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卷●二001年一月十日
开示: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
诸位同学,大家好!这两天受到一点风寒,有一点感冒,喉咙沙哑,今天我就不讲《十善业道经》,因为这是要录像,我们要保留较好的音质。所以,我利用这段时间闲话家常。
学佛一定要明瞭「佛」是什么,如果对于「佛」真正的意义不了解,我们的学习,到最后都是落空。自古至今,发心学佛的人不少,但是真正有成就的人不多,原因是什么?不知道「佛」是什么。佛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佛」是我们自己的自性。经论里面讲「当人自性」。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不是的。如果是释迦牟尼佛的,我们就是跟他学了。他四十九年所讲的是什么?是我们自己的自性,所以佛学称为内学,道理在此地。如果心外求法,那叫外道。我们把佛法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的,我们学成之后就是外道。这个认知是关键,我们不是跟别人学,我们是向自性里面学。这是佛陀教学最伟大之处,不但释迦牟尼佛如是,孔子、孟子亦如是。
儒家的学说,现在流传得最普遍的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不是孔子的思想?是不是孟夫子的思想?不是的,也是自性,当人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我们要有这个认识,然后才真正能有所得。得的是什么?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我们得的是这个。悟入之后,才真正明瞭,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与自己是一体。在佛法里,最具代表性的是《华严经》,称之为佛法的根本法轮。在儒家,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四书》。
《四书》是宋朝朱夫子朱熹会集的,他会集得好。在这一本书里面有理论,有方法,还带表演,那个模式与《华严经》一模一样。所以我看了之后,我在猜想,朱夫子的灵感一定是从《华严经》得来的。《华严经》有理论,有方法,有表演。四书里面,《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是孔老夫子的表演。也就是说,把《中庸》的理论,《大学》的方法,落实在自己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做出来给我们看。孔夫子做出来了,孟夫子也做出来了;孔夫子做得圆满,孟夫子做得不够圆满。因此,孔子是圣,孟子是贤;一个是佛陀,一个是菩萨。那是我们的性德,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由此可知,《四书》与《华严》真的是无二无别。朱夫子接触过佛教,在经典里面下过功夫。所以在我想象当中,他编《四书》,很可能是从《华严经》上得到的启示。
孔孟教导人,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佛菩萨。他们的总纲领、总原则就一句话,「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一开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整个儒学的总纲领,千言万语都离不开这个原则。佛的教学总纲领、总原则,就是经论里面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的意思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完全相同,说法不一样,意义没有两样。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话,是「无上正等正觉」。诸位细细想想,与《大学》里头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有什么两样?都是从圆满性德里面流露出来的。我们懂得这一个纲领、原则,然后才能够真正明瞭,儒、佛的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尽、永远没有间断的。无量劫来,往后是无量劫后,生生世世都在学习。学习没有止尽,学习没有间断,成了佛,做了大圣人,还是在学习。为什么?教化一切众生,自己要做一个学习的榜样,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所以,做父母的人,天天在学习,做给儿女看,让儿女照着这个样子学。老师也是天天在学习,做这个样子给学生看。不仅如是,无论在哪个行业,无论在哪个身分,都是同一个道理。长官天天在学习,做给他的部属看;老板天天在学习,做给他的员工看。教学相长,这才能成就圆满功德。由此可知,这个学习从来没有松懈过。今天社会为什么动乱?把这个道理忘掉了,所以,父母不知道教儿女,老师不懂得教学生,老板不知道教员工,彼此埋怨,上下不和,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世出世间法,归结到最后,就是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生生世世在学,不学怎么能成就?何况我们在凡夫地,烦恼习气一分一毫都没有断,不学,怎么能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
佛家讲十法界,就是十个层次。我们现在虽然在人道,天台大师讲《法华》,将十道扩充为一百道,每一道里头又有十道,「百界千如」,这说得好。人道里面有佛道(人中之佛)、人中之菩萨、人中之声闻、缘觉,往下,有人中之三恶道。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我们在人道十界里头,是哪一界?这要有警觉心。
而世尊在经论里面,把十法界最重要的第一个因素跟我们说出来了,《华严》说得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告诉我们:「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道理我们要能体会,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由此可以证明,「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是自己心想变现的,与别人毫不相关。怨天尤人,那是你自己造罪业,你自己会堕落,与别人无关。吉凶祸福,穷通贵贱,都是自己造的,是自己起心动念所变现出来的果报(变现的境界,就是果报)。
佛告诉我们,佛法界是平等心现的,这是一真法界。所以我常说,我们佛弟子供佛,最重要的是供一杯水。水代表清净、平等,让我们看到这杯水,就要想到:我处事待人接物,要用清净心,要用平等心。这个心是纯真无妄,这个心是真心,这个心是佛心,不是别的佛,是自性佛。六度心是菩萨,四谛心是声闻,因缘心是缘觉,十善、四无量心是诸天,五戒十善心是人道,往下,贪婪是饿鬼,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修五戒十善而没有放下贡高我慢,是修罗心。修罗好强好胜,他也修善,但因好强好胜,落在修罗道。如果谦虚恭敬的修五戒十善,就是天道。所以,天心是慈悲喜舍,决定没有贡高我慢。
我们学什么?天天学这些,天天反省,天天检讨,天天改过,天天积善,善才能圆满,过才会逐渐的消除。纵然自己到纯善无恶,这是如来究竟的果地,还是要修五戒十善,表演给没有觉悟的众生看,这是大慈大悲,这是乘愿再来,这是广度众生,还是要做给别人看。尽心尽力,念念要照顾别人,勤修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无畏布施里头最重要的,是能令一切众生心安理得。众生的心不安、有恐怖,你能够帮助他身心安稳,远离恐怖,这是无畏布施。
我们最近在马来西亚古晋的山上建一个念佛堂~「报恩念佛堂」。这个念佛堂有五十四个寮房,一个寮房住两个人的话,可以住一百余人,欢迎大家到那边去念佛。这个道场建了这么多房间,我们决定不卖,也不出租,而是要帮助各个地方念佛的同修。如果你有假期,一个星期也好、两个星期也好,一个月也好、三个月也好,可以到山上去念佛,山上环境非常好。我们把它做为招待所,帮助在家同修。
另外,我们在澳洲建一个道场~「图文巴多元文化中心」,我们不称「寺」,也不称「院」,而叫做「多元文化中心」,这是为我们出家同修建的道场。出家同修若是真正修行,欢迎到那个地方去念佛、研教。我们的道场没有法会,没有经忏佛事,纯粹是个修学道场。这个道场,我们决定奉行苏州灵岩山印祖的规矩,里头的住众不可以收徒弟。如果你收徒弟,就应当自立门户,离开这个道场。这个地方只提供给专门清修的大众。至于弘法利生,在澳洲现在大概有七、八个净宗学会,我们可以到各个地方去讲经,去领导大家念佛。经讲完了,或者是佛七打完了,再回到图文巴来进修。
这是我现前有这么一点能力照顾大家。所以,念念要想到大众,要帮助别人。如果有能力,我多建几个道场;没有能力,就少建几个。绝不勉强,绝不化缘。如果要想盖多少道场,到处去攀缘,这就错了。绝不向人家要一分钱,道场自自然然成就,永远保持清净心、平等心,这就是道。好,今天我就讲到此地。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第118卷
资料来自: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主讲,印赠处:(台湾)了凡弘法学会,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No. 90 & 92, Jalan Pahang, 53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2003年6月印刷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