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March 2019

释因果差别之疑(七辨)

《安士全书白话解(下卷)~万善先资集卷三》

【问】护生救生的人得长寿,杀生的人命短,这是定理,但为什么有的人护生戒杀却命短,杀生的人反而命长呢?
【答】一个人为善或为恶,是一定有报应的,但报有迟早,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这一辈子所做的善事、恶事,有今生就受报的,也有下一世再受报的,还有多生多劫之后受报的。护生戒杀的人短命,这是过去世的业债所决定的,如果他不护生,命一定更短。残忍好杀的人长寿,这是他过去世做了好事的善报,如果今生不是这般好杀,命还会更长。

【问】某人也曾戒杀放生,诵经持咒,但不见有福报,这是为什么?
【答】果报有迟早,要看条件是否成熟。条件还没有成熟就求马上有报,就好像刚下了稻种就要收获庄稼,当然不可能。何况是非官司、水火、盗贼、疾病这些人们经常遭遇的祸患,某某人今天统统没有遇到,这就有福了。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他戒杀放生、诵经持咒而在冥冥中获得的福佑呢!

【问】只有今世作恶今世受报,人才知道畏惧,如果今世作恶后世才报,人们就以为渺茫不可信了。上天为什么不让作恶的人马上受报呢?
【答】报应的或迟或早,这是自身业力决定的。善人虽今生为善,但过去世作恶所结的果今生已经成熟了,那就只能先受恶报;恶人虽今生为恶,但过去世所作善行之果今生已经成熟,也就会先受善报。这就好比果园里先种桃后栽李,桃已成林,李不过盈尺,虽精心浇灌,也一定先结桃后结李。所以一定要现世报应才肯信因果,这是太愚蠢了。

【问】某人未修福时一切顺利,行善之后反而事事不如法,这是因为过去世作恶的业报碰巧现前吗?
【答】如果不是过去世作业的恶报碰巧现前,就是过去为恶,应受重报,因为他现在行善,所以转重报而为轻报。正像判了死刑的囚犯,要到秋冬才执行,刑期虽没有到,但因有得力的贵人相助,改判几十棍棒,执行之后便获释放。

【问】布施的人将来一定富贵,吝啬贪心的人将来一定贫穷,这是当然之理。但今天乐善好施之人大多贫穷,豪富又多半吝啬,这是为什么呢?
【答】人处逆境则勤于思考,思考就能增长善心。人处顺境则快乐,快乐多了,自然就忘了善。忘了善就会起恶心,这是自然之理。何况轮回之事,互为因果,贫苦而吝啬,后世更贫苦,有钱而好施舍,后世更有钱,这样贫富就更为悬殊了。《业报差别经》说,如有人经常布施,但布施之后又后悔,来生先富后贫,如有人劝人少布施,但布施之后心中欢喜,来生先贫后富。有人过去虽曾布施,但未遇福田,所施不如法,因此果报微小,随得随尽,但由于有布施的习惯,虽处贫穷仍好布施。有人吝啬,但遇善知识开导,偶然布施一次,因布施得法,种了福田,因此来生富有,但因为并没有布施的习惯,虽然富有却很吝啬。

【问】杀生的人,使畜类不能保存其子,应得到绝后的果报,渔民杀业最重,为什么偏偏子女多呢?
【答】世间人的子女,有因福报而来,也有因孽报而来的。渔民为自己的衣食而广造杀业,因业力所感,就有恶眷属来讨债。吃他的,穿他的,使他昼夜辛劳而入不敷出。子女越多,负担越重。你不见猪狗羊这些畜生,一胎就生一窝,而天仙则永不生育,我们应该好好想想其中的道理。

【问】人生在世,应学古圣先贤,上效忠于国家,下造福于百姓,这样自然能得到富贵。至于因果报应之说,与世道人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答】因果的道理就是圣贤之道。儒书上说,“作善降祥,作恶降殃。”为善为恶是因,降福降祸是果。《易经》说:“吉凶消长”。佛经中说因果。其实讲的是一回事,道理一样,说法不同。末法时代,人心败坏,为非作歹,目无法纪,不顾廉耻,但夜深人静时能息下心来想一想,心中不安,因此不敢再继续为恶的,都是相信点因果,怕来生受报的人。如果说人死如灯灭,为善为恶没有果报,世人就无所顾忌,以为圣人贤人自讨苦吃,而违法乱纪无恶不作的则自以为得计,那么天下人都将效法恶人了。现在的人谈圣谈贤,总以不讲因果为高明独到,这种人与圣贤之道相距不知几千万里了!历史上晋永嘉四年(310),天竺国佛图澄来到洛阳,见石勒性格残忍喜好杀人,便想感化他。石勒问佛法有什么灵验,佛图澄知石勒不明佛理,只能先以神通令他信服,于是取一钵净水,焚香念咒,钵中长出一朵青莲花,使石勒敬服不已。以后每当石勒要杀人,佛图澄便对他讲因果报应,从刀下救人无数(出《晋书》)。又有南宋周颙(yónɡ庸),见明帝杀人用刑非常残忍,又不敢当面劝阻,于是读诵经中因果故事,明帝听了因害怕果报而有所改悔(出《南史》)。因果学说就具有这种威慑力量,不用奖赏就能劝化世人,不用惩罚就能使人畏惧。因为相信因果,渐渐走上正道,却还不知因果学说出自何处,不知道这正是佛祖对世人的教诲。


延伸阅读:
万善先资集卷三~疑问解答(全文)

以上资料来自:
《安士全书白话解(下卷)~万善先资集卷三●疑问解答》,承印处: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 印赠处:阿弥陀佛净宗学会 Amitabha Buddhist Society(No. 51A & 52A, Jalan Pandan Indah 4/6B, Pandan Indah,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流通处:莲池净宗学会(No.16, Jalan Temenggung 19/9, Bandar Mahkota Cheras, Batu 9, 43200 Cheras, Selangor, Malaysia),2010年7月印刷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安士全书白话解(下卷)~万善先资集卷三●疑问解答》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