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November 2018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解释】有人曾经做过坏事,后来自己忏悔改过,各种坏事都不做,一切善事都奉行,久而久之必获吉祥喜庆,这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
【分析】这一节提出改悔两个字,告诉人改过迁善的方法、转祸为福的契机。改是改过,悔是忏悔。天下纯善的人较少,而曾经做过坏事的人较多;但是不善的人都可以再变成极善的人,所以太上苦口婆心繁复说明,在篇尾归结出改悔的本旨,是要喝破世人的迷关,使人回头是岸罢了!但又怕人错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妄想以一小杯的水,就要扑救一车木柴的大火,所以说‘诸恶莫作’,是希望他的恶业能够灭除净尽。又说‘众善奉行’,是希望他的善行能够累积圆满。这样长久去实行,那么从前所造的罪过就能消散,余祸才能够消除,以后的行持日渐圆满,新增的福报自然就会到来。
【故事】阿那律尊者,在过去世中原本是一位盗贼,有一天夜晚到佛寺,看到佛灯快要熄灭,就拔出箭来挑起灯心,灯火忽然大放光明,灯光耀眼夺目。阿那律非常害怕,立刻舍恶从善,各种恶业渐渐地消除,万种善行齐备圆满,于是证得圣果。


以上资料来自:
《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莲池净宗学会(No.16, Jalan Temenggung 19/9, Bandar Mahkota Cheras, 43200 Batu 9 Cheras, Selangor),2008年12月恭印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净空老法师讲述

此句讲改过迁善。
吉凶祸福都在一念之间。心变法界,心转法界。佛经说:“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只要能真诚地忏悔,就没有任何恶业不能消除,也没有任何善业不能生起。
注解引陈良谟语:“人之贫富、贵贱、寿夭,以至一饮一食、一作一止,皆有定数,莫之能违。然转移祸福之机,又在于人,而数不能囿。盖数定者,天命也;感应者,天心也。”
圣人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做过恶事,因为过去没有人教,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善恶的道理。不怕有过,贵在能改。《观无量寿佛经》讲,阿阇世王造作五逆十恶重罪,临命终时真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不但能往生,而且得上品中生。佛为我们树立一个榜样,造极重的罪业都能往生净土,何况我们!与阿阇世王相比,我们造的罪业很轻。关键在于,必须从内心真忏悔,真改过。
诽谤佛法是阿鼻地狱的罪业。历代祖师中,有好几位都犯过这种过失。天亲菩萨早期学小乘,诽谤大乘。以后,接受他哥哥的教诲,在佛前忏悔,要割舌赎罪。哥哥劝他:过去用舌根诽谤大乘,现在为什么不用舌根赞叹大乘呢?天亲菩萨于是毕生弘扬大乘,成为最著名的大乘论师之一。他是改过迁善的好榜样。假如过去曾经谤佛、谤法、谤僧,现在可以赞佛、赞法、赞僧。心、行都回头,才能消除业障。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经变成了佛家的口头禅了。不仅现代人会讲,古代人也会讲。
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前去拜会鸟窠禅师(因在树上搭个小茅蓬居住而得名),请求开示佛法大义。
鸟窠禅师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说:“这句话,连三岁的小童都会说。”
鸟窠禅师说:“三岁小童说得,八十老翁做不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但关系到来生的果报,而且关系到今生,今生就能趋吉避凶。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长此修行,就会得诸佛护念,善神保佑,转祸为福。
断恶修善的方法,佛在《十善业道经》中说:日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
每天遇到的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我们都念他的善,不念他的恶。如果念他的恶,就会把他的恶变成自己的恶。佛菩萨心中完全是善法,没有丝毫恶法,因此,他们才能超越十法界。佛的画像,圆光中有嗡、啊、吽三个字,代表身(嗡)、口(啊)、意(吽)三业,三业尽善圆满,就成佛了。
有“我”,就有业障,就有业报;无“我”,业障没有了,业报也没有了。这个身体留在世间,为众生服务。事业成功了,众生有福,自己不居功;事情不能成就,众生没有福,自己永远没有得失,多么快乐!


以上资料来自:
《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改过修善灾消福来》,新加坡净宗学会印赠,(净空法师于1999年在新加坡净宗学会早餐开示中讲述录音,整理成书),赠书处:新加坡净宗学会(No. 2, Lorong 35, Geylang Singapore 387934),承印者: C.W. Printing, 第页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改过修善灾消福来》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