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第二集●二000年7月2日
诸位大德,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五面,从第三行看起,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於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一段经文是本经最重要的一段开示,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教导一切天人大众,可以说圆圆满满包含了十法界的有情众生,同时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根本法门。我们对於这一段的开示要特别认真的思惟、认真的学习,果然能把它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这一生何愁不成无上道?念佛的同修都知道这个法门叫‘易行道’,所谓‘易行道’是跟其他法门比较起来说是容易。其实,如果你把它看得太容易了,那你是误会了,实实在在讲,并不是很容易!
净宗法门从经教里面去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些人听到‘往生’不太喜欢;换个名词,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大家就欢喜了。咱们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条件是要‘信愿行’,这是三资粮。‘行’里面包含著十善业道,大家都疏忽了,往往认为‘行’就是‘老实念佛’就可以了。这句佛号如果不能跟十善融成一片,还是不能往生,那就是古人常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再想想,世尊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状况?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西方极乐世界纯粹是至善的境界,人都是善的,物都是善的,法皆是善法,确实没有一分一毫不善夹杂在其中。所以我们要不认真努力修善,念佛也不能往生,这是对净宗同修来说的。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想得人天殊胜的福报,还是要从修善积德做起。
前面一段经文,昨天我们略略的提了一下。世尊教我们看佛,佛的相是‘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菩萨的相是‘妙色严净’,也是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乃至於我们世间的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他们的相貌端正庄严,我们一般普通的人、没有福德的人,跟他们不能相比,这都是修集福德所生,我们要懂得这个因果的道理。世间修什么样的福报最殊胜?佛告诉我们,舍己为人,修集利益社会、利益众生、利益正法久住,这个功德无比殊胜,福报也没有能够跟它相比。问题是我们要相信,我们要肯干。
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在经典上读过这些经文,也听过这些讲解,可是他就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他怀疑,‘如果我辛辛苦苦赚的这一点钱拿去布施掉了,那明天谁布施我?我供养别人,明天什么人供养我’?於是犹豫不决,不敢去做,佛陀的教诲永远不能够实现。古时候有人做,我们看到古书上的记载也不敢相信,恐怕这本书大概是劝人为善的,未必真有这样的果报。
这几年来,我们在‘新加坡居士林’做了一个实验,就是真干。决定没有怀疑、没有畏惧,佛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照做;做了之后,果然有效,我们所看到的效果之殊胜。这两年来东南亚遭受经济风暴,每一个行业财务收入都减少了一半,我们知道许多行业还面临著破产,佛门也受了很大的影响,每一个寺院道场的收入差不多也减少一半。新加坡的居士林不但没有遭受到影响,经济收入还月月增长,好像这个风暴我们没有一丝毫的影响到。这是什么原因?我们把佛陀的教诲证实了,只要你认真努力去修因,你修‘财布施’,你一定得财富,钱财源源不断而来。
我们与许多宗教接触,现在居士林变成宗教聚会所,你们常常看到各个宗教的一些领袖们、代表们在居士林聚会,在居士林吃饭。
他们对居士林感到非常惊讶,说:‘你们的钱从哪里来的?怎么会有这么多?’
道教的李道长说得更好,他说:‘你们的财务摸不到底!’
李木源居士答覆得很好:‘我们有后台老板!’
大家就问:‘老板是谁?一定是个大富长者护法的。’
李居士告诉他们:‘我们的老板是阿弥陀佛,我们完全听从阿弥陀佛的教诲。’
阿弥陀佛怎么教我们的?在《无量寿经》上、‘净土三经’所讲的,就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诲。我们接受佛陀的理念,接受佛陀的教训,接受佛陀教我们的方法,我们全心全力修财布施,所以财富源源不断而来,不受外界任何影响。我们修‘法布施’,所以居士林上上下下都有智慧。每天在这个道场至少都有一千多人在里面活动,没有争论,没有意见,每一个人欢欢喜喜,见了面都面带笑容,所以一般到那里参观的人都叹为希有!真正做到了人和。我们对於老人、病人、贫穷苦难的人,全心全力去照顾、去帮助他,这叫‘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三种果报都非常明显的看出来,证明佛陀的教法真实不虚,我们不应该再怀疑,我们做出实验。这是团体的兴旺。个人的福德,我们看李木源居士,新加坡还有一个许哲居士。我本人也是的,年轻的时候一点福报都没有,看相算命都说我短命。学佛之后,认真努力学习,依教奉行,命运都转过来了。
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身叫业报身,我们每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都是因业报而来的。但是聪明人遇到佛法,就应当把业报变换成愿力,佛家常讲‘乘愿再来’,不是死了以后再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来,当然这个也有),就在这一生利用这个身体,我们把它转换过来就行了。怎么转换法?从前念念为自己(自私自利),现在把这个念头断掉,业报身就尽了;念念为社会,念念为佛法,念念为众生,我这个愿力超过业力,我为别人超过为自己,这个念头转过来了,这就叫‘乘愿再来’。
我转过来了,李木源居士也转过来了。李居士在十一年前得了一场病(癌症),癌细胞几乎扩散到内脏的每一个部位,医生给他诊断,说他的寿命最长只有三个月。他在这个时候真叫勇猛精进,万缘放下,一心一意为佛教服务,到居士林去做义工,等待往生。他已经等了十二年,十二年还没有往生。再去检查,他的癌细胞没有了,这是把业力转变成愿力,所以他那个身是乘愿再来身,他自己的业报身早已经结束了,十年前就结束了。
你们想想看,他能转,我们为什么不能转?一转过来之后得大自在,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把握,真有信心,多么快乐!世间人都怕死,修行人绝对不怕死,了生死,生死已了,不受后有,决定是随愿往生,多快乐!因此心里面一丝毫的恶念都没有,念念与世尊这一段的教诲相应。
佛在这个地方叫著“龙王当知”,‘龙王’是我们的代表,它表法的意思,昨天跟诸位说过了。“菩萨有一法”,不多,多了我们没法子学,很简单,‘一法’,这一法就“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一切诸恶道’,不只是地狱、饿鬼、畜生。六道跟十法界比,六道是恶道;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比,十法界是恶道。所以恶道有相对的讲法,在此地是指三恶道。
这个意思还需要详细说明,说得最好的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所说的‘百界千如’。佛讲十法界,十法界最苦的是三恶道。天台大师告诉我们,每一个法界里面都有十法界;换句话说,每一个法界里面都有‘诸恶道苦’,这样讲法意思就圆满。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这一法是什么?佛在这里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这个人心善;“思惟善法”,念头善;“观察善法”,行为善。如果一个人心善、念善、行善,就决定不会造作恶业,当然就能够永离一切恶道苦。佛这个说法,贯通所有一切的宗教。
在新加坡有一个比较小一点的宗教,我们中国人称作‘祆教’,也称作‘拜火教’。它的历史比佛教还久,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教在今天全世界的信徒只有十五万人,在新加坡的信徒只有一百五十人。他们过年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聚会,这一百多人聚集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确确实实相亲相爱如兄弟姊妹,我看到非常欢喜。我说:‘你们这个教人数少,但是你们超过其他宗教。你们这种亲爱的精神、团结的精神、互助的精神,其他宗教不能相比。’他们听了很欢喜,也确确实实如是。
这个宗教的教义,归纳起来就是心善、念善、行善,跟这部经上讲的完全相应,丝毫都没有违背,这样才能够“令诸善法,念念增长”,这八个字就是学佛同修常常说的‘积德修善’,或者说是‘积功累德’。这一句话佛家说,道家也说,儒家也说,在中国过去是三教共同的说法,换句话说,三教共同的理念。
下面这一句话,我们要特别留意。“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一句要紧!我们修行也知道断恶,也知道修善,为什么修学的功夫不得力?为什么每天还在烦恼里面过日子?多数同修没有认真反省、认真去检点,你只会天天埋怨自己,怨天尤人,这个不能解决问题。问题出现,聪明人决定要把问题的症结找出来,然后把它改正过来,这问题才能解决。我们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就是修学一切善法,里面夹杂著不善。
祖师大德们讲经常常用比喻说,譬如杯子里盛著甘露醍醐上好的饮料,可是里面夹杂著一点毒药,喝了不但不能养生,要送命的。我们今天修学一切善法不能成就,就是里面夹杂著不善,必须要知道,一定要懂得改正过来,决定不容许再掺杂不善。不善的念头就是自私自利,不善的思想就是贪瞋痴慢,不善的事就是杀盗淫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夹杂这些,这是我们的致命伤。
今天在这个讲堂里面在座的同学,无论你是老修行,或者你是今天第一次才来听讲的,你能够在这个地方坐两小时,你能把它听完还不想离开,佛在经上说这都是善根深厚之人。什么叫‘善根深厚’?这个善根不是这一生种的,生生世世、多劫之前你就种了善根,你就修学佛法。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听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听得非常欢喜,每一个人心里都发愿‘我将来成佛,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大家一同起来供养释迦牟尼佛。佛看到了很欢喜,告诉大家,他们这帮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从这里就能体会到善根深厚。你们想想,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我们在座同修大概都是有这样的善根,还有超过供养四百亿佛善根之人,大有人在。是哪些人?你听了这个经之后,发愿要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你的善根就比阿阇王子这帮人殊胜太多太多了。为什么?阿阇王子他们只发了一个愿‘将来成佛跟阿弥陀佛一样’,还没有发愿求生净土,所以他们的善根还比不上我们,我们的善根比他们还要深厚。
为什么无量劫来遇佛、闻法、修行没有能成功?原因就是夹杂不善,这个问题严重!夹杂不善的根就是自私自利,自己的利益不肯放下,只要与自己的利害有了冲突,佛陀的教诲就忘得一干二净,烦恼习气完全现行,这是夹杂著大量的不善,不是‘毫分’而已,我们不能成就的原因在此地。这一生当中如果真的要想得生净土,亲近弥陀,我们要记住,这一些不善要从根拔除,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决定不沾名闻利养。要晓得那些都对我们有害处,没有好处。不沾名闻利养,不起贪瞋痴慢。
看到别人做好事,什么叫‘好事’?对社会有好处,对一切苦难众生有好处,我们生欢喜心、生赞叹心。我们有力量,还要全心全力帮助他、成就他,成人之美,决定没有嫉妒,决定没有障碍,这是善,绝不夹杂不善。如果看到别人做好事,我们生嫉妒;别人有成就,我们总想方法来障碍他,最怕别人超过我,你就夹杂不善。夹杂不善,那就跟过去生中一样,这一生不能成就,只是增加一点善根。什么时候成就?什么时候不夹杂毫分不善,那个时候你就成就了。我们一定要学佛菩萨,常生欢喜心,常生智慧心。
我初学佛的时候(我是二十六岁学佛),第一部看的经是丁福保居士的《六祖坛经诠注》。这是我第一本看的书,我看了很欢喜。我看了之后,非常佩服惠能大师,这个人了不起!他到黄梅去礼拜五祖忍和尚,忍和尚问他:‘你到这个地方来,你想求什么?’他跟忍和尚说:‘我到黄梅来想求作佛。’这就不是普通人。你去打听打听、去问一问,我们普通人到寺庙里面来烧香拜佛,你问他来求什么?他是来求佛保平安的,求发财的、求升官的,都是求这些,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来求作佛的。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所以惠能求作佛,他真的就作佛了。人家求的跟我们不一样。五祖遇到这样的学生,非常欢喜!但是佛门里面也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嫉妒障碍还是在所难免。真正一个特殊的人物,免不了要遭人嫉妒。所以五祖就用个障眼法,把他看作一个普通人,说:‘好!你到槽房里面去做工。’打发他到厨房里面做粗活,分配舂米劈柴的工作给他。惠能接受了。在转头要走的时候,又跟五祖说了一句话:‘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如果我们今天要是遇到祖师,一定是跟祖师讲:‘弟子心中常生烦恼。’我们常生烦恼,他常生智慧,这就是我们的善根福德不一样。如果你善根福德现前,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常生智慧,不生烦恼,你这一生当中唯一的一个愿望是作佛,要跟诸佛一样广度苦难众生,这是诸佛如来的事业,他们的事业就是普度众生。现在我们总算搞清楚、搞明白,我们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就是夹杂不善。
善恶的标准,我们学净土法门的同学,必须要依靠《无量寿经》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世尊以无尽的慈悲,将五戒十善的形相、修学的方法以及业因果报,说得很清楚、很详细、很明白,所以我们把这一段经文选择作晚课。净宗的同修,我们早课不念‘楞严十小咒’,为什么?念这些咒语依旧打妄想、依旧夹杂,不得利益;古人能得利益,现在人不能得利益,所以课诵不能不改。我将这一部分念诵的咒语改做经文,选择《无量寿经》第六品四十八愿做为早课读诵的经文。读这一段经文,要学阿弥陀佛的心愿,使我们的心同阿弥陀佛,我们的愿同阿弥陀佛,早晨念这个经文意思在此地。晚课念五戒十善这一段经文,是让我们认真的反省忏悔,‘我这一天,佛在经上的这些教诲,我做到了没有?佛教我做的是善,我做到没有?佛教我不可以做的是恶,我有没有去做?’晚课是反省。所以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是忏悔,要依照佛的教诲改过自新,天天求改进。
诸位要晓得,改正错误就是进步,天天改进,务必要把我们的不善减少;断除当然是不容易,一定要减少。年年减少、月月减少、天天减少,果然真干,有个十年八年,跟诸位说,就不会夹杂毫分不善,功夫有成,一丝毫不善都没有了;不但不善的言行没有,不善的念头也都没有了。这个时候自己就晓得,你是念念行行之中跟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你能感受到诸佛的护念。就好像慈母爱护自己儿女,儿女知道‘母亲真爱我,母亲真喜欢我’,你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诸佛对我们的爱护。
我们今天没有法子感受到,是因为夹杂不善产生了障碍。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但是这种难度是可以克服的。不能克服的难度,佛常讲:‘登天难,求人难。’这是不能克服的,我们这个肉身要想生天不容易,求人不容易。不夹杂丝毫不善,这是自己的事情,既不是登天,又不是求人,是求自己的事情;换句话说,只要自己真正肯发心,真正肯克服自己的妄想杂念,是可以做得到。果然做到,就超凡入圣,所以善法才可以‘念念增长’。
“是即能令诸恶永断”。我们知道‘诸恶’是诸恶道苦的因缘,诸恶道苦是果报,果必有因,因断掉、缘断掉,恶的果报就消失,‘离苦得乐’这一句话就现前、就兑现,所以佛教我们断恶是断恶因、断恶缘。这个理念,这种教学,我们想想,符不符合现代人所谓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佛法不违背科学,不但不违背,超越科学多多。恶道苦断了,“善法圆满”,善因善缘成熟了,善的果报当然现前。善的果报是什么?“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佛在经论里面常讲的‘依正庄严’,这个境界现前,这是至善的善道,至善的果报,你能够‘亲近诸佛’。
‘诸佛菩萨及余圣众’在哪里?就在现前。佛在经上常说:‘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於是你心目之中看到芸芸众生,原来皆是诸佛、皆是菩萨、皆是圣众。这个话说起来也许你很难转得过来,你听了不懂。昨天跟诸位说过,佛在这部经里面,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的心想到纯善,所有一切境界都变了,所以诸佛菩萨就在眼前,现在认得了。从前心里夹杂不善,怎么看都看不出来;现在丝毫不善都拔除了,愈看愈明显,愈看愈清楚,确实诸佛如来、诸上善人同聚一会,我们这才明白佛在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说‘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这是佛的方便语,是佛随顺俗谛而说的;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佛的真谛语,是佛说了一句老实话。我们要把‘毫分不善’拔除,你才能见到;你还掺杂著不善,这个境界你见不到,你只是听说而已,这个事实你见不到的。我们要问,这种境界有没有人见到过?到底哪些人见到?证据何在?跟诸位说明,宗门教下都有。禅宗里面,你们看《景德传灯录》,看《五灯会元》,看宗门里面的公案,看教下祖师大德的传记,我们就明白了,我们就体会到他们真的做到,真的契入这个境界。我们自己好好的努力,加一把劲,也能在现前契入这个境界。
必须要晓得,我们在今天这个社会能够契入祖师大德所契入的境界,我们的功力,也就是我们‘戒定慧’这三种力量,超过他们很多。何以见得?这些祖师大德,如果生在今天的社会,他也未必能契入这个境界!今天社会的大众,烦恼习气比过去的人不知道要重多少倍,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加的倍数不能用十倍、百倍来作比喻,是千倍、万倍,诱惑太大太大了。在这种环境里面,你能够觉悟,你能够不迷,你能够不掺杂丝毫不善,你的功夫比他们高,这是肯定的。所以你在现前这个世间能契入,古来的祖师大德没有不佩服、没有不赞叹、没有不尊重的。我们自己要好自为之,决定不要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是什么?杀盗淫妄、贪瞋痴慢,这是我们的习气;决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我们学佛没有别的,就是学佛的存心、学佛的行为,这叫真正学佛。这是说明‘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我老老实实告诉同修,全在现前,真实不虚,就如《华严经》上所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下面具体跟我们说出来。“言善法者”,哪些是善法?“谓人天身”。学佛的同修,包括世间许许多多宗教的信徒,都承认人有来生,有前生、有后世。现在连天主教、基督教的信徒,包括他们的传教师,也都接受轮回这个概念。在外国,他们用了许多科学的方法,用最多的是催眠术,让一个人在催眠状态之中说出他的前世。前世有从人来投胎的,有从畜生来投胎的,还有从外太空、别的星球上投胎的,许许多多的记录!所以那一些神父、牧师、传教师也都肯定,佛法讲的六道轮回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来生能不能得人身?那就要修善法。善法里面还掺杂著少许不善,这还能得人身。诸位要听著,‘少许’是什么程度?大概掺杂著百分之十以下,不能超过百分之十;超过百分之十,人身就得不到。我们刚才比喻,醍醐是很好的饮料,里面掺杂著一点毒药,因为它的量很少,还不至於送命,吃了固然是有伤害,还不至於太大的伤害,你来生还能得‘人天身’。可是声闻、缘觉那就不行,那是丝毫不善都不能掺杂,我们用佛法的话来说,见思烦恼要断尽。他们掺杂的是什么?掺杂的是无明烦恼,这是我们没有办法理解的,也是我们无法想像的,那是极其微细的烦恼。在我们心目当中,他们的烦恼是完全没有夹杂,但是极其微细的烦恼是我们凡夫不能觉察的,只有佛知道。
“声闻菩提,独觉菩提”。‘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悟。‘声闻’是阿罗汉,‘独觉’是辟支佛,这两种都是属於小乘,小乘超越了六道轮回,他不夹杂见思烦恼,也就是决定不夹杂烦恼习气。“无上菩提”,这是菩萨、佛所证得的。
我们从这里看,从人天一直到作佛,“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这三句十二个字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决定不能忘记!从得一个人身到无上菩提,都是依靠这个方法‘以为根本’,我们成就人道、成就天道、成就小乘、成就菩萨、成就佛道,你才晓得十善业道的重要性。“故名善法”,佛讲善法是指这个。“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佛把这十种善法跟我们说出来了。
“何等为十”?下面‘永离’两个字是一直贯下去的,永离杀生、永离偷盗、永离邪行……永离邪见。你不能看第一个‘永离杀生’,后面偷盗、邪行没有说‘永离’,大概还可以吧?那你就完全错误了。你要晓得这两个字是一直贯下去的,跟前面那个句子里面‘常念、思惟、观察’,‘善法’是贯上面的。我念的时候大家就容易懂,我说‘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样大家就好懂了。这个‘永离’一直贯到‘邪见’。
第一条是“永离杀生”。杀生是最大的恶,最严重的恶,我们不但不能有杀生的行为,伤害众生的念头都没有,我们的心地才纯善。别人要毁谤我、侮辱我、伤害我,甚至杀害我,怎么办?诸位念过《金刚经》,《金刚经》上有一个公案,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肢体。《金刚经》上说得很简单,这个故事在《大涅盘经》里面,《大涅盘经》讲得详细。这是伤害到极处,不但要你的命,还不让你好死,把你的身体用刀一片一片割下来,凌迟处死。菩萨怎么样?一点怨恨心都没有,没有‘他不对,我对’的念头,绝对没有一点怪他,还是以纯善之心待人,所以这是忍辱度圆满的现象。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一定会遭遇到。也许过去曾经造业,遭遇到时就恨他,‘我好心对他,他这样对待我,我将来要报复他’,有这样的念头你还搞轮回,你不能成就。如果像忍辱仙人一样,一丝毫恶念都不生,你就成佛了,你就不会在六道。我们是觉悟的人、明白的人,要晓得那一些伤害我们、毁谤我们、侮辱我们的人,他们是迷惑的人,迷惑颠倒,我们是醒过来、觉悟的人。觉悟的人还要跟迷惑颠倒的人去计较,谁的过失?我们的过失,他们没有过失。因此一定要晓得,他们对我们的毁谤、对我们的侮辱、对我们的陷害、对我们种种障难,我们看到了点头,‘做得不错,应该的’,他们要不是这么做,他们就不是凡夫了,他要不是这么做,他就不会堕恶道了。所以我们看他们看得很清楚,他们看我们看不清楚。我们学佛‘永离杀生’,决定要学忍辱仙人。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我们今天看到小的蚊虫、蚂蚁,你还能伤害它吗?许多学佛同修为这个事情烦恼,‘家里头蚊虫、蚂蚁、蟑螂一大堆,怎么办’?你要是真正学佛,以真诚、慈悲心去对它,它自己会离开。今天我在丹斯里山上吃晚餐的时候,他给我介绍山上有个专业的农夫,在那里种植有机生菜。初种的时候小虫很多,也来吃菜,随它吃,绝对不会把它赶走。它也是众生,它也需要饮食,它来吃一点,我们欢欢喜喜的布施,决定没有一点恶心恶意去对它。他说现在这个情形逐渐逐渐减少,不晓得那些虫跑哪里去了,证明有感应。绝对不能杀,愈杀愈多,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过去几千年来,农夫种植农作物,那个时候并没有发明农药,收成也不错,日子也过得很好。农药发明之后,病害虫只有增加,没有减少,而且这些病害虫对农作物抵抗力也逐年加强,杀不尽。何必跟众生结这些怨仇?所以‘永离杀生’是最正确的观念。不要说它是害虫,如果平心而论,动物之间最大的害虫是人。你们想想对不对?人是最大的害虫,而不是其他的动物。所以我们一定要觉悟,要听从佛陀的教诲,把杀的念头断掉;不但不杀,恼害众生都不可以,绝不可以令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就错了。我们‘忍辱波罗蜜’要从这个地方成就。
“永离偷盗”,偷盗的范围非常广泛,佛在经里面跟我们说明偷盗叫‘不与取’。这个物有主,不是无主之物。有主之物,他没有答应,你把它拿来自己享用,这叫‘偷盗’,所以‘偷盗’的范围太广大了。日常生活当中夹杂这些不善,不胜枚举。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以前跟随李炳南老居士十年,他当时在奉祀官府服务,他是主任秘书。他每一次去领公家的信纸信封都要跟奉祀官(孔德成先生)报告:‘我领的信纸信封,我私人写信的时候也要用它。’
孔德成先生听的次数太多了,说:‘你怎么这么啰嗦!’
他说:‘我用公家的信纸写私人的信,如果没有得到你的答应,我就犯了偷盗戒。你要原谅我,我一定要跟你说明,你点头答应,我才敢用公家信纸写私人的信。’
我们今天出家人寺庙也有印的信纸信封,出家人拿去私人写信,有没有跟住持方丈报告:‘我要拿来做私人写信用。’有没有?没有,犯了偷盗戒,自己不知道。这就是你所修一切善里夹杂不善。除这个之外,还有一桩事情更容易犯,公家装的电话。寺庙里电话也是公家的,不是私人的。私人拿著这个电话去聊天、去跟朋友闲谈,绝对不是为道场、为佛事,这是犯了盗戒。
你要晓得偷盗寺院道场的东西这个罪,佛菩萨都没有办法帮助你。《地藏经》上有明文:‘窃盗常住物,佛不能救,三世诸佛都不能救。’你为什么要用常住的?所以我常常劝导大家,打电话长话短说,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少说一句不如不说。别人打给你可以,那是他们付费用,不是常住付电话费;我们打出去,是常住付电话费。其他的我不举了,我单单举这两个例子。
常住物一定要爱护,爱护常住物这是惜福。你不知道爱护,糟蹋常住物,所以你出家一生没有福报。为什么?福报都在这里流掉了,都在这个地方报掉了。几个人能懂?佛家常讲:‘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谚语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我们想想这些话,毛骨悚然。所以我决定不劝人出家,出家如果你不如法,出家就到地狱去了;不出家不堕地狱,出家堕地狱。所以劝人出家,就是把人拉到地狱去,害惨了人!这是最不道德的。
李老师当年在世,他只劝人皈依,绝不劝人受五戒。为什么?我劝你受戒,你要是犯了戒,我有过失。受戒是要你自己发心,你真正能够持戒,你才欢喜去受戒,想想这个戒条我做不到,决定不可以受戒。实在讲,劝人三皈都有问题。我们只可以劝人学佛,三皈要你自己发心,我们绝不劝你。为什么?三皈要是搞错了,麻烦多!他皈依一个法师、皈依一个道场,‘这位法师是我的师父,那位不是我的师父;这是我师父的道场,那个不是我师父的道场’,他起分别心,起了偏心,这是破和合僧,也堕阿鼻地狱。
善恶事相无量无边,什么时候我们能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真正省悟过来,念念行行如法。我通常讲‘不偷盗’,我用一个最简单的言语来传达,‘决定不可以占别人分毫的便宜’,占便宜就是偷盗,不可以占别人便宜。古德讲得好:‘吃亏是福。’我们要学吃亏。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罪过,要把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断尽。
“邪行”,此地是指淫欲。在家菩萨不邪淫,出家人永断淫欲(此地讲‘永离’跟‘永断’是一个意思)。
“永断妄语”,‘妄语’是说假话,欺骗众生,对人没有说实话,这个毛病习气是无量劫带来的。尤其现在的社会,妄语成了风气。我们如果要想在这一生成就道业,一定要‘永离妄语’。现在的社会,现在的法律,我们常常听到‘保障隐私权’。保障隐私权那当然就要打妄语,不打妄语就不能有隐私了。这是世法的标准,跟佛法标准不一样,佛法里决定没有隐私。‘私’总是不体面、不光明的,佛法完全是透明的,光明显耀,没有一丝毫隐私。佛法是大公无私,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决定‘不妄语’。
可是佛法自始至终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佛经里面有个例子,猎人要追一只兔子,兔子跑到一个三岔路口,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有个人正好在这个地方看到了,猎人问这个人:‘我刚才追的兔子从哪里跑了?’这个人如果是不妄语,说:‘从这边走了。’这只兔子被他追到,命就没有了。这个时候可以打个方便妄语,说:‘兔子从那边走了。’猎人就永远追不到,你这个妄语是救了一条命。这一种妄语在佛法里面叫‘开缘’、‘开戒’,不是破戒。每一条戒律都有‘开、遮、持、犯’,要懂得,要有智慧通权达变,晓得什么状况之下,怎样做是合理的、是正确的。
你要不懂这些方法,你守住一个原则,就是‘决定利益众生,决定不害众生’。说一个假话:‘兔子从那边跑了。’救了兔子和猎人,兔子的命救了,猎人也没有做到杀生,虽然他起了个杀生的念头,但是他没有杀害众生,兔子和猎人都救了,这是一桩善行,这是一桩好事。你要懂得一个原则,对社会、对众生有利益的,这个妄语叫‘开缘’。‘妄语’要是对众生有害的、对众生不利的,这是罪过,我们一定要晓得。
“两舌”是挑拨是非,斗乱两头,这个决定是过失。叫人家父子不和、夫妻不和、兄弟不和、朋友不和,在社会上叫人家君臣不和、国与国不和,这个罪业就造大了。如果挑拨演变为战争,这个两舌决定堕阿鼻地狱。这个两舌如果破坏道场,那个罪过就更重了。诸位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看到,很明显的例子。两个法师讲经,大概讲得不错,听众很多,信徒对法师很恭敬,供养很多。别的出家人看到就嫉妒,於是造谣生事,挑拨间离,使听众对法师丧失信心,把这个道场破坏了。挑拨间离的这个法师,堕阿鼻地狱。
佛在经上说堕地狱,辗转几次的地狱,我们算一算他堕地狱的时间,以人间的时间算是一千八百万年。诸位要晓得,人间的时间跟地狱有很大的时差。现在讲时差大家都懂得,人间一千八百万年,在地狱里他的感受是无量劫。什么原因堕地狱?无非是嫉妒障碍,看到别人得到恭敬利养,自己感到难过。愚痴,造这种罪业,受这么苦的果报。
“恶口,绮语”,‘恶口’是说话粗鲁,容易得罪人,我们今天讲没有礼貌,出口伤人;‘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众生。这一些口业,在今天的社会,几乎很少人不犯。所以今天的社会,天灾人祸绵延不断。如果我们稍稍留意,从资讯里面做个统计,你会发现现在这个世界灾难的频率不断在上升,每一次灾难都比以往严重。什么原因造成的?众生造作种种不善业感得来的。
我在新加坡时,从台湾中部来了几位比丘尼,她问我:‘法师,台湾中部佛教非常兴盛,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台湾中部我去看过,我跟它还有相当的关系。我在没有出家之前,在埔里住过半年,跟忏云法师住茅篷。那个时候埔里确实是台湾的福地。建茅篷的那座山非常秀丽,一般人讲好风水。我在山上住半年。可是隔了几十年,我再到那座山上去看,建满了寺庙,大概估计,恐怕有二、三十个寺庙道场建立在这个山头上。大家讲佛法兴盛,仔细看看怎么样?每一个寺庙彼此不相往来,不择手段的拉信徒,都说:‘我这里好,他那里不好。’不但自赞毁他,而且把风水完全破坏了,没有整体的规画,那个山头变成了‘乱坟岗’,还有什么好风水?大地震从那里发生,必有原因。李炳南老居士过去常讲:‘有庙无道,不能兴教。’庙盖得很多,没有道。虽然是出家人,没有舍弃自私自利,没有放下名闻利养,依旧搞贪瞋痴慢。不善的业感得不善的果报,怎么能够怨天尤人?我说:‘你自己想想,我是不是说得过分?我说的话对不对?’
我又举了一个例子,忏云法师还有个庙,也在那个附近,听说大地震之间,它没有事情。他那个庙为什么很平安?老和尚还是有修行,护法龙天还是会保佑。忏云法师虽然很少讲经说法,但是他个人的修行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赞叹: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和其他出家人形成非常明显的对比。种善因得善果,不善的因必定有不善的果报。
下面这最重要的是“永离贪欲,永离瞋恚,永离邪见”,‘邪见’就是愚痴,这是意的三种恶,我们晓得身恶口恶都是由於意业的主宰。我们心善、念头善,身、语当然是善;如果我们的心不善、念头不善,要想不造口业、不犯身业,太难太难了。最重要的是意业。
宗门教下祖师大德教我们修行,‘修行’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行’就是我们的生活行为,‘修’是修正;换句话说,我们生活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修正过来叫做修行。这十条就是教我们修行的方法。‘永离杀生、偷盗、邪行’,这是修正身业的错误行为;‘永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是修正我们言语的行为;‘永离贪、瞋、痴’,这是修正我们心地的行为。
祖师大德教人修行,‘从根本修’,根本是意业,‘贪欲、瞋恚、邪见’这是根本!‘欲’是欲望,世间人都喜欢、都贪爱,他不晓得利害。佛在经论上千叮咛万嘱咐:‘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一条不断都叫你下地狱,如果五条都有,你就永远不能离开地狱。‘财色名食睡’在生活上不能离开,但是你要晓得它的副作用之大,决定不可以贪恋。佛菩萨示现在我们世间,也要穿衣、也要吃饭。穿的是什么衣?最简单的衣服,能够蔽体、御寒、保暖就可以了,绝不贪求它的质料样式。
在佛门里面,诸位看到出家人、大法师穿的是黄海青、红袈裟,袈裟里面绣‘万寿万福’,还绣佛菩萨像,那个容易增长贪心。这种服色古时候有,决不是法师自己做的,也不是信徒供养的。谁给的?皇帝赐的,皇帝尊重你,那个不能不穿。要穿,那也只是偶尔在大典礼当中,皇帝要来参加这个典礼,当然皇帝送的要穿给他看,不穿他不高兴。如果不是皇帝参加这个大典,决定不穿。而现在自己做的,追求好看,这是‘贪欲’不能断。
韩馆长往生之后,我们从此以后就不穿黄海青,也不穿红袈裟,改穿咖啡色的二十五条衣,大概我是第一个人,我在僧服店里做这种衣,从来没有人做过。我想到穿这种颜色的二十五条衣,是佛在经论里面教导我们,出家人穿染色衣。染色衣代表什么?代表多元文化,决不是单一的。所以这种衣的颜色,是‘红黄蓝白黑’这五种正色统统混合在一起染,这个意思是圆满,代表真正的圆满。单色的,代表是一个族群;染色衣,是代表所有的族群。佛的饮食起居都是教学、都是表法,用意确确实实是‘真善美慧’都达到究竟圆满,我们要了解。
往年老一代传给我们,这一格一格叫‘福田衣’。但是‘福田’是什么意思,没有说清楚,我们也始终不了解。去年中国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的大庆,邀请我去观礼。有一天,国家宗教局长叶小文先生、国家文物局长张文彬先生,他们两个人陪同我去参观北京历史博物馆,陈列山东青州出土的一批佛像。这个佛像是北魏时代所造的,距离现在一千七百多年。我们去参观,看到毘卢遮那佛身上披的袈裟,袈裟上面画有图案。仔细一看,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从上面是佛,一直到下面是地狱,我这才明瞭什么是福田。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一体、一身,这是真正的福田,我看到这个图像,我才明瞭。
所以这个袈裟每一个格子一样大,代表平等。这么多格子代表不同的国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代表一切众生之异同合在一身,这是清净法身。所以这实在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让我看到,我明白了。所以要常常记住,‘欲’是指‘财色名食睡’,这是‘地狱五条根’,我们不能离开它,但是面对它要有极高度的警觉,不能为它所害,就是决定不可以起贪恋之心。
‘永离瞋恚’。违背自己爱好,往往就起瞋恚心。瞋恚堕地狱,悭贪堕饿鬼,‘贪’再加上‘怒’,那还得了?‘邪见’是愚痴。什么叫邪见?违背真理,违背事实真相,这一些见解都是属於错误的,通常讲贪瞋痴,痴是愚痴,这个地方说‘邪见’,意思更鲜明、更清楚。凡是一切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思想,都是属於愚痴。这个很难辨别,佛、圣人给我们一个标准。所以一定要读圣贤书,不读圣贤书,永远不能够离开愚痴。要想‘永离愚痴’,一定要常读圣贤书,要接受圣贤的教诲,圣贤教导我们决定是正知正见。
这是把十个纲目给我们提出来了。每一个纲目后面,都举出修学的业因果报。所以这部经是佛教里面,不论是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的共同科目,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统统都要修学。离开这部经典,违背这部经典,决定不是佛弟子,决定不是佛教徒。
这段经文希望诸位能够把它背得很熟很熟,常常念,常常背诵,检点自己的心行,我们才能够回头是岸,才能够真正的‘转恶为善、转迷为悟’,最后达到‘转凡为圣’的殊胜果报。今天时间到了,我跟诸位就介绍到此地,这是我们修行最精华的一段。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第一卷
资料来自: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净空法师主讲,印赠处:(台湾)了凡弘法学会,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流通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No. 90 & 92, Jalan Pahang, 53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2003年6月印刷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