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March 2024

二、显经胜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此经是大乘经。大乘经文中讲善男子善女人,标准最高。观经三福十一句统统做到,才是华严经上所称的善男子善女人。此段大意是说:前面所讲是大菩萨十种大愿,也就是菩萨行总归纳为十大类(十是代表圆满的意思);菩萨认真修学十愿,就能够成熟一切众生。成熟一切众生即是能够普度一切众生。普度,不见得是圆满的度脱;成熟,可以说相当接近圆满的度脱。结归西方极乐世界,显示出成熟二字的意思是真实圆满的。假如不用这个法门,成熟很难。成熟,是你这一生当中成佛;这一生当中成不了佛,不叫成熟。凭我们这个样子,能成佛吗?念佛就能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问题是我们肯不肯念。我们求往生的心不是真诚的,若有若无,念佛久也没感应。

同时,能随顺无上菩提。这是讲一生成佛。念佛人确实是这一生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活著往生,不是死了往生。死了,要往生很难。人还没断气,看到佛来接引,告诉你:‘佛来了,我跟他走了。’就潇洒地走了。这是活著跟佛走,身体像一件破衣服一样,丢掉不要。生到极乐世界,一生成佛。所以这个法门,叫做当生成就的佛法。普贤菩萨在此地讲的没错。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普贤十愿才能真正修得圆满。因为,得到弥陀本愿功德的加持,普贤菩萨威神力的加持,你到西方修十大愿王,才修得自在。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例如有人(指一般普通人),听到法师讲经时讲十大愿王,听得很清楚、很明白,也懂得意思,印在八识田中,这个功德很大很大。这个功德是真实功德,因为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何况这是佛所说的第一法门、第一经,这个种子种在阿赖耶识里,将来遇到缘,一定成熟,一定成就,所以它的功德不可思议。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修学普贤行愿的殊胜利益:第一、消业障。我们造的恶业太多,我们身心都有病,烦恼重,苦恼多,怎么消除?‘深信心’三字是关键。我们每天受持读诵书写(流通)十大愿王,能不能消除业障?能不能将病苦复原?能。只要我们是深信心,深信不疑,就起感应。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是明心见性,是念佛人的理一心不乱;换句话说,你成了大菩萨,罪业一定消得了!深信心很重要,深信心是一点疑惑也没有。十大愿王这一部经文,字字是如来真诚教诫,一句废话、假话也没有,真正相信,依教奉行。这样坚定的信心、清净的信心,依照经典的方法去做,就能得到效果。第一个效果是消业障。第二、所有一切病苦能痊愈。第三、所有魔障妖魔鬼怪不敢接近你。由此可知,遇到魔怪的人,都是心不清净,有贪嗔痴慢。心不清净,与魔感应;心清净,魔自然就走了。这比念佛菩萨名号、念经典、拜忏有效。所有一切驱魔的经法都是帮助你恢复清净心。清净心不能恢复,魔就驱不掉。能信的人有福,不能信的人,修学普贤行愿的殊胜利益当面错过。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普贤行愿品全文有四十卷,十大愿王是最后一卷,占四十分之一。弘一大师以普贤行愿品为早晚课。如果有人能够读诵十大愿王,依照这部经典的方法修行,这个人在这个世间,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障碍,因为他的智慧福德圆满地显露在生活当中。而且,这个人是‘一切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佛菩萨称扬赞叹你。天人当中有道德学问者,必然尊敬你,对你有礼貌,因为他认得你是修学普贤行愿的佛弟子。不仅如此,你在六道中,‘常居胜族’。所居住往来的,一定都是最殊胜的种族。‘能破坏一切恶趣,远离一切恶友,制伏一切外道,解脱一切烦恼,堪受一切众生供养。’这个利益太殊胜了。你的心、你的修持,都在菩提正道,自自然然能破坏一切恶趣。远离一切恶友:跟你志趣不同者,一定不会跟他往来,不会受他障碍。你有道德、学问、辩才,一定能够降伏一切外道,能够解脱一切烦恼。所以,这样的菩萨住在世间,能够接受一切众生的供养,因为他是一切众生的福田。众生不供养,他就不住世,他就到别的地方去,他是生死自在。他的生活空间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生活空间很小,只是一个地球而已,地球之外,没法子去。这些诸佛菩萨活动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没法子想像。遇到这种人,我们若不供养他,对他恭敬,好好跟他学,他就走了,不在此地。供养是如说修行供养,一定要接受他的教诲指导,这是最重要的。若没有如说修行,纵然物质供养丰厚,他也不会住在此地,因为他不贪图享受。住在此地只有一个理由:这个地方有很多人真正跟他学,他就一定住在此地。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普贤菩萨又告诉我们一桩很重要的事情。古德注解经文,常引用这段经文。由此可知,这一段经文很重要。对念佛求往生者,尤其重要。临终最后刹那(最后一口气)是死生存亡关键的时候。神识离开身体(灵魂离开肉体),肉体就坏,腐化了。这是告诉我们,身体非常脆弱。你的家亲眷属,恩爱再重,这时候也不能不分离。一离永离,来世见不到。纵然来世见到,自己与别人都已改头换面,见面也不认识。所以,世缘要淡,不要太执著;但是,对于一切众生的照顾,要很周到,这是菩萨行,心地清净不能有染。在世时英雄好汉,威风有势力,死后什么也没有了,只是黄土一抔,一切威势都会失掉。在世间做帝王者,死后,大臣也不会跟著他走。住的宫殿,交通工具象马车乘,一样也带不走。在世时收藏的许多珍宝,也一样带不走。身体都要腐烂,何况身外之物!这一桩事情看透,则对世间一切法不会留恋,不会再有贪爱,你的心就清净很多。心清净就生智慧,就晓得在世间应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事。自自然然会跟佛菩萨一样,在这世间,不为自己,为众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己一场空,所以不为自己。真实的功德,唯有利益众生。

‘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你所修行的功德可以带走,不会舍离。因为功德是真心修的,不是虚情假意修的。世间人情为什么带不走?是虚情假意,不是真心。权教菩萨以下,统统用的是虚情假意,从没有用真心的。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用的是真心。真心永远不会变,妄心刹那在变。世间东西一样也带不走,因为是虚情假意在造的。你帮助一切众生,诚心诚意做的,功德福德统统都带去。俗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带善业,到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受果报;带恶业,到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受果报。菩萨善恶业都没有。虽然断一切恶,不著断恶之相;虽然修一切善,不著修善之相;三轮体空。天天作善,天天为大家,绝对不著相。因此,他所修行的十大愿王带得走。不但带走,而且在‘一切时’,愿王永远跟他,不会离开;‘引导’他,‘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到了极乐世界,立刻见到阿弥陀佛。所以,十大愿王是菩萨修行的最上乘法;换句话说,是一般菩萨六度的圆满行。十愿里,愿愿都圆满含摄六度,是菩萨的圆满行。到极乐,同时也见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这些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

修十大愿王者,生到极乐世界,花立刻开,且是上辈往生。因为修普贤行愿者,心量像虚空法界一样,每一愿皆说:‘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修行,无有穷尽。’我们的心量太小;要学普贤行,那是大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一法不包容,这样大的心量,念佛求生净土,当然上上品往生。因此到那里,莲花化生,花开见佛,得佛授记。

得佛授记后,在西方极乐世界努力精进求学,导师是阿弥陀佛,教授是十方诸佛如来、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同学是诸上善人;所以到那儿求学,成就非常快速,不退转,一生圆满成就。即使还没有毕业前,想倒驾慈航,阿弥陀佛以本愿功德威神加持,你就可以乘愿回去度众生,而且不退转、不堕恶道。到十方世界度众生,能力就跟观音菩萨一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应以什么身得度,自己就能现什么身。应以佛身而得度者,自己也能示现八相成道,就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世间示现成佛一样。只要踏进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打个照面,就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是佛加持的,因为你是阿弥陀佛真正的学生,一切诸佛菩萨都帮助你,龙天护法神都护持你。若不认真努力修学,不能放下万缘,是对这法门仍半信半疑,没有完全相信;事实真相若搞清楚,则疑情断,信心建立。这个法门不难修。此时才能真正报佛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因为你有能力利益一切众生。

延伸阅读: 三、劝嘱受持

以上资料来自:
《普贤大士行愿的启示》,净空法师讲述,丘淑真居士记,2004年7月出版,出版者: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者:佛陀教育基金会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普贤大士行愿的启示》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