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July 2019

《种善因得善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全文)

净空法师主讲
一九九七年六月
讲于华藏录音室

一、 文殊菩萨十信章第一
最近我们讲到《华严经》的五十三参,经里有许多宝贵的开示,对于我们的生活、处事待人接物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部经太大,讲一遍都已难得,听一遍也很不容易。所以我们想利用这个机会,将经里面重要的片段,选择出来,与大家在一起共同研究讨论,希望藉此帮助我们的生活达到艺术化,也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幸福美满”。
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中,也就是“十信会”。文殊是善财根本的老师,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启蒙的老师”。世出世间的求学,启蒙的关系最大。启蒙的老师,要是位真善知识,他就能够帮助你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所以在过去科举的时代,一个人考中了功名,从前人所谓的考中状元,考中进士,此时衣锦还乡,要祭祖先,报祖宗的恩德;要去拜老师,感谢老师的栽培。拜哪一位老师呢?拜启蒙的老师。这个诸位要晓得,一方面是感谢他奠定德学的基础,另一方面告诉我们,不忘本啊!好像我们现在读书,功名成就了,你要感谢老师,感谢谁啊?感谢你念小学一年级时的那位老师,不是感谢你的大学教授,也不是感谢你的中学老师。感谢最启蒙的那位老师,以后的老师就统统包括在其中了。
为什么呢?一个人不忘本,他连根本,小学的老师都不忘掉,中学、大学的时间距离更近,当然更不会忘掉。所以是以启蒙老师作为根本,作为代表,这非常有道理的。现代的人都不讲究了,不懂这个道理了,所以社会的混乱是有它的原因,人不懂得报本返始,不懂得知恩报恩,唯利是图,争名夺利,这个社会怎么可能会好?怎么能够安定?
所以想想过去的教育,跟现在确确实实有它基本不同的地方。理念上不同,方法不同,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的。
善财在文殊会上成就了什么呢?这个我们要晓得,成就的是根本智,一定是在启蒙老师这里成就的。根本智是什么呢?《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根本智就是“无知”。换句话说,这位老师训练你的,是着重在品德的修养,着重在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真诚心。
其次,就是教你读经,熟读,没有讲解。这个教学法意思在哪里呢?它的用意是藉这种方法把你的妄想分别打掉。任何一个人,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都非常深重,不想,不想也不行,自己会冒出来,所以佛法有许许多多的方式,我们讲“法门”。念佛,就教你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什么意思呢?你不念,不就打妄想了?不就起分别了吗?用念佛这个方法将妄想分别打掉。持咒,方法虽不一样,目的是相同的,也是用持咒的方法将妄想分别打掉。教下用读经的方法,也是这个道理。一部经教你从头念到尾,老老实实的念,不要想里面的意思,也是把妄想分别息住,让你得到清净心。
清净心就是真实的智慧,是真正的般若智慧,是智慧之体,清净心起作用是无所不知。所以根本的启蒙老师,没有别的,就是训练你,把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尽可能的伏住、压住。能够断掉,那当然是最高明的,那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烦恼习气都很重,是断不了的。断不了,怎么办?断不了就伏住。这个老师就尽到责任了。
华严会上的境界,的确是不相同,不但是伏烦恼,简直是断烦恼。善财在文殊会上,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一品了,已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这是根本智圆满成就了,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他达到圆满成就了。
后得智是讲“无所不知”,“无所不知”要到哪里去学呢?要出去参学了。无所不知就在生活上,在工作里面,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在这里面学无所不知。这个时候,老师就教他出去参学,所以参学是成就后得智。这样经过五十三参,他的智慧就达到圆满,成佛了。
佛在华严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智慧是怎么成就的?佛法里所讲的“无上正等正觉”,你看他是怎么成就的。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要从这个地方去学习。
现代人不能说他不努力,不能说他不勤奋,但是他开不了智慧,搞一辈子都是小聪明,世智辩聪,无济于事。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他没有根本智,像一棵植物没有根没有本,它怎能生长?怎能开花结果?
佛教育是从这里面扎根的。在中国古代,每一个朝代的教育,一直到清朝,也是从这个理念扎根的。所以这个国家建国后没多久就能够长治久安。一个政权可以维系几百年之久,什么道理?教育的成果。我们读《礼记》、《学记》,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国”就现在所说的建立一个政权,“君民”就是统治一个国家,领导全国的老百姓。什么最重要呢?教育最重要。教学为先,其它都是次要。
善财成就根本智之后,换句话说,得清净心了。在四弘誓愿里的“烦恼无尽誓愿断”,他的烦恼已经断掉了。断尽了烦恼,根本智就成就了,这才出去参学。参学就是四弘誓愿的第三个项目“法门无量誓愿学”。
你看看,文殊菩萨教他出去参学之前,特别交代他参学的态度,这几句话重要了,这几句话就是我们今天求学的态度。我们今天遇不到善知识,纵然遇到善知识,人家也不教你,为什么会不教你呢?因为你没有具备求学的条件。求学最重要的是真诚,真诚表现在外面,是自自然然的态度,不加丝毫的勉强。
我们听听文殊菩萨的话,他教善财:

(一)求善知识,勿生疲懈
“疲”是疲倦,“懈”是懈怠。亲近老师,永远不疲不厌,精进不懈。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他欢喜啊,他也认真教,而且教不倦。这是实实在在的,自古以来,每一位好老师都希望能够得到几个传人,但传人可遇不可求。学生求一个好老师,难。一个好老师在一生当中想找到几个好学生,更难;所以他如果遇到了,他会非常珍惜,他怎会不认真的教学呢?所以他教不厌,我们学不倦,师资道合,这里面就有乐趣,在佛经里叫“法喜充满”,师生都欢喜,都法喜充满。

(二)见善知识,勿生厌足
对于善知识的教诲,决定不能满足。得少为足也是个大障碍,你只能得到一部分,你还没有得到圆满,那怎可就满足呢?世间事我们常讲“知足常乐”,唯有求智不能知足,求智一定要达到究竟圆满;换句话说,不成佛,你成了等觉菩萨,你还不能满足,我一定要成佛。其他的事情,在物质及精神的享受方面,则应当知足常乐,唯独求智,不可以厌足。

(三)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
对于善知识的教诲,你要能记住,这个很重要。真正的善知识,言简意赅,没有啰嗦话的,不像我接见大众,一说就说了很多,这不是真善知识。我过去跟章嘉大师学习的时候,每一个星期见一次面,时间是一至二个小时,我想他说的话大概都不超过十句,非常的精简,教你一生都不会忘记,真得受用。说的太多,说的太长,一出门就忘掉了,讲些什么,记不得了。
但我要是学章嘉大师那个方法,恐怕听众都跑光了,没人了,不能不啰嗦,但是你要会听,抓住我讲话的几句纲领。在一次谈话、讲经当中,你能够记得二、三句,你一生就受用不尽,哪要那么啰嗦呢?所以对善知识的教诲要记住,要透彻的理解。你看《金刚经》上,佛常讲“深解义趣”,你真正能够听懂了,明白了。
对于善知识的教诲,你要随顺把它做到,做不到,还是空的,还是枉然。看破放下,都记住了;看破放下的意思,你也都明白了,可是事实上,还是看不破,还是放不下,那有什么用处?白学了。一定要做到,你才能够真正得受用。这一点要紧哪!

(四)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
“巧”是巧妙。“善”,我们今天讲的合理是“善”,合情、合法是“巧”。他的方法合情、合理、合法。可是我们凡夫没有那么深的智慧,往往他的善巧我们没见到,我们所见到的,好像都是他的过失。其实是他的善巧方便,我们把他的善巧方便看作是他的过失了,那就坏了。所以要懂得他的善巧方便,而不见他的过失。他或许做了我们认为是过失的事情,他必定有他的道理在。
我们在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例子都是事实。我有一个老朋友,现在还在,他比我大,大概有八十多岁了。在抗战期间,他年轻的时候,大约二十多岁,他在日本人统治的地区做地下工作,就是做情报人员,他是戴竺先生的部下。在南京被日本宪兵队发现了,他们这一组有二、三人。当时被日本宪兵队捉去,会受非常残酷的刑罚,他要你的命,不会教你好死。他们三个逃命,日本宪兵队在后面追,他们逃到南京南门的中华门,门外雨花台有一座寺庙,他们跑到寺庙去了。
见了老和尚,求老和尚救他们。老和尚有智慧,一看这情形,赶紧将他们的头发一剃,穿上海青,加进当时正在进行的法会当中。日本宪兵队来后,搜查全寺庙,没有,他们终于被救了一命,对这老和尚非常感激。胜利之后,回到南京,想报答老和尚当年救命之恩,所以摆了一桌酒席来供养老和尚,把老和尚请来了。
请来了之后,才忽然想到老和尚吃素的,酒席上鸡鸭鱼肉,还有酒,这搞得非常尴尬。可是老和尚知道他们不是故意作弄的,他们是真正感恩,但却没想到出家人是素食。他叫大家坐下来,一样和大家吃肉,一样和大家敬酒,教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我们看,哎呀!这老和尚开荤了,你看老和尚是过失,但他不是过失,是善巧方便,普度众生,教这些人一生都忘不了佛法的伟大。如果你是出家人,而自己想吃肉喝酒,自己不敢,然后说:“你请请我吧!”,那你就有罪过了,那就不如法了。你看这老和尚有智慧,通权达变,并不因看到那些菜而说:“我不能吃,我离开。”那你教人心里多难过。你做的是如法了,但你不合人情,不通人情。
世间学问要情理法三面兼顾,佛法也不例外,佛法也是情理法三面兼顾,面面都圆满。所以他这么个做法,我们看到好像破戒不如法,必定有他的道理,这个我们一般凡夫不懂。这是一桩事情,我们能理解的。
另外我再说一个故事。我初学佛时,在台北市,我常常到一些寺庙去帮帮忙,做做义工,做我能够做的。道场熟了,里面人也熟了,有的时候常常留我吃饭,以后就变成习惯,一放假就到寺庙去吃饭。老和尚也很爱护,我们那时年轻,二十几岁。有一位老法师,七十多岁,我们对他很尊重,他也不忌讳,常常邀我们同一桌吃饭。但是我们每一次吃饭看到老和尚面前摆了一杯酒,我们也很疑惑,五戒里不饮酒,酒不是根本戒吗?
但是我们年轻,也不敢提出这个问题来问,但这疑问始终放在心上。以后到台中亲近李炳老,谈到饮酒这条戒时,我就把这桩事情提出来。李老师说:“他是对的。”,酒这条戒的开缘很多,如果身体有病,用酒作药引,可以的。你烧菜,以酒来配料,可以的,所以叫“料酒”,这不会醉的。老法师已经七十多岁,身体虚弱,需要以酒来帮助血液循环,这可以用的,我们才恍然大悟。
不但体弱多病需要以酒来帮助血液循环,可以用。身体要是虚寒,还可以穿皮衣,以后我们在戒律上都看到了,可见得释迦牟尼佛他为我们制定戒律时,他是兼顾了情理法三方面,这才真正叫“大慈大悲”。
所以文殊菩萨教诫善财出去参学,第一个,求善知识不能够有疲懈。第二,对善知识不能够有厌足。第三、对善知识的教诲一定要做到。我刚才讲,要记住、要理解。第四、对善知识的善巧方便,必须要恭敬体会,绝定不能见他的过失。这四条是参学基本的态度,我们应当要学。
于是我们再回想,为什么我们遇到善知识,而人家拒绝我们,不肯教我们?这见面一看,你没有这个态度,就没有诚意。你如果有诚意,自自然然表现这种态度。说实在话,我初学佛时,甚至在未学佛之前,我很好学。我虽然早年失学,到台湾后,我认识名教授有十几位,他们都很热心的指导我、关怀我。当时我也没读过这段经文,但我所表现的,这四条我统统具足了。没人教我,自自然然的表现出来,我真心想学啊。真正是尊师重道,那就行了。
我们现代人不懂得尊师重道,甚至于在学时就对老师生轻慢心,这怎么能成就呢?我亲近章嘉大师时,有人告诉我,章嘉大师是政治和尚,造谣诽谤的人很多。我那时初学,也不管他政治不政治,这与我不相干。他真肯教我,我在他那里真得利益。我对他有十分的恭敬心,别人说这些闲话,我一笑了之,不予理会,我们得到了。章嘉大师圆寂之后,火化烧出一万多颗舍利,大家没话说了。之后还有人告诉我:“哎呀!可惜啊,我本来想亲近他,但听说他是政治和尚,所以不敢亲近,哪里晓得是真正的大德。”,那后悔就莫及了,机缘错过了。
现在这个社会,有谁能做到只有赞叹而没有诽谤的?不可能的事情。佛菩萨况且还有人诽谤,何况佛弟子?我们自己要明瞭,不受外界这些影响,我们才能掌握到最好的机会。
这是这一段的开示,虽然经文只有四句,实在讲,是十信章里的最重要一段。我们读了、听了之后,要从真诚心里发出来,才能得受用。如果只学这个形式,没有诚意,那是虚伪的、假装的,依旧是得不到真实的利益。世法里,都不可以用虚妄心去求,何况佛法?
五十三参,正是往年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他对《华严经》是赞叹倍至,他是一位大哲学家,他告诉我,《华严》是世界上最好的哲学概论,他将它当作哲学概论。这部经里充满了究竟圆满的智慧,经中有圆满的理论,有周密详细的方法,最难得的是末后还带表演,那就是五十三参。将它的理论和方法,作出来,表演出来给我们看。这样的教科书,全世界找不到第二部了。
这五十三个人,在佛法里讲,都是菩萨。菩萨,要是以现在的话来说,是具足高度智慧的人,生活在智慧之中,这就是菩萨了。凡夫是生活在烦恼当中,他们是生活在圆满智慧里面,所以称之为“菩萨”。菩萨是印度话。
这五十三个人,你看了他的身分,里面有男女老幼,各行各业,代表现前这个社会。换句话说,我们从早到晚,所接触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是五十三参里所展现的。
这里面以出家身分出现的,只有五人,其余的全是在家的。这就说明了,出家可以作菩萨,可以作佛;在家也可以作菩萨,也可以作佛,没有差别,真正是平等法。男人可以作菩萨作佛,女人也可以作菩萨作佛。大人可以作菩萨作佛,小孩也可以作菩萨作佛。这里面有童男童女,用现代的话,就是学生,男学生,女学生。
只要真正觉悟了,具足高度智慧了,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佛菩萨,这才是真正生活的艺术。这在《华严》里,显示无遗。


二、吉祥云比丘章第二
五十三参一开端的三位,是代表佛法僧三宝,而这三位都是出家身分,它这个含意很深,表示初学。初学佛的人不能离开僧团,不能离开三宝。你看学佛,大家都知道有个常识,学佛一进门先受持三皈,这三位善知识就代表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位其实都是法身大士,用比丘的身分来代表,他表这个深意。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皈依佛;海云比丘代表皈依法,妙住比丘代表皈依僧。这个意思很深哪!
学佛到哪里学呢?如果你不懂这个意思,你学什么佛?你那个三皈依是有名无实,形式上虽然受了三皈依,但不晓得由哪里做起。所以吉祥云教我们皈依佛,皈依佛就是念佛。念佛包括的范围太广太大了,从他的谈话当中,我们瞭解一切的佛法都是念佛法门,他在经中为我们讲二十一种念佛法,这二十一种把所有的法门都包括了。哪一个法门不是念佛门?这才使我们想到皈依三宝的真正意义。
佛是什么呢?佛是觉,佛是智。念佛就是念觉念智,任何一个法门,离开真实智慧,离开彻底觉悟,那就不是佛法了。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是念佛,参禅也是念佛,持咒也是念佛,研经也是念佛,没有一法不是念佛。为什么呢?都是求智求觉,都是念智念觉。所以他讲的念佛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
我们如果懂得这个深意,肯定他所说的,就绝定不会有妄想、分别、执着了。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所讲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念佛门。
从能念,菩萨归纳为五条。从所念,他讲了二十一门。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法,统统包括在其中。我们先谈能念这五条。         

(一)缘境正观念佛门
大概我们现在一般念佛,都是用这个方法。我们攀缘境界,这里面有真佛,有应佛。真佛是讲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也是真佛,这就是我们讲的“念三身佛”。
依报、正报,我们净宗常常念西方极乐世界,那是依报。我们读经,思维、观察经中的境界,这是念依报。我们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是念佛的正报。不管是依或正,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也好,是佛菩萨的相好光明也好,这些都是属于外境,是外面的境界。
我们是口念,口念不是真念,所以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道理在此地。口里有佛,心里没有佛,心口不相应,这是古人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

(二)摄境唯心念佛门
知道经上所讲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依据这原理原则,知道诸佛、众生、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从心想生。所以心里想佛,佛就现前了,想什么,就现什么。你想佛,你就作佛。你想菩萨,你就作菩萨。天天想黄金钞票,这就变饿鬼。饿鬼道是贪心,嫉妒瞋恚是地狱,端看你动什么念头。
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里真正想佛,口又念佛,把我们现前的境界换成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常常想西方世界,这样念佛,决定得生。我们净宗法门,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乱,用这个方法可以达到。

(三)心境俱泯念佛门
明白事实的真相,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所以心则非心;佛即是心,所以佛则非佛。心佛二边不立,真正恢复到自性清净了,自性清净心是真佛,是真心。这个能念的方法,诸位想想,禅宗包括在里面了,性宗在里面了。才知道念佛法门广大,圆满含摄一切佛法。

(四)心境无碍念佛门
所谓是双照事理,存亡无碍。它包括了法相宗、天台宗,也包括了华严宗,这些大乘宗派都脱离不了它的范围。可见得念佛这法门,太广太大了。

(五)重重无尽念佛门
这样用心才达到究竟圆满,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一切法门,都是念佛门。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菩萨善友,所说无量无边法门,也不能逾此范围,重重无尽。
理无尽,以理融事,事也无尽。随拈一门,就圆满含摄一切法门。《华严经》中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一”是任一。不但在佛法里,经教法门任一,乃至于世间法里,一毛孔,一微尘,任一都圆满含摄虚空法界及无量法门,念佛功德才达到究竟圆满,念佛才成究竟圆满佛。由此可知,念佛不一定是佛号挂在嘴上。
我们读了吉祥云比丘的开示之后,才晓得我们应当怎样去皈依佛,你就懂得了。你就懂得三皈依的“皈依佛”这一条是圆满含摄所有宗派、所有法门,都是皈依佛的。这个深意要懂啊!否则你要到哪里学佛?你的三皈依到底皈的是什么?
我想我们将有关这三位菩萨的经文讲完后,把里面的经意综合起来,再作一个专题来讲“皈依三宝”,这个意义比我以前讲的就更深刻、更圆满了。不入华严境界,这究竟圆满确确实实是达不到。
这五门融合起来是一桩事,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你要是有分别执着,那就变成五门了,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这就变成一门。正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就是无障碍的法界。
从无障碍这一展开,就是无尽的法界。从此处,纵然我们不能见性,我们也能稍稍领会得少份,多份是不敢讲,少份是可以能体会得。而少份的体会,对我们这一生就受用无穷。这是真实智慧,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决定能帮上大忙。所以《华严经》不能不细讲,不能不认真的去探讨。
这是说明我们在学佛上遇到种种的障碍,发生种种的偏见过失,在《华严》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这是这部大经的无比殊胜之处。


三、海云比丘章第三
昨天我们讲到五十三参前面这三位善友,代表的是三宝,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海云比丘代表法宝,妙住比丘代表僧宝。这三位菩萨都是以比丘的身分示现,意思是告诉我们,初入佛门一定要依三宝,也就是我们讲的“三皈依”。 三皈依是大家所熟悉的,可是真正将这意思显示出来的是在《华严》这段经文之中。从经文上,我们这才明白,无论是大乘小乘,无论是显教密教,无论是宗门教下,没有一样是例外的。
讲到念佛,则所有一切法门都是念佛法门;讲到参禅,所有法门都是参禅法门;讲到持咒,所有法门都是持咒法门。这显示《华严经》所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总算把这个道理及事实真相初步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的修学才达到断疑生信,心地也就踏实了。就自己的根性选一法门,一门深入,这样才能有一个成就。
海云比丘代表三宝中的法宝,他所传的法是在法宝里的总纲领、总原则,这个法能够贯穿一切法。经文的开端,善财童子去参访他,他特别赞叹发菩提心的稀有。关于这一桩事情,我们在经论上也看到不少,也听到不少。但是从来没有认真的去思维体会发菩提心的殊胜。而五十三参当中,海云比丘对于发菩提心这桩事情说得多,说得深刻,让我们知道菩提心确确实实是难得、稀有、可贵。所以这一发心就能得到诸佛护念,就能够得到诸上善人的赞叹。
这是修学的大根大本,如果不发菩提心,所有一切的修学,到最后是落空的,也就是说都变成了三界六道里有漏的福报,与断惑证真、了生死出三界毫无关系了。这是我们学佛想在这一生有一点成就的人,绝定不能不知道的。
海云比丘赞叹发菩提心,他说了十一句,大意是说:

(一)拔济苦恼诸众生故,发大悲心
一个发菩提心的人,一定有大悲心。由此可知,大悲心就是菩提心的样子,就是菩提心的作用,大悲心是要救济一切苦难的众生。发心要救一切苦难的众生,怎么可能再给众生添麻烦、添苦难?这是绝定不可能的。世间苦难的众生太多太多了,悲心是救护众生的原动力,永远无疲倦,无懈怠,要把这个工作做的圆圆满满。
我们晓得众生的苦恼从那里来的,从那里生出的。说到众生也就包括了自己,四弘誓愿里有“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己也是众生之一,不是众生以外的。由此可知,菩提心一发是先度了自己,再度别人。如果连自己都不晓得度,我们就要觉悟了,还没有发菩提心。
有许多人尚未发菩提心,而自以为发了菩提心了,这问题就严重了,这是真正造成了障碍。为什么呢?如果自己知道自己尚未发菩提心,他还有发的希望。未发菩提心,而却以为自己已发菩提心了;换句话说,要真正发心,他已没指望了。这是我们学佛同学,尤其不能不明瞭的。

(二)平等福佑诸众生故,发大悲心
看看我们自己有没大悲心?有没有大慈心?悲是拔苦,慈是与福。慈悲加上一个“大”,就是用清净平等心,这就大了。这可拣别是不是爱缘慈;世间人有爱缘慈,我喜欢他,我对他就慈悲;我不喜欢他,对他就没慈悲,这种慈悲叫“爱缘慈悲”。经典上还说的有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这境界一层比一层要高、要殊胜。究竟圆满的才叫“大慈大悲”,这是如来与大菩萨们才有的,心地圆满的清净平等,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大慈悲心。
这里面我们特别要留意的,首先要帮助自己离苦得乐,这是决定不能够疏忽的。所以先要把苦乐的根源找到,从根本下手,这才容易,这才能收到效果。
慈悲是菩提心的相,菩提心有体有相有作用。

(三)除灭众生诸苦蕴故,发安乐心
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安乐,灭除一切众生的苦难,发安乐心。这一条,实在讲,在布施里是属无畏布施,令一切众生身心安稳,离开一切恐怖忧恼。

(四)为息众生不善心故,发饶益心
这个工作当然是非常艰钜的,可是我们不能不做。一切众生不善的心太多了,我们从《百法明门论》里去看,佛说一切众生的善心所归纳起来只有十一类,不善的心所归纳起来却有二十六类,也叫做二十六种根本烦恼。
其中最严重的有六条,贪、瞋、痴、慢、疑、恶见。疑,是对于圣教的怀疑,对佛法怀疑,尤其是对于净土法门的怀疑,这是最严重的烦恼。恶见,就是很多错误的见解,他的看法与事实真相完全相违背。所以这样才形成了恶念多,善念少,恶的心所有二十六个,善的心所只有十一个,恶的念头强,善的念头弱。在这个境界里面,我们怎样帮助众生断恶修善?才能让一切众生得到最丰饶的利益,得到圆满真实的利益。
这一条是属于四弘誓里的第二愿“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一愿我们要从哪里做起?海云菩萨告诉我们要帮助众生断恶修善。

(五)救护怖畏诸众生故,发哀愍心
怜悯这些常常生活在忧虑恐怖当中的众生。他忧虑什么?恐怖什么?这里面有因、有缘、有果、有报,我们都搞清楚、搞明白,细细的为这些恐怖的众生叙说清楚,让他们瞭解前因后果,帮助他们以高度智慧来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工作,乃至于自己修学的法门。
理明白了,心就安了。谚语常讲“心安理得”,这就离开恐怖了。心为什么安?道理明白了。道理要是不明瞭,这心绝定是安定不下来的。
这个发心还是属于断烦恼的,所以菩萨十一句的开示就是解释四弘誓愿,发四弘誓愿就是发菩提心。修行之先,发心是第一。

(六)舍离执着障碍法故,发无着心
这是真正把烦恼断尽了,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就是生起菩提心;从哪里生?从不执着。我们晓得,因为执着才有六道轮回;因为分别才有十法界;因为妄想才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差别。这是世尊将十法界依正庄严的因果一语道破。
这一句话是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教诲。因此佛才教给我们,惟有舍离执着,你才出得了三界。不但世法不执着,佛法也不执着。《金刚经》上说的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舍”就是不执着,就是放下,就是舍离。放下、舍离一切分别,你就能出十法界;放下一切种种的妄想,你就圆成佛道。
世尊在经教中,将整个宇宙人生的现象,可以说是言简意赅,为我们讲的这么清楚,这么明白。如何修学,如何出离,那都在自己了。佛能够帮助我们的,那就是开示;我们自己有没有成就,在自己的悟入。悟,是明白了;入,就是契入真实的境界,摆脱三界六道十法界,这叫“入”。所以修行的关键就在不执着。
我们知道世尊当年在世曾经用二十二年的时间为大众宣讲般若法门,现今存于《大藏经》的般若经论中,《大般若经》是分量最大的一部,总共有六百卷,玄奘大师翻译的。这二十二年所说的《大般若》,说的是什么呢?给诸位说,实在讲,所说的就是一切法不可得。你要是真正知道一切法不可得,这一部《般若》,你就明白了。
既然知道一切法不可得,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一切法呢?无住生心。所以一切诸佛菩萨对宇宙人生一切法的态度,就是“无住生心”。一定要发无着心,于一切法都不着,你就得自在了,四弘誓愿里的烦恼就断尽了。

(七)普遍法界诸佛刹故,发广大心
烦恼断尽了,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智慧,即根本智,然后再去实践“众生无边誓愿度”。
可是众生种种的根性不相同,种种的程度不相同,种种行业习气不相同,绝定不是一个法门能够普度的,所以一定要去修学无量法门,故第三愿才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学那么多法门干什么?是为了度生的方便,善巧方便。成就了后得智,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无所不知”,真正达到无所不知了,你才能够恒顺众生,才能够应机说法,才能够广度有情。所以烦恼断的时候,你一定要发广大心,要度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

(八)等虚空界无不往故,发无边心
心,虽然发了,要普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但是你得要去,你要是坐在家里发心,不行哪,没有用处,你要去。去,当然很辛苦,特别是我们现在还没契入一真法界,还没能入不二法门。我们现在还是凡夫,凡夫没有佛菩萨那么真实,可是要接近,要相似。
因此,我们要牺牲享受,牺牲自己的安乐,哪个地方有请,立刻就要到哪里去,不辞辛劳,不能够贪图享受舒适,这才能够行菩萨道。如果是“那边太苦,太累了,我就不去了。”,那就不是菩萨道。菩萨道一定是永远不疲不厌,舍己为人,能够舍自己安乐的生活,为帮助别人破迷开悟,为帮助别人离苦得乐,而不辞辛劳。故教你发无边心。

(九)见一切佛妙色身故,发无垢心
见一切佛微妙色身,像经上所讲的,毘卢遮那如来,卢舍那如来,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如来,他们都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无论是见到正报依报,种种庄严,心里面决定没有染着,永远是清净的,要发一个无垢心。“无垢”就是不染着。
这意思我们再说的更浅显一点,就是在一切殊胜的境缘之中,无论是物质环境或人事环境,见到非常殊胜的环境,我们都不起贪心,不起嫉妒心。在这殊胜境界中,能够保持见如不见,保持一个平常心,你就不会被污染。
如果境界现前,你起心动念,你就被污染了。对于境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正做到是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就是“无垢心”。

(十)观三世法智无尽故,发清净心
清净心的作用就是智慧,《金刚经》上说的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所以清净心也就是《般若经》上所讲的根本智。用清净心接触外面世界就无所不知。所以世间人求智慧,他不懂这个道理,以为广学多闻就能成就智慧,其实不然。如果没有清净心,广学多闻所得的,那是佛法里所讲的“世智辩聪”,反而变成明心见性,修行证果的大障碍,佛家称为八难之一,你遭了难啦!
清凉大师在《华严疏钞》里说的就更好、更明白了,他老人讲的是“有解无行”,“解”是你明瞭了,你广学多闻是“解”;“行”是真正的修持,就是清净心。换句话说,没有清净心,你广学多闻,你所得到的是什么?他的结论是“增长邪见”,不是增长智慧。由此可知清净心的重要了。
我们学佛的人,多数都喜欢家里供佛像,佛像前面一定供香花水果灯等供品;再考究些,则有幢幡宝盖这些庄严具。供品当中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供水,在佛菩萨形像前供一杯水,供水的杯子最好是用透明的玻璃杯。因为供这杯水是表法的意思,就是代表清净心,让你看到供水就要想到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的干净、清净,要像水一样的平等。所以水是代表清净、平等,在所有一切供具中最重要的。
所以佛前的供具都是提醒自己的,让自己看到后,想到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应该如何去做。花代表修因;果代表我们的希求,我们求果报;灯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它都有意义在里头,我们见到就会想到,时时刻刻用这些道具来提醒我们的正念。这里面是清净心最重要了。

(十一)为欲普入一切智智甚深海故,发大智心
学佛终极的目标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教是智慧的教育,佛法是智慧的方法,学佛就是学智慧的生活。凡夫天天生活在烦恼之中,学佛的人要学佛菩萨天天生活在高度智慧当中,究竟圆满智慧当中,所以你要发大智心,这才达到究竟圆满了。
菩萨在此地赞叹菩提心的十一句,用大悲心作开端,用大智心作总结,这意思很深很广。如果一个人真正发菩提心了,他的起心动念决定是在这个范围当中。如果与这十一句相违背,那就不是菩提心了。或者说,我有几条相应,还有几条我做不到,这个说法如何呢?
那正如印光大师文钞中有一段公案,诸位查查就晓得了,我是早年看的,人名已忘。有一个人写了一封信给印光大师,他是参禅的,参禅的人都喜欢看《五灯会元》,这里面讲一千七百条公案,他差不多都参透了,只剩下几条尚未参透。他感到非常骄傲,也就是世间人讲的“值得骄傲”,在印祖面前夸耀。
印祖就告诉他,一千七百条公案,你有一条参透了,就全部参透了;如果有一条没有参透,你就完全没有参透。这个人也是聪明人,听到印祖这一句话,当头一棒,就把他打醒了,才知道这不容易,于是他就舍弃禅,跟着印祖老实念佛。
印祖说的是真话,我们可以用这个道理来看这十一句,这十一句中,只要你发了一种心,这十一条就一定具足。你如果说这十一条我已经做了十条了,还有一条没做到,那你是全没做到,一条都没有。因为每一个心里都圆圆满满含摄其余十个心,这正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能分,这十一句的任何一句都是圆满的十一句。所以这“一”是任一,不是独一。你说你有大悲心,这十一句你就都具足。你说你有大慈心,那是十一句你也都具足。你说你有饶益有情的心,那另十种心你也具足,圆满的。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的修学用功才有下手之处,才不致于把路子搞错了。现在我们观察佛门里不少的同修,都是把意思错会了。有个一条、二条的影子,他就以为完全具足了,莫大的误会,造成的损失不可思议。
所以这次韩馆长启请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大因缘,决定不是偶然的。早年南部开心法师跟我说了很多遍,希望我好好地把《华严》讲一遍。实在是缘不成熟,因为常常在国外走动,讲这部大经必须要定下来。根据过去我们讲经的经验,这部经讲圆满,我们概略的估计,最少要三千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个工程。
这一次我们有一个机会能在新加坡教学,居住的时间比较长一点,能够安定下来,所以将教学学与讲《华严》这二个工作,一次完成。她的启请也正好是这个时候,时节因缘,也是稀有不可思议。
我们利用这一点的时间,将《华严经》里最精彩的部分,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勉励,希望在我们这一生的有生之年,短暂的岁月里能得到好的成就,我们这一生就非常有意义、有价值了,没有空过,这是值得我们庆幸的。但是究竟圆满的成就,绝定要求生净土。如果不能求生净土,这个成就都不是真实的,因为一堕落六道,轮回的时间太长了,三善道、三恶道,头出头没,苦不堪言,很可怕的一桩事情,我们一定要能警觉到,放下万缘,老实念佛,这是真正聪明人,真正有智慧、有福德之人。


资料来自:
《种善因得善果》,净空法师主讲,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印赠及流通处:马来西亚净宗学会(No. 90 & 92, Jalan Pahang, 53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2014年2月印刷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种善因得善果》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