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January 2025

散弃五谷

【解释】任意抛弃五谷粮食。

【分析】自古以来随便散弃五谷的人,大都会遭雷击的灾祸。因为“民以食为天”,五谷是百姓赖以维生不可或缺的粮食,如果轻易丢弃,就是不敬上天,所以果报非常严重。古代天子亲自下田耕种,圣人非常重视粟米收获,这都表示对百姓所食粟米至为关心重视。奈何现在的人却将五谷随便散弃,或抛撒在田里而不收;或放在仓库任其腐烂而不肯发放救助。或投入水火之中;或置于地上让人畜践踏。或只吃精美的而丢弃粗糙的部分;或因准备太多而把剩余的抛弃。或将煮熟米饭随意浪费;或农作物还未收获就先行割除。或拿饭食饲养飞禽;或用菽麦喂食牲畜。这些都是散弃五谷糟蹋粮食比较严重的。
李绅有首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意即:农夫在日正当中的烈阳下耕作,所流汗水滴滴都掉在禾秆下的土地上,谁能了解三餐盘中的食物,每粒米粮都是辛苦得来的?)试想在饥荒年头,每一粒粮食就像珠宝一样珍贵,怎忍心在丰足时,将它轻易散弃呢?假使人人都能爱惜农作物,饥荒凶年就没理由到来。

故事一:宋朝的尚书丰稷常对人说:“我在年少时,曾去拜见雪窦禅师,他以‘惜福’教人说:‘人无所谓的长寿或短命,一旦福禄享尽,死期也就到了。’我一生都遵守这个训示,平常任何事都不敢稍有浪费。”

【说明】雪窦为宋代曹洞宗僧人,徽城(今安徽省)人,俗姓陈,宏智正觉之法嗣,曾住雪窦山,以发白,故又称宗白头。

故事二:明朝的张义方,拥有几百顷田地,每年税收的租粮,都放在仓库任其腐烂,然后再扫除丢掉;甚至还拿芝麻喂猪、绿豆喂牛。有人劝他要多周济穷人,他都不听,后来武宗正德六年黄河决隄,洪水把他田地捲走,都变成了河流,张义方后来竟然饿死。

故事三:从前有位老妇人,曾替官宦人家煮饭,常做过多的饭菜,吃不完的就丢到水沟中。有一天她病死之后,又活过来说:“有两艘载满遗弃食物的船,非常脏臭,有一个人拿铁鞭打我,说这都是我生前丢弃的,并强迫我吃;我勉强吃了几口,肚子就胀痛难忍,不知几时才能吃完,也不知要如何是好?”说完又死了。

故事四:从前有位佣工帮人种田,主人用碎麦煮饭给他吃,他非常生气,认为主人怠慢他,就将麦饭倒在牛粪中,当场就被雷击而死。

故事五:明朝的僖敏公陈镒的父亲,为人忠厚和善。有一次在厕所看到一块锅底饭,就捡起来洗干净后吃掉。当晚梦见神明对他说:“你能如此好善,应当得到福报。”不多久生了陈镒,官当到尚书,皇上并封赠他父亲与他同样官职。

延伸阅读: 劳扰众生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