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卷●二000年十月十七日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五面,经文第三行看起:
【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以上是讲十善业道落实在菩萨六波罗蜜之中,这是最后的一段「般若波罗蜜」。戒、定、慧三学,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必须遵守的三个原则。「定」是心之体,「慧」是心的观照,「戒」是心的行为,所以称之为三学,也称之为三宝。「慧」是佛宝,「定」是法宝,「戒」是僧宝,这是我们讲的佛法僧三宝,三宝具足叫行菩萨道,叫学佛。三者缺一条,都决定不能成就,古人讲,这三条譬如鼎之三足,少一个都会倒下去,就不能够站立。所以我们要学佛,这三条不能不重视。无量无边的法门,你要把它归纳,最后就会归纳成这三条,所以三学是菩萨行门的总纲领。
《十善业道经》是戒学,是戒学当中的大根大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十善相应,就是在学佛。如果还是与十恶相应,那就与佛法背道而驰,愈走愈远。千万不要以为小小戒可以舍。这个思想在近代非常盛行,甚至于在我们受戒的时候也是这么教导。我受戒的时候,戒坛里面的法师、传戒师也认为大戒我们要持,不可以犯,小小戒就无所谓。今天佛教之衰,衰到这个样子,什么原因?就是「小小戒可舍」,坏在这里。殊不知,积小恶就成大恶,又把小小善疏忽了。小小善不肯为,小小恶又不能够禁止,虽然一生学佛,最后还是免不了堕恶道,这个原因我们一定要清楚明瞭。真正修行人的观念与我们恰恰相反,极小的善他肯做,极小的恶他很谨慎,他都不犯,所以他能成就,这叫做真实智慧。世间人则是小聪明坏大事。
菩萨行门六条纲领(六度),前面五条都是着重在事上,这一条是着重在理上,这一条要怎么做法?佛在经论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离妄想分别执着就是「慧」。《般若经》上讲「三轮体空」,我们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离一切相修一切法,这就叫「般若波罗蜜」。所以,般若与前面五度不能离开,离开前面五度,般若就只有理没有事,还是落空了,必须有理有事才圆满,不至于偏在一边。
世尊当年在世,他老人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当中讲「般若」就用了二十二年。我们从历史来看,就知道佛教化众生的确是以「般若」为中心,如果没有般若,前面的五条(布施到禅定)都是善。你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前面四条,果报是在欲界天。如果你修禅定,果报在色界天与无色界天,享天福而出不了三界。如果有「般若波罗蜜」在里面,不但超越三界,而且超越十法界,这才得到究竟圆满的成就。
般若虽然讲了二十二年,讲得这么多,诸位如果去读佛经,在佛经里面部头最大的,《华严》有八十卷,《大般若经》有六百卷,里面重复的句子,千遍万遍都不止。有人说,中国人不喜欢重复,中国人自古喜欢简要详明,言语文字都讲求简单扼要,详细明白,这是古时候文章、言语的标准。能够达到标准的是好文章、好言语。印度人与中国人的习性不一样,印度人喜欢不断的重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我们仔细去想想,是有它的好处。话讲一遍、两遍,就能回头觉悟的少。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他才回头,才真的觉悟。
对现代中国人来说,佛法这个方法有效果。我们中国古老的方法虽然好,效果比不上佛法,佛法重视不断的重复。你就是已经回头、已经觉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还是这样的重复,什么原因?你觉悟了,别人还没有觉悟,佛法是利益众生为第一,其次才是自利,大小乘的差别,实在讲,就在这一点。
大乘法是利益众生第一,所以把慈悲摆在前面。小乘法是以自利为第一,所以把寂静摆在前面。中国接受的是大乘法,在慈悲里修寂静,这是自他两利。寂静是禅定,慈悲是落实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如果离开前面四门,慈悲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慈悲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意思前面都跟诸位报告过了。
布施的心决定不能断,布施是利益众生,利益苦难的众生。哪些人有苦有难?三界六道各个人都有苦、都有难,只是所受的苦难不一样而已。有些人无论在精神、物质、身心,都受苦难,很可怜。有些人物质享受很丰足,精神上有苦难。有些人精神享受丰足,物质生活上有苦难。佛经上常常举例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这是三界里面福报最大的。纵然是三界里面福报最大的,他有没有苦难?他有。他有什么苦难?出不了轮回,这是他的苦难。出不了轮回,换句话说,就必定要接受轮回,天福享尽了,一定要堕落。
无量劫来,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善恶夹杂,没有纯善的,也没有纯恶的,只是善多还是恶多。因此一切众生受报不同,每个人都是自己造自己受。如果我们明白了,搞清楚了,我们智慧就开了,绝对不会怨天尤人。别人诱惑你造罪,你为什么接受?还是怪自己,不能怪别人。他为什么诱惑我,不诱惑别人?必有前因,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佛教给我们,要有定、要有慧,有定、有慧,你的行为就与戒相应。
讲到戒学,是广义的,决定不是狭义的,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听到戒,就会想到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都想到这些,范围太窄小了,这是佛教初学的,他教菩萨不是这个教法。《四十华严》前面三段,吉祥云比丘是代表佛宝,海云比丘代表法宝,妙住比丘代表僧宝,里面所讲的与一般大乘所讲的,稍稍有一点差别。吉祥云比丘教善财(教善财就是教我们)念佛法门,念佛法门着重在念佛三昧,是着重在「定学」。海云比丘是讲法,法是着重在「智慧」。妙住比丘则着重在「戒行」。所以,他们三位代表的是戒定慧三学,佛法僧三宝。
定与慧可以互为体用,定是体,定起作用就是慧;慧是体,慧起作用就是定,定慧是一不是二。看看妙住比丘所讲的戒学,就太广大了。他代表大乘,讲了十八种戒,也就是戒学的十八大类,头一条就是大悲心,「不舍大悲心戒」,所以菩萨念念要悲悯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什么是苦?六道、十法界是苦,离苦是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得乐是什么?证得一真法界,那个是乐,离苦得乐的标准,是订在这个地方。不是说你今天没得吃,我们送一点东西救济你,让你能吃饱,你就离苦得乐,这是小事,鸡毛蒜皮之事。真正苦乐的标准,是怎么样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这叫大乘佛法。大小乘的总目标也有不同,小乘的终极目标是脱离六道轮回,大乘的终极目标是脱离十法界,目标不一样。所以,小乘证得阿罗汉果,脱离六道轮回,他就认为那是圆满了;菩萨不同,菩萨要脱离十法界。
阿罗汉在十法界里面,所以阿罗汉能做到定就行了,我们在《楞严经》上看,九次第定就超越六道,六道最高的是第八定,所谓四禅八定,这个出不了三界,到九次第定就超越六道了。可是定不能超越十法界,一定要开慧,智慧开了之后,就能够超越十法界。他的果报就讲得很清楚,『能断一切分别妄见』,「妄见」就是妄想,「分别」就是我们讲的分别执着。「慧」开了之后,就能够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
要怎样帮助我们开慧?我们在现前生活当中,对一切人事物,尽可能的不要去分别,不要去执着,不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就是妄想;不把它放在心上,妄想就没有了,心里确确实实不去分别、不去执着,这个样子容易开悟。佛家常讲根性利、根性钝。根性利的,就是不把这些放在心上,妄想分别执着很淡薄,这是根性利。分别执着很重,是根性很钝的,不容易开悟。所以祖师大德教我们「看破、放下」,从这个地方培养我们大乘圆顿的根性。
我们从这部经上看,佛教导我们十善是行门的基础,也就是戒行的基础,十善是属于戒,落实在布施,落实在持戒,落实在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般若是「慧」)。如何落实,能得什么样的利益。布施这一条说得详细,后面都是「举要言之」,让我们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到这个地方,将十善落实在「六波罗蜜」这一段,简单的介绍过去了。看经典里面排列的方法,可以知道这是大乘,不是小乘。下面第二段,是讲「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以从这里看,世尊是先教菩萨,然后再教人天大众,末后再劝小乘。你看他排列的形式,让我们在这里有深深的体会,看到佛是怎样帮助众生,在一生当中快速圆成佛道。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第九十四卷
资料来自: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净空法师主讲,印赠处:(台湾)了凡弘法学会,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No. 90 & 92, Jalan Pahang, 53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2003年6月印刷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