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December 2024

慢其先生,叛其所事。

【解释】轻慢教导我们的老师,背叛自己所应服事的长官或上级。

【分析】所谓的“先生”,就是要传授圣人的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父母生下我的身体,更须靠先生成就我的学业,所以对他的尊敬,要和对待君王与父母一样并重。现代人请老师教导孩子,往往只流于形式,吝啬聘师礼金,有失礼节,甚至出言不逊,举止反常故意轻视老师,这种人和禽兽并无差别。至于做先生的人,是要开启后辈智慧,使能觉悟,甚至成圣成贤,这种阴德最大!怎可拿了人家供养的酬金,却放纵人家子弟而不严管勤教,致有不能成材的忧虑。甚至有的先生还代替子弟作好功课和技艺,欺瞒他的父母兄长;只为贪图财物,贿赂买取功名。我不晓得他将要受何等的报应!对老师傲慢固然不可以,但老师不尽责被人轻慢也不应该。

故事一:东汉明帝即位后,就拜桓荣(沛郡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家中贫穷,以做佣工自给,好学不倦,光武帝即位拜为议郎,入宫教授太子,官位做到太常)为老师,平时能克尽学生之礼,诚敬对待他。当明帝临幸(古时帝王行动所及)太常府时,命桓荣面东而坐,为他设置凭几和手杖(古代用以孝敬老者的礼物),并集合文武百官,以尊贵的礼仪礼敬他。

故事二:宋朝的游酢和杨时,同拜程颐为老师,有一天相约去拜见老师,刚好程颐在闭目静坐,两人就站在旁边等待;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积雪已深达一尺多,但两人都毫无懒散疲倦的表情,而且愈是恭谨,后来终于成为濂溪洛阳两个学派的传人。(濂洛之学:指宋代理学四大门派中的濂溪周敦颐,及洛阳程颐、程颢所传的学术。)

故事三:宋朝彭汝砺(饶州鄱阳人,英宗时进士)拜博学能文的倪天隐为师,以极恭敬的礼数事奉老师。后来倪天隐夫妇都过世,又没儿子,彭公就为老师夫妇料理丧事,又将其女儿嫁给当时的进士宋涣。

故事四:宋朝的岳飞拜周同为师,周同教他拉引三百斤的大弓。周同死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就到老师坟前,上香祭祀跪拜哭泣,并拉引周同送给他的弓,射了三箭后才回家。

故事五:从前有户农家,生了一个儿子,请老师教他孩子读书,心意非常殷切;但他对待老师,则是太过随便而不尊敬,用餐只给简单蔬菜,礼金必给劣质银子。老师虽然非常尽心教了很久,但这孩子阅读他人文章都很清楚瞭解,等到自己作文章时,则一无可取之处,这事也真奇怪,后来只好从事农业。

故事六:从前有位老师很没胆量,他有个学生聪明狡猾又顽皮,用纸糊了个巨人头,晚上拿到教室墙外晃动;老师看到之后非常害怕,立刻夺门而出,跑到朋友家中,病了三天才好转,最后不敢再回学馆上课。后来这个学生又在墙外,看到那个巨人头,心中以为是自己糊制的;等到就近一看,那个巨人纸头却在向他吹胡子瞪眼睛,把他吓得跌倒伏地而死。

【分析】事奉老师的方法,应像子弟事奉父兄一样。老师走路时,要跟在后面;老师坐下时,要站在旁边。路上遇到老师时,要立正拱手敬礼;老师说话时,要虚心洗耳恭听。老师受到灾祸忧伤时,要感同身受;老师有吉凶祸福事情时,要与他同甘共苦。老师在世时,要以端严礼节事奉,不可逾越规矩半步;死后要在心中守丧三年。如能做到这种地步,就差不多可尽事师之道了。

故事七:从前有位王老师,训诲儿童时,必定尽心尽力,且不计较礼金多少。经常说:“天地君亲师,五者并列在一起,可见同等重要。一旦童子拜我为师,他的终身成败荣辱,我都应该负责;如果我不能尽心尽力教导,恐会误人子弟,就跟庸医不明医理而医死人,是犯同等的罪过。”他又很喜欢为小孩讲孝悌故事,说:“学生要先从存心开始,而后再学习文章之事;先要从敦厚本性做起,而后再谈及施行仁道。如果一个人在孝悌上有缺失,纵然才华盖世也不值得尊重。”王老师到晚年生了文康公,大家都认为这是他善教子弟所得的善报。

【再析】近来师道沦丧,真是令人想痛哭而大叹,为人师表不曾思考误人子弟,必遭神明谴责!从前有位读书人,年纪已六十多岁,跟他妻子说:“我这辈子虽没像别人那样发达,但还好有个好的教书职务,使我得以成家立业。”讲完之后,当晚就梦到父亲责骂他说:“你命中本可考取功名当官,只因你当老师时荒废职务,文昌帝君已削去你登科名籍,自己却还那么夸口吗?”唉!从此处看来,当老师而误人子弟,实在也很危险啊!

【分析】所谓“事”,就是在下位的人事奉在上位的人。像下属官吏对于上级长官,部下士兵对于将领统帅,奴仆婢妾对于自己主人,都称为事。所谓“叛”,不一定要明显做出叛逆行为,只要对上级危急不主动帮助,或对上级利害不去关心,就“叛”。

故事八:三国时代,吕布①事奉丁原,就像自己亲长一样对待,后来为董卓而杀丁原②;既然已事奉董卓③,并发誓成为父子,又为王允④而杀董卓。之后被曹操兵将所擒,曹操想要放他生路,刘备就说:“明智的曹公,您没看到吕布是如何对待丁原和董卓吗?”曹操醒悟,命属下用绳将吕布缢死。

【说明】
①吕布:东汉九原(今内蒙包头西北)人,善于骑马射箭。最初事奉丁原,担任主簿,后来杀丁原以事奉董卓,并发誓成为父子;担任骑都尉,迁中郎将,封都亭侯。后因失去董卓欢心,又与董卓婢女私通,于献帝初平三年与王允合谋杀死董卓,任奋威将军,封温侯。后来拥兵割据,而为曹操擒杀。
②丁原:后汉人,本出自寒家,善于骑射,累官并州刺史。灵帝崩,丁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黄门(宦官),拜执金吾。何进失败后,董卓将为乱,想杀丁原,因吕布见信于丁原,诱使吕布杀之。
③董卓:东汉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桓帝时,官羽林郎,灵帝时,为前将军。帝崩,董卓引兵至京师,诛杀宦官,废掉少帝,杀死何太后,立献帝,自为太师,淫乱凶暴,袁绍等起兵讨董卓,后来为吕布所杀。
④王允: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献帝时,官司徒,当时董卓擅权,王允阳为阿附,而私下结交吕布,密谋诛杀董卓,后为董卓部将李隺、郭氾所杀。

故事九:从前四明(在今浙江省境内)地方有位杨忠,是戴献可的仆人。戴献可非常富有,派杨忠主掌一个村庄,这里有丰盛的鱼盐竹木等资产。戴献可死后,儿子伯简年纪还小,喜欢和不良少年厮混;过了几年,家产都花光了,只剩下杨忠主掌的村庄还在,就前往依附他。
杨忠就将所有资产,如数列册呈献他,伯简非常高兴,又和从前一样乱花钱,杨忠哭劝他,伯简却不听。有一天,这些不良少年又来聚在一起喝酒赌博。杨忠就拿着利刃前往,把为首作恶的人捉住,数落他说:“我事奉主人三十多年,少主年纪还小,你们却教唆他做坏事;现在家已破产,幸好我还保全这些家业,如果你一定要将这些毁掉,我就先砍你的头,然后再到官府自首请死,以报答我主人,使他在九泉之下能安心。”
这人认罪之后,请求杨忠不要杀他,发誓从今以后不敢再来。杨忠就送些锦帛叫他们回去。然后回头哭着向少主谢罪说:“老奴行为惊吓冒犯到少主,希望你从今以后,改掉以前坏习惯,只要听从老奴的话,尽心努力作事,不到二三年,以前的家业就可恢复。要不然,老奴就当立即自沉于海底,不忍心看到将来少主饿死,而且还遗留羞耻给戴家的后代子孙。”伯简听后感到非常惭愧,哭着照杨忠的话去做。过了几年,果然将以前的田宅全赎回,杨忠后来享有高寿。

【再析】听说从前吴郡(今属苏州市)地方,有位沈恒吉,曾养一只狗,后来恒吉生病,这狗就不吃东西,等到恒吉死了,牠就大声呼号,足足叫了整晚才停。过了一年出葬时,这只狗就撞墓旁而死,让人感到这只狗真有义气。回看世上那些为生死利害关系,就改变节操而变心的人,实在连这只义犬都不如啊!

延伸阅读: 诳诸无识,谤诸同学。

以上资料来自:
《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王潮音整理,2010年2月最新版,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流通处:加影净宗学会(96, Jalan Reko, Taman Hijau,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集福消灾之道(原名:感应篇汇编白话)》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