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February 2025

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解释】见到他人才能值得称赞,却贬抑他。

【分析】见到他人有才华就压抑他,这与遮掩他人善行挫折别人长处不同。而遮掩有暗中禁闭的意思,挫折则有摧毁折损的悲惨,这就又更深一层。因为可以称赞而不称赞,就是抑,和前面两种比较,罪过好像比较轻;但如再深入推究查看,就会更为细密。

故事:战国时代的李斯①和韩非②,都事奉荀卿③为师,李斯自知才华比不上韩非。当秦王看到韩非所写的《说难篇》时,非常遗憾未能见到他;等到韩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时,秦王和他面谈后大为欢喜。李斯很怕韩非会受重用,就以恶言诬陷他下狱,并且给他毒药自杀;韩非想要亲自陈述,但都不能见到秦王,最后死在狱中。
后来李斯也被赵高④诬陷,也想亲自向皇上陈述,也是不能见到秦王。明白这种道理的人,都认为这是天道的报应,一点都不会差错。

【说明】
①李斯:本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跟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来西仕于秦。始皇既定天下,就以李斯为丞相,主张废除封建,制定郡县制度,二世时被赵高以恶言诬陷,腰斩于咸阳市。
②韩非:战国时韩国诸公子之一,喜好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为人口吃而不能道说,与李斯同受业于荀卿门下,曾以书谏韩王而不见用,于是发愤著书五十余篇,号为《韩非子》。
③荀卿:荀况的尊称,战国时赵人,游学于齐,官至祭酒,后到楚国担任兰陵令。学问本于孔子,著书数万言,主张礼治,但提倡性恶之说,而与孟子相对立。
④赵高:为秦朝时的宦官,秦始皇崩于沙邱,赵高矫诏赐死太子扶苏,立二世,杀李斯,为丞相,专权用事;旋又弑二世,立子婴,后为子婴所诛。

【再析】宋朝的孙抃,是眉山(今四川成都市西南)人,和唐介、吴中复,起初并不相识,但非常佩服他们的刚强正直,因而极力推荐,二人都被擢升为御史。宋朝的郇国公章得象和潞国公文彦博,并无一面之缘,章郇公只听到文彦博为人光明磊落,一见面就推荐他,后来文彦博果然出将入相(历事仁、英、神、哲四朝,出将入相垂五十年,世称贤相)。
唐朝的杨敬之,为人公正非常爱才,知道江表(长江以南地区)有一读书人项斯颇有才华,就致赠一首诗说:“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意即:到处看到他的诗总是写得很好,到看见本人之后,才知他的风度超过其诗作;我平生时不知隐藏他人的善事,现今到处见人就说项斯好。)
这几位先生都是一样,能推举奖励有才之人。那些不能为国求贤的人,不但压制后进贤才,而且还断绝为百姓造福的种子。唉!知道为国荐举人才是件大善至仁的事,也就应知嫉贤妒能是件大恶的事。

延伸阅读: 埋蛊厌人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