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November 2021

敬老怜贫

(发明)老者,人所不能免,而亦最可伤者也。头则鬓斑齿落,体则骨露皮连,筋如索,背如弓,种种不堪回首。视又昏,听又重,时时坐起须人。故见之者,但当生敬心,不当生厌心。若其厌而不敬,老将转盼到汝矣;若其厌而不敬,老亦不复到汝矣。
衰老是人人都不能免的,又是最使人感到悲伤的。发白齿落,皮包骨头,筋骨像绳子,背像弓,种种苦楚不能说尽。眼睛昏花,听力降低,坐着起来就要人扶。因此,看见老人,就应当生尊敬心,而不能生厌恶心。如果你厌恶不敬,老就要降临到你的头上了;如果你厌恶不敬,只怕你还活不到老的时候了。

伤哉贫也,人皆美衣丰食,而彼独饥寒;人皆适意快心,而彼独困苦。虽贫乏之由,亦所自致,然使力可济而不济,不将使后人复怜后人耶!周其乏困,怜之于目前;劝其布施,怜之于身后。
痛苦啊!贫穷的人。人家丰衣足食,而他无依无靠,饥寒交迫;人家称心愉快,而他孤独寂寞,贫苦交加。虽然贫困的根源是自己造成的,但是有能力可以救济却不去救济,这就为自己造下了贫困的前因了,后世就成了别人怜悯的对象。救济那些贫困的人,使他们解决眼前的困难;劝他们布施,使他们解决后世的贫困。

下附征事(原文译白二则)

牛杀三人
(据《法句喻经》)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商人,叫做弗迦沙,进罗阅城时,被一头母牛用角顶死,牛的主人非常恐惧,匆忙把牛卖了。买牛的人,牵着牛去喝水,被牛从后面顶死。他的家人大怒,把牛杀了,卖了它的肉。有一个农夫,把头买去了,半路上在树下休息,牛头就挂在树上,突然绳断头落,这个人被牛角刺死。当时的瓶沙王很不理解这件事,就去问佛陀,佛说:“从前有三个商人,借住在一个老婆婆的房子里,应该交房租。但三人欺负老人孤独无能,等她外出时就偷偷逃跑。老人发现后,迅速追赶,三个人骂道:‘我们已经给你了,怎么又来要?’老人无可奈何,但心中非常痛恨,诅咒在后世相遇,一定要杀死他们。当时的老人就是今天的母牛,当时的商人就是今天的弗迦沙等三人。”

(按)这是既老又贫的人。欺负她老,又欺负她贫,就是弗迦沙等三人所做的啊!因缘成熟了,哪能没有报应呢!


鬼能止焚
(他的亲人当面讲述)

杭州人袁午葵,名滋,平生喜爱布施。遭遇“三藩之乱”的时候,浙江被掳走的妇女很多,袁尽自己的全力把她们赎回。又经常刻印许多有效药方、格言警句、劝世善书,赠送别人。康熙五年,袁的一个婢女烧完茶,把热炭放在木桶里,火没有熄灭,而桶子放在楼上床边,很少有人去。袁虽然有个女儿因病躺在隔壁,但也无法知道。这时,病女忽然看见死了的那个老婆婆,在大白天露出了原形,用指甲刺她的脸。病女很恐惧,大声喊叫。于是家人匆忙赶来,才发现木桶已经烧成灰烬,床的一半也已烧焦,火势正在蔓延,即刻就会形成一场大灾难。大家奋力趁早熄灭,才免除一场即将发生的大祸。原来这个老婆婆是袁收养送终的,她刚来时,年已六十,袁看她老而无子,就安慰她,收留下来。住了几年,她的丈夫也来了,袁又留住赡养。老夫老妻非常感谢他的恩德。到死的时候,年纪已经八十了。知道这个事情底细的人,都认为是老婆婆现形报恩。

(按)这也是既老又贫的人。既怜惜他老,又怜惜他贫,使他们老夫老妻都得到归宿,真是很大的阴德啊!

以上资料来自:
《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白话解》,承印者:和裕出版社,印赠者:华藏净宗学会,2004年10月初版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白话解》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