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July 2024

一、净土宗意,首在凡夫

净空老法师讲述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恭敬整理

请看《净土大经科注》:“又《无量寿经钞》曰:憬兴明许三辈九品,凡夫往生。故彼释云”,这是憬兴大师的话,第一,“凡小往生”,第二,“大圣往生。言凡小者,指三辈”。念老集注引用了很多憬兴大师《无量寿经钞》里面的话。明许,明是明白,一点都不含糊,明明白白允许,也就是同意这个说法。三辈九品都是凡夫往生,说得非常好。

《游心安乐道》也说:“又四十八愿,初先为一切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为三乘圣人,是四十八愿最后的五愿,前面统统是为凡夫。这是净宗无比殊胜的帮助众生度脱的方法,一定要知道。“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圣人是指阿罗汉以上的,那是附带的,主要是度六道轮回里面的众生。上面二十八层天,下面无间地狱,阿弥陀佛悲悯这一类的众生。这类众生非常苦,生生世世在六道当中,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苦不堪言。所以弥陀所发的大愿心,是以度这些人为主的。

罗汉以上的这些圣人是附带的,阿罗汉没有明心见性,虽然脱离六道,没有脱离十法界,只要遇到这个法门,学习这个法门,他要想向上提升非常容易,真的是万修万人去。为什么?这些圣人有智慧、有定功、有神通,他们完全明瞭。依照通途的法门(就是普通法门),要想脱离十法界很不容易,能遇到净土法门,他这一生保证成就,而且成就比我们高,比我们快。为什么?他知道状况,他有智慧。我们虽然学这个法门,还不免有怀疑,这个怀疑障道,怕的是临命终时障碍往生。实际状况是被障碍的人数太多了,一万个念佛人当中,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二、三个人。原因何在?绝大多数都是被烦恼习气障碍了,临终最後一口气还念着这些事情,他就去不了。

所以最关键的就是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往生的条件就是信愿,真正相信,真正愿生极乐世界,愿意亲近阿弥陀佛,条件就具足了,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只要十念或者是一念都能往生,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行不行?行。莲池大师、蕅益大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在世的时候,有人向他请教,你念佛往生,什么样的地位就满意了?大师说,我只要下下品往生就很满意了。大师是表法给我们看的,下下品就真满意了,为什么?做阿弥陀佛的好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从头学起,扎下深根,将来结大果。这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福报。人只要有这种心,他心多清净,不跟人争品位,连极乐世界品位都不争,都放下了,一切随顺自然,好!

所以只要掌握着四个字,「信、愿、持名」,持名就是念佛。这句佛号常常放在心上,常常放在嘴上,口不念的时候,心里面佛号没断。心里面只存阿弥陀佛名号,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就是真正念佛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想品位,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品位很高,想品位的人,品位仍没有他高。为什么?品位是个杂念,他念佛还有一个杂念没舍掉;不要品位的人没有这个杂念,这一念也没有了,是真心、纯心。我们搞清楚、搞明白了,在世间学莲池、蕅益大师,近代的咱们学海贤老和尚。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往生,他二十岁出家,师父教他念这一句佛号,他念了九十二年。我相信他是高品位往生,生实报庄严土。

东晋远公大师建立净土宗,所依靠的就是一部《无量寿经》,那个时候,《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还没有翻译出来。大师传记里面告诉我们,他一生见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四次。我们相信这绝不是假话。我们有理由相信,海贤老和尚见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不止四次,九十二年,如此长的时间,估计至少至少也是十次以上;换句话说,极乐世界常常去游玩,阿弥陀佛多次见面。因为他在光碟里面自己说:我很多次求阿弥陀佛带我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劝他,你修学的功夫不错,在这世界多住几年,给佛弟子做个好榜样,特别是给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人做好样子。

所以我感觉到,他的寿命没有那么长,那么长的寿命是阿弥陀佛给他的,要叫他表法,多住几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阿弥陀佛一定跟他说,什么时候我来接你往生?等到有一天你看到《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本书,阿弥陀佛就来接引。这桩事情对贤公老和尚而言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这位老人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谁会带书给他看?不可能嘛!每一个去看老和尚都是带一点吃的东西,送一点用的东西,不可能带书给他看。

没有想到二O一三年一月,真的有一位居士带了这本书去看望老和尚。老和尚看到有人带书来了,他就特别警觉地问他,你这是什么书?他说,这本书叫做《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老和尚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赶快到房间里面去穿袍搭衣,穿得整整齐齐出来,拿着这本书,要人给他照相。他的弟子告诉我们,老和尚一生没有主动要求人给他照相的,这是第一次,他如此高兴!照了这张像,三天之后他就走了。在我想这是阿弥陀佛告诉他的,这本书出现,你的表法任务就圆满了,佛带他到极乐世界去。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往生没有叫人助念,他没有告诉人家。白天在田里干了一天工作,很辛苦,夜晚就走了。第二天老和尚没起来,到房间一看,他走了。这是做榜样给我们看。我们也要发愿,在世间还有一天,这一天还没走,那我要做个好榜样给其他同学们看。自行化他,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是一不是二。

所以,第二十四品是「三辈往生」,下面一品是「往生正因」,这两品非常重要,告诉我们,如何修才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首先要明瞭,这种方法主要是对我们凡夫说的,不是对圣人。大乘、小乘其他这些法门的修行人,小乘有罗汉,从初果到四果,大乘有菩萨,从初信位到十住位,那些是附带的。在这上面能够认清楚就对了。我们要感恩念老的开示,说得如此详细,无非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

下面引用《游心安乐道》曰:「又四十八愿,初先为一切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这和《无量寿经钞》所说的完全相同。「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他度众生,主要是度六道众生,有小乘、圣人遇到此法门,他也不拒绝,统统得度。但是要记住这两句话,「本为凡夫,兼为圣人」,阿弥陀佛开净土法门,建极乐世界,是为六道众生而做的。「更据本品」,《无量寿经》会集本这一品,「本品开口便道曰:十方世界诸天人民」,不只娑婆世界,十方所有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诸天人民就是六道众生,「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那三辈统统都是为诸天人民而建的,不是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建的,这里头我们有分。

「经中三辈,只是十方之诸天人民,未言菩萨声闻」,菩萨是大乘,声闻是小乘,不是为他们。「故知三辈所指」,三辈是指哪些人?「首在凡夫。但经中亦兼为圣人,如《菩萨往生品》中,十方世界诸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菩萨往生的比凡夫多,为什么?菩萨没有怀疑,阿罗汉也没怀疑,他们真的是一心称念,就像海贤老和尚一样,这一句佛号,一切时一切处未曾丢失,没有中断过。所以这一段是明白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为我们凡夫建立的,我们要感恩。

底下一句经文『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舍家」是出家,「弃欲」是离欲,欲就是七情五欲,这是世间人最难放下的,最难放下的都能放下,其他就不必说了。所以,一切欲(欲望)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欲望能不能得到?给诸位说,得不到。第一,身是假的,身刹那生灭,不是真的。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一弹指,时间很短,多少次的生灭,讲我们身体跟整个宇宙。就是惠能大师开悟末后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全宇宙,整个宇宙。

整个宇宙是从哪里来?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是什么?真心,佛称自性,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前,中国古圣先贤叫它做本性,本性本善,《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能生万法,这个性人人都有,虽有,不起作用;不是不起作用,它真起作用,起作用咱不知道。它要是不起作用哪来的万法?当然起作用。就是我们迷了,用的是妄心,不知道自己有个真心,佛陀教育的目的,宗旨就是教我们明心见性,这是佛教教学的宗旨,把我们的真心找回来。真心是光明的,明代表智慧,无量智慧,明心。真心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一切都无量,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所以佛教我们要明心,恢复明心,见到自性,就是真心。

我们今天被妄心障碍住了,妄心在前面,真心在背後,妄心做主,真心不起作用,妄心是什么?妄心是念头,念头是生灭法,前念灭了后念就生了。世尊在《华严经》中告诉我们,整个宇宙,包括十法界,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没有例外的,佛说,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是妄心,这个心是真心。真心能现,真心不生不灭,它不是生灭法,妄心是生灭法,妄心是识,八识五十一心所,佛经里面讲得很详细,妄心,妄心能把真心所现的境界转变为十法界,转变为六道轮回。所以,用妄心就有六道,就有十法界;用真心,十法界跟六道都没有了,知道它是假的。真心没有生灭,遇到缘就现法界虚空界,没有缘不现。不现,不能说它没有;现,不能说它有。迷了真心,妄心就现前,妄心就做主,妄心把本性所现的一真法界,转变成十法界,转变成六道轮回,这是事实真相。真相明瞭之後,佛教我们,假的全舍掉,真就现前。统统放下,假的全放下了,恭喜你,你就明心见性了。

所以为什么佛劝我们放下?我们就是被这个东西障碍了,自己不晓得。现在佛告诉我们了,我们真听话,真把它放下,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放一尊阿弥陀佛。为什么?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其他地方都不要了。世法、佛法统统放下,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佛法学习最重要的理念。方法呢?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们不用读书,我们用念佛,佛号不间断,佛号不曾丢失,佛号没有夹杂,就能够明心见性。这真正难为了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榜样,他九十二年念佛,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证明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真的,证明一句佛号,修念佛三昧。三昧修成功了,明心见性,往生到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功德圆满。

记住,不认识字,不认识字有好处,心清净。认识字的人看的东西多,头脑都乱掉了,不清净,妄念太多,看到、听到了都受干扰。咱们向老和尚学习,看得很清楚,不受干扰,听得很清楚,也不受干扰,就是一句佛号,除佛号之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这叫功夫,这个功夫要是到家,就见性了。老和尚用多长的时间达到这个境界?我的估计是二十年,明心见性。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在菩提树下打坐,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是平等的境界;跟六祖惠能是平等的境界。

他不说,这是师父教给他的,师父跟他说,「明白了」,其实明白就是大彻大悟,「不能乱说,不能说」,所以他一生不说。偶尔也露一句半句,「我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讲」。什么都知道就是大彻大悟,这就偶尔透了一点信息。所以,一句佛号能达到究竟圆满,一部经亦如是。如果佛号能够摄心,就不必念经了,学海贤老和尚这个门道。如果还有疑惑就读经。祖师大德教导我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你每天把《无量寿经》念十遍,一天十遍,十天一百遍,一百天一千遍,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大概三、四千遍。一年读下去,你的怀疑就断了。非常有可能,如果念到功夫成片,你会见到阿弥陀佛,或在定中,或在梦中。佛会告诉你,你的寿命还有多长,等到你寿命到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往生。你心定了,极乐世界已经挂号,已经注册了,有你的名字,不会错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就有不少人抓住阿弥陀佛不放了,要求阿弥陀佛,「我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去」。佛很慈悲,会告诉你,「好吧,一个星期之后我来接你」,「三天之后我来接你」,跟你约时间,到时候佛一定来接你。为什么不马上就带你走?叫你做榜样给人看,你可以向人宣布,阿弥陀佛告诉我,三天之后来接我往生。大家一定会惊讶,三天时间不长,等着看,三天真往生了,他相信了。这就是度化众生,他会度很多人,很多人看这个样子,极乐世界真有,不是假的,阿弥陀佛真有,四十八愿接引众生是真话不是假话。

海贤老和尚都给我们表这个法。他寿命是佛帮他延长的。他的寿命,在我们正常看起来,看他师父,看他师弟,看他的母亲,周边这些人,应该也就是七、八十岁。到一百一十二岁,这是阿弥陀佛帮他延长的。告诉他,看到这本书,佛就接引他往生。这个细节他没有告诉人,他只告诉人说,「佛来通知我,要接引我了」,什么时候他自己知道,不说,不愿意别人干扰,安安静静自己走了。到第二天早晨,别人发现,已经走了,发现老人走了之后全身柔软,不可思议。

所以这部经上所说的,首在凡夫,兼为圣人,「如《菩萨往生品》中,十方世界诸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一个一个名字说给你听,多少人,说一劫也说不完;换句话说,十方世界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太多了!六道众生也不亚於菩萨,比菩萨更多。拿我们世界做比喻就知道了,这个世界修念佛法门的人有多少。就算像李炳老所说的话,一万个念佛人大概有三到五个往生,那十万个念佛人就有三十、五十个往生。根据全球宗教调查,全世界佛教徒大概有五亿,五亿里面,修净土的人最多,就算一半吧,二亿五千万人。一万人五个往生,其实不少,这数字很可观,对我们来说这是喜事。

后面说,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要不要出家?出家是为了弃欲,离欲,沙门就是出家人。《毘婆沙论》曰,「家是烦恼因缘」,出家是「灭垢累,故宜远离也」。玄恽法师告诉我们,「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即易」,犯过失很容易,「如海中汎舟」。六十五年前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後一个单元佛经哲学。当时我非常讶异,我说佛教是宗教,宗教是迷信,又何况佛教是多神教,这意味着是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真神,低级宗教什么都拜,到寺庙里大大小小的不知道有多少,属於低级宗教,它怎么会有哲学?

老师告诉我,你还年轻,你不知道。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学佛没有老师,他在家里学,没有一天不读经,最喜欢《大方广佛华严经》,特别把这部经介绍给我,我也很喜欢它。老师告诉我,二百年前,中国城市、农村大大小小的这些佛教寺庙,里面一些出家人,都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你跟他们学佛都有成就。可是现在他们不学了,你学佛到哪里学?这指示我门路,要从经典当中下手。

在那个时代,佛经没有人印,书店里买不到。台湾只有两间书店印一点佛书,台中的瑞成书局,台南的庆芳书局。所印的都是经忏佛事所需要的,种类少,数量也少。那些仪规我们都用不上,所以我们要到寺院去借藏经,藏经有时候不能离开门的,在里面抄,利用星期假日去抄经。这是那个时候的情况。现在更难了,想学佛不容易,我们那个时候学佛,还有一些好老师,在家,像方东美先生、李炳南老居士,通家。他们真干,经论里面所说的,他们能够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他用上了,真的是法喜充满,像孔子《论语》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可是,有不少出家人就不是真正学道,他们不读经,以经忏佛事法会为主,把出家当作一种行业。玄恽法师是古人,不是现代人,现代人出家造恶也很容易,在家、出家造业的多,有深入研究经教的不多。能够依教奉行,真正修行的人,修行,行是行为,修是修正,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修行的标准就是经论,与经论相应的,这是正确的,好的行为,佛菩萨的行为;与它相违背的,是凡夫的行为,是在六道轮回中造业。业有善有恶,善业,来生生三善道,恶业,来生生三恶道。修正行为,行为有三大类,起心动念是意业,念头在造业;言语,口业;身体动作是身业。行为再多总不出这三个范围,身、口、意。经典里面所学的,就是帮助我们修正错误的行为。最明显的,一入佛门你就接触到的,三皈依、五戒、十善,这是必须要受的;出家的时候,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这跟中国传统所说的五常完全相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伦理、是道德,伦理是道,五常是德。道是自然,大自然的规律,不是人为的,不是哪个人创造,发明的。「父子有亲」,父子的亲爱是天性,这不是人发明,不是人规定的,是自然的。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这是属於道,所谓伦常大道。「君臣有义」,君就是现在所谓的领导,臣是被领导,领导跟被领导要有义。义是什么?义是理智,义是礼貌。「夫妇有别」,男女结成夫妇,这是大自然的,不是哪个人规定发明的。「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所以,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是德,随顺大自然,不能违背大自然,否则灾难就来了;随顺大自然,那就风调雨顺。所以德是随顺自然之道,五常是德,仁义礼智信。仁,不杀生,跟佛家合起来,仁是仁爱、仁慈,仁者不杀生;义者不偷盗;礼者不邪淫;智者不饮酒;不妄语是信,跟人往来说实话,不欺骗人。所以五常跟佛家所说的五戒完全相同。再扩张一点就是十善,十善是五戒再扩大,讲圆满了。为什么?最容易造业的是口,所以口就加了一条。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骗人)、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让人家听了不舒服),口说四条;意是不贪、不嗔、不痴。这叫十善业。学佛,这是必须要修的根本法。人人都能够守住三皈、五戒、十善,人人都是好人。

三皈是三条最高指导原则。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觉而不迷。如何皈依?我从迷回过头来依觉悟,这叫皈依佛。什么叫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我们从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思想回过头来,依正确的见解、思想。这到哪里去找?经典就是的,圣贤的经典都是正知正见,多读圣贤书你就明白了。皈依僧,僧是出家人,出家人真正有修行、有道德、有学问,我们经教上不懂向他请教,他是我们指导教授。现在乱了,乱成一团。所以我们在《坛经》中看到,六祖惠能大师讲三皈依,就不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底下再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佛是觉悟的人,我们要跟他学;法是正知正见,就是经典,经典所讲的都是正法,没有偏,没有邪;出家人都是心地清净,戒律都守得很好,经教也学得不错,我们学经教有困难,去向他请教。这是三皈依。现在三皈依只是念念,没落实;讲传统文化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也是说说而已,没做到。不亦悦乎你得不到。所以,学了之后最重要的是习,学而时习之,时是时常,不要间断。一切时一切处,你要能做到,要能落实,才能得到法喜,身心清净,真快乐、真自在。

此地,我们看到「出家造恶极难」,这是两百年前,不是现在。「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汎舟。在家修福甚难,如陆地行船」。这些都是古大德所说的话。为什么要出家?出家的道场都建在深山里面,很不方便,登山走路非常辛苦。为什么建立在那?与世间隔离,修行人居住在那里心地清净,他们很少下山。有许多好的出家祖师大德,在山上一住就是十几年,二、三十年不下山,他心是定的。中国四大名山,我只去过家乡的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再就是四川峨嵋山,我陪同南洋的宗教团体去访问过两次。其他,东天目山,西天目山我去过,山路都很难走,现在修了马路,车可以开上去,变成观光旅游地区,那就不能修行。真正修行人要与这些断绝,居住在山上,走路很辛苦,一般人他不愿意上山来,所以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现在由於交通便捷,资讯发达,山上也有电视,全世界发生的事情,在电视上都可以看到。所以,住山跟住在都会已经没有两样了。从古至今所发生的变化太大了,我们经历了这个过程,从我学佛到现在六十五年,一年比一年严重。也就是外在的染污、内心的浮躁,内外都障碍你清净,都障碍你平等,都障碍你觉悟。所以《无量寿经》经题上学习的目标,清净、平等、觉很难得到,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下面说,「然有心出家而身不出家」,在家学佛的居士,这一类人。还有「身出家而心不出家」,这是指出家人,表面上现出家相,但是他的心还留恋红尘,甚至於名闻利养(财色名利),他没有放下。这属於身出心不出这一类的。「今身心俱出家」,此经所说的是身心俱出,所以「舍家弃欲」。「又《无量寿经起信论》」,这部《起信论》是彭际清居士所造的,也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他说,「一切众生由爱渴故」,爱渴是有妄念、有杂念,「因有幻身」。这要往深处讲,简单的说,先有念头,因为有念头,才有物质身相。现在量子力学家证明了,物质是从哪来的?从念头生的,跟佛经所说的相同。佛在经上常说,「相由心生」,相就是物质现象,心就是念头,「一切法从心想生」,又说「境随心转」,境是物质环境,是跟着念头转,念头善它就善,念头不善它就不善。善的念头他就生天,色界天、欲界天,欲断了之後,生色界天,色界天高。如果欲重,情欲不能断,那就三恶道,愈往下面去愈重。所以於一切法一定要知道,幻,假的,不是真的。知道是幻,就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被环境转了;不放在心上,环境跟着你的心转,那就对了。

所以修行,多年来常有人问我,如何修法能得到真正的利益?我只简单告诉他,用真诚心,我们日常生活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真心如何做?从持戒开始,养成习惯,就是五戒。不杀生,最好不吃众生肉,素食好。我学佛六个月明白了,就开始吃素,我吃素六十五年了,身心健康,没生过病,没有住过医院,清心寡欲。所以大乘、圣教,圣教是中国传统文化,都能够帮助我们身心健康,自在快乐。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乘所说的,菩萨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是真的不是假的。永远欢喜,他没有忧虑,他没有犯愁的事情,因为他全放下了,这个世界与自己无关,住在这个世界还不离开,那是大慈大悲,帮助苦难众生,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离苦得乐。能帮上忙,众生有福;帮不上忙,我已经尽力了,障碍重重,众生没福。所以我们统统尽心尽力,在佛法讲无量功德,无论做成功、做不成功都是无量功德。为什么?做不成功原因不在自己,是在外头缘不具足,有人障碍,有人破坏。佛法说论存心,你的心尽到了,力不从心是外缘不足,功德是圆满的。不一定要完全兑现,功德圆满,兑不了现,功德也圆满,尽心尽力。有这个缘分,你不能尽心尽力,虽有功德也不圆满。

「由幻身故,因有国土」,这就是世界众生界的成就。「舍家弃欲,爱渴净故,幻身亦净;幻身净故,国土亦净」。就这几句话,二十个字,说得多好!舍家弃欲,心清净了;心清净,身就清净;身清净,居住的环境就清净了,国土就是我们居住的环境。有真正修行人住在我们这个地方,此地就不遭灾难,纵然有灾难,这个地方最轻。所以,对於真正修行人要恭敬。

哪些是真正修行人?前几天有几位出家人到这来看我,我们也很熟。我就问他,你们寺庙周边有没有一些念阿弥陀佛的阿公阿婆?他一天到晚真念阿弥陀佛,你问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告诉我有,你问他什么,他回答都是阿弥陀佛,好像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他不会说第二句话。一般人都瞧不起这些乡下不认识字的老太太、老阿公,年岁老了,只会念阿弥陀佛。我告诉他,那些是宝,要尊重他,为什么?他们真念佛,将来真往生,他真的是一生成佛,我们不如他,他心清净,他没有烦恼,他就一句佛号。这些人要恭敬他,保护他,他缺少什么东西,要帮助他一点,吃的穿的供养一点,有他们你这个寺庙灾难少。这是真修行人,我们出家人比不上他。他们往生真有把握,我们差远了,还搞六道轮回,不能往生。所以不能小看这些阿公阿婆,往前面再一看就晓得了,那是极乐世界的菩萨,回头看看自己,没有办法脱离六道。

所以这几句话要注意。由爱渴故,因有幻身,由幻身故,因有国土。舍家弃欲,爱渴就清净了,幻身亦净。心清净了,身就清净;身清净,我居住的环境就清净,国土就清净了。现在地球上灾难太多,不晓得什么时候发生,不知道在哪里发生,所以没有安全感,这个生活多痛苦!怎么办?你要真正觉悟了,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二六时中佛号不断。我们能够这样做,所居住的地方都沾光,此地灾难少,这也是我们积一点小功德,报答这个地方众生恩,报答土地恩。

下面引《大般若经》,「菩萨摩诃萨,志性好游诸佛国土,应远离居家。故知出家为净土正因,以远离不净故」。《大般若经》中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事实真相。菩萨指三贤菩萨,摩诃萨指十圣菩萨,就是大菩萨与小菩萨。他们的志趣,他们的志性,喜欢游览诸佛国土。到极乐世界你就看到了,极乐世界每个人确实是志性好游诸佛国土。他如何游?分身、化身,像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时时刻刻化无量无边身,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念佛众生往生净土。他要不去接,那些人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一定要等到阿弥陀佛接他,他才能往生。我们将来往生亦复如是,一定要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

可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智慧、神通、道力几乎跟阿弥陀佛平等。这不是自己修的,是自性露出来的。自性如何会露出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无量劫修行功德加持、帮助你,你自己没有修行功夫,自性智慧德能也能出来。所以,不能不感谢阿弥陀佛!有此能力,和阿弥陀佛相同,也能现无量无边身,游览诸佛国土。诸佛无量无边,你要化无量无边身,每一个国土都去,每一尊佛都拜。拜佛是修福,听佛讲经说法是开智慧,所以极乐世界人福慧双修。诸佛如来指导你,不是菩萨,菩萨是同学,老师是佛。因此,到达极乐世界,就到达一切诸佛刹土了。这个事实真相决定不能不知道,为什么?你不知道,今天想念这尊菩萨,明天想那句佛号,结果到最后还是搞六道轮回,一处都去不了,那就可惜了!真正明白之后,我什么都不要求了,我只求阿弥陀佛,只要到达阿弥陀佛,就到达一切诸佛刹土,我全得到了。多少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把这一生耽误了。

古大德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恩德多大!你用心专一,就决定往生;你还要学这个法门那个法门,多学一点,结果到最后乱了,一处都去不了。所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东方大乘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学习的理念,决定要遵守。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无论世法佛法都相同,亦即今日所谓的希望你做专家,不希望做通家,通是样样都通,样样都不通,都知道一点皮毛,不精,没有深入。一门通是对的,我只专攻一门,一生就搞一样,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成为世界顶尖专家学者。走一条路才正确,会走到目的地,同时走好多条路,原地踏步,走不通。你别说精通了,入门都不行,顶多学一点皮毛常识,这个道理要懂。

同参道友结伴去旅游,你说多快乐!这个旅游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不是普通地方,最高的阶层,到佛国土,佛来欢迎你,修福修慧,福慧双修。一天、二天、三天统统游尽了,换句话说,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经,你全都学会了!不是三藏十二部,不是八万四千法门,那太小了。所以我们才晓得,生到极乐世界真的得大圆满,什么都得到了,真的没有一样欠缺。此地焉能不去?故知出家为净土正因,要心出,不在乎身,心出身不出,要注意这个。远离不净,心清净则外面环境清净,为什么?境随心转,这很重要。我们身心清净,环境哪有不净的道理?

底下这一段,唐朝海东元晓法师,海东就是现在的韩国,韩国的净宗大德,「於《游心安乐道》」,《游心安乐道》这本书是元晓法师著作的,「无量寿经,说三辈因」。这三辈因,「上辈之中说有五句」,这五句是上辈的。「一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此显发起正因方便」。这是很明显的发起正因方便,真正想离开六道轮回,往生到极乐世界,现在去出家作沙门。这也是做榜样给别人看,因为最难舍的是家,家里面的亲情比什么都难舍。欲是欲望,名闻利养,七情五欲,统统放下。作沙门就是出家。两百年前确实是如此,最近一百年不同,变质了,什么都变了,连佛法也变了,不像从前那么纯,那么乾净。

「二者发菩提心,是明正因」。菩提心是什么?《观经》中说三个:第一、至诚心,真诚到极处,就是菩提心;第二、深心,祖师大德注解好善好德,这是真心,真心好善好德;第三、是回向发愿心,那是利他,度众生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起信论》中也说了三心,跟这里说的不同,《起信论》第一、直心,直心是道场;第二、也是深心;第三、是大悲心。把两者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明白。直心就是真诚心,真诚心就是直心,和《大学》所说的诚意、正心很相同。直心,《大学》里面所说的正心,如何正心?要想正心,先求诚意。所以,真诚是连在一起。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深心自受用,深心是什么心?深心是清净心,《无量寿经》经题上的平等心、觉心,这完全是自利。有清净平等觉才能帮助苦难众生,自己没有清净平等觉,如何帮助别人?所以,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慈悲,是他受用。

我早年在美国,到处讲经教学,在美国遇到黄念祖老居士之后,念老劝我建立净宗学会。净宗学会的名称是夏莲居老居士提出来的,在大陆没有建立,念老劝我说,你在国外有如此好的法缘,要到处建立。所以那时我们在美国、加拿大一共有三十多所净宗学会。现在估计还有十几所。净宗学会建立之后,我就提出修行基本的要求,定了五个科目:第一个科目,净业三福;第二,六和敬;第三,戒定慧三学;第四,六波罗蜜;第五,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我们学佛弟子必须把这个落实,这就是戒律。又简单,又容易,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对照对照,是否相应?相应真学佛,不相应把佛丢掉了、忘记了。所以要真干,一定要真落实,之后菩提心才发得起来,菩提心是觉而不迷,这是正因。

「三者专念彼佛,是明修观」。修观是《十六观经》中所说的,《十六观经》最后的一观,第十六观就是持名念佛,我们就专取最后这个修学方法,老实念佛。老实念佛是第十六观,这是十六观里面最重要的一观。古印度跟中国人有些地方相同,把最好、最精彩的摆在最后,印度佛法亦如是,最重要的是最后。中国人也是如此,文艺表演,压轴戏是最好的,让你不能不看,你要是离开了,最精彩的没看到。所以最精彩的摆在后面。真正会看戏的人,前面他不去,他半当中去,他看最后的,最后是最精彩的。所以第十六观持名念佛,是十六观的关键,最重要的,专念彼佛。

第四,「作诸功德,是明起行。此观及行即为助业」。「元晓师以念佛为助业,此说未稳」,就是不稳当,前已於明宗章里说过了,就不再重复。念佛不是助业,是正行。蕅益大师说得好,净宗法门的正行是四个字,真简单,海贤老和尚一生就抓住这四个字。第一、「信」,信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佛绝不骗人,对他要真诚的相信,不能有丝毫怀疑。第二、「愿」,愿是真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好处太多了,说不尽,如此好的地方为何不去?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完全搞清楚、搞明白了,下定决心非去不可。有信、有愿,阿弥陀佛接引你去往生,条件就足够了。

下面第三是「念佛」,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接着一句。这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念佛功夫深的人地位高,念佛功夫浅的人地位低,这就说到九品三辈。三辈九品中没有功夫,只有信愿,临终一念十念往生,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等於说到极乐世界,像读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读起。如果在这个地方修行,念佛的功夫深,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么?心里只有阿弥陀佛,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他往生极乐世界是生方便有馀土,下三品往生。凡圣同居土好比小学,方便土是中学,他到极乐世界插班到中学去了。念到事一心不乱是方便土的上品上生。念到理一心不乱,那就升级,实报庄严土去了,最高的一层,它不是中学,它是大学。念佛功夫浅深是主品位高下。由此可知,念佛多少没关系,深信切愿有关系。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念头坚定,绝不拐弯,绝无改变,非去不可。人人都能往生,五逆十恶,真正发愿求生,业障都能消除。那业障本来是堕地狱、变饿鬼的,因为强烈的往生愿望,把恶业止住了,有恶业它不会发作。这个善愿,有阿弥陀佛接引,决定成就。所以,信、愿要恳切。

信、愿的恳切,怀疑的人很多,很难很难。用什么方法?读经,把经读上几千遍、几万遍,你的信心完全坚定了,保证往生。机会难得!佛说的都是真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佛法里面无量无边,又闻到净土,净土又闻到夏莲居会集本,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这是经典当中的顶尖,第一当中的第一,机会多难得!抓住决定不放!我到极乐世界去,这世界是旅馆,我住几天而已,一切於我不相干,把它当旅馆看待。什么时候走路,立刻就去了,毫无牵挂,这才行。多做好事,这就是作诸功德,这个功德也是正修,它能帮助我们建立往生的正因。断恶修善,帮助一切众生认识传统文化、认识大乘、认识净宗,帮助阿弥陀佛接引大众往生,这都是正因,是好事!像阿弥陀佛对待海贤老和尚一样,让他多住几年,做好榜样,我们亦如是,这是阿弥陀佛最欢喜的事情。我们必须要真正向往西方,永远脱离六道轮回,阿弥陀佛选什么人?就选这样的人。绝不是贪恋此地名闻利养,我们帮助阿弥陀佛接引更多的人往生,目的是在此。

第五,「愿生彼国,此一是愿」,前面四个都是行,「行愿和合」,乃得往生。这是唐朝时候的韩国元晓法师所说的,说得很好。他早年也是在中国留学,这些人多半都是善导大师的学生。

延伸阅读: 二、出家在家,皆上品生

以上资料来自: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净空老法师讲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恭敬整理,承印处:福峰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赠书处:华严净宗学会(48, Jalan BS 14/1, Taman Bukit Serdang, 43300 Seri Kembangan, Selangor, Malaysia),2016年6月版本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