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December 2018

劝深信因果

净空法师讲述
悟有法师恭敬整理
 

此为净空法师于华藏图书馆之早餐开示,尚未经净空法师鉴定,仅为弟子悟有摘要记录,顺文整理,草成此篇,供养读者。

目录
因果
法布施
佛菩萨如何帮助苦难众生
谈因果与转境界
挽救劫运
依报随着正报转
谈因果


因果
【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六日早餐】

般若与净土,都特别强调因缘果报~~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缘,如是报。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要是能想到将来的果报,心自然就会收敛,自然就会平静了。如果我们造障碍别人的因,将来一定要承受别人障碍的果,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谁定的?是自己造的因定的。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教我们要随喜功德。随喜是菩萨心,随喜就是不障碍别人。
我们凡夫的嫉妒、障碍心非常重,人家稍微有一点好处,我们看到就觉得难过。有这样的念头,就已经是不对了,如果还要想方法去阻扰他、破坏他,那罪业就重了。如果这个善法能利益广大众生,这罪过就更重,因为他不只是障碍一个人,而是障碍了许许多多的人,所以这样的因果关系一定要明瞭。

法布施
【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五日早餐】

在《华严经别行疏钞》里面,讲到广修供养~~财供养不如法供养。经文中维摩居士有一番非常精彩的开示,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真正的法施并不是像我们现在送几本经书,送几卷录音带,就叫法布施,这是太渺小了。维摩居士说:“法布施是以身作则,如法修行,做一切众生的榜样,这是真正的法布施。”这个开示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比如财、法、无畏布施,我们真的去做,修这三种因,就得三种果报~~得财富、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做出来给一切众生看,让他看出这个果报,而向你请教:“你为什么能得到这样殊胜的利益?”你就告诉他要修这三种因。所以一定要做出来给别人看。从持戒,自己认真持戒,断一切恶业,使自己心底真正达到清净善良。乃至于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要真正去做到,那就是法布施。
如果你做不到,讲给别人听、劝别人,这是没有用处的,人家也未必会相信。佛在经上讲:“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看到果报他才会反省,看到好的果报他就羡慕;看到不好的果报他就害怕。所以必须我们认真去做,把果报呈现在众人的面前,让他自己去观察、去反省,然后发心来学习,这才是真正法布施。

佛菩萨如何帮助苦难众生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四日早餐】

近几年来,灾难愈来愈多,众生生活愈来愈苦,往后还会继续严重。有人问我,“佛菩萨大慈大悲,如何来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这些话说得没错,但正确的意思往往被曲解。诸佛菩萨慈悲救度,不是说众生缺少食物、衣服,佛就送粮食、送衣服。佛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让众生明瞭灾难的起因,然后将其原因消除,灾难的果报就没有了,这才是真正的救度一切众生。要想得到幸福美满、自在快乐,这些是果报,果必有因,佛菩萨教我们修因,修善因一定得善果,这才是正确之理、真实救度。
世尊的慈悲,表现在他一生的生活之中。佛是福慧二足尊,也就是智慧、福报都圆满,既然福报圆满,为何不示现享福?《无量寿经》讲,这个世间福报最大的是大梵天王,但大梵天王的福报,还比不上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之人。我们这才明瞭,佛的福报确实是世出世间无人能相比。释迦牟尼佛示现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就是大慈大悲的落实。毕竟世间富贵人少,贫贱人多,若佛示现富贵的身分,贫贱人看到佛只有仰慕,而不敢亲近。佛示现贫贱到极处,贫贱之人看到佛跟自己一样,会感到非常亲切,所以心就平了。这是佛的大慈大悲,我们要能体会。
学佛人若是高高在上,住处像皇宫一般,出门坐名牌轿车,这些苦难人看到做何感想?尤其出家人的财富、享受是十方供养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也没有这样享受。佛一生不求人,每天托钵也只托七家,七家都托不到,今天就饿一天;托了第一家能吃得饱,就不托第二家。这种示现是教导我们要知足常乐,世间人的病根就是不知足,所以才招致无量无边的祸害。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无论是何种身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要学习佛的精神、佛的理念、佛的慈悲,而且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自己生活要朴实、要知足,有多余的要与一切众生共享,这是佛菩萨与世间人理念不同之处;佛菩萨是有福大家享,凡夫是有福自己享,不愿与人分享。佛不仅以言语教导众生,他自己是说到做到。他真看破,看破就是世出世间一切理事因果都通达明瞭;他真放下,于世出世法丝毫不牵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连边都不沾。现在有许多同修觉得自己业障深重,灾难很多,问如何消业障、化解灾难,实在讲释迦牟尼佛一生示现的就是。我们要是学会了,利益无量无边,不但眼前灾难可以消除,无始劫来的业习也能断除。
由此可知,我们学佛实在是粗心大意。佛法没有秘密,非常明显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不出来,也觉察不到,这是我们业障深重。我们虽然读经、听经,还是不懂经义,不能将这些教诲落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所以得不到真正利益。我们不能怪佛菩萨不慈悲,不能怪佛菩萨没有帮助我们,佛菩萨是真帮助,而是我们没有理会,反而让因缘当面错过,这个过失在自己。所以,自己要反省、要忏悔,要从反省忏悔中去学习。
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就是消业障。克服的方法很多,佛家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克服烦恼的门径,消除业障的门径,无量无边。在无量法门中,世尊告诉我们,念佛法门是最方便、最简单、最容易、最有效果的。而念佛的理论一定要懂得,对于念佛就不会怀疑,佛号就能产生效果、力量;力量就是能消业障,能断烦恼。念佛能否消业障、断烦恼,关键就在如不如法,会不会念。会念的人如理如法,效果就非常殊胜。
所以,不但要懂得经义,还要“深解义趣”,因为对于经教解得愈深、愈彻底,信心就愈坚定,信心能转境界。《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真的清净,就能转十法界成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实相。能将十法界转变成一真法界,就是“境随心转”。所以,佛救度一切众生,就是教导他自己转境界,因为境界是自己造成的,只有自己能解决,任何人都帮不上忙,诸佛菩萨也帮不上忙。《楞严经》上,阿难尊者遭了难,佛也不能帮助他,佛只能将遭难的前因后果讲明,然后告诉他如何化解灾难,化解还是在自己。自己通达明瞭,把心行转变过来,灾难就消除,境界就转变。
起一念恶心,善境界就变成恶境界;起一念善心,恶境界就变成善境界,最明显的是十法界。一念平等心,佛法界现前;一念六度心,菩萨法界现前;一念贪瞋、十恶心,生活的环境就是五浊恶世;一念清净心,就是清泰安稳,就是极乐世界。佛常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因为相是虚妄的,所以念头才能转境界,而且这种虚妄如“梦幻泡影”。所以,佛说:“种种心生,种种法生;种种法生,种种心生”,这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真正能透彻理解这个道理,就知道我们的心怎么想,世界环境就怎么变;大环境会变,小环境也会变;我们的容貌会变,体质会变,生活环境统统会变,这就是“境随心转”。所以,境界没有不能转变的,不能转变是对理论不透彻,方法不清楚,再加上没有耐心,这就收不到效果。若如理如法,岂有转变不了之理?
佛法之殊胜、微妙,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法相比的。我们这一生有幸得人身,闻佛法,对于甚深的义理、义趣稍微明白,真正是稀有难逢,所以一定要认真努力来修学。修学就是实践,做出样子给一切众生看,这是真正帮助一切众生觉悟。样子是招牌,招牌好,令人看了生欢喜心。佛的相好无人能比,所以佛说法众生肯相信。只要依佛的教诲修学,都能得如佛一样的自在、圆满,这就是现身说法。

谈因果与转境界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六日早餐】

谈因果

东北的崔居士事业做得很成功,在经济衰退之时,财源还继续不断增长,这个因素很多人不理解。若稍稍涉入经藏都能明瞭,世出世间一切法不离因果定律。佛家讲“缘生之法”,不仅十法界是因缘生法,佛法也是因缘生法。所以,《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连佛法也不可以执着。凡是因缘生法都没有自性,正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何以因果不空?譬如一粒桃子,桃核是因,桃核种在地上会长成桃树,桃核就没有了;长成桃树之后,又结成桃子,这是因果循环。所以,因果不空是讲因果的相续不空、转变不空。佛菩萨教导一切众生,就是要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掌握事实真相,就能得大自在。经上常讲“境随心转”,《楞严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佛菩萨懂得因果转变不空、相续不空,而且运用得很巧妙,所以他能转变境界,而不被境界所转,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现代人一味追求财富,你争我夺,搞得天下大乱。抢夺能否真的得到财富?不能!只会更痛苦,佛法讲这是造业。杀人是犯杀戒,夺取别人的财物是犯盗戒,造“杀盗淫妄”的恶业,如何会带来善果?世间人愚痴,所以造极重的罪业。佛告诉我们,财富是从财布施得来的,崔居士的财富也是财布施得来的。过去生中修财布施,这一生就得财富,得财富又肯修财布施,财源就滚滚而来。即使在经济衰退时,财富仍继续不断增长,这就证明佛的话没错。
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我可以为大家做证明。我年轻时并不是很聪明的人,而现在对于佛法、世法,只要一接触就能明瞭,这是学佛四十多年中,天天修法布施得来的果报。
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何谓无畏布施?素食就是无畏布施,这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与爱心。我二十六岁开始学佛,半年以后开始吃长素至今。早年算命看相的人说我短命,我深深相信,想想自己没有长命的理由。我年轻时的思想行为,与袁了凡先生差不多,他有的缺点我都有,他的优点我没有,我不如他,没有他福报大。所以一定要懂得,布施是因,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是果报。
实在讲,健康长寿不需要医疗、进补。世间人以为医疗保健可以使一个人健康长寿,这是迷惑颠倒,要是真有效果,因果定律岂不是被推翻了?该长寿的,不注重营养,还是长寿;该短命的,纵使天天进补,还是短命,这才是真理。
以团体来说,新加坡居士林与净宗学会,发起建弥陀村、建佛学院,需要很大的资金,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之下,筹募基金非常困难。为何这个团体在短时间内,能聚集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就是布施,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为社会安定和平,为佛法久住世间,心正行正,发真诚心,建立道场,就有感应。正如《楞严经》云:“发意圆成”,真心一发,就是圆满功德,感应就现前。

转境界

学佛人虽听此说法,但仍不相信,还是依照自己的妄想执着,因此境界始终转不过来;若能相信佛的教诲,依教奉行,自然能转境界。转得最殊胜的,是转凡成圣,这是大道;转贫穷为富贵,在佛法里属于小道,这太容易了。转五浊恶世为清泰国土,十分不容易;转娑婆为极乐,更是困难!倘若难的都能做到,容易的就不必说了。所以,学佛的目的就是离苦得乐,若我们的境界转不过来,就要永远受苦受难。
有不少同修修学得很苦,比没有学佛之前还要苦,原因是他不了解修学的理论,修得不如理、不如法。佛法的修学,就是转变境界,如何转贫穷为富贵、转混乱为安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与方法,所以转不过来。若能明白道理,懂得方法,如理如法修学,自然能转变境界。佛法常讲“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为涅槃”,我们将之应用在生活上的各个层面,无一境界不能转。其总原则、大道理,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佛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心要想善,不要想恶。何谓善?何谓恶?利益众生、利益社会是善;利益自己、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小团体是恶。何以故?念念为自己与自己的小圈圈,那是分别执着。由于妄想、分别、执着,使原本的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要想突破这个困境,只有从心量上解决。不想自己,不想自己的家庭,也不想自己的小团体,执着就破了。念念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分别就破了。执着破了,六道就没有了;分别破了,十法界就没有了,就恢复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现在所讲的宇宙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是最美好的。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把宇宙自然生态破坏了。当分别、执着到最严重时,我们居住的地球生态环境就被破坏了,所以全世界气候反常,众生都没有安全感。而妄想、分别、执着,就是破坏自然生态的根源。这桩事情,唯有大乘佛法讲得清楚、透彻。
澳洲政府各阶层的领袖人物,在寻求安定社会、和睦人群的方法。如何将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融合成一体,使居住在澳洲的人民,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创造繁荣的社会,幸福的人生。这个目标、想法,就是寻求多元文化的统合,希望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人互相尊重。
人都有优缺点,若我们能看每个人的优点,这个世间人人都是好人;要是看缺点,连佛菩萨都不是好人,可见好丑就在一念之间。蕅益大师讲:“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懂得这个原理原则,就能转境界。诸佛菩萨、诸天善神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的境界愈转愈好。凡夫不了解这个道理,专看别人的缺点,专说别人的坏话,所以境界愈转愈劣,生活愈来愈苦。我们读佛经知道这些事实真相,仔细观察我们的环境,才知道佛所讲的句句是真理,句句是实话。只要我们认真努力修学,必定能够创造美好的前途。

挽救劫运
【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九日早餐】

中世纪法国有一位大家熟知的预言家 Nostradamus(诺查丹玛斯),他的能力跟《了凡四训》里的孔先生一样。孔先生算命非常准确,肯定一切众生都受命运的安排,决定不能改变。诺查丹玛斯也是这类人物,他确实能看到我们现代的社会状况。他的能力怎么来的?一是数学,一是禅定。他有禅定的功夫,综合禅定与术数,所以他的预言能讲得这么准确,准确度几乎达到百分之九十。但是还有百分之十不准,这是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没有云谷禅师高明,袁了凡先生遇到云谷禅师之后,听从禅师的教诲,断恶修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人都有命运,但是不明白改造命运的道理,不懂得修学方法,这一生就会被命运所主宰,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家有家运,国有国运,世界有世运,有这类特殊能力的人都能知道。中国也有古老的预言称为《皇极经世书》,收集在《四库全书》里面。那个预言不仅讲到现在,真正是讲到千年万世,比诺查丹玛斯《诸世纪》说的时间还要长。《皇极经世书》是一部很了不起的书,完全是依据《易经》数理来观察、推测。
世出世间法只有佛才讲得透彻,讲得清楚。如果大家能够涉猎世间的典籍,细心的去思惟、观察,才明瞭佛为什么出现在世间。世间不是没有聪明智慧的人,但是再聪明、再有能力,仍是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
古印度婆罗门教以及当时那些大宗教家,他们的禅定功夫也很深,定中能突破时空,将六道轮回的境界,完全展现在面前,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六道轮回怎么形成、怎么演变,将来是怎样的结果、怎样的归宿,他就不知道了。他非常想知道,但是禅定智慧不能再向上提升,就没有能力知道。所以这才感动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帮助这些人满足他们的愿望,满足他们的需求,把这个所以然的道理说清楚、说明白。
依照佛法的理论、方法来修学,个人命运能改变,家庭命运也能改变,国运、世运没有一样不能改变。佛经承认有命运,但不是宿命论,它不是一定的,是可以改造的。用什么方法改造呢?完全在自己的心行,也就是你的思想行为铸造了你的命运。心行善,命运就好;心行不善,前途就愈来愈暗淡。
细读《了凡四训》明瞭此理,看过西方大预言,你也不会感到恐怖,因为你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共业当中还有别业,确实能消除自己的业障,消除自己的灾难。一家人能够修学,一家人免除灾难。如果是一国的人民都能修学,国运一定昌隆,天灾人祸必定减少。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教育”。佛法是“正觉的教育”,是“真实智慧的教育”,是惠予众生“真实利益的教育”。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先生说得好,“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今世就是现代,是现代人所必须要学习的教育。
这些大预言家知道世纪末有这些问题存在,但是没有解决的方法。他们将此不幸的结果推给上帝,众生造作恶业,上帝震怒要惩罚他们,没有办法改变,这是错误的宿命论。
天神是公平正直的,他们所说的上帝是欲界天主,欲界天人烦恼虽然没有断尽,但比我们要轻得多,智慧比我们高得多。如果我是上帝,众生能够断恶修善,回头是岸,我也会很欢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我们要相信佛的话,要接受佛的教诲,改造自己的命运,改造家庭的命运,佛法就没有白学。
过去许多人在不同的地方给我算命看相,都说我短命,活不过四十五岁。我学佛后,命改过来了,大家都看得很明显。所以要晓得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我学佛接触的第一部书是《了凡四训》,是朱镜宙老居士介绍给我的,读了之后非常感动。我年轻时,毛病跟了凡先生差不多,他所犯的毛病我统统都犯了。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所以我们不能存有侥幸逃避的心理,这种心理与大乘宏愿不相应。当前最要紧的是自己一定要遵守圣哲的教诲,努力“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还要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明瞭事实真相,劝导他们共同改过修善,积功累德,诚敬慈悲,爱护众生,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共存共荣,同心协力,防止一切天灾人祸,共同挽救这个劫运,才是一切众生希望之所在。

依报随着正报转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日早餐】

印祖一生极力提倡《了凡四训》、《文昌帝君阴骘文》与《安士全书》这三本书,其用意何在,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安士全书》可以说是佛门的著述,因为周安士先生是虔诚的佛弟子。《安士全书》共有四篇,第一篇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注解,分量最大;接着“万善先资”,是劝人不杀生,劝人素食;“欲海回狂”,是劝人不邪淫;末一篇,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此书的内容。《文昌帝君阴骘文》及《太上感应篇》都是道教的。印祖推行的《太上感应篇汇编》,注解得很详细,历来也不断的增加一些公案因缘。
学佛,如果连人都做不好,怎么能作佛、作菩萨?不但佛菩萨做不了,实在说声闻、缘觉都没有分。须陀洹有能力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称为“入流”,入圣者之流。倘若我们没有这种能力,决定是生死凡夫,生死凡夫决定在三途受报。我们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六道业因摆在面前,自己想想与哪个相应。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的祖师,他全心全力推行这三本书,我们今天对他的用心愈来愈清楚,这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传记里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一生的行谊,确实很像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表智慧,观世音菩萨表慈悲,他教导我们的是真实智慧。
印祖一生提倡这三本书,用意是挽救现前的劫难。劫难是人心造成的,是谁的心造成的?自己的心造成的,这个劫难才有救。若劫难是别人造作不善,这个劫难就没救了,自己也要跟着受难。决定不能把过失推给别人,好事是别人做的,坏事决定是自己,是自己修行功夫不得力,修行不如法,所以才造成这个依报现象。依报随着正报转,真正有大慈悲心、大智慧,要从自己来转变,自己转变,身心世界统统就转变了,正所谓是心清净则身清净,身心清净,世界就清净。佛法称为内学,就是从内心里去做功夫。

珍惜法缘

西方预言家诺查丹玛斯,与《了凡四训》里的孔先生一样,认为一切灾难是命运,是上帝的安排,决定不能更改。这是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然的道理,佛在经论里说得很透彻,不但身边点点滴滴的这些果报是自己所造,扩展到虚空法界也是自己一念自性变现的。这些人非常聪明,缘不具足,没有遇到佛法,若他们能遇到佛法,一生当中一定修行证果,决定有能力脱离三界。
我们能够遇到殊胜的机缘,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了要珍惜、要解义,佛所讲的不能深解义趣,就得不到利益。唯有深解义趣,才能真正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才能得殊胜的功德利益。深入经藏,就要天天在讲台上讲,一天都不松懈,长期薰修才能大开圆解,大开圆解与宗门的大彻大悟境界完全相同,这才能契入如来境界;不但超越六道,实际上也超越十法界。
我们肯定能做到,只要排除自己的障碍,障碍是烦恼习气,一定要远离,要发大誓愿,“舍己为人,救度一切众生”,只要具足这两个条件,就有成功的可能。成功的早晚在精进,能够精进不懈,成就就快速;若精进缓慢,成就就延后。对我们妨碍最大的是情执,无量劫来修行不能证果,就是被这些障碍了,要认识清楚,要彻底放下。放下之后,才知道利益无边,智慧开了,烦恼断了,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领域拓开,物质生活也拓开了。诸佛菩萨及法身大士的生活空间,是以虚空法界为家,一切众生是他的化身、应身,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生命的整体。这种受用,不契入境界是无法体会得到的。
许多人想契入这个境界,没有缘分,没有机会。现在从世界各地,到此地来参学的人数月月增长,这都是仰慕佛法而来的。但是受到旅游的限制,有很多人从中国来,只能停留二十四小时。为了求法,不远千里而来,这种精神值得敬佩。缘分好一点的人,以探亲的名义可以住一个月,他们才真正明瞭缘分之可贵。天天在一起的人,不懂得珍惜缘分,所以也就不会精进努力,这是我们修学成败的枢纽、关键。
我过去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我算是外地人,所以特别珍惜这个机会,能亲近一天,绝不放过。我没有想到,有那么好的机缘能亲近他十年,十年如一日。我常想一旦缘没有了,离开台中,就没有机会再来学习。住在台中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老师长住台中,机会太多了,今天不会还有明天,今年不会还有明年。一直到了老师往生,才后悔莫及,没有抓住时间与机会。外来求法的人,心态不相同,真诚恳切,几句话的点醒,一生受用无穷。这些道理、事实我们都要明瞭,印祖常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经上说,大千世界七宝不足以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佛法能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套一句宗教的话来讲,佛法能帮助我们得到真正的永生。有智慧、真正聪明之人认识机缘,他们求之不得,怎么肯舍弃?谚语常讲:“人在福中不知福”,这是说已经遇到机缘之人,不知道珍惜。
所以我们要加强教理的深入,彻底放下身心世界,一切为众生,为佛法久住世间,希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消除一切众生的灾难,要靠大家真正觉悟,认真努力。

谈因果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早餐】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稀有难逢。谚语说得好,“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佛教给我们,与大众相处一定要依“六和敬”。六和第一条“见和同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共识。人再多,只要想法、看法相同,就能一致努力去做,事情没有不成功的。

谈因果

由于世间灾难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有些地区虽然物质条件比较好,但是人人心神不安,这是很大的遗憾,所谓是“富而不乐”,反不如“贫而乐”。其原因错综复杂,但有一个基本的因素,就是人的想法与看法偏差、错误。人都为自己着想,尤其在此时代,所见所闻无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人人都是这种思想、作法,社会岂有不乱之理!完全是违背了伦理道德。
佛法自始至终不离因果,世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因果现象,佛法亦不例外;世法缘生,佛法也是缘生。古德判《华严》是“五周因果”,《法华经》是一乘因果。世出世法不离因果,因果的定律,是种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恶因必定感恶报。现今社会不安定,天灾人祸,就是恶业所感。心恶,念头恶,言语恶,所作所为无不是恶,正如《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灾难能否化解?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人的命运是自己造的,命运决定有,就是自己业力形成的。《了凡四训》里,云谷禅师帮助袁了凡先生改造命运,就是懂得因果的道理。断一切恶业,修一切善业,灾难就消除了。个人的命运能改,乃至于家庭的命运(家运)、国家的命运(国运)、全世界的命运(世运)都能改。
《了凡四训》中,孔先生将袁了凡一生的命运都算定了。了凡先生仔细比对,一点都不错。哪一年考试中第几名,这一年的俸禄多少,都被算定了。于是心灰意冷,一生受命运摆布,所以妄念也就放下了。遇到云谷禅师,与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没有起一个妄念。这也很稀有,平常人做不到。云谷禅师对他很佩服,“你的功夫了不起!”他很老实的说:“我没什么功夫,我的命给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没用处,所以没有妄想。”禅师听到这个话,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凡夫”,然后教他改造命运的方法。一定要懂得命运形成的原因与演变,才有能力改变命运。我们改变自己比什么都重要,自己能改,家庭就能改;大家都能够改变,社会必定就改变,国家才有安定、幸福、兴旺的气象。
印祖在一生当中,极力推行、流通《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与《安士全书》,我们现在明瞭其用意,唯有这些能救急,能挽救社会,消灾免难。佛法虽然好,但来不及了,一定要大众化、普及化才能产生效果。这三种书确实是学佛的基础,有此基础,念佛求愿往生才真正有把握。这三种书能帮助现代人建立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因果的认识,肯定有因果报应。
倘若不从心理、行为上做个改变,念佛也不能往生。经上讲得很清楚,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的心行不善,怎么能往生!“心净则佛土净”,清净心是最善的。一切灾祸都是从烦恼生起的,都是从妄想分别执着生起的;若心地清净,这些灾祸就消除了。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心才得清净。《金刚经》上,“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不受其诱惑,称为“不着相”。当接触外境时,内心不会起贪瞋痴慢,不会起妄想分别执着,称为“不动心”。“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是清净心的标准。千经万论,无量法门,都是为讲这桩事情,都是希望我们达到这个水平。

听经的重要

我们在无量法门里,采取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最方便,行住坐卧都不妨碍。只要真正肯念,如理如法去念,就能收到效果。经不能不听,不明教理在念佛堂念佛,起初很欢喜、很热心,念了一段时间,就会懈怠、懒散。这是什么原因?教理不明,所以念佛没有收到效果。不念的时候,心散乱,烦恼很多;念的时候,心也散乱,烦恼还是很多,所以就退心了。因此,教理的探讨非常重要,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讲经说法,无非是让大家明白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保持不退转,令功夫得力。
如理如法,功夫容易得力;功夫得力,当然就容易保持;功夫不得力,就保持不住。我们的烦恼业障习气非常重,若不下定决心克服,这一生虽然有机缘闻到佛法,来生还是六道轮回。这跟打仗一样,要是打败了,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一定要下定决心,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才是英雄。佛门的大殿称作“大雄宝殿”,大雄就是大英雄。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一般人克服不了自己的烦恼习气,他有能力克服,此人就是英雄好汉,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以上资料来自:
《劝深信因果》,净空法师讲述,悟有法师恭敬整理,出版者:华藏净宗学会,和裕出版社出版,流通处:马来西亚华严净宗学会(2nd Floor, Block B, Mines Waterfront Business Park, No. 3, Jalan Tasik, The Mines Resort City, 43300 Seri Kembangan, Selangor, Malaysia),2012年九月的版本
***  备注:
以上的内容每一字一句皆来自《劝深信因果》一书,完全不含个人意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