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女的不温柔和顺。
【分析】《礼记》说:“男帅女,女从男(意即:男子率先女子,女子随从男子)。”又说:“幼从父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意即:女人年幼时附从父兄,出嫁之后附从丈夫,丈夫死后附从儿子)。”
《颜氏家训》说:“妇人的职责,主要在于家中馈食供祭而已,只是在从事酒食衣服方面的礼节,如果具有聪明才智,只应辅佐丈夫,补助他的不足之处。若是凌驾她的丈夫,干预酒食衣服之外的事务,就像是早上啼叫的母鸡,长舌的恶鸟,家道不能振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故事一:汉朝袁隗(献帝初年为太傅),娶马季长(即后汉学者马融)的女儿为妻,嫁妆非常丰盛,袁隗说:“你只是为人妇而已,何必要太过于重视华丽呢?”太太对他说:“这是慈爱的双亲照顾的一番心意,我不敢违逆他们的命令,如果夫君您仰慕鲍宣(汉朝人,好学通晓儒家经典)及梁鸿的高风亮节,我也能学少君(尊称他人之妻)孟光(梁鸿之妻)的节义。”
故事二:宋朝程珦的夫人侯氏,为人谦顺柔和亲切,虽是很小的事情,必向丈夫禀告后才做。她治理家务很有条理,从不鞭打奴婢,儿子们有时诃责奴婢,她一定会告诫说:“身份虽有贵贱之分,但一样都是人。”程珦有时发脾气,她一定好言相劝,让他释怀。只是儿子有过失时,就不帮他们掩饰,常说:“儿子不肖,大多出于母亲掩饰他的过失,使得父亲不知情而造成的。”后来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都成了当代的大学问家,地位非常显贵,而且死后还享有附祭孔庙的尊荣。
故事三:从前和州(今安徽境内)有位居民,养了一百多只鹅,有一天吃掉邻居所种的稻子,邻居将他的鹅打死。当打到五十多只时,妇人看了非常生气,接着又想:“如果和他打官司,也得花费很多钱,而且我丈夫喝醉酒在睡觉,如果让他知道了,去殴打邻居,更是不好。”于是收拾被打死的鹅,将牠们腌渍了。隔天早上,邻居忽然暴毙了,当丈夫知道昨天的一切事情时,乃深深地感叹说:“假使昨天太太对我说这事情,我一定趁醉去殴打他,这不就几乎酿成杀人的命案吗?”
【嘉言】《紫霞造福诀》说:“凡是女子修善,和男子并无不同。但女人没有其他的事,只要把三从(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做好就可以了。如果要行善事,不如劝父母或丈夫去做较好。所以父母有三件善事,女儿就占其一;丈夫有两件善事,太太就占其一。如果经过妇女预先思量而去做的善事,其功德和丈夫做的是一样。若能劝妇人为善,比妇女自己行善更加困难,因此功德也更大。姊妹妯娌间若有善行,就要彼此互相赞美,其功德也是相等。最可贵的是要以欢喜心共同做善事,不可互相妒忌。
妇女若能孝敬和顺,相夫教子,以尽自己本分,再加上深信因果,吃素念佛;那么现生自然能够身心安乐,子孙昌盛,将来临终时,必会蒙佛慈悲前来接引,往生西方净土。但妇女只适合在家潜修,不应该在外抛头露面;这样一方面不耽误宝贵的时光,另一方面也可免除招惹众议。又例如子孙生病时,祈求神明保佑,动辄花费数两黄金,不如平时就多行善放生,自然能获得神明保佑,所以闺门之内自然就能修善培福,希望妇女同胞大家努力去行!”
延伸阅读:不和其室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