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September 2024

《无往生心集》(五十七)

我在学校的时代,前校长周邦道先生,曾以教育部督学的身分回到学校两次。我与他老人家见过两次面。而得时亲教益,还是在台湾这一段长时间。一九五八年我离开工作,赴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跟他学佛。当时老校长也住在台中,任教于农学院。他也学佛了,于是我们见面显得格外的亲切。

李老师在台中创办慈光图书馆,老校长也是董事之一。出家之后,我再回到台中求学,老校长勉励我,学业未成就前决不可离开善知识,学道最要有坚忍,李老师是当代希有的大善知识,我辈有缘亲近,实为大幸。慈光图书馆每星期三例行讲经,老校长听经从未缺席,他老人家听经很用心,而且写笔记,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榜样。最难得的是李老师在台中莲社开办经学班,培养讲经人才。我到台中时,机缘很好,也参加了这个班。班上的同学都是初学佛法的人,当然也是第一次学讲经。那时我们共有二十多位同学,年龄都很大,学历都很低,其中几乎三分之一是小学程度。年龄最大的是林看治居士,当时已经六十岁了,也是小学程度。

李老师将男众、女众分开练讲,男众是每星期天在台中灵山寺练讲;女众是每星期六在台中莲社练讲。学生们练讲,老校长也是每次必来听讲,也非常用心,与听李老师讲经的态度没有两样。当时李老师曾多次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讲,周老居士是位长者,无论国学、佛学皆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为人实在是今人最好的模范,确实如佛经上所说的“菩萨不轻初学”,对于初学的人决不敢轻慢。回忆庆公当年在学校时,爱护学生超过自己的子女,这是每位同学皆能称道的。我们作他的学生,对他老人家的恩德终身难忘。我们要纪念老师,一定要学习老师治学、办事、处世的精神,尤其是他老人家大公无私,慈悲博爱的德行。

他曾经担任过教育厅长,在台湾曾任考选部政务次长。公家配给他一辆轿车,而他老人家除公务之外,私人出门办事决定不乘坐公家的车辆,为国家节省汽油,他还是坐巴士。在这个时代表现这种美德之人,我从未见过第二人,也从未听说有第二人。他确实做到公私分明,绝不浪费公家一分钱。如果国家的官员都能像他老人家一样奉公守法,社会自然繁荣安定,国家必定富强。

我于台中学成之后在全省巡回讲经,时间约有二十多年,而在台北讲经的时间最长。我没有道场,因此讲经都是租借场所,常常变换地址。但是老校长迁居到台北之后,我讲经的法会,他老人家从未缺席,令我非常感动。他对我爱护倍至,我讲述有不妥之处,他会告诉我。告诉我的时候,决不会有第三者在场,显示他真正对于学生的爱护与关怀。

这些年来,我在台北先后创办华藏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会。承蒙老校长慈悲允任基金会的荣誉董事长。晚年他的眼睛不好,晚上出门不方便,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来道场听经的次数逐渐减少。他告诉我,实在是因为体力与视力的关系,才没有再来听经。但是对于我与基金会,他一直都很关心、照顾,使我非常感激。

今天怀念老师的德泽,正是佛陀在大乘经上常说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他老人家都做到了。我们应当效法老校长为人处世的精神,与奉公守法的美德。“好学不厌,诲人不倦,不轻初学”,这句话即是大乘经典里的“菩萨行”。我们在这一生中,能真正见到老校长为世人、为学生,确实做了活生生的榜样,使我们对于佛经中讲的菩萨行,有更深刻的领悟。老校长虽然离开我们了,然而他的教诲与精神永存在人间。我们身为他的学生,应当身体力行,将老人的慈悲德行发扬光大,深信必定能嘉惠后学,利益社会广大群众。

延伸阅读:《无往生心集》(五十八)

以上资料来自:
《无往生心集》,净空法师讲述,承印处:台湾●福峰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流通处:菩提净宗学会(加影仙水港村 No.22A, Lorong BA 6,, Bukit Angkat, 43000 Kajang, Selangor,Malaysia),2000年1月版本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无往生心集》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