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arch 2019

释仁民爱物之疑(五辨)

《安士全书白话解(下卷)~万善先资集卷三》

【问】君子亲亲仁民,仁民爱物①,实施起来有一定次序,提倡戒杀放生,不是先从最后做起吗?
【答】孟子所言,是亲疏次序,不是先后次序。如果一定要按照此次序去做,那么从小失去父母,而利济苍生,未入仕途,而放生修善的人,反而得罪于您的父亲了!孟子哪里会有这样呆板的言论呢?又何况亲、仁、爱,意义本来是一样的,不宜分之为三。有子以孝弟为仁之本②,这就是亲与仁不可分了。孟子说以羊换牛是为仁术③,这是仁与爱不可分了。孔子说断树杀兽非孝,是亲与爱又不可分矣。譬如头与腿,虽有高下之分,但它们血脉贯通,相依为命,难道能把它们分割开来吗?

注: ①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君子对于禽兽草木万物,爱惜它,却不用仁德对待它。对于百姓,用仁德对待它,却不亲爱它。君子由亲爱自己的亲人,进而爱惜万物。)
     ② 有子,鲁国人,名若,孔子弟子。《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但总喜欢触犯上级,这是不多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总是反叛作乱,这是没有的。君子致力于根本的工作,根本树立了,人生的大道理也就有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
     ③ 《孟子》梁惠王章句:“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又问(承上):
【答】真正实行仁政,必然先劝人爱物。您以满足百姓口腹为爱人,这是小仁小爱;我以爱心遍及一切生命为爱人,这是大仁大爱。

【问】儒门戒杀,不过说到见生不忍见死,闻声不忍食肉。佛教必定要一虫不伤,与墨子①兼爱还有什么差别呢?
【答】墨子在世时,何曾讲过戒杀之说?考证古书,都没有发现。何况他的学术错谬的地方,在薄亲,不在兼爱。若认为兼爱不对,则孔子说泛爱众②,孟子说仁者无不爱③,那么请问“泛”与“无不”异于“兼”吗?至于摩顶放踵④之说,是好仁不好学所致。与从井救人⑤,道理相同。自己虽死却无补于救人,其结果反而会归咎于仁。孟子看到了其中的流弊,所以予以斥责。这些话不可向无智慧人说。

注: ①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间),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久居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说,力主“兼相爱,交相利”。其本人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他重视生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还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企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说服当时的王公大人,以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现存《墨子》五十三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
     ② 《论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年轻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人诚实,博爱大众,亲近仁者。此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学习文艺了。”)
   ③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sī,思)、小功之察;放饭流歠(chuò绰),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智者没有不知道的事,但总是以当前的重要工作为急迫。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自己的亲人和贤者。尧舜的智慧不可能知道一切事物,因为他急于先办理首要事务。尧舜的仁德不能普遍地爱一切人,因为他急于先爱自己的亲人和贤者。如果不能实行三年的丧礼,却仔细讲求缌麻三月、小功五月的丧礼;在尊长面前用餐,大口吃饭,大口喝汤,粗鲁无礼,却讲究不用牙齿啃断干肉,这就叫作不识大体。)
     ④ 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为推行兼爱,损伤身体,亦所不顾。)
    ⑤ 《论语》: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据朱熹《四书集注》“井有仁焉”中的“仁”当作“人”解释,那么这段话就可译为:宰我问孔子说:“有仁德的人,突然听人告诉他:‘有人落井了。’他就马上跳进井里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救人奋不顾身,但不能作无谓的牺牲,险入井中,同归于尽,于人于己都无好处。君子虽然可以被人欺骗,但也不应当如此愚蠢啊!”朱熹注:“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从之于井,则不复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晓,仁者虽切于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应如此之愚也。”所以仁者必须智勇双全,既要敢于救人,又要善于救人。

补充:墨子的兼爱,西方的博爱,佛家的慈悲,儒家的泛爱,在含义上都差不多。但下手处不同,其效果就完全相反。所以,就“兼爱”这个词的本身并没有错,但如何去实现“兼爱”,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墨子“薄亲”,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怎能再升级为“兼爱”呢?其结果必然是“无父无君”,天下大乱。因此,如果按照墨子的想法去做,社会必然也是倒退,国家永无安宁之日。如此看来,他的“兼爱”就是永远也无法实行的乌托邦理想。
佛家和儒家都重视孝亲,佛陀说父母恩重难报,所以早晚功课都有“上报四重恩”。儒家重视“礼”,“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同样也强调孝亲。佛家强调缘分,佛法无边,不度无缘之人,而亲人朋友自然是缘分最深的人,不先度他们出苦海,还去度谁呢?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有先后次序的。首先自己不能以身作则,怎能去管好一个家庭呢?一个家庭都管不好,又怎能治理天下呢?一个国家是由无数家庭组合起来的,家庭不幸福,天下就不会太平。
不管是儒家和佛家,其结果都是爱及万物,趋于“天人合一”、“众生同体”的最高境界。所以,孟子不仅认为仁爱应当遍及万物,而且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不管对方怎么对待我,我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仁德的人爱别人,有礼貌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横蛮无理,那君子一定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不然,怎么会有这种态度呢?”反躬自问以后,我实在是仁,实在有礼,那人的横蛮无理仍然如此。君子一定又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反躬自问以后,我实在忠心耿耿,那种横蛮无理仍然如此,君子就会说:“这个人不过是狂人罢了,既然这样,那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该责备什么呢?”)

【问】孟子说人疼爱自己兄长的孩子,与疼爱邻家的孩子,本来是有差别的①,而佛氏有平等的说法,因此说佛家与墨家学说相近。
【答】孟子这段话是从世情来说的,不是从道的本质来说的。没有看过孔子的言论吗?孔子说大道实行,天下为公。因此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亲人为亲,而是以自己之亲推及别人之亲;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儿子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别人之子②。现在大道已经渐渐隐没,天下划分成为一个个小家庭,各以自己的亲人为亲,各以自己的儿子为子。孔子又说,大道实行,我没有看到,但有志去实现③。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孟子所微言抨击的,正是孔子所慨叹仰慕的,所立志想要实现的。把孔子的言论进一步发挥,那么就如上天无私地覆盖大地,大地无私地厚载万物,日月无私地照耀一切。把孟子的言论进一步发挥,那么疼爱自己兄长的孩子,又不如疼爱自己的孩子了。因此,孔子一念,可扩充,而孟子一念,就不可扩充了。何况名教之所以被破坏,都是因为人人争名夺利,过于自私,并非需要担心此心太公。那么孔子所言,正是我儒救时良药。而孟子所言,不过以水济水罢了!论道者应当以孔子为正。

注: ①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如下: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译文:
墨家的信徒夷之借着徐辟(孟子弟子)的关系要求拜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接见,不过我现在还在生病,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他不必来!”
过了一些时候,他又要求来见孟子。孟子说:“现在可以相见了。不过,不说直话,真理就表现不出来,我姑且说说直话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办理丧葬,以薄葬为合理,夷子也想用薄葬来改革天下风尚,难道认为不薄葬就是不尊贵吗?但是他们埋葬自己的父母却相当丰厚,那便是拿他所轻贱所否定的事情来对待父母了。”
徐子把这话告诉了夷子。
夷子说:“儒家的学说认为,古代的君王爱护百姓好像爱护婴儿一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并没有亲疏厚薄的区别,只是实行起来从父母亲开始。(那么,墨家的兼爱之说很有道理,而我的厚葬父母,也有着解说了。)
徐子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夷子真以为人们爱他的侄儿,和爱他邻人的婴儿是一样的吗?夷子不过抓住了这一点:婴儿在地上爬行,快要跌到井里去了,这自然不是婴儿自己的罪过。(这时候,不管是谁家的孩子,无论谁看见了,都会去救的。夷子以为这就是爱无等次,其实,这是人的恻隐之心。)况且天生万物,只有一个根源(就人来说,只有父母,所以儒家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夷子却说有两个根源(因此认为我的父母和人家的父母,没有分别,主张爱无等次),道理就在这里。大概上古曾经有不埋葬父母的人,父母死了,抬了他抛弃在山沟中。过了一些时候,经过那里,狐狸在咬吃着他,苍蝇蚊子在咀吮着他,那个人额头上不禁流着悔恨的汗,斜着眼睛望望,不敢正视。这种流汗,不是流给别人看的,实是由于内心悔恨而表达在面貌上的,大概他回家也去取了锄头畚箕把尸体埋葬了。埋葬尸体诚然是对的,那么,孝子仁人埋葬他的父母,也一定有他的道理了。”
徐子把这话告诉了夷子。夷子茫然地停了一会,说道:“我懂得了。”

  ②③《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说:大道推行的时候,夏商周三代的盛况,我没有看到,但我有志去实现。大道实行,天下为公。选拔贤才,荐举能人,互相信任,和睦共处。因此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亲人为亲,而是以自己之亲推及别人之亲;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儿子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别人之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的人,都有所养。男婚女嫁,各得其所。人们都不会随意把财物丢弃在地上,也不会私藏而独自享受。竭尽自己的全力办事,并不是为自己。因此人们不用锁门想法防备别人,从来不会有盗贼出现。这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就是大同世界。)

补充:面对人欲横流的世界,孟子也感到大局难以挽回。所以从孟子当时说的那一段话的具体情况来看,他是怕世人被墨子“兼爱”所误导,以至于尊长爱幼的基本礼节都没有了。墨子“薄葬”,人们就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连父母祖宗都不要了,还谈什么兼爱呢?而孔子的话是从“道”的本质来说的。“天下为公”,名之为大同世界,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孔子的话代表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从《礼记》孔子所感叹的那一段话来看,孔子希望爱心遍及一切众生,一切平等,没有分别,与佛家的大慈大悲又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孟子不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所以孟子的下手处虽是从身边的亲人开始,但最终也是要把爱心洒遍人间和众生。

【问】夷子并没有反对孟子的说法啊?
【答】燕雀怎能与鸿鹄相比?疼爱邻居的孩子像兄长的孩子,是孟子的反问。认为是夷子所做的实事,就错误了。

延伸阅读:
万善先资集卷三~疑问解答(全文)

以上资料来自:
《安士全书白话解(下卷)~万善先资集卷三●疑问解答》,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印赠处:阿弥陀佛净宗学会 Amitabha Buddhist Society(No. 51A & 52A, Jalan Pandan Indah 4/6B, Pandan Indah,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流通处:莲池净宗学会(No.16, Jalan Temenggung 19/9, Bandar Mahkota Cheras, Batu 9, 43200 Cheras, Selangor, Malaysia),2010年7月印刷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安士全书白话解(下卷)~万善先资集卷三●疑问解答》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