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January 2025

败人苗稼

【解释】毁坏他人的农作物。

【分析】人民须依靠谷物来活命,更何况农夫春耕夏耘,经过多少勤苦努力,才能有所收获;而缴纳官府税粮及偿还私人债务,都仰赖这些收成。怎可阻绝水利而使他田地干旱,破坏隄防而使他稻田淹没,放纵牲畜去践踏滥食他的作物,让天地生长的谷物不能收成,使农夫徒劳而无功?这是多么的不仁慈!然而不仅如此,在上位的人不重视农耕时机,不讲求水利灌溉,这也属于「败人苗稼」之类,所以也可用这罪名来论断他。

故事一:清朝康熙丁未年,湖广(今武昌市)乡民李甲以贩牛为业。他想要把牛养肥,所以每到稻谷成熟时,在四更天就骑牛到处吃稻谷,远到数里之外,大都习以为常。因地广人稀,所以没被发现。有一天,李甲忽然被雷打死,在他背部有朱红的字写着「纵牛害稼」四个字。(也就是放纵牛只,残害农作物。)

故事二:清朝的高斌担任唐州(今河南境内)知府,辖内土地空旷人口稀少,田野荒芜没人耕种。高公到任后,就到各地田原巡视,知道土地都可耕种,所差的就是缺少人力而已;于是就召募两河流域的百姓,按照人口数目,分别授给田地。共增加一万三千三百户人家,授给田地三万一千余顷,甚至山林杂草荆棘丛生的土地都变成良田。

故事三:许规在担任丹阳(今镇江市东南)知府时,刚好遇到大旱灾;于是许公不顾禁令,导引练湖(在丹阳县西北)之水,来救农田。那年就有一万余顷的田地大丰收。

故事四:宋朝的王济,在当龙溪(今福建同安县西南)县主簿时,县里有处大池塘,相连数十里,先前被当地恶霸所占而独享其利,王公就将它全部收回给民众使用,因而全县不再有干旱的忧患。

故事五:宋朝的苗时中,在担任宁陵(今河南境内)县主簿时,县内有条古河,堵塞不通荒废已久,于是苗公就派遣兵卒疏通,因而县内田地就变成肥沃的土地。

【结语】以上诸公所付出的心血,都足以使百世子孙受惠。那些存心想要破坏、及坐视水旱灾肆虐而不想办法处理的人,就应以此为借镜。

延伸阅读:破人婚姻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