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February 2025

违逆上命

【解释】违背长上的命令。

【分析】臣属接受君王的命令,儿女接受父母的命令,学生接受老师的命令;凡是一切居下位的人,接受在上位者的命令,这都属于“上命”。如果上命在义理上是行不通的,也应要婉转感动,事先劝谏,不敢随便接受命令;但在义理上是可行的,那么不努力奉行,尚且有罪过,更何况是违逆呢?这种“违逆”的人,就是乱臣贼子的起源。

故事:明朝的陶安,是当涂(今属安徽省)人,太祖任命他为黄州(今湖北黄冈)知县,并告诉他说:“你要善于抚育百姓。”陶安就恭敬地禀承皇上的指示,到黄州时,免除赋税,省除繁杂的工役,勤于官员的教育,减轻刑罚,百姓对他都心悦诚服。皇上又召他为学士,升调到江西行省,担任参知政事,在职期间,他对于政事无不尽心尽力,以配合皇上的命令。陶安死时,皇上亲自撰文致祭,并赠谥封号以庇荫子孙。后来,子孙都考上科第的榜首,为辅佐君王的执政大臣。

【再析】要知道今日能为百姓的父母官,都是仰赖皇上任命的恩德;但却做出酷虐生灵残害百姓的事,一点也不体念皇上希望他好好教养百姓的苦心,而违逆的罪过,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这种行为,在百姓来讲,固然是对他莫可奈何,但可知上天的鉴察就在眼前,百姓不可虐待,上天更不可欺瞒吗?

延伸阅读: 作为无益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