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January 2025

茍免无耻

【解释】如此不正当免除灾难却毫无羞耻。

【分析】佛说:“我有二种白法,能救度一切众生。什么叫做二白法呢?第一叫做惭。第二叫做愧。”孔夫子说:“行己有耻(意即:立身行事要知耻)。”《礼记》上说:“临难毋苟免(意即:遇到危难时不要随便逃避)。”现在有许多人遇到事情随便逃避,却又没羞耻之心,人格实在太低劣了。

【说明】二白法:白法是指清净的善法。二白法是指二种白法的惭与愧,此两者能使诸行光洁,救度众生,故称白法。根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四记载:“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愧白法,谓内自惶愧,发露罪瑕,更不敢作。”

故事一:唐朝的哥舒翰和安禄山同为大将,两人常起争执而相持不下。后来安禄山造反,哥舒翰被他掳获。安禄山对他说:“你以前常轻视我,现在要怎么办呢?”哥舒翰跪伏在地说:“臣下的肉眼,不能认识您这位圣人。”安禄山笑了起来,就任命他为司空。后来安禄山把所有投降的唐将全都杀光,哥舒翰竟然也被杀死。

故事二:宋朝的大臣范纯仁,曾与司马光因议论朝政而意见不合。后来朝廷中小人当道,就要惩治和司马光同党的这些正人君子;而当时另外一位大臣韩维因在当官执政时,与司马光意见不合,得以免受牵连。有人劝告范纯仁,可引用韩维先例,以免被朝廷治罪。范纯仁说:“以前我和司马光,同朝议论国事,意见不同也是正常;如今为求幸免,不被朝廷治罪,拿它作藉口,那就不应该了。与其有愧于心而幸存,还不如心中无愧而死。”于是范纯仁就被贬官流放到远地。

【再析】鲁子晋先生说:“不应免除却幸免,就叫做‘茍免’,这应要深感惭愧自责。然而世上有一些人,靠着关系得以茍免,对于被杀的忠良之士反而嗤之以鼻,对节义之人被害反而大加讥讽。此辈小人虽然茍且保全了性命,但他们的良心早都已死,现时就已经没颜面见人,更不必论其死后是会如何遭人唾骂。至于那些市井小人为非作歹,表面上虽幸免于刑罚的灾祸,殊不知这正是上天在加重他的灾祸!他却还习以为常继续做坏事,而且毫无羞愧之心、悔改之意,到最后不能避免受祸,这样不知反省,实在太悲哀了!”

延伸阅读:认恩推过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