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February 2025

恚怒师傅

【解释】对师傅的训诲,心生怨恨愤怒。

【分析】这与“慢其先生”有所不同,“慢”是无故而生轻慢,此处是因先生教诲责备,而对他怀恨生气。古人事奉老师的规矩,是不能违犯和隐瞒;凡对老师一切教导,都要虚心和气接受,怎可怀恨生气呢?而怨恨与愤怒的人,必是德薄无福之人。

故事一:明朝人汪会道,天性聪颖过人,看书过目就能背诵,八岁就会写文章;但他事奉师傅,却是非常傲慢,稍微不如意,就在老师背后怒骂。有一天他独自坐在书房,忽然打了个呵欠,竟从口中跳出一鬼,指着他说:“你本来可考中状元,但因你怀恨怒骂师傅,上帝已经削去你的福禄和名位,我从此也要离开你了。”说完就不见了,汪会道随即翻阅以前所读过的书,竟然一个字也不认识。

故事二:东汉大儒魏昭,在孩童时去进见郭林宗(即后汉郭泰,博通古代典籍),他认为讲授经义的老师容易遇上,但品德好可以为人师表的老师却很难遇;因而请求在他身旁侍候,替他做些打扫工作。郭林宗有一次生病时,命令魏昭煮稀饭,稀饭煮好后,端给郭林宗进食,林宗大声斥责他说:“为长辈煮稀饭,若不心存恭敬,这样会使长辈吃不下去!”于是魏昭再重新煮粥给郭林宗进食,林宗又再度呵斥三次,但魏昭脸色仍恭敬如初,丝毫都没改变。郭林宗说:“我刚开始时,只见到你的表面,从今以后,我知道你的内心了。”

故事三:宋朝人邓至(精通六经,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在当私塾老师时,善于诱导扶助学生,劝人尽孝弟的话,更是从不间断;待人非常诚恳,尽心为他们讲解开导。神宗时,长子邓绾当上翰林学士,次子邓绩和两个孙子,都考中进士第一名,大家都认为这是邓至待人以诚、导人孝弟所得的福报。

【再析】如果小孩生长在丰衣足食的家庭中,他的气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变化;然而也有些骄纵成性,容易迷失懒惰的孩子,这只有靠老师善巧方便地劝导,使他明白道理,早日改过自新,大家多加努力吧!

延伸阅读: 抵触父兄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