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卷●2001年三月三十一日
诸位同学,大家好!十八不共法第七条以下六个科目:「欲无减」、「念无减」、「精进无减」、「智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如来果地上这六种都圆满具足,没有一丝毫的欠缺,这是自性的果德。但是第七条前面那一个字「欲」,如来果地上还有欲吗?这个字与一般凡夫里面的爱欲,名词虽然相同,意义完全不一样。前面说过,如来果地上离念,他心里头没有念。由此可知,这里面所说的,都是果德的究竟圆满。这个「欲」是什么?实在讲,是愿一切众生圆成佛道。如果要问如来有什么愿望,如来只有这一个愿望:愿一切众生速成正觉。他应化在十法界,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就是这么一个单纯的目标,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所以从这个地方来看,这是凡夫、二乘、菩萨统统都没有的。所谓没有,就是都不圆满,没有达到究竟圆满。只有如来果地上才是究竟圆满。
接着后面的三条,就是身口意三业:「身业随智慧行」、「口业随智慧行」、「意业随智慧行」。业是造作。前面讲的「身无失」、「口无失」、「意无失」,是指身口意三业决定没有过失,而此地讲的身口意三业,是讲「佛的应化」。他应化在十法界,他也现身,他也说法,他也有种种造作,可是应化身是「随智慧行」,跟我们凡夫不一样。我们凡夫的身语意,是随烦恼习气,随妄想分别执着而造种种业,而佛不是。《华严经》上的五十三参就是一个例子。《华严经》上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究竟圆满佛果示现的,他们示现的身分包括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而他们的身语意都没有过失,「随智慧行」,不但四相空了,四见也空了。由此可知,种种示现,无非是利益一切众生。
可是有些同学听了这个说法有疑惑,为什么?如来的种种示现,有的时候也会误导众生。确实有利益众生的,也有误导众生的。但是佛有没有这个意思?佛没有这个意思。哪些众生得利益?善根福德因缘具足的众生得利益。哪些众生会被误导?烦恼习气深厚的众生,看到佛的示现,他总是往恶的那一边去想,就变成误导了。如果种种示现,他都能向善的这边想,他就得利益了。佛无心而示现,众生各个感受不相同,道理在此地,我们一定要懂得、要通达。佛为什么在这部经上教导我们一个总纲领总原则: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善的行为,只要我们用这样的心去观察,都变成善的。所以大乘经上才说,世出世间法有没有善恶?没有。有没有邪正?没有。有没有真妄?没有。所有一切相对的都没有,这些相对的都是从心想生。你心想善,世出世间没有一法不善。你心地不善,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是善的。一切都是从心想生,因此祖师大德才教导我们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心想是根本,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我们应当学佛菩萨。看地狱、饿鬼、畜生造作种种不善,在你心目当中看来都是清净业,你就成佛了。他没有成就,反而是你成就了。你为什么会看到这些都是清净业?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真的清净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怎么会不清净?确实是清净的。可惜我们没看出来,我们以为它是染污的,其实它是清净的。然后你才晓得,什么叫「性本善」,这三个字的意思你才能稍稍有一点体会,确实本善,纯善无恶。如来果地上纯善无恶,一切众生也是纯善无恶,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一句话是绝对正确,一点都不错。过错在哪里?过错不在外境,过错不在别人。我们修行人一定要记住佛的真诚教诲,外境没有过错,别人没有过错,诸佛菩萨、饿鬼畜生、罗刹修罗都没有过错,都是清净无为的。过在哪里?过在我们的念头错了,我们的看法错了,我们的想法错了。
这个道理之深,我们初学佛的人很不容易体会。也就是因为你体会不到,所以你不肯做(做,在佛法讲「修」)。你能体会得几分,你就学着去做,受用无穷!真的是一般所说的心清净、身清净。身心清净,外面境界就清净,我们才晓得,原来佛住极乐世界,菩萨住华藏世界。华藏世界在哪里?就在这里,跟我们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办法分开的,但是各人住各人的境界,你才稍稍能体会得到。你没有这个思想,没有这个理念,不肯契入,这个境界你永远得不到,你永远在怀疑,永远不能现前,这一桩事情就难了。这一桩事情,佛菩萨再有能力,别说十八不共法,百八不共法也帮不上你的忙,对你也无可奈何。为什么?佛帮一切众生,只能做到「开、示」两个字。「开」是跟你说明,「示」是做出样子给你看。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前面三分是「开」,佛跟我们讲经说法;末后一分「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是「示」,做示范给我们看。我们这些学的人要会悟,要会入。「悟、入」,佛帮不上忙,这得靠自己。根性利的很快就悟入,根性钝的要悟入就非常非常困难。
利钝从哪里分?老老实实讲,利根人听话,百分之百的顺从。善导大师在《观经●上品上生章》里面所讲的,随顺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教我不可以做的,我就决定不做,这是上上根人,这一种人决定能够悟入。如果不能随顺佛菩萨的教诲,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你永远不能悟入,别说大悟,小悟都不可能。有些人读了佛经之后怀疑,满腹狐疑,这哪能成就?这样学佛,不但不能得利益,反受其害。佛不害人,是我们自己害了自己,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
最后这三条:「知过去世无碍」、「知未来世无碍」、「知现在世无碍」,这是自性本具般若的德用,十方三世无所不知,没有障碍。这一种智慧的能力与阿罗汉、菩萨不一样。阿罗汉也能够知三世:知过去、知现在、知未来,但是他知的时间只有五百年,他能够知过去五百年、未来五百年;五百年以上他就没有能力,他就不知道。《法华经》上有个比喻,是一个公案(故事)。有一个人发心想跟佛出家,跟佛出家决定要有善根,没有善根就没有法子出家。于是佛叫大阿罗汉来看:「他有没有善根?」这些阿罗汉看了都摇头:「他没有善根,与佛无缘。」阿罗汉能看五百世,这个人过去五百世跟佛都没有结过缘,他怎么能出家?佛就说了:「他有善根,无量劫前(「无量劫」时间太长了,阿罗汉、菩萨见不到),他是一个樵夫,山上砍柴时,遇到一只老虎要吃他,他逃到树梢上时念了一声“南无佛”。」就这一点善根,这一生当中才会遇到释迦牟尼佛,可以剃度出家。这是说明无量劫前,连菩萨、阿罗汉都不知道,而佛知道,佛有这个能力。
总而言之,「十八不共法」,包括前面的「十力、无畏」,都是形容如来果地上圆满的德能,这个德能是自性本具,圆满的显露,一丝毫的欠缺都没有。后面一句做总结:【一切佛法,皆得圆满。】『一切佛』是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圆满,没有不圆满的。「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依什么?依「十善业」。所以十善业的功德不可思议!「十善业」应从哪里下手?《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就是把下手的方法教导我们,从不妄语开始。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先从这里做起,然后再学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贪、不瞋、不痴。修学十善业,它的深度、广度随着自己的修行不断的扩展,扩展到与自性完全相应,那就是「性本善」。
诸位都知道,佛经有四种:教、理、行、果。「教经」是教训、教诲,「理经」是教诲里头包括着真理,「行经」则要你依教奉行。《十善业道经》是属于行经。我们常讲修行,修行要靠这一部经。这一部经里面具足一切圆满的佛法,我们怎么能够疏忽?怎么能够轻视它?由此可知,我们自己学佛,学了这么多年,毫无成就可言,每天还生烦恼、起无明、造恶业,这是什么原因?把十善业道疏忽了,认为这是小小事,不需要学的。殊不知这个小小善是成佛的大根大本,「一切佛法」都离不开十善。
我们常常看到画的佛像,大概在佛的圆光顶上都写了三个字;这三个字有用梵文写的,也有用中文写的,也有用藏文写的,写法不一样,意思、读音都一样;这三个字是「唵、阿、吽」。我当年亲近章嘉大师的时候,我也请大师送我几个字,他老人家就亲自写「唵、阿、吽」这三个字送给我,他是用藏文写的。我向他请教这三个字的意思,他说就是十善业~「唵」是身业,「阿」是口业,「吽」是意业。十善业道,佛把它顶在头上。佛放的光是什么光?十善之光,纯善无恶。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末后两句,佛劝我们:
【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汝等」,我们今天读到这部经了,「汝等」的「等」就包括我们在里面。这是世尊亲口宣扬,『应勤修学』,我们应该勤奋的来学习,不能够疏忽。疏忽就错了。修学十善,你会得什么样的果报、会得什么样的成就,完全在你的用心。如果你用的是佛心,诸位要知道,佛心是平等心,你以平等心修十善,你就成佛了。菩萨是六度心,你以四摄、六度修十善,你是菩萨。你以慈悲喜舍修学十善,就升天道。看你用什么心学这个法门,你将来就得什么样的果报。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努力修学,否则的话,这一生就空过了。好,我们讲到这里。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第158卷
资料来自: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主讲,印赠处:(台湾)了凡弘法学会,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No. 90 & 92, Jalan Pahang, 53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2003年6月印刷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