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南老师编
净空法师讲述
邱淑真记录
净空法师讲述
邱淑真记录
后面这七讲,是佛法内容大意。第八讲“内容设施梗概”,首先把整个佛法简单扼要的给诸位做一个介绍。从讲表里面,能够看出佛法是什么。先说“佛法总纲”,后面是“佛法大意”;一个说“体”,一个说“用”,作用。
甲、佛法总纲(体)
体是教学的内容。佛法教学的内容是“戒定慧”,称之为三学,三种学问。佛的经典也是依照这个来分类,称为三藏经典。“藏”,就像仓库一样。律藏是戒学,经藏是定学,论藏是慧学;称为三藏经典,这就是佛门的教科书。修学一定要依教科书,教科书就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教导。
“戒学”:“防非止恶”,这是戒学的内容。非是错误,指邪知邪见、错误的知见;恶是指行为,种种不善的行为。佛家的戒律相当于儒家的礼,是基础的教学。孔老夫子当年教学有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德行用礼来教,所以小孩从小就教他学礼,学着待人接物,学着伺候长者。佛家一开端就学戒律,戒律属于生活教育。从前学佛出家人五年学戒,然后才有资格学经、学论。
诸位要想在佛法里成就,不能不重视戒;因为离了戒,不会有定,戒是手段,帮助你恢复清净心。戒有两大类:一类是自律,完全是对自己、对个人私生活,这一种戒律是小乘戒;另外一类是处大众,属大乘戒。大乘戒也不是要求大家遵守,还是自律,团体当中如何自律,这叫做大乘戒。个人在自己小房间里面如何自律,叫做小乘戒。由此可知,戒律是自律的,不是戒别人的。戒律的目的是使我们得定、得清净心,我们一天到晚拿着戒律的标准去看别人,这个人犯戒,那个人也犯戒,你的心还能定得下来吗?一天到晚看到别人的过失,就是你自己的过失;你自己心清净,见不到别人的过失。古人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说别人犯戒的人,他本身就是个犯戒的人,因为他的心不清净。所以戒学是学佛的基础。
“(藏)属于律部”:在三藏经典里属于律藏。律部就是律藏,专门讲戒学。佛所说每一部经典的内容都有戒定慧,都有经律论的意思,这一部经典里面,哪一部分说得分量重、说得多,就归到哪一类去。戒律的经典也讲定、慧,但是以戒律为主,戒律讲得最多,就归到律藏。如果这一部经典讲定讲得多,讲戒讲得少;譬如《楞严经》,十卷经文讲戒律不超过一卷,讲定占得多,占十分之七,就归到经藏。
佛说法四十九年,世出世间一切法无量无边,说不尽,所以学佛的人要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聚”这一条就是佛没说的;佛虽然没有说,可是与佛所说的性质相同,也应当归到这一类;聚是归纳同类。“摄善法”,凡是一切讲断恶修善这一类的理论方法,虽然不是佛说的,也可以因为性质与佛所说的相同,归纳到律藏。佛教的心胸广大平等,并不是我所说的经典就是无上的依据,别人所说的不行,佛不说这个话。甚至于外道所讲,只要符合这个原则,都可以归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戒律一类,可以归纳。
“定学”:定的意思是“息虑静缘”。禅定是佛法修学的总枢纽,八万四千法门只是修定的手段不同,全都是修定。念阿弥陀佛修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定,他是用念佛名号这个方法来修定;参话头是一种方法,持咒也是一种方法,没有一个法门不修定。戒帮助你得定,不持戒,心是放逸的,心往境界上跑,戒帮助你把妄心收回,成就大定。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你的心一直在外头境界上攀缘,要把它收回来。戒律教你不贪、不嗔、不痴,教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什么样都不准,心收回来,身心逐渐清净;戒帮助你修定。定的要领是息虑。虑是妄想,息虑是把所有的妄想息掉。缘是攀缘,静缘是把攀缘静下来。要止念头、不攀缘,一切妄念要止住,外缘决定不能攀。不可以讲求应酬,现在的佛法是应酬的佛法,一天到晚都攀缘,这是不能成功的。大经里面讲“庄严佛国土”,是以清净心庄严。大定才是真正的庄严,身心清净一尘不染。
“(藏)属于经部”:在三藏经典里属于经藏。见到“经”这个题目,偏重在定学。“(聚)能引功德”,虽然不是佛说的,这种理论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得定,也可以看作是经典。功德就是禅定,决不是在佛教寺庙功德箱里面放一点钱,这就做了功德,那是错误的。你供养一点钱,与禅定不相干,与般若也不相干。功德是定慧,如果你修行得定,譬如说你得到一心不乱,戒律也是功德,戒定慧都是功德。如果没有得定,戒律持得再好,那是修福,不是功德,功德是一定要达到禅定。我们修学这么多年,有没有功德?福德是不少,没有功德。梁武帝是佛门的大护法,江南一带的寺庙大多数都是他建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比佛光山大,度很多人。他问达摩祖师:“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达摩祖师的话是老实话。梁武帝把福德当作功德,误会了。如果他问达摩祖师:“我福德大不大?”达摩祖师一定说:“甚大!甚大!”福德跟功德一定要分清楚,心不清净,没有功德。功德是讲清净心,从清净心里面生智慧。
“慧学”:“去惑证理”。慧是开智慧。慧学里面,有很多一问一答互相讨论、辩论的文字。《楞严经》有不少文字是阿难尊者、富楼那尊者这些人跟释迦牟尼佛的讨论,属于慧学;但是《楞严经》是以首楞严大定为主,所以还是把它编在经藏。去惑证理:破除迷惑,证入真理,这是佛法修学最高的目标。定是慧的手段,戒是定的手段,戒学可以说是手段之手段,属于最初方便。
“(藏)属于论部”:在三藏经典里属于论藏。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大乘起信论》,这一类多半是以讨论的方式来说明真理,破除我们的疑惑,以这个为宗旨,这是属于论部。“(聚)权智摄众”:权是善巧方便,以种种善巧方便,能够摄受众生、帮助教学的这些方法,都可以归纳到论藏。
三藏经典,有佛所说的,有不是佛说的;不是佛说的,只要与佛讲的宗旨不相违背,都可以平等看待。
乙、佛法大意(用)
佛法大意其实有四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佛门的法印;后头一句“是诸佛教”,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宗旨。千经万论绝不离这个原则,凡是符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宗旨,都可以看作是佛教的经典。佛门实在是广大,真正能够包容一切法。教学以自净其意为目标,自净其意属于定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属于戒学,帮助你得定、开智慧。佛教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开智慧;戒定慧又叫做三无漏学,三是三大类,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无漏就是无烦恼;这三大类的学问,可以帮助你断烦恼、开智慧。
丙、二门并修
这一段是对于研究佛法提供一个方法,学佛从哪里下手?提供我们一点意见做参考。“二门并修”,二门是指“解门”、“行门”,二门必须并修。古大德将佛教修行订四个次第:信、解、行、证;证是证果、成就。当然你现在已经信了,信了以后要注重解行;解行要并重,不能偏一边。偏在解,没有行,无法悟入佛法的真实义;要有行,才能真正的理解。只有行,不解,这个行也不能成就;要有解帮助行,行才能成就。所以一定要两门并重,同时下功夫。解门是智慧;行门是功夫,就是禅定。解门是看破,行门是放下。
“解门”:自古以来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阅藏”,一个是“研宗”。“阅藏”:藏是《大藏经》。《大藏经》在宋朝最初编纂时有五千多卷;现在的《大藏经》增加很多,有宋以后翻译的,还有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的注疏。现在最完整的是《中华大藏经》,这是台湾新编的,有几万卷。阅藏是好事情,可惜现代人没有这个福报。从前的出家人,事情少、时间多,每天到藏经楼阅藏;在家居士也可以到寺庙里住几年,在那里阅藏、读书,有福报。现代人不但工作忙碌,而且没有文言文的基础,经典摆在面前看不懂。我们今天最起码也要背一百篇古文,才有能力读诵经典。
藏经是课程的标准,我们修学唯一的依据。佛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经典,首先我们对经典要建立信心,不能够怀疑,怀疑就变成障碍。世间人做学问,怀疑的态度非常重要,没有怀疑就不能进步;但是佛法不能怀疑。因为世间学问一直都在摸索,没有达到最高峰,没有一个定论,没有结论。佛法登峰造极,有圆圆满满的结论;怀疑这个结论,就达不到。它是一条正路,是十方诸佛菩萨所走的大道,唯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快速证得。现在全世界佛教所遗留的经典,保存最丰富、最有价值的就是中文译本,其次是西藏文译本。这两种文字都是直接从梵文翻译,而梵文的经典已遗失殆尽。
“研宗”:没有阅藏的机会,不得已而求其次~~研宗,专门在一宗下手,这也是一个方法。在中国,小乘有两宗,大乘有八个宗派,每一宗派的典籍至少也有一千卷以上,包括经论以及历代祖师的著作,也是有相当分量,要想精通不容易。古人三、五年就能够透彻贯通,因为古人的福报大、环境好。古人在寺院丛林,每天在讲堂里听讲经八个小时,研究教理;还有八个钟点修行,在一块共修,参禅到禅堂,念佛到念佛堂,一天十六个小时解行并重,他有这么好的环境;剩下八个钟点,吃饭、洗澡、洗衣服,忙得不得了,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这种教学使你没法子打妄想。一天上两个钟点课,其余时间都在胡思乱想,不能成功。古人教学方法好,因缘殊胜,我们今天找这个地方找不到,福报不如古人,就是研宗也有相当的困难。
除这个之外还有没有办法?有。不但近代有,古人也有这种情形,一生专攻一部经,这会有成就;不但是行门要一门深入,解门也要专精深入。在近代,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锲而不舍,写出《金刚经讲义》,这个讲义就变成金刚经注解的权威。自古以来金刚经的注疏他都看过,这个讲义集古今《金刚经》注解的大成。周止菴居士也是如此,一生专攻《心经》,《心经》两百六十个字,他下了四十多年的功夫,《心经诠注》变成自古以来《心经》注解的权威。这个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每一宗的典籍几十种之多,十年研究二十种,平均半年读一部,用的功夫很有限,成绩平平;如果十年用在一部经上,这不得了,你这一部经必定出人头地。古人,纵然他是从一宗下手,几乎到他晚年成就的时候,把拉拉杂杂的都舍掉,最后只留一样,变成专攻,所以在解门也是一门深入。诸位一定要记住,解中有行,行中有解。着重学术的,像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为主,唯识宗有六经十一论,以《解深密经》、《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为主,他们也有修行的方法,并不是只解不行。着重在行门上的,也有理解,都是解行并重。
行门里面列举四个宗派:
“律宗”:由持戒这个法门进入,着重戒律。“三业清净”:这是修行目标,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三业清净是指身、口、意能够做到清净不染。三业里面最重要的是意业,意要是不染,身口决定不染,意要是染污,身口也会连带的染污。所以律宗不但着重外表,更注重的是内在;外表能影响内在。律宗着重在形式上,一举一动都要合乎法度、合乎规矩,严持戒律。小乘戒律着重事相,小乘戒是论事不论心,外表非常庄严,一举一动都合规矩。而大乘的戒律着重在心地,对外表就不太注重。可是大乘戒比小乘戒难,因为大乘着重在心戒。譬如杀生,小乘戒是起心动念要把对方杀害,断他的命才算是犯了杀戒;可是大乘戒不如是,大乘戒起心动念就破戒,没有伤害对方,起个念头要杀他,戒就破了,所以大乘戒难持。大乘是心戒,论心不论事,杀盗淫妄,起心动念就破戒。小乘戒起心动念不破戒,没有罪,一定要做了事情才算犯罪。大乘戒在起心动念上结罪,所以大乘戒菩萨心地非常清净。
佛说律宗是“正法期成就”。佛陀在世,僧团都是清净的僧团,修行人善根深厚,社会风气非常淳朴,的确是修学戒律非常好的时代。现在的社会修戒律就相当不容易,很难。古时候有专修戒律,佛陀在世时从这个法门入门的很多。在中国,终南山道宣律师这一派专修戒律,称之为律宗。
戒律精严能感动鬼神。南山律祖就是唐朝道宣律师,感动天人供养,他是日中一食,天人每天送饭给他、侍卫保护他。窥基大师跟道宣律师同时代,窥基大师是大乘菩萨,对于戒律在外表上没有那么严格。窥基大师是贵族出身,玄奘大师看他很聪明,要他出家。传说他向玄奘大师提出三个条件:第一、我要带一车的书;第二、我要带一车的金银财宝,要享受;第三、我要带一群美女伺候我。玄奘大师说:行!都可以。于是窥基大师出家,俗称三车法师;他在戒律上就不会那么呆呆板板的。有一次他经过终南山,顺便拜访道宣律师。他名气很大,是唯识宗开山祖师、道宣律师是律宗开山祖师。道宣律师对他有一点成见:虽然是不错,很有学问,经也讲得很好,但是戒律很差,不大守戒;就有一点轻慢心,好像很遗憾,这么好的法师不能够严持戒律。他那天拜访道宣律师;天人每天供养送饭来,那天天人没送饭来,道宣律师饿了一天。第二天,天人送饭,道宣律师就问他:“昨天你为什么没有来?”天人说:‘昨天有大乘菩萨在这个山上,满山的护法神都在这儿护卫,我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心里面非常惭愧,原来窥基大师是大乘菩萨,我没把他看在眼里,这么多护法神保护着;我还不如他,我才一两个护法神,他是满山遍野的护法神,害得我的护法神都不敢进来。这才晓得大乘戒跟小乘戒,在戒相上讲不能够同日而语。大乘菩萨在形式上虽然是很随便、很无所谓,心地清净。
“禅宗”:禅宗的目标是“明心见性”。心就是阿赖耶,性是真如本性。本性上起了无明,不觉,心又起了念头,这是根本无明。无明一起来,真如本性就换一个名词叫做心,所以心就是带着无明的本性。明心就是恢复光明,把无明断除,这时候的心就又恢复它的老名字,叫做本性。明心就是见性,见性就是明心。必须要破无明才能够见性,才能够恢复明心。要想见性,先断见思,再破尘沙,然后再破一品无明,才能明心见性。试问:有没有本事把第一关见思烦恼断掉?这是要讲真正功夫。
参禅,用参话头的方式,或者是观心的方式,这都是手段;第一步的功夫要断见思烦恼,目的是明心见性。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要断尽才能够得到解脱,但是并没有大彻大悟,还要继续努力进修,再破尘沙、无明,才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三业清净,名字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念佛法门里,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就是三业清净,方法手段不相同,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同。净土法门讲事一心就是禅家讲得到禅定,所以事一心叫做念佛三昧,但是还没有明心见性,要到理一心不乱才是明心见性。
“像法时期成就”:像法是相似法,佛法已经没有过去那么纯。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总共是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一千年之内,佛法还没有很大的变质,相当纯,依照佛的戒法修行,能够达到目的。像法一千年,佛灭度后一千年至二千年当中,佛法起一些变化,变质了,后来的人把他自己的知见掺杂在佛法里面,所以就不纯,这个时候单靠修戒律不容易成就,要修禅定。佛法传到中国来,刚好是佛灭度一千年,佛的法运也正好是禅定这个时代,所以中国的佛法几乎全是禅宗的势力范围。禅,的的确确在中国发扬光大。佛灭度二千年以后是末法时期,末法有一万年。我们现在这个时期是佛的末法时期,末法的初期,在这个时候禅定很难成就,在这个时代要想断见思烦恼不容易。
“净宗,带业往生,末法时期成就”:末法时期净成就。净怎么成就?“带业往生”,这个方法成就。为什么?你没有办法消业障,只有带业往生。佛在《大集经》里说:“法运一万二千年,正法戒成就,像法禅成就,末法净成就。”末法时期修学净土,就是依教奉行。
带业往生不是明心见性,不是三业清净;如果讲一心不乱,那就是明心见性、就是三业清净。在末法时期,我们的业障太重,没有能力断惑,没有能力达到一心不乱;净土的殊胜方便,就是可以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决定能成就,正是古德所说的“万修万人去”,道理就在此地。一定要懂理论,如理如法修行,才能成功。在末法时期,如果要建立一个真正如法的道场,那就是念佛堂。念佛堂着重行门,就是长年的佛七,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打佛七。过去印光大师在苏州灵岩山就建立这样的道场,天天打佛七,一天六支香,一支香一个半小时,每天九个钟点念佛。他的道场讲开示不讲经,是一个专门念佛的道场。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非讲经不可;如果能够每天两个小时讲经,十个小时念佛,一天有十二个小时解行相应,这才是真正末法时期如法的道场。
“密宗”:密宗讲“三密相应”,口诵咒,手结印,意要观想,三密相应。目的也是明心见性、三业清净。密法是正法、像法、末法时候都有。如果显教不通达,没有资格学密。密是属于加行的,功夫上再加上一点,是这个意思,所以严格的来说,你要学密,先要学三藏经典,对佛法的理论方法境界都明瞭,才可以用密咒来加持。如果对于显教教理完全不懂,你去学密,那是盲修瞎练,不会成功。
跟真正的密宗上师学佛法,你的教理没有搞清楚,他不会教你密法。我初次见章嘉大师,他传我一个咒,跟我结缘,要我常常念。他教我六字大明咒,把这个咒的意思讲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呢?才能观想。“嗡”是身,“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所以是身、莲花、保持、意,以中国话来说:保持身心像莲花一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你念咒时懂得这个意思,与身心相应,岂不是三业清净、一尘不染!其实“南无阿弥陀佛”也完全是梵语,意思是皈依无量觉。“南无”是皈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皈依无量觉。要懂得观想,口里念佛号就跟念咒一样。
希望诸位解门着重一部经的专攻,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一门深入;行门还是念佛好。
欲知更多关于《佛学十四讲讲记》的讲解,请点击这里:
目录
全文
以上资料来自:
甲、佛法总纲(体)
体是教学的内容。佛法教学的内容是“戒定慧”,称之为三学,三种学问。佛的经典也是依照这个来分类,称为三藏经典。“藏”,就像仓库一样。律藏是戒学,经藏是定学,论藏是慧学;称为三藏经典,这就是佛门的教科书。修学一定要依教科书,教科书就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教导。
“戒学”:“防非止恶”,这是戒学的内容。非是错误,指邪知邪见、错误的知见;恶是指行为,种种不善的行为。佛家的戒律相当于儒家的礼,是基础的教学。孔老夫子当年教学有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德行用礼来教,所以小孩从小就教他学礼,学着待人接物,学着伺候长者。佛家一开端就学戒律,戒律属于生活教育。从前学佛出家人五年学戒,然后才有资格学经、学论。
诸位要想在佛法里成就,不能不重视戒;因为离了戒,不会有定,戒是手段,帮助你恢复清净心。戒有两大类:一类是自律,完全是对自己、对个人私生活,这一种戒律是小乘戒;另外一类是处大众,属大乘戒。大乘戒也不是要求大家遵守,还是自律,团体当中如何自律,这叫做大乘戒。个人在自己小房间里面如何自律,叫做小乘戒。由此可知,戒律是自律的,不是戒别人的。戒律的目的是使我们得定、得清净心,我们一天到晚拿着戒律的标准去看别人,这个人犯戒,那个人也犯戒,你的心还能定得下来吗?一天到晚看到别人的过失,就是你自己的过失;你自己心清净,见不到别人的过失。古人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说别人犯戒的人,他本身就是个犯戒的人,因为他的心不清净。所以戒学是学佛的基础。
“(藏)属于律部”:在三藏经典里属于律藏。律部就是律藏,专门讲戒学。佛所说每一部经典的内容都有戒定慧,都有经律论的意思,这一部经典里面,哪一部分说得分量重、说得多,就归到哪一类去。戒律的经典也讲定、慧,但是以戒律为主,戒律讲得最多,就归到律藏。如果这一部经典讲定讲得多,讲戒讲得少;譬如《楞严经》,十卷经文讲戒律不超过一卷,讲定占得多,占十分之七,就归到经藏。
佛说法四十九年,世出世间一切法无量无边,说不尽,所以学佛的人要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聚”这一条就是佛没说的;佛虽然没有说,可是与佛所说的性质相同,也应当归到这一类;聚是归纳同类。“摄善法”,凡是一切讲断恶修善这一类的理论方法,虽然不是佛说的,也可以因为性质与佛所说的相同,归纳到律藏。佛教的心胸广大平等,并不是我所说的经典就是无上的依据,别人所说的不行,佛不说这个话。甚至于外道所讲,只要符合这个原则,都可以归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戒律一类,可以归纳。
“定学”:定的意思是“息虑静缘”。禅定是佛法修学的总枢纽,八万四千法门只是修定的手段不同,全都是修定。念阿弥陀佛修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定,他是用念佛名号这个方法来修定;参话头是一种方法,持咒也是一种方法,没有一个法门不修定。戒帮助你得定,不持戒,心是放逸的,心往境界上跑,戒帮助你把妄心收回,成就大定。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你的心一直在外头境界上攀缘,要把它收回来。戒律教你不贪、不嗔、不痴,教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什么样都不准,心收回来,身心逐渐清净;戒帮助你修定。定的要领是息虑。虑是妄想,息虑是把所有的妄想息掉。缘是攀缘,静缘是把攀缘静下来。要止念头、不攀缘,一切妄念要止住,外缘决定不能攀。不可以讲求应酬,现在的佛法是应酬的佛法,一天到晚都攀缘,这是不能成功的。大经里面讲“庄严佛国土”,是以清净心庄严。大定才是真正的庄严,身心清净一尘不染。
“(藏)属于经部”:在三藏经典里属于经藏。见到“经”这个题目,偏重在定学。“(聚)能引功德”,虽然不是佛说的,这种理论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得定,也可以看作是经典。功德就是禅定,决不是在佛教寺庙功德箱里面放一点钱,这就做了功德,那是错误的。你供养一点钱,与禅定不相干,与般若也不相干。功德是定慧,如果你修行得定,譬如说你得到一心不乱,戒律也是功德,戒定慧都是功德。如果没有得定,戒律持得再好,那是修福,不是功德,功德是一定要达到禅定。我们修学这么多年,有没有功德?福德是不少,没有功德。梁武帝是佛门的大护法,江南一带的寺庙大多数都是他建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比佛光山大,度很多人。他问达摩祖师:“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达摩祖师的话是老实话。梁武帝把福德当作功德,误会了。如果他问达摩祖师:“我福德大不大?”达摩祖师一定说:“甚大!甚大!”福德跟功德一定要分清楚,心不清净,没有功德。功德是讲清净心,从清净心里面生智慧。
“慧学”:“去惑证理”。慧是开智慧。慧学里面,有很多一问一答互相讨论、辩论的文字。《楞严经》有不少文字是阿难尊者、富楼那尊者这些人跟释迦牟尼佛的讨论,属于慧学;但是《楞严经》是以首楞严大定为主,所以还是把它编在经藏。去惑证理:破除迷惑,证入真理,这是佛法修学最高的目标。定是慧的手段,戒是定的手段,戒学可以说是手段之手段,属于最初方便。
“(藏)属于论部”:在三藏经典里属于论藏。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大乘起信论》,这一类多半是以讨论的方式来说明真理,破除我们的疑惑,以这个为宗旨,这是属于论部。“(聚)权智摄众”:权是善巧方便,以种种善巧方便,能够摄受众生、帮助教学的这些方法,都可以归纳到论藏。
三藏经典,有佛所说的,有不是佛说的;不是佛说的,只要与佛讲的宗旨不相违背,都可以平等看待。
乙、佛法大意(用)
佛法大意其实有四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佛门的法印;后头一句“是诸佛教”,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宗旨。千经万论绝不离这个原则,凡是符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宗旨,都可以看作是佛教的经典。佛门实在是广大,真正能够包容一切法。教学以自净其意为目标,自净其意属于定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属于戒学,帮助你得定、开智慧。佛教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开智慧;戒定慧又叫做三无漏学,三是三大类,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无漏就是无烦恼;这三大类的学问,可以帮助你断烦恼、开智慧。
丙、二门并修
这一段是对于研究佛法提供一个方法,学佛从哪里下手?提供我们一点意见做参考。“二门并修”,二门是指“解门”、“行门”,二门必须并修。古大德将佛教修行订四个次第:信、解、行、证;证是证果、成就。当然你现在已经信了,信了以后要注重解行;解行要并重,不能偏一边。偏在解,没有行,无法悟入佛法的真实义;要有行,才能真正的理解。只有行,不解,这个行也不能成就;要有解帮助行,行才能成就。所以一定要两门并重,同时下功夫。解门是智慧;行门是功夫,就是禅定。解门是看破,行门是放下。
“解门”:自古以来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阅藏”,一个是“研宗”。“阅藏”:藏是《大藏经》。《大藏经》在宋朝最初编纂时有五千多卷;现在的《大藏经》增加很多,有宋以后翻译的,还有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的注疏。现在最完整的是《中华大藏经》,这是台湾新编的,有几万卷。阅藏是好事情,可惜现代人没有这个福报。从前的出家人,事情少、时间多,每天到藏经楼阅藏;在家居士也可以到寺庙里住几年,在那里阅藏、读书,有福报。现代人不但工作忙碌,而且没有文言文的基础,经典摆在面前看不懂。我们今天最起码也要背一百篇古文,才有能力读诵经典。
藏经是课程的标准,我们修学唯一的依据。佛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经典,首先我们对经典要建立信心,不能够怀疑,怀疑就变成障碍。世间人做学问,怀疑的态度非常重要,没有怀疑就不能进步;但是佛法不能怀疑。因为世间学问一直都在摸索,没有达到最高峰,没有一个定论,没有结论。佛法登峰造极,有圆圆满满的结论;怀疑这个结论,就达不到。它是一条正路,是十方诸佛菩萨所走的大道,唯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快速证得。现在全世界佛教所遗留的经典,保存最丰富、最有价值的就是中文译本,其次是西藏文译本。这两种文字都是直接从梵文翻译,而梵文的经典已遗失殆尽。
“研宗”:没有阅藏的机会,不得已而求其次~~研宗,专门在一宗下手,这也是一个方法。在中国,小乘有两宗,大乘有八个宗派,每一宗派的典籍至少也有一千卷以上,包括经论以及历代祖师的著作,也是有相当分量,要想精通不容易。古人三、五年就能够透彻贯通,因为古人的福报大、环境好。古人在寺院丛林,每天在讲堂里听讲经八个小时,研究教理;还有八个钟点修行,在一块共修,参禅到禅堂,念佛到念佛堂,一天十六个小时解行并重,他有这么好的环境;剩下八个钟点,吃饭、洗澡、洗衣服,忙得不得了,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这种教学使你没法子打妄想。一天上两个钟点课,其余时间都在胡思乱想,不能成功。古人教学方法好,因缘殊胜,我们今天找这个地方找不到,福报不如古人,就是研宗也有相当的困难。
除这个之外还有没有办法?有。不但近代有,古人也有这种情形,一生专攻一部经,这会有成就;不但是行门要一门深入,解门也要专精深入。在近代,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锲而不舍,写出《金刚经讲义》,这个讲义就变成金刚经注解的权威。自古以来金刚经的注疏他都看过,这个讲义集古今《金刚经》注解的大成。周止菴居士也是如此,一生专攻《心经》,《心经》两百六十个字,他下了四十多年的功夫,《心经诠注》变成自古以来《心经》注解的权威。这个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每一宗的典籍几十种之多,十年研究二十种,平均半年读一部,用的功夫很有限,成绩平平;如果十年用在一部经上,这不得了,你这一部经必定出人头地。古人,纵然他是从一宗下手,几乎到他晚年成就的时候,把拉拉杂杂的都舍掉,最后只留一样,变成专攻,所以在解门也是一门深入。诸位一定要记住,解中有行,行中有解。着重学术的,像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为主,唯识宗有六经十一论,以《解深密经》、《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为主,他们也有修行的方法,并不是只解不行。着重在行门上的,也有理解,都是解行并重。
行门里面列举四个宗派:
“律宗”:由持戒这个法门进入,着重戒律。“三业清净”:这是修行目标,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三业清净是指身、口、意能够做到清净不染。三业里面最重要的是意业,意要是不染,身口决定不染,意要是染污,身口也会连带的染污。所以律宗不但着重外表,更注重的是内在;外表能影响内在。律宗着重在形式上,一举一动都要合乎法度、合乎规矩,严持戒律。小乘戒律着重事相,小乘戒是论事不论心,外表非常庄严,一举一动都合规矩。而大乘的戒律着重在心地,对外表就不太注重。可是大乘戒比小乘戒难,因为大乘着重在心戒。譬如杀生,小乘戒是起心动念要把对方杀害,断他的命才算是犯了杀戒;可是大乘戒不如是,大乘戒起心动念就破戒,没有伤害对方,起个念头要杀他,戒就破了,所以大乘戒难持。大乘是心戒,论心不论事,杀盗淫妄,起心动念就破戒。小乘戒起心动念不破戒,没有罪,一定要做了事情才算犯罪。大乘戒在起心动念上结罪,所以大乘戒菩萨心地非常清净。
佛说律宗是“正法期成就”。佛陀在世,僧团都是清净的僧团,修行人善根深厚,社会风气非常淳朴,的确是修学戒律非常好的时代。现在的社会修戒律就相当不容易,很难。古时候有专修戒律,佛陀在世时从这个法门入门的很多。在中国,终南山道宣律师这一派专修戒律,称之为律宗。
戒律精严能感动鬼神。南山律祖就是唐朝道宣律师,感动天人供养,他是日中一食,天人每天送饭给他、侍卫保护他。窥基大师跟道宣律师同时代,窥基大师是大乘菩萨,对于戒律在外表上没有那么严格。窥基大师是贵族出身,玄奘大师看他很聪明,要他出家。传说他向玄奘大师提出三个条件:第一、我要带一车的书;第二、我要带一车的金银财宝,要享受;第三、我要带一群美女伺候我。玄奘大师说:行!都可以。于是窥基大师出家,俗称三车法师;他在戒律上就不会那么呆呆板板的。有一次他经过终南山,顺便拜访道宣律师。他名气很大,是唯识宗开山祖师、道宣律师是律宗开山祖师。道宣律师对他有一点成见:虽然是不错,很有学问,经也讲得很好,但是戒律很差,不大守戒;就有一点轻慢心,好像很遗憾,这么好的法师不能够严持戒律。他那天拜访道宣律师;天人每天供养送饭来,那天天人没送饭来,道宣律师饿了一天。第二天,天人送饭,道宣律师就问他:“昨天你为什么没有来?”天人说:‘昨天有大乘菩萨在这个山上,满山的护法神都在这儿护卫,我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心里面非常惭愧,原来窥基大师是大乘菩萨,我没把他看在眼里,这么多护法神保护着;我还不如他,我才一两个护法神,他是满山遍野的护法神,害得我的护法神都不敢进来。这才晓得大乘戒跟小乘戒,在戒相上讲不能够同日而语。大乘菩萨在形式上虽然是很随便、很无所谓,心地清净。
“禅宗”:禅宗的目标是“明心见性”。心就是阿赖耶,性是真如本性。本性上起了无明,不觉,心又起了念头,这是根本无明。无明一起来,真如本性就换一个名词叫做心,所以心就是带着无明的本性。明心就是恢复光明,把无明断除,这时候的心就又恢复它的老名字,叫做本性。明心就是见性,见性就是明心。必须要破无明才能够见性,才能够恢复明心。要想见性,先断见思,再破尘沙,然后再破一品无明,才能明心见性。试问:有没有本事把第一关见思烦恼断掉?这是要讲真正功夫。
参禅,用参话头的方式,或者是观心的方式,这都是手段;第一步的功夫要断见思烦恼,目的是明心见性。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要断尽才能够得到解脱,但是并没有大彻大悟,还要继续努力进修,再破尘沙、无明,才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三业清净,名字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念佛法门里,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就是三业清净,方法手段不相同,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同。净土法门讲事一心就是禅家讲得到禅定,所以事一心叫做念佛三昧,但是还没有明心见性,要到理一心不乱才是明心见性。
“像法时期成就”:像法是相似法,佛法已经没有过去那么纯。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总共是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一千年之内,佛法还没有很大的变质,相当纯,依照佛的戒法修行,能够达到目的。像法一千年,佛灭度后一千年至二千年当中,佛法起一些变化,变质了,后来的人把他自己的知见掺杂在佛法里面,所以就不纯,这个时候单靠修戒律不容易成就,要修禅定。佛法传到中国来,刚好是佛灭度一千年,佛的法运也正好是禅定这个时代,所以中国的佛法几乎全是禅宗的势力范围。禅,的的确确在中国发扬光大。佛灭度二千年以后是末法时期,末法有一万年。我们现在这个时期是佛的末法时期,末法的初期,在这个时候禅定很难成就,在这个时代要想断见思烦恼不容易。
“净宗,带业往生,末法时期成就”:末法时期净成就。净怎么成就?“带业往生”,这个方法成就。为什么?你没有办法消业障,只有带业往生。佛在《大集经》里说:“法运一万二千年,正法戒成就,像法禅成就,末法净成就。”末法时期修学净土,就是依教奉行。
带业往生不是明心见性,不是三业清净;如果讲一心不乱,那就是明心见性、就是三业清净。在末法时期,我们的业障太重,没有能力断惑,没有能力达到一心不乱;净土的殊胜方便,就是可以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决定能成就,正是古德所说的“万修万人去”,道理就在此地。一定要懂理论,如理如法修行,才能成功。在末法时期,如果要建立一个真正如法的道场,那就是念佛堂。念佛堂着重行门,就是长年的佛七,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打佛七。过去印光大师在苏州灵岩山就建立这样的道场,天天打佛七,一天六支香,一支香一个半小时,每天九个钟点念佛。他的道场讲开示不讲经,是一个专门念佛的道场。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非讲经不可;如果能够每天两个小时讲经,十个小时念佛,一天有十二个小时解行相应,这才是真正末法时期如法的道场。
“密宗”:密宗讲“三密相应”,口诵咒,手结印,意要观想,三密相应。目的也是明心见性、三业清净。密法是正法、像法、末法时候都有。如果显教不通达,没有资格学密。密是属于加行的,功夫上再加上一点,是这个意思,所以严格的来说,你要学密,先要学三藏经典,对佛法的理论方法境界都明瞭,才可以用密咒来加持。如果对于显教教理完全不懂,你去学密,那是盲修瞎练,不会成功。
跟真正的密宗上师学佛法,你的教理没有搞清楚,他不会教你密法。我初次见章嘉大师,他传我一个咒,跟我结缘,要我常常念。他教我六字大明咒,把这个咒的意思讲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呢?才能观想。“嗡”是身,“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所以是身、莲花、保持、意,以中国话来说:保持身心像莲花一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你念咒时懂得这个意思,与身心相应,岂不是三业清净、一尘不染!其实“南无阿弥陀佛”也完全是梵语,意思是皈依无量觉。“南无”是皈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皈依无量觉。要懂得观想,口里念佛号就跟念咒一样。
希望诸位解门着重一部经的专攻,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一门深入;行门还是念佛好。
欲知更多关于《佛学十四讲讲记》的讲解,请点击这里:
目录
全文
以上资料来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