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July 2024

十、持名念佛,畅佛本怀

净空老法师讲述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恭敬整理
恭录自《二O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三O六至三一五集

“总之持名念佛,是诸佛本怀,究竟方便,径中之径。此诚为万古不移之论。因人临终,万苦交迫,除持名外,余行难起。如《观经》云:五逆十恶之人,应堕恶道。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此文不长,非常重要,如果真正参透了、真正明白了,就会如海贤老和尚一般,死心塌地一句佛号念到底。

持名念佛,蕅益大师说了四个字,信、愿、持名。信愿是“发菩提心”,持名是“一向专念”,净宗之至简至要说尽了。这句话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第一法门。如果还有怀疑,不能完全接受,这是智慧、善根、福德之不足;如果有智慧、有善根福德,一听说马上就接受,不再怀疑。海贤老和尚虽然不认识字,未曾念过书,可是师父给他剃度,就教他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能够依教奉行,真干,一干就干了九十二年,有目共睹,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从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他表演给我们看的,是菩萨再来,不是凡人。是来救度现前世界二十一世纪的苦难众生,把我们度到何处?度到西方极乐世界,使我们有机会亲近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无论是什么地位,虽然有四土三辈九品,可是生到极乐世界之人,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观经》所言,五逆十恶,应堕恶道之人,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就接受,念了一声、两声、十声,真往生了。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此言重要,阿惟越致是什么地位的菩萨?法身菩萨,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菩萨,称阿惟越致。一般人要修到阿惟越致,经典中说,无量劫时间太长了,无法想像;遇到这个法门。此生就成就,太快了!在一般人不可能的事情,对你变成可能,无比稀有、难得!

所以我们要珍惜,真正把这句话搞清楚、搞明白、接受了,一切法都圆满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所传的、所期望的究竟圆满。不但如此,即是如经上所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修、所得、所证、所传的无量法门,也在这一句佛号当中,无有欠缺,全都得到。所以说究竟方便,称佛本怀,捷径当中的捷径,念老下文说,“诚为万古不移之论”,一切诸佛皆是此说。为什么?因人临终,我们此生受苦,何时最苦?临命终时最苦,万苦交迫,除持名之外其他都难。念咒他学不会,念经经文很长,他没时间了。所以,除此句阿弥陀佛名号之外,其他一切行门,对他而言都非常困难,无法做到。

下文举《观无量寿佛经》中的一段话,五逆十恶之人临命终时应该到哪里?到三恶道。真的造作五逆十恶,是恶道中的地狱道。五逆,杀父亲、杀母亲、杀老师(阿罗汉是老师)、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我们有没有做?做了自己都不知道,五逆之中破和合僧。出家人都不例外,我的法门好、你的法门不好,就是自赞毁他。对一切学佛之人,目中无人,没有尊重心,这是什么罪?你在做样子教化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瞧不起佛法,瞧不起出家人,对佛法、对出家人起分别心,失去恭敬心,这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的反面是僧赞僧。今日世界动乱,动乱的程度在过去历史中前所未有。我们生在此时代,儿女不孝父母,瞧不起父母,学生不敬老师,也瞧不起老师,心浮气躁,贡高我慢,不知不觉就造了五逆十恶。严重的,堕无间地狱,次一等的堕大地狱,再次一等的堕小地狱,数不胜数!

我们学佛,《大方广佛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位菩萨做出榜样。五十三位善知识,人人修的法门不同,皆互相赞叹,自己谦卑。我戒定慧三学修得不好,我只选择念佛法门,其他的法师、善知识都比我好,我不如他们,这是善财童子说的。第一位善知识是吉祥云比丘,修般舟三昧,就是专修信愿持名,因此五十三参第一参是净土法门。善友是吉祥云比丘,八十卷经中称德云比丘,贞元翻译的四十卷,吉祥云比丘,是同一个人,翻译不一样,德云就是吉祥云,吉祥云就是德云。跟此地所说的相应,持名念佛,诸佛本怀,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参,以他开始,信愿持名。

到最后一参,一个头一个尾,五十三参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是普贤菩萨。他如何教善财童子?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把善财童子送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我《华严经》讲到此地,才真正回头接受净土法门。虽然我净土五经一论都曾讲过,我不修此法门,我还是走广学多闻的路子。数十年来广学多闻没把握,摇摇晃晃,年岁也大了,再要继续如此,往生没把握,所以要放下万缘,《金刚经》所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世间法统统放下。回过头来,学海贤老和尚,信愿持名,专求净土,别无二念。

此地举例,临终之人最后遇到善友,劝他念佛法门。为何劝他念佛?其他都来不及了,所以都不必讲,他已经不能听经、研究经教了。只有一句佛号,有信有愿,他就能往生。即使是五逆十恶也能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无有例外,他就成道,等于法身菩萨,得到法身菩萨同等的待遇,不可思议。所以善友说,“汝若不能念”,念是观想,十六观中前面的十五观都不行,最后第十六是持名,“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观想、观像都不能用,就用持名,信愿持名,念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

“如是至心”,此时真心,不夹杂妄念,远离分别执著,一心称名,“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每一念,此声佛号,“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你念十声佛号,咽气了,那就除八百亿劫生死之罪。这就是念佛功德、念佛的好处,所以能顺利往生,往生无有痛苦。“命终之时”,此人往生了,“见金莲花,犹如日轮”,日轮是什么意思?放光,金色金光。“住其人前”,此临终之人看到了,就在他前面,阿弥陀佛接引他往生,“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念老此文引经据典,皆是释迦牟尼佛所说。

“经云临终不能观佛,但仍能念佛名号,是显持名之法,实为至易也”。临终时观想不行,他不能作观,痛苦逼迫着他,教他念佛行,带他念佛好,这是助念。所以能念佛名号,是显持名之法实为至易。信愿持名四个字,没有比此更容易、更稳当、更简单的。此时,临命终最后一念,我们要用此法,此法太好了!

下文,“临终易念”,容易念,“因得往生,是为至稳也”,别的法门靠不住,此法门稳当。“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是为至顿也”,顿是顿超,很短的时间就成功了。“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十念即得往生,带业凡夫,顿齐补处,是为至圆”。圆满到极处,不是小成就,是大成就,大到什么程度?让一般人不敢想像、不能相信。此时劝你一定要信佛,不能信一般人,一般人智慧、德能、相好,一切的一切都无法跟佛相比。我们是听佛的话,还是听一般人的话?这是关键之所在,此处不能错,一错那就完全错了,你又在六道继续搞轮回。这一堕恶道,佛在经典中说,你在三途中轮回多长时间?五千劫。你怕不怕?这一错了,临终最后一念不是念佛,是业障现前,这一下就要耽误五千劫的时间,你才能再得人身遇佛法,这决定不能错了!

五逆十恶,临命终十念、一念就能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就是顿齐补处,补处是等觉菩萨。你要修成需经无量劫,这不是你修的,而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让你得到。所以,你还是带业凡夫,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可是到极乐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一切享受跟等觉菩萨平等,这是顿齐补处。没人相信,天下哪有如此便宜的事情?真有,相信的人得到了,真干的人得到了,就是一个信、一个愿,愿就真干,信就不怀疑,真成就了。所以我在八十五岁发愿,一生就讲这一部经。因为这部经是大圆满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再推而广之,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所说的一切经,都在其中,这一部就是。再浓缩,一句佛号,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不再拐弯抹角,一直下去就到达,非常快速。

“持名妙法既至简易稳妥,又复最极圆顿”,圆是圆教,顿是顿超,“是故十方如来同赞,千经万论共指”。这两句话,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多次写过,常常挂在嘴上。十方如来同赞,共同来劝告、提醒我们,将此法门介绍给我们,殷切盼望我们认真修学此法门。千经万论共同指归,归净土,指西方。“世之行人”,世间修行人,实实在在应该赶快“发大心”,这个大心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所以佛门中的称谓,我们尊敬他,称他为大师。此称誉不可随便称呼,能度众生一生成佛者,才能称为大师。所以习惯上,只有净土宗的祖师称大师,其他宗称祖师即可,不称大师。可以称大士(菩萨),观音大士、文殊大士、普贤大士,不能称师。唯独净宗的祖师称大师,因为净土法门是教你一生圆成佛道。遇到这些老师和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诸佛如来就是用尽方法统统把你引归到极乐世界。

《华严经》到最后五十三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普贤和净宗有何关系?普贤是娑婆世界净宗初祖。还有比他更长的,尽虚空遍法界提倡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初祖是谁?大势至菩萨。《楞严经》中说,大势至菩萨是遍法界虚空界第一位宣扬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的法界初祖。娑婆世界初祖是普贤菩萨,世尊讲经第一部讲《华严》,是在定中所讲,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娑婆初祖。

中国的初祖是东晋时代,那时净土宗经典没翻译出来,只有一部《无量寿经》。远公大师(慧远大师)就根据此部《无量寿经》建立第一座净宗道场,庐山东林念佛堂,今东林寺,慧远大师是中国的初祖。日本的初祖,不是日本人,是善导大师,我们很佩服他、很赞叹他。他们从中国学成之后,尊初祖为善导,自称为第二代,二祖、三祖代代相传,非常难得。所以各个地区都有初祖,初祖很多。美国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很发心想参加汉学院,专攻《无量寿经》。我就告诉他说,你将来到美国当初祖!此人很难得,很有善根。

最后这段总结,“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宗有三个意思,第一、主要的,第二、重要的,第三、尊崇的(尊重的、崇高的)。净宗的宗旨是什么?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最尊崇的就是信愿持名。信愿是发菩提心,持名是一向专念,所以本品的经文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中国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把它浓缩得更简单,“信愿持名”四个字,信愿就是发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专念。此是净宗之宗旨。“因上二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可分割。发菩提心,信也,愿也。一向专念,行也”。净宗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信、愿、行三资粮少一个都不能往生。一定要相信,一定要发愿,真正相信、发愿,你就能把世间,再有,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门,你会统统放下,一向专念,决定求生净土,不再走冤枉路。三资粮具足,一个都不缺。

“《弥陀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指南是最高的指导方向,“由此执持名号”,才叫正行。如果有怀疑,对世间有留恋你就造业,那不叫正行,叫偏邪。如果将其他不是佛法的夹杂在其中,就变成邪法;虽是佛法,方向偏差,所以达不到目的地,这很重要。意思是说,“无上菩提心,乃修净土者之指南针。航海者,赖指南针以定方向。欲出生死苦海,直登极乐彼岸者,则赖菩提心以为导引。故知发菩提心者,修净业者,必不可少也”。此话分量很重。菩提心,真信真愿,从何处表现出来?你真的把世间舍掉了,在此世间确实做到一无所求,好!你的真心现前了,而不是用妄心。妄心是有妄想、杂念、有分别执著,用真心,将此全放下,对人、对事、对物,一句阿弥陀佛就对了,这无比重要。

我们念佛就是求西方极乐世界,求亲近阿弥陀佛,诸位想一想,还有哪一位善知识能跟阿弥陀佛相比?如此好的老师你不要就错了。真要放下!不要争名逐利,不贪图享受,修行人很简单,只要每天吃得饱、穿得暖,有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就对了,要真干。除非是佛给你使命,像海贤老和尚,要你表法,做好榜样给人看,得佛力加持寿命延长了。即是教你表此法,海贤老和尚,真正像一个修行人,是好榜样。

自己日常生活对人、对事、对物用真心,何为真心?信愿持名是真心。佛号断了就是妄心,因为打妄想了。无论是什么念头皆是妄想,我念本师释迦牟尼佛行不行?我念药师如来行不行?不行,佛没教我们如此念法。前面说得很好,你们的本事比我大,你们敢做,我不敢做。你们认为时间还长,我是九十岁的人,在世间不长了,不定什么时候走,念念都想到求生净土。不要以为九十还有一百、还有一百一十、还有一百二十,那是开玩笑的话,不是真的,真的是随时可以走。所以日日都把今日当作我最后一天,一样都带不走,还想要什么?没有人逼我,我得自己逼自己真干。别人恭维说无量寿,那是假的,不要被欺骗了。

信愿持名,佛号一句接着一句、一句接着一句,这很重要,前面说过,一定要把生处变成熟处,熟处变成生处。此话说得容易,做起来不容易。我们的熟处就是妄想、杂念、分别执著,生出就是这句佛号,老念老断、老念老丢,这是生处,要对换一下。让我们念佛成为熟处,真的除了睡觉、吃饭佛号中断之外,吃完、睡醒了佛号就起来才管用。绝不能儿戏,要干真的。所以,何为正行?一切皆从真实心中作,正行说法很多,现在统统都丢掉,只取一法,念阿弥陀佛就是正行;阿弥陀佛丢掉就是邪行、就是偏邪。“又由此菩提心,而持名号”,这是正行。没有菩提心,“虽持名号,亦非正行”。

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中说,“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信愿重要!信愿从何来?大家信愿都不坚固,信愿要学经教,经教熟透了,读《无量寿经》,真正修净土之人一天至少要读十遍。初念时念一遍大概两小时;念一年熟了,念一遍一小时;念两年,念一遍半小时,那十个小时可以念二十遍。为什么?你熟透了,信愿坚固,能帮助你持名不间断,妄想、杂念会统统丢掉,只要有妄念起都是业障,障碍你不能往生。

初学建立信心,《无量寿经》很深,怕我们依此法门修行还是有怀疑,那怎么办?黄念祖老居士有补充读本,《净修捷要报恩谈》,能帮助我们建立信心,由此下手。我们做了有声书更方便,一天至少听一遍,能把有声书听三百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相信你对于净宗的信心、愿心就能发出来。然后再念《无量寿经》就会有悟处,一千遍有一千遍的悟处,两千遍比一千遍悟得更深、更广,三千遍遍遍不相同。如此才能够弘扬净宗,真正劝人念佛,人们对你产生信心,不是道听途说,真下功夫,你说的话是从自性流出来,不是耳听口说,听者感受不相同。所以,“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反之”,反过来,“虽发菩提心,但无求生净土之愿行,另修他门,则非净土之机,亦不得往生”。这种人不少,他虽然发菩提心,菩提心不是真的。菩提心是觉悟,菩提是觉悟,真正觉悟了。没有真的觉悟,在佛门当中修福,来生人天福报,这不是菩提心,菩提心决定帮助你出离六道轮回,出离十法界。小乘没有发菩提心,他能证阿罗汉果,永远脱离六道轮回,没有脱离十法界。发菩提心才能够脱离十法界,修其他法门能得定、能开悟。

无论哪部经,你选一种,一门深入,只读这一部经,不求解,不要求懂,只念得没错,字没念错,句子没念漏掉。读上一千遍,其义自见,这部经的意思你会明白,小悟,也很管用;再念一千遍,中悟;再念一千遍,大悟;再念四千遍、五千遍,大彻大悟。可是条件是要用菩提心,不用菩提心不行。菩提心,有信有愿,没有行,不念阿弥陀佛。大乘八个宗派,除净土宗,其他七个宗派都可以修,如果把修行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就是有信有愿也能生。但是,我觉得还是《无量寿经》好,是正行,与之相应。其他的经论到极乐世界再修,因为我的寿命很短,我到极乐世界求无量寿,样样都学得成功。这个方法好!我们接触到了,不能放过。

最后的结论是把经文结放在此地,“是故经中,三辈往生,俱云”。上中下三辈往生都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盖此实为三辈往生必备之正因”。此地总结得好,完全回归正传,这是必须具备的正因。本经第二十四品“三辈往生”,第二十五品“往生正因”,这是净宗最高指导原则,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特别详细,真正是苦口婆心。


以上资料来自: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净空老法师讲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恭敬整理,承印处:福峰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赠书处:华严净宗学会(48, Jalan BS 14/1, Taman Bukit Serdang, 43300 Seri Kembangan, Selangor, Malaysia),2016年6月版本
***  备注:
以上问答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