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August 2024

四、少欲知足●静默养道

(10)【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前面有几条劝我们离嗔恚、断三毒(贪嗔痴);这个是劝我们少欲知足。人生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幸福快乐的生活。幸福快乐从哪里来呢?给诸位说,决定不是从修福当中来,你看看今天社会上,作总统的、作大官的,乃至于发大财的资本家,这有大福报,都是修福来的。他们快不快乐呢?不快乐。幸不幸福呢?不幸福。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痛苦不堪。由此可知,幸福快乐修福得不到;修福只能得财用不缺乏,真正的幸福得不到。真正幸福要修道才会得到。什么叫道呢?清净心是道。这一句教给我们少欲知足,这是道。‘欲’是五欲六尘,是我们生活决定不能够缺少的。什么叫少欲呢?五欲六尘的受用够了就行了,不必要贪多,那就叫少欲。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很舒适,生活很优游自在,这个人就是真正有福;绝对不在他有多少财富,多少产业,那个不见得是福报。所以知足少欲之人,心地坦然,没有烦恼,没有忧虑、牵挂,你说他多自在。‘无所忧畏’,‘忧’就是忧虑;‘畏’就是恐惧;心里不安都没有,真正能作到心安理得。理,得到了,明瞭了,心就安;理得,也就是说道理明白了,事实真相清楚了。

‘触事有余,常无不足’,‘触事’是六根接触六尘。‘有余’是智慧有余,他不迷;他能力有余,处世、待人、接物都作得恰到好处,这就叫触事有余。所以怎么不快乐呢?当然快乐。

 
(11)【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这首偈子,弘一大师在这里注得很好。这是世尊弟子中,有一位周利槃陀伽尊者,他根性很钝,我们现在这个道场里的同修,大概都找不到一个像他的。他的哥哥教他念四句偈,他念了三个月都念不出来,看这位尊者,笨到这种程度。最后,哥哥就放弃教他了,叫他不要出家,回家去,这么笨,僧团里你没有缘分的。他就哭哭啼啼的很难过。释迦牟尼佛看到了,把他叫回来,教他两句偈(半偈)。后来他念会了,以后证得阿罗汉果,大开圆解,辩才无碍。这是有典故的,世尊就说出了。周利槃陀伽为什么得这个果报呢?他前世是三藏法师,是讲经弘法的;但是吝法,教人自己留一手,不肯统统教给别人,所以这一世就得吝法的果报~~愚痴;吝财,得贫穷果报。

‘身、语、意业不造恶’,这是第一句,这个意思我们很容易懂得,表示三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就是对于一切有情众生(动物),我们不恼害它,也不要叫它生烦恼,因为它们是有感情,有知觉的。‘正念观知欲境空’,这一句是智慧。观,是观察、观照;如此便能知道欲、境这两桩事情都是空的。‘欲’是我们的享受~~五欲六尘;‘境’是我们所接触外面的环境。如果用心、色二法来讲,欲是心法,境是色法,两样都不是真实的。《心经》上就是讲这个问题,法相宗《百法明门论》也是讲这个问题。你看百法里面给我们说的,前面九十四种叫有为法;有为法里面,有心法、心所法,这个地方‘欲’就包括了;‘境’,色法也包括了。所以一切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一个心,一个色;在此地是一个欲,一个境。《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空,不但心法是空,色法也是空,这是教我们观慧。为什么教你不造恶?为什么不要恼害有情?因为万法皆空。

‘无益之苦当远离’,对自己身心修养没有真实利益的苦行,不必修。大乘经里常说的,跟小乘不一样。小乘修苦行,著相修;大乘不修苦行,因为晓得那是空的,不是真实的。所以大小乘对于宇宙人生的观法也不一样。但是佛在戒经里常常赞叹苦行,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人能吃苦,才能够断绝一切的贪、嗔、痴、慢;能过清苦的日子,对种种色法享受,不去追求,不去争取,心就安啦!自然很快乐,所以佛常常赞叹。虽然无益的苦行不须要去修,但是生活还是过得平淡一点的好。当然生活不能太苦,太苦佛也不赞成,佛不赞成过得很苦;能略略有一点苦是好事情,常常警惕,以苦为师;想这个世间无常,没有什么好留恋的,这就能够激发道心,有这样好处。

释迦牟尼佛教周利槃陀伽后面是哪两句呢?‘守口摄意身莫犯’,跟前面意思差不多。‘如是行者得度世’,能够照这样子修行的人,可以了生死,超越三界。所以佛就用这两句话教周利槃陀伽,当时教的时候也很困难,教上一句,下一句忘掉了;教下一句,上一句又忘掉了,好不容易他才能把它记住。所以讲业障深重,我们比起周利槃陀伽是幸运太多了;他都能成就,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

 
(12)【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名誉、利养’,我们今天所说的争名夺利,这可以说是世间人,自古以来,大家拼命要追求,拼命去争取的。‘乐’,这个字念去声;是爱好的意思。为了名利造许许多多的罪业,你要夺取的,必然要伤害人,这伤害人甚至于不择手段,不怕因果,不怕报应,只争取眼前一点点的小利,不知道后患无穷,所以佛说那是迷惑颠倒的人,他要这个东西。真正觉悟的人他不要,纵然这东西得到了,也不要。为什么呢?避免祸害,成全功德。所以有利,这利给大众去享受,自己不须要,这是聪明人,是真正觉悟了的人。我们冷静想一想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是不难明瞭的。人在世间一切的享受,不外乎衣、食、住、行。衣服够穿就行了。吃,又能吃多少呢?很有限。居住,晚上睡的再舒服,床做得再大,身体也不过就六尺长、两尺宽而已,再大的床也不能同时占用。所以说实在话,人生在世享受真的非常有限。我在美国看到有很多华丽的大房子,他们请我去看看,我坐在那里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很自在;我不操心,我在那里真的享受;主人就可怜了,天天打扫、维护,一天到晚为这个房子操心,多可怜!但他请我去享受。所以聪明人不作糊涂事,房子愈小愈好,收拾容易,负担也很轻,生活没有压力,这个人就是很幸福、很快乐的人。所以快乐永远是觉悟的人才有,迷人、愚人决定没有快乐。下面‘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的比喻容易懂,也许诸位看了,会想有这么严重吗?真的是这么严重。

 
(13)【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智者大师

‘色声香味触’是佛门里面讲的五尘,如果加一个‘法’,就是六尘。‘法’是属于知识,属于心法;其他五种是属于物质,是我们六根接触的对象。眼所见的叫‘色’,耳所听的叫‘声’,鼻所闻的叫‘香’,舌所尝的叫‘味’,身所接触的叫‘触’。外面的环境很容易迷惑人,很容易令人生起贪、嗔、痴、慢;为了追求物欲上的享受,生出种种的罪业。‘令生爱著’,‘著’是执著。佛在一切经论里常常提醒我们,修行就修这个。行,是生活行为;生活行为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错误,把这些错误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五尘,不可以爱著,但可以尽情的去受用它,这个叫得大自在;如果一爱、一执著,毛病就生了,心被境转了,自己作不了主,这叫凡夫,叫迷惑颠倒。佛菩萨对五欲六尘的享受,他没有动念头,也没有爱、取、有,决定不执著,他的本事就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也就是学这个。学心里头确确实实在享受的时候,或者享受以后,我们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定的,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就对了。

 
(32)【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莲池大师

人怕冷,就想到夏天多好;夏天太热了,又想到还是冬天好。这叫什么?打妄想。现代跟从前不一样了,如果觉得这个地方天太热了,冬天好,就会飞到阿拉斯加那边去;如果嫌太冷了,往赤道那边飞~~很热、很暖和。现在这些都可以兑现,以前不能兑现,叫打妄想。如果把妄想舍掉了,心安就理得了,是‘安身处处同’,这要真功夫,不是真功夫不行。

民国四十二、三年的时候,台湾第一次印大藏经。那时候大藏经很不容易推销,所以佛教会就发起环岛宣传。当时有佛教会的理事长章嘉大师,还有道源老和尚、煮云法师,好像还有东初法师等共有十几位法师环岛去宣传,劝寺庙,劝有钱的居士请大藏经。那时夏天很热,章嘉大师他是西藏这一个派系的活佛,他衣服穿得很厚,一层一层的;汉人法师穿的衣服就比较单薄,夏天比较舒适一点。尤其是道源老和尚,他很瘦、不胖,还一直拿把扇子,扇呀扇;章嘉大师端坐在那里,若无其事。有人就问大师:‘您穿得这么多,不热吗?’

章嘉大师说:‘心静自然凉。’

道源法师听了之后,就惭愧得不得了。(这事情是煮云法师告诉我的。)这个真的是要功夫,是要境界;穿那么多,他不热,这个是真有功夫,不是假的。所以真正到忘我,真正到忘境,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草食胜空腹’,‘草食’是吃很粗、很不好的饮食。‘空腹’是挨饿。‘草食胜空腹’,粗食总比没有东西吃要好得多。‘茅堂过露居’,‘茅’是茅草,就是小茅篷,非常简陋;住在这种地方比住在树下、外面,那要强得多了。‘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主要就在后面这一句,劝导我们人要知足、要随缘。一个人一生能知足,能随缘,叫真快乐,真正的享受,这个才是真实有福之人。一切都随缘,不要去起心动念,打妄想~~我要做些什么?我要怎样做?那叫自找麻烦。佛陀教我们要有愿,不要有欲望。我们要有弘法利生的大愿,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但是不可以有一个心,我要想什么方法帮助人,想什么方法解决问题,那叫自找烦恼,自找苦吃。这样说起来,我有愿又不去实行,这个愿不就落空了吗?愿不落空,愿要实行,在没有能力实行的时候,每天早晚课诵发愿,那就是有这个心;如果有缘分,我们就做~~缘少,就少做;缘多,就多做;没缘,就不做。这才自在!

也许同修们听到、见到这佛教化缘、募缘,这在古时候是没有,尤其是化小缘,没有过的;所以从前人修行能成就。佛菩萨、祖师大德向什么人化缘呢?向大施主一个人。你看地藏菩萨九华山那个道场,是向闵公老他一个人化的;哪里是到处化小缘,那不累死人啦!我们如果对于这一些不了解,依照一些陋俗~~不好的风俗习惯~~去作的话,对我们道业会造成了重大的障碍。

我第一次印经是民国六十年,在台北讲经的时候,印《了凡四训》这本小册子,那时候需钱很少;以后我要印什么书,我们也不跟人家化缘,人家供养的多,我们就多印;供养少,就少印;没有,就不印。我绝不计划著今天要作多少事情,那就要去求人;求人很苦啊!不能干这个事情。在台湾有两个道场,一个是华藏图书馆,董事长是馆长;另外一个是华藏讲堂,简丰文居士在那里负责管理。我都跟他们两位说,我们不化缘,一切随缘,就是钱多了,多做;钱少,少做;没钱,不做。没钱,多好啊!没钱,我们才快乐;偏偏有人送来,那就替他用;我们绝对不去找人化缘,‘找’那叫傻瓜,那就不如法了。如此,无论怎么样做,心都是清净的,这个一定要懂得。我们这个道场也是如此,是诸佛菩萨来护持,靠我们找信徒来护持,这太吃力了,太累了,宁可不干!和尚要化缘维持道场,我连和尚也不当啦!这个太苦啦!不能干,这要知道。所以要知足常乐,这是真正的快乐;烦恼、忧虑、牵挂都没有了,这才自在。


(36)【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蕅益大师

‘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受益之处’,人生有顺境、逆境;对于大多数初学的人来说,逆境未必不好,顺境未必好。会处大众的人,会运用环境的人,顺、逆境界都能成就自己。在逆境里头~~事事都不顺心;特别是人事环境更是不顺(处人难),也就是处处都有冤家债主来为难、障碍你,这是逆境。我们在这种环境,如果自己能够回光返照~~他为什么不去刁难别人,就刁难我呢?这是果报。果必有因,他来找我麻烦,这是我过去生中跟他有过节,现在碰到一块了,怨憎会啊!我要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我安心忍受,这个结在这一生当中就解开了。这多自在!同时在这个环境里,修真实的忍辱波罗密,我们在修忍;在这种环境里面修清净心,那个心才叫真清净。这就是佛法里常讲的逆增上缘,帮助我们、成就我们,这是真实受益之处。

‘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赞叹’是美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顺境实在讲比逆境更可怕,逆境对于一个毅力坚强的人,反而会激发他认真努力,发愤图强,反而成就人。顺境最容易淘汰人,人会痴迷在这个境界里面,大师教我们‘尽情看作毒药毒箭’。顺境这个东西会引诱你,叫你不知不觉的起了贪、嗔、痴、慢,把你无始的烦恼~~三毒~~勾引出来;它真毒,不是假毒。世间人几个觉悟!杀、盗、淫、妄……,佛在经典上给我们说‘十恶是冤家’,它是来害你的;可是世间人都把它看作好朋友,都舍不得离开它,那道业怎么可能成功呢?不但道业不能成就,世间所修的一点善福都被它折弄完了。修福都修不成啦!它是帮助你造罪业,不让你修善福,你说可怕不可怕?所以过去出家人生活非常简陋,原因就怕什么?一个舒适的环境把自己道心给泯灭了,怕这个。现在环境不一样了,如果照从前那种苦行的环境,恐怕这里头一个人都没有,都走光了。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警觉到的。

 
(15)【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

这是偈颂的体裁,四句是一首,我们一首一首的来看。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凡夫学道法,真正发心学道,要想道业成就,自己一定要晓得,学道只可以自知,不必给人说。为什么呢?你给别人说,别人未必会相信;不但不相信,他还要来毁谤。毁谤,就造罪业了。为什么会来谤法呢?谤佛、谤法、谤僧造这么重的罪业,是你给他增上缘叫他作的,他将来堕落三途,你也跑不掉啊!阎罗王一审问:‘为什么毁谤三宝?’他说:‘某某人跟我说的。’就把你牵涉进去了,这是真的。所以佛菩萨教化众生,有的时候说,很慈悲;有的时候不说,不说也是慈悲。佛菩萨有能力观机,晓得说出他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就不说。我们凡夫没有观机的能力,那么最好少说,甚至不说,这个就没有错失。

‘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这第二首教我们修学的态度。‘谛观’,是仔细的观察;‘少言说’,是少说话。‘人重德能成’,这样修持,众人自自然然尊重你,自己的道德慢慢就培养成了。‘远众’,‘众’是指都市、繁华、热闹的地方,修道的人要离它远一点。为什么呢?我们道业还不坚固,常常在热闹场合当中,不知不觉就被这繁华的气氛污染了,使自己退失了道心,这就错了。所以古时候初学的修道人,为什么选择在深山,不但远离都市,连乡村都远离,他跟外面社会完全断绝,心容易清净。但在今天这个社会,就不行了。这一个事实释迦牟尼佛很清楚,他老人家在法华经里面就说过了,末法时期劝化众生,实在讲就是指现在这个时代,要以大乘法劝人,不要用小乘法。什么原因呢?大乘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大乘是开放的,小乘是保守的。今天在这个时代劝人保守,没有人乐意听;要说开放,大家点头,这个不错,还蛮有道理。所以今天修行要远离一切繁华,真不容易!纵然住在深山,装个电视,天天看到花花世界,没有法子修行,因为电视广播,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摆在你眼前,搞得你心花撩乱,精神不安,这些东西都是妨碍道业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晓得在现前这个生活环境当中,我们应该要如何来修学,找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远众近静处’,居住的环境要安静。

‘端坐正思惟’,此地这个‘端坐’,我们不要把它看呆了。祖师大德教我们修行,我们以为一天到晚就坐在那里,你要这样看,就死在句下。你看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讲坐禅,并没有真的叫我们在打坐。什么叫坐呢?‘坐’是取不动的意思。我们人坐著很稳重,不动;心不动叫坐,不是讲身,是讲心;在五欲六尘当中不动心,这个叫坐。什么叫禅呢?禅是不著相。外不著相,叫作禅;内不动心,叫作坐。‘坐禅’是这个意思。假如搞错了,弄一个蒲团在那里打坐,祖师一看,摇头~~你把我的意思全错会了。所以《华严经》的鬻香长者,是专门修禅的。他在什么地方修呢?在市场修。每天哪个地方热闹,就到哪儿去逛。经上讲他在市场坐禅;他不是坐,他在那里逛,他在那里欣赏,他样样都看,那是修行。看是什么呢?样样都清楚,样样都不执著;他不著相,样样都看的明瞭,但他没有起心动念,这叫坐禅。所以诸位要懂得‘端坐’就是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因此你的思想见解当然正确,这叫正思惟。

‘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真正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观察自己的身心,观察自己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要注意这些与佛的教诲相应不相应:若相应,我们身心在道上;不相应,我们就离开道了,修行是常常在这上用功夫。‘口勿说他短’,少去批评人,少说是非,少说长短,这个很重要。身、口、意三业,口业是最容易犯的。不管有心,或者无意,都是过失,都造成了障碍。这个障碍,有的时候障碍自己的道业,有的时候还障碍大众的修学,那个罪业就更深了。‘结舌少论量’,‘论’是议论;‘量’是度量,就是衡量的意思;用现在的话,就是批评。少发议论,少去批评。‘默然心柔软’,‘默然’是清净的样子,心非常清净;‘柔软’就是慈悲。清净慈悲,是从这儿生出来的,不是造作、勉强可以得来的;这个要自自然然,清净慈悲就流露出来了。

‘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无知’,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大智若愚。这个很难,一个真实无所不知的人,看起来他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功夫,这个就是德行。‘聋盲’是比喻,好像是个聋子、瞎子一样,其实,他什么都明瞭,样样都清楚。‘内智怀实宝’,内里面有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宝藏;佛门讲的三宝~~觉、正、净,那就是真实的宝藏,这自性的性德三宝,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显露,真正的证得。‘头陀’是苦行,在生活上不求享受,一切随缘,所以日子过得很潇洒、很自在。喜欢‘闲静’,优闲清净,这叫真正的享受。‘对修离懈惰’,在修持方面懈怠、堕落他都能够离开了,可见得他永远是精进不退的。这一节是唐朝时候终南山,我们中国律宗的开山祖师~~道宣律师所说的。

 
(16)【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岩禅师

我们虽然不参禅,有一些禅机对我们也有启示,对念佛也有警惕的作用。像这几句,就是很好的警惕。想一想我们有没有这个毛病?‘处众’,是跟大众相处;‘处独’,是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没有第二个人的时候。底下就是韬光养晦,要懂得这个道理,决定不能炫耀自己,要知道潜藏~~能若不能,智若无智~~这样好;自己的才华不要向外面表露,那是愚痴人作的事情,真正聪明人不会露出来的。下面都是比喻。怎样才能作到韬光养晦呢?‘若哑’,像哑巴不会说话一样;‘若聋’,别人说什么没听见;‘如痴如醉’,像一个糊里糊涂的人。‘埋光埋名’,‘光’就是智慧,表露在外面大智若愚;‘名’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知名度,真正修行人不要这个东西,名要一出去了,麻烦就来了。中国有句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肥。’猪一肥,人家就要杀它啦!人一出名,那麻烦就来了~~嫉妒、障碍、陷害、毁谤都来了。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

‘养智养慧’,要培养自己的真实智慧;这个‘智’要靠‘养’才能够得到,不是学,‘学’,得不到的啊!要知书读的再多,听讲再多,这属于知识,不是智慧,我们必须要把它辨别清楚。知识就是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博学多闻,且记得很多,这样仍然‘不足以为人师’。为什么呢?不是自己领悟的,都是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智慧是自己的,不是外来的。智慧从哪里来的呢?从定里面来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定’就是清净心,要养啊!这个是修养。心地清净到一定的程度,就豁然开悟了,那个叫作智慧。诸位要知道了这个事实真相,就晓得为什么前面教我们韬光养晦,目的是使我们的心定下来,不被外面环境所动。心在境界里面永远是清净,所以‘随动随静’,在大众相处的时候动啊!一个人独居的时候是静啊!‘忘内忘外’,这个忘是不执著了,内外都不执著,这个心才叫真正的清净。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内外都忘。内外没有了,是什么境界呢?内外是二;内外都没有了,就是一,《华严经》上讲的一真法界,就证得了。《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就得到了。修行只要还有内外,就住在十法界里头,不是一法界里;必须在这个境界,才契入一真法界了。


(35)【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这一小段是《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所说的,菩萨是念佛已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我们非常好的榜样。‘持戒’在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戒要怎样持,这里面讲究就太多了。此地虽然说的简单,但实在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持戒是手段,得定是目的。一般所说的定,在念佛法门里面,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净宗经论里面所说的念佛三昧,也是属于定,这是真实的功夫。由此可知,持戒要会持,如果不会持戒,完全著重在形式上、事相上,与清净心了无干涉,那就错了。那一种持戒是修人天福报,是修善而已,所以善跟戒是不相同的,我们学佛首先要把它辨别清楚。

譬如十善业道,里面有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里面有不妄语,正好是五戒里面的四种。可是诸位要晓得,五戒和十善,上述四种(杀、盗、淫、妄)名称虽然相同,意思却不相同,修持的方法不相同,它的果报也不相同;最大的差别是戒能得定,善不能得定。十善的目的,不是在修定,只是在修福,所以果报是人天福报而已。这个戒怎样才能得定呢?菩萨在此地一句话就把我们点醒了,要‘深潜不露’,可见得戒是戒自己,不是戒别人;常常守住清净心,这是持戒,这叫道共戒、定共戒。为什么呢?定里面一定有戒,戒里头不一定有定;道里面一定有戒,戒里头也未必有道。层次往上提升,下面自然都圆满包括在其中了。这是要我们学的,前面一再提示的合光同尘、韬光养晦,与这里的深潜不露都是一个意思,这叫作持戒。

自己有一点小善小行,唯恐别人不知道,要大肆宣扬,今天所谓是要打知名度,这就是下一句~~‘若浮于外,未久必败’,保持不久的。为什么呢?那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所以禁不起时间的考验,后来一定会败落,也给世间人耻笑。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许多真正大德大能之人,他在生的时候,一生的际遇不一定顺利,也许遭到许多坎坷、陷害,乃至不幸死亡,这是常常有的;可是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后人历史会给他翻案、表扬,后世人对他景仰尊重。这是什么?他真有德啦!当时被人陷害,后来还会有人来翻案。可是有些人没有实德,靠著权术欺骗帝王,欺骗众生,这只能欺骗一时啊!当时在世也许非常炫耀,可是死了以后,后人会批判他。自己在世时,没有败落,死了以后还是会败落;何况不等到死,败落的人已经不知道有多少!这是教我们一切要学真实,绝不能虚假,虚假是禁不起时间考验的,这个才叫真正持戒。

下面教我们日常生活中修学的态度。‘有口若哑’,‘口’,若不是很需要说的话,绝对不说,口就没有过失了。‘有耳若聋’,不是正法,决定不听。‘绝群离俗’,这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很不容易做到的。所以现在人修行若是成就,实在是远超过古人。现在人怎样离开群众呢?在群众里面离开群众,这是上层的功夫,也就是我身跟大众在一起,心跟大众完全不一样,心地清净无染,这就是‘绝群离俗’。现在要用这个功夫,完全是大乘菩萨的境界。‘其道乃崇’,‘崇’是崇高;道就高了。要向这个标准去追求,要努力向上。

 
(43)【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彭二林就是彭际清居士。他是清朝乾隆时间人,贵族出身,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虽然出身在贵族,但没有作官,他学佛,在佛法上很有成就,《无量寿经起信论》是他作的,他念佛求生净土,在《往生传》上有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记载。

这一段话实在讲就是‘老实念佛’的注解。什么叫老实?‘斋公斋婆’就是老实了,这真正老实。‘遁世’就是隐居,古时候许多有德行、有才干的人,没有出来做事,好像对社会也没有什么贡献,但是历史上会给他立传。

我最初读二十五史,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二十五史里有隐轶传,那个时候读这些东西,心里非常感慨,也很迷惑~~这些人虽然有道德、有学问,对社会国家没什么贡献,他有什么资格立传?想不通啊!以后学了佛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对社会、国家贡献特大。什么贡献呢?就是现身说法,与人无争,于事无求。如果这个世间每一个人都不争不求,天下就太平了嘛!台湾在早年社会上选举好人好事;那个时候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有一天老师兴致来了,在黑板上写了‘好人好事’,在‘好’事上他圈一圈~~好人好(音号)事;这社会上好(音号)事的人多了,就动乱不安啦!所以隐轶传里好人不好(音号)事,他不是没有能力跟人争,他有能力,但不争;没有能力,叫‘与人无争’,那没有意思。真有能力跟你争,不争;有能力求,不求,那才真正叫做不争不求,那是德,是实德。所以历史上给他们立传,很有道理。

‘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末后一句,我们要知道他真正的用意。彭二林居士度了不少人,在世的时候讲经说法,著书立说,度人很多啊!怎么说‘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呢?诸位把《金刚经》多念几遍就明瞭了,虽然度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者;他心里头从来没有说是我度了多少众生,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就对了。如果说是我有能力度众生,那些众生都被我度了,这个人心就不清净了,贡高、傲慢习气就起来了,那就错了。所以一定要学菩萨,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尽心尽力去作,心里头不留一点痕迹,干干净净。净宗只准心里头留一句佛号,除这一句佛号之外,一切放下,什么都不留,这就对了。

 
(67)【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袁宏道

这是袁宏道讲的,《净土圣贤录》、《居士传》里头有他的传记。他是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在边地~~《无量寿经》上讲的边地疑城。虽然生在这个地方,但他觉悟得很快,没有等到五百岁,很快就觉悟了,所以他也有入品之功。

‘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这几句话特别适合于当前的时代。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善知识难遇,我们亲近谁好呢?哪个是好老师呢?我在讲席里面跟大家介绍的是阿弥陀佛。同修没有归依的,就归依阿弥陀佛,佛是我们的老师,做阿弥陀佛的弟子,决定没有错啊!你们将来出去了,别人问:‘你归依哪一个的?’‘我归依阿弥陀佛的。’这就对了,这个要牢牢的记住。家里面供阿弥陀佛的像,如果有佛堂,布置一个佛堂;没有佛堂,也可以请一尊阿弥陀佛的像供养,这是我们的老师。常常想著老师,念著老师~~念老师的修行、念老师的功德、念老师的慈悲、念老师度众生的悲愿,这叫念老师啊!所以通常我们讲执持名号,这个名号里面把老师的无量智慧、德能统统包括在其中。一称名号,阿弥陀佛的德能完全在我们心中显现出来,这叫真念佛啦!这个念佛就有意义了。

古圣先王所有一切的制度仪规都是教化众生的,真的都是教学。诸位读《礼记》,仔细去研究祭礼,五礼里面最重要的是祭礼,祭礼是祭祖先,不是祖先不祭。你看《论语》里面孔老夫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这个鬼就是指祖先;‘鬼’的意思是归,表示他已经归去了,所以是祭祖先。至于祭天地、山川,那是天子、诸侯的事情,不是我们平民百姓的事情;平民百姓只祭祖先。祭祖先的时候,一定要阐明祖先在世时的德行、教诲,要教我们后人常常纪念,依教奉行,所以‘祭祀’是属于教育。可是仪式流传到后代,只有把形式流下来,真实的内容很少人去宣扬了,更谈不上发扬光大,因此,祭祀被人看成为迷信;这也不能错怪人家,祭祀如果没有真实的内容,那怎么不是迷信呢!确实是迷信。佛门里面祭鬼神的仪规很多,古来大德所作的仪规,里面都有非常精彩的开示,都用文言文写的;现在照这个去念,念了也没人懂。人都不懂了,鬼神怎么会懂?所以仪规是要的,里面的开示要用现代白话文来讲,冥阳二利;参与祭祀的人听到开示、教训,这是上了一堂课啊!我们人得利益,鬼神就得利益。所以说许多经忏、佛事里面的开示,一定要用我们现代的白话文来说;古人的开示,是举一个例子而已,不是为我们现代人作的。我们观察了现前弊病之所在,自己可以采用适当的开导,不必要照著古人的文去念。我们明白这个意思,祭祖先、祭鬼神、祭天地,那就是最好的教育,而且我相信不会有人说这是迷信,人人都会非常欢喜。因为得到真实的受用,祭祀才能够普遍的发扬光大,这是教学里头很重要的一环。至于用‘祭祀’,常会令人想到迷信,所以现在用新名词叫‘纪念’。譬如说清明了,举办‘纪念祖先大会’,大家就来了;我们纪念祖先,不要叫祭祖,人家会说是迷信。在大会里报告我们祖宗在世的德行,留给我们后世的这些教训,并加以讲解、宣扬,这就很有意义了。所以名称也要随著时代改变,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要作正名的工作。譬如‘佛教’,大家一听到,便认为迷信宗教,所以现在我们用‘佛陀教育’,大家看到这个名词挺新鲜的,便觉得这个不迷信,这样很容易让大家接受。

‘当屏人独处’,‘屏’是屏绝;这个意思是修道人在初学时,环境对我们身心的影响很大,一定要找一个清净的处所,取一个清净的环境独处。‘自办道业’,这是自己用功办道的一个场所。‘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经论’就是我们最好的伴侣。采取经论一定要与自己修学的法门相应,我们的目的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一切经里面,如果对于往生没有帮助的,就不采取,这一点非常重要。善导大师所讲的叫往生经,凡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就称为往生经论。假使我们对于其他的经典还有很浓厚的兴趣,怎么办呢?那就只好等来生来世再往生了,没法子啦!如果想这一生去的话,说老实话,不管喜欢什么经论,暂时都要放下,不要耽误时间,不要去打闲岔,这一点很重要。如果那些东西喜欢得很,都舍不得放下!还是要告诉你,暂时都放下。什么时候再提起来呢?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想学什么都没问题啊!我们到西方世界再学。这个主意好,诸位可以多想想,不会错,不会耽误你。

延伸阅读: 五、忍辱精进●一心向道

以上资料来自:
《晚晴集讲记》,弘一律师集,净空法师讲,出版者: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赠送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Malaysia),2001年版本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晚晴集讲记》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