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December 2023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第八十六卷

第86卷●二000年十月三日

问答:我们做错事情,在佛菩萨面前至心忏悔,能不能消除业障?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三面,倒数第二行: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

这是十善当中意三善(不贪、不嗔、不痴)的头一条,不贪。『离贪求心』,「贪求」是一切众生的根本烦恼,三毒里面最严重的。瞋恚,是贪不到才瞋恚,如果一切都能贪得,他怎么会瞋恚?所以归根结柢,就是这一个「贪」字。佛教菩萨第一条是布施,「布施度悭贪」。布施是能舍,能把烦恼的根断掉,贪的根断不掉,就永远不能入佛门,这个道理与事实,我们都要清楚。所以,我们想契入佛陀的境界,悭贪不能不舍。

悭贪的范围非常广,学佛了,世间法舍掉了,贪佛法,这样子贪心并没有舍,只是换个对象而已。能不能入佛门?还是不能入佛门。佛是教我们舍悭贪的心,不是教我们换对象。贪图佛法,果报还是福报,是三界有漏福报。「漏」是什么?烦恼是漏,你若烦恼不断,就是有漏的。佛法是善法,就成就你的福德,但与功德毫不相干,舍贪瞋痴才叫功德。舍贪瞋痴,你所修的一切善法叫真实功德,所以贪瞋痴不舍不行。
  
我们仔细观察别人,再回过头来想想自己。自己很难发现自己的毛病,纵然发现,也不能够微密观察,常常粗心大意。微密观照不容易做到。会修行的人没有别的,他就是能够看到别人立刻就照见自己,这种人进步就快,成就也就大。愚痴的人,只看别人的毛病,不知道自己的毛病,起心动念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别人的利益是第二、第三、第四,所以永远出不了六道轮回。觉悟的人,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决不想自己的利益,这是菩萨,这才能够入得了门。「贪求」的范围太广太广,总而言之,起心动念有为自己的念头,这里头就有贪求。所以,「贪求」涵盖了一切的恶业,它是一切恶业的根本,根源在此地。
  
佛在此地头一个教我们「离」,离开。没有「贪求心」而行布施,这是诸佛菩萨做的,一丝毫贪求心都没有,念念为众生,决定不是为自己。有一丝毫贪求的心,跟诸位说,决定不生智慧,烦恼断掉才生智慧。有贪求心,学得再多,佛家讲是「世智辩聪」,不能生智慧。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清净心里面决定没有贪瞋痴慢;我们求智慧的人要懂,我们不肯舍贪嗔痴慢,清净心决定得不到。没有清净心,你就没有平等心,也没有慈悲心,佛家讲的这些好听的名词,你可以挂在口头上,但是你的境界决定是凡夫境界,决定不能够契入佛菩萨的境界。换句话说,你帮助别人有限,为什么?帮助自己都帮不了,念佛都不能往生,怎么帮助别人。
  
为什么念佛都不能往生?《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第二十四》提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没有发菩提心,不能往生。菩提心里面没有贪瞋痴,有一丝毫贪瞋痴的念头就不是菩提心,你还是轮回心,你还是凡夫心。轮回心就造轮回业,轮回心修积一切善法,是在三界六道里面享福,是能得福报,真的是上则为天王,下则是人间豪贵,你只能得这个福报。可是我们在佛法里薰修这么久,深深的明瞭这个事实真相,三界纵然做到摩醯首罗天王,依旧不能超越轮回,换句话说,这不是究竟的办法。佛法之殊胜就是究竟圆满,但是佛陀只能够教导我们,没有办法代我们修行,佛陀是以教学加被众生、保佑众生。
  
昨天有同学问我「忏悔」:「我们做错事情,在佛菩萨面前至心忏悔,能不能消除业障?」我老实告诉他:「不能,那是形式。你做错了事情,在佛菩萨面前发露忏悔没有用。」怎么样忏悔才有用?从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后不再造」,这就管用。你知道这次错了,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过失,这叫真正忏悔。佛家讲的「忏悔」,与儒家讲的「不贰过」是一个意思,过失只能有一次,不能有重复,重复了,就是佛家讲的「不通忏悔」。在佛菩萨面前发愿忏悔,却又再造,岂不是欺骗佛菩萨?罪加一等。你说的话不算数,说完之后又犯,泥塑木雕的菩萨你都忍心去欺骗他,你就想想你存的是什么心,你怎么能得到佛菩萨保佑?不可能的事情。佛法里面丝毫迷信都没有,句句讲的是真话,我们要懂得。所以,一定要知道改过自新,永远不犯同样的过失。如果一天能够改一样过失,认真努力去改,三年就是圣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人为什么能成圣成贤、作英雄豪杰?没有别的,知道改过而已。改过要从根本上改,就是从「贪求心」上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无贪求。你要能做到这个样子,世出世间一切法就圆满得到了。为什么圆圆满满得到了?你的妄心尽了,真心圆满现前,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真心所现,没有不通达的道理。所以你想贪求,永远贪不到的,你所得到的很有限。只要你把「贪」一放下,什么都得到了。

「舍得」,这个名词是佛教的,舍就得了,你舍多少就得多少,你不肯舍就一无所得。你能把虚空法界统统舍掉,虚空法界就圆满得到了。何以能成法身大士,何以能证圆满佛果?没有别的,舍得而已。佛的话讲得很简单、很明显、很清楚,真正是简要详明,问题就是我们听了会不会?有没有懂这个意思?
  
这一段前面两句是总说,『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下面四句是别报,专讲不贪而行布施。『一切所有,悉以慧舍』,「舍」就是放下,这是真实智慧。为什么世间人不肯放下?没有智慧。依旧是自私自利,所以他不肯放下。真实智慧是从清净心得的,智慧开了,自然世出世间一切法皆圆满通达。

你们看《影尘回忆录》,倓虚法师所讲的晒蜡烛的持律法师。这位法师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在寺庙里面作香灯,人老实,常常受人愚弄。同参道友捉弄他,跟他讲:「香灯师,六月间大家都晒衣服,你那些蜡烛也该拿去晒一晒,不晒就发霉了。」他就那么愚痴,真的把蜡烛统统搬到外面去晒,一晒都融化了。做晚课点蜡烛的时候,只剩烛芯,蜡烛没有了。维那师看到就很难过:「怎么搞的?」他说:「他们叫我去晒蜡烛,我就晒,晒好就变成这个样子」。晚课下殿之后,维那师就把事情告诉老和尚,希望他不要再作香灯了。老和尚怜悯他人老实,就召见他,告诉他:「你不要作香灯了,你到阿育王寺去拜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你一天拜三千拜,老老实实去修苦行」。他听话了,每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他开悟了,能作诗、作偈、讲经说法。

他没有学过,为什么会?他智慧开了,跟惠能大师是一样的。所以,这不是记问之学,不是别人教的。智慧开的时候,学东西就快了,障碍没有了。我们现在学东西这么困难,重重障碍,原因是智慧不开,心不清净,就是这个道理。他是个老实人,心清净,他从前的困难我们现在明瞭,他没有一般人的烦恼,而是无明盖覆了自己。所以老和尚教他这个方法好,「你一心一意去拜佛,每天拜三千拜」,什么念头都没有,拜佛是修定、修清净心、修真诚心,一旦开悟,世出世间法一切通达。所以,「慧」才能舍,没有慧就不肯舍。智慧愈大,你就舍得愈多,不肯舍的,决定没有智慧。
  
底下说『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信」与「解」都是对佛法而言。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诸大菩萨所说的,他有坚固的信心,他明白理解。「大威力」就是如来果地上「十八不共法」与「四无所畏」,他虽然不是佛果地上的境界,他是菩萨,菩萨也有十八不共法与四无所畏,不过没有如来果地上那么圆满。就像月亮的光一样,如来的光是满月,菩萨的光是从初二、初三到十四,也是真实的光明,不是假的,是自性般若智慧现前,是真正的大威力,可以自度、超越六道十法界,也可以度他,有能力教化一切众生。
  
古时候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持律法师是清末民初的人,距离我们现在不到一个世纪,也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这在佛法里面叫「作证转」,他们来给我们做证明。

我们在今天最重要的是要能「舍」,舍十恶业,放下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统统要放下。这是「舍」,你舍十恶就得十善。十善用在菩萨道里面,你是真实的菩萨,你不是假的,你所修学的都是坚固圆满的德行,这是我们要认真努力修学的。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第八十七卷

资料来自: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净空法师主讲,印赠处:(台湾)了凡弘法学会,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No. 90 & 92, Jalan Pahang, 53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2003年6月印刷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