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苛薄虐待自己的部属或下人。
【分析】在上位的人,残酷虐待部属及百姓,在家过分鞭打奴仆婢女,都叫苛刻虐待。在上位的虐待下属,篇中已经详细说明,所以现在仅就居家对待下人部分来细说。佛告尸迦罗越说:「一切世人看待奴仆,应当注意五件事:第一、应先瞭解他们饥渴冷热,然后再使唤他们。第二、有病应为他们医治。第三、不可随意鞭打,应先问明原因,然后再加责治;事情可以原谅时,就要原谅,不可原谅时,才训诫惩罚。第四、若有一点私人财物,不可剥夺。第五、送给他们东西,应要平等,不可偏私。」
《袁氏世范》说:「这些奴仆下人,天资并不聪敏,作事常多乖违,而又容易健忘,交代他们事情,全都不能记得;又个性多偏执,常常自以为是,个性又多乖戾,不懂得对答礼貌,不知道尊卑礼法。因此,凡是身为家长,在命令他们时,应以宽容态度来处理,多用教诲方式,不要瞋恨生气,这样主人心中,也会觉得安乐。即使犯错应当处罚,也应平心静气责问;既已惩责完毕,在使唤他们时,便应保持平常脸色,好像没事发生一样。至于家中妇人,心量较为狭窄固执,身为家长就应常常教导她们;家中子弟,也不准随便责打下人,有事应教他们向家长报告。奴仆若是顽劣暴戾,应要妥善遣送回家,不可过于严厉苛刻,恐怕这种人会挟怨报复。」
【说明】尸迦罗越:意译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
【再析】《卖子诗》说:「养汝如凤雏,年荒值几钱;辛勤当自爱,不比在娘边。」(意即:娘在养育你的时候,就像养幼凤小鸟一样用心,但当荒年时把你卖掉,又能值得几个钱?现在你在他人家,应要辛勤做事并且自爱,因为此时不比在娘身边啊!)又说:「哭尽眼中血,洒汝身上衣;业缘如未断,犹望梦来归。」(意即:我哭尽了眼中血泪,洒在你身穿的衣服上。如果我们业缘仍未断尽,还望你梦中回家来。)
于铁樵先生说:「统御属下的人,用严苛虐待的方式,固然是于心不忍,但让属下放肆,则是更不应该。常见达官贵人家中,那些强横凶暴的奴仆,被尊宠得就像上帝,出外就穿华衣骑乘壮马,回家就赌博喝酒。或有宾客登门拜访,却不起来行礼接待;或是亲戚前来拜望,却拒之门外不为通报。使得刚强之人愤怒而去,懦弱的人含恨离开。甚至假借理由滋生事端,倚仗势力敲诈财物。主人却是充耳不闻;等到众叛亲离时,已不知得罪多少朋友,使人产生怨恨。所以身为人主,实在应该要谨慎!」
故事一:晋朝的陶渊明(为陶侃曾孙,安贫乐道,世称靖节先生)教诫儿子说:“你早晚事务繁忙,照顾自己都很困难,所以现在派这奴仆,帮你做些砍柴打水的劳务。他也是人家的儿子,你应当要善待他。”
故事二:宋朝杨万里(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的太太诚斋夫人,年纪已经七十多,每到冬天时,很早起来到厨房,亲自煮了一锅粥,给所有的奴婢吃,才开始叫他们工作。她的儿子杨东山说:「天气这么冷,为何要使自己那么辛苦?」诚斋夫人说:「婢女奴仆也是别人的孩子,冬天清晨特别冷,必须让他们体内稍添热气,才可让他们工作。」
故事三:汉朝的刘宽,对待部属非常宽恕,虽然处在匆促时,也不曾言语急迫形色慌张。太太想试试刘宽,使他生气,于是等他早晨要上朝,已经穿好官服时,命婢女捧着菜羹,故意翻倒在他朝服上。刘宽却慢条斯理地说:「菜羹烫到妳的手了吗?」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
故事四:胡泰的母亲个性非常残酷,每次鞭打婢女,手段都非常毒辣,难以用言语形容。当她死后十年,胡父已经再娶。有一天胡泰外出,家中要杀一只鸡,鸡忽然以人话说:「不要烹煮我,等我儿子胡泰回来。」不久胡泰回家,鸡就绕着他座位走,喃喃自语说,她是因虐待婢女,所以才转生为鸡,并且说了一些家中事情,都非常清楚,胡泰于是哭着去告诉父亲,并将牠畜养。过了一段很长时间,有天,此鸡却飞起来啄伤后妻,后妻趁着胡泰外出时,就把牠给扑杀了。
【再析】唉!今日所养的鸡狗很多,怎知牠是谁家娘子转生的?真是令人怜悯!令人害怕啊!
故事五:洪州(今江西南昌)司马王简易,罹患逆气攻心的毛病,死后又复活,告诉妻子说:「我从前使唤的奴婢,偶而因我约束太过严苛而导致死亡。我刚才到阴府去,是因为她向阴府控诉,已无法和解,现在我所患的病,就是她阴魂作祟。」妻子说:「小奴婢怎敢这样做呢?」王简易说:「阳间有贵贱的分别,阴间则一律平等。」随即就死了。
延伸阅读: 恐吓于他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