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November 2018

请问何以“防非止恶”为戒?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此话何解?

净空法师主讲

【问】 谈到戒,除五戒、八戒等戒条外,另还有四个概念(一) 防非止恶 (二)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戒 (三) 六度中之布施、持戒、忍辱三度 (四)做人处事,修学法门的规矩。先请问何以防非止恶为戒?
【答】 这些问题在经论里,在古大德的著述里都有详细的讲解,即使在净宗印光法师文钞里,对于这桩事情也说得非常之多,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读诵作参考。
世尊一代的教学,他是以智慧为主,要求一切大众要开发自性圆满的智慧,佛在经论里将这个目标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梵语音译的,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在这一句意思当中,自自然然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正觉,第二个是正等正觉,第三个是无上正等正觉。
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学佛求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就是为这一桩事情。释迦世尊四十九年教的是些什么?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讲的是些什么?都没有离开这一句啊!这一句是佛法教学的宗旨。可是一切众生无量劫以来,就迷失了自性。现在怎样帮助众生恢复自性本具圆满的智慧德能?那就要想到我们为什么会失去了慧?是因为你没有定。你为什么把定失掉了?因为你不守规矩,你不守法,于是佛才制定戒律,教给你恢复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一定是由持戒得定,然后再开智慧,开智慧是恢复我们的本能。
换句话说,戒律在佛法的教学当中是手段,它不是目的,用这个手段达到定。定还不是目的,依旧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在慧。于是这称之为“三无漏学”。
什么叫“无漏”?“漏”是烦恼的代名词,佛在经上讲的很多。譬如一个茶杯破了,破了就漏,你盛了就漏失掉了。这是佛把“漏”比做烦恼。人有烦恼,定就没有了。定是功德,定漏掉了,慧也漏掉了,取这个意思。如果你能持戒,能得定,能开慧,这就无漏了。所以,“漏”和“无漏”的意思要清楚,这名相在佛学里用的很多,我们看了之后不至于产生误会,修学过程是一定要经过这样一个阶段。
戒律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一般人凭自己的想像及浅见就能瞭解的。甚至于我们曾经看到,不但是现在,古时候也不少,他们的戒律非常精严,丝毫不犯,这就是刚才你所问的“防非止恶”。“非”是指不如法的,戒律是防止一切不如法的事情发生,禁止一切的恶行、恶念。这是戒律的精神,防非止恶啊!
由此可知,凡是符合这种精神的做法,都是戒律。虽然戒条里没有,因为戒条是很有限的。譬如吸烟,吸烟在戒条里没有,为什么没有呢?当时印度那里大概没有烟草公司的设立,没有人吸烟,它就没有规定了。现在吸烟算不算戒呢?吸烟对人身体不好,也会影响大众的健康,那这就不是好事情。今天到处“禁止吸烟”、“请勿抽烟”,这几句话算不算戒条呢?是戒条,没错啊。一个明理的人,常常能够想到社会安全的人,不妨碍大众的人,那他就应该遵守,遵守就叫“持戒”。
由此可知,戒律的意义是广义的,不是单单指这几条条文,条文是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为当时社会大众所制订的。佛所制定的戒律,也不是有意制定的,总是看了有人犯过了,然后再召集大众说这过失对自己不好,对社会大众不好,我们应当要禁止。所以你看看戒律的缘起,你就知道,是佛的四众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犯的过失。杀盗淫妄的过失,这个问题严重,所以才制定戒条,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在家众是不邪淫)、不妄语,制定这四条叫“根本戒”。
这四条根本戒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三千年前这四条管用,到现在这四条还是管用。在古印度那时管用,到中国来也管用。现在我们将这四条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甚至于任何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他也点头,觉得对,他也尊重,他也欢迎,他也愿意遵守,这叫“根本戒”。
其它的,譬如饮酒戒,有许多国家地区的人觉得饮酒没什么,他们天天喝酒,他就不能接受。所以根本戒一定是一切众生都能接受的,其余不能接受的,那就要看社会环境,看当时的需要。
佛制定不饮酒,这条戒的目的确实在防非止过,因为酒醉之后乱性,就犯前面四种戒。我们现在在社会新闻当中,常常看到杀人、作奸犯科的,这都是喝酒喝醉才干的事情,酒醉了壮胆,他就做坏事。他如果在清醒了,他也知道这些是坏事,也晓得这件事情不应该做,纵然他下手,手也会软。酒醉了就糊涂了,理性就失掉了。佛戒酒的用意是在此地。
制定戒条就好像现在的法律条文一样,一定要符合理论,要符合现前时代的需要。所以前面我们曾经讲过,佛在经论上的这些戒条,像比丘戒、比丘尼戒、在家的菩萨戒、八关斋戒、十戒,都是在三千年前那个时候制定的,我们在这个社会跟那个时候不一样了,现在持戒应当要怎么个做法呢?不一样啊!所以佛说法有个大原则,佛无定法可说,佛从来是无法可说,佛有什么法呢?真的是无法可说。
佛说的是什么法呢?看到你的过失错误了,他才说的。所以佛是因众生而说的,不是他自己有意思而说的。所以对他自己来讲,佛无有法可说。对一切众生,这众生是千变万化,所以也无定法可说。
三千年前的人和三千年后的人不一样,社会变化也很大,意识形态不相同,每个人的想法看法都不一样,因此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佛所教我们的,都是教我们掌握原理原则。原理原则掌握住了,在日常生活当中活活泼泼地去运用。换句话说,你一定有能力、有智慧去辨别是非,辨别善恶,然后你才懂得如何去防止这些过失,如何引导人向善。这一类就是属于戒律。
所以戒律的意思很广很广,戒经里也讲了三种戒:
(一) 律仪戒。有条文的,像国家的法律及宪法一样,有条文的叫“律仪戒”。
(二) 摄善法戒。条文里没有的,譬如我们刚才讲的抽烟,条文里没有,但我们知道抽烟不是好事情,决定不抽烟。不抽烟是善法,条文里没有,但它是善法,我们也照样遵守,这叫“摄善法戒”。这是自利,不可以说世尊规定的条文里没有,我们就不必遵守。不可以的,你要懂得它的善恶,你要知道它的利害。这东西对我有利,对我是善的,我遵守。对我是恶的,对我是不利的,我决定不做它。
(三) 饶益有情戒。对社会、对众生有利益的,这也是条文上没有的,我们也要去做,不能说佛的戒律里没有,我可以不要做了。那你就错了,你就死在条文里面了。
所以(二)、(三)这两条戒里就包罗万象了,对自己摄受一切善法,对众生饶益有情。这叫“三聚净戒”,“聚”就是类,戒律就有这三大类,这才圆满。
为什么叫“净”?“净”这字很重要,净是清净心,因为净,你才能得定。我们曾经见到有许多人戒律很精严,感动鬼神护法,天人来供养,可是他不能得定。感动鬼神天人来供养,给诸位说那是什么,是福报。他是福德,不是功德。如何是功德呢?得定就是功德,因戒而得定。那一种戒能得定呢?净戒。你们想想,这“净”字是什么意思?“净”是三轮体空不着相,着相持戒是福德。
我们举一个历史上的例子,提供诸位作个参考。中国唐朝是佛法最盛的时代,我们佛门称为佛教的黄金时代,大小乘的宗派都是那时兴起的。道宣法师,以后我们称他为“律师”,他是专修戒律的,持戒很严,后人称他为律宗第一代祖师。他在终南山,感动得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谁送供养?天人送供养。
有一天,有一位大乘窥基法师,是玄奘大师的学生,也是法相宗的第一代祖师。法相是玄奘大师从印度传到中国来,并翻译出来,但是并没有建立宗派,将之建立成一个宗派而专修专弘的是窥基,所以窥基才是法相宗的初祖,这是了不起的人。这一天,他从终南山经过,听说道宣律师很有名气,于是就去访问。道宣律师也听说窥基法师学问不错,但对戒律好像比较松弛一点,不太注重,人们常讲他是“三车法师”,于是乎就轻慢他,有意思要表演给他看看,因为中午吃饭有天人来送供养,可以炫耀一下。
窥基法师大概在山上也待了一段时间,到了中午的时候,也没天人来送供养,这是出乎道宣法师的意料。之后将窥基法师送下山,第二天中午天人来送供养了,道宣律师就责怪他:“为什么昨天中午没有送来?”,天人就讲“昨天中午有大乘法师在这山上,山前山后统统是护法神保护着,我进不来。”,道宣法师一听,满身冷汗,惭愧,知道自己错了。
这就晓得,他还要炫耀,还看到别人过失,说老实话,六祖的道行就比他高。你看六祖在《坛经》上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我持戒,你不持戒;我的戒清净,你的不清净;我尊贵,你不如我。这样的持戒怎么能得定呢?定是什么?定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所以这样的持戒,持的再好,只是福德,感动得天人供养,没错,福报。但你不会得定,你也不会开慧,这样的持戒就没有功德。
诸位要晓得,持戒要怎样才有功德?持戒有功,你就得定,定是德,这才是功德。功是因,德是果报;修定有功,开慧是德。是这么一回事情,于是乎“净”字是关键。所以三聚是净戒。
持戒的人,绝对不见世间过。自己的起心动念,样样如法,样样合理,绝不起心动念去看别人的过失,去批评别人,绝无如此的意念。除非别人向你请教,你帮他纠正错误,这个可以。他要是没有向你请教,你的心是清净的。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这个社会世界就清净。所以真正持戒的人,他的生活是在净里头。我们台湾也是净土,为什么呢?一切动乱邪恶,它没见到,它也没听到,它六根接触不到,心净则土净。你天天要去看报纸看新闻,要去接触,到处去找,你的心怎么能净?你怎么能定得下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些事实真相,如何修学境界,这点要紧。念佛往生的人,心净则土净。你凭什么往生的?凭念佛?这话不是圆满的答案,念佛的人太多了,为什么往生的人那么少?李老师以前说过,一万个人念佛,真正往生的只有三、四个,不成比例。所以你说念佛往生,这话里头有问题。
什么条件往生的呢?心净则土净往生的。你的心怎么清净?我念佛念到清净,这就对了。所以你虽念佛,如果你的心不清净,也不能往生,纵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古人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弥陀经》上给我们讲的很清楚,念佛的标准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八个字做到了,你才能往生。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临终一念、十念,也要做到这八个字。虽然他念的时间短,这一念十念,他的心确确实实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定求生净土,没有第二个念头,还是符合这个标准,不符合这个标准不能往生。
所以佛祖教我们要持戒念佛,你看《无量寿经》上,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是夏老居士的汇集本,这六品经文就是持戒,讲的很详细,不像一般讲的五戒十善那么笼统。提醒我们哪些不能做,你做了,你的心决定得不到清净,对于你的往生就产生障碍了。可见得经本里面就已经把持戒念佛教给我们了,我们现在将这段经文选为晚课。晚课时,我们将这段经文拿来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样才能做到老实念佛,才能够得生净土。
所以防非止过的意思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常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就是戒律的精神,就是戒律的原理原则。


【问】 《楞严经》上说到“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此话何解?
【答】 刚才我们也谈到,戒的目的就是帮助心地达到清净,所以它是手段,不是目的。可是这个手段,对于初学,特别是六道里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若非如此,他怎会轮回到六道?持戒就变成最重要的手段了。
持戒一定要摄心,由此可知,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楞严经》上的。经上讲“摄心为戒”,那大势至菩萨这两句话讲的太好了。你能够都摄六根,能够净念相继,给诸位说,三聚净戒都圆满了。
宗门教下的祖师大德教人,一等聪明人从哪里学起呢?从根本修。根本是心,不是在枝枝叶叶上做功夫。枝枝叶叶上去做,太辛苦了。你看那戒条一条一条的,就是枝叶,条文太多了,记都记不清楚,你怎么能学得好?几个人能够做到?宗门教下这些大德的成就,他们并不是在戒条上一条一条的去计较。
实在讲,世出世间法,我们都不可能。世间法,你在台湾,六法全书那么厚的一本,那么多的条文,你能记得?我看没有一个人能记得。总是要办事情了才赶快去查,临时去参考去查,平时是记不得的。那你怎么守法呢?怎么能要求社会大众守法呢?
佛聪明,佛有智慧,教给大家要掌握着纲领。你能够都摄六根,能够净念相继,无量无边的条文都离不开这个原则,都是从这个原理原则延伸出来的。你已经握住根本,所有的枝叶,你全部包括了,这个方法高明。
于是,摄心就重要了,我们平常修念佛法门,那就是修大势至菩萨这个法门,怎样把这一句佛号念好呢?要摄心。如何收摄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眼不去见色,耳不去闻声。我们张开眼睛,哪有不见色的道理?耳朵哪有不听音声的道理?都摄六根,怎么个摄法呢?
不是教我们整个封闭起来,是六根在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的时候,你不要用分别心,不要用执着心,你这六根就都收摄了。换句话说,你可以见色闻声,你可以接触外面的境界;但是,你不能够分别,你不能执着,你不能起心,你不能动念。果然做到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心是静的,外面境界自然是清净的。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诸位就能够体会到。凡夫因有分别执着,有起心动念,所以才分别境界有好丑,有善恶,有真假,有是非,烦恼于是就起来了。我们看看婴儿,七、八个月的,我们讲他还不懂事,他很天真。什么叫不懂事呢?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没有起心,没有动念。你给他糖果,他吃;他自己拉的大便,他也吃。在我们看来那是很肮脏的,但他因无分别执着,你若不去制止他,他还吃的津津有味。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佛菩萨的境界。
好像是民初或是清末,我看到有一篇文字,写的是一位法师。这位法师家里很穷,从小就出家作小沙弥,在常住里作粗活,打扫环境做行堂。他心地很慈悲,知道惜福。庙里有养狗,他天天喂它,狗吃剩的食物,他舍不得糟蹋,他就自己吃了,而且习以为常。有一天,他看着狗吃东西,突然哈哈大笑,狂笑起来,他开悟了。以后他讲经说法,作诗作偈都作的很好,开悟了。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悟了以后,样样精通。
他得力的是什么?他得力于没有分别心,没有分别执着。狗吃的、人吃的都一样;他吃的、我吃的都一样,不分别。
由此可知,我们的大病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因为妄想分别执着久了,已经成习惯,根深蒂固了,现在想不分别也不行,想不执着也不行,造成严重的障碍。这不但是想证果,连开悟的悟门都被它堵塞了。
怎么样才能够得到清净心呢?我们懂得这个原理及原则,就要在六根门头上下功夫,学古来大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六根在接触六尘境界时不用心意识,宗门里叫“参”,“参”就是不用心意识。
不用心意识,那你还清不清楚,明不明白呢?更清楚,更明白。譬如我们见,凡夫用眼识见,六识是分别。我们今天不用六识了;七识是执着,也不用七识了。于是乎这个见也就不是眼识见了。是什么见呢?是见性见,闻性闻。这就是禅宗里讲的“明心见性”,只要你离开心意识,你所用的就是真心,就是本性。
交光大师在《楞严经正脈》,那是他的注解,他老人家主张《楞严经》的修行方法,最重要的纲领是舍识用根。他讲的话一点都不错,《楞严经》上自始至终,释迦牟尼佛确实是这个意思,教我们舍识用根。
舍识用根是诸佛菩萨真实智慧,我们用识而不晓得用根是凡夫。两种不同之处在用根性,根中之性,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识里头有妄想分别执着,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果报上则是圣凡不同,能够舍识用根,不但不是六道凡夫,也不是十法界里的贤者,他超越十法界,是一真法界里的法身大士。用识而不知道用根性的是六道凡夫,所以果报差别太大太大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摄心是戒律从根本修,它不是在枝叶上下功夫,所以它修的究竟,他修的圆满。为什么呢?他得定,摄心当然得定,定绝对开慧,这是掌握着原理原则,这是掌握着核心,真正知道从根本修。

【问】 一般常说戒律包括六度中之布施、持戒、忍辱、何解?
【答】 最近我们在讲《华严》,《华严》是圆满的法轮。这里面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一多相即,也是古大德为我们指出圆融无碍的法界。《华严》讲的十玄门,讲六相圆融,这是讲到究竟圆满处了。
你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才知道在大宇宙当中,无尽的时空里,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持戒不仅仅包括布施、持戒、忍辱,就连精进、禅定、般若,那一样不在其中呢?若不在其中,怎能说一即一切,一切就是一呢?这个一不是专一,不是独一。若某种一才能包含一切,某种一不能包含一切,这就不是佛法。佛法当中讲的一是任一,任何一法都圆融含摄世出世间一切法,这才是事实真相。
所以谈布施,这一个布施也包括一切法。就六度里来说吧,布施里包括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说禅定,禅定里也包括其余五度,真的是一即一切,当中漏掉一个,那就不是了。禅定里没有布施,那就不是禅定了。精进里没有持戒,则不是精进,少一个都不行,都不是圆满的。法法都圆满,哪有不包括的道理?譬如我们讲布施,布施里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持戒、忍辱是无畏布施;精进、禅定、般若是法布施。所以说一个布施,不统统都具足了吗?
说持戒,其余五度也包括在其中。持戒要舍,佛教你哪些不能做,哪些你要放下。你能舍,能放下的,就是布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布施,把它放下,把它舍掉了。众善奉行是精进波罗蜜,在持戒里是作持,止持是布施,作持是精进。持戒的心,持戒的行,不是一天二天,一年二年,从初发心至成佛都能保持不失,这是忍辱波罗蜜,你有耐心长期作下去。持戒的心清净是禅定波罗蜜。持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着相,是般若波罗蜜,这一法里不是圆满具足一切法吗?
这六条是一切法的总归纳、总纲领,每一条里的细行无量无边,展开来就是万行,六度万行。这“万”不是数字,若是数字的万,不多;这“万”是形容词,无量无边。无量无边菩萨的行门,归纳起来为六类。你就晓得,任何一类都包含其它各类,每一类里面一个意,一字一句也圆满含摄一切法,这是事实真相。
为什么它能圆满融摄呢?因为一切法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它是一体的,它是不能分割的,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是事实真相。
你要是能明白这个道理,契入这个境界,你的心当然就定了。你对于一切众生当然生起慈悲心,纵然看见众生犯过,你也不以为意,你也不会真正去责备他,你对他也不会生瞋恨心。看到作恶的是生怜悯心,不是瞋恨心。你一定生慈悲心、怜悯心帮助他怎样能够改过,能够断恶修善。
你一定有智慧,你一定有善巧方便,你晓得这个方法他不能接受,他错误的成见很深,怎么办呢?你一定要身体力行,你去感化他。你看舜,在中国讲孝,他是第一个人,他能感动他的父母。他看到邻居一些年轻人在一块捕鱼,年轻人把好的位子都占住了,老年人争不过,只有在鱼很少的地方捕,结果都捕不到。舜请那些年轻人让让老年人,大家都争利,谁也不让。于是舜就和那些老年人一起,他很有耐心,一、二年后,那些人都被他感动了,纷纷将好的位置让给老人,自己到鱼少的地方去了。
要用身体力行去感动,所以看到众生造罪业、造过失,要生怜悯心、慈悲心,以善巧方便去感化他,不是去责备。你责备时,自己也生烦恼,给别人也添烦恼,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要用怜悯慈悲、善巧方便去帮助人回头是岸,改过自新。这个就是一法里摄一切法,戒律也不例外。

资料来自:
《种善因得善果》,净空法师主讲,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印赠及流通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No. 90 & 92, Jalan Pahang, 53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2014年2月印刷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种善因得善果》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