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October 2023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第三十四卷

第34卷●二000年七月十一日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六面,从倒数第三行看起: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这是一段。这一段是世尊为我们开示「不偷盗」的十种殊胜果报。第一条就是财富,『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这是佛经上常讲的财为五家共有,你不会遭这个难。「王」,是在古时候如果犯罪了,你的家产会被国家没收,叫抄家。「贼」是盗贼。「水火」,很容易知道,是被大水漂、被火烧。「非爱子」是败家子。所以财是五家共有,你能够免除这个灾难。

财富是所有一切众生,可以说念念希求的。不爱财富的人很少,那是真正有道之人,安贫乐道,这种人是极少数。我看绝大多数的人,都在那里追求财富。财富是不是能追求得到?如果说我们有能力追求到财富,圣贤的教诲就可以放弃了,你可以推翻因果的定律。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世出世间法都不出因果定律,世间法如是,出世间法亦复如是。清凉大师判《华严经》五周因果,智者大师判《法华经》一乘因果,佛法离不开因果,这个道理我们总得要懂得。种善因一定得善果,因不善要想求得善果,没有这个道理!

圣贤人的教育,总结起来是教我们什么?无非是教我们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这是因;帮助我们认识吉凶祸福,吉凶祸福是果。什么是邪?什么是正?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如果果报是灾祸、是凶,这就是「邪」,这就是「非」。如果果报是吉祥的、是福,这就是「是」,这就是「正」。吉凶祸福的定义、标准,一定要在果报上看。佛家对於果报讲得很多,也讲得很深很广,果报通三世。现前得福报,将来没有福,这个福报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就看现前的社会,有很多人少壮的时候发达,真的是「资财盈积」,有亿万财产,经营个十年、二十年,听说他的公司亏债倒闭、破产了,我们在现前社会看到很多。他的发达、财富不是真的,实在讲,是给你在眼前看几天而已,时间不长。如果他的财富能够绵延到他的子孙后代,代代都能够保持,这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中国古人所谓「富不过三代」,这一句话的意味深长,三代就衰、就败了,这哪里是真的?这不是真的。三代尚且不是真的,自己在这一生当中都保不住,可见得更是虚幻。

佛法里面讲的福报,是这一生有福,来生有福,后世有福,生生世世都有福,这是真的。现在人眼光短浅,只看眼前,这是没有智慧,这是愚痴。古圣先贤的教诲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没有道理,它怎么能够绵延几千年,这当中为何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古人的教诲推翻、否定掉?我们要多想想。古人教诲当中决定不掺杂私人的利害,他跟我们无亲无故,他不求我们任何一点的报酬,不但在物质上的供养他不希求,我们后世对他的礼敬赞叹他也不求,真正到无所求。无所求而说的话是真话,凡是有所求的、有条件说的话,未必是真的。诸佛菩萨、古圣先贤对一切众生都是这样的一个态度~无条件、无所求。所以我们要认识哪个是善知识、哪个是好人、哪个是恶人,要有能力辨别。所以他们看事情看得透彻,对於因果的理论、事实、转变、相续、循环,他们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所以指导我们一个总原则:种善因一定得善果,不善的因决定有不善的果报。圣人所以成为圣人,贤人所以成为贤人,都不出这个道理。

财富怎么来的?财布施来的。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果报好不好?很难说。我过去讲经也常讲,你这一生得财富,是你过去生中修的善因得的果报。果报现前了,是福是祸很难讲,问题在你有没有智慧。用钱是智慧,你要是没有智慧的话,你的钱用得不恰当就造罪业,那就变成祸,不是福,几个人会用钱?由此可知,真正会用钱的是要靠大智慧。大智慧还是从教学当中得来的。归结到最后是个教育问题,吉凶祸福的关键在教育。人有智慧自然能够趋吉避凶,而趋吉避凶的手段是断恶修善,这与因果才相应。再能破迷开悟,这样就真正能够离开凶灾,趋向吉祥,这是圣贤的教诲。

下面讲「王贼水火及非爱子」,这些都是自己过去今生跟一切众生结不善的缘造成的。由此可知,我们生活在世间,处事待人接物,言行举止不能不谨慎。菩萨绝对不会跟任何一个众生去结怨,结怨后面总会遇到冤冤相报。这五家是冤冤相报,你跟人结好缘就不会有这个事情。所以,真正的福报是财富与社会大众共享,而不是一个人独享。你发财了,别人赞叹,别人欢喜,为什么?他沾光,你肯散财。

中国在古代真有智慧、会用钱的是范蠡,他是吴王夫差的一个大夫。勾践复国之后,他就离开去经商,没有几年发达了,发了大财。发了之后,他散财,到处布施,把钱统统布施尽了,再从小生意做起,过几年又发了。命里有,丢都丢不掉。发了之后再散,三聚三散。所以中国大陆上供财神是供范蠡,这是有道理的,他是我们修积财富的一个典型人物,真正是财富人的模范,肯帮忙救济苦难众生。所以财你尽管去散,散不完的,愈散愈多。

这几年东南亚遭受金融风暴,经济普遍衰退,为什么「居士林」不衰退,收入月月都在增长,什么原因?散财,「居士林」不积财。你们仔细去观察,佛家讲的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居士林」天天在做,积极在做,所以你们看到「居士林」财富源源不断。从上到下,你仔细观察,人人都有智慧,健康长寿,果报我们都看到,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我们看到马来西亚丹斯里李金友,他做得很如法。他是私人企业,我们到「古晋」去看他,他买下了一片荒山,许多人都说决定赔本,不会有前途。他经营六年但没有开发,六年没有赚一分钱,都在赔。附近十几个村庄的人都是打猎的,打猎不是好事情,他把他们的猎具统统收买过来,把他们这些人统统找到山上,给他们分配工作,做他公司的员工,给他们很好的待遇,让他们可以养家,不打猎了。前面我们讲不杀生,这一个地区的人不杀生了。不但不杀生,还吃长素,山上员工三百多人,终年吃长素。他说,最初这些人不习惯吃素。半年之后,他们很欢喜了,为什么?皮肤改变了,脸上皱纹没有了,大家很高兴,所以现在欢喜吃长素。你想想看,他布施这十几个村庄,这么多人感恩他,都做他的护法,所以他这个山庄非常安全,不会有坏人进去,这些村庄的人都保护他。

所以一个人有福,整个地方的人都得福报、都享福,这是正确的。决定不是只为一家、为你的一个小团体,不是的。对整个社会、对一切众生做出全心全力的奉献,他后面的福报不可思议。这是出自他内心的,他做得心安理得,做得非常欢喜。人必须要有大菩提心,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可是如果有丝毫要占众生便宜之心,这就犯了偷盗戒,偷盗叫「不与取」。

今天我们在新加坡,团结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得到全世界人的赞叹。我们是不是为了希求这些赞叹才来做?不是的,你赞叹也好,你毁谤也好,与我不相干。我只是仔细衡量这件事情该不该做,衡量的标准是与社会、世界的安定、和平、繁荣、幸福这几个条件相不相应。如果相应,应当要做;不相应,我们决定不可以做,这是一个衡量的标准。

我们今天看到世界要遭大灾难,这种灾难的徵兆,全世界有智慧的人、政治家、科学家、各个行业里头的人都能够深深的感觉到,但是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原因在哪里?原因是教育彻底失败。中国把圣贤教育丢掉了,西方把宗教教育丢掉了,不再相信《圣经》的话,宣布上帝已经死亡,这还得了?所以这个世间有灾难。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没有了,社会教育也没有了,宗教教育也破产了,这怎么办?我们今天联合宗教,团结一切宗教,我们帮助他们、提醒他们,一定要重视宗教教育。不能够一味在宗教仪式上去做,有仪式没有教育,人家会说我们是迷信。必须恢复宗教教育来团结族群,弥补圣贤教育。大众把它忘失掉了,所以要从这个地方来恢复、来提醒。唯有真正恢复圣贤教育,这个世间灾难才能够避免。所以心量一定要大,不能只为自己。

我们今天帮助别的宗教、帮助别的族群、帮助别的国家,如果你这个心马上就不高兴了,我们这个世间就要同归於尽,最后是毁灭,为什么?你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管全世界别的地方是否都毁掉,你只要这个地方保住就好。这个世界就好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我们就像是头部,如果全身都烂掉了,你这个头能活得了吗?佛跟我们讲得更广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法身,所以经典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道理在此地。我们决不能只顾自己,要顾全整个大局。大局是全世界,起心动念要为整个世界著想,整个世界和平,社会安定,我们大家都得福。哪个地方有灾难,与我们都有密切关联,我们想逃避,不是个容易事情,无论在理论、在现实上说,都不能成立。所以今天全世界是一体,要有宏观,要有真实智慧。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第三十五卷

资料来自: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净空法师主讲,印赠处:(台湾)了凡弘法学会,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No. 90 & 92, Jalan Pahang, 53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2003年6月印刷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