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February 2025

抵触父兄

【解释】言行冲撞触犯父亲兄长。

【分析】所谓“抵触”,也和“暗侮”有所不同,暗侮的罪恶比较隐密深重,抵触的罪恶比较明显。凡在言语行事当中,有一点点不顺从,就是抵触。须知父兄是五伦之首,孝弟乃人道最先,这是人人都应当恭敬顺从,并须以柔和的口气愉悦的脸色来面对的。即使父亲有所偏私,兄长有所侵凌,也只能委曲婉转地解释,并要努力反省自身,在修持上多下功夫。万一父兄还是执迷不悟无法回头,自己也须心平气和,久而久之,自然就能调整得周全融洽;如果心中稍有怒气,必定就会导致抵触,那就违反伦常、背离情理,这是天地所不能容的。

故事一:明朝鹅湖(今江西铅山)人费宏,和一位同年好友下棋,在互相争胜时,开玩笑地打了他的脸颊,好友心里很不高兴;费宏觉得非常懊悔,每天都到他家请罪,但他始终不肯出来见面。费宏父亲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就封了一条竹板,派人送到京城,命令费宏自我责打。
费宏拿着父亲所写的书信和竹板到他家中,自我责打三次,这时好友才出来见面,两人并抱头痛哭。费宏说:“罪过由我引起,你为何要哭呢?”同年好友说:“你做错事还有父亲能够督促责备,我现在想求父亲督促责备我,却是办不到啊!”于是两人和好如初。

【再析】由此可见,父亲虽然已死,而在遇到事情时,还能有这样的哀痛感伤,我们就可知道,他在父亲在世时,绝不忍心抵触父亲!然而父亲还健在的,毕竟不可多得啊!想起来就令人心痛。

【说明】费宏于明宪宗成化廿三年考中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户部尚书。世宗即位,入阁辅政,后为首辅,卒谥文宪。

故事二:后魏人崔孝暐,事奉哥哥崔孝芬,善尽恭敬顺承之道,无论坐立进退,都唯兄命是从,一分钱一尺布,从不纳入自己私房中。家中的妯娌也都能相亲相爱,这也是今日世俗所罕见的情形。

【再析】明朝的颜茂猷先生说:“现在的人不孝顺父母,只是不肯摸着良心自己好好想想,只要想到,自己身体从哪来?父母将来往哪去?树木新枝既已生起,旧木根本就会枯萎,而我们只用极平常的饮食奉养父母,使他们欢喜,怎能报答亲恩于万一呢?这样自然就会感到心痛。”又说:“现在的人不尊敬兄长,也是自己不肯反心自问罢了。只要想到,在茫茫天地间,我来到世间能有多久?在渺渺人海中,同胞兄弟又有几人呢?小的时候相互救助而成长,到老的时候互相扶持,这样兄弟感情自然就会诚挚。”世人若能将前述费宏、崔孝暐两个案例,及颜茂犹所说的话,仔细熟读深思,自然就会立刻感动得泪流满面,而孝悌的天性就会完全流露,所以抵触父兄的报应,又何必再列述出来呢?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