,可随自己方便,渐渐逐步改进,除去自己杀心,学习前人的“四不食戒”:第一、看见动物被杀,不吃。第二、听到动物被杀的声音,不吃。第三、专门为我而杀,不吃。第四、不为特别原因而杀,不吃。若能奉持这四戒,则平常饮食既可不受影响,而对众生几乎也没杀害的意念。
至于牛和狗,对人类有功劳,尤其更应戒食;若能照此去做,那么触犯“非礼烹宰”的事,或可减少一些。因此就将烹宰飞禽、鱼类、牛狗羊猪诸类所发生的案例,一一列在后面,用来垂示礼法,以避免过失。

故事一:唐朝时有位何泽,性情强横,喜欢仗势欺人,尤其对吃喝非常讲究。家中常养有千百只的鸡狗鹅鸭,天天都宰杀烹煮。他只有一个儿子,所以非常疼爱。有一天在烹煮鸡肉时,汤正烧得滚烫,他的儿子好像被什么东西捉进锅中,紧急将他救出时,却已和鸡肉煮得一样烂。

故事二:杭州有位姓马的人以卖烧鹅为业,当地人称他为“马烂头”,非常有名。后来他腋下长了一颗毒疮,一直烂到骨头里,口中常发出鹅叫声,两手要放进滚汤中才会舒服,到后来皮肉都脱落殆尽,就像鹅掌一样。

故事三:江北(指长江以北)地方有人射下一只雄雁,把牠杀掉烹煮。这时雌雁在上空飞翔观看不肯离去,当锅盖打开时,牠就飞入锅中同被烹煮。江北人听到这件事都感到哀怜,从此不再吃雁肉。当时的大诗人元好问,将这两只雁葬在一起,埋葬的地方就称为“雁邱”,而射杀雁的那个人,在雁子埋葬后,不久就死了。

故事四:宋朝时有位鄱阳(今江西鄱阳湖东岸)市民江乙,以卖鱼为生。曾买一只鼋,重有一百斤,放在家中。江乙夜晚听到很悲哀的呻吟声,就起床查看,原来是鼋的叫声,他非常忿怒,就拿棍杖鞭打牠。隔壁有位老人劝江乙把牠放生,但他不听,隔天,这位老人就向众人劝募,想以原价买来放生,但江乙坚持不卖,竟然把牠杀了。后来江乙因案坐牢受到杖责,夫妻两人全都饿死。

故事五:唐朝的许俨以卖鱼为业,有一天忽然他的身体赤红如火,痛得像被煎炸烧烤一般,他自己说只看到火车在烧他身体,并有万条鱼聚在一起吃他的肉。有人劝他多作些功德回向,他于是捐资建造两尊观音像,并且发誓改行不再卖鱼,全家不再吃酒肉,病才痊愈。

故事六:以前在钱塘(今杭州市)地方,有一位怀景元,喜欢烹食鳖鱼。每次都先用刀将其头砍断,使血流出,并说这样才能保持原味而又鲜美。后来怀景元颈部长瘰疬,最后肉烂头断而死。

【说明】瘰疬是淋巴腺的结核症,会蔓延至颈部,使患部出现缓慢的化脓性脓疱。

故事七:吴地(今苏州市)一带风俗,在吃鳝鱼时,都将活鳝投到滚汤中煮,过不多久鳝鱼就被煮死。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涂(今安徽芜湖县东北)有个鱼贩,叫他儿子取鳝鱼来煮,这条鳝鱼忽然变成蛇,并有好几尺长;儿子回头一看,其他的鳝鱼也都变成蛇,而后全部离开。儿子因而生病,病了一天就死了,而且在一个月里,全家七口都相继死去。

故事八:钱塘有位吕五,喜欢吃泥鳅,但泥鳅很难杀死。他每次都先将泥鳅装在容器中,用盐和醋喂食,到泥鳅无法动弹时,才将牠们剖杀后烧烤。他说:“这样能让盐醋入骨,烤出来的泥鳅肉酥脆味美。”后来他患胸部燥热病,很想喝盐醋溶解的水,常向家人要来喝,而且还说:“烤焦了!烤焦了!快翻过来看!”家人将他身体翻来覆去,一日夜总要上百次,最后竟肉腐肠烂而死。

故事九:泗州(今安徽境北)有位赵璧,梦见亡妻托梦说:“我在生前杀害许多生灵,尤其喜欢吃醉蟹,因而杀死很多蟹。我死后,阎王就命鬼卒将我押到蟹山,被群蟹钳我双眼,使我全身都流血,日夜都在痛苦中。我请求你为我抄写《金刚经》七卷,以便仗着金刚般若的功德,拔除地狱的痛苦。”赵璧答应亡妻请求,当抄完经后,又梦见亡妻说:“承蒙你写经的功德,我已超生到天堂了。”

故事十:从前有位徐僧保,以钓蛙为业,在杀蛙时,先砍断蛙头,蛙被砍成两段,还会吃草跳跃,经过一段时间才死。在他二十六岁时,有一天忽然死亡,尸体还未入棺,身体自腰部以下,忽然从中断裂,就像蛙被砍断时一样。

故事十一:从前有位徐松,买了螺蛳,就叫奴仆拿去放生,而奴仆却烹煮吃掉;结果全身忽然生疮,形状就像螺蛳眼一样,而且疼痛难忍。徐松问明情况后,就命他去典当衣服,所得的钱全部买物放生,经过忏悔疮病才好起来。

故事十二:从前泰州(今江苏高邮东南)有位姓韩的人,从小以杀猪为业。有一天忽然自己烧了一锅沸滚热汤,倒满杀猪去毛用的大盆中,就脱衣入盆洗澡,妻子也无法制止他。于是在盆中辗转翻滚,皮肉都已溃烂,还不知道痛苦,而且自己拔取头发,并说:“这个猪头还有毛,不干净,人家不要买。”随即就死了。

故事十三:唐朝时长安西边,有一家新婚妇人,生了一个小男孩,刚满月,想宴请亲友庆贺,于是买来一头羊准备宰杀;羊就向屠宰的人跪拜央求,屠宰的人很惊讶向主人报告,主人不以为怪,仍然将牠杀了。这个产妇抱着婴儿在看煮羊时,锅子忽然自行破裂,热汤冲向火灰,火花直射母子身上,两人都被烧烫而死。

故事十四:唐朝张易之想吃马肠时,就命人从马胁下剖腹取肠,过了许久马才死去。他弟弟张昌宗将活驴关在栏槛小房里,烧起炭火,在旁放置五味调味汁,驴子就绕火炉走,口渴即喝五味汁,汁喝完了再加火;最后表里的肉都熟透,毛也脱落,血还赤红,驴就此而死,非常凄惨,不可言喻。后来两兄弟都被诛杀,百姓分割其肉,一下子就割光了。

【说明】张易之:唐朝定州(今河北定县)人,非常英俊,通晓音技,与其弟张昌宗均为武后幸臣,宫中称为五郎、六郎,中宗复位后被诛。

故事十五:从前有位读书人,已经学有所成,但仍留滞学校,一直无法中式。因而就向文昌帝君祈求,若是考中乡试,就宰鹿祭祀还愿,不久果然中式,就按所愿杀鹿酬谢。当他要继续参加礼部举办的春试时,又杀两头鹿来祭祀,结果还没考中人就死了。

【再析】唉!杀了那些鹿命,来求自己功名利禄,果真考上,心能安吗?凡是喜欢杀牲取血来祭祀还愿的人,回头可要好好思考一下。

故事十六:新安(今洛阳之西)有位读书人,到黄山(今安徽歙县西北)去读书。经常喜欢捕捉猕猴来烹食。后来,他妻子生产时难产,极为痛苦,竟然生下一只猕猴。

故事十七:滁州(今安徽境内)有位屠夫,每次杀牛时,都叫儿子在旁边看他如何操刀宰杀,想以此传为家业。有一天,屠夫正在睡觉,儿子以为是牛,就拿屠刀将他宰杀,且还砍断他的头。众人很惊讶地问他原因,儿子说:“我看到的是头牛,而不是父亲,父亲平时教我杀牛,现今看到牛在睡觉,我只是试试手法而已。”

故事十八:镇江(今江苏境内)的华回子,有一次,父子两人一起杀牛,他忽然仆倒在地作牛鸣。后来卧病在床一个多月,额头上长出两只肉角,长约一寸多;当他要死时,旁人都闻到牛尸臭味。

故事十九:从前镇江有位茅惠,有一天忽然暴毙,冥官告诉他说:“你父亲爱吃牛肉,罪恶很深重,应受地狱百千种刑罚苦报。你的寿命尚未终了,所以先受责罚。”于是就挖他两眼,并用铁鞭打他几十下才放行。将要离开时,冥官说:“你今生并无大恶,阳寿还有二十一年,但你父亲罪恶深重,你回去告诉他,要赶快戒食牛肉,或许还稍有延命希望。你若能更进一步劝他人勿吃牛肉,应当就会增长寿命。”当他醒过来时,两眼剧痛,双腿都肿,于是就戒食牛肉,并将此事转述劝人。

故事二十:在吴郡(今江苏东南)县府内有位司理(掌讼狱的官员),忽然暴毙又醒过来,急忙请太守和同事前来,就在床上叩头说:“我到了阴府,就向阎王哀求延寿,阎王限我三日内,要劝诫千人不吃牛肉,才可继续活下去。现在恳请诸公,替我全面劝导百姓勿吃牛肉。”
众人以为他病昏乱说话,所以假装答应他。过了三天,司理又死了,这时众人才害怕起来,共守不吃牛肉的戒律;并又准备一本簿册,将受劝诫人的姓名写在上面,一天就有数千人,随即向上天焚烧这名册。忽然有人来报称,司理已经复活了。众人前往问他,他回答说:“我的灵魂又被冥府使者勾摄去,主官非常生气责骂我,忽然有位神明拿了一本簿册来,说是戒食牛肉者的姓名。主官打开来一看,非常高兴就说:‘你不但可以回阳,而且可延寿七十二年,太守和众人都会得到无量的福报。”

第廿一:管师仁年少时,有一年在元旦五更天,遇到几个鬼卒,他很生气地斥问,鬼卒说:“我们是疫鬼,现在正要到人间来传播瘟疫。”管师仁说:“我家会不会得到瘟疫?”鬼卒说:“你家不吃牛肉,所以得免。”

【说明】管师仁是宋朝龙泉(今浙江境内)人,熙宁进士,为建昌军知府,在职期间颇有善政。后为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故事廿二:从前有位翟节,五十岁还没儿子,于是非常虔诚地向观世音菩萨祈祷,妻子才有身孕。他梦见观音大士送来一个儿子,妻子正要去抱时,突然有头牛阻隔,所以无法抱得;后来生下儿子,却没办法养活。翟节说:“我很喜欢吃牛肉,所以才有这报应吧!”于是全家发誓不吃牛肉,终于得到好梦兆,太太已抱到小孩,于是得以生子,并且长大成人。

故事廿三:明朝有位徐拭(苏州府常熟人),居心仁慈不杀生,尤其厌恶人家杀牛,当官所到之处,必定加以严禁。后来在神宗万历初年,官当到南京工部尚书。

故事廿四:余姚(今浙江绍兴东)有位顾屠户,正要宰杀一头牛时,小牛趁着没人,偷偷以口衔刀藏在灰烬中。当顾某寻获屠刀时,知道是小牛衔走,就非常生气,想要一齐杀掉牠们。有位封君①石泉老先生知道了,就给顾某数石谷粮,才使牠们免于被杀。这一年石老先生的公子,参加考试就高中,官当到大中丞②。

【说明】
①封君:旧时子孙贵显,其祖或父受有恩典的,称为封君。
②中丞:即御史中丞的简称,其主要职掌为监察、执法;掌管兰台所藏图书秘书、文书档案。

故事廿五:余姚有位朱某,专以杀狗为业。后来被火烧得夺门而出,之后再进屋内,却又被火所烧,急忙跳入水中。此时皮肤已被烧捲,肉也裂开,竟然像只新剥皮的狗,非常痛苦,到处狂奔,绕着城市街道,如狗一般狂吠,绕了一圈就死了。他的妻子和媳妇也都被烧成灰烬。

故事廿六:从前在秦陇(今陜西甘肃一带)间,有个老百姓,喜欢吃狗肉。有一天,狗肉正要煮熟时,看到狗皮上有字,乃是他父亲生前在左臂所刺的字。当时他父亲已死了十二年,全家人因而哀伤痛哭,于是不再吃狗肉。

故事廿七:西蜀(四川西部)有个李绍,平时爱吃狗肉,所杀的狗不计其数。他曾获得一只黑狗,将牠养在家中。有一天,李绍喝醉酒回家时,黑狗迎向他号叫,李绍很生气,就拿斧头击打牠;刚好他儿子从屋内出来,被斧头击中而死,全家人都大哭。等到要找黑狗时,牠早已不知逃向何处。后来李绍生病了,就作狗叫而死去。

【再析】元帝①说:“所谓的牛,乃是上天玄武②大帝的元精,也是地上太牢③的元气。不是在行郊祀④祭礼时,不敢杀来使用;不是天神,不敢享用。牠的形状在天上列为天狗星,牠的力气可用来耕田兴地利,对世间有功劳,也无害于百姓。所以杀牛的人,国家有刑律处罚;吃牛肉的人,暗中会灾祸上身。牢字是从牛旁,狱字是从犬旁,所以不吃牛犬的人,可以永离牢狱之灾。太乙⑤和牢山⑥,上面都有真形。吃牛犬三天后,魔鬼就会摄取其元精;戒食牛犬三天,名字就会登上玉清⑦宫。牛是吃百草的,对人有何妨害?而人可吃的东西很多,牛犬之肉实在可以戒食。”

【说明】
①元帝:即是元天上帝,乃道家所祭祀的玄天上帝真武神。
②玄武:北方的神名,为道家所供奉的真武大帝,即玄武,宋朝因避讳,改玄为真。
③太牢:古代祭天地,牛羊豕三牲俱备为太牢,特称牛为太牢。
④郊祀:古代祭天地的典礼。
⑤太乙:星名,在紫微宫阊阖门中,或作太一。
⑥牢山:又作劳山或崂山,位于山东境内胶州湾东岸,即墨县东南方,有大崂山小崂山之分,二山相连。
⑦玉清:道教所称三清之一,为元始天尊所居之清微天,称作最高仙境。

【结析】人所犯的罪过中,以杀生最为严重;而杀生的罪恶中,又以杀牛为最重,而且吃牛肉的人,与杀牛的罪同样大。萧东白先生说:“我劝世间人,不要吃牛肉,因为牛为人耕田拉车,对世间很有功劳,反而遭到杀戮。要知道我们吃的食物,是从何得来?多半是牛的功劳,怎还忍心烹煮或卖掉牠呢?”又说:“牛被宰杀后,皮被剥取下来,肢体被支解,而牛却还张大双眼,难道牛眼只是白白张开,就是要看你来世的回报,能保证来世,不变成小牛出世吗?”
读到此处,让人感到莫大惊骇,甚至难以下咽,何况宰杀其肉来吃,将来报应确实丝毫不爽,为何要贪吃这一点肉,却给自己留下那种祸害呢?至于狗对人类也有功劳,并对主人非常忠义,对人类也没害处;所以宰杀来吃,罪过相当大。现在不但一般百姓贪吃狗肉,连仕绅读书人甚至当官的人,也都常以吃狗肉为豪侠的举动,还把狗美其名为“地羊”,为何这些读书明理的人,会愚昧到这种地步?
明朝的宋珏先生说:“我今生若不痛下决心戒食狗肉,来生我也会出生为有尾巴的动物。”我认为不必等到来生,只要看现今那些杀狗和吃狗肉的人进到市区,众狗就聚集追着他狂叫,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否他的形体已先有所变化?然而我们只是自己个人或一家人戒食牛狗肉,影响力很有限,不如作成一本结缘册子,经常拿在手上,随所到之处,婉转劝导宣化,使他人也能永远戒除,这岂不是大快人心吗?
而且向人劝化募款,遇到有信心的人,还会多施舍一些;现在只是求人不要杀生,不吃牛肉而已,从不花费对方一粒米或一分钱,而所得的福德,实在难以说尽。凡与我同具此心的人,怎会不随顺呢?我虽然不够聪敏,敢请作为一个带头者,可以吗?《感应录》说:“能劝一百人不吃牛肉的人,寿命可以增长十二年。”这又是一个非常明显而有效的证验!

【结语】这里的注讲对牛犬的案例特别详细,而对其他的飞禽、鱼类、牲畜宰杀的案例说明虽很详尽,但训诫则省略,这可参看“慈心于物。昆虫草木。忍作残害。射飞逐走。”这部分的注讲,自然就会很明白。

延伸阅读: 散弃五谷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