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一切法从心想生”,“依随正转”。“正报”指自己的起心动念,“依报”则包罗甚广,近从个人的身体相貌,远至周边一切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自然生态、虚空法界,无不涵盖其中,皆随顺各人心念染净善恶而呈现美丑好坏。故知“心行是因
,祸福是果”,“相随心转,风水在人心”;此实为一切化解灾难、修积福德之理论依据。
然消灾必先修福,修福必先忏除业障。一切佛法,皆是忏悔修福的妙法。一切忏悔修福法,皆是佛法。故曰:无有一法不是佛法。善恶标准为何?精要言之,儒之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
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具体落实,在于《弟子规》。佛之三福、六和、十善五戒、十愿十度;具体落实,在于《十善业道》。道之崇尚自然法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清心寡欲;具体落实,则为《太上感应篇》。若论修学次第,首应遵依《感应篇》,明因识果。次循《弟子规》,恪尽人事。力行《十善》,以为菩提大道之基始。静观中国历史,五千年来虽经朝代兴替,但古圣先王对儒、释、道三家教学之普遍弘扬,无不重视,故能成就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至近百年,西风东渐,人人崇尚科技,功利为先,漠视传统文化,忽略因果、伦理、道德教育;演变至今,小自个人、家庭,大至国家、社会,乃至自然生态、宇宙平衡,一一遭受严重破坏。地球、人类的继绝存亡,实为今日世界共同面临的最大课题。
老子云:“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常,即常道,因果、伦常、道德是也。如日月星辰之运行,春秋四季之流转,永恒不变。生而为人,若能深明本分应循之常道,随顺自性本具之德行,则身心健康,百病不生。如中医强调:仁慈养肝,正义养肺
,礼乐养心,智慧养肾,诚信养脾胃。若违逆性德,则怒气伤肝,悲恼伤肺,愤恨伤心,烦恐伤肾,痴疑、怨天尤人伤脾胃。
佛法说明,随顺戒定慧(伦常道德),则天清(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地宁(不贪无水患,不瞋无火灾,不痴无风灾,
不慢无地震)。由是而知,七十年代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之语:“欲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的具真实智慧。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圆满涵摄伦理、道德、因果、哲学、科学教育。学习伦理道德教育,则耻于作恶;学习因果教育,则不敢作恶。故于五者之中又须特重因果教育。若未深明因果,虽奉行伦理道德,遇逢高名厚利诱惑之时,往往难以自持,而成义始利终之深憾。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常言:“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若欲挽回世道人心,舍提倡因果报应,纵令其学识道德、神通智慧与圣贤佛菩萨相齐,亦无如之何矣。况其下焉者乎。”
今有王丽民警官诸君子发大慈悲心,重编《集福消灾之道》,详释因果至理,引人深思,发人警醒。文笔润饰、排版校对,无
不认真负责,诚属难得。嘱余为序,义不敢辞。祈愿有缘阅读此书、认真奉行者,均获消灾集福之真实利益。人为福人,居为福地,百福千祥、灾消福来,即在当下。谨此数语,略表随喜赞叹之意。
释净空 谨识 二○○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延伸阅读: 赵丽云居士序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