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November 2018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解释】所以吉祥的人,语善、视善、行善,一天有三件善行,积满了三年,上天必定会降给他福报。凶恶的人,语恶、视恶、行恶,一天有三件恶行,积满了三年,上天必定会降给他灾祸。为什么不勤勉地行善去恶呢?
【分析】这一节是总结全篇,实实在在地教导世人行善去恶的方法。‘故’字,是为了贯通承接上文而说的。吉人,是因为他行善就能得福。凶人,是因为他作恶就会得祸。诸恶与众善,是无法去穷究的,大概说来,语视行三种善,正是要切实去下功夫的地方。语善,像不合礼的不说、乐于宣扬他人的善行、启发他人的善心等都是。视善,像不合礼的不看、乐于看到善人、喜欢观看善书、常常发现自己的过失、不看他人不对的地方等都是。行善,像不合礼的不做、不合法的事不做、勇猛行善,时时行方便,种种作阴功,在一个地方提倡引导,乃至推及到四方远处,来感化有相同志向的人,和他人有同样的善就是了。至于恶,那就与此相反。三年,就是千日。这是唐虞两代考核绩效的方法,也就是圆满的时期,善行积满而恶行也充满了。人心非常灵活,是变化无常的,如果在三年期间,心地都没有改变,那么他的善恶就已经精纯了。这里指出‘天’字,这是赏善罚恶、赐福降祸的大主宰,是整篇文章的终结处。而所谓的天,是指自己的心。孟子说:‘保存灵明的本心,培养天赋的本性,这就是奉事上天的方法。’这两个‘必’字,不一定只是指苍苍冥冥、无声无臭的上天,而必定是指我在三年之中,心中所发出的语视行,所谓无不是自己所寻求的,就是这个道理。圣人乐于行道,原本不是为了求福;为了求福才行善,心中已经涉及私利了。所以只应当尽自己的心力,顺受于上天,不可有一丝毫期望希求的心。然而一切都是自心所感召的,天理是很快就会回报的。祸福的道理,本来就是遍布于天地之间,一点都不会有差错。世人认为行善去恶是本分内的事,这固然是属于上上等人,但是世间上大多是普通人,哪能全部是上等人呢?所以害怕灾祸、希求福报而去恶行善的人,这也是太上所希望的,正是只怕世人不肯求福而已。所谓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有益于得也’。照这种方法去求,当然对于希求福报不会有所伤害。所谓降福,像是享有福禄、子孙善良、荣耀显赫昌盛、寿命延长、家道兴隆、万事和顺,甚至作圣作贤、成仙成佛、彻悟自性、证得无生、度人度物、立极万世等都是。所谓降祸,像是遭受明显的灾祸、子孙险恶、凌替败亡、寿命短促、家道沦丧、凡事遭受挫折,甚至死后堕入无间地狱、轮回异类、永劫受罪、恶业殃及后代、万年遭受唾骂等都是。最后一句揭示‘勉行’,只是就众善奉行上来说的,是全篇的总关键。勉这一个字,是改过迁善最重要的诀窍。‘胡不’,是奇怪感叹的词句。行是身体力行,勉行就是勉强力行,到死都不退缩。
【故事】宋朝的范俨,是仁和地方的人,壮年时考取进士,当过郡县的地方官,一直升到卿佐的官位。当官二十多年,他每天一定会思考怎样效忠君王、泽被百姓的方法;对于自己的视听言动,一点都不敢随便,虽然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仍然保持战兢惕励的状态。等到儿子长大后,他便辞官归隐,布衣蔬食,不再涉及世缘,清心寡欲地修道,每天念诵《法华经》、《金刚经》等各种经典;有空就修习禅定观想,一切世俗杂事,丝毫都不沾染,道德性命也归于自然。到了徽宗大观年间,年纪九十多岁,忽然开悟,嘱咐侍者说:‘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场戏剧,当锣鼓响起时,剧中的生旦丑末等角色,各自表现演技;等到蜡烛烧尽灯火熄灭时,又有什么乐趣呢?就像我来到世间九十年了,有如幻化,像朝露也像闪电一样,幸而悟到这个佛性。这个佛性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也不是赤白青黄,也没有长短上下,没有瞋恨没有喜悦,没有是没有非,没有善没有恶,所谓一物都没有,但却万象都包括了,这就是最真最上、无往无来的奥妙真理,就只是在于世人至诚精进、心心相续、念念不间断罢了。三世诸佛,都是从这里出现,这就是世尊所说的真语、实语、如语,不是诳语,不是异语。你们各个都应该勤勉去实行。’说完之后,就静坐合掌而化。一时之间异香满室,祥云遍布虚空,种种光明照耀世界,好几天都没有散去,许多人都前来瞻仰。


以上资料来自:
《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莲池净宗学会(No.16, Jalan Temenggung 19/9, Bandar Mahkota Cheras, 43200 Batu 9 Cheras, Selangor),2008年12月恭印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太上感应篇白话精简本》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净空老法师讲述

此句总结全文,太上勉励我们。
什么是“吉人”?就是语善、视善、行善的人。什么是“凶人”?就是语恶、视恶、行恶的人。分界如此简单、明瞭。吉人很有福报,行善得福报。
一个人只要不饥不寒,无灾无病,读书人有书可念,农人有田可耕,工人有工可作,商人有生意可做,时时开口笑,日日少皱眉,难道这不就是平安的福报吗?
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转过来,一切为正法久住。唯有正法才能令众生破迷开悟,转凡成圣。弘扬正法的功德不可思议。中国历史上福报最大的人是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大菩萨不会去做乾隆皇帝,因为皇帝不能成就殊胜的功德。殊胜功德是教化众生。诸佛菩萨、大圣大贤,大都示现老师的身份。我们尊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佛菩萨绝对不会去搞政治,也不会去做工商业,他们全心全力救度苦难众生。
注解说:“语善,如非礼勿言,乐道人善,开发人之善心是也。视善,如非礼勿视,乐见善人,乐观善书,恒见己恶,不见人非是也。行善,如非礼勿动,非法不蹈,勇猛为善,时时行方便,种种作阴功,倡引一方,感化同志,善与人同是也。”
语善,就是不说不该说的话,喜欢称赞别人,喜欢说别人的善事,绝不嫉妒隐瞒,常常教诲众生,开发别人的善心,劝导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
积德累功最重要的就是语善。许多人的心地并不坏,对他人也很好,唯因言语不谨慎,功德都从言语上漏掉了,多么可惜!所以,在《无量寿经》中,佛说善护三业,把口业摆在第一位。太上也以“语善”为首,与佛语不谋而合。
“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这是讲积德累功,感得福报。正如佛家所讲业障消除,福德现前,智慧现前。
吉凶祸福是人们自己造作的。三年是一千日,所造的业累积起来,就可以形成显著的果报。积一千日尚且如此,若积以一千年,其福报之丰,可想而知。所谓“世纪末灾难”,即是世人一千年积恶的果报。无量劫来,人们累积的习气确实恶多善少。反之,如果善多恶少,人们就不会到人世间来了,最低限度生在天上,乃至生在四圣法界。
诸佛菩萨,圣贤们大慈大悲,应化在世间,大多以教师的身份示现,从事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必须遵守国家的教育政策,因此,国家护法,功德极大。古圣先王所订立的教育政策,可以与诸佛菩萨、大圣大贤完全配合。佛菩萨、圣贤弘法,帝王护法。
护法比弘法更重要。如果没有护法,佛菩萨、圣贤弘法,就不能发挥广大的影响。弘法要影响社会,影响国家,影响世界,一定需要国家的领导人出面护持。在中国,古圣先王无不重视教育,无不护持教育。汉武帝将孔孟学说,正式订为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直到清末的两千年之中,历代帝王都遵守。虽有改朝换代,但教育政策没有变更。儒家学说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主流。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被中国朝野普遍欢迎,佛陀的教学与孔孟的教学在中国并行。儒家教育属礼部,由宰相管理。佛教教育设“寺”,由皇帝亲自掌管。“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就是帝王护法的效果。佛教教学的效果超过了儒家。
《感应篇》属道家。儒、释、道三家,奠定中国文化的根基。
“胡不勉而行之!”太上勉励我们依教奉行。
《感应篇》文字不多,容易受持,要念熟。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之时,要想一想:与《感应篇》所讲的标准相应不相应?如果是恶的,不可以想,不可以说,不可以做;如果是善的,应当想,应当说,应当做。
建议同修们每天晚课加上《感应篇》,检点自己一天的言行,切实改恶迁善。这是真正的修行。唯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天降之福。许哲做到了语善、视善、行善。她是百岁老人,身体却非常健康。她常说:“老天爷保佑”,就是天降之福。她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这本书讲完了,我们要做总结。不仅就本篇的内容做总结,自己也要认真反省,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上,做一番反省、总结。
我们天天讲、天天劝,希望诸位省悟。劝的时候,好像醒悟了,明白了;一旦离开讲堂,难免又糊涂了,又迷了。古代读书人讲:“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他们修学的功力还能把烦恼习气压三天。现代人的功力可能连三个小时都压不住,往往一面在读,一面在听讲,一面还在胡思乱想。所以,世尊劝世人,需要劝四十九年。究竟有多少人省悟过来呢?不多。这少数人就是根熟的众生。尚未回头的人,是善根尚未成熟,由根熟的人继续帮助他们。正法久住,代代都有传人,众生才有福。


以上资料来自:
《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改过修善灾消福来》,新加坡净宗学会印赠,(净空法师于1999年在新加坡净宗学会早餐开示中讲述录音,整理成书),赠书处:新加坡净宗学会(No. 2, Lorong 35, Geylang Singapore 387934),承印者: C.W. Printing, 第页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太上感应篇讲记撷要~改过修善灾消福来》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