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是对至尊的称呼。这种以称赞上天来树立教化功能,乃是揭示人们,对此事要慎重不可随便。感,就好像植物种子;应,就像是开花结果。用“感应”二字作为篇名,是取其“有感必应,随感随应”的意思,以彰显天道善于回应的道理。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在说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感应”。
全篇前面四句提纲,已包括全篇真义,往下都在启发说明此四句。所以从“天地有司过之神”到“先须避之”,是在统合说明神明纠察人间善恶的缜密,和对造恶之人惩罚的严厉,首先开启人们敬畏之诚心。从“是道则进”到“当立三百善”,是在说明为善可召福报。从“茍或非义而动”到“殃及子孙”,是在说明为恶必召灾祸。
往下又在“横取”、“枉杀”两方面,特别以严重的口气来说明,就是因为看到这方面恶性更重大。从“夫心起于善”,到“凶神已随之”,就更进一步推论到起念的初处,神明已开始鉴察。而这起念的开端,就是福祉的基础,也是祸患的元胎;所以应在最初之时,就要戒慎恐惧地分辨清楚。有人曾做坏事,也可转祸为福。指示我们勿因从前曾有罪过而自暴自弃,如真能诚心改过向善,则转祸为福,实在很容易。
以上这些道理,都是太上开示的主旨,所谓的祸福,无不是自己求来,与前面所说“惟人自召”的意思相应。最后以“语、视、行”三方面为总结,作为奉行此篇累积功过的格律。结语,则以鼓励嘉勉好好去行。“勉”这一字,实是改过迁善的要诀,太上一再地叮咛,意义深远又确切。
现在世间的道德规范,已经不如古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又是非常薄弱;而且礼仪教化已不能劝化人心,国家刑罚也不能禁止犯罪。目前唯有“感应”二字,还可引动人们去恶向善的良心。因为人心即使不怕王法惩罚,但还未连鬼神都不怕。王法或可利用势力﹑或运用机巧来脱罪;但鬼神却不能以富贵来买通,或躲到阴暗处就可逃避。
所以此篇序文中说到:“善良的人听闻此篇,就愈能劝发其向善之心,不必等到有人奖赏才去做;造恶的人看到此篇,就会自觉不安而不敢作恶,这比用刑罚来惩处还要有效。”由此可见,《感应篇》不但可以帮助圣佛经典来教化世人,也可以辅助天子或领导人来治理国家。
有人说本篇出自道藏,所以就怀疑与儒家道理相违,这总是未曾精研儒家经书所造成。《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谓积,是指所看到的善恶不只一件;所谓余,是指所看到的果报不只一种。在《易程传》中对此仅有概略说明,而此书却有详细的解析。
又《书经》记载:“行善的人,上天会降以百祥;作恶的人,上天会降以百殃。”在《诗经》上歌咏赞叹,上帝对人间所行善恶的明鉴和深察;在《礼记》上记载,人事得失都出于人心的善恶;在《春秋》则将事例述于前,再将果报书于后。由此可见,六经所载内容,都精确详实地说明感应的说法,哪有不与此种观念合而为一的呢?
本篇所载的善恶事情,钜细靡遗,就连吐痰引咳嗽歌唱哭泣等事,都说是在上天鉴察范围内。使人读到此处,就会怀疑上天真会探究那么详细吗?以致使人不敢相信,而感到渺茫恍惚。实因不知从微小处谨慎的方法,本来就是圣贤最重视的地方。
《书经》上说:“在微小处不谨慎注意,恐会损及大德的成就。”《易经》也说:“小人总以为小善没益处而不去做,又以为小恶不足以伤害而不去除。所以到最后,恶事积多而无法掩饰,罪恶重大而无法化解。”而且一部《礼记》对人一举一动,都有明文规定。古人对于教人,大多是从微小处就要谨慎注意。
明朝崑山(今苏州市所辖)进士王志坚(万历年间进士,崇祯初年督导湖广学政,被礼部推举为学政第一)博览群籍,并精通佛经,曾对他学生说:“《感应篇》全文共二百九十三句,在篇中对事理论证,从浅深精粗角度,前后都提出见解。像戒杀这件事,有的地方说,连昆虫草木都不可伤害,这已说到极微处。又有一处说,未合礼数不可随意烹宰牲畜,这就没有严禁吃肉。再有一处说,不要无故剪裁衣服,显然未禁止穿丝制的衣服。
又说春天月份不可烧山打猎,也说不可无故杀龟打蛇,似乎更加放宽戒杀的尺度。从此处来看,实在是一方面为学道的人来说,一方面是为世俗人说的。有志学道的人,能从中领会其意,更精益求精努力,将来定可超凡入圣;而一般世俗习惯于凡业的人,也可藉此去除太过份的行为,以免漫无限制毫无防备而造恶太深。所以《感应篇》要用这种角度去看,才不会觉得重复。”
凡是持诵此篇的人,必须要时时刻刻在心中默念,并要使每一个字都能反观自身,是否有所违犯,再从中慢慢减少。如果能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去反省,自然起心动念处都是善,所接触的地方也都是善。
至于其他版本在卷首登载持诵仪轨及诸佛圣号,这是教人方便收敛心中恶念,使其能向善的意思。若要学习宋朝赵阅道,在案前焚香祝告上天的故事,固然可以;但如果不以诚意实际奉行实践,而沦为背诵、熟记、祈福的作法,那就失去本意甚远了。
此篇专讲人心修持正道或逆天背道为主,儒家有“顺应天理得吉祥,违情背理受凶恶”的道理,在此更能得到详明证解;佛家有因果轮回说法,在此则更能看到其大概。儒道释三教都是一贯的道理,所说之事虽不同,但其结果是一样。深信此篇是指导我们超凡入圣的阶梯,事实上也是转祸为福的方法,希望能以此篇普劝同修,真正信仰接受,至诚恳切奉行。以下将历史上种种灵验事实,依序节录于后,敬请参考。
故事一:在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四川峨嵋(今四川乐县)县令王湘,在任期间,发愿誓必奉行《感应篇》中所记载的数十种事项。不幸在他尚未施行时,有一天突然生病,忧闷气绝而死,家人非常伤心地围绕着他哭个不停。此时王湘觉得身体好像飘浮在半空中,隐约听到细小如蜜蜂、苍蝇的哭声。不久听到神明说:“王湘正发愿要力行《感应篇》,应该赶快让他回到阳间。”
之后,他的神识回到阳间,继续力行对《感应篇》所发誓愿,并劝人行愿要及早,不可等待或懈怠,后来活到一百零二岁。
故事二:在南宋时,四川遂宁府(今遂宁县)有一位周篪(读持),每天诵持《感应篇》,又喜欢为人讲解。在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西元一一五一年)阴历二月,他突然暴毙,但过几天后,又还魂回到阳间。
他甦醒后告诉妻子说:“我到阴曹地府看到很多鬼魂,都是乡里中饿死的人。在宫殿内,忽然有位冥吏呼叫我,并告诉我说:“你本来也在饿死名单中,因你平日虔诚奉行《感应篇》,并为他人讲解,时时劝人行善,听你劝善讲解后,回心转意的人很多,现在就更改登录你的福寿。如果你能再进一步坚持修行,将来必可证悟大道,成仙作佛,不必再到阴府来了。”
当我走出阴府时,又遇到一位冥吏告诫我说:“你还阳后,应将《感应篇》广佈流传。如果一方的人能诚心奉持,则一方的人可以免难;如果天下的人都能受持,则天下就能物丰民治、处处太平。不论传授或受持此篇的人,都能获得很大的功德。不但可脱离水灾、火灾、刀兵、盗贼、疾病等灾祸,还可祈求子嗣、寿命、福禄,功德圆满后还可修成仙,一切都在实践《感应篇》中可得到。””
故事三:明朝河间(今属山东)杨守业,每日虔诵《感应篇》,虽然年已六十岁,膝下却仍无子女。他在神宗万历六年,突然生病死亡,但又活了过来,赶紧跟家人说:“我到阴间,看到一位冥吏拿着簿子在点名。当点到我时,说我命中无子,由于能恒心念诵《感应篇》,所以上天增加我的福禄和寿命,并赐给我一个儿子。”
隔年果然生下一男,一直奉养他到老,并且随侍身边送终。在其间,儿子也登第(古时设考试依名次录取的制度)当官,光耀门楣。
故事四:宋朝四川西部的李昌龄,是宋州楚丘(今四川兴文)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考上进士,历任银州通判,广州知县。真宗即位后,为户部侍郎。在他当光州(今河南潢川县)太守(古代官名,为一郡首长,宋朝以后改为府,所以称知府也是太守)期间,勤政爱民,常为百姓平反冤狱,政绩颇为卓着,深获人民爱戴。平时他利用公余,详细注释《太上感应篇》,并常将其中道理,为众人宣讲,使听讲的人,能在有事时,求得心安理得,因而《感应篇》的大道理能光耀于人间。最后他的官位升至御史中丞(类似监察委员),一生享有福禄,长寿得以善终。
故事五:南宋的郑清之,是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他曾进呈《太上感应篇》给宋理宗。理宗登基后,知道此书有益于治国,于是赐钱刊印,并亲手书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二句在篇首。由于皇帝鼓励,从此奉行的人就更多。郑清之曾许愿要为本书作赞语,此事没完成,眼睛就病了。他就赶紧极力完成,因而眼睛很快痊愈。后来,他参与国家大事决策,成为枢密院掌理重要军事政策的副官。
故事六:从前台州(今浙江临海)有位王竺,育有一男名叫净,长得实在很可爱,不幸到四岁时生病死了。由于父子情深,使他非常哀恸,于是发心出资刊印《感应篇》,希望死去的净儿,能再出生为父子。不久太太果然怀孕,因而到黄岩(今属浙江临海)一处寺庙进香礼拜。恍惚间,好像净儿一起乘轿回家,随即产下一男婴,取名就叫做师回,面貌和净儿没两样,于是骨肉重新完聚,一家欢乐无穷。
故事七:宋朝黄岩县(今属浙江)杨琛(颇有才识,富于文学,为光宗绍熙进士,官至国子博士,相当现在国立大学教授。)年轻时看人刊印《感应篇》,很想出资助印,却苦于没钱,于是就身上仅有的钱随缘助印第十七号这版。之后梦到神明告诉他说:“就如你所助印的第十七号版,考试可得此名次。”果然放榜后,考中第十七名进士。
【说明】进士为科举时代的科目,在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宋因袭此一制度,当时凡是举人在礼部会试,都称为进士。到了明、清的制度,在会试中式,于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都称为进士。
故事八:从前在南直(今属南京市)地方有位沈球,因妻子项氏怀孕却体弱多病,恐会影响生育,于是发心把《感应篇》印成小册,以便人携带读诵。当印版工人将版面捧送他家那天,妻子生下一男,母子都很平安。
故事九:从前杭州的汪静虚,立志要大量刻印《感应篇》来教化世人;由于官位太小,无法倡起集资刻印,而遗憾地离开人世。他的儿子汪源,努力继承先父遗志,捐出家产完成刻印。又向多方劝募,其中有善士殳王巳等人,共同施财助印了一万部。
汪源梦见父亲对他说:“你善于完成我的志愿,劝化行善共同布施助印《感应篇》,使我能转生天道,你的母亲也能增长寿命。相关的众人和你,名字都已记载善籍上。”
故事十:从前简州(今四川横县)有位王巽,在久病后死去,神识到了阴间,看到一处衙门,有一幅金字匾额,上面写着“东岳府”。在大殿左边有篇金字打造的碑文,就是《太上感应篇》。王巽读了一遍,心中十分欢喜,并由衷起了恭敬之心。这时听到一位神明说:“王巽一看到此经,就能即时生起如此敬慕的诚心,如果能从现在开始努力奉行,能持戒不杀生,自然病能痊愈,身体平安,不须再停留此地。”王巽的神识因而能回到阳间,重病也就顿时痊愈,从此奉行《感应篇》,不敢有所懈怠。
【说明】东岳府即东岳大帝所居之所,大帝为道教五岳五帝之一。在唐代封为“天齐王”,宋代加封为“天齐仁圣帝”,主掌人的死生,为百鬼的主帅。
【再析】一般来说,大概不识字的人诵读经典,其用心胜过识字的人,因其无妄想杂念干扰。背诵经文,其用心胜过看着经本诵读,因为他能专心。而其中最重要只在一个“敬”字,从王巽的例子可作证明。
故事十一:从前慈谿(今属浙江宁波)有位秦三,虽然家贫,仍很努力奉养母亲,他的脚胫两旁病了很久,以致残废。偶遇一位道人向他说:“你只要跟从我,我必治好你的病。”于是拿药敷他脚,病就马上好起来。秦三向母亲禀告此事,母亲就答应了。道士命秦三闭上眼睛,用手挟护乘风飞行,到了海上一座山停下来。有一山人惊讶地说:“这人没有仙骨,怎可来到此地?”道士回答说:“此人家中供养《感应篇》已好几代,常为子孙宣说劝化,善根不断,基础雄厚,所以才收他为徒带至此地。”秦三因为思母心切,道士又将他挟护回到家中,如此就已经过十三天了。
故事十二:从前天彭(今属四川灌县)张道人,诵读《太上感应篇》,平时劝募印经书,度化众生过日子。但他每诵《感应篇》,读到一半就停止。有一天,他突然病倒卧在床,灵魂到了阴间,地府有位官吏问他说:“你读诵《感应篇》,为何不深究熟读全篇呢?你只读诵一半,所以还要回到阳间,并受百日病苦。”
当他走出地府时,遇到一位官吏告诫他说:“你因不读诵全篇,所以才到此地来。从现在开始,要自我忏悔,务必读完全篇,并要普劝世人。这样不但可免除以前罪过,还可增加功德。”张道人回阳甦醒后,就走遍当地,敬告大家要奉行《感应篇》。大家果然相信努力实践,使得当地经常丰收,道人因此病愈,后来也得道了。
故事十三:钱塘(今杭州)有位汪元,家境很穷,又没生小孩,只有老母在家。他每天读诵《感应篇》,并到处劝募助印《感应篇》来度化众人,以祈求母亲能得高寿,自己能有子嗣。方才刊印首卷,妻子就有身孕,后来生下一子,母亲也享高寿。汪元常对人说:“我因一念诚心,祈母能有高寿,所以得到高寿;求己能得子嗣,也能如愿获得。感应的道理,实在非常明显!”
故事十四:从前杭州许廷俞,全家虔奉《感应篇》,并写一幅《感应篇》,悬挂大堂墙壁上。有天夜晚,大盗来到此地,到处掳人掠财。当强盗进入他家时,好像被人在追赶,于是赶快就逃离。之后,许廷俞知道缘故,与奉行此篇有关,于是更加发心,切实虔诚奉行。
故事十五:在武林(今浙江杭县西)地区,有位陈碧松,平时喜欢济人利物,也很诚心刊印《感应篇》到处流通。有一次刚好碰上大雨积水连月,他外出远行还没回来,太太在家殷切等候,到了深夜仍未就寝。忽然听到有人大声敲门,由于当时盗匪经常到村里抢劫财物,家家户户都戒备森严。陈妻十分害怕,以为盗贼上门抢劫,于是急呼家人一起逃走。才刚出门,高墙忽然倒塌,房屋和所有器具,都被压得粉碎,全家人竟然毫发未伤。
故事十六:周汝登是明朝海门(今江苏南通东)人(明神宗万历五年考中进士,累官南京尚宝卿)。他曾追随龙溪先生求学,并且随侍多年,却是一无所得。后来遵行《感应篇》,并将其大要整理成册来劝化世人,因而从其行善的人甚多。也因为有如此功德,使他有一天突然开悟,对于圣人的道理透彻明白,成为明朝贯通儒释两家的大学者。
【再析】其实今天,儒家要学成圣,佛家要修成佛,道家要炼成仙,很多人虽然终身努力,也是不能开悟,因此半途而废;这都因根器低劣,又无超人功德所致。张紫阳说:“如果没有多积善行勤修阴德,起心动念就会有群魔来障碍修行。有志修道的人,在此应猛然醒悟,要多积善修阴德。”(周汝登此一事证,就是最好证明。)
故事十七:明朝钱塘(今浙江杭州)地区,有一位于玉陛,娶了梁氏为妻,而梁氏却被鬼魅缠身,一病病了三年。有一天夜里,梁氏梦见法云大士立于云端缓缓下降,只见其光芒四射,鬼魅都逃遁无踪。隔天,夫妻俩就到云栖大师处礼拜。梁氏见到云栖大师慈祥的面容,和昨晚所梦非常相似,不觉感到十分高兴,久年不愈的病体,顿时之间就痊愈。
云栖大师开示说:“疾病是从业力生,业力是从心所生。只要努力行功立德,必定可以延年益寿。”并以《感应篇》传授给玉陛,勉励他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此篇要旨。从浅处来说,能够抑制恶念发扬善事,只不过是小村落里守分的良民;往深处来说,只要有一点微小欲望,都要修除净尽,使万善都能周全圆满。就是被称为天中天、圣中圣的世尊,也是如此做法,你应当要广传此篇以弘扬教化。”玉陛深受感动而觉悟,从此就信受奉行,并汇集有《标元》八卷流传世间劝化世人。
【说明】云栖大师为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名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最初为儒生,三十岁后才出家。行脚多年后,住在杭州云栖,建造丛林,鼓励念佛,严守纪律,享年八十一,在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圆寂,着书三十二种,名曰《云栖法汇》。
故事十八:从前休宁(今安徽芜湖)地区,有一位方时可,从小体弱多病。有一天,遇到一位异人对他说:“依你的形体相貌来看,此生应当贫穷,而且没有子嗣,也没办法长寿;你必须要多行善事种善根,才能改变命运。”方时可因而发愿刊印《感应篇》,布施劝化大众。不久之后,病体很快就痊愈,家境愈来愈富裕。生了三个儿子,一生都很显贵,最后自己也安享天年。
故事十九:明朝的冒起宗,是扬州府如皋(今属江苏省)人,在神宗万历丙午年(西元一六一六年)入学读书,平时稍有空闲,就虔诵《感应篇》。他在戊午年考上乡榜,当他参加科试期间,因生重病而生命垂危,他却坚持抱病参加考试。当进入考场时,四肢疲倦又无力,眼睛看不清楚试纸的格子,不知要从何处下笔。当他考完走出试场,对于考试所作文章,连一字都记不起。
等到放榜中式后,一看试纸的原卷,每个字都以楷字书写得非常工整,这才知道试场中,好像有神在相助。当他在己未年考试落第,又重新发愿增注《感应篇》,广征博引资料,从旁考证无不详尽。书成后,就考上进士,官位一直做到布政使(掌理一省的政务)。
故事二十:在清世祖顺治元年(西元一六四四年)十二月,苏州阊门(今属苏州市)发生大火。在这之前三天,有人手持竹竿,在此丈量土地。于是有人问他,他却含糊诡异地回答。等到火灾过后,才发现火烧所止之处,恰是其丈量地点。这才醒悟过来,原来那人就是祝融之神。
当火在燃烧时,阊门专诸巷内陈松轩的房子,住着一位新安(今河南省西北)来的客人,距离火场很近,城上的人都看到神明站在他房上急救。过没多久,左右房舍全烧毁,唯独此屋还存在。到了隔天才知道,这位新安来的客人,他刻印的《感应篇》版本就藏在此地。
故事二十一:从前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有名秀才叫鲁子晋,平时虔奉《感应篇》,并且详加注释。由于家中很穷,为了刻印《感应篇》,将家中能种米饭的田产变卖,所得资金全部用来刻印流通。他的儿子鲁德升,后来当到翰林院检讨。(检讨,宋代官名,掌理修国史,在明清两朝隶属翰林院,官位次于编修。)
【结语】此篇感应的验证,古今记载很多,不能一一叙述;现只略举以上几个案例,都是确实本于所见所闻,可以相信而且显著,用来证明感应的定理。唯有希望搜集此书的人,千万不要不切实际,只是拥有而不实践。应要清净己心,端正坐姿,摒弃浮躁之气,心存恭敬,虚心接受,详细阅览,深深去品味,勉力地实行。那么良好的机缘,千万要谨慎,切莫让它流失了,这岂不胜过向神明焚香叩头恳求吗?
明朝颜茂猷先生所撰《迪吉录》上记载说:
第一:祈求大家要起信心。说到顺理而行,一定可得吉祥;若是逆理而为,必定遭到凶恶。这个道理,自古圣人就已判断说明得很清楚。然而世上就有些人竟然指出极少数违反常理的事例,而无知地不信因果。而且还说,行善不一定得善报,作恶不一定受灾殃。这种说法,将斩断自己福缘,毁灭他人善根,这是什么居心?看到这些实例后,正应发起大信心。要知道,一个正信的念头,便是一念的善根;每个念头都正信,念念便都是善根。
第二:叮咛要勤修行。谈到行善,没有在三心二意情形下,就可得到好果报的。比如用一杯水来救一车薪柴之火,决定无法达到目的;用这种思考方法,就说善事不必做,因而使得怠慢玩忽的心情又再生起,这和非常不仁慈的心,又有什么不同呢?
此时正要用心,急切把握机会赶紧修持,勇猛向前努力不懈;就像天地要临幸我那样慎重,就像鬼神要诏告我那么庄严,如此才不致辜负父母生我这个身体。不然迷迷糊糊一天过一天,而人的寿命到底有多少呢?怎能让我们慢慢去累积,恐怕死期突然到临,再怎样地感叹也来不及了。
第三:注重善于养心。管仲说:“若以喜气来迎人,会比兄弟还亲近;如用怒气来迎人,比动干戈还悲惨。”庄子《南华经》也说:“作战时没有比军队士气低下更惨的,有无拥有镆铘宝剑这种精良的武器,则是其次。”从此处来说,心志态度的影响,对于事物好像并没有直接帮助;但融和怡然的效果,却早已有如桴鼓般的迅速相应。
以前大禹后稷辅佐尧舜平定天下,使水患居民能安居,使饥饿百姓能饱食,所以功德非常浩大,实在德泽永被于人民。孔夫子以一介布衣平民,良策尚未施展,只是嘴巴说说,也无实际作为;只因他怀有要使老者得到安心、少者得到关怀的心胸,勤劳诚恳地推动至死不变,如此功德就可与君王比美,而且被奉祀为万世师表。
须知心本来就含具万法,人只要能把本性的涵养修好,性情自然能平和活泼,不致动气而心浮气躁。遇到亲长就能孝顺,遇到事物便能仁慈;遇到善事就能结果,遇到羞辱便能忍耐。不论遇到有情或无情,也不论有事或没事,心中都能保存一团生生的气息,充满整个虚空法界,其福德广大,非我们所可思议,此乃为善的第一确切要务。
第四:行善贵在坚定长久。要知道,小善的回报时间近,大善的回报时间远;近报的福气比较轻,远报的福份比较重。就像蒲柳植物,其质容易成长,早上种下去,下午就发芽。松柏则是不同,不但受困于杂草,还要遭厄于牛羊,经过了千磨万难,才能成为千万年可用的材质。今天世间相信行善的人,并非没有,只是能够坚持长久的,却不多得。原因是他稍做几件善事,中间遇到坎坷,就失去信心﹔就误认为天道难知,无法掌握,因而半途而废,前面所修的,即时就放弃。这些都是被欲速心理所误导。
所以积德若薄弱,福祉基础就衰微。至于遇到险境还能秉持坚固的人,是因对道德能辨明的缘故。古人说:“树立道德要繁多,除恶务必要净尽。”每看到发达吉祥的家族,不是累世积德,就是多年行善。所以行善积德能够遗留子孙的人,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达成。如果只行一些小善,就希望得到厚福的人,心的根源观念已经就有偏差,怎能聚集吉庆福祉呢?
朱天麟(明朝吴江人崇祯时进士)先生说:“有心刻意去感应,感应就会不灵验;刻意用心去祈福,福报就是不会到。这应听其自然,不可妄加猜测。”所以说行善能坚定长久,是积德最重要的枢纽。
第五:行善还要注重流传。经典善书所在之处,就是属于善缘,如果将它秘密暗藏不流传,必会遭受天灾祸殃。《功过格》说:“将善书传送一人者,可当作十善;传送十人者,可当作百善;传送给大贵人、大豪杰、大影响力的人,可当作千善;重新刻印流传于世,广为传佈的人,可当作万善。”
时时刻刻都能向人劝说、提醒,纵使是田里的农夫,闺房中的妇女,放牛羊的牧童,以及乡间的小孩,无不受到感应而变化气质。这种善缘传播到无边,当然所得到的福份也是无边。从前唐朝的孙真人(俗名孙思邈,是位隐士,陕西华原人,精通百家之学,并擅长医学,著有《千金要方》九十三卷,今被奉为保生大帝。)刊印《千金要方》传世,书成之后就仙化而去。南宋的周篪,为人劝说《感应篇》而脱离饥馑恶籍,像这样行善于公的德行,所得之福报无法限量。
最后有个愿望,希望增补资料,以便加以说明。从古至今对于善恶所得到回报的事例非常多,何可限量!如果只单靠某些人在偶然中提笔记录,那怎能知道全部呢?希望怀有此意的同好者,或从书中摘取,或是亲身见闻,不妨继续录入,使能增大篇幅;从中精挑微妙警语,定能振启人心耳目。只要是一句赞扬,便是一句护持善根的语言;只要能打动消除一个恶念,就在这转念之间消弭了罪业。只要能让道理发挥得愈明朗,至高微妙的真理就愈能够彰显;而帮助上天阐扬真理教化人心,所得的功德就非常深厚了。
延伸阅读: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