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搅乱他人的计画,以败坏他人成功。
【分析】所谓「规模」,像一切政事、教育、法律、命令之类,这些事情实在都关系到天下的得失安危。那些小人嫉妒他人成功,希望人家失败,而故意去扰乱;却不知破坏别人成功,实际上就是破坏国家的事情,这种害处既然很大,所犯罪过哪会小呢?至于一个人或一家的事情,如果故意扰乱而破坏它,也是伤害天理败坏良心的人,罪过是没有两样的。
故事一:宋朝的寰(即寰州,今山西朔县东)朔(即朔州,今山西朔县)之役时,杨业奉命辅佐潘美进军讨伐贼匪,当他率兵到达时,贼兵已攻陷寰州。杨业说:「贼兵来势汹汹,锐不可当,不可正面迎战,应先将贼兵引至大石路,并先告知云(即云州,今山西大同县)朔一带守将,率兵从石碣谷接应,才能万无一失。当时的监军王侁,责备杨业怕死,杨业被激不得已,请求直接带兵攻打贼军。于是嘱咐潘美在石碣谷口驻军,并分成步兵和弓箭队两边待命,约定当他转战至此时,就出兵夹击贼军,必可大获全胜,潘美就依计画驻军在谷口。
而王侁又以贼兵将逃为理由,想要争夺功劳,就带兵去追击;等杨业转战到谷口,发现事与愿违,因此捶胸大哭,又奋不顾身与贼兵决一死战,亲手杀死数百人后而阵亡。这次战役若不是王侁破坏计画,早就一战成功;朝廷知道此事后,判王侁紊乱军纪的罪名,王侁因而自杀,尸体被杨业的部属分割而食,一下子就被吃光。
故事二:当初宋太祖在建筑汴京城墙时,故意建成曲折直斜等不规则形状,以便可以互相照应,实有其深妙用意。到蔡京独揽大权时,就向皇上启奏,说这种城墙不合美观,于是将它拆除,建成方形。在宋钦宗靖康元年,金朝的粘罕及斡离不两位大将,率兵直攻城下,看到城墙建筑就说:「这太容易攻击了。」就命属下在城墙四个角落放置大砲,依照方形四边加以砲击;城墙既是直的,大砲一击发,所有墙壁都倒塌,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很痛恨蔡京。
延伸阅读: 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