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cember 2024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解释】太上老君说:“祸福没有一定的门道,都是人心感召的。”

【分析】本节和下节,都是《感应篇》的纲领,是太上老君垂示训诲的大要。讲到圣贤存心,不是为了祈福避祸才来断恶修善。说到造化道理,凡是积善必定福荫子孙,造恶必定祸延子孙,这本来就不会有所差错。从小处说是吉凶,从大处说是祸福。无门,是指没有一定的门道。自召,就是自作自受。要知道天地没有私心,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本来就没一定的门道,完全依据所得结果作为报应,原因就是由己心所招感。
然而人的念头在未动时,极为清净平静;就像虚空一样,哪有善恶之分?只因念头刚动,心向好事就是善,心向坏事即是恶。最初不过起个念头,做件事情而已,后来日积月累,于是有善人恶人的区别。至于招祸或得福,都取决于动念之初。
所以太上开头便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就是警惕世人,起心动念时,要加紧提醒自己保持警觉。而所谓觉,是向内心观察,使能清楚明白。人心善恶,必有起动征兆;只要时时向内观照每个念头,便知心的向往方向。《易经》说:“征兆是微动的现象,所有吉凶可以预见的地方。”在此处能看得透彻作得了主,自然欲望清净、道理纯真,只要起心动念,都能与吉祥契合;若有丝毫差错,恐怕将来结果,就有天差地别。

【说明】太上:在此是指老子,又称为太上老君,是道教中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本姓李,名叫耳,字伯阳,谥为聃。因生下来就白发,所以被称为老子。春秋时代诞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曾任东周掌管国家文物典籍的史官,相传此时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乘青牛西出函谷关,应关尹子的要求,著有五千余言《道德经》传世。为先秦时代道家学派创始者,后来被尊奉为道教教祖。

嘉言一:宋朝的灵源禅师向伊川先生说:“祸能生福,而福也能生祸。祸能生福的原因,就是当人处在危险或灾难时,会真切想求平安,并能深入体会求得平安的道理;尤其能心存恭敬畏惧,谨慎自己言行。而福能生祸的原因,就是当人在居安时,非但不能思危,且还放纵自己;言行举止骄傲懈怠,尤其多有处事轻率,欺侮傲慢别人的情形。

嘉言二:东岳大帝说:“行善就像春天时田园里的草一样,虽然看不出它在生长,其实每天都有增长;作恶有如磨刀的石头一般,虽然看不出它在减损,其实天天都在亏蚀。所以祸福都在暗中移转,而迷惘的人则无法察觉。”

【再析】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种植福祉的地方,都离不开人的心地。”佛经说:“众生的吉凶祸福,都是由自心所造。”又说:“罪和福二者的运作,所得到痛苦和快乐的结果,都由身口意三业造成,由心地所感召的结果。”
如果心存瞋恚、邪淫,就是种地狱业因;如果心念贪求吝于布施,即是造饿鬼业因;如果心中愚痴、无明蔽障,就是种畜生业因;如果执着、我慢、贡高、自大,即是造修罗业因。
如果能修持杀、盗、淫、妄、酒等五戒,即是种人道业因;如果能精修十善,就是造天道业因;如果能证悟人生一切本空,即是种声闻业因;如果能了知因缘而使本性脱离诸业的染着,就是造缘觉业因;如果能六度一齐修持,即是种菩萨业因;如果能使心真正慈悲平等,就是造佛的业因。
如果心念清净,则感得香花莲台七宝行树清净国土而化生;内心染着尘垢,则感得丘陵坑洞坎坷,在浊恶的秽土而受生,这并非从天而降,亦非由地所生,只是在心动最初那个念头所导致。离开心源的因素,就没有别样东西,会造成这个结果。所以感应的动机非常微细啊!善恶的道路至为危险啊!而其中最难操持把守的就是人心。它接触东西就跃动,或沉沦于深渊下,或飞翔于天空中;随妄念而移转,有时情绪就像凝结的冰,有时像烧焦的火,其中的差距实在太大。
所以古人非常精勤,白天以曾子三省①来检视自己,夜晚以杨震四知②来惕励自己﹔更从一早鸡鸣而起,就勤奋不懈的行善,莫不时时刻刻以此存心,希望这心镜永远清净明澈。能如此,则善恶行为自己就可作主,而祸福报应自己也可作主,所以天命就可操之在我。因此谈到祸福自召的道理,推究到本源,就是在存心,谨再附上先儒格言精论,用来宣扬《感应篇》的要旨。

【说明】
①三省:是详细反省三件事。在《论语●学而篇》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四知:《后汉书●杨震传赞》:“震畏四知。”按《杨震传》云: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遗震,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就是所谓的畏四知。

格论一:有人问:“听到鸡鸣就起床,还没接触到事物,那要如何去行善?”宋朝大儒程子说:“只要存心以恭敬为主,就是行善。”

格论二:宋朝的张横渠(即理学家张载)先生说:“端正心念的开始,要以自己心念为严师,随时来观察是非善恶,则凡是所有动作,都知道要戒慎恐惧。这样持续一、二年,如果能够守得牢,自然心念就会正。”

格论三:宋朝大儒朱熹(又号晦庵,后世称朱子或朱文公,所注《四书》明清两代科举奉为标准)说:“罗先生教导学生,静坐时要观察自己心念,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寂静不动的状态叫做中,它呈现何种气象?这也是修养心性的要点。”

格论四:又说:“心念须令专于一处,勿让外事掺杂干扰,仍须时刻勤严看守,遇事不能暂时放松。人的心念学习久了自然成习惯。如能时刻勤加收敛,真能实际把心看紧;虽只经过半月,也可看到成果。”

格论五:又说:“涵养本性的功夫最易间断,但只要随时注意,一旦察觉间断,当下立刻就要恢复观照。只要经常提醒自己,分寸点滴累积下去,久而久之就会接续;最后涵养功夫,便可打成一片。”

格论六:又说:“在寂静当中,私意妄念最易横行乱生,这是学道者的通病。能自己反省体察到这地步就很不容易。此时当以敬存心为主,深深观察私意妄念要发生的开始,究竟是何原因;然后就其重点,严加警戒提防,不使再生私念,久久就能纯精熟练,自可看到效果。绝不可整日在乎功夫的成就,并且到处宣说,这会混乱己心的净化。”

格论七:又说:“只要存心端正,则一切诸多妄念,自然就退让顺从,无所扰乱。”

格论八:又说:“孔子说:“日常起居要恭谨,做事要谨慎,待人要诚恳。”这便是存心方法。如说话时觉得不妥就别说,如做事时觉得不妥就不做,这也是存心方法。”

格论九:又说:“作学问须自我警觉,保持清醒。唐代高僧瑞岩和尚,每天常常自问:“主人翁,你醒了没有?”然后自己回答说:“醒起来了。”学者当可效法。

【说明】瑞岩和尚:为青原行思法系下的第六世,福建人,俗姓许,法名师彦,自幼出家,持戒严谨。曾居台州(浙江)瑞岩院,坐在磐石上终日如愚,每日唤“主人公”,复自应诺,说:“惺惺着!他后莫受人谩。”

格论十:学生周彦文问:“最近总觉得在行坐言说静默时,都瞒不了自己良心。”朱子回答说:“这是修行得力处,在这假合色身上,自心可以作得主,但要时时默默察觉而安住保存。”

格论十一:宋朝的陈烈(号季甫先生),在刚开始读书时,对自己没有记性深以为苦。偶而读到《孟子●告子篇》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即作学问没有其他方法,只希望将放失的心找回来而已。)忽然体悟地说:“我心无法收回来,那要如何记得呢?”于是就闭门静坐,一百多天不读书,深入体悟以静心收心的方法,而将心神集中。当再开始读书时,一看书中内容都很清楚。

格论十二:有人问如何是“庄敬”面貌?谢上蔡先生回答说:“就在静思庄严恭敬时可以看到。”又问:“难免会有庄重自持的做作,那要如何呢?”回答说:“如果矜持太过头就不对,应保持在不忘记又不助长之间。”

格论十三:高景逸先生说:“每到夕阳西下黄昏时,静心检点一天所为,如果不切实锻炼身心,便是虚度一天光阴。而让时光流逝,才是真正可怕。”又说:“人为何要爱惜光阴,就是勿使邪思妄念在瞬间占据心灵,如此可望每天每月都有进步,使自己心性更加光明。”
又说:“先儒教人‘入敬’方法有三种:一要整齐严肃。二要经常提醒自己。三要收敛心神,勿让外物侵入。现在我们这些人的心中,纷乱不堪,让千万的事物,都容置在心中,何只一件而已!如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清醒;而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必须要整齐严肃身心。此三种方法,当要依序进行。”

格论十四:“欲”乃烦恼之源,古人说:“无欲故静”。无欲则心无谄曲,正直不阿;一念无欲则心平气和,达于宁静。若心中有主、有所定见,皆是虚妄不实。此乃心学的纲要。

格论十五:宋朝的理学家程颢(洛阳人),号明道先生。有一次和弟弟程颐(号伊川先生),一起渡江,所乘舟船遇到风浪几乎翻覆;舟上的人都很害怕,唯独明道先生依然正襟危坐镇静如常。有人问他,为何能如此镇定?他回答说:“我心中所存,唯有虔诚和肃敬而已。”

格论十六:从前真空寺的老和尚曾说:“凡夫的妄想都不一样,或是回想几十年前的荣辱恩仇、悲欢离合和种种闲杂的事情,这都是过去的妄想。或是事情到了眼前,只要顺应即可,却反而畏惧犹豫不决,这是现在的妄想。或是期待日后的荣华富贵、子孙发达,和谈论一些不一定可成功,或计画一些不一定可得到的事,这都是未来的妄想。这三种妄想,或是生起,或是灭掉,这就叫做幻心。只要很清楚地照见这些妄想,随着妄念生起,当下把它斩断,这就叫做觉心。所以说:“不怕妄念生起,只怕觉察太迟。”心地若能保持像虚空一样,烦恼哪能在心中落脚呢?”

【再析】以上所谈,都是具有精深微妙出神入化功能之理论,有志于此的人,应要深思全力勉行,以期达到纯熟自然为止。从前宋朝的赵康靖先生,曾经准备瓶子和豆粒两种东西。若心起一个善念,就把一颗白豆投入瓶内;若起一个恶念,就把一颗黑豆投入瓶里。刚开始时,投入瓶子的黑豆非常多,后来渐渐减少,最后连善恶这两种念头都没有了,瓶和豆也就弃而不用。这是因为念头已渐消除,使得心中清净而光洁明澈。又《文昌帝君阴骘文》说:“凡人能像我存心,上天一定赐福给你。”因为存心操之在我,只求克除私欲回复真性以事奉上天,任凭上天来依理施报,则同气同类就会相随从,自然不会有差错的。由此可知,除祸招福的方法,都看存心而已,这是本篇的要旨。

故事一:宋朝的卫仲达,最初当馆职官位时,有一次被鬼卒把他的魂押到阴间。冥官详细地核对善恶两本纪录,他的恶录多得竟铺满整个庭院,而善录只有一小卷轴而已。地府的官吏脸色都变了,吩咐拿秤来称称看,结果那一小卷轴的善,却超过盈庭恶录的重量。官吏很高兴地说:“你可以出去回家了。”卫仲达问道:“我年纪不到四十岁,怎会有这样多的恶行?”官吏说:“只要一念不正,鬼神无不知道,就记录下来,不必等到去做。”仲达就问:“这小卷轴中记的是什么事?”官吏说:“朝廷曾要动用很多劳工修三山石桥。你上奏尽力谏止,这是你上疏的稿件。”仲达说:“我虽然进谏,但上级没采纳,善力的功能怎会那么大呢?”官吏说:“你用心很真诚,言论可为世人的训诫,如果上级能听从,那功德就无可限量。如果你能乘此念头来度化世人并无困难,奈何你恶念太多,以致善力减半,而你也就无法再祈望当宰相了。”后来仲达做官,果然只做到吏部①尚书②而已。

【说明】
①吏部:系旧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理京都内外文职的铨叙、勋阶、黜陟等事。
②尚书:为旧官名,秦朝时设置,隶属于少府。汉代始以大臣统领,其后职位越崇高,明清时为各部的首长。

【再析】呜呼!仲达的恶,只是心中动了恶念而已,就已减损他当宰相的现世福报;而他的善,只是空有其言而已,尚未见到实际效果,但他这善的重量就已超过满庭院的恶录。看到这个例子就知道,如果真的去做善事或恶事,那么善或恶的力量就更大了。由此可见,一个念头的起点是善是恶,就已决定祸福的果报。

故事二:廖德明是宋朝顺昌(今属福建省)人,他是大学问家朱子的门生。在年少时曾梦见自己怀中藏有一张名帖,前往拜见一座寺庙,守门的人向他要名帖,德明就从衣袖中拿出来给他,上面写着“宣教郎廖德明”,于是就醒了过来。后来考试登榜,果然是以宣教郎任命为福建莆田知县。德明想到以前所作的梦,恐怕自己官位只作到宣教郎(八品官),便不想上任,因而前往拜望朱子请教。
朱子指着桌上东西说:“人和器物不同,像笔只能当笔用,剑则不能当琴用;所以器物使用的久暂存毁,都有一定的气数。而人则不一样,本来早上心存盗跖的恶性,晚上却可改变成尧舜的善性;所以吉凶祸福,也会随时改变,很难有个定论。现在你尽管去上任,但务必充实广行德泽,努力行善,不必将以前梦境放在心上干扰自己。”廖德明就照着老师的话去做,后来官位果然当到正郎(尚书省诸司郎中的别称)的职位。

故事三:从前有一位毕昶(读厂),家里很有钱,生了两个儿子,但是他常以奸诈的手段欺骗人,也常用尖酸刻薄的方法经营事业。有一次,有人因为家里急着用钱,要将地产卖给他,毕昶表面上拒绝说:“我不想买。”却暗中教人去勾引,使其就范。等要卖时,毕昶又说:“我实在不想买。”这人无可奈何,只好减价卖他。等到谈好价钱,完成契约手续,又说:“我现在手头不便,你改天再来拿钱。”
到对方来拿钱,他所给的银两,有些成色不足,有些则用米谷来抵价凑合,而且比原来要少,他平常为人处事都是如此。后来长子因为出人命,被关在牢里,最后破产死亡。次子因为邪淫好赌成性,导致流落他乡,到处行乞,毕昶最后竟然绝子绝孙。

故事四:明朝袁了凡①在其所作《立命论》上说:“我在童年时,父亲就去世,母亲命我放弃学业改学医;并说学医不但可养活生命,还可济助别人,而且学得一技之长可以成就声名,这是你父亲平素的心愿。”后来我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满脸长须面貌丰伟,飘飘然若仙人临凡,我就向他行礼致敬。他告诉我说:“你是官场中人,明年就可参加考试进入学宫,为何不读书呢?”于是我只好据实以告,并请问他姓名府居。他说:“我姓孔,是云南人,得到宋朝邵康节先生②《皇极经世书》的正传(一脉相传都无混杂),依照数理应传授给你。”
于是我就带他回家,并将情形告诉母亲,母亲要我好好待他,并对他所说的数理加以考验,请他为我推算,结果无论再小的事,竟然都很准确。我因而动了读书的念头,孔先生为我推算命数说,做童生③时参加县考,可得第十四名,府考可得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可得第九名。到了隔年赴考,结果三处名次都符合。
他再为我卜终身的吉凶祸福,说某年会考第几名,某年可补廪④生缺,某年可当贡生⑤;当贡生后某年,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知县,在位三年半,就应告老归乡。在五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时应寿终正寝,可惜没有子嗣。我将这些话全都记录下来,并且谨记在心。
从此以后,凡遇考试,所得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所预测。唯独算我做廪生领的米满九十一石五斗时,才会成为贡生,那知我领廪米到七十一石时,学台(省里最高学官)屠宗师就批准我补了贡生,我私下怀疑孔先生推算的有些不灵了。后来此案果然被代理提学职务的杨公驳回。直到丁卯年(西元一六二七年)才批准我成为贡生。此时连前所领食米总计,刚好是九十一石五斗。经过这番波折,我就更加相信,进退都有命运依据,时间早晚也已有安排;从此看淡一切,再也不去营求。当我当上贡生,依照国家规定,到北京的国子监(国家大学)去读书;留在京城住了一年,整天静坐,不看任何书籍。
后来回到南京的国子监读书,在未进入国子监前,先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⑥。两人在禅房中对坐,经三天三夜未曾合眼睡觉。云谷问说:“凡是一个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只因被妄念缠缚,而你静坐三天,却不曾见你起一个妄念,到底是何缘故?”我回答说:“我的命已被孔先生算定,何时荣辱生死,都在定数之中,就算想要妄想,也是白想,所以也就没什么好想!”禅师笑道:“我本以为你是个豪杰,如今才知道,原来你只是凡夫。”于是我就问其原因,云谷说:“人若不能达到无心境界,终究被阴阳气数所束缚,怎会没有定数呢?但只有凡人照着定数走,极善的人气数就拘他不住,极恶的人气数也拘他不住。你二十年来,都被孔先生算定,不曾有些许转变,岂不就是凡夫?”
我问说:“然而气数真可逃过吗?”云谷禅师说:“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从前各种诗书中,已有清楚训示。我们佛教经典也说,求功名就可得到功名,求富贵就可得到富贵,求男女就可得到男女,求长寿就可得到长寿。因为说谎乃是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根本大戒,诸佛菩萨哪会说谎骗人呢!”
我进一步问道:“孟子曾说:“凡是能够求得到的,必定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仁义道德乃自性本具,靠自己努力修养可以得到;至于功名富贵却是身外之物,那要如何求得?”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没错,但你解释错了。你难道没看过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的植造,都离不开自己的心地;只要从心中去寻求,没有感应不到的。”能向自己心里去求,不只心内的道德仁义可以求得,也可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贵,内外都可兼得,这种求法才有益于获得,才称得上圆满。如果不知反观自照向内反省己心,而徒然盲目地向外追求名利福寿,就算有好的方法或门路去追求,也得看你是否有得到的命。这种求法既无助于内在的修养,也不能获得外在的利益,内外都会失去,所以毫无益处。”

云谷禅师问我:“孔先生算你一生的命运如何?”我就据实以告。云谷说:“你自己想一想,以你的现况,应该考取科第得到功名吗?应该会有儿子吗?”我省察很久才说:“不应该!在科第官场中的人,大致上都颇有福相,而我却是福薄之相,又不能积功德累善行,来奠定厚福的根基;而且不能忍耐担当琐碎繁重的事情,又度量狭窄不能容人。有时候还以才智来压盖他人,不经思虑就贸然去做,喜欢轻率地乱说话,这些都是福薄之相,怎能考取功名呢?地上不干净才能长生物,水若太清了就没鱼可活;我却过分爱好清洁,几乎变得不近人情。和气才能生育万物,而我却是善怒;仁爱是万物生息的根本,残忍是不能生育的原因。我只知爱惜名节,往往不愿牺牲自己来救助他人,又喜多话伤耗元气,喜欢饮酒消散精神;并且喜欢整夜长坐,而不知保养元气长养精神,这些作为都会导致没有子嗣。其他过失恶事还很多,无法完全列举出来。”
云谷说:“照你这样讲,岂只是科第不应得到,恐怕不该得到的还很多呢!世间能享受千金产业的,一定是拥有千金福报的人;能享有百金财产的,一定是有百金福报的人;应遭饿死的,一定是应受饿死报应的人。上天只不过是就他本来的质地上,随顺因缘促成罢了,使其获致应得的果报而已,何曾加上丝毫的善恶念头!就像生儿子,积有百世功德的人,一定会有百世的子孙来保住这份福报;积有十世功德的人,一定会有十世的子孙来保住它;积有三世或二世功德的人,也必然会有三世或二世的子孙来保住;至于那些断了香火而无后嗣的人,是因为功德极薄的缘故。你现在既知不对,就要将向来无法考中科第,及不能生儿子的因素,尽心尽力改得干干净净。一定要积德行,一定要能包容,一定要能和爱,一定要爱惜精神。”
从前种种缺失,就像昨天已经消逝;从今以后的你,就像今日开始新生。能够做到这样,就是你重新再生了一个义理的身命。我们这血肉之躯,尚且还有一定的命数;何况义理道德的身命,那有不能感动上天的道理?《书经》说:“上天所降的灾难,还可以改变;但自己所造的罪孽,就要受到报应。”《诗经》上也说:“一定要按天命真理行事,才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你不得功名,命中无子,虽说是上天注定,但是还可改变。你现在只要扩充德行,努力多行善事,广积阴德,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德,怎会享受不到呢?《易经》上也有为仁厚有德之士筹谋,要趋向吉祥而避开凶险。如果说上天所订的命运永远固定不能改变,那吉祥就不能趋就,凶险也无法避开了。然而《易经》开头第一章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道理,你能不能相信?
我相信云谷禅师的话,并向他拜谢,诚心接受他的教诲。因此将过去所造的罪恶,尽情在佛前发露忏悔,并写了一篇祝告上天的疏文,先求能得到科第,发誓做三千件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生我的大恩大德。云谷禅师拿出“功过格”(记载修道者功过的簿格)给我看,要我将每天所做的事都登记下来,善事就记一数,恶事就退减一数。并教我持诵《准提咒》,希望所求的事必得应验。
云谷禅师告诉我说:“符箓家曾说,不会画符会被鬼神嘲笑。画符有秘传诀窍,只是不要动心念。当执笔画符时,须将万缘放下,心里清清净净,不起一点杂念;就从这念头不动心地清净之际下笔一点,这就叫混沌开基。从这一点起直到画完,心中不起任何杂念,这道符咒就会灵验。凡是祈求上天或求改变命运,都要从没有妄念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感动上天。孟子谈论立命之学,就说短命和长寿没有分别,不可因生命的长短而生出二心。若详细来说,对于丰足与贫乏,要能平等看待,才可改变贫富的命运。对于困厄与显达,要能平等看待,才可改变贵贱的命运。对于长寿与短命,要能平等看待,才可改变生死的命运。人生于世间,只有生死问题最为重要;所以说到夭寿,那么此外一切顺境~丰与通,逆境~歉与穷,都完全包括在内了。
至于孟子所说的“修身以俟之”,乃是积德以祈求上天的事。说到“修”,就是身心有一些些过失罪恶,就应像治病一样把它完全去除。谈到“俟”,如有一丝毫非分之想,或有一点将就迎合的念头,都要斩除断绝。能修到这种地步,直达先天之境,就是世间最真实受用的学问。你现在还不能修到不动心的境界,只要能持诵《准提咒》,不必用心去记,也不要数遍数,只要一直念下去不要间断。直至念到纯熟时,自然就会口里在念,但自己不觉得在念,这叫做“持而不持”;在不念的时候,心里不觉地仍在念,这叫做“不持而持”。若能持续修持下去,直到念头都不乱动,自然就会灵验。”
我起初自号叫“学海”,但从这天开始改号为“了凡”;因我已体悟立命道理,不想落入凡夫俗情。从此以后整天小心谨慎,便觉得和从前不同。以前只是悠忽放任,现在自然心中会有战战兢兢戒慎恭敬的景象。虽在暗室无人之处,也常恐怕得罪天地鬼神。遇到他人憎恨我毁谤我,自然能心平气和接受,不去与人计较。
到了隔年,参加礼部科举考试,孔先生算我应考第三名,忽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话开始不灵了,到了秋天乡试,竟然考中举人。然而自己反省,力行道义尚未达到精纯,检视己身还有很多过失。有时看到善事,却没尽力以赴;有时救济他人,心中常自生疑;有时自身虽勉强为善,但是口里还常说错话;有时清醒还能把持,但酒醉又放荡不羁。虽常行善积功德,但是过失也很多,如此以过来折功,变成天天都虚度。
从己巳年(公元一四四九年)发愿开始,直到己卯年(一四五九年),经过十几年,三千件的善事才完成。于是我又起求子愿,也许下做三千件善事的心愿。到辛巳年(一四六一年)就生下你,取名“天启”。我每做一件善事,就随即用笔记录,你母亲不会写字,每当做件善事,总是用鹅毛管,在日历上印一个朱红圈子。有时施食给穷人,有时买物来放生,有时一天就盖了十多圈。
到癸未年(一四六三年)八月,三千件善事已做圆满。九月十三日,又起求中进士愿,许下要做一万件善事。到了丙戌年就考中进士,吏部派我担任宝坻县(今天津东北方)的知县。我准备一本空格小册,名为“治心篇”。早晨起来坐在公堂审案,就叫家人将“治心篇”,交给看门的人放置桌上,将所行的善恶,无论大小都一并记录。到了夜晚就在庭院中摆设桌子,效法宋朝的铁面御史赵阅道焚香祷告天帝。
你母亲见我所行善事不多,常皱眉头担心说:“我以前在家,经常帮你行善,所以三千件善事的数目能完成。现在许愿一万件,在衙门里又没什么善事可做,要到何时才能做圆满呢?”在晚上偶然梦见一位天神,我就向他说明善事难以完成的原因。天神说:“只是你下令减少粮税一事,一万件善事都已全部完成了。”原来宝坻县的田赋,每亩要征二分三厘七毫,经过详细清理划分,减至一分四厘六毫,确有此事;对于这种减税小事,神明亦知,使我心中颇为惊奇疑惑。
恰巧幻余禅师从五台⑦山来到宝坻,我就把梦告诉禅师,并问他这件事是否可以相信。禅师说:“只要善心真诚恳切,就是一件善行也可抵得上万件善事。何况是全县都减收粮税,万民都受到恩惠。”我听了禅师的话后,就即时捐献俸禄,请禅师在五台山替我斋僧一万人,并将功德回向⑧。孔先生算我在五十三岁这年必有灾难,我虽未曾祈天求寿,然而当年却竟然无恙,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书经》上说:“天道不易相信,因其命没常轨可循。”又说:“天命没有一定,会随时机而变动。”这些话一点都不假。我从此方知,凡是说人的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这是圣贤所说的话;如果说祸福都是上天注定的,那是世俗人的论调。
你的命运不知究竟怎样?就算命该荣华显达,也要时常当作不得意来想;就算碰到亨通顺利时,也要时常当作不称心来想;即使眼前丰衣足食,也要时常当作贫穷艰苦来想;即使有人尊敬你爱戴你,更宜小心谨慎常作恐惧想;就算家世声望隆重,也要常作低微来想;即使学问广博高深,也要常作粗劣浅薄来想。向远处,要思考如何发扬祖宗的美德;向近处,要思考如何遮蔽父母的过失。往上,要想如何报答国家的恩泽;往下,要想如何建造家庭的幸福。向外,要想如何济助别人的急难;向内,要思如何防范自己邪念滋生。
必须每天反省,发现自己过失,才能每天加以改正。如果一天不知自己过失,就是在一天之中,都安于自以为是的现状。如果一天没过可改,就是一天没有进步。天底下聪明俊秀的人实在不少,他们之所以道德不能勤加修持,志业不能增广的原因,只因“因循”二字,让自己得过且过,以致耽误了他们一生。云谷禅师所传授的“立命之说”,实在是最精微、最深远、最真实、最正确的道理,希望你仔细研究,而后努力去实践,切不可荒废时日,以致耽误了一生。

【说明】
①袁了凡:明朝苏州吴江人,本名袁黄,字坤仪,初号学海,后遇云谷禅师得其指点,发愿积德行善,以了脱凡俗之身,改号“了凡”。万历十四年进士,任直隶宝坻县县长,七年后擢升为兵部“职方司”,在日寇侵略朝鲜战役中,担任“军前赞画”(参谋长)职务,并兼督导支援朝鲜军队。提督李如松不听了凡建议导致兵败,为脱罪反以十项罪名弹劾了凡;了凡在“拾遗”(谏官)任内被迫停职返乡,认真行善直到去世,享年七十四岁。直到熹宗天启年间,了凡冤案真相大白,朝廷追封他为“尚宝司少卿”。了凡一生信佛行善律己甚严,研究学问非常认真,精通星相、法律、水利、理数、兵备、政治、堪舆等学问,着有《了凡立命论》,今入于《了凡四训》中传世。
②邵子:本名邵雍,宋朝范阳人,字尧夫,谥号康节。住在洛阳四十年,称所居之地为安乐窝,他融合了易经、道家及孟子之学,创立象数学说,用以推演自然与人事之变化,着有《皇极经世》等书。
③童生:明清时,士子参加秀才考试而没有考中的人,称为童生。
④补廪:廪原为粮食或粮仓,此指官府供给的食粮。童生进学后通过考试,并补得廪生缺,即可领取公家补贴的米粮。
⑤贡生:在科举时代,是从府州县中选取学行兼优的学生,贡诸京师,升入太学,有副贡、拔贡、优贡、恩贡、岁贡等名,通称贡生。
⑥云谷禅师:明代高僧,公元一五○○年生于浙江嘉善,俗姓怀,字云谷,起初学习儒业,博通经史,之后于大云寺出家,专门学习天台小止观法门。后来到镇江栖霞山千佛岭下结庵寓止,四方闻风而来向其参学者不计其数,憨山大师及袁了凡都受教过。
⑦五台:即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与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合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以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山顶无林木,垒土如台,故称五台山。别号清凉山,为文殊菩萨示现的道场。
⑧回向:又作回向。就是回转自己所修功德,而趋向于所期望者。

延伸阅读: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