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February 2025

巧诈求迁

【解释】用奸巧诈伪的手段以求取升迁。

【分析】君子一旦进入仕途,便应以忠心、正直、公正、廉洁,当作自己分内之事。现今却为求取升迁而使用巧诈手段,实在是心术不正到了极点。这种人若在朝廷当官,必定不会忠心公正;若是出任地方官吏,管理百姓事务,操守怎会廉洁?所以太上特别警告我们。况且人生的功名顺逆,在生下时就已注定,即使终生汲汲营求,也无法增加丝毫,只是白白让通达事理的人耻笑,鬼神呵责而已。

故事一:在刘宋孝武帝时,有戴法兴、戴明宝、巢尚之等三人,因受皇上宠信而权重一时,凡是他们所推荐的人,和所建议的政策,无不采纳施行。唯独顾愷之一人不妥协。他曾对人说:「人们禀赋的命运是有定数的,不是智巧就可改变,只须严谨守住正道;若是投机取巧希望侥幸获得,那是徒自丧失操守而已,跟得失有什么关系呢?」

【再析】或许有人看到这里会来问我说:“然而现在常有人运用智谋取得官位,那又如何解释呢?”我说:“那也是命中注定,虽然如此,但是用诡诈的方法捕获禽鸟,身为君子之人,是必定不会这样做的。”

【说明】刘宋:南朝宋之别称,因由刘裕开国,所以称为刘宋,以别于由赵匡胤开国之赵宋。

故事二:清圣祖康熙乙巳年,山阴地方有位嵇某,被派到云南龙江桥担任驿丞(负责管理驿站送迎之事的官),他怕路途遥远,不想前往就任。有位卖酒为业的周姓百姓,家境小康,嵇某曾主动到他家,对他说:「你给我两百黄金,我就将授官文凭让给你。」周某心中非常羡慕,就给嵇某两百黄金,得到任官文凭。到任后,刚好当地巡抚是他旧识,就常常派给他一些好差事,当了五年官获得数千金。周某已经心满意足,就称病辞官回家养老。
而嵇某得到黄金后,又改名到吏部当办事员。等到周某回家后,嵇某又将派官授职。有天夜里他偶而去上厕所,看到两位青衣人在对话,其中一人说:「此人是何官职?」另一人说:「是龙江桥的驿丞。」说完就不见了。等到嵇某前往选任职位,又是派到龙江桥当驿丞。在刚到任就职时,就遇到吴三桂起兵叛变,在兵荒马乱中,不知他最后身归何处?

【嘉言】清朝丹徒钱邦芑先生说:“人纵然有通天本领,但究竟无法与定数抗衡,然而只有多积阴德此一方法,必定可以挽回定数。而且昨天做的,今天就见效果,早上做的,晚上就能生效;冥冥中的报应最为神速,而神明的鉴察也最清楚。这是最快的一种方法,有心人只要一试便知。”

延伸阅读: 赏罚不平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