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端正自己,劝化别人。
【分析】所谓正,就是确实不可改变;所谓化,就是自然而然形成。这就是说:其身行得正,不用命令,大家都愿奉行。端正自己有许多功夫,而感化他人也有很多妙用。若能端正自己,则没有不能端正事物的。唯独能够守得正行得正,人人都会尊敬他;而人人都知道要尊敬的地方,就是他的心能接受感化的地方!若能在这人心能受感化之处,以至诚心从微小处去感动,自然稍微一拨就能转化,稍微一挑就有显著效果,没有不顺从的。
若以我的正,去突显别人不正,纵然只是稍微责备,他人必定不愿接受教诲,而且还会跟你强辩,争个对错曲直。这不是反面摧毁断绝他的善心吗?这就是最近喜欢行善之人所患的通病,每每在劝化他人时出手太重,而且执着顽固的作为,让别人没有改过转圜的余地。这实在要深以为戒,更要时时谨慎,不要舍弃自己田地不耕,却只耕耘别人的田地。春秋时卫国的王豹,住在淇水(今河南林县东南)边,而在河西的人受他影响,都很会唱歌。又当时齐国的绵驹,住在高唐(在今山东),而住在齐右的人受其影响,都善于歌唱。这难道是人人都受到音乐节奏的教导吗?天天都受到点拍的教化吗?(实在是受到自然而然的感化)
清高最可贵的,是要能容忍;仁慈最可贵的,是要能果断。不要为了施舍一点小恩惠却伤害大体,不要借公道的名誉来达成私人私益。处忙时,要以闲适之心应对;遇急事,更应要适度缓和。无事时,不可忘记随时防范检点;有事时,必须要耐得住烦扰。不要因自己偏见,而对他人起疑心;不要因固执己见,而拒绝别人谏言。把自己份内事情弄清楚,自可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把毁誉给忘掉,自然就可清心。正直的人可和神明相通;忠信的人可在蛮貊不文明之地通行无阻。人的品德能达到这种境地,才可说是“正”。
【再析】首先要端正己心,而后才能端正行为或事物;其心既然已端正,万物自然会安定。所谓的声色从外感染,就像树枝得病一样,妄动的情绪从内心生发,就像树根已经生病。学道的人应先把内心调治好,才能抵挡外境的侵扰,绝不可因为贪恋外境,而伤害内心的清净。如此则心能端正自己能够立足,万物未有不随之而转化。因为这颗心的根本壮实,万物的枝叶自然就茂盛。所以要引导万物的根本,就在于清心,想要端正别人,就必先端正自己。
【嘉言】宋朝时浮山(在广东)的远禅师(为云门文偃的弟子)说:“心为一身的主宰,也是万行的根本。心如不在绝妙处体悟,狂妄的情绪自然就会生起;而妄情既生,所看到的理路就不明确,对于是非判断,就会颠倒错乱。所以要调治心灵,须在精微处体悟。能够觉悟,心神就会平和,气度就会安静,容貌就会肃敬,神色就会端庄;所有的妄想情绪思虑,全都融化成为真心,这就是正心的方法。”
故事一:东汉时有位郭泰,字林宗,有一次和河南府尹李膺一同渡船,看到的人以为是仙人乘坐的舟。朝廷屡次征召他,他都不答应。他善于知人,喜欢向官方推举有才德的读书人,大多有所成就。
又有一次,他看到茅容在避雨时还能正襟危坐,就劝他读书。又孟敏遇到甑破时,能不屑一顾毅然离去,郭泰认为他很有果断力,也力劝他就学,后来都成为有名的学者。另外申屠蟠在当油漆工时,郭泰就提拔他;庾乘在当门卫时,郭泰就看出他有才能而提拔他。其他,尚有出身屠户或卖酒及当兵的,很多人都因郭泰奖励进取而成名。
有位郡学学生名叫左原,因犯罪而被斥责,郭泰在路上遇到他,就勉励他说:“以前有位颜涿聚(孔子的学生),曾在梁甫(在山东泰山下)当过大盗;段干木(战国时魏国人,魏文侯之师),在晋国做过大流氓。他们后来分别成为齐国和魏国忠贤之士。所以不要怨恨,多检点自己就是了。”有人议论郭泰不能和坏人断绝来往,郭泰说:“一个没有仁心的人,若再以痛恨敌对他,社会就会更乱。”左原正要纠结一些人去报仇,因为郭泰的教导而停止。
有位叫贾淑的人,个性阴险狭隘,为乡里祸患。郭泰母亲去世时,也接受他的吊祭。有人觉得很奇怪,郭泰说:“孔子对于互乡地方,这样冥顽不化的人都不放弃,何况贾淑已经洗心改过向善,所以我赞许他的上进。”贾淑听到之后,于是自己改过,而变成了善人。
像史叔宾和黄允这样的人,都颇有盛名,郭泰知道他们并不真实,认为将来必会失败,后来果然如此。当时有许多著名士人,因受党锢之祸牵连而受害,只有郭泰平时待人能隐恶扬善,独免于此案牵连。他过世时,有千余人前来送葬,共同刻立石碑来纪念他的行谊。蔡邕说:“我所刻过的碑铭非常的多,唯独郭泰不愧是位有道之士。”
故事二:宋朝的司马光,为人忠厚正直,德风远近闻名。他住在洛阳时,洛阳的风俗受他影响而改变;人们莫不崇尚节操爱惜名誉,而羞于谈论财利的事情,人人都知敬畏,且有廉耻观念。就是后生小辈想做一件事情,也必会互相告诫说:“千万别做坏事,恐怕司马端明会知道。”(司马光在宋神宗熙宁三年,以端明殿学士奉派到永兴军(今西安)当知府,所以称司马端明。)
故事三:后汉时,雍邱(今河南杞县)县令刘矩,以礼义教化百姓,凡打官司的人来到县府,他一定和颜悦色恳切地训诫说:“忿怒可以忍耐,但法庭绝不可进入。”要他们回家再思考一下。很多打官司的人受他感动而醒悟,常因此而撤回告诉。刘矩这种作为,大化民间风俗,人民德行变得宽厚。
【再析】官吏聆听处理诉讼言词,本是为百姓解决事情,然而有些官吏执法太过分,又不瞭解民情,常使讼案坚持到死也无法解决;为何不以谦虚态度平恕的心情来处理,使百姓能因调解各得情理而安心呢?
故事四:后汉的陈实在乡里中,能以公平的心来处理众人的事物。乡里中若有人争讼,经常请他裁断,他就晓以是非曲直,使他们离去后心无怨言。并且还说:“宁可受刑罚处置,也别被陈实说缺点。”曾有盗贼夜里躲在屋梁上,陈实就起床拿着蜡烛,呼叫子弟集合训诫说:“人不可不自我勉励!不善之人,未必本来就是恶人,只是习惯已养成,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就像屋梁上的小偷一样。”盗贼听后非常害怕,赶紧从屋梁上跳下来请罪。陈实慢慢分析道理让他明白,并赠送他绢布两匹,要他自行改过。陈实的行为,让整个县受到化导,从此以后不再有盗窃发生。
故事五:武则天篡唐之后,她的姪儿武三思(善于阿谀奉承,淫乱弄权),为丞相辅佐,想营求封为太子。此时武太后心意未决,狄仁杰尽忠唐朝皇室,每次都很从容地向太后说:“当时文皇帝(唐太宗)千辛万苦勤劳奔走定下江山,传给世代的子孙;高宗皇帝将二子托付陛下,现在欲将皇位移给他族,似乎不妥吧!而且姑姪间和母子间,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则千秋万世后,仍可在太庙享受祭祀,如此继承无有穷尽;如立姪儿为太子,则从未听说姪儿当天子,会将姑妈神位放在太庙中祭祀。”因而劝武太后召回庐陵王,再立他为太子,把“周”的国号又变为唐。后来狄仁杰又当了平章事(即宰相),封燕国公,死后追封为梁国公。
故事六:五代时,房景伯担任清和太守,他的母亲崔氏,不但精通经学,而且非常明理又有见识。在贝邱(今山东清平县西南)地方有一位妇人,列举儿子不孝事实,一状告到太守府,景伯母亲就向景伯说:“老百姓不知礼义道理,怎可过分地责备呢!”于是就召见他的母亲到太守府里,和她在床上对坐而食,并叫她的儿子侍立在堂下,看景伯如何侍奉母亲吃饭。这样过了十天,他的儿子就忏悔过错,要求回家。景伯母亲说:“他虽然脸上露出惭愧的样子,但内心还未真正改过。”因此就又留下来二十多天。直到她儿子叩头叩到流血,他的母亲于是哭泣着为儿子求情,乞求太守准许他们回家。后来这位妇人的儿子果然以孝顺闻名。
故事七:明朝的施佐和施佑兄弟二人,都当过知州(一州的长官),后来辞官回家安居,为了所分田产的好坏不齐而意见不同,亲友们无人可替他们和解。在同县中有一位称为溪亭先生的严凤(浙江吴兴人),平时以孝顺友爱著称,事奉哥哥有如父亲一般,善尽周济奉养保护爱怜的责任,真是无微不至。
偶而有一次和施佑同船,谈到家产事情,严公则皱眉蹙额说:“我哥哥懦弱,我正为此事烦恼,如果他有令兄能力,可把田产全部夺去,我还忧愁什么?”因而不断痛哭,施佑也悲伤得感悟。于是邀请溪亭先生一同到他哥哥家中,一面跪拜一面哭泣,深自忏悔责备;而施佐也哭着安慰弟弟,互相得到谅解,互以田地相让,于是一生互相友爱。直到今天,两家子孙非常众多,大家还很高兴谈论此事。
【结语】以上所述故事,有关忠孝友悌,都足以感化人。其原先只想独善其身而已,而别人看到之后,却受到如此感化。所以人性本来善良,由此更可证明。
延伸阅读: 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